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課堂教學工作總結模板彙編10篇

有關課堂教學工作總結模板彙編10篇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他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因此好好準備一份總結吧。你想知道總結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課堂教學工作總結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1

  課堂教學是新課程實施的主要途徑。在課堂教學中,將新理念與課堂教學實踐相結合,實現了新課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學,給課堂教學帶來了許多變化,也使課堂教學有了許多新的特點。

  一、充分用好教材

  蘇教版第三冊教材較好地體現了課程標準的理念和總體培養目標,注意從形成學生學習經驗的角度出發,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徵認知水平,增強了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絡,教材在內容、結構、題例和呈現方式上既注意了繼承與發展的關係,又注意體現了開放的教材觀、開放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方法。例如“平均分的意義”的教學,教材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從學生熟悉的分東西引入,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素材,使抽象的數學概念具有豐富的現實背景,讓學生運用自己的經驗去理解、體會平均分的含義和作用。

  二、體現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堂教學,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

  數學教學要重視知識形成的過程,它不但要求學生掌握紮實的知識,形成熟練的技能,而且要求使學生經歷知識獲取的過程,學會學習的方法,並在學習過程中得到良好的情感體驗,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形成了課堂教學的整體。如教學“7的乘法口訣”作了如下設計:豐富7的認識編制7的乘法口訣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先讓學生交流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經常用到7,再選取學生比較熟悉的情景(如一星期有幾天)計算幾個7是多少,啟發學生利用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嘗試編制7的乘法口決,解答一些密切聯絡學生生活實際的富有童趣的問題(如你每星期一共吃幾頓飯?)深刻地理解了7的乘法口決的含義。在整個過程中,學生進行比較、抽象、概括、轉化等,訓練了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透過解決實際問題,感悟到口決來源於生活實際,又運用於生活是有用的,同時體驗到知識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

  三、以“主動、探究、合作”為主要特徵的學習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過程是一個主動認知的過程。小組學習是合作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小組學習增加了每個學生參與學習的“度”。因為在小組學習中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優生起示範作用,學困生愛到啟發,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積極思考樂於動手、敢於質疑、善於交流,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和學習樂趣。

  四、精心創設學習情景

  一個好的問題情景,往往能夠激起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和探究動機,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有利於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有意義的建構,並有利於經過學習能體驗到數學的價值和受到價值的教育。在教學中做到了(1)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基礎出發創設問題情景。(2)藉助故事、童話、創設問題情景。(3)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問題情景。總之,用學生喜歡的方式展示學習內容,使課堂變的更加生動有趣。

  五、啟迪、引導展現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過程

  在課堂上努力創設讓學生充分展示思維過程的情景,放手讓學生說,充分展示其思維過程,多問幾個“你是怎樣想的?”“有沒有不同意見?”讓每個學生都能充分地、積極主動地表現自己,使學生的不同潛能得到充分發揮,使學生得到充分發展。

  六、改變評價方式

  教學評價的出發點和著眼點必須考慮有利於學生髮展、評價的內容把考試成績與平時對學生的學習品質等的考察結合起來,如考查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合作意識等,培養學生自我反思,自我評價的意識和能力,評價尊重學生的差異,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例如: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只要能大膽發言,就能得到表揚鼓勵。“說的有道理”、“想的和別人不一樣,真聰明”發現其閃光點,在作業中改變過去的甲、乙、丙、丁用對學生進行評價,透過評價,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綜上所述,只有在新課程改革中勇於探索,敢於創新,大膽實踐,不斷積累和掌握有效教學的組織和實施,為全面提高學生數學素養,促進學生的發展作出貢獻。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2

