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研組的工作總結

小學數學教研組的工作總結

  時間過得真快,一段時間的工作已經告一段落了,回顧這段時間以來的工作,收穫頗豐,需要認真地為此寫一份工作總結。你還在為寫工作總結而苦惱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教研組的工作總結,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教研組的工作總結 篇1

  時光流逝,一個緊張、充實、有序、奮進的學期即將結束,小學數學教研組工作總結。第一次接手數學教研組的工作,是十分茫然的。一學期來,在我們數學教研組的全體數學老師的幫助下,工作順利展開,十分感謝!數學教研組以整體推進素質教育為目標,以課程改革為中心,以課堂教學改革為重點,認真落實“科研興教、科研強師、科研興校”戰略,深入開展教學研究,並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援和幫助下,我們加強教研力度,採取課題牽動策略。以課堂教學改革為切入點,以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為主攻方向,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現就以下幾方面總結如下:

  一、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建立學習型、創新型的教師隊伍。

  1、紮實做好常規教學工作:備課充分,目標明確;上課認真,方法靈活;作業佈置突出重點、適量,講求效果,有收必改,有練必評,有錯必糾。本學期對學校的教學常規檢查細則根據《新常規》進行了修改,嚴格根據學校的常規檢查進行檢查。一學期檢查三次,分為期初、期中和期末,並進行如實登記和反饋。

  2、在課堂上,為加強老師的課堂管理和課堂教學,本學期在教科室的帶領下,加強了隨堂聽課的強度。爭取做到每兩週或者每三週進行隨堂聽課,並且請全效空課老師聽。最後由上課老師做總結,聽課老師評價。

  3、在數學教研上,增加了“數學小課題的研究”的經驗分享會。請對這方面有經驗的老師準備資料或者親身經歷進行講解,並對數學小論文的選題、展開、研究過程、結果各個過程進行了分析,使新教師和還沒接觸的老師學有所獲。

  二、加強常規管理,最佳化課堂教學。

  本學期,教研組加強了課堂教學常規管理,並配合教導處繼續強化教學“六認真”的督查評估,使備課、上課、質量檢測、作業批改、輔導學生、組織課外活動的各個環節都符合規範化的教學要求。

  1、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各教師應從素質教育的高度把安排到的課上足、上好。

  2、文化知識考核:平時組內單元把關、期中各年級能認真做好質量分析;學期末班級能統一過關測試,相互比較,對比差距和不足,迎接全區期末抽測考試。

  3、一學期來,教師們都能按要求備足備好課,青年教師大都能寫好詳案,並能及時寫好個人補充和教後反思。

  4、本學期在教研室和教導處組織安排下,教師積極參與各項教研活動。例如沈肖秋老師參加了區級優質課評比活動。

  三、加強課題運作,紮實開展教學科研活動。

  1、為了改革課堂結構和教學方法。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我們堅持開展聽、評課活動。且把這個活動做為一個重要的教研活動。每學期開展聽評課。我組教師十分重視聽評課活動,聽課前認真備課。設計教案,互相切磋。聽課後認真評課。如教學內容安排否恰當。難點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當,教學手段的使用,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是否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老師的教學基本功等方面進行中肯,全面的評論、探討。聽評課活動促進了教學水平的提高。

  2、大力開展“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充分發揮教研組的教研力量。本學期重點抓好集體備課,注重群策群力,弘揚集體智慧。本學期我們教研組單週集中開展了一次大組集中教研備課,間周各年段組備課學習,做到有記錄,有資料,上課教師能寫好課後反思,聽課教師還能及時寫好聽課評價。

  四、大力推進新課程改革,繼續深化課堂教學改革。

  1、牢固樹立“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的思想,積極構建新課標下的適應時代和兒童身心發展的課堂教學理念、方法和評價體系,每一位教師把“努力上好每堂課”作為自身工作的起碼要求,切實提高課堂四十分鐘的效率。真正在課堂上落實並實施“有效教學”。

