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教學工作總結(通用11篇)

綜合實踐教學工作總結(通用11篇)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時期、某一專案或某些工作進行回顧和分析,從而做出帶有規律性的結論,透過它可以全面地、系統地瞭解以往的學習和工作情況,為此我們要做好回顧,寫好總結。那麼如何把總結寫出新花樣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綜合實踐教學工作總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綜合實踐教學工作總結 篇1

  本學期,我們以“創新、實踐、發展”為主線,以“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創造”為目標構建知識模組,使學生透過綜合性、開放性的實踐活動,獲得健全的、創造的人格發展。

  一、結合學科實際,開展多元化綜合實踐活動

  新課改方案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定為必修課程,這是教學改革的重大舉措。透過設計和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模式,培養了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學生關注社會、關心國家命運、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的愛國主義精神,提升了全面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適應每個學生終身發展的要求。在此基礎上,本年級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各門文化課程緊密結合,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奠定了文化課質量提高的堅實基礎。在四年級中開展研究性學習小課題活動,每位綜合實踐學科老師帶一組學生,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課題,採用室內與室外相結合、個體與群體相結合、小組與班級相結合等多種形式開展帶有學科特色的研究性學習活動。進一步加強的活動的過程性管理,轉變了教師的教學觀念,促進了活動的有效開展。豐富了評價方式,積極合理地落實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責任人和活動時間的安排,努力探索對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學生活動情況的評價機制,注重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性評價。

  二、關注社會生活熱點,貼近學生生活實際

  開展雛鷹假日直通車活動本年級開展假日直通車活動,將研究性學習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要求學生走出校園,走向社會,拓寬視野,去關心社會發展,去關注社會問題,去嘗試解決自己研究的社會問題,成為學生課餘生活的有益補充,開闢出有我校自己特色的社會實踐的新途徑。在活動中體驗假日的精彩,感受生活的美好;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互助協作精神、社會實踐能力。

  三、重視活動的開展

  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創新能力綜合實踐活動的精髓在於“實踐”二字。學生在校期間,大量時間用於課堂師生的交流活動,而自主動手的機會偏少。隨著綜合實踐活動廣泛的開展,拓寬了學生動手的空間,為學生自主動手、獨立製作、體現個性化特徵的設計提供了時間的保障。在全校開設了計算機課和科學實驗課等綜合實踐課程。利用科學實驗室、場地、時間,使學生動手機會得以落實。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開展科技小製作、小發明評比活動,健全學生個性,發展學生特長。為了讓全校師生更好地瞭解、欣賞學生的優秀作品,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體驗創作成功的愉悅,學校透過雛鷹電視臺直播展示部分優秀作品,獲獎小作者從作品名稱、設計思路、製作材料及功能等方面向大家介紹了自己的作品。學生利用電腦製作的三、採用各種形式展示成果。

  在活動總結階段,引導學生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學習收穫進行篩選、歸納、整理,得出結論,形成活動報告,並進行不同方式的表達、與交流。

  1、作品展示型。學生透過實踐,必然會產生許多作品:小製作、小發明;金點子、幻想畫;倡議書、廣告語等等。我們在活動一個階段或結束以後,就可以組織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展示交流,組織大家對作品進行評點、改進。

  2、學生成長袋。學生成長袋能夠詳細記錄學生成長的軌跡。我們提倡教師指導學生建立成長袋,完整儲存學生在研究過程中的各項資料、各種成果。

  當然,在一個活動中,以上表現方式常常是綜合運用的。精美賀卡和圖片和小報,展示了新一代學生的風貌。

  綜合實踐活動作為新課程中的重要領域,模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內容應該是豐富多彩的。我們將不斷挖掘、開發、利用無限的課程資源,給學生創造廣闊的令生命自由生長的空間,讓綜合實踐活動展現其獨特魅力,創生出一片片更為耀眼的風景。

  綜合實踐教學工作總結 篇2

  一個學期緊張繁忙的課題研究、教學教研工作即將告一段落,四個多月120多個日日夜夜,可謂一路探索、一路艱辛、一路欣喜、一路收穫。本學期,我繼續主持實施泉州市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與品德學科的綜合與滲透研究”課題子課題“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四大領域有機整合目標設計有效性的實驗研究”,採取研究與教學相結合、理論研討與案例分析相結合的方式,採用總體規劃與個別指導、集中研修與分散實踐相結合的組織形式,組織本校課題組成員集中研討8次,為本校課題組成員舉辦綜合實踐活動方法指導專題講座兩場;

  作為課題負責人,參與了泉州市綜合實踐活動研討會、晉江市進修學校組織的綜合實踐活動研討會議(兩次)、東石中心小學的課題研討活動,在本校主辦的課題研討活動中為全體與會者展示了一節綜合實踐活動常態化公開課;加入教育部中小學教師新課程xxxx年秋季遠端研修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團隊,負責對山東省濟南、濟寧兩地200名學員的研修,實踐持續4個月。下面,將本學期課題研究和教學教研工作做一總結: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執教三年級二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每週兩課時。該年級同學均是第一次接觸綜合實踐活動。該班同學特點:活潑好動、自制力差、紀律不好、不愛動腦筋、興趣轉移快、做事虎頭蛇尾。鑑於該班同學實際狀況,第一個學期的入門指導、啟蒙教育非常重要,決定著今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該班是否能夠長期有效的實施。

  二、本學期目標:

  走入社會,認識社會環境,探究社會問題,引導同學運用科學的觀察方法主動觀察身邊的事物,培養觀察能力;熟悉並遵守社會行為規範,發展人際交往,融入集體,具有合作品質;啟發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親身實踐,嘗試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運用調查訪問、上網查詢等方法收集和處置資訊,運用寫作、繪畫、表格等多種方式,表達想法、創意和探究結果。

  三、課題研究與教學實驗的實施過程:

  (一)目標分解、任務明確

  我把自身制定的學期總目標分層次滲透於活動主題的每個環節中,體現目標的結構性與個別化、具體化、情景化,追求目標設計的有效性,以活動主題為載體來達成目標。

  本學期初,我透過創設情景,和同學一起討論,生成了活動主題“走進動畫片”,然後指導同學對他們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分類、歸納,確定了三個活動專題:一、好看的動畫片;二、動畫片知多少;三、製作我的動畫片。