  一、創優工作

  為了準備好創優課,在朱老師的帶領下,我們精心選課,認真備課,反覆磨課,不僅自己試上,還聽其他老師試上,把其他老師課堂中的精彩部分融入自己的課堂中……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不斷地提升,這都要感謝朱老師在教學上給予的手把手幫助、指導。創優的工作是瑣碎而細小的,但細節決定成敗,從學生的課堂行為規範,到學生的日常行為規範,我關注著每一個細小的環節。黑板報、牆面、班徽設計,我也一項一項有條不紊地完成。在學生的演講上我更是細心指導,孩子們的演講水平提升了。除此之外,我還利用每天放學前的一段時間和孩子們一起背誦《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學習“學校文化”,在放學時,經過大廳、雕塑、國際部時,再進一步強化“學校文化”,使孩子們對校園文化牢記於心。大課間活動時,為了孩子們有較好的精神面貌,我和孩子們一起跑操、扔飛盤。

  在這個創優過程中,我一如既往地做好班級裡參加詩歌朗誦孩子的思想工作,讓她們珍惜這樣的機會,大膽展示自己。優質學校節目組排練的過程中,我認真配合學校帶領本班學生做好文明觀眾,並且在教室裡也對領導進場時要怎樣鼓掌,哪場節目舉銀光棒、哪場節目是用拍手器,怎樣跟著節奏拍等等進行了一一排練,孩子們練得很認真,在演出那天更體現出了我們清英孩子的素質。優質學校驗收的成功,再次證明清英是最好的,我們的老師,孩子也是最幸福的!

  二、班主任工作細緻周到

  低年級是良好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培養良好的習慣關鍵是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意識,使他們做到老師在與不在一個樣。所以,我尤其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無論是學習習慣,上課習慣還是衛生習慣。低年級的學生比較喜歡比賽、競賽的形式,我就在班級“你追我趕”欄目中針對這些習慣設定加星活動,孩子們從中收穫了好習慣,收穫了快樂。一份春華,一分秋實,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我們付出的是汗水,然而收穫的卻是那一份份充實、沉甸甸的情感。我的很多工作得到了家長們的大力支援和幫助,家委會主動協助我做好社會實踐的收費工作,電子門卡的宣傳與收費工作等,每週的《心連心》我都認真回覆家長的反饋意見,家長沒有反饋意見的我就會寫一些孩子在校的良好表現,所以每週的《心連心》上我都能讀到家長感人肺腑的話語,看著孩子們快樂地成長,家長反饋中的一聲聲感謝……我收穫了快樂,因為我和家長們的心靠到了一起,為了共同的希望教育孩子。在這期間,我積極推薦班裡的孩子參加“我心中的祖國”繪畫比賽,有兩名學生都獲得了校一等獎,一名獲三等獎,我還鼓勵班裡的孩子積極參加“唱響校園 童心飛揚”的校園歌手大賽,組織參加國歌隊歌比賽獲年級組二等獎,我班還成功舉行了“紅領巾心向黨”的中隊主題活動,同時感謝學校領導的信任,我獲得了榜樣班主任的稱號。

  三、教育教學科研提升素養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認真備課、上課、聽課、寫反思,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後輔導工作,還經常利用週末時間和我們二年級部的語文教師一起進行集體備課。在教學中,嚴格執行5+30+5的課堂教學,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二年級學生愛動、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學習上不能合理的安排時間,尤其是週末時間,針對這種情況,我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絡,建議家長與孩子共同制定學習計劃,並簽署協議。一段時間下來,家長朋友都向我反映孩子在家能主動完成作業了。教育科研是我的薄弱之處,所以我一直在潛心研究怎樣提升自己,當然思想觀念的轉變還要靠自身的閱讀與學習,在教學工作之餘,我經常閱讀《小學語文教學設計》《上海教育》《教育真的不能簡單》《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等教育教學雜誌和著作。此外我還認真撰寫教學反思、班主任手記、讀後感、教學論文等,每月更新博文不少於6篇。其中一篇論文發表於《武進日報》,一篇論文獲校優秀論文評比三等獎,多篇教學故事發表於武進教育資訊網,此外還被評為集團的“部落格之星”。

  回顧這一年的工作,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我的閱讀量太少以至於缺少一定的專業知識的積累,論文撰寫質量不高,還缺少精益求精的學習態度,針對這些問題,我決定從以下幾個方面不斷督促自己:

  1、加強自身基本功的訓練,認真研讀教材,提高備課能力,堂上做到精講精練,從整體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2、在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控制自己做事的速度要從質量上考慮效果。

  3、認真閱讀教育理論專著,讓自己變得淵博起來,從而提高撰寫論文的能力。2、

  4、向優秀班主任學習,

  3、提高班級管理能力,關注學生的內心需求,傾聽家長和孩子的心聲。

  在下學年,我會不斷努力,在各方面更上一層樓,也懇請各位領導、老師們不吝賜教,批評指正。給我以後的工作指出更正確、更寬敞的道路,謝謝!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3

  值得表揚的地方:

  1、教師的教學觀念在發生了變化,教師能夠運用《英語課程標準》中新的教學理念進行授課。新理念意識不斷提高,能充分調動兒童的習得語言能力。也就是說,教師能從關注教開始轉向關注學,從關注自己開始轉向關注學生,實現了師生之間更加親切的交流和真實有效的互動,練習形式多樣,教法靈活多變,適合小學生的心裡特點。如蓋秋芳老師的課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師親切的語言,自始至終給人營造一種鮮活、祥和、靈動的課堂氛圍。

  2、教師能夠創設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歌曲、吟唱、遊戲等對學生進行及時的鼓勵,積極促進學生進行參與。如蓋老師生動的動物圖畫給學生一種美的享受,張帆老師的盲畫的遊戲,讓學生體會殘疾人的生活,意義久遠。

  3、教師們在教學中都能注意語境的創設,四位教師都使用了課件,課件製作非常有利於教材的處理,調動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如,王麗媛老師的課,用猜謎的形式,把孩子們帶到動物的樂園;翟望英老師課上的“小兔子拔蘿蔔”,把孩子們學會單詞的活動,形象的比做收穫蘿蔔。4、教學充分體現了學生的潛力。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和喜悅,有進一步探索的慾望,反映了兒童本身對於語言學習的興趣、自信、潛力和創造力。

  有待探討的地方:

  1、教學目標的確定:要具體可測,學優生達到的,學困生要了解、掌握的,教師要心中有數。

  2、關注學生方面。只有認真傾聽學生才能真正構成學生與老師的交流,不僅僅是言語交流,還包括情感交流,也只有這樣的交流才是有效的。

  3、教師在授課時交流要全方位,要面向全體學生。

  4、評價的激勵作用。要利用豐富真實的情態,用多樣的語言,而不是為了評價而評價。

  5、課前,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情,課上才能應對自如,有的放矢。

  6、教師的課堂設計要體現低起點、高落點、快節奏、大密度、多變化的特點。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4

  一、教學手段的先進化

  所謂教學手段的先進化,主要就是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把預習部分轉化為觀看影片,這是有別於我們國家教學的一大特色。不僅僅是教學手段的變革,關鍵是把課堂教學轉化為課外甚至是校外,是對課堂地點的演變,使課堂變成了一切皆為教室。這是翻轉課堂的理念的轉變和課堂教學的重大變革。

  二、先學後教的預習化

  仔細剖析該教學模式,基本上與我們的先學後教非常相識。目前我們的課前預習大多數是紙質的預習學案,再先進一點就是如一些小學實行的校訊通,把學生的作業以簡訊的形式發給家長,從這點上看,我們的校訊通與美國的翻轉課堂有相識之處,異曲同工,形式相識,目的一樣。最終還是讓學生先預習,只不過是學生預習的材料豐富一些,伴有教師的指導和建議,把預習的內容形象化、具體化,更有利於學生的預習罷了。

  三、學生合作的小組化

  從課堂教學的流程來看,都是先學後教,然後課堂上學生探究,體現了學生學習的小組合作化。從教師的角度來看,教師就是佈置好任務,然後有學生進行研究討論,合作探究,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教師只是一個任務的安排著,學生是任務的研究者、執行者和探索者。

  四、教師角色的導師化

  從該種教學模式來看,他的起源還是源於我們的杜郎口。俗話說:“懶人推進了世界的發展”。正是這種原因,由於“懶教師”的出現,才產生了“勤學生”。真正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觀,以學為本的教學觀,以生為本的學生觀。只有定好位,才能做好“在其位謀其政”。才能真正在課堂上把老師解放出來,讓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才能讓以學定教得以實現!