  2、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本學期繼續改變學生單一的接受性學習方式,提倡了研究性學習、發現性學習、參與性學習、體驗性學習和實踐性學習,以實現向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化轉變,把要我學變我要學,我能學,我會學,從而促進學生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體發展,為培養未來需要的人才打下基礎。

  3、建立並逐漸完善與現代教育相適應的評價體系,以激勵廣大教師的課改積極性。對學生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的多方面特長和潛能,瞭解學生髮展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教育改革,教學研究是教育事業發展的一個永恆的主題。我們將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大膽探索,不斷創新,使我們的教研工作更上一層樓。

  小學數學教研組的工作總結 篇2

  教育教學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的工作,作為一名教師,對其勞動質量提出的要求是很高的、無止境的,所以,我總是時刻告誡自己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注重自身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不斷提高個人教育教學水平,投入到教育教學中。結合本學期的教科研工作總結如下:

  一、自身學習

  堅持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積極學習各種理論,做好。嚴格要求自己,充實自己,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思想與時俱進,以便在工作中有堅實的理論作指導,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利用業餘時間認真學習,學習製作課件,為學校的教育教學服務。

  二、教學方面

  1。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

  教材是教學的依據,教師對教材的瞭解就了課堂教學的效果,本學期雖然沒有安排教材解讀,但是我想要練就自己過硬的業務能力,就不能為解讀而解讀,所以本學期我仍很重視對每一單元的知識進行教材解讀,重視學生已有的知識技能,系統的瞭解、分析教材,明確每一單元的重、難點,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考慮教法,做到有的放矢的進行教學。

  2。寫好教學反思、隨筆,努力使自己業務水平再上新臺階。

  反思是自我提高的階梯,好好想想哪裡做的不夠好,這樣會使我們保持一種積極探究的心態。隨時寫下工作中的點滴,為以後的教育教學留下寶貴經驗,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使自己業務水平再上新臺階。

  三、教研方面

  本學期結合本班學生課堂氣氛不積極的特點,制定了研究方案——《創設有效情境提高課堂效率》

  專題的提出:

  有效的課堂教學是我們永恆的追求,而有效的課堂教學是透過有效的教學情境來實現的。《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求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和發展的過程。在情境中學數學,是學生最感興趣的;貼近生活去學數學,是最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透過創設行之有效的教學情境,不僅可以使學生容易掌握知識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原來枯燥的、的知識變得生動形象、饒有興趣,不斷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

  研究目標:

  1、透過研究使數學教學中學習情境的創設更加有實效性,切實提高數學教學效果和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2、透過研究促進學生能夠將數學和生活很好地融合到一起,使學生能夠用數學的眼光發現、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透過有效情境的創設與利用,使學生在知識、技能和能力得到同步發展。特別是在創新意識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明顯的提高專題的實施

  創設數學教學情境用不著非常複雜,但一定要有實效,要能讓學生感興趣,能引起學生的思維衝突,能啟用學生的探究慾望。那麼,什麼樣的情境才能提高課堂效率,促進學生髮展呢?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探索實踐,合幾個教學例項來分別舉例說明取得的實效。

  一、基於生活,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

  "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到處有數學"不再是空話。創設教學情境首先要注重聯絡學生的`現實生活,在學生鮮活的日常生活環境中發現、挖掘學習情境的資源,他們接受起來就比較容易,其次要挖掘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比如在《估算》一課中,學習估算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掌握估算的方法,同時要了解估算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在教學中我沒有一味的利用教材,而是創設了一個生活情境:依據本班人數估計二年級有多少人,在依據二年級的人數估計全校大約有多少人,學生一聽特別感興趣,都趕緊算。在估計二年級有多少人的時候,巧妙利用了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學生都知道51的近似數是50,這樣二年級大約有150人,全校六個年級大約是900人。

  二、創設故事情境,讓學生在"趣"中"思"。

  小學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更多關注的是"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採用故事這種方式,學生的情感最投入,積極性也容易被調動起來。在教學《銳角和鈍角》時,利用銳角、直角和鈍角的關係,編了一個貫穿教學,說"直角有一個弟弟叫銳角,你來猜猜黑板上哪個是銳角,根據是什麼?"學生聽完爭先恐後的舉手回答,學生的求知慾望一下被激發,接下來認識銳角的時候不但積極性高而且主動,教學很順利,說明數學本身所散發的魅力最吸引人。

