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讀書報告格式
醫學讀書報告格式
在現在社會,報告與我們愈發關係密切,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症懶癌齊復發?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醫學讀書報告格式,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經典簡介:
《傷寒論》全書共12卷,22篇,397法。除去重複之外共有藥方112個。全書重點論述人體感受風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及如何進行辯證施治的方法。他把病症分為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厥陰、少陰六種,即所謂“六經”。根據人體抗病力的強弱,病勢的進退緩急等方面的因素,將外感疾病演變過程中所表現的各種症候歸納出症候特點、病變部位、損及何髒何腑,以及寒熱趨向、邪正盛衰等作為診斷治療的依據。
該書總結了前人的醫學成就和豐富的實踐經驗,集漢代以前醫學之大成,並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系統地闡述了多種外感疾病及雜病的辨證論治,理法方藥俱全,在中醫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和承先啟時的作用,對祖國醫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具體地說,他不僅為診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證綱領和治療方法,也為中醫臨床各科提供了辨證論治的規範,從而奠定了辨證論治的基礎,為後世醫家奉為經典。
張仲景,名機,南陽涅陽縣人,約生於漢桓帝和平元年(150年),死在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他自動好學,博覽群書,特好醫學,師事同郡名醫張伯祖。建安初,軍閥混戰,擾攘不休,中土人民死亡流徙,“疫癘數起”,“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舉族而喪”。僅在建安十年(205年)前,張仲景宗族二百餘口,死亡即達三分之二,其中死於傷寒病者佔百分之七十。這種慘病情況,使張仲景對於醫術鑽研更勤,他總結前人醫學成果,博採藥方,寫了許多有價值的醫學用書。惜多已亡佚,留傳於後世者,唯有《傷寒雜病論》十六卷。經後人整理校勘,將書中傷寒部分定名為《傷寒論》;雜病部分定名為《金匱要略》。《傷寒論》十卷、二十二篇,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論述了傷寒等外感熱性病的病理、診斷、治療及用藥。《金匱要略》六卷二十五篇,包括內科、外科、婦產科、皮膚科等四十多種雜病的治療方法一百三十九條,二百六十二方,以臟腑經絡學說作為基本論點,重視內臟間的整體聯絡性,強調保持人體的正氣,同時也不忽視去邪。
二、讀書心得:
還記得大一剛進學校的一堂中醫基礎理論課,吳麗麗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說:“如果你能把經典《傷寒雜病論》理解、背誦出來並能夠靈活運用,那麼你就是中醫業界中等以上的醫生了。”當時,我半信半疑,畢竟傷寒論是大三的課程,而我們現在學習的中基,中診,中藥這些基礎課難道不重要嗎?我決定懷著試試看的心態去讀了《傷寒論》,直到現在,我絲毫沒有後悔我提前讀了傷寒論這本經典,即使為此我放棄了原本研習課本,學習所謂“基礎”所用的時間,因為我透過這本《傷寒論》真正地踏入了中醫的門檻。原因就我個人體會有以下幾點。
1、《傷寒論》開創了中醫六經辯證體系,經久不衰。
