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社會研究報告(精選7篇)

暑假社會研究報告(精選7篇)

  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其實寫報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暑假社會研究報告(精選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暑假社會研究報告1

  一、調查的原因及目的

  百年大計,以人為本。企業的發展說到底是人的發展,企業競爭歸根到底也是人才的競爭。當代社會,面對日新月異的發展和進步,學心速度和培訓速度了是提升人才速度的重要引數。培訓則常常是提供資訊、知識及相關技能的理要途徑,有時甚至是唯一途徑。在當今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的企業必定是那些能夠使其員工充分發揮自己的全部潛能的企業。這意味,企業員工必須接受培訓作為繼續學習的一種手段,員工培訓在幫助公司迎接競爭挑戰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員工培訓可以有效地幫助公司創造價值或贏得競爭優勢,重視員工培訓工作的公司會比他們的競爭對手錶現出更好的經營業績,更有信心迎接競爭挑戰。培訓不僅透過員工自覺性、積極性、創造性的提高而增加企業產出的效率和價值使企業受益,而且增強員工本人的素質和能力,使員工受益。故有人說,培訓是企業送給員工的最佳禮物。培訓是管理的前提;培訓是管理的手段。培訓不僅為管理創造了條件,其本身就是一種管理的手段,即培訓透過滿足員工高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來激發員工的幹勁和熱情。企業同時應把培訓作為管理的機會和途徑,並透過培訓溝通上下級的聯絡,掌握工作進展狀況,達成相互理解與支援,共同不斷提高工作績效。

  為了充分了解公司員工思想現狀,瞭解公司對員工培訓要求和規劃,建瞭解統化、結構化的公司內部培訓體系。本人在永昌縣菸草公司範圍內採取走訪的方式進行了一次培訓需求調研,共10人,回中層管理人員問卷1人,現簡要對結果加以統計與公析。

  二、調查時間、地點、方法

  (一)調查時間:20xx年10月20日

  (二)調查地點:菸草公司

  (三)調查方法:採取走訪式調查

  三、調查內容及分析

  菸草公司是國家控制和統一管理的一個特殊企業,它具有較強的獨立性,所以對於加強職工的質量意識的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加強員工培訓工作十分重要。

  (一)公司發展理念與文化

  1、企業發展方向較為明晰。根據調查資料顯示,約有95%左右的員工認為,自己對公司的發展戰略表示瞭解或十分了解,這主要是與公司目前的業務重點和工作目標有關,但剩餘5%左右的員工表示困惑,這必然會造成實際工作缺乏目標,或者人力資源的較大浪費。

  2、將近九成的員工熟知企業的精神和價值取向。因而“不斷進取,永臻完美”的管理思想幾乎感染了公司的所有員工,可見企業文化對員工的敬業度和忠誠度起到了較大的凝聚作用。

  3、企業在制度建立及文化建設方面仍需進一步加強。調查資料顯示,認可公司有一個非常健康文化的比例達到85%,而15%左右員工則認為一般,沒有員工對此表示反對。此外,僅有45%的員工認為公司的制度體系非常完美,而認為不完美的人數達15%。

  (二)組強結構與崗位設定

  1、近九成的員工對公司現行組織結構認同,並表示與部門業績息息相關,公司現有員工中,九成員工對現有機構設定表示贊同,認為現行設定方式在實際工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2、現行職能職責、業務流程與實際工作銜接較好,依據調查結果,80%員工認為目前的崗位職能配置、工作業務流程有效,而認為其在實際中有指導性、參考性作用的僅佔35%左右。

  (三)人才管理與技能

  1、在人才使用上,中高層管理者獲得了較高的支援率。部門負責人作為公司的中堅力量,肩負著不斷創新、發展企業的重任,從統計數字發現,在工作任務中分安排方面,80%左右的員工認為,中高層管理人員做到了用人所長,但仍有20%的員工認為存在不公平現象。

  2、從部門內部溝通基本順暢,但部門間急需加強。多數員工普通反映,在實際工作中,上級對其工作支援力度較強,並就工作內容進行溝通,但從拮續問題的調查顯示,部門內溝通並沒有達到與其要求,也有一部分員工反映,部門間的工作銜接並不十分理想,很多時候只是員工自己溝通和聯絡,而部門負責人溝通比例也僅佔55%。對於部門內部的員工間溝通,調查者則在三個方面表現較為均衡,自己協調、詢問同事、求助領導。

  3、中級管理人員急需提升的方面,根據調查資料顯示,多數員工認為,在以後的工作中,中級管理人員需在以下幾個方面提升個人素質,依次為:責任心、上下級溝通、領導藝術、團隊文化、公平性、業務能力、思想意識、員工激勵、成就動機。而據中級管理人員的調查顯示,則依次::責任心、上下級溝通、領導藝術、團隊文化、公平性、業務能力、思想意識、員工激勵、成就動機。

  (四)團隊精神狀況和素質

  1、除少數員工外,團隊士氣良好,在實際調研中,90%的員工認為我們團隊的精神非常高昂,5%的員工認為團隊現處在低迷的時期,針對團隊的特定成員進行調查時發現,約有35%員工反映某些員工沒有與整個團隊融合起來,表現出例外或特例的行為。

  2、人個利益與個人績效沒有緊密結合。團隊是由個人組成的,個人業績是團隊業績的基礎,只有實現個人利益與個個績效息息相關,才能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責任感,而據相關資料顯示,公司仍需要在此方面繼續努力。

  3、團隊的素質能滿足工作要求,但總體提升緩慢,據統計資料顯示,60%的員工認為公司的素質說優秀的企業相比,總體水平不差上下;25%認為較差,在員工與團隊合作的信心方面,30%員工認為團隊正向有利方向發展;35%認為略差;15%認為較差。在員工與團隊合作的信心方面,30%員工認為團隊正向有利方向發展;35%認為沒有變化;20%保持觀望狀態。在團隊素質的提升方面,40%員工非常認同我們的團隊正在進步,35%基本認同這一事實,20%表示沉默,5%表示不認同。