  三、在知識鞏固上,創設競爭情境。

  小學生具有好勝的心理特點,競爭對學生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如在學生掌握了口算的方法後必須反覆練,而反覆練又顯得單調枯燥,於是可在練習中採用"開火車"、"找朋友"、"奪紅旗"、"摘蘋果"等方法進行。這些是小學生最樂意做的,透過這些遊戲不僅使學生在遊戲中學到知識,鞏固知識,而且使學生產生競爭意識,培養學生力爭上游的精神。結合這個專題講了一節計算課——《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口算本身就很枯燥,而且很多孩子已經會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題了,並且有自己的計算方法,習慣用自己的方法,但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有進位和退位的,不是那麼簡單容易,是學生最容易算錯的,所以在複習鋪墊和鞏固過程中以開火車、送小鳥回家、建房子、幫小猴摘桃子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反覆運用口算方法練習鞏固,形成競爭氛圍,達到計算又對又快的目的。

  為了讓數學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創設一個有效的數學情境非常重要。根據教學需要,圍繞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創設貼近學生現實生活,貼近學生學習起點,緊貼數學學習主題,內容真實,形式樸實的數學教學情境,才能達到啟用思維,活躍氣氛,務實高效的目的,從而讓創設的數學情境真正在教學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益,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自由發展的陣地。學生高高舉起的小手和炯炯有神的眼神傳遞給我的訊號是他們很感興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高了,課堂效果自然就提高了。

  小學數學教研組的工作總結 篇3

  疫情的突然爆發,擾亂了我們正常的開學時間,雖然線下的課停了,但是學習不會停止,數學組的教研活動自然也不能停,我們的教研主陣地轉移到了線上。這一學期,我們數學教研組的全體教師遵照區市育局及縣學科教科室的教學教研計劃,如期舉行了數學組雲教研活動,立足線上課堂、探索如何做到高效教學的集體備課,及基於核心素養的試卷命題,以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深入開展教學研究。現將本學期的教研工作總結如下:

  一、緊抓常規,檢查反饋

  期初根據本校數學組的實際情況制定了教研組工作計劃,並在數學組微信群、釘釘群中開視訊會議告知各項活動。依據教務處的工作安排,在期初、期中及期末對每位教師的計劃、線上聽課、作業批改、聽課筆記、培訓記錄等進行檢查,並及時登記反饋,以促進教學常規的規範化。

  二、高效課堂,改革教學

  本學期的研討課主題是在線上舉行,在釘釘群聽了胡的課《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練習》和鄒老師的《圓柱的表面積》。課後我們先聽兩位老師說說自己的想法,然後再從多方面進行點評,比如重難點突破等。雖然線上研討效果一般,但是老師們都認識到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提升自己,才能與時俱進,成為研究型和創新型的教師。

  三、聚焦複習,有效備課

  數學組圍繞著“關注重難點,高效複習”的主題展開多次集體備課,特別是對疫情階段所學的知識進行有效的複習。首先各數學教師仔細研讀單元教材和教學建議書,明確複習課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隨後主備老師談了自己對教材的理解。接著每位老師對主備老師的教學設計內容進行修改。

  集體備課只是形式,目的在於提高老師們的專業水平,養成認真鑽研教材的習慣。過程中,老師們你一言我一語,互相交流,積極討論,在爭論中成長。再由主備老師對本節課的教學設計重新進行修改、調整,做到真正的高效複習。

  四、素養引領,加快專業發展

  我們教研組每位教師都十分注重自我提高,不斷給自己加壓,以便更好地從事教學工作,在進行繁重的教學工作的同時,積極參加市、縣教研室舉辦的每月9日的線上培訓活動,且認真做好聽課學習記錄,結合自身教學實際,不斷地總結與提高,教研風氣濃厚。

  教研之路漫漫且修遠,我們數學團隊定會不斷摸索,更為奮進,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探究天地。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