傷寒論以張仲景開創的六經辨證為綱領編輯,有它自己的條理性,且應驗於臨床。傷寒論是張仲景在臨床實踐中收集每個病例並系統整理而成的,所以其理論(六經辯證系統)形成直接來自臨床大量實踐,所以更貼近於現實。而其六經辯證是以陰陽為總綱,用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作為辨證綱領,從邪正盛衰、病變部位、病勢的進退緩急等方面對外感病進行分析辨別,並用以指導臨床治療的辨證方法。這種辯證方法的優勢在於把外感病有層次的區分出來有益於更合理的指導臨床治療。比起我們中診書所追捧的臟腑辨證更實用,更能在臨床中得到準確應驗。按潘毅老師所概括:“臟腑辨證易懂,六經辨證實用!”我個人的確感受到這點,針對一個病例如果用臟腑辨證,往往會產生偏頗。因為五行是圓的,怎麼說都能說通!比如如果辨證脾陽虛的病人,那可以培土伐木,可以補火生土,可以補腎陽助脾陽,這樣恰恰不能抓住疾病根本而延誤病情甚至誤診。而運用六經辨證,你可以充分體會到病勢的進退,邪正盛衰,並且你馬上會有對應的合理的治療方案出來,如表裡兼證,表證輕,裡證重則治裡;表裡證皆有,程度差不多,先治表,後治裡。由此,常言道:“疑難雜病,施法仲景。”後世醫家,初入醫道,開方濟世,得道立派,形成自己的一套立論,都是站在張仲景傷寒論的基礎上,不斷髮展的。包括“溫病派”、“補土派”、“滋陰派”…
2、《傷寒論》集理法方藥為一體,是傳統中醫傳承的最好教科書。
吳麗麗教授說過,傳統中醫的傳承是一代代中醫人師帶徒培養出來的。古代中國沒有西化思想的介入,出現了一代又一代當世的名醫,並且在原有張仲景醫聖的基礎上有不斷地提升,進步發展。恰恰都是師帶徒教育方式的成果。而現在大學出現了,中醫真的適合這樣象牙塔式的教育方法嗎?縱觀我們的教科書,將中醫固有的'帶著傳統東方思維模式印跡的網狀知識結構完全打散,編輯成大學每一年的課本,從中醫基礎、中診、中藥、方劑到中醫內科學、中醫兒科學、中醫婦科學逐步學習。表面上看有頭有緒,實際上把完整的一套診治過程分解了,反而讓我們越學越迷糊,到臨床不知所措。以中藥學為例,一本書記錄了500多味中藥,為了考試我們死記硬背250多味中藥的全部功效,主治,性味。然而事實上,臨床上常用的中藥就100味不到,一些名醫甚至一生就開那麼50味藥足以治好各類病患。甚至有名家以一味中藥著稱,如“焦大黃”、“祝附子”……而相較於集理法方藥於一體的傷寒論,傷寒論更有助於形成我們的良好辯證思路。你會說我們大三不是要學傷寒論嗎?而我覺得傷寒論宜早學,越早越好,不妨把它當做入門的教科書來學。以桂枝湯為例:
“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而乾嘔者,桂枝湯主之。”前文已有對太陽中風證的理論條文,“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從中可以看出,傷寒論對疾病的描述往往是常見症狀,可見這些都是直接來源於臨床實踐的結果,而其簡短的概述中卻暗藏著深刻的理論。太陽,是主一身之表,以表證多見,從對太陽病的定義便可以看出端倪,脈浮,惡寒,這都是表證的典型特徵,疾病在表,衛陽為了保護身體奮力抗邪,於是產生浮脈,說明衛陽充盈於表;而有一分表證就有一分惡寒,體表受邪,衛陽帶著體液往外走(也有由此有浮脈),固護人的體表,體表變熱起來了,就怕冷了。而頭項強痛,頭項是足太陽膀胱經的循經部位,衛陽抗邪於表,帶著體液往外走,頭項就會尤其明顯而感受到疼痛。而中風證是表虛證,從其症狀可以看出,陽浮陰弱,陽浮說明表證,衛陽抗邪於表,而陰弱說明體液血液等物質供應不足,無力抗邪,接著張仲景一步步闡述由此一發的一系列症狀,可謂條理清晰,這就是醫理。之後根據所表現的症狀,虛則補之,實則瀉之,既然發熱了,汗出了,陰液流失了,惡風惡寒發熱,又有鼻鳴乾嘔,那就要解肌祛風,調和營衛。這就是法。法對應方,桂枝湯因運而生。桂枝湯由桂枝、芍藥、甘草、生薑、大棗組成。生薑助桂枝解肌祛風,疏散風寒,生薑、大棗健胃,助胃氣奮力抗邪,大棗輔佐芍藥生陰液,因為表虛虛。由此是“藥”。可見這簡簡單單一條就包含了理法方藥一整套的辯證治療過程。可以讓我們對中醫治病有一系列的認識和辯證思路的形成。
從這兩點就足以看出傷寒論不愧為經典,是一代一代中醫人學習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