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校校長在秋季開學典禮主持詞

職校校長在秋季開學典禮主持詞

  新學期,新氣象,新起點,新輝煌。以下是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收集的職校校長在秋季開學典禮主持詞,供大家閱讀參考。

  職校校長在秋季開學典禮主持詞1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在這個秋風送爽的日子裡寂靜了一個月的校園,因為新學期又變得更加生機勃勃,充滿朝氣了,今天我們隆重舉行20xx年秋季開學典禮。

  從今天起,全校師生都要以嶄新的面貌,飽滿的熱情,積極的態度,投入到新學期的工作和學習中,充分展現自我,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下面就新學期工作提幾點建議和要求:

  1、開好頭,起好步。凡事開頭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重視開學的第一天,第一週。要在小事上做實在。比如:彎腰撿起一張紙屑,聽到鈴聲教室裡立刻安靜下來,整理好學習用品,桌椅擺整齊等,事情雖很小,但關係到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是大事。

  2、改陋習,勤鑽研。堅決改掉學習中的一些不良習慣,不浪費課堂上的一分一秒,發揚刻苦鑽研精神,與同學互相幫助,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將壓力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加倍努力,力爭做到最好。

  3、健身心,提素養。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遵章守紀,誠實守信,禮貌待人,孝敬父母,關心集體,愛護公物,堅持鍛鍊身體,做好兩操(七彩陽光,眼保健操),講究衛生,正確對待困難和挫折,知難而上。要學會學習,學會做事。讀有益的書、做有益的事、交有益的人。本學期將深入開展“龍津書香”大閱讀活動,希望體校師生都能與書為友,多讀書,讀好書,在滋潤心靈,陶冶情操的讀書活動中,學會關注自然,關心社會、關愛他人,豐富自己的修養。培養向高雅的氣質。

  4、講文明、懂禮儀。在文明禮儀方面,每位同學遇人要面帶微笑,問好要主動大方,對同學要真誠友善,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說文明話,行文明人。在安全和紀律方面,要聽從老師的教導,排隊做操要做到快、齊、靜,上學、放學路上要注意安全。

  5、顯個性、展風采。本學期,學校將開展豐富多彩的“城市學校少年宮”活動,希望同學們積極主動參加,開設30多個活動專案,由指導老師選擇和同學們自選結合,讓大家盡情享受校園文化盛宴,在活動中快樂、幸福地成長。

  老師們、同學們,一年之計在於春,開學了,放鬆的情緒又該繃緊了,床頭的鬧鐘又將激起清晨的奏鳴,讓我們踏著春天的腳步,在前進的道路上留下醉人的芬芳。

  最後,祝全體師生在新的一年喜氣洋洋,更上一層樓!祝我們學校蒸蒸日上,不斷髮展。

  職校校長在秋季開學典禮主持詞2

同志們、同學們

  今天我們在此隆重集會,除了迎接新同學入學,我們還表彰獎勵了上一學年在各項工作中取得突出貢獻的廣大教職工和在學習生活中表現突出的“三好生”、“優秀學生幹部”以及在上一學期學習中成績突出的優秀學子,所以說這次大會是一個承前啟後的大會、是一個繼往開來的大會、是一個慶功會、也是一個誓師會!

  我到職中就任也已經兩年了。兩年來,在縣委、縣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的的正確領導下,新一屆校領導班子緊緊圍繞縣域經濟發展和社會需求,確立了“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技能為核心,以素質為根本”的辦學理念,秉持走“長短結合,升學與就業並重,校企聯辦、訂單培養、突出技能、產教結合的”辦學道路,實現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同步發展。辦學中,按照“內強管理,外樹形象,標兵引路樹品德,心理健康淨心靈,文體活動強身心,校本教研上質量,突出技能促就業,上掛下聯拓發展,服務經濟為人民”的辦學思路,堅持“把學生成才作為第一生命,把學生進步作為第一要務,把師資建設作為第一抓手,把安全管理作為第一責任”;鼓勵教師樹立“我們的學生是需要教育的學生是可以教育的,我們的教育是必要的,我們的教育是重要的,我們是可以打造一流的職業教育教學效果的”五種觀念;大力實施“六項建設”。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援下,透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朝著既定的“三個目標”邁進,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大力實施“職教中心”建設

  (一)加大硬體投入,最佳化辦公環境

  1、在原有裝置基礎上,增設了文化課和專業課兩個電子備課室,為所有科任教師每人配備一臺電腦,每個處室都配套安裝了自動化辦公裝置(包括電腦、印表機、網路、校內電話等),為教育教學研究提供了物質保障。