  其實,我們也沒必要崇洋媚外,關鍵是我們只要認準的經驗,就要堅定不移的走下去。不論怎樣改革,都要以“學”定教,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讓學生用自己的腦思考,自己的嘴去說。翻轉課堂,不是“推翻”重在“轉”,轉新形勢下的課堂觀、教師觀和學生觀。在課堂教學上誰能相信學生、利用學生,最終才能發展學生、成就學生!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5

  3月2日,在我校進行了馮營子中心校的課堂教學研討活動,兩所中學的領導教師、小學的領導和部分教師及中心校領導參加了本次的教學研討活動。本次活動意在透過我校的三節公開課,展示研討高效課堂和五步教學法的內容。三節公開課依次是竇平的英語課,關文俠的物理課,張運枝的思品課。之所以選擇這三位教師上公開課,是因為這三位教師在上學期的課堂教學中,基本建立了自己的課堂教學模式,並在常態課中得到了很好的應用,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習的主動性增加了,學生的平均成績上升了,低差率降低了,學生整體得到了發展。

  對於這三節課,只是我們課堂教學研究過程的一個成果展示,並非是最終結果的展示,這幾節課並非是課堂教學中的範本,只是展示了在課堂教學中一些方向性的要素,對於這些要素的詮釋,她們的課堂還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但三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走在了大家的前面。現在就她們課堂中體現的值得學習和借鑑的因素總結如下,也可簡稱為“高效課堂的六個特點”。

  一、情感的課堂。高效課堂注重課堂的“快樂指數”,實行“一票否決制”,對課堂學習氛圍不濃烈、學習參與度較低,沉悶壓抑的課堂一票否決。學生的生命是由無數個45分鐘組成的,課堂學習是學生成長和生活的方式,教師有責任和義務讓學生體驗到課堂學習的快樂。在這三節課中,教師激情滿懷,學生信心滿滿。即使學生對問題

  回答不上來,展現在學生臉上的表情是一種羞澀、靦腆,而不是無所謂,教師給予的是理解、鼓勵、會心的微笑,學生感受著教師的情懷,呈現著一種健康的生命狀態。教師對學生生命狀態的關注才是對學生全方位的關心,讓學生感受到的才是融入心裡的濃濃的真情,由此,學生回饋給我們的才是全身心的投入我們所希望他們做的事上,否則片面的關注只會讓其部分的投入。張運枝那省掉學生姓的“雪飛”,關文俠那一聲“孩子們”都是教師愛的情感的體現,如果課堂教學的技術因素是骨,那麼課堂中的情感因素則是血肉,只有兩項有機結合,才會展現出靈動的課堂。

  為此,我們要求教師每人包45名學生,把這幾名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讓教師成為學生在學校的家長,讓家長成為在家庭的教師,全方位的進行關心,平等的進行交流,產生融洽的相互關心的師生關係。由此我們還要求教師每天做到“三個一”,即每天對學生有一次微笑,每天對學生說一句鼓勵的話,每天找一名學生談話。要求教師儘量把微笑帶到課堂上,把鼓勵的話體現在和學生的每一次接觸中,每天找一名學生談話發生在自然而然的狀態中。

  二、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課堂。把日常對學生的要求變成學生的習慣,這是對學生教育的一種較高的境界。在三位教師的課堂中,隨時可以看到教師對學生的聽、說、讀、寫、合作、展示、思考等習慣的培養以及對所形成良好習慣的展現。只有對各種習慣有意識的培養,學生才能形成各種不需要提醒的自覺,才能形成大容量、快節奏、高效率的課堂。各學校校長都對這三節課的大容量、快節奏、高效率