  “走進動畫片”活動目標:在教師引導下,同學留意身邊的事物,能透過觀察自主提出問題;針對自身的問題,設計簡單可行的解決方案;運用觀察、調查訪問、上網等等方法收集與自身的問題相關的資料,並能對資料進行整理;能客觀、具體地描述活動過程、表達自身的觀點和想法,願意與他人一起分享效果,注意傾聽他人的觀點,尊重他人,樂意與同伴合作。

  (二)過程清晰、環節緊扣

  本學期已完成一、二兩個活動專題的教學計劃。第一個活動專題《好看的動畫片》,用了8周的時間,基本流程:創設情景提出問題——歸納問題,確定三個活動專題——實施第一個活動專題——指導同學設計簡單的活動方案——交流、評價,改進活動方案——同學利用課餘時間自主實踐並寫出實踐的過程——各小組選出一名同學參與全班交流展示——評出5個獎項——結合檔案袋和階段效果評出最佳組員,寫出活動心得(偏重同學的表示、評價、寫作能力的培養)。

  第二活動專題《動畫片知多少》,用了8周的時間,基本流程:同學針對動畫片提出問題——設計問題單——學習、運用合適的發解決問題——彙報交流、梳理解決問題過程中的困惑——繼續解決問題單的問題——彙報交流——動手製作手抄報——手抄報效果展示(偏重同學問題意識的培養,創設情景指導同學學習運用收集資訊的方法,提高同學解決問題能力和動手能力。)

  (三)關注細節、有效指導

  本學期,我緊緊圍繞目標,密切關注同學學習活動過程的每個細節,在同學真正需要指導時和時給予到位的指導。

  活動專題一的評出5個獎項的活動環節中,我發現8位同學評審員的評價規範不一致,原因是沒掌握每個獎項的評價要點(例如“最佳創意獎”的評價要點是同學扮演時所體現出來的與眾不同的創意,這些創意可以從語言和道具等方面來考慮)。我沒有急於對同學評審員進行糾正,而是引導全班同學深入分析每個獎項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同學很快發現評價中存在的問題,並認為原因是他們起先沒有真正理解每個獎項的實質,忽視了很多需要注意的問題,導致評價的不公正;在各小組選最佳組員時,我發現同學不懂得觀察和比較,就連對兩份作業質量進行比較也不會,甚至有一兩個小組還知道要做什麼。針對這個問題,我和時在班上進行集中指導,再次指導同學對比自身設計的評價表,根據評價的各個要素,搞清楚究竟從哪幾個方面來評,怎麼評,比方我建議每個組員輪流看相互的作業,一起觀察和比較,然後一起討論和商定該份作業應該得幾顆星。

  各小組推薦出最佳組員的環節共進行了兩節課,相對充沛的小組評比有助於同學透過組員之間作品的觀察、對比,瞭解和學習他人的優點,促進自身的反思和改進自身的缺乏,認識自身的缺乏,進而改進自身的作業。兩節課結束後,我發現有10幾個同學重新修改完善了自身的作業,說明交流合作的目標達到了。

  在討論同學提出的“動畫與漫畫有關係嗎?”時,同學說上網查不到這方面的資料,我發現根本原因是同學不會分析問題。於是,我引導同學對首先對這個問題進行分析:先上網查“什麼是動畫?”“什麼是漫畫?”,然後對二者進行比較,找出相互間的關係,得出最後的結論,使同學的思維能力得到提升。

  經過一個學期的教學活動,同學從剛開始的淡漠到喜歡到最後的欲罷不能,經歷了過程,豐富了體驗,掌握了方法,獲得了發展,同學的各種能力出現螺旋式的上升,再次驗證了我的理念——因為老師的用心,同學是幸福的;看到自家小朋友的生長,家長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給予充沛的認可。

  (四)規範管理、科學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管理與評價是制約這門課程常態化實施的瓶頸,特別是過程中的管理與評價又是瓶頸中的瓶頸。我把評價貫穿於每個環節中,依照班級公約,每節課都評出5名紀律星,教學秩序越來越好,使得同學也越來越注意認真傾聽了;我還結合同學在活動中的表示評出5個獎項,結合檔案袋和階段效果評出最佳組員,10個星星可以晉級為一個月亮,10個月亮可以晉級為一個太陽;透過多次的激勵和矯正,同學在自信、熱情、人際、考慮問題的方式、反思的意識、專項技能、綜合技能等方面得到多次的鍛鍊,於是,良好的意識、習慣、能力便形成了(引用課程團隊高啟山老師的話);學期終結時我採用期終評價表來進行評價,透過設計一些問題讓同學、同學、家長、老師回答,引導同學對整個學期進行反思和總結,也為本學期目標達成度進行檢測提供重要依據,還可以贏得更多家長對這門課程的瞭解和支援;最後,評選出20名優秀組員進行獎勵。這些管理和評價的落實,有效的激發了同學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有力地促進這門課程的持續發展。

  三、目標達成度的檢測與評估

  80%的同學能初步懂得運用多種途徑來獲取資訊,能合理運用採訪調查、上網收集資訊的方法,能初步設計簡單的活動方案,能和同學分享效果,能逐漸認識到自身的缺乏和優點,並進行評價,能透過評價逐步約束自身的行為。

  四、取得的效果

  (一)同學方面

  1、有形效果本學期共完成兩個活動專題;每位同學完成實踐作業13份;全班共完成調查方案40份、手抄報35份、問題單80張、活動感受100篇、過程性評價70份、學期評價40份。

  2、無形效果70%的同學每週都能完成作業;90%的同學喜歡這門課程;同學越來越喜歡考慮問題,膽量變大了,逐步能傾聽他人的發言,課堂變得有序了。

  (二)教師方面

  對教師有效指導戰略的體會:

  1、教師要深入地瞭解同學,這是活動勝利的基礎,同時讓老師的指導更有針對性

  2、根據年齡靈活制定學期目標和活動主題目標

  3、根據同學的年齡和本班同學的實際情況,對活動方法進行分層設計,體現能力的遞進上升

  4、堅持活動過程的連續,注重時間上的連續,追蹤同學的活動程序

  5、多渠道開發課程資源,爭取家長的更多的支援。本學期初聘請一些熱心的家長當課外輔導員,請家長走進課堂聽課,在班上展示同學的效果,為了讓更多的家長了解這門課程,把一些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相關的內容列印貼在班級的牆上;從期末的評價表中,95%的家長支援學校開展活動,5%的家長還不瞭解這門課程,有疑問“開展活動對學習有協助嗎?”家長們寫道:“小朋友的膽量變大了;較以前喜歡考慮問題;動手能力提高了;對寫作水平有協助;會觀察事物了;這種課要堅持上……”同時更為感動的是張美棋同學的家長提出了珍貴的意見:“老師應多提供方法指導,比方印發資料,告訴家長應該提供哪些支援和協助…、”

  張薪同學的媽媽自告奮勇幫班級列印期終評價表,幫班級拍課堂實錄……有這樣堅強的後盾,我們還有理由說家長不支援嗎?還有理由不踏踏實實去實施嗎?我們還會說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很難嗎?其實一切都是“你做了,才知道”,一切回到本真的狀態,一切以小朋友的發展為宗旨,讓我們的小朋友吸收著陽光,快樂地呼吸和生長。

  五、存在的問題:

  1、彙報的形式比較單調,同學的對於階段彙報的思路還不能考慮周全,如何讓彙報形式多樣,又不增加同學很多負擔,不佔用同學的很多課餘時間?

  2、同學在活動中獲取的資訊不夠不科學、不夠嚴謹

  3、同學分析問題能力、篩選整理問題的能力不好。

  4、區域性同學的作業不能按時完成,注意力不夠集中。

  六、下學期的工作思路

  1、活動中注意培養同學的傾聽習慣。

  2、加強分析問題能力的培養

  3、活動方法的設計目標提高。

  綜合實踐教學工作總結 篇3

  本學期,我擔任三年級的綜合實踐課程的教學工作,參加區綜合實踐中心教研組的教研活動。對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 積極參加區中心教研組的活動,認真學習領悟綜合實踐課程的教學理念。

  本學期,中心教研組組織開展了六次教研活動。每次我都能按時積極地參加,認真學習省綜合實踐暑期新教材培訓指導思想,認真領會綜合實踐課程教學的基本理念和價值追求,認真聽課評課,認真參加綜合實踐課例交流。特別是在第二次教研活動中,我就上一學期組織學生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情況,向全區綜合實踐教師和相關的資訊科技教師做了經驗介紹,獲得大家的好評。

  這學期,三、年級開設了綜合實踐課,我能和剛接手這門課程的教師加強交流和溝通,能和年級組內其他教師加強聯絡,加強了學科間的整合,增加了與家長的聯絡,將這門新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盡個人的領悟做好宣傳工作。

  二、 認真組織學生進行主題實踐活動,將對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的理解落實在具體的教學行動中。

  資源包中安排了四個單元的實踐內容,我根據每週一節課的有限課時,根據學生的需求,確立了“漫話交通工具”和“與書為友”這兩個單元為本學期的實踐活動內容。我制定了教師指導實踐活動的方案。在組織每一次的活動前,做到有引導;在活動中,做到跟蹤指導;在活動後,安排展示交流。實實在在地落實實踐活動的過程,使學生從中獲得體驗,獲得感悟。例如,在“漫話工具王國”這一單元,學生有去修車鋪去調查腳踏車、摩托車的部件、構造的,有去公交車站點看路牌、調查公交車線路的;有去搜集交通安全標識的……當學生個人或是以小組的形式展示成果,獲得獎勵時,真正獲得了參與實踐的情感體驗。

  三、 建立綜合實踐網站,提高了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本學期,在區中心教研組的要求下,我在組織實施選定的“與書為友——學會讀書”這一實踐內容時,建立了綜合實踐網站。帶著“新課程要求學生在每一個學段都要有一定的閱讀量,3-4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落實課程標準,僅僅在課堂閱讀是不夠的,必須要從課堂向課外拓展,使課外閱讀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如何在閱讀中獲得收益,這要有閱讀的方法,才能產生量和質的突破,才能獲得真正的情感昇華。透過本次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就是要使學生獲得適合自己的個性化的閱讀方法。”這樣一個設計意圖,我確立了實踐活動目標(1、學生在“熱愛中華文化,博覽群書,使課外閱讀與課內閱讀有機結合,提高人文素養”主題思想的影響下,開展系列主題活動,在親歷親為中豐富知識,學會讀書的方法,提高讀書的質量。2、學生在主題實踐活動中,在收穫知識的同時,獲得了豐富的情感體驗,使自己的綜合能力得到了鍛鍊。),安排了主題實踐活動內容(讀書調查、摘抄欣賞、名人讀書、讀書名言、課文資料、讀書心得、實踐體會),認真地落實活動實施的每一步。比如,學生全部註冊,經歷了近一個學期的過程。

  四、得的成績、反思。

  透過建立的綜合實踐網站,學生有著濃厚的興趣,即使元旦放假在家,有的學生還自發的上網學習。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了提高。如,學習並掌握了一些讀書的方法,透過上網下載、連結,擴大了閱讀量,學會了一點對資料的收集處理的知識,電腦操作的熟練程度得到明顯提高。從情感體驗上,每一個孩子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認識。本次在區綜合實踐網站評比中我校獲得一等獎的好成績。

  總之,本學期的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較之以前,質量上有明顯的提高,這來自於學生在實踐中能力鍛鍊的進步。在區中心教研組的指導下,我還應繼續努力,積極探索,辛勤耕耘,爭取更好的成績。

  綜合實踐教學工作總結 篇4

  一、基本情況

  本學期我擔任九年級一班的綜合實踐課的教學。本班學生對綜合課非常感興趣,動手能力極強,敢於想象並大膽實踐,具有很強的創新精神。在備課和上課時,主要以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驗為基礎,以與學生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現實性、綜合性、實踐性問題為內容,以研究性學習為主導學習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及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為主要目。