  (五)員工個人專業知識與技能的發揮

  員工專業技能的自我評價。員工普通認為,在實際工作中自身的專業技能比較滿意,這一比例高達80%,僅有15%左右員工認為不滿,希望在以後的工作中逐步提升,但在專業技能較化方面,這一比例有所一下降,75%員工認為自身的技能基本發揮,25%員工認為沒有完全發揮,可見專業素質在向業績較化上並不十分理想,員工的潛能和能力有待於進一步開發。

  四、今後的對策與建議

  根據目前公司的培訓現狀,為了讓公司的培訓更有效,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完善培訓體系:

  1、強化員工責任心的培養。針對本公司的工作情況和工作特性,對員工加強質量意識的培養,使員工充分意識到缺乏責任心所造成的嚴重後果及給公司發展帶來的不良影響。從而保證生產有序地進行。

  2、加強員工之間相互溝通。不定期的和公司員工進行交流,使員工的意見及時反饋,發現的問題能夠及時解決,便於部門之間以及領導和員工之間的相互瞭解和協調。

  3、調整人員配置、促進員工發揮。針對每個員工的特點對其崗位進行調整和安排,使其能夠充分發揮個人特長,避免人才浪費。

  4、加強團隊融合提高團隊素質。多進行一些團隊活動和考核,以便加強團隊合作,從整體上提高整體素質。

  加強員工培訓激發員工的創新能力,改變員工的平庸工作行為,儘可能降低管理成本,克服不可測性,保證質量低劣的員工無法進入,有效降低優秀員工的流失率,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對各類員工進行不同目的的分類培訓,相互配合的工作環境下,在公平公正的基礎上,可以更好的激發員工工作的熱情和鬥志,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使他們主動性、創造性將自然地傾瀉出來,自覺與管理者一道,把工作做得儘可能好,不僅讓員工覺得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同時對企業有了滿足感和歸屬感。也使企業和員工得到共同的發展,真正實現企業和員工的雙贏。

  暑假社會研究報告2

  時間過得真快。還記得剛進這個學校的時候,我是對未來的大學生活充滿期望與信心的,而現在,這種對大學生活的感覺是摻雜了許許多多感慨的。一轉眼,真到了快畢業的時候了。

  寒假在家的時候,也想過自己未來的出路到底該延續到何方。我知道英語專業的學生,要麼是精英,可以謀一份很好的差事;要麼會很多次無情地被企業拒之門外。因為我們除了會一種語言外,沒有其他的技能。而真正工作上需要純語言的人,有多少呢?

  離開學還有幾天的時候,我約同學出來喝茶聊天,就談到以後的發展。他們睜大了眼睛問我,你怎麼淨想些沒邊沒際的東西啊?我說怎麼沒邊際,我還有半年就要實習,就要找工作了,你們也一樣啊,真的一點都不擔心嗎?他們很確定的說,現在努力把學習學好,將來一切都會有的。我苦笑了一下,沒再說什麼。

  我想起了我的一位學長。他很有才華,也深得老師的寵愛。實習的時候是去一家民辦高中教英語,如果能留下,可以拿到xx年半的時間,大三學期的寒假已經到來了,也意味著我離大四畢業的日子越來越近了。危機感是一個人進取心的源泉,是一個人成長髮展的重要動力。我不禁想到畢業之後,自己要做何打算,一直以來我似乎一直在逃避這個問題,總想把這個問題拖下去,不到畢業離開學校那天,就不去正式它。但我知道,逃避不是辦法,無法解決任何問題。我應該學著長大,承擔責任,走上社會。透過這是寒假社會實踐,我親身去感受,去考慮,也收穫了很多。

  科學規劃:

  在大三下學期以及之後在大學的日子裡,我會繼續努力學習。一方面,提高英語在實際中運用的能力。具體針對自己而言,我要鍛鍊自己的說英語的能力。以前總是懷著能避免說英語就避免,但是這是完全行不通的。我能做的只有是使自己不斷鍛鍊,直到我可以不懼怕它,流暢表達。另一方面,考慮到種種原因,我選擇考研。我明白,考研之路不是簡單的,沒有耕耘,就沒有收穫,為此我需要更多的付出和投入。在考研準備的過程中,注意加強自己科學管理時間的能力,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堅定內心。

  社會調查:

  我對英語專業的就業前景進行了相關調查。透過調查,我瞭解到,英語專業就業主要有三方面,教育師範類,翻譯,商務外貿等等。把自身情況(選擇的方向)放到這三者中進行比較和考慮,我發現自己現階段要做什麼,今後的目標也就比較清楚了。

  我就我所學的專業諮詢了一名已經工作的學姐,她也是英語專業畢業的,現在一家外資企業工作。在談話中,學姐建議我在大學階段,紮實自己的基本功。在學習中注重學習方法,雖然“眼前道路千萬條,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是道路有曲有直,行速有快有慢,車技有高有低,效果也會有好有差。學習中要有意識去多積累知識,尤其是打算做和翻譯等有關的工作,面對很多問題,一個百科全書式的人才有可能勝任。學姐還告訴我,在工作中,聽和說的能力變得更加重要。英語雖然很多人會說,但真正能對得起專業二字的人很少,能做到“同傳”的地步的話,會找到很好的工作。此外在踏上工作崗位之後,一個人要處理,要面對的,不僅是如何憑著自己的能力去完成工作,還有人際關係,和同事相處等一系列問題。