  2、增設了音樂訓練室、舞蹈訓練室、教師課間休息室、校警值班室,並配備了相應的器材裝置,滿足了教學的需求。

  3、由縣政府統一投資改造了新校區旱廁,達到了我縣建立全國衛生縣城要求的標準。

  4、調整校園綠化格局,合理調配苗木品種,擴大了校園綠化面。

  (二)確立長遠目標,建立星級水平

  在我校確立的“三個目標”之“透過國家級重點職業高階中學的驗收”和“透過五星級學校的評估”的引領下,以評促教,評教結合,順利透過省級重點職業高中的複審驗收。在去年透過三星級驗收的基礎上,加大建設力度,於今年四月份順利通過了四星級評定,這一切成果表明,我們的工作正朝著既定目標大闊步邁進。

  (三)創新辦學模式,訂單培養人才

  1、校企合作,聯合辦學,訂單培養,變招工為招生。

  xxx2年,學校繼續全面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轉型跨越發展戰略的總體部署,圍繞我縣煤炭主體產業,結合我省十二五期間煤炭行業用工准入要求,在縣政府和煤管局協調下,與全縣各大煤炭企業校企聯辦、聯合招生、訂單培養煤炭行業專業技術人才,全面提高煤礦職工整體素質,加快提升企業生產與發展能力。xxx2、xxx3兩年來,為我縣九大煤炭企業培養煤礦機電、通風與安全、地下采煤專業人才510餘名;充分彰顯了職業教育的職能作用,取得顯著成效。

  在此基礎上,xxx2年,學校由政府統籌下的校企聯辦,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校企合作辦學,與本縣的龍頭企業——沁新集團、通州集團、馬軍峪集團直接簽署專業人才訂單培養協議,單獨招取煤炭機電專業班。校企聯合共同把關,實現變招工為招生,根據企業用工要求,考核生源條件,設定教學內容,協同教學管理。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校企聯合,變招工為招生”的辦學模式。與此同時,學校與北京中華全國總工會職工之家酒店、呼和浩特職工之家酒店、長治巴麗雅大酒店、沁源太嶽國際大酒店等企業,定向培養合格專業適用人才。

  2、科技強農,人才興農,傾力培養現代農業農村青年人才

  立足全縣現代農業發展狀況,貫徹落實全國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xxx0——2020),大力實施人才強農戰略。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協調下,開設了現代農業農村青年人才一年制專修班。在培訓中,學校圍繞“一縣一業”、“ 一村一品”和“莊園經濟”農業產業化發展目標,以培養農村農業發展急需人才為重點,以人才資源能力建設為核心,著力培養現代農業農村科技實用型人才,使之成為農業科技的示範帶頭人、農業產業發展的領軍人和“莊園經濟”建設的骨幹力量。學校選用涉農專業教師、農業系統的技術骨幹和本地各農業園區研究所的專家,同時聘請山西農業大學和省農科院的知名專家教授進行教學,確保了專修班教學質量,目前,農業專修班54名學員已圓滿完成所有學習任務,順利結業,為全縣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總之,在我們所走的辦學思路和辦學模式的主導下,基本構建了校企聯合,變招工為招生的辦學模式,實現了招生與企業用人的緊密對接、專業設定與企業工種要求的緊密對接、教學與生產經營的緊密對接和辦學模式與企業生產的緊密對接。透過聯合辦學,加強了企業人才儲備,也促進和加快了學校專業發展和規模發展的步伐。

  (四)拓寬培訓途徑,彰顯中心職能

  學校在以全日制中等職業教育為主體的同時,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短期培訓,承擔了我縣“陽光工程”、“雨露計劃”等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培訓。結合企業崗位技能需求,到企業辦培訓班,提升職工專業技能。與縣人社局合作開展了“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才繼續教育公需科目”的培訓,與團縣委合作開展了“青年婦女的創業就業”培訓,與人武部合作開展了退伍軍人的“創業就業”培訓,與經管局、農業局、林業局,農機局等各職能局開展了“沁源縣農村經濟組織經營人才培訓”、“沁源縣雨露計劃農村合作經營技能培訓班”、“沁源縣農村領頭雁培訓”、“沁源縣農村基層幹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培訓會”。一年來,先後培訓人員達3000多人(次),真正發揮了職業教育培訓中心的職能作用。

  二、順應培養目標需求,著力打造“實訓基地”建設

  與普通教育相比,職業教育更為注重的是學生技術技能的訓練,為此,我們確立了“三步走”教學模式:“課堂→實訓室→實訓基地→企業、行業”。著力打造煤炭專業實訓基地,補充拓展計算機、財會實訓基地,向外延伸設農、酒店、旅遊等實訓基地,成為我校在實訓基地建設方面的一個總體設想。

