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清中學全域德育特色報告
河清中學全域德育特色報告
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報告十分的重要,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那麼一般報告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河清中學全域德育特色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多年來,學校在“建構有尊嚴的教育生活”理念指導下,堅定不移地把學校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環境育人為突破口,以自主管理為機制,以特色專案為載體,以特色活動為抓手,樹立“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處處是德育陣地,事事是德育內容,時時是德育契機”的德育觀,用愛心、熱心、誠心、耐心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在每一位學生的心田留下他們成長中難忘的記憶,形成了“全域德育”的辦學特色。
1、全面覆蓋,處處育人
德育工作作為一個動態的系統工程,只有建立全方位推進的機制,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以獨特的校園文化育人。良好的育人環境能起到催人奮進、積極向上的作用。學校始終注重育人環境的營造,以環境育人為突破口,讓優美、和諧的校園環境提升學校的品質和形象,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精心佈局校園環境。邀請xx國際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奧運場館“水立方”設計單位),以“成長中的記憶”為主題,對校園進行重新規劃,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體,既古樸典雅,又富有現代氣息,表達出厚重的.文化意蘊,形成獨特的校園育人氛圍。東有起伏的丘陵,西有幽幽的薇湖,南有宜人的杉樹林,北有總理雕塑廣場。漫步薇湖水岸,感受“上善若水”;身處花叢林間,倍覺神清氣爽;遙看巍巍鐘樓,更感時間可貴;流連總理廣場,令人肅然起敬:“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個聲音時時催醒每一位讀書人,為振興中華而努力讀書。
精心設計文化佈置。在教學樓、圖書館、試驗樓張貼z名人畫像、著名科學家畫像、格言警句、學生繪畫,激起學生熱愛家鄉的自豪感、熱愛科學的神聖感。在薇湖邊設立碑廊,上書岳飛的《滿江紅》,以民族英雄的情懷激勵學生的努力學習、報效祖國。在教學樓前廣場設立“三風”碑,上書校訓:“鍥而不捨”,校風:“崇德、尚文、務實、求真”,教風:“敬業、合作、博學、致遠”的,學風:“礪志、篤行、樂學、臻善”,讓“三風”建設深入人心。
充分利用育人陣地。利用校報、校園廣播、櫥窗、校園網、國旗下講話等宣傳陣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滲透;利用校史館的育人功能,激發出弘揚傳統、愛校建校的自豪感,催人發憤圖強,鼓勵再創輝煌;利用課堂主陣地,開設校本課程《xx地方文化》《周恩來》《心海導航》等,對學生開展德育。讓每一堵牆壁會說話,讓每一塊綠地都傳情,讓每一個角落都勵志。透過校園文化建設,在學生中形成了一種無形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具有催人奮發向上、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的教育力量。
2、以豐富的主題活動育人。
學校重視透過班會課、報告會等形式抓好主題教育,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組織入學軍訓,幫助學生確立規範意識,增強紀律觀念,磨練堅韌意志,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利用“五四”、“一·二九”等傳統紀念日,認真開展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的革命傳統教育。“青春、惜春、爭春”主題活動激發了青春的熱情,感恩系列主題活動洗滌了學生的心靈、增強了學生的責任感,羅江、吳冠志、王國權等勵志演講激勵了學生鬥志,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優雅女生”評比活動提升了女生的修養,陽光體育展示了活力,體育比賽展示了個性,海量閱讀提升了素養,藝術活動彰顯了個性,科技創作激發了興趣,成人宣誓儀式增強了時代責任感,社會實踐活動鍛鍊了能力。
開展徒步勵志遠足活動,帶領學生徒步到幾十裡外的周恩來紀念館、韓侯故里、八十二烈士陵園等實踐基地,充分利用本地區教育資源,開發教育基地的德育功能,培養學生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養成吃苦耐勞、不畏艱難的堅毅品格,形成團隊精神。在徒步考察的過程中互相幫助,感到的是兄弟姐妹般的親情;在與老師、基地工作人員的平等交流中,得到的是自信與尊嚴;體驗到的是成功的歡樂。讓學生心中那湧動的激情在徒步過程中盡興奔放,讓學生想像的翅膀在活動的天空中自由翱翔!隨之而來的就不僅僅是對學習的熱愛,還有對生活、對家鄉的熱愛,這種愛可以還學習以生命,它在滲透人的靈魂時,給人以潛移默化的高尚和優雅!這種經歷使學生受益終身,成為他們生命中不老的記憶。
3.以多樣的形式開展心理教育。
現在的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不少人身上存在著固執、唯我獨尊、或孤獨、自卑、粗暴、焦躁等不良品行,如何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任務之一。學校特別重視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並以此為特色專案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學校有心理學科特級教師秦汝高,開設了“特級教師心理工作室”,引進專職心理教師韓青,建立心理諮詢室。以兩位專職心理教師為主,全體教職工配合,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開設心理健康課程。由韓青老師根據心理學知識自己編寫教案給學生上課,學校組織力量編寫校本課程《心海導航》《學習心理與方法》,開發校本課程《積極心理學》,排入課表,教給學生常用的心理學知識和心態調節、心理訓練方面的技巧,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學習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