  此外,我透過調查發現了這樣的一則報道。教育部陽光站公佈了**年中國大學“紅黃綠牌”專業名單,此次公佈的名單,“紅牌”專業有xx年12月底簽約率排名前xx年了,寒假,學院規定的四個一專題,我覺得很有意義。我們已經不是中學生,只需要學習,其它的都不需要考慮,作為大三學生,瞭解自己的興趣愛好,做好職業規劃對於目前這種就業競爭壓力大的社會環境有積極的作用。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我們將要面臨的是就業或是考研,或是其他,不管怎樣,多瞭解一些資訊,結合自身實際,不盲目跟風,作出合理的選擇才是最好的。

  寒假期間,我採訪了兩位姐姐,一位是研究生,她本科階段也是我們學校的,現在在蘇大讀研,我問她現在學習生活怎麼樣,是不是很忙。她說都還好,就是要看的書很多,感覺有很多要學的。說起研究生以後的工作,她根據前幾屆的畢業生來看,做老師的不多,更多的畢業生都在事業單位工作當我問及她以後想要做什麼工作,她沒有明確說,只是說先走一步是一步,我想她不是沒有規劃的,只是將來的事,誰也說不準,腳踏實地才是硬道理,畢竟,路是走出來的,不是想出來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說起研究生以後的工作,她根據前幾屆的畢業生來看,做老師的不多,更多的畢業生都在事業單位工作。還有一位姐姐是**工業大學的,她的專業是輕化工程,高中的時候,我就認識他了,這個姐姐各方面都很優秀,她本來打算考研,後來不想給家裡增加負擔,選擇先工作,目前在徐州金鷹國際商場從事銷售工作,她說,工資雖然不高,但找到一份喜歡的工作不容易,一個微笑,一聲問候,足以暖頭一天的心情。她總是這麼的樂觀,什麼事都僅僅有條,一絲不苟的做好,也樂於挑戰新的東西,這樣的態度應該什麼都難不倒她吧。大學的日子所剩不多,在最後的時間裡,學好專業知識當然是首當其衝的,網上很多關於哪些專業就業好,薪酬高的文章,但是我覺得選擇個人喜歡的,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只有熱愛才能堅持到最後,為此不斷努力,實現自己的追求。我自己比較喜歡現在的專業,但平時學習有時候有點急躁,沒有耐心,希望克服這些小毛病,新學期,新起點。

  暑假社會研究報告3

  這個暑假奔波了好多天之後,我找到了一份真正意義上的暑期社會實踐單位。

  實踐,可為以後找工作打下基礎。透過這段時間的實習,學到一些在學校裡學不到的東西。由於環境的不同,接觸的人與事不同,從中所學的東西自然就不一樣了。要學會從實踐中學習,從學習中實踐。而且在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又加進了世貿,國內外經濟日趨變化,天天都不斷有新的東西涌現,在擁有了越來越多的機會的同時,也有了更多的挑戰,前天才剛學到的知識可能在今天就已經被淘汰掉了,中國的經濟越和外面接軌,對於人才的要求就會越來越高,我們不只要學好學校裡所學到的知識,還要不斷從生活中,實踐中學其它知識,不斷地從各方面武裝自已,才能在競爭中突出自已,表現自已。

  在食品店裡,別人一眼就能把我人出是一名正在讀書的學生,我問他們為什麼,他們總說從我的臉上就能看出來,呵呵,也許沒有經歷過社會的人都有我這種不著名遭遇吧!我並沒有由於我在他們眼前沒有經驗而退後,我相信我也能做的像他們一樣好。我的工作是在那做銷售員,天天9點鐘—下午2點再從下午的4點—晚上9點鐘分段時間上班,固然時間長了點,但熱情而年輕的我並沒有絲毫的感到過累,我覺得這是一種激勵,明白了人生,感悟了生活,接觸了社會,瞭解了未來。在食品店裡固然我是以銷售為主,但我不時還要做一些工作以外的事情,有時要做一些清潔的工作,在學校裡也許有老師分配說今天做些什麼,明天做些什麼,但在這裡,不一定有人會告訴你這些,你必須自覺地往做,而且要儘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一件工作的效率就會得到別人不同的評價。

  在學校,只有學習的氛圍,究竟學校是學習的場所,每一個學生都在為取得更高的成績而努力。而這裡是工作的場所,每個人都會為了獲得更多的報酬而努力,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存在著競爭,在競爭中就要不斷學習別人先進的地方,也要不斷學習別人怎樣做人,以進步自已的能力!

  記得老師曾經說過大學是一個小社會,但我總覺得校園裡總少不了那份純真,那份真誠,儘管是大學高校,學生還終回保持著學生的身份。而走進企業,接觸各種各樣的客戶、同事、上司等等,關係複雜,但我得往面對我從未面對過的一切。

  記得在我校舉行的招聘會上所反映出來的其中一個題目是,學生的實際操縱能力與在校理論學習有一定的差距。在這次實踐中,這一點我感受很深。在學校,理論的學習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幾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實際工作中,可能會碰到書本上沒學到的,又可能是書本上的知識一點都用不上的情況。

  或許工作中運用到的只是很簡單的題目,只要套公式似的就能完成一項任務。有時候我會抱怨,實際操縱這麼簡單,但為什麼書本上的知識讓人學得這麼吃力呢?這是社會與學校脫軌了嗎?也許老師是正確的,固然大學生生活不像踏進社會,但是總算是社會的一個部分,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是有時也要感謝老師孜孜不倦地教導,有些題目有了有課堂上地認真消化,有平時作業作補充,我比一部人具有更高的出發點,有了更多的知識層面往應付各種工作上的題目,作為一名新世紀的大學生,應該懂得與社會上各方面的人交往,處理社會上所發生的各方面的事情,這就意味著大學生要留意到社會實踐,社會實踐必不可少。究竟,2年之後,我已經不再是一名大學生,是社會中的一分子,要與社會交流,為社會做貢獻。只懂得紙上談兵是遠遠不及的,以後的人生旅途是漫長的,為了鍛鍊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很多在學校讀書的人都說寧願出往工作,不願在校讀書;而已在社會的人都寧願回校讀書。我們上學,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為的都是將來走進社會,獻出自己的一份氣力,我們應該在今天努力把握專業知識,明天才能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暑假社會研究報告4