  表示驚訝,實際展現在這個特點背後的是對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課堂上如果離開這種自動化的習慣,展現出來的則是課堂的生澀、不流暢、容量低,問題比比皆是。

  三、有著固定流程的課。一位成熟的教師的課堂必然有著固定的流程。沒有固定流程的課堂永遠不會成為成熟的課堂,雖然固定流程不是成熟教師的最終標誌,但他是教師要成熟所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就是對教師三種境界的經典概括。三位教師的展示課,雖然因科目和課型的不同有著不一樣的課堂教學流程,但是三位教師都體現了不同教學流程中核心的因素,即“自主、合作、展示、反饋”,教師的講授不超過10分鐘。他們的課都是從自學開始,然後讓學生最大幅度地“暴露”學習過程、學習情感、學習結論。然後在不斷的反饋矯正過程中得到提升。

  四、動靜結合的課。真正的課堂要體現出生命的活力,散發著人性的光芒,無疑應該是動靜結合的,該動時則動,該靜時則靜,做到動靜相宜。高效課堂要求,自學時要靜中有動,反饋時要動中有靜,至於展示,實在應該是動起來。由於學生的動,課堂由一位教師變成6位教師甚至是每位學生都成為了教師。透過自學解決了會的問題,透過交流解決了不會的問題。也由於動,學生在同一時間解決了不同的幾個十幾個甚至是幾十個問題。同時,透過動靜結合,小組合作,解決了不同層次學生都得到不同層次發展的問題。優生得到鍛鍊,學困生得到了發展。

  五、問題引導的課堂。如果用兩個字來概括一堂好課,那這兩個

  字就是“思維”,沒有思維含量的課絕對不能算成好課。而要讓學生啟動思維,那則需要問題的引導。引導學生自學的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方向的問題、引導學生綜合分析的問題、引導學生髮散思維的問題、引導學生問題達成的問題、引導課堂氛圍的問題等等,沒有問題的花,就不會結出思維的果。這個特點,在張運枝的思品課上體現的尤為充分,一節課的問題數量達到了60個以上。我們把她的課命名為“問題引導式課堂”。

  六、關注差生的課堂。現在的課堂教學理念要求我們對全體學生全面的進行關注,要讓每一名學生都得到發展。大家都知道,要讓中上的學生得到發展是理所應當的事,但是要讓學困生得到發展卻是我們每一位教師都知道但不容易做到的事。有些教師認為轉變學困生是費力卻無效的事。但在竇平的英語課上,在第一輪的展示之時讓外校的教師都看不出哪名學生是差生,關文俠的物理課回答問題最活躍的差生。張運枝的思品課對學生的提問也從不挑挑揀揀。正因為這三位教師對學困生的關注,才使得她們的課堂更活躍了;正因為對學困生的關注,才使得她們的教學的平均成績上來了,低差率下來了;正因為對學困生的關注,才使得她們的師生關係更融洽了,課堂的發展更和諧了。

  課堂是教育教學與管理的交匯之處;課堂是學習與生活的交匯之處。教師80%的作用體現在對學生學習的點燃、喚醒、激勵上,20%的作用體現在對課堂技術流程的掌握上。一言以蔽之,只要是圍繞“學”建構的課,一般都是好課,反之,無論你表演得多麼精彩、講授得多麼透徹,我們只能說這是教師的課堂!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6

  透過培訓使我充分認識到,素質教育勢在必行,教師的教育理念必須改變。

  一、對課堂教學行為的重新認識與思考 課堂是教師教學生命力的所在地,也是學生智慧的發源地之一。

  1.要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 傳統意義上的課堂,就是教師講,學生聽,老師很少審視自己的教學是否引起了學生的興趣,也不夠關注學生的參與度是否與自己有關。當學生出現與課堂教學不一 致的行為時,只是一味怨學生,很少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是否適應了學生心理特點,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優秀教師之所以優秀,其特點之一,就是每節課後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不斷改進教學,以增加課堂教學的魅力,達到及時調控學生的情緒,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目的,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2.要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和時間,學生獲取知識的結果,遠遠比不上他獲取結果的過程重要。讓學生在學習上有所發現,有所體驗,重要的前提是給予他在學習和研究知識的過程中主動思考與積極探究的時間與空間。這樣,他的體驗才是幸福而自信的。如: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一個很好的形式。