  本學期的綜合實踐活動豐富多彩,卓有成效,如《認識生態系統》、《探索我們的生活環境》、《不堪重負的地球》、《遠離香菸的誘惑》、《愛護公物教育、等,學生透過協作、考察、蒐集、訪問、社會調查、分析研究、寫課題小報告等實踐活動,走進社會大課堂,瞭解學校、村莊、社會的現狀與發展趨勢,認識周圍的生活環境,並在活動中學會與人交往,鍛鍊自己勇於參與、大膽實踐的品質,並在活動中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及社會綜合實踐、與他人共同工作和從事集體工作、解決問題等能力。活動中我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出發點,強調知識的聯絡和綜合運用,注重過程,強調開放,重視師生互動。

  二、主要成績

  (一)學生方面

  1、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探索活動的體驗,培養學生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之間內在聯絡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然的關愛;學生積極投入到活動中,克服了各種困難,用我們學生的獨特視角和方式瞭解社會、感知社會,瞭解學校、社群、社會的現狀與發展趨勢,增強了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勞動能力、觀察思維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表達能力等有了一定的發展,培養了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初步形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了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的良好的個性品質,促進了學生個性健康和諧的發展。

  2、學生在實踐中更加註重對實踐過程的記錄。他們在調查採訪、體驗的過程中積累了大量材料,學生們能夠很好的利用輔助工具使自己的實踐活動留下痕跡。

  3、研究任務基本能獨立完成,運用資訊科技的能力、寫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等都得到極大提高。

  (二)教師方面

  多渠道開發課程資源,爭取家長的更多的支援。本學期初聘請一些熱心的家長當課外輔導員,請家長走進課堂聽課,在班上展示學生的成果,為了讓更多的家長了解這門課程,把一些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相關的內容列印貼在班級的.牆上;受到家長的好評。

  三、存在的問題:

  1、彙報的形式比較單調,學生的對於階段彙報的思路還不能考慮周全,如何讓彙報形式多樣,又不增加學生很多負擔,不佔用學生的很多課餘時間。

  2、學生在活動中獲取的資訊不夠不科學、不夠嚴謹。

  3、學生分析問題能力、篩選整理問題的能力不好。

  4、部分學生的作業不能按時完成,注意力不夠集中。

  四、今後打算

  1、活動中注意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

  2、加強分析問題能力的培養。

  3、活動方法的設計目標提高。

  綜合實踐教學工作總結 篇5

  綜合實踐活動與傳統教學相比,它是豐富的、具有開放性的,能突破時間和空間對孩子們的束縛,讓孩子們親身參與,給他們多方面的資訊刺激:能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激發興趣,使孩子們在愉悅中增長知識,培養能力,陶冶情操。因此,綜合實踐活動對學生的發展具有獨特的價值,是一種主動探究的學習。

  本學期我擔任三、四、五年級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學工作,為了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個人工作總結如下:

  一、指導思想:

  推行和實施素質教育,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透過豐富的教研活動,提高專業素質和教學水平,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工作目標:

  加強學習,提高自身業務能力,努力提高理論水平與實踐能力。在比較中學習,在實踐中逐步提高。

  三、主要工作:

  1、認真完成了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工作,做到按時上課,不輕視每一節課。注重課堂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提高專業素質。積極提高教學藝術水平。

  2、透過班班通網路平臺,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使他們能從中學到知識,陶治情操,提高品位,營造濃厚的學習及動手操作的氛。

  3、透過課內教學活動和組織的興趣小組活動,以點帶面帶動全體學生學好,從而全面提高技能。

  4、強化課堂紀律,良好的組織紀律是才會有良好的開端,因此我在本學期抓好課堂紀律,滲透到學生的語言、行為中。

  四、主要措施:

  在課堂中尋找切入點,為學生的發展做好準備,並能充分發揮學科特點,起到輔助學生多方面發展的作用。工作中多讀書、勤練習、多方面提高自己,做到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我,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總之,在過去的一學期裡我一如既往的搞好自己的各項工作,積極引導學生感受、體驗在綜合實踐課堂中學習和創造的樂趣,使他們在學習活動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從而受益終身。

  綜合實踐教學工作總結 篇6

  綜合實踐活動把促進學生的發展作為自己的基本任務。它是與其他學科課程相比,在價值、地位、組織與實施方式上有著很大的不同:引導學生走如現代生活,思考現代問題,參與現代科學實驗,發展學生的個性、獨立性、積極想和創造想,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鼓勵學生的創新精神。因此在教學工作中的課程內容的編排上堅持學生自主選擇和主動參與,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領域,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和積極實施。

  1、關注學生興趣,以現實生活為切入點,開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

  充分關注學生的興趣與直接生活經驗,建構一個貼近學生真實世界的課程領域,這樣,學生才會對綜合實踐活動傾注全部的.熱情,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才會取得好的效果。

  2、立足社群環境資源特色,多方面開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

  作為與學生學習、生活息息相關的社群,其中蘊涵著極為豐富的課程資源,為我們的教育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課程資源。首先,立足自然資源環境特色,開發課程內容。每個地區的自然環境千差萬別,課程資源開發的內容也要立足特色。其次、立足於學校所在的社群,開發課程內容。讓學生透過觀察、走訪、調查、分析,全面瞭解社群,增強學生對社群生活的適應能力,激發學生熱愛社群的情感,並主動將這種情感轉化為建設社群的行動。培養學生自主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意識,提高學生的公共意識、道德意識,激發社會責任感、使命感和奉獻精神。第三,立足學校人文環境特色,開發課程內容。如結合我們學校是省級科技示範學校,調整的教學,開發課程資源。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透過“創造俱樂部”“科技製作坊”等活動體驗到科技創新的樂趣,科技意識得到進一步提高。第四、立足社群人力資源特色,開發課程內容。由於綜合實踐活動具有開放性的特點,在課程實施過程中,要尋求社會各界的共同協作,形成共同指導的局面。拓寬引進師資的渠道,使一些隱性的教育力量充分發揮作用,形成開放的多層面的教育人才資源,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更好的培養。因此,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開發時,可立足社群人力資源特色,開發綜合實踐活動主題。這是我們綜合實踐活動內容開發的又一線索。如,我們學校是蕪湖市的一家“綠色學校”,學校開展了“環保一二三行動”、“給綠色植物掛牌”等系列主題活動,在活動中,環保局的專業人士成了孩子們的指導老師。