  一. 調查背景:

  古老的開縣城,有18XX年曆史,方圓2.5平方公里,人口不足五萬人。然而歷史在前進,社會在文明。三峽工程的建設,水位上升將淹沒這座古城。不甘於平凡的開縣,在黨政的領導下,在專家教授、能工巧匠的辛勤下,由原來的不足5萬的人口發展到現在150萬的人口大縣,開縣與時俱進,揮戈上陣,決心建設一座山水風光,園林成形,城市面貌,景觀美麗,具有歷史文化的現代文明的新縣城。九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拔地而起的新城,是多麼的耀眼,讓人嚮往。並且建設中的新城是渝東北區域性中心城市,是重慶市具有標誌性的一座縣城。揮起“舉子之鄉”美名,發揚“伯承元帥”精神的“讚美開縣新城賦”的活動在開縣舉行。雖然昨日,開縣是一個村莊,生活,多少年來一個模樣。貧窮落後困擾著人們,現在文明是那樣遙遠、渺茫。但是今日,人們告別了昨天的貧窮落後,一座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山水風光與城市景觀交相輝映的現代化城市展現在人們面前。 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良好道德意識的培養卻缺乏自覺性,社會責任感意識逐漸薄弱。開縣人民對自己的家鄉的變化卻不以為然,認為新城的建設是對舊城悠久歷史文化的泯滅。甚至覺得開縣新城的搬遷,三峽水庫的移民是在浪費國家的人力資源,浪費老百姓的錢財。所以,要讓全開縣人民瞭解三峽工程的重要性,要引起開縣人民的高度關注。

  由此,做一份關於“魅力開縣:新城與新生活”的調查顯得尤為有意義。我將開縣現在繁榮的新城與以往的舊城作對比,以及對現在開縣人民的新生活(生活水平的提高)進行了一些調查。所以,讚美新開縣,調查開縣新城的魅力風貌,調查開縣人民的新生活,將開縣的新城發展與百姓擁有的新生活展示出來。讓自己對開縣的人文歷史有著更深入瞭解和認識,是當代大學生熱愛自己家鄉的義不容辭的責任。

  二.調查準備過程:

  由於是第一次獨自完成這樣的社會調查實踐任務,所以準備時間比較長.首先在網上查閱了一些有關於調查的相關資訊。透過收集各方面資訊,篩選並且自我總結,將有關於調查總題的資訊作好筆記。接下來尋找調查單位,根據實際情況最後確定調查人群及較為可行的實施方案,對具體的調查事實作出計劃。自此,調查的籌備工作基本完成。

  三.調查報告說明:

  1、調查時間:XX.7.18-XX.8.28

  2、調查物件:曾經生活於開縣舊城的老百姓、居住在開縣的外鄉打工人員 3、調查單位:重慶市開縣移民局、開縣人民政府、開縣規劃局

  4、調查目的:開縣新城建設,不僅給了開縣人民一個全新的家園,還給了我們更加方便快捷的新生活。通過了解開縣新城的搬遷過程,透過調查專家、百姓眼中的開縣新城,還有開縣人民生活現狀,使開縣人民更加了解開縣,熱愛自己的家鄉,為更美好的新生活而更加努力奮鬥。

  5、調查方法:調查問卷,問詢法,座談訪問,收看接近兩個月的關於報道開縣新城建設的新聞播報,收集網路資訊

  6、內容概述:

  <1>建設者眼中的開縣新城

  對於十六七歲就走南闖北的商人鄭鈞來說:“移民大搬遷,新城建設提質提速,“山水園林城市、濱湖城市風貌、帥鄉文化品位”的新興城市正在崛起,正在把154萬開縣人的夢想變成現實。特別是對於在外漂泊多年再返鄉創業的人來說,能夠在這樣一個到處是商業和活力的城市來發展,是的確讓人激動的。”新城帶給他的是一種返鄉創業的激情。操著一口河南口音在開縣經商的張先生說:“十幾年前就來開縣做生意了,並在開縣娶了一位精幹賢惠的妻子,成了開縣人的女婿。如今,我已經深深地愛著開縣這片熱土,喜歡著開縣的九龍山大米,喜歡與淳樸的開縣人生活。”他還說是開縣改變了他的人生,他他決定一輩子就在新城住下。新城給他帶來的是一種新生活的幸福。而對於即將入住新城的舊城純居民陳大惠來說,對生活了幾十年的老城還是很有留戀,但她說:“我心裡想的還是新城好些,這邊的樓房要漂亮得多,環境衛生也與老城不一樣。來到新城看到了開闊的開州大道,看到了正在建設中的棟棟高樓,心情頓時開朗多了。”新城,給她的是一種大氣的感覺。現年14歲的陳陽是德陽初中的學生。在此之前,他是一個鄉鎮小學的學生,隨著父母來到新城後,他很快適應了這裡的生活,他說他喜歡新城高高的樓房,寬寬的大街。喜歡新城的公園和學校,喜歡新城這個跟他一同成長的城市,他還說新城是他美麗的家,在這個家裡他是幸福快樂的。在這個對未來充滿希望的孩子眼裡,新城是他健康成長的搖籃。

  四.調查總結:

  開縣這座魅力的城市,對於開縣人來說,他不僅僅是一座縣城,更是我們的希望,我們的夢想。開縣新城帶來了就是全新的生活,新生活賦予了開縣新城最初的意義。

  透過此次調查,瞭解到開縣人的淳樸與熱情的本質,還了解到開縣濃厚的人文底蘊與開縣獨特的文化魅力。開縣新城帶給我們的除了新生活,還有幸福、激情與奮鬥的力量。舊城悠久的歷史文化是值得保留與緬懷的,它代表的不僅僅是開縣人的過去,還有表達的是我們對未來的一種美好的憧憬與希冀。

  暑假社會研究報告5

  調查課題:

  媒體對新聞畢業生的人才需求

  引言:

  近年來,新聞媒體在招聘採編人員時,存在著並不十分看好新聞系畢業生的情況。同時,業界人士也普遍反映,新聞院校培養出來的大學畢業生不能滿足媒體發展的需要。身為一個在校的新聞系學生,本著對專業的喜好和對未來就業前景的關注,筆者選擇這一課題進行了歷時14天的調查研究。

  調查物件:

  紙質、非專業性媒體

  調查方法:

  1、採訪:分別透過直接採訪和電子郵件採訪的方式,採訪了《汕頭日報》副總編輯蘇偉鈿和《廣州日報》政文部記者陳翔。

  2、查閱:透過查閱國內新聞專業核心期刊上的相關論文,獲得材料。來源有《新聞記者》、《當代傳播》、《新聞知識》等。

  3、網上資料搜尋:由於精力和時間有限,一部分資料來自中華英才網、中國新聞研究中心等網站所進行的相關調查。

  畢業生能夠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是一個專業的設定價值所在。那麼新聞專業所培養出來的畢業生,是否能夠受到媒體的青睞,從而找到與專業對口的工作呢?讓我們先看看從新聞院校、新聞學子、媒體三方面調查瞭解到的一些情況:

  I、新聞類專業:暴增至661個

  據教育部高教司據統計,94年以前,全國新聞學類專業66個;95-99年間,共增58個,平均每年增長10個左右;00-04年間,共增335個,平均每年增長70個左右;到了05年,我國新聞類專業已達661個,即在一年的時間內新增新聞類專業點202個。

  去年最新的統計資料顯示,全國新聞類專業在校生有12萬餘人。661個新聞類專業中,新聞學佔209個,廣告學232個,廣播電視新聞學146個,編輯出版學50個,傳播學專業點為24個。

  II、就業比例:新聞畢業生“不做新聞”

  綜合各大新聞院系的資料來看,畢業時最終進入到媒體從事新聞工作的本科新聞系學生,只佔總人數的30%-40%。以復旦大學為例,201x屆新聞學院學生的畢業走向資料顯示,35.1%的人去了各類報社、通訊社和雜誌社,5.4%的人進了廣播電視電臺,有4%的同學進了站,從事記者和編輯工作。19.9%的人在各類企業從事市場、諮詢、行政等工作,有9.4%的人在專業廣告公司就職。2.1%的人在國家機關從事其他機關工作。

  從媒體招聘的比例來看,新聞畢業生所佔的比例也遠達不到大多數的標準。《廣州日報》近年來定期招聘的人員中,新聞畢業生也只是佔到4-5成,沒有超過半數。

  III、媒體:您要新聞畢業生嗎?

  寧波某報編輯不久前在該報評報會上稱:“除人大、復旦等幾所高校,其他大學應該取消新聞專業。”其原因是該報近年來招收的新聞專業畢業生功底差,寫作能力明顯不如中文、歷史,甚至是其他專業的畢業生。

  雖然其觀點比較偏激,但卻反映出媒體招聘時並非別看好新聞系畢業生,反而時常青睞其他專業畢業生的情況。甚至有人發表這樣的怪談:想做新聞別學新聞,害了自己;學新聞的`別做新聞,害了社會。

  從三則材料和資料中可以看到,新聞畢業生的數量在不斷攀升;“窩裡鬥”的同時,與其他專業畢業生之間的競爭也在日益加劇;媒體招聘時普遍存在不看好新聞系學生,而更青睞其他專業的學生的情況。這些都導致了新聞系的學生在畢業時並不一定能夠找到與專業對口的工作。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顯然,是因為新聞院校培養的畢業生與媒體所需要的人才之間存在著一定差距。那麼媒體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呢?

  複合型人才VS專門型人才

  在採編上,媒體到底需要的是“萬金油”人才還是專門型人才?這個問題是業界經常加以討論的課題。通常的觀點有兩種:一是需要新聞專業“萬金油”式的人才,有一定的寫作功底,什麼題目需要都可以寫作;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專門的路線需要專門的記者去跑,不同路線的記者是來自不同專業的專門型人才。

  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汕頭日報》的蘇偉鈿副總編輯卻給出了一個新穎的答案。她的回答是:這與報社的財政能力有關。財政能力較強的媒體,能夠提供更多的版面,版面的專業性也更強。此時它就有可能需要對這一專業領域比較瞭解的,非新聞系學生來擔任記者,並且經濟上也有這種支撐能力。而對於市縣一級的媒體,廣告收入較少,部分支出仍需財政補貼,經濟能力較弱。每天的4-8個版面並不能按照不同領域來劃分,有其他專業背景的學生無法發揮其專長。所以這些媒體選擇在各個領域都能採寫到新聞的“萬金油”式人才,在經濟上比較實惠的做法。

  有專家認為,新聞系的畢業生上手快,但發展空間較小;而其他專業的學生雖然在寫作能力上已開始不及新聞學生,但是一旦掌握了採編技巧,就具有複合性優勢。蘇副總編表示贊同這種觀點,並做出了自己的解釋:“新聞系的畢業生對新聞報道的寫作方式、格式等比較熟悉,上手快,較善於把握新聞角度。但在做某專業領域的採訪時,就顯示出缺乏專業知識的缺陷。”