  3、要學會欣賞學生,教師要在教學中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現代教育觀念,給每個學生提供思考、創造、表現及獲得成功體驗的機會。做到

  這一點,教師要學會欣賞每一位學生,發現每一位學生的閃光點。學生在老師的關注中,不僅會喜歡老師,喜歡上課,產生融洽和諧的師生情感,還會在課堂上積極表現,快樂愉快地去學習。

  二、善於創造情景,讓學生融入到課文中。

  《地震中的父與子》一課,任課老師透過圖片和自己的介紹,把學生帶到那個讓人傷痛的時刻。讓學生身臨其境的走進課本,更好的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

  四、 認識到繼續教育的重要性,樹立了終身學習的目標 這次培訓,就自身更新最佳化而言,樹立了終身學習的思想。

  透過培訓,感覺以前所學的知識太有限了,看問題的眼光也太膚淺了。過去,我們常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得有一桶水。”但是,經過培訓後,我覺得教師絕對不是一桶水這麼簡單,它應該是一條有源頭的溪流。我認為,教師只有樹立“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教育思想,才能跟上時代前進和知識發展的步伐,才能勝任複雜而又富有創造性的教育工作。“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不斷否定自己,才能不斷進步,擁有的知識才能像‘泉水”般沽沽湧出, 而不只是可憐的“一桶水”了。

  五、教師要意識到創新精神的重要性,時代呼喚教育創新,呼喚創新型人才,素質教育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重點,正是反映時代的要求,作為教師也要用創新理念武裝自己。

  總之,在參加培訓後,使我更深刻的認識到,做為一名教師,一個學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 溝通學校與家長、社會的橋樑,一定要更新觀念,提高自身素質,為國家培養跨世紀的人才。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7

  《月光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貝多芬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創作《月光曲》的,掌握貝多芬思想感情的發展脈絡,《月光曲》教學反思。教學中我設計一個問題“貝多芬進入茅屋為盲姑娘彈了一曲之後情感又有什麼變化了?”我認為簡單的一個問題卻引起了學生的爭論:有同學說:“我認為貝多芬為盲姑娘彈一曲後,盲姑娘認出他就是貝多芬時貝多芬一定十分激動,因為盲姑娘太懂音樂了。”有的說:“我認為盲姑娘認出貝多芬後此時貝多芬還是感動,真正使他激動的原因是他想到這麼愛音樂的人卻不能坐在音樂廳裡欣賞自己的演奏,社會制度太不平等了。想到這他很激動。”我沒有打斷學生而是笑著說:“請繼續談你們的觀點。”學生受到了鼓勵更大膽地發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學說:“我認為貝多芬此時是驚訝,為盲姑娘如此懂音樂而驚訝。”有的學生說:“我認為貝多芬此時是氣憤。”運用自己查詢到的資料,正如同學們所說的貝多芬十分熱愛勞動人民,貧窮不能阻礙人們對音樂的熱愛和理解,教學反思 。就在這簡陋的茅屋中貝多芬遇到了他一生中難得遇到的一位真正的音樂知音,他的情感由感動、驚訝、氣憤進一步昇華為激動之情。其實我們每個人在閱讀課文時對人物的情感都會有不同的感悟。