  3、拓展學科內容,開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

  在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綜合實踐活動與各學科領域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妥善處理綜合實踐活動與各學科的關係,是值得我們深入探究的課題。在綜合實踐活動主題設計時,教師們要引導學生綜合、延伸、重組學科知識,將綜合實踐活動與某些學科結合起來進行,從而拓寬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領域。實踐證明,綜合實踐活動可與某些學科結合起來進行。特別是新課程中的許多學科,很容易整合成為一次主題活動。這樣,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將學科知識重組、提升、應用於實踐,同樣可開發出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同時,在實施主題過程中將不斷生成新的主題,形成豐富而具有特色的主題活動系列。

  綜合實踐活動涉及研究性學習、社群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技術教育和資訊科技教育四大領域。因此如何組織綜合實踐活動是課程有效實施的關鍵。透過與教研組各位老師的活動方案的交流對我在組織綜合實踐活動方面有很大的幫助。

  1、親歷性原則。透過多種途徑為學生提供具體現實的情景,改變學生大意的學習方式,拓寬學習的空間,讓學生走出課堂,置身於自然和社會。

  2、自主性原則。關注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活動、體驗乃至創造。使其享受探究的樂趣、活動的預約、服務的充實,獲得並增強使命感、責任感和聲尊體驗。

  3、協同性原則。由於課程的開放性、跨學科性、主題性等特點,活動的開展可以各學科的教師共同協作。又由於活動涉及的領域寬泛,因此可以學校、家長和社會形成合力完成任務。

  4、整合性原則。注重知識的運用能力,以社群服務和社會實踐為切入點。統整其他三個領域,整合性地實施綜合實踐活動。

  經過教研活動,我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以至於收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綜合實踐教學工作總結 篇7

  不知不覺一學期又過去了。本學期的實踐課我們以“創新、實踐、發展”為主線,以“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創造”為目標構建知識模組,使學生透過綜合性、開放性的實踐活動,獲得健全的、創造的人格發展。

  一、根據實際選擇主題。

  確定研究專題是學生開展探究活動的起點。專題可以是教師提供、學生自主選擇的,也可以由學生選定,其來源可以在生活中提煉,在學習中發現,在興趣中選擇。我們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主要引導學生在以下幾方面確定研究專題。

  1、在科技教育中選定主題。本學期,我們學校把“科技教育”作為特色建設。因此,我們引導學生從“傳統節日”“繽紛四季”“小動物”“多彩的燈飾”等側面提煉主題。讓學生“在考察中學環保”,樹立環保意識,參與環保實踐。讓學生“在自然中學自然”,豐富科學知識,經歷探究過程。

  2、在社會生活中選定主題。社會生活是個大舞臺,更是一本取之不勁用之不完的“活”教材,它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活生生的現實,也為學生的活動貢獻出了比教科書更詳勁更感性、更生動、更富有人情味的環境。因此,我們要讓學生從社會中選定感興趣的主題,讓學生關注社會,體驗社會角色;熱愛生活,關注生活問題;並學會健康愉悅地、自由而負責任地、智慧而有創意地生活。

  3、在學科整合中選定主題。學科的綜合性,已成為一種發展趨勢。引導學生深入探究課本中的一些知識點明確其來龍去脈。引導學生梳理差不多時間段的各學科之間的知識點、能力點,整合出結合點、交叉點。

  二、運用各種方法開展活動

  學生的學習方式各不相同,綜合實踐活動也應該尊重學生的差異,採用多樣的探究方式和活動手段,刺激學生調動多種感官,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研究方法。從參與研究的物件來看,可以採用個人獨立探究的方式、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學校合作探究的方式。從研究採取的手段來看,可以採用活動設計、調查研究、參觀訪問、實驗演示、表演交流、測量製作、社會宣傳、服務、總結、答辯、反思等學習活動。

  三、採用各種形式展示成果。

  在活動總結階段,引導學生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學習收穫進行篩癬歸納、整理,得出結論,形成活動報告,並進行不同方式的表達、與交流。

  1、作品展示型。學生透過實踐,必然會產生許多作品:小製作、小發明;金點子、幻想畫;倡議書、廣告語等等。我們在活動一個階段或結束以後,就可以組織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展示交流,組織大家對作品進行評點、改進。

  2、學生成長袋。學生成長袋能夠詳細記錄學生成長的軌跡。我們提倡教師指導學生建立成長袋,完整儲存學生在研究過程中的各項資料、各種成果。檔案袋內主要有以下內容:

  (1)檔案袋主頁:學生個人情況和歷次研究的小主題。

  (2)主題簡介:我最感興趣的問題,研究的時間、地點、指導老師、合作的方式,資料的來源、成果展示形式。

  (3)活動資料:研究計劃、蒐集到的有價值的資料、活動的記錄、體會、研究作品、獲獎證書。

  (4)評價資料:自我評價、小組評價、老師評價、社會(家長)評價。這樣的成長袋,讓每個學生都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進步。。

  總之,小學綜合實踐課先有系統性的知識,教學是不夠的,學校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生活事件隨時發生,應迴歸社會與生活,是立足於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主體性思想,立足於課內外結合,課堂與生活,與社會聯絡,促進知情意行統一的整體性思想。

  綜合實踐教學工作總結 篇8

  本學期,我擔任四年級的綜合實踐課的教學工作。根據學生的特點,綜合考慮了學校的實際情況,開展活動,效果顯著。現將我在綜合實踐課的教學中自己的感受總結如下: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面向學生生活而設計的一門課程,就是為了給學生一個開放的空間,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自己去做,在做中學,我在設計課程中沒有將課想得那麼複雜。而是創設一種全新的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學習情境,使學生透過自身的實踐、觀察、體驗與思考,從發現中提出問題,然後積極主動地去嘗試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一、給學生提供自由學習的空間

