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局生豬疾病防控工作總結

畜牧局生豬疾病防控工作總結

  近年來,我縣緊密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著力改善投資環境,扶龍頭、建基地、強服務,把以生豬為主的畜牧業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重點產業來抓,用工業化的理念謀劃畜牧產業,一手抓養殖基地建設,一手抓龍頭企業發展,畜牧業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現將我縣實施“市生豬產業發展361計劃”的執行情況及今夏豬病防控工作彙報如下:

  一、生豬產業發展情況

  (二)養殖規模不斷擴大。推行大戶帶動,發展適度規模,有效提高了生豬的綜合生產能力和養殖效益。目前,全縣5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戶達473戶,其中今年新增24家,年可出欄生豬9.2萬頭,規模養殖比重達26.1%。

  (四)防疫體系逐步完善。從2003年開始,縣委、縣政府著重加大動物防疫體系建設。隊伍體系上,全縣組建了283人的基層防疫隊伍,人員經費按省定標準列入縣財政預算;冷鏈體系上,縣畜牧局裝備了疫苗冷庫,鄉鎮站均配備了冰箱,部分防疫人員配備了摩托車。在全面推進動物防疫體系建設的同時,加快標準化鄉鎮站建設,今年全縣已建成的標準站12個,還有9個站正在建設中。動物防疫基礎的夯實,有效提升了全縣重大動物疫病的防控水平,為全縣經濟建設和農民增收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二、主要做法

  (二)創新機制,實施多輪驅動。一是健全領導機制,凝聚發展合力。縣、鄉(鎮)成立主要領導和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組成的農業產業化領導小組,負責生豬產業規劃指導、養殖小區建設等重大問題的協調處理,形成了黨政“一把手”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做到“一項產業、一套工作班子、一個實施方案、一套扶持政策”,有效地推動了各項措施的落實。二是完善政策機制。先後出臺了《**縣“十一五”畜牧業發展規劃》、《關於轉變畜牧業生產方式的意見》、《關於做好2008年全縣能繁母豬保險、補貼工作的通知》、《**縣生豬產業4619計劃實施方案》等檔案,明確扶持政策,對利用“四荒”和房前屋後閒置土地改造豬舍的,按照不得佔用基本農田、不改變既定用途的`原則,列為農業用地完善相關土地使用手續,免交各種費用;建設養殖小區的,享受扶持個私經濟的有關優惠政策,並給予財政扶持。三是創新投入機制。

  三、今夏豬病防控工作情況

  進入夏季,我縣生豬零星發生高熱病例,為防止疫情擴散,我縣採取綜合防控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是強化免疫措施,確保免疫質量。加強對規模豬場免疫工作的指導,幫助豬場重點做好免疫程式的制定或修訂工作,確保豬場科學免疫;及時做好豬場強制免疫疫苗的供應工作,確保防疫物資到位。二是加強宣傳指導,強化防病意識。督促指導規模豬場嚴格執行動物防疫制度,實行封閉式管理,禁止閒雜人員及畜禽進場;幫助養殖場搞好平時飼養管理,做好圈舍的通風防暑降溫、環境衛生、驅蟲、消毒及藥物預防工作。三是強化動物疫病監督管理。狠抓產地檢疫、市場檢疫、運輸檢疫、屠宰檢疫四大檢疫環節,加大對逃避檢疫及私屠亂宰等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杜絕不明原因病死豬及其產品進出縣境、市場。四是規範處置病死豬。要求各鄉鎮獸醫站按照“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原則,加強豬病監測,在診斷過程中,發現疑似重大動物疫情及時向縣畜牧獸醫局報告,同時及時採取措施進行小範圍內隔離,防止疫情擴散,對病死豬堅持“四不準一處理”(即:不準宰殺、不準食用、不準****、不準轉運和無害化處理)等有關要求進行處理。五是加強夏季豬病防控技術培訓。自4月份來,縣畜牧獸醫局積極利用新型農民培訓和創業培訓及專門會議對全縣畜牧獸醫人員、防疫員、養豬大戶開展了夏季豬病防治技術培訓共計45場次,累計培訓600餘人(次),培訓效果顯著。六是科學引導輿論。科學地將當前豬病防治工作透過電視、報紙、印發明白紙等形式進行宣傳,公佈疫情24小時舉報電話和值班電話,科學宣傳、正確引導,減少不必要的恐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