  《廣州日報》的陳翔記者也談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新聞系學生確實存在上手很快,新聞敏感比較容易培養的優勢;劣勢是不夠專,比較浮,駕馭大題材、大稿子能力不是很足。比其他專業學生上手快是必定的,但發展得看各人。如果能夠突破浮在表面的特點,新聞系的學生還是可以往上發展的。

  照此看來,新聞系的學生要想在媒體中取得發展,就應保持住自己的專業優勢,克服“萬金油”式人才缺乏其他專業知識、“不夠專”的弱點。而大多數克服弱點的成功經驗,是成為一名複合型人才。新聞系學生能夠在大學其間除了學好本專業課程外,更多的接觸其他領域的知識,最好是能掌握另外一門學科知識或專業技術,從而達到知識上的“複合”。另一方面,在專業技能上,除寫作技能外,新聞系學生還應當掌握攝影、美編、編輯軟體使用等專業技能,達到技能上的“複合”。

  蘇副總編認為,像這樣的複合型人才,才是媒體所普遍需要的。這類學生在應對媒體內部調整時,適應能力更強。這也應當是新聞院校培養人才的目標方向之一。

  要技能,更要素養

  在調查媒體對複合型人才的需求時,筆者發現無論是受訪的編輯、記者,還是其他專家學者的文章都指出,新聞系學生在完成深度報道方面,存在著一定不足:蘇副總編認為,剛畢業的新聞系學生書生氣太重,缺乏人生閱歷和從業經歷,在做深度報道時,難以做到“深度”採訪;陳翔記者認為剛畢業的學生普遍缺乏駕馭大題材、大稿子的能力,也缺乏文采。這些問題的存在,與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大學新聞專業的課程設定有關。新聞專業的學生雖然經過一定的新聞教育和實習環節,但是與社會的接觸仍然太少,實習機會也不夠多。這與媒體需要知識儲備和經驗閱歷俱佳的人才的情況存在著一定的矛盾。

  學者何志武在他的文章《新聞教育面臨的幾大困惑》中指出:雖然新聞院校一般會透過各種途徑進行專業思想教育,但這方面的功夫仍須加強,既要讓學生樹立“鐵肩擔道義”的責任意識,又要對記者這個職業的艱辛又充足的精神準備。缺乏勤奮吃苦精神的學生即使學歷高,專業也好,但不能吃苦,採訪不花工夫,寫稿馬馬虎虎,這樣的新聞從業人員很快就會被媒體所淘汰。最近曾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某家報紙媒體招聘了若干名碩士生和博士生做記者,在職業培訓階段,就有三分之二的新記者因為吃不了苦,成了逃兵。這是新聞畢業生所應當積極避免發生的情況。

  一直以來,新聞業界都存在著“記者是吃青春飯的職業”的說法。針對這種說法,業界人士朱學東毫不猶豫的批判道:“這是心態問題!”他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的採訪時舉例說,在國外很多記者都是滿頭銀髮,在工作中他們一點都不覺得有什麼尷尬。資深記者的經歷、磨難,對於他的工作來說,都是寶貴的財富。韌性和毅力都是記者克服年齡問題的法寶。

  這一板塊的觀點是:媒體對人才的需求除了技能上的要求外,還要求記者們擁有專業素養。這裡所說專業素養應該包括知識儲備、經驗閱歷、社會責任感、韌性和耐性等。如果新聞畢業生具備了這些,必然會更受媒體歡迎,從而增大留在媒體工作的機會。

  營銷、管理、傳媒技術等其他方面的非採編人才

  有專業文章指出,目前我國的新聞人才結構呈橄欖型,即採編人員為主體,其他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比重較小。而據統計分析,合理的媒體人才結構應該為啞鈴型,即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為主,日常工作人員比例較小。由於以前市場化程度低,導致媒體人才(除採編人員外)儲備嚴重不足。隨著改革日益深入,中國傳媒業被逐步推向了市場,專業的營銷型人才和管理人才開始出現空缺。(在調查過程中,筆者發現有許多文章將營銷和管理兩方面的人才需求合二為一,稱之為“經營人才”。本人並不十分贊同。)近年來,媒體對人才的需求不再是尋找記者、編輯,尋找懂管理、營銷的人才需求呼聲不斷。有調查顯示,目前國內共有5000多家新聞媒體,從業人員達55萬人,但懂得媒體經營管理的人才卻不到1%。管理人才、營銷人才缺乏,幾乎成了媒體的“通病”。

  “媒體職業經理人”是一個比較新的職業名詞,指那些熟知中國傳媒國情,懂得新聞業務知識,具有一定經營管理理念及技能,以媒體經營管理為職業的經營管理人才。他們一般應具有三種能力:一是把握政策的能力,有政治頭腦和制度意識;二是熟悉新聞業務,懂得編輯和採訪等基本新聞業務知識;三是企業經營管理的能力,懂得管理學、經濟學、市場營銷學、財務會計學等基本經管知識。發行人、總經理、總編輯、內容總監、發行總監、廣告總監、生產總監、人力資源總監以及網路媒體的執行長等,均可稱為“媒體職業經理人”。

  在媒體經營的過程中,對媒體產品(即報紙、雜誌)和廣告版面的營銷工作,決定了媒體的經濟來源。一個媒體中,具體執行營銷工作的部門有發行、廣告、印務等部門。蘇副總編指出,一個懂得新聞傳播規律的經營者,知道如何透過傳媒,來為媒體創收。另一方面,媒體經營體制改革以後,對管理型人才的也產生了極大的需求。媒體管理層也同媒體營銷一樣,需要管理人員同時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懂得新聞傳播的規律。目前,我國媒體的管理人員大多從新聞業務部門提拔起來,有的是上級行政部門委派的,絕大多數沒有經過專門培訓,也缺乏經營管理現代傳媒的經驗和意識。