  綜合實踐活動課最好不用“上課”或“教”這樣的字眼,而是用“做”“實施”或“開展”更合適。因為綜合實踐活動課不是“上出來”的,也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

  在這個空間裡,讓學生盡情地觀賞一切,分析一切,這一切原本對他們來說,確實是陌生的,但正因為陌生,恰恰給了他們以新奇的感覺。學生透過疑雲看本質,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活動,開展廣泛的交流,並對獲得的種種資訊和現象進行充分的,毫無拘束的爭辯,在爭論中認識,在爭辯中深化。這對於我們也提出了一個嚴厲的挑戰,因為綜合實踐活動可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主動性和探究性,學生帶著問題來研究,帶著準備來探索,一切也都是新的,這樣一來,學生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可得到提高,也有利於拓展文化結構和自身素質。在綜合實踐活動中,一些學習並不是很好的學生,表現出非同一般的激情和能力,讓人欣喜而欣慰。他們那種敏銳的洞察力,那種高超的探究能力,那

  種解決問題的綜合運用能力都充分展示出了,活動給了他們欣然求知的樂趣,活動教會了他們做人的道理。

  二、給學生搭建主動學習的舞臺

  本學期綜合實踐活動在具體的實施中,我將它分為三個階段,即準備階段、實施階段、總結交流階段。對於我設計的這些主題,一節課完成是不現實的,為此我一週圍繞一個主題展開,讓學生有足夠時間、空間,深度參與實踐過程,獲得豐富體驗。

  在準備階段,在學生對身邊的社會、自然現象有了初步觀察的基礎上,在教室裡討論,由我來指導學生提出問題,確定主題,做出活動方案。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孩子將模糊的問題有效合理地表述出來,並幫助與指導學生準備工具與材料。

  在實施階段,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做,去經歷與體驗。因為學生的能力有限,還有安全問題,活動是以小組的方式進行。我在實施過程中進行一些指導,對一些必要的專題講解和方法的介紹,並對學生活動的整個過程進行觀察,善於發現學生的特點,對學生做出恰當的評價。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可以自由自在的組織活動小組,確定好自己研究的主題及內容,確定研究的目標體系。根據學生的認知情況,我精心設計過程,並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及學習過程進行嚴格的調控。在綜合實踐中,研究方式的選擇,學習小組的組成,活動過程中的計劃、活動成果的構想,都完全在學生自己手上。

  總之,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探索過程,是一種實踐過程,也是一種開放性思維過程,在實踐活動中,最重要的是不重結果,而重過程,只要我們的學生在活動中得到了鍛鍊,成長起來了,這就是我的成功。

  綜合實踐活動是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經驗,密切聯絡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的實踐性課程。

  本學期2年級綜合實踐活動選擇了“水果”這個主題,圍繞這個主題文明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學生透過交流,與同學們分享勞動成果,在交流、彙報中學會了讚美,學會了欣賞,學會了理解,獲得了知識。同時努力號召推動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培養自我發展和合作精神意識。在課程內容、組織形式和評價機制等方面進行了大量有益的嘗試,取得一定的成果。

  一、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多元化綜合實踐活動。

  新課改方案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定為必修課程,這是教學改革的重大舉措。透過設計和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模式,培養了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在此基礎上,我校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各門文化課程緊密結合,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奠定了文化課質量提高的堅實基礎。如在與語文學科的密切配合中,開展讀書樂,組成小組讀書會,組織故事會,展示學生的才智,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透過這些活動,使學生更喜愛文學知識,重視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施,為提高語文學科的教學質量、構建校園文化、薰陶文學人才起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進行有益的社會調查活動。

  學生生活在現實世界中,存在於他人之中,世界之中。教育就需要使學生具有強烈的現實感、生活感。這種現實感、生活感的獲得與體驗,是其存在和生活的直接目的。在處理與自然、社會關係的程序中,逐步認識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這就需要學生自己去研究生活、社會調查。為了幫助學生實現這個期望,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注意引導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如調查家鄉水果的生長過程等,希望透過這個調查活動,學生對於自己家鄉的特色產業就有了更清楚的認識。這些學生都比較容易進行,做得非常好,鍛鍊了能力。

  三、實踐與理論緊密結合,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創新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的精髓在於“實踐”二字。教學中讓學生親身參與、主動實踐,在實踐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踐的內容是豐富的,實踐的方式也是多樣的。實踐並不僅僅意味著讓學生作社會調查、參觀、訪問,更重要的是要為學生營造實踐情境,透過引導,讓學生自己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特別是學生能夠面對生活世界的各種現實問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主動地去探索、發現、體驗、重演、交往,親歷親為,獲得解決現實問題的真實經驗,從中培養實踐能力。隨著綜合實踐活動廣泛的開展,拓寬了學生動手的空間,為學生自主動手、獨立製作、體現個性化特徵的設計提供了時間的保障。本著為全社會培養有知識、有能力、有理想的建設人材的目標,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很有必要。這學期組織了小製作比賽、設計大賽等等,學生的動手能力及創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四、綜合實踐編書工作。

  本學期,學校分配了各年級部編纂綜合實踐教科書的工作。本組教師都能認真查詢資料和相關圖片,精心設計、排版,力爭做到最好。

  總之,這學期裡,學生的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上能真正做到鍛鍊綜合能力,實踐能力,動手能力。

  綜合實踐教學工作總結 篇9

  綜合實踐也可以理解為一種數學探究或數學建模活動,是指學生綜合運用所學數學知識、思想、方法解決一些數學問題或現實問題的過程。在設計和實施時要特別關注五個環節:問題的選擇、問題的展開過程、學生參與的方式、學生的合作交流、活動過程和結果的展示與評價;以及活動過程中師生互動的要求等。在教學設計和實施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密切聯絡實際,精心設計問題

  所謂“設計問題”就是設計“綜合與實踐”的活動內容。好的“綜合與實踐”活動內容,應該具有以下特點:一是現實性;二是開放性;三是綜合性;四是實踐性。四者之中,現實是前提,開放性是保障,綜合性是基礎,實踐性是根本。

  比如《估算玉米收入》

  1、學生課前做好調查種玉米的一些相關知識和資訊。

  2、閱讀理解,讀題,瞭解王大爺種玉米、結玉米以及玉米銷售的相關資訊、讓學生充分接觸並發現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小組合作,解決問題。提出“小組合作,幫王大爺算一算”的要求,讓學生合作解決書中的三個問題、在上面分析問題的基礎上,採用合作討論的方式讓學生解決問題,不僅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精神,還加強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小組合作,用計算器幫王大爺算一算:

  (1)今年玉米大約收入多少元?