  目前,我們已針對實訓裝置嚴重短缺的狀況,梳理出以煤炭類專業為重點的實訓裝置約400萬元的資金需求,申報省教科院以及上級行政教育主管部門,現已批覆,將於近期到位。我們透過不懈努力,有望在明年動工在新舊校區之間建設一個設施齊全、功能完善、比較現代超前和適用的煤炭專業教學、實訓綜合大樓,能夠滿足教學需要,然後為企業建立一座持久、穩定的見習、實習、實踐基地,將煤炭專業教學資源合理、完整配置;同時購置財會、計算機適用軟體,引深財會、計算機實訓水平;延伸涉農、酒店、旅遊專業實訓基地,探索走產、教一體化道路。

  三、夯實學校文化底蘊,努力拓展“人文校園”建設

  校園文化既是學校個性魅力與辦學特色的體現,同時作為一種環境育人力量,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一年來,學校以建設優良校風、教風、學風為核心,以最佳化、美化校園文化環境為重點,以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校園文體活動為載體,透過最佳化育人環境,培育校園精神,豐富文化活動,營造出“無處不德育、無時不德育”的氛圍,讓xxxxx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接受先進文化的薰陶和文明風尚的感染,對陶冶學生情操、構建學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產生了深遠的意義和影響,有效推進了素質教育發展,提升了職業教育的品味。

  1、大力營造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

  依據學校佈局特色,因地制宜,巧妙設計,利用醒目的標語、明亮的燈箱、優美的畫廊以及草坪和花木等,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融思想性、教育性和藝術性為一體,讓學生置身於良好的學習環境中,潛移默化地受到薰陶。

  2、努力培育凝重的校園文化內涵

  認真總結提煉本校優良傳統,設計出了具有鮮明學校文化特色的校徽、校旗、校歌、校訓、校風、校服等,讓校園文化以多種方式在校園內呈現,旨在形成“團結和諧、開拓進取、敢於爭先、追求卓越”的校園精神,讓師生耳濡目染受到校園文化的薰陶和激勵。

  3、積極開展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

  定期舉辦詩文朗誦和書法比賽活動;開闢“校園廣播”陣地,播報校園資訊,宣傳先進事蹟;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閱覽室和班級圖書,開展“讀名著、學名人、做高尚的人”等活動,培養學生“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的習慣,透過各種有效途徑,積極打造“書香校園”。

  四、 增強學校核心實力,強力改革“師資隊伍”建設

  新的歷史時期對職業學校教師素質提出了新的挑戰,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培養培訓,成為增強我校核心實力的重要舉措。

  1、營造學習氛圍,提升文化素養

  建立了長效學習機制,要求人人參加繼續教育學習,學習內容豐富,包括教育教學理論、教育政策法規、專業理論知識、師德師風建設;學習形式多樣,既可以藉助書本,也可以使用網路,透過學校以及各處室的統一組織或自行學習,所作讀書筆記、感想體會定時上交,學校分類分階段進行彙總評價。本學期,教師共交回讀書筆記500多篇、心得體會200多篇、師德師風論文64多篇,專業論文45篇。並且多篇次在國家、省、市等期刊上發表和表彰。

  2、瞭解企業需求,加強技能訓練

  為了使教學目標與企業需求充分接軌,一年來,我們先後分派了煤炭類、財會類、計算機類、酒店管理類等專業教師共計25人次深入訂單企業,瞭解企業動態,參觀工作流程,明確用工需求,並且親自參與企業的生產實踐,加強技能訓練,提升專業素質,提高技能水平。

  3、搶抓國培機遇,實現“一專多能”(雙師型)

  20xx年秋季,我們搶抓國培機遇,共派出文秘、種植、機電三位教師分赴青島、長沙、武漢參加為期三個月的國培,實現了我校國培歷史上“零”的突破。與此同時,我本人也趕赴德國參加了為期三週的學習、培訓,在向世界各國展示我們自己的同時,我們也見識和領略了走在國際前沿的中職教育,啟發很大,受益匪淺。今年,不失時機,繼續引深和強化這一舉措,已完成了財會、計算機網路兩名專業教師的國培任務,還有一名機電專業教師將於8月中旬赴德國學習培訓8周。我們欣喜地看到,我校 “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實力與日俱增,教師“一專多能”的培養目標指日可待。

  總之,我們正在透過各種渠道,各種方式建設一支結構合理、專業完備的教師隊伍梯隊;透過“雙師型”目標培養一專多能、相互滲透、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複合型師資力量;透過基本技能的培養培訓(校培、國培、企業鍛鍊)形成具有現代化特質的師資力量,最終真正增強學校辦學的核心實力。

  五、塑造學生職業素養,傾力創新“學生管理”建設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