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家庭教育的工作總結

關於家庭教育的工作總結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教育是基礎教育,又是終身教育,它對一個人的啟蒙、成長、成才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家長的素質直接影響到孩子,家長的人生觀、日常道德規範、待人處事都會對孩子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我校自建校來一直將家庭教育工作列為學校教育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形成了以學校為主、以家庭為基礎、以社會為依託的三結合教育環境,增強了學校教育的合力。現將我校本學期家庭教育工作總結如下:

  一、注重常規管理,把家庭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1、領導重視,全員參與。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師,所以,普及家庭教育科學知識,提高全體學生家長的教育水平,是增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同向同步,推動素質教育,培養一代新人的重要環節。一直以來,我們把辦好家長學校歸入學校的整體計劃,作為一件大事來抓。學校領導與政工教導、家庭教育指導師隊伍、年級組長、班主任、科任教師一起研究家教工作。學校校長擔任家長學校的校長,教務處每學年初制定好學校家庭教育工作計劃,並定期對班主任進行家庭教育指導研究。

  2、制度保障,機構健全。

  近年中,我校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家長學校制度,保證了家長學校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目前建立的家長學校的制度有:1、《家長學校章程》2、《家委會制度》3、《學校領導機構》4、《家長學校制度》5、《家長開放日活動制度》。為更好地發揮家長的作用,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參與學校的管理和出謀獻策,學校成立家長委員會,成員有各班級推薦產生,每學年初在原有家委會的基礎上,根據學生出入情況適當調整家長名單,形成比較完整固定的家長委員會,以保證家委會工作的持續性。學校在每學期初召開家委會會議,介紹學校、年級、班級近階段開展的工作和學校收費情況通報,透過座談會、問卷調查等形式與家長進行溝通,聽取意見建議。

  3、形式靈活,注重實效

  我校學生的家長主要來自農村,他們的職業、文化程度、經濟狀況、生活經歷、思想修養和孩子的生活環境都是社會的最低層,這就決定了我校的家長學校要起點低,多種形式配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1)上課與家長會相結合。家長學校畢竟是家長在業餘時間自願參加,故時間不宜佔得太多,我們把上課與家長會結合起來,每次學校或年級開家長會,總是先安排一點時間講家教的專題課,如學生學習困難的預防與疏導辦法,家庭美德與社會公德的基本要求和訓練,爭取家長聽得進、記得牢,達到認同與內化的境界。這樣家長既在家教的理論上得到提高,又瞭解到自己子女在校的表現,從而能更主動與班主任交流意見,加強對子女的教育。同時邀請克拉瑪依市知名家庭教育專家康義敏老師為我校的家長們作專題家庭教育講座。

  (2)個別指導與諮詢相結合。我們實行以上課為主,還分別舉辦“學習困難學生”、“行為規範偏差學生”的個別學生家長學習班,儘可能及時解決不同型別的學生家庭教育中出現的“個性”問題。經過學習,家長們改進了教育子女的方法,在學校和家庭配合下,使這些學生在學習和行為規範上有了逐步的改善。

  4、細化目標,分層落實

  由於各個年級的學生身理和心理諮詢特點是不一樣的,因此我們在確立家長學校目標時,以年級為單位,分層落實教育目標。

  年級

  主題

  主要內容

  一、二年級

  入學常規教育

  1、邁好小學生活第一步

  2、良好行為規範的養成

  三、四年級

  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

  1、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何建立學習型家庭

  四、五年級

  青春期家庭教育

  1、家長如何與孩子進行溝通

  2、春期心理諮詢指導

  六年級

  畢業升學指導

  1、養成科學的學習方法

  2、如何幫助孩子緩解考試壓力

  二、構建“學習型家庭”模式,全面提升家庭教育工作

  隨著家教指導工作的不斷深入,我們深切地感到零碎的家教指導固然有一定的作用,但顯然缺乏科學性、針對性。為此,在反覆醞釀的基礎上,本學期學校提出了以科研提升家教指導工作的理念,針對我校目前家庭的基本特點是父母的文化層次較低;父母長時間在外上班,早出晚歸,與孩子接觸的時間很少,一定數量是爺爺奶奶帶養,還有部分學生家庭破裂,家長往往忽視孩子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教育。以致於招生入學學生的基本學習習慣,諸如作業、作業訂正、課後背默等學習習慣均未養成。我們主要透過以下幾方面增進家校聯絡的方法,達到促進進城務工人員對子女教育的指導對策:

  1、指導家長為孩子建好“讀書角”,改善家庭的學習硬體設施。

  2、指導家長們與孩子共同建設“學習型家庭”,為孩子的學習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3、建立家校聯絡制度,發揮家委會成員作用,構築家校聯絡橋樑,關注特殊群體,共同加強對學生的管理。

  4、建立各年級家庭教育分層目標,透過各種途徑和方法,改進家長的教育觀念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質量。

  5、推選學校中的好家長,利用好家長的家教經驗開展推廣、普及活動。

  透過兩年多的研究和實踐,取得了較好地效果。在學習型家庭的建立過程中,家長普遍樹立了自己的責任意識,學著注重家庭的養育與教育結合的過程;家長們普遍提高了家庭教育的能力,學著注重潛移默化、薰陶感染的教子方法;產生了家庭教育情感效應,家長開始注重健康情感和良

  好習慣的培養,努力實現對子女的習慣培養上力求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的要求。

  三、搭建家教交流平臺,做好家教宣傳工作

  (1)走進課堂,加強溝通

  學校每學期舉行一次家長開放日活動,邀請家長走進課堂。不僅讓家長進一步瞭解學校的教育教學情況,也拉近了學校與家長的距離,形成家校合力的良好態勢,有利於學校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每次的開放活動中,家長們將觀摩各學科的教學,對學校的教學有了最直接的接觸。上課的老師們採用多種新穎的教學手法,開展生動活潑的教學,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當堂掌握並鞏固所學的內容,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挖掘學生的.潛能,全方位地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此外,在“家長開放日”活動中,各班還召開了主題班會。孩子們向爸爸媽媽展示了自己各種才能。學校還開闢了專門的教室將學生的科技藝術作品展示給家長們觀看。透過“家長活動日”活動,讓我們的家長們身臨其境,充分感受課改下新課堂的氣息,推動學校的新課程的教育教學改革,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同時也瞭解孩子在課堂中的表現,以便更好地與學校互動,和老師溝通,為架起家校之間溝通的橋樑打下堅實的基礎。

  (2)家庭閱讀,互相探討

  學校在每年的讀書節或寒暑假期間,向家長和學生推薦一些優秀書籍和經典美文,要求家長和孩子一起去逛一次書店,購買一本自己喜歡的書籍,在共同閱讀的基礎下,寫讀書體會。儘管由於家長學歷水平不高,學生們的寫作基礎也不好,但透過讀書活動,家長與孩子不僅增加了一次共同學習提高的機會,同時也創設了一次相互間交流溝通和理解的機會。

  (3)感恩行動,增進情感

  學校在每年寒假期間要求學生開展“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活動,同時要求家長給自己的孩子寫一封信。很多家長都是以感動的心情給孩子寫了信。信中反映出孩子們在寒假中為父母燒了一次菜,替父母洗了一次碗,有的是生平第一次給父母親洗腳。這些小小的舉動卻令家長們萬分感動。家長們在表揚孩子懂事的同時,都給孩子提出了要努力學習、尊規守紀、健康向上的希望。2010年暑假學校還組織學生開展了“踏上父母上班的路”活動,要求學生跟隨父母上一天班後,把自己體驗到的父母工作的艱辛記錄下來,此次活動也受到了家長和孩子的好評。這些活動的開展,不僅增加了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情感,也更堅定了學生要用努力學習來感謝父母養育之恩的信念,有力促進了學校教育工作的開展。

  (4)幫困助學,奉獻愛心

  由於我校學生大多家庭條件較差,學校積極為學生申請各類幫助困助學金,每年舉行“藍天下的至愛”義賣活動,老師和學生積極參加,所得款項用於各班品學兼優、家境貧寒的學生。學校在學期初或學期末召開助學單位領導和受助學生家長座談會,把助學金髮放到家長手中,並鼓勵學生努力學習,用自己的成績來回報社會各界的關心和幫助。家長們也紛紛表示要合理使用好助學金,主要用於孩子學習和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培養自己的孩子長大後也要成為一個有愛心的人,幫助身邊有困難的人。

  四、家教指導工作成效顯著

  可以說我校透過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家長中“以人為本”教育思想日益顯現,家庭教育的素養日益提升,不斷成為學校教育的助推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