  (2)平均每公頃大約收入多少元?

  (3)預計比今年多收入多少元?然後交流各組計算的方法和估算的結果、要給學生充分交流不同演算法的機會。

  二、廣泛開展實踐,加強合作交流

  這裡的“廣泛”既是指“過程的充分”,也包括“形式的多樣”,還應該包含“充分的交流”。比如在《鋪甬路》活動中設計瞭如下環節:

  1、瞭解資訊,交流資訊。調查地磚的相關資料資訊,交流選地磚問題。透過調查、彙報資訊,學生了解花壇的大小以及鋪甬路的位置和需要用正方形的地磚鋪。

  2、討論選轉問題。小組討論之後,確定選擇邊長為25釐米的地磚,並說明理由。(1平方米正好16塊)

  3、解決問題。先構建思路,要解決這個問題先求出甬路面積和每塊磚的面積,再用甬路面積÷每塊地磚的面積,就可以求出所需地磚的塊數。然後小組合作計算與討論,學生選擇喜歡的方法計算。再全體彙報評價。

  透過這三個任務的完成,以達成“過程的充分”,“形式的多樣”和“充分的交流”。

  三、重視反思評價,提升實踐智慧

  數學實踐活動的“做數學”過程是讓學生體驗數學、應用數學、進行數學反思的過程。所以,要放手讓學生自己試一試,讓他們在困惑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學會反思,在動手實踐、概括歸納,形成正確的結論。比如在“24點遊戲”中:

  活動環節一:新手上路。

  1、找一找:①找出兩張牌算出24。②再添一張牌算出24。

  2、試一試:給出三張牌算24。

  3、小結算“24點”的基本方法:根據3張牌上的數,從中選出兩個數進行第一次運算,把第一次算得的結果和另一個數進行第二次運算,使算出得數為24。

  活動環節二:能手展示。

  1、學生自己選出三張牌,算出24;

  2、同桌互算;

  3、全班小組交流。

  活動環節三:高手擂臺。

  1、嘗試四張牌算24。

  2、分組活動:

  (1)必答題:每個隊透過抽籤選一個題號,並解決對應的四個數算“24點”的題目。

  (2)搶答題:在規定時間內用四個數算24點,鼓勵多種方法。

  (3)選答題:題目分為一星題和二星題各三題,讓各組自由選擇,答對獎勵,答錯倒扣。

  在活動的過程中形成評價,幫助學生反思他們自己在“綜合與實踐”活動中的質量、效果,探索成功的經驗或失敗的教訓,那麼學生的思維就會在更高的層次上發展,便於促進數學素養的形成和實踐智慧的生成。

  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還是一門新的課程,還會繼續下去。我們將不斷研究、不斷改進、逐步完善,使實踐活動能真正促進學生的發展,使學生真正在實踐中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綜合實踐教學工作總結 篇10

  學生從幼兒園到入小學,是人生道路上的第一個轉折點。由於生活習慣上的驟變,以及課目的繁重,使許多小孩子在進入小學後出現疲勞、消瘦、害怕學習的現象。上學的興趣也不大了,有的孩子不會聽講,如此眾多的問題,也引起了我們的關注。因此,為了培養和加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學習的習慣及學習的能力,順利的度過幼小銜接,儘快適應小學生活。特此舉行了本次活動。

  一、本次活動開展情況:

  本次活動的名字為“數學之星、群星閃耀”,採用過3關及能力提高的形式來考查學生對位置的認識,10以內的加減法,認識立體圖形等知識。考查形式為:每班出9名家長,兩人為一組分配到各個關卡做評委,一人為總管。

  第一關大海撈針:猜一猜,從一個漂亮的袋子裡拿出家長指名的物體。(袋子裡放了些正方體、長方體、球、圓柱體、圓錐體)如:家長說:“從袋子裡拿出長方體。”學生伸手從袋子裡摸出一個長方體。如果拿對就在過關書籤卡第一關上貼上閃閃發光的星星。

  第二關精挑細選:家長在桌子上任意的擺出10以內的物體,出題考查學生的數數、左右、基數和序數的應用。如:請你先數數這些物體有幾個?請拿出從左邊數的第4個物體?請拿出從右邊數的4個物體?如果全答對了在過關書籤卡第二關上貼上兩顆閃閃發光的星星,如果有瑕疵的就貼上一顆星星。

  第三關大展身手:用我們熟知的撲克牌進行這項操作,家長拿出1——10這10張撲克牌,讓學生任意抽出兩張牌,先比較一下這兩張牌的大小、再根據這兩牌的數字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減法算式。如:抽出的兩張牌是4和2,那麼學生就要說出4>2,2<4,4+2=6、4-2=2。如果抽出的牌有進位的,那麼答對的可以加上2顆星星,如果是沒有進位的就加上1顆星星。

  各顯神通、超越自我:需要學生髮現和調查,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並能從生活出發,提出一個有關加法或減法或加減混合的數學問題並解答。如果自己編出了這樣一道數學題並解答對了,也同樣能得到一顆閃閃發光的小星星。

  在家長的積極配合下,本次活動開展的非常順利。學生在闖關得星星中,誰都不想落到後面,都想得到更多的星星。從競爭中、遊戲中找到了學習的興趣,培養了學習的習慣,加強了學習的能力。