  媒體對營銷、管理方面人才的需求,同樣也是對複合型人才的需求。有別於上文提到“複合型人才”的是,這是媒體內部執行、管理的人才需求,是職業領域的複合,而非採編上單純的知識與技能的複合。對新聞系的畢業生,更多的是要求他們在營銷和管理領域具有一定的能力或經驗,要求較高。

  除了營銷、管理方面,媒體對非採編人才的需求還體現在傳媒技術方面。筆者歸納的傳媒技術,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數字技術、網路技術、美編技術、印務技術等。網路的日益發達,也帶動了紙質媒體向網路媒體領域發展。在這過程中,對數字技術和網路技術有一技之長的新聞畢業生,進入報社後可以得到專才專用,屬於比較受歡迎的人才之一。美編和印務方面對就業者的新聞素質沒有太大的要求,但是這兩方面的人才也是一個媒體經營運作所必不可少的,也應該成為新聞畢業生選擇進入媒體工作的考慮方向之一。

  結論:

  從調查的資料和結果來看,媒體對採編人才的需求體現在複合型人才和具有一定專業素養的人才上。其原因是新聞媒體不願為支付培訓成本,需要一進媒體就能幹活,而且還能具備多方面能力的人才。而剛出校門的新聞畢業生卻恰好普遍需要較長的“預熱”過程。另一方面,媒體還需要執行方面的營銷、管理人才,需求量相當大,並且仍有增大的趨勢。

  結合自身經驗來講,透過這次調查,筆者發現在媒體人才方面,供求雙方存在著錯位。而要改變這種現象,提高新聞畢業生的就業率,則需要新聞學院在專業課程設定、增加實踐環節等方面儘早與市場需求接軌,培養出媒體需要的人才。

  暑假社會研究報告6

  一、基本目的

  1、透過暑假社會調查報告指導工作,使學生接觸社會,將所學知識應用於實際,鞏固學生所學專業知識,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透過完成具有一定理論和實踐意義的較高質量的暑假調查報告,有利於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等後續實踐環節的開展。

  3、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知識與技能分析、處理和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能力,包括資料檢索、調查研究、制訂方案、理論分析、設計與計算、資料處理、獨立工作等能力。

  二、進度安排

  一般來說,暑假社會調查報告工作安排按以下幾個時段進行:

  1、選題:一般在第二學期、第四學期、第六學期第十六週之前由各系提供給學生參考選題,第十七週各系對學生進行暑假社會調查相關工作指導。

  2、調查及寫作:在暑假進行。學生應該圍繞選題進行調查,收集相關資料,並完成調查報告。

  3、提交調查報告:學生必須在第三學期、第五學期、第七學期開學後1周內上交調查報告。

  4、評審:第三學期、第五學期、第七學期第二週至第三週,各系對學生的調查報告進行評審並彙總成績。

  5、總結:各系在第三學期、第五學期、第七學期第四周完成相應年度暑假社會調查總結。

  三、選題

  (一)基本要求

  1、暑假社會調查報告題目必須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和培養目標,其中一年級學生選擇與思想政治課程教學內容相結合的社會熱點問題;二、三年級學生選擇與所學專業相關的問題。題目必須從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出發,滿足教學的基本要求,體現本專業基本訓練的內容。

  2、選題要注意基本技能的綜合訓練,對於實驗與資料處理、繪圖、資料查閱和外文翻譯以及計算機應用等內容應綜合考慮。

  3、題目的難度和份量要適當,使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工作量飽滿,經努力能完成任務。

  4、原則上一個學生一個題目,當多名學生參加同一個課題時,應該明確每個學生應獨立完成的任務,滿足基本教學要求。

  5、選題的型別可以多種多樣,鼓勵學生自選題目。對學生自選的題目,各系應組織專人進行稽核並予以指導。

  (二)工作程式

  1、各專業負責人向系主任提交暑假社會調查報告的參考選題。

  2、系主任負責組織有關人員對題目篩選稽核,進行論證後向學生公佈。

  3、指導老師負責向學生介紹所要完成的主要內容及要求,並組織學生進行選題。

  四、組織與領導

  全院的暑假社會調查報告工作由主管教學工作的院領導全面負責,教務辦、系分級管理,分工協作。

  (一)教務辦工作職責

  1、根據學院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特點,制定暑假社會調查報告工作管理檔案,明確整體管理目標。

  2、組織協調各系力量,分解實施管理目標並佈置、檢查全院暑假社會調查報告工作。

  3、做好全院暑假社會調查報告工作總結。

  4、組織暑假社會調查報告管理方面的教學研究工作,積極推動專業建設及教學改革。

  (二)系工作職責

  1、貫徹執行學院有關暑假社會調查報告的工作規定,制定本系工作計劃,佈置具體工作任務。

  2、組織專業負責人及相關人員審定題目,審定指導教師名單。

  3、組織評選、編印優秀暑假社會調查報告。

  4、暑假社會調查報告成績在第三學期、第五學期、第七學期第四周前由各系輸機存檔,同時報送教務辦。

  5、暑假社會調查報告工作結束後,各系召開專門會議認真總結,並及時將專業總結和調查報告工作總結送教務辦。

  6、做好本系暑假社會調查報告等文件資料的保管工作。

  五、指導教師要求及其職責

  (一)基本要求:

  1、指導教師由專業負責人安排,系主任審批後,送教務辦備案。

  2、指導教師指導的研究方向與學生的調查內容基本相符。

  3、為確保指導力量,充分發揮指導作用,每名指導教師所指導暑假調查報告的學生數一般不超過15人,超過規定數目將扣發相應指導課酬。

  4、指導教師對學生暑假調查報告的指導次數不少於3次,並應有相關指導記錄。

  (二)主要職責:

  1、向學生提出寫作的具體要求,指出主要參考資料和社會調查內容。

  2、重視對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及調查方法、資料分析的指導。

  3、定期檢查學生的工作進度和工作質量,及時解答和處理學生提出的有關問題,加強過程監控。

  4、指導學生按規範要求撰寫暑假社會調查報告,並寫出評語。

  六、對學生的基本要求

  1、要充分認識暑假社會調查報告對培養自己能力的重要性,認真做好暑假社會調查報告前的準備工作。

  2、既要虛心接受教師的指導,又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獨立思考,努力鑽研,勤於實踐,敢於創新。

  3、獨立完成規定的工作任務,不得弄虛作假和抄襲他人內容,否則其暑假社會調查報告成績以不及格計。

  4、不無故拖延完成暑假調查報告,否則其成績按不及格處理。

  5、暑假社會調查報告成績不及格的學生,必須進行重修。

  七、格式要求

  暑假社會調查報告格式參照《XX商學院北津學院暑假社會調查報告格式規範》。

  八、評分標準

  暑假社會調查報告的成績按優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級評定,具體評分標準參照《XX商學院北津學院暑假社會調查報告評分標準》進行。成績評定必須客觀公正,從嚴要求。評為優秀的調查報告不得超過學生人數的20%。

  九、指導經費

  指導經費及開支標準參照《XX商學院北津學院課酬發放管理辦法》執行。

  十、本辦法自20xx年9月1日起執行,以往有關規定與本辦法不相符的,一律以本辦法為準。

  十一、本辦法由教務辦負責解釋。

  暑假社會研究報告7

  大學之初,我就決定一定要在暑假做點社會工作,好好親近一下社會,積累點社會經驗,為以後進入社會做點準備。況且這又是我大學裡的第一個暑假,離家已半年的我很想回去過年時給父母及弟弟妹妹帶點兒湖北特產。如果能用自己打工掙得的錢那更是再好不過了。這樣想著,我就在校自強社的幫助下,在暑假1月22號至1月27號到武漢徐東那邊的武漢新視點市場研究公司作了話務員。因為是在市場研究公司,所以所謂話務員,並不是我以前所認為的簡單的幫助公司接電話的人員,而是透過網上隨機撥號對撥通後收聽電話的人進行問卷調查與訪問的人員。當然,隨著問卷與訪問內容的不同,對可以接受調查訪問的人群的條件限制也不同。如果對受訪人群的條件限制越大,那麼訪問就越難以開始,也就是說你所撥通的電話的那頭的那個人很可能不是你要訪問的那類人,如他的年齡不屬於30歲至40歲之間或他不是女性等,這時訪問自動終止。雖然這次也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社會實踐只有短短的5天,但我卻從這5天的話務員經歷中更深刻地理解了很多,更直接地得到了許多,也更深入地思考了很多。

  一、我所更深刻地理解的:

  (一)要遵守職業道德。

  職業道德,是指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在職業生活中所應當遵循的具有職業特徵的道德要求和行為準則。這是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上所學到的知識,透過這次社會實踐,我才對這一知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去報道的第一天,督導就把公司職員所應該遵守的行為規範拿給我看,要我仔細閱讀並記在心間。像做訪問時不能向透露所調研的產品的相關資訊,不能向問及問卷之外其他的問題,言語一定要有禮貌等,這些都是作為一名話務員所必須遵守的職業道德中的一部分。

  (二)計件工資更有利於資本家加強對工人的剝削。

  計件工資是資本家剋扣工人工資的手段之一,資本家可以藉口產品的質量不合格而剋扣工人的工資。計件工資也是資本家迫使工人提高勞動強度,延長工作日的手段。產品數量越多,工人工資越高,工人不得不自動延長工作日,提高勞動強度。這是我在"政治經濟學"課本上學到的知識,雖然這些資本主義社會的理論用在社會主義的中國的公司與工人身上不太合適,但透過這幾天的經歷,我對這些理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話務員的日工資就是計件工資,即按當日所完成的合乎要求的問卷的數量來決定,因為同一問卷的單價是相同的。所以,不管你撥出去了多少個電話,花費了多少口舌,耗費了多少精力,只要完成的合乎要求的問卷數為零,你就掙不到一分錢。因此,我在第一天上班的時候儘管都下午6點半了,我還是再堅持打了一個多小時,因為在新視點公司晚上可工作到9點。好不容易把電話從300個打到了380的個,這樣才把完成的問卷從1份變為了3份。可第二天上班時,督導卻說我完成的問卷只有2份。那還有一份呢?今天繼續努力,爭取多完成幾份。督導避而不答怎麼不合格,擱下這些話後轉身離去,弄得我一頭霧水。

  二、我所更直接地得到的:

  (一)不同年齡段的人對訪問的態度不同。

  5天的工作中我共撥出了1872個電話,其中撥通的電話共有1153個,這些每天電腦上都有顯示。若接電話的是位女士,"女士您好!我是武漢新視點市場研究公司的訪問員,我們正在對女性消費者進行一項有關美容化妝品方面的訪問,想聽聽您的寶貴意見與建議,能耽誤您一會時間嗎?非常感謝!"這是我們訪問的開場白,若接電話的是男士或小孩則稍有變化。從撥通的這1153個電話中我發現:

  1、年齡在30歲以下的人都比較隨意,在時間方面比較豁達。聽了我的開場白一般都會笑著慢條斯理地說句"那你問吧"!

  2、年齡在30歲至50歲之間的人大多很暴躁,給人的感覺是不會浪費哪怕是一秒的時間。他們中禮貌一點的一般是聽完我的開場白後擱出一句"我沒時間",然後"嘭"的一聲掛掉電話、

  3、年齡在50歲以上的人則如孔子所云"而耳順"。他們通常會以聊天的口氣回答你的問題,"孩子們都在外工作,只有我們老兩口在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