困難群眾物資發放簡報(精選6篇)
困難群眾物資發放簡報(精選6篇)
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接觸到簡報,簡報具有一般報紙的新聞特點,特別是要求有很強的時效性。什麼樣的簡報才經典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困難群眾物資發放簡報(精選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困難群眾物資發放簡報1
連日來,臨夏市緊盯群眾尤其是困難群眾的所需所盼,實時掌握困難群眾的生活需求,為他們送去米、油、雞蛋、牛奶等愛心物資,全力保障疫情期間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把老百姓“急難愁盼”化解在防疫一線,把為民服務體現在防疫一線。
在轄區內,社群工作人員正在挨家挨戶給群眾發放物資。臨近正午時間,氣溫逐漸攀高,但他們的腳步沒有停歇,只為將物資早點送到群眾手中,給他們送去溫暖。
配送中,針對較遠一點的住戶,志願者們騎著電動車進行配送。在部分物資領取點,居民保持“一米線”間隔,憑藉門牌號、手機號等個人資訊有序領取愛心物資。此外,對於獨居老人、行動不便人士等特殊群體,工作人員採取幫忙送到戶的方式,當好群眾“知心人”“暖心人”“貼心人”,將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送到千家萬戶。
工作人員:今天我們為群眾送去準備的愛心物資,讓他們感受到溫暖。
工作人員:我們積極準備愛心普惠大禮包,組織貨源,做好物品搭配。疫情無情,人間有愛,感謝一路上有你。
受助群眾:社群給我們低保戶送來了油、米、牛奶等生活物資,解決了我們的生活困難,我非常感謝政府。
小卡片搭起“連心橋”。工作人員暖心的為每一份物資貼上了寫著各種勵志文字的便利貼,同時記者也瞭解到,愛心物資都是社群主動聯絡轄區商戶進行採購然後送給群眾,一舉兩得、兩全其美。
工作人員:這些物資解決了商鋪的商品銷路問題,也解決了我們群眾的困難。
受助群眾:非常感謝政府給我們帶來了溫暖,這次疫情中政府始終沒忘記我們,我們非常感謝黨和政府關心。
受助群眾:疫情期間我們感受到了政府的溫暖,謝謝政府。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特別是在疫情期間,民生更要有溫度。下一步,臨夏市將持續關注各項民生需求,採取更細緻、更管用的措施,全力以赴做好民生保障工作,真正讓群眾生活有保障,生活更安心。
困難群眾物資發放簡報2
為解決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問題,保證困難群眾順利度過盛夏,6月28日,安寧區民政局為45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發放了春夏季衣物以及基本生活物資。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為他們購買了衣服、鞋、米、面、燃氣灶、抽油煙機等生活必須品。
民政救助工作人員深入困難群眾家中瞭解每個家庭基本生活情況,以及目前面臨的生活、就業等困境。鼓勵有勞動能力的困難群眾要自立自強,用勤勞的雙手創造財富。
活動旨在關心關愛睏難群眾,為民解憂為民服務,切實加強社會救助兜底保障,落實重點民生實事,為困難群眾帶去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懷。
困難群眾物資發放簡報3
鄉村振興“崗位大練兵,業務大比武”活動開展以來,黃寨鎮在落實防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措施、開展“一老一小一困”關愛服務等方面上下功夫,實施了以送油麵、衣物及生活用品為主要內容的暖冬行動,把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愛送到特困群眾手中,有效解決了特困人員安全溫暖越冬問題。
張平順是黃寨鎮白新莊村村民,今年70歲,視力三級殘疾,妻子高拉香,現年65歲,智力四級殘疾,兩人都沒有勞動能力,家庭實屬困難,透過前期摸排瞭解情況後,鎮村工作人員上門為他們送上了暖冬物資,並現場為他們安裝了火爐,換上了新床單、新棉被,給兩位老人試穿了新棉衣和新棉鞋,老人看到這些心中十分感動。
白新莊村透過定期走訪、全面排查、重點核查等方式,對全村312戶,1250人進行了摸排,共排查出留守老人8戶10人,留守兒童7戶8人,困難群眾8戶27人,組織動員黨員幹部、婦聯執委、村醫和熱心人,為留守老人提供幫種幫收、代購代買,給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