  此次綜合實踐活動在具體的實施中,它分為三個階段,即準備階段、實施階段、總結交流階段。在準備階段,學生對身邊的社會、自然現象有了初步觀察的基礎上,在教室裡討論,教師指導學生提出問題,確定主題,做出活動方案。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孩子將模糊的問題有效合理地表述出來,並幫助與指導學生。在實施階段,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做,去經歷與體驗。因為學生的能力有限,還有安全問題,所以活動是以家長參與為主要形式,教師在實施過程中進行一些指導,並對學生活動的整個過程進行觀察,善於發現學生的特點,對學生做出恰當的評價。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根據設計好的關卡,可以在家長及老師的帶領下組織活動,並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及學習過程進行嚴格的調控。在綜合實踐中,研究方式的選擇,總之,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探索過程,是一種實踐過程,也是一種開放性思維過程,在實踐活動中,最重要的是不重結果,而重過程,只要我們的學生在活動中得到了鍛鍊,成長起來了,這就是我們的成功。

  二、活動自我評價:

  本次活動的評價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自我評價,一種是家長評價。自我評價因為學生太小了,評價只讓學生對自己寫一句鼓勵的話或是畫一個鼓勵自己的簡筆畫。如:我真棒!我要加油!畫一個大拇指,畫一個笑臉等,都是對自己的評價。家長的評價也是這樣的方式,可以寫一句對孩子激勵的話,也可以是一幅激勵的簡筆畫。

  三、活動結果及反思:

  本次綜合實踐活動的舉行還是很成功的,在活動中,雖然學生年齡比較小但他們始終處於主體地位,主題的確定是學生們喜歡的遊戲活動,從生活中找數學知識並進行編題及解決,成果展示等都由學生自主完成,我只是進行了必要的指導,給了他們一個自由展示的平臺。綜合實踐活動並不以星星數論英雄,而是注重過程,注重學生在實踐中獲得的種種發現與體驗,我認為這就是我們的成功。

  四、這次活動我也發現了一些不足的地方:

  1、在實踐主題上應該更加的靈活一些,比如在“精挑細選”這一環節中可以讓學生更加靈活的來操作,可以讓他自己擺出自己想擺的學具個數,(以免後面的學生知道學具的個數,就不動小手數數了)再說說從右數的第幾個是什麼形狀?從左數幾個都是什麼形狀?在“各顯神通,超越自我”這一環節中,學生們發現了生活處處有數學,但他們編的題要麼是吃的,要麼是玩的,編題的內涵稍有些低了,應該引導學生在發現一些有價值的事情來編題,能更有些正能量的題來。

  2、在活動的組織上應該在細化一些,比如:因為是一年級的小學生,在排隊參加活動的時候有些學生會亂跑,會亂說話,在前一個同學參加活動的時候,他在後面有些調皮了。再舉行活動的時候應該多多考慮學生的天性。

  綜合實踐教學工作總結 篇11

  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資源蘊藏於學生好奇的天性和教師敏銳的思維之中。有句詩說得好,“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資源就是動態變化的,它處於一個不斷生成的狀態,它是一種“活頁資源”。

  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是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領域,既關注學生的現實需要,尊重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又兼顧學生的長遠發展。它給了學生一個廣闊的天地,讓學生有機會走出課堂,走向社會,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開放的空間,並在活動不斷深化的過程中實現學生個性的張揚和健康發展。本學期,我班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實施、研討、評價和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一些進展。

  一、資源開發求“深入”

  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資源蘊藏於學生好奇的天性和教師敏銳的思維之中。有句詩說得好,“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資源就是動態變化的,它處於一個不斷生成的狀態,它是一種“活頁資源”。本學期,我們班開設了兩次的主題活動,根據學期初規定的主題是“傳統節日的研究”即開展了中秋節的研究的活動;第二個主題為“偉大的母愛”,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分別開展了關愛母親、我為母親獻歌聲、舉辦母愛手抄報等系列活動。

  二、課程實施求“鮮活”

  這學期,我們在活動中,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研究能力、創新能力等綜合能力均得到了提高,主要表現在這樣幾方面:

  一是在活動中瞭解母親節日的來歷。五月份的第二個星期適逢母親節日,所以就組織學生開展了對母親節來歷的研究性學習。在成果交流時,學生的彙報形式多樣,不單純是以往的以文稿形式為主的彙報,現在能用故事、介紹、朗誦、講解等多種形式進行成果彙報。透過活動,既提高了學生蒐集資料、整理資料、交流資料的能力,同時也讓學生對母親節有了更進一步地瞭解。

  二是在活動中培養社交能力。如:“瞭解母愛”組織了部分學生去搜集有關母親的故事;“讚美母愛”中請半數學生去搜集並試寫讚美母愛的詩歌;“評議母愛”把自己想對母親說的話以手抄報或製作卡片的形式彙報給母親,“評議母愛”中把自己對母親的愛表達出來。

  雖然大部分同學是初次蒐集或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愛,心裡開始時都非常緊張,但透過這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整理資料的方法。活動總結時他們都覺得自己的膽量變大了,敢和媽媽說心裡話了,說明與人交往的能力在活動中確實得到了提高;而且在學寫調查小報告的過程中,他們初步養成了學習的正確態度,發展了探究問題的初步能力。

  三是在活動中增強心理素質。針對現在學生心理素質較差的現狀,六年級的學生開展了“瞭解母親、賞識母親”的主題活動,透過活動使學生對母親有了更全面、更客觀地瞭解,能更多的去愛自己的母親,更增加了他們的感情。

  四是在活動中提升創新意識。如:在製作賀卡、學寫詩歌等一系列活動中,讓學生學會觀察母親的生活、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激發學生動手實踐的興趣,從而發展實踐能力,提升創新意識。

  三、評價方式求“多元”

  綜合實踐活課程的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生命活力、創新意識和能力發展,所以對學生的評價我校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三個方面展開。每次主題活動結束後,各個活動小組的組長組織組員進行活動總結、反思和評價。評價方式分學生自評、同伴互評和教師評價三種,以評價作為促進學生開展下一輪活動的動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