  這幾位同學都能從不同的角度感受到貝多芬情感的變化。我們在今後的學習中也應象他們一樣敢於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 課後這節課我在這個問題上處理的還是比較好,因為求異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創造條件,鼓勵學生大膽求異,多方面、多角度的展開爭論,創造性的解決問題向這節課學生們出現了很多種答案,我們就應該利用這一契機引導學生展開求異思維,展開爭論,從而使學生更深刻的體會到了資本主義的黑暗和貝多芬的善良和愛心。教師相機誘導,學生互相切磋、分析、爭論,就有助於培養思維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8

  為促進我縣各校對“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充分發揮教導主任對學校教學的引領和示範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20xx年保亭縣第三屆中小學教導主任“高效課堂”課堂教學大賽於5月21-22日舉行。本次比賽分兩個場地進行,小學組設在xx小學,中學組設在xx中學,且每個場地設文科組和理科組兩個賽場,全縣共23位教導主任參加了本次比賽,中小學教師共計690餘人次參加了本次大賽的觀摩活動。

   在大賽中,各參賽選手都精心準備教案,科學設計教學環節,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輔助教學,注重師生間的互動,突出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及小組間的合作能力,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充分展示了我縣近幾年踐行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成果。各參賽選手著力在課堂上突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課程理念,確保“關注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核心理念貫穿整個教學過程,講臺不再是教師獨自表演的舞臺,而是師生共同展示的舞臺。選手們注重在教學策略上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養成相互交流、共同探討的良好學習習慣,充分利用小組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方式,教師作為主導者善於適時點撥。

   本次中小學教導主任“高效課堂”教學大賽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加深了我縣各校教導主任紮根課堂,深入研究的思想意識,充分展示了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和課堂教學活動的核心理念,為全縣教師提供了一個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相互借鑑的平臺,對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為推進我縣“高效課堂”課題研究向縱深方向發展進一步奠定了基礎。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9

  “臺上一刻鐘,臺下十年功”。上好一節課很不容易,即使你怎樣的精心的準備,聽課老師總會找到你某些方面的不足。

  我在聽課的時候,偶爾也會發現有的老師教案設計很好,教學過程的每一環節也沒有多大的批評,但總感覺在授課過程中有點刻板、枯燥之感,或者有點放任自由的傾向。這究竟為什麼?是哪方面出了問題?我想大概是因為沒有做到教學過程的精細化。

  所謂課堂教學的精細化,是指老師在上課前,對教材進行內化,看這一課有哪幾個知識點,即就是小目標,讓學生明確學習的方向,一小步一小步設計的課堂教學環節,每一個知識點大概需要多少時間,可能會碰到什麼碰撞,可能產生哪些新生成的東西,教師要有充足的準備,透過對所授課文的知識點具體而細緻分析和探討來完成教材的透析。

  在授課過程中出現刻板、枯燥之感,是因為教學過程過嚴,出現有點放任自由的傾向,是因為教學過程過寬,只有精細化才能不會出現哪些現象,我們常說人家老師上課,真奇怪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感覺,就是因為該老師授課達到了精細化。

  透過自己對教學內容的精細化的分析,對教學過程的謀篇佈局,老師一定會胸有成竹,在授課時既不會出現前緊後松,也不會前松後緊的現象。

  精細化並非是呆板的按章辦事,是一種靈活的對教學整天追求完美的理念,它的理念的核心是以最經濟的教學方式來獲取最大的效益,師生都能達到可持續發展管理理念。

  那麼教師怎樣才能做到精細化?我想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要內化,老師對書上的已有的知識,要全部的理解,要大膽的取捨,那些東西是學生必需要掌握的,還有那些邊緣學科的知識與這些知識有關聯,然後老師能夠靈活的用自己的語言形象的描述出來,變成老師自己的動手,授起課來,信手就來,很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上週星期五下午,不知怎的初三辦公室,門上的鎖壞了,第一節課就要上了,有個別老師沒有書,怎麼辦?我看到了一位歷史老師往教室奔去上課,我想他沒有書,難道也能上課,我悄悄的跟隨他去聽課,看他怎樣上課的,他到教室上課,學生也都很驚訝老師沒有帶書上課,歷史老師沒有書和教案怎麼上課?我在後面聽他上課,他從匯入到新授內容,每一環節都恰到好處,他對教學過程達到了細化、規範、科學、嚴謹,不得不讓學生專心的投入,甚至哪一知識小點,在書上哪一頁,哪一行都能準確無誤說出。這位歷史老師也可以達到對教學內容的內化了。