黃寨鎮白新莊村駐村幫扶工作隊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趙海東說:“我們駐村工作隊對留守老人家庭,平時磨面、榨油、冬天我們給安裝火爐子,同時對留守兒童,我們進行心理輔導,下午給他們輔導作業,透過這次活動開展,對他們生活上多了些照顧,讓他們感受到了愛的關懷。”
據瞭解,黃寨鎮黨委、政府把農村留守老人婦女兒童和特困群眾關愛服務工作成效納入有關工作考核指標體系,統籌資源、資金、力量,圍繞廣大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結合實際創新方式方法,拓展服務專案,提升服務效能,把黨和政府的關懷溫暖送到農民群眾的心坎上。
黃寨鎮副鎮長李志雄說:“一行動一活動”開展以來,我鎮積極響應,開展拉網式排查摸底群眾冬季生產生活保障情況,重點關注邊緣戶、脫貧監測戶、低保戶、孤寡老人、殘疾戶、留守老人、婦女兒童等困難群眾,籌措資金29萬餘元為258名困難群眾購買發放棉衣、棉被、火爐等過冬物資1648件,確保困難群眾過一個溫暖的冬天。”
困難群眾物資發放簡報4
為及時有效保障新源縣困難群眾生活,新源縣民政局結合各鄉鎮困難群眾實際情況,著力解決冬季困難群眾生活問題。
11月24日,新源縣民政局在各鄉鎮為困難群眾發放生活物資。在則克臺鎮,民政局工作人員帶著米麵等生活物資,來到了該鎮困難群眾李茂瓊家中,為她送去黨和政府的關心和關愛。
則克臺鎮則克臺社群居民李茂瓊說,感謝黨和政府經常關心我們,給我們送煤以及油鹽柴米,解決我們的生活困難。
當天的發放活動,工作人員為則克臺鎮的困難家庭發放了食用油、麵粉兩種生活物資。在困難群眾家中,工作人員與他們親切交談,詳細瞭解家中的生活狀況,希望大家振作精神,樹立信心,在黨和政府的關懷幫助下,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日子。
新源縣民政局社會事務辦公室主任譚春和說:在縣委政府的統一安排下,新源縣民政局為11個鄉鎮11681名困難群眾採購麵粉14325袋,採購大米11681袋,為全縣的城鄉低保困難群眾,重度殘疾重病患者,留守兒童等發放愛心大米、麵粉,對這些弱勢群體送去了關心、關愛。
連日來,新源縣以“為民辦實事”為宗旨,充分發揮村(社)“兩委”班子、工作隊作用,入戶走訪摸排,深入開展困難群眾生活調查,掌握困難群眾的困難訴求,做好睏難群眾越冬各項工作。為群眾發放米麵油,暖心煤等,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困難群眾物資發放簡報5
為進一步推進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秀水鎮人民政府聯合市直單位駐鎮扶貧工作組進村入戶為困難群眾送上生產物資。目前正值莊稼、畜禽生長關鍵時期,在瞭解到部分困難群眾缺乏當前農業生產資金,不能及時購買農業生產物資的情況後。為鞏固脫貧攻堅工作成果,鼓勵發展農業生產,秀水鎮積極籌集資金購買了27頭仔豬、124包飼料、108包化肥,並將這些物資透過進村入戶的方式發放給了43戶困難戶。幫助農戶進行農業生產,進一步增加秀水鎮產業“造血”功能,促進困難群眾增產增收。
同時,結合本次為困難群眾發放生產物資活動,走進村莊,走近村民,瞭解困難群眾的身體狀況和生產生活情況,聽取他們的心聲,並鼓舞他們要心懷希望、充滿信心,自力更生,靠自己雙手致富,過上更好的生活。
困難群眾物資發放簡報6
為切實保障疫情防控期間轄區困難群眾的生活需求,切實做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11月4日,中街街道萬安門社群按照區民政局工作安排,為轄區特困供養人員送去了過冬物資,用心用情保障疫情防控期間特殊困難群眾生活,在細緻入微的關懷服務中傳遞戰“疫”溫度、凝聚戰“疫”合力。
每到一戶,工作人員都會詳細詢問特困人員的身體狀況和生活情況,併為他們送上羽絨服、保暖內衣、棉鞋、床單被套等過冬物資。同時,宣傳了新冠肺炎疫情防護知識,再三叮囑他們在疫情期間要提高防護意識,保持室內通風,勤洗手,不串門、不扎堆聊天,出門必須戴口罩,鼓勵他們一定要保持戰勝疫情的樂觀態度,生活上如果遇到困難可及時與社群聯絡。
疫情無情人有情。透過此次活動,不僅瞭解了特困人員在疫情防控期間的生活情況,為他們及時提供幫助,同時,進一步深入群眾中開展疫情防控宣傳,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遭遇戰奠定了紮實的群眾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