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與生活期末教學工作總結

品德與生活期末教學工作總結

  又到期末了,大家在教學工作完成階段需要對自己做好總結,下面一起去閱讀小編整理的品德與生活期末教學工作總結吧,希望對你有幫助

  品德與生活期末教學工作總結1

  本學期由於身體原因,未能堅持到學期末,但總的教學思路及工作計劃都得到全面貫徹並保質保量地完成。現就本學期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簡要總結如下。

  本學期為了創造性地開展好本課的教育活動,注重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在教學工作中我注重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組織教學。

  一、注重了做兒童教育活動的指導者和合作者。

  新的課程標準規定了我們的任務不是講解教科書,而是努力創造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結合實踐培養兒童的品德與習慣,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引發探索慾望。讓他們能夠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身心健康地成長。

  二、注重珍視兒童生活的價值。

  兒童品德的形成和各方面的發展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教學過程中我透過深入淺出的道德、科學、生活方面的啟蒙教育,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學習做人。為兒童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實際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基礎,幫助他們在價值多元的社會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打下基礎。

  三、注重透過各種教學活動來實現課程目標。

  教學活動中我注重兒童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遊戲和其他實踐活動。教師的主要作用是指導學生的活動而不是單純地講解教科書。我的課堂上更多地是透過實際參與活動動手動腦。構建知識和能力形成內化的道德品德。透過活動的開展,讓同學們瞭解自我,認識自我的價值,瞭解社會,以發展的眼光看周圍的世界。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和自豪感。透過活動的開展,圍繞教材所設“三條軸線”。注重了以下四個方面的培養和內化,即讓學生們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積極地生活,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和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

  四、注重了創造性、開放性的教學模式。

  根據本地兒童的實際面向兒童的整個生活世界。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放開手腳,大膽嘗試,開發利用課程資源,把我們的課堂拓展到家庭社會及兒童的各種生活空間,並結合學校的其他活動或有關學科的配合中彈性地延伸,關注兒童豐富多彩的體驗和個性化的創意與表現。還及時地把社會中新的資訊,新的科技成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吸收到課程中去,不斷提高了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的思想素質,生活能力,在多側面、多層次上得到提高。

  今後努力的方向:

  第一、加強專業教學水平。教師的專業即是教師之本,我將在具體的教研活動中,在教案編寫、課堂教學、課後反思等方面加強鑽研,不斷提升自己的教研能力、教學水平,並透過聽課加強互相學習,透過撰寫反思、教學論文等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讓品德與生活教學更有趣、有效,更富創新思想,更能促進學生的成長。

  第二、繼續加強品德與生活學科教學研究,努力提高教研水平。 總之,透過一學期的品德課教學,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了提高,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今後我還要繼續學習如《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之類的指導性文章,進一步理論聯絡教材及教學工作實踐,創造性地開展教學工作。

  品德與生活期末教學工作總結2

  一、學期目標

  20xx年9月至20xx年1月,本人承擔了三(1)班品德與生活的教育教學工作,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總結。一學期來,按照課程特點制定實施了教育教學工作計劃,對學生進行了一系列的教育。

  品德與社會課程旨在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矗

  二、實施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

  品德與社會課程目標的三個方面是一個有機結合的統一體。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全面地把握目標,改變過去偏重知識學習,忽略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的教學觀念,透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

  2、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

  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積累了一些社會生活經驗,形成了相應的態度和能力,工作總結《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總結》。因此,在教學時善於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學習主題,不斷豐富和發展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範的價值觀。

  3、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透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為此,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向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轉變,創設學生樂於接受的學習情境,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注意引導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社會,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和解決問題,要及時鼓勵學生的各種嘗試和有創造性的思考,引導學生得出有價值的觀點或結論。

  三、評價方法

  1、教師觀察記錄描述性評語。教師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的情感、態度、能力、行為進行觀察,並做記錄。

  在與學生進行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對學生在一段時間內學習本課程的學習態度、表現等以描述性的語言寫成評語於素質報告冊上,鼓勵學生鞏固進步,修正不足,繼續努力。

  2、學生自評

  教師引導和幫助學生對自己在學習中的表現與成果進行自我評價,以提高自我認識、自我調控的能力。

  3、學生互評

  學生依據一定的標準互相評價,這種評價可以幫助學生逐步養成尊重、理解、欣賞他人的態度,相互促進。

  透過一學期的教育教學,教學效果良好,達到了預期效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