  二是要同化,在授課過程中老師對文字知識的內化還是遠遠不夠的,必需與學生一起同化所學知識,老師在授課過程中得到發展與提升,學生也要也能對文字知識消化、內化,變成學生自己的東西,同化得越徹底,學生掌握知識越牢固。老師要努力走下講臺,與學生融為一體,師生情感心靈的得到碰撞,碰撞得越多,課就上得越精彩!

  三是昇華,這是精細化教學的最高境界。老師和學生產生共鳴,對文字知識,產生質疑,學生會自然的思考:“文字知識為什麼這樣安排?換個角度安排,效果會怎樣?”我們在已有的文字知識是上可以挖掘哪些新的東西。生成哪些有價值的東西。

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10

  一、指導思想:

  樹立向規範課堂管理要質量的觀念,強化全員管理意識,突出課堂教學主陣地作用,本學期在課堂教學中要做到:加大課堂管理力度,細化課堂過程管理,提高課堂管理檔次,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毅志品質,使教師既要管好,又要教活;學生主動配合,積極參與。

  二、課堂管理基本標準:

  1、落實日誌制度。任課教師及時、如實填寫教室日誌,做好考勤統計、違紀事件記錄,並按要求取送日誌。

  2、實行候課制度。無論何種課,教師都要提前5分鐘進教室(或上崗)記錄考勤,提出明確要求,做好上課的心理準備和物質準備,使師生儘早進入教學狀態,提高音標堂效率。

  3、規範課堂行為。不允許私自調課(含晚自習輔導),上下課要有必要的禮儀並掌握好標準,杜絕提前下課、遲到、中途離教室等不良行為,藝術地處理課上偶發事件,課上不講與教學無關的話,不做與教學無關的事。

  4、大課堂秩序管理力度。課堂是嚴肅的,管好課堂是教師的責任。課上學生不得說閒話、推扒桌、托腮、玩東西、看閒書、喝水等不良習慣。

  5、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要對課上學生的聽、說、讀、寫聽課常規提出明確的要求,手中拿筆,桌上書、本要齊全。

  6、用媒體手段,選擇多種教學方法。

  ①任課教師要克服“滿堂灌”的注入式教學方法,恰當地運用媒體手段、增強課堂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實效性,使課堂氣氛活而不亂,達到教活的目標。

  ② 過教學方法的不斷調整,調節學生的思維狀態。

  ③ 要採取學案教學。

  7、教學節奏要適合學生。

  ①教師的語言節奏要有輕有重,有緩有急,做到聲聲入耳。教學節奏及課堂程序也要有張有弛,有緩有急。注重知識傳授的同時,注重與學生思想感情的交流。

  ②掌握學生心理規律,根據學生的思維疲勞期不斷調整節奏,使學生思維始終處於積極狀態。

  8、發揮教師主體作用,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課上學生懂的不講,要指導學生看書;學生能做的不講。設計練習,指導學生動筆,真正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使學生在主動參與中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達到學一會一,練一得一,進而達到舉一反三的程度。

  三、好課的十條標準:

  1、課時計劃性不強的不是好課。

  2、教學起點不適合學生實際的課不是好課。

  3、不恰當運用媒體手段的不是好課。

  4、課堂管理不嚴的課不是好課。

  5、教學目的不明確的課不是好課。

  6、隨意浪費時間的課不是好課。

  7、平鋪直敘,無教學重點,無針對性的課不是好課。

  8、沒有練習,練習不充分的課不算好課。

  9、注入式,沒有學生活動參與的課不是好課。

  10、設疑不講藝術性,無啟發性,課堂氣氛不活躍的課不是好課。

  教務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