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調查報告
企業調查報告
我們眼下的社會,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那麼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企業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產業結構不夠合理,重複建設較為普遍
一是產業結構層次較低。我鎮企業大多集中在加工製造業這種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上,其產品大多停留在簡單製作的水平上。相當數量的企業技術裝備水平低,產品質量、產品附加值低。
二是重複建設,重複投入。由於我國消費品市場和資金市場的不成熟,容易形成短時期內的消費熱點,短期的利潤促使大量資金迅速湧入,在這個過程中,政府也缺乏宏觀的經濟引導,此後隨著生產能力的擴大,需求趨於飽和,在此情況下,企業不得不展開低水平的競爭。
三是產業關聯度低。在縱向合作上,即在關聯的企業之間,沒有建立起合作關係,缺乏統一的技術和質量標準;在橫向合作上,即在生產相同或類似產品的企業之間缺乏明確的市場分工,沒有在資訊、人員培訓等方面共享社會資源。例如我鎮的一定數量的磚廠,就存在製造水平低,重複建設,關聯度低等問題。
究其原因,
一是多數企業主要集中在生產基礎產品的產業上,這些產業對企業的規模、技術、資金、勞動力素質的要求都不高,產業的進入壁壘低,生產經營以“低質跑量”為主,在消費的短期熱點中,容易造成持續上專案而形成行業的惡性競爭。
二是從產品價值鏈的角度看,我鎮仍處於贏利較少的生產製造環節,而利潤豐厚的研發、設計以及市場營銷、品牌推廣等環節基本沒有涉及。
三是由於大量企業處於高度專業化分工狀態,其固定資產專用程度較高,一旦出現全行業衰退或企業虧損,經營者也很難使裝置轉用或轉賣,所以企業只能艱難維持經營,或偷工減料以求降低成本,使市場上產品質量不斷退化。這種侷限於中低檔生產製造環節,處於產品價值鏈的低端部分,缺乏自主品牌和市場影響力,企業所獲得的附加值和利潤偏低就是必然結果了。
二、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產品更新換代緩慢
我鎮企業大多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和智慧財產權,只是以目前市場上極為普遍的甚至於落後的技術作為生產工藝,品牌意識不強。由於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缺乏對技術創新投入的'力度,產品更新換代緩慢,僅僅依靠低價取勝。這在我鎮企業中是極其普遍的現象,調查的這些企業中,大部分只有1-2名技術人員,有的甚至沒有技術人員,這造成了企業缺乏發展後勁,缺少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經歷短暫的輝煌後,發展動力不足,甚至會出現消亡的現象。
究其原因,
一是企業起點低、實力小,大多缺乏自主創新能力,絕大部分企業都沒有自己工藝人員,更別提研發人員。就經濟大環境來看,以技術研發為主體的人才倒三角的高新技術企業往往具有更強的活力和潛力。
二是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太少,員工素質普遍較低,大多數人只有初中及以下的文化程度。
三是缺乏公共的技術創新平臺,不能使企業有效的和高校等科研單位直接掛鉤,把最新的技術成果直接轉化為生產力。
四是大型公司為了保持其技術優勢,一般都把核心技術和關鍵工藝嚴格控制在內部,我鎮企業很難獲得相關資料。例如我鎮德利煤化有限公司就難以獲得附加值很高的針狀焦的生產工藝。
三、發展理念不夠超前,管理方式普遍落後
我鎮企業大多仍沿用家族式管理方式,這一管理方式為企業建立之初的生存與發展曾做出過很大貢獻。但是,在當前形勢下,特別是在企業發展的中期,這一管理方式往往容易轉化為消極的阻滯,容易造成經營效率的低下和激勵機制的偏頗。同時,大部分企業主小農意識嚴重,“小富即安、小進即滿”的心態制約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調查中發現,部分企業完全有可能透過融資等手段進一步擴張,但由於擔心怕“外人”來分蛋糕,為了避免風險,企業只願維持現狀,不想再去進一步發展。
究其原因,
一是價值觀錯位。管理者將企業存在的價值看成是家族利益最大化的栽體,而不是上升到更高的社會價值層面,“私利”與“功利”相混淆,促使思想陷入封閉,拒絕改變,導致企業管理僵化。
二是思維僵化。由於長期以來受小農文化薰陶,固步自封、志得意滿、看問題的片面性決定了無法在瞬息萬變的經濟浪潮中作出及時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