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鄉工作計劃(精選13篇)
下鄉工作計劃(精選13篇)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穫,是時候認真思考計劃該如何寫了。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下鄉工作計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下鄉工作計劃 篇1
為了適應知識經濟的發展,加強中小學教師培訓是整體提高教師素質,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辦學品位。同時為了滿足培養創新型人才服務的需要,對課程目標、結構、內容、實施和管理等各個方面都做出了突破與創新的全面改革。,隨著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的深入開展,中小學教師的知識結構、學歷層次、適應新課程的能力、研究意識、自我發展意識等方面都取得了明顯成效。這對於處於教育主導地位的教師來說,挑戰是不言而喻的。教師的教育觀念、教育方式、教學行為,以及角色等都要發生深刻的變化。為了使教師的素質適應改革發展的需要,為了將新的課程理念真正滲透到教師的教學實踐中去,必須對廣大教師進行培訓。教師培訓的方式將直接影響到培訓效果,從而影響到新課程的實施,必然也就關係到課程改革的成敗。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教育教學技能,加快專業成長已是中小學教師的現實渴望。此次自己有幸參加了‘國培計劃“遠端培訓一員,榮幸參與了培訓學習,透過學習,體會頗深。
參與式培訓是一種比較有效的培訓方式,“參與式培訓”是體驗式的一種,是使用“參與式的方法”進行的一種培訓活動。它強調透過培訓者與學員雙向以及多向交流、互動的方式,充分運用靈活多樣、直觀有趣的各種手段,調動學員積極充分參與各項活動,在參與中掌握一定的知識,發展一定的技能,並形成一定的態度以積極參與學習。教師的有效培訓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素質的重要途徑,是當前基礎教育改革對教師隊伍發展的必然要求。反思以往的教師培訓的理念和方法,借鑑國內外相關研究的經驗,探索新的教師培訓模式,對於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那麼參與式培訓過去有哪種方式呢?
一、教育部門有組織性的教師集中培訓。
教師以前培訓都是由教育部門指定教師到指定的時間,召集在職中小學教師集中在縣教育部門指定培訓中心進行培訓理論學習、技能訓練、問題研討等教學活動。這種培訓模式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快速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理論水平,解決一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共性問題。透過問題研討、互動交流,也能解決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個性問題。
其中在集中培訓學習期間,聘請名到場現場指導授課,內容是從不同層面就學校和諧與發展、人性化管理、什麼是幸福、中外教育的比較、進行了全面剖析與闡述,包括教師專業成長、師德修養同。培訓過後還將就當地教育改革與發展等問題與學員們進行探討,專家們既有幽默、生動、有趣、深入淺出的知識傳授,又有焦點、熱點、難點問題的探討,不僅豐富了教師們的理論知識,而且提高了教師們自身的實踐能力,正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受益匪淺。
這種集中培訓模式的優勢在於:有利於培訓機構組織和學習實時管理的方便,,適合通識知識的集中學習,也利於有針對性地進行普遍問題的集中研討和解決。不足之處在於,工學矛盾比較突出,增加了學校和教師的經濟負擔,再者就是針對性不是很強,培訓效果不是很好。如果組織不好的話,往往容易流於形式,教師不是積極來參與學習,而是消極被動地學習。
二、學校業務學習時間進行的校本培訓方式。
學校一般都有周計劃的業務學習時間,為了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倡教師學習,校本培訓是師資培訓的又一種新形式,就是指學校根據本校的發展規劃,在對學校教師的現狀與潛力進行系統評估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校內外的各種資源,透過自行規劃設計或專業研究機構、研究人員合作的方式開展的,旨在滿足學校發展需要,促進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的全員培訓活動。“校本”培訓通常是:指所要培訓的要解決的是學校和教師教學實踐所面臨的問題;或者指教師應該而且必須在任職的中小學和課堂中謀求自身的專業發展和指教師培訓的一切活動都必須從學校和教師的實際需要出發。這種校本培訓更加關注教師教學實踐能力的發展,更能激發教師參與熱情,使教師培訓更具活力和效益。它具有以下的特點:
1、是能夠保持培訓的針對性,直接利用任職學校提供的各種資訊來做培訓的決策,更加適合學校的教育教學實際。
2、是培訓活動收益好,透過任職學校的有效組織,促使受訓教師積極參與,並將培訓所獲及時地加以實踐,同時緩解了教師的工學矛盾,而且它也是比較經濟的培訓方式。
3、是培訓活動的涉及面廣,由於任職學校積極參與培訓的全過程,使全體教師經常處於一種終身教育的氛圍之中,能使每個教師的教育能力、思維創新能力以及職業道德水平得到不斷提高。
4、是使得教育理論對教育實踐更具有指導性,校本培訓在實施過程中要得教研室、縣進校及其它師資培訓機構的人力、資源等方面的支援與幫助,專家的理論知識與中小學教師的實踐經驗緊密結合,有利於教育實踐在新理論的指導下發展。
這種培訓模式的優勢在於,能突出學校主體地位,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另外,形式多樣化,有一定的靈活性。不足之處在於,學校要有一定的培訓支援,不然會低效或無效;另外,還需要組織機構加強對培訓過程的監督,否則會流於形式。
三、送教下鄉就地引領鄉村教師參與培訓學習。
多年來大多教育培訓機構,都因為教師教學的需要,有計劃地分批組織培訓者到一線農村中小學學校進行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現場專題培訓,。這種培訓模式也稱“送教上門”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能進行針對性培訓,解決某些教學過程中的實際問題。
這種培訓模式的優勢在於,能結合實踐,有利於理論轉化為教育教學實踐,指導性、針對性比較強。另外,教師培訓可以不出校門,緩解了工學矛盾,同時也減輕了經濟負擔。但是,受培訓者隊伍人數、專業素質等的制約,參訓人數有限。
四、現代培訓主要是以遠端培訓模式
以計算機與網路為手段的“網路培訓”,包括線上文字學習、影片講座、專家線上答疑、同伴交流互動等方式。現代遠端教育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伴隨現代媒體技術的發展而迅速成長壯大的教育活動形式。遠端教育有如下特點:
(1)開放性。這是遠端教育最基本的特徵。常規的學校教育是封閉性的,遠端教育可以共享教育資訊資源。
(2)延伸性。這是遠端教育的功能特徵。常規的學校教育把學習者從四面八方彙集在特定的校園中,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由教育者對其實施教育活動。這是一種教育資源與功能收縮和集中應用的教育形式。遠端教育正好相反,它把教育資訊傳送給四面八方的學習者,藉助各種媒體技術把教育資訊向外傳輸,實際上就是把教育資源和教育功能向外擴散。遠端教育就是透過這種擴散,將自己的教育功能向整個社會延伸。這種延伸性符合現代教育的終生學習的理念。
(3)靈活性。它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讓學員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由學習。
這種培訓模式的優勢在於,課程質量高,學習資源多,指導性強;專家能跟進指導,互動交流等,針對性比較強;非實時課程學習和互動較好地解決了工學矛盾。不足之處在於,需要參訓教師具備上網學習條件和一定的學習技能;對參訓教師的學習監控能力有限,需要培訓者高度的學習自覺性。否則,易出現弄虛作假的情況,會讓培訓流於形式。
目前現代培訓模式以遠端培訓為主,其中又以講座式培訓和參與式培訓為主。
傳統的師訓課堂一直沿用著講座式,當前課程改革培訓中,人們越來越推崇參與式。然而,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覺得這兩種培訓方式各有優缺點。於是作多角度考察、比較、分析、從而對著兩種培訓方式在師訓課堂上的應用有了全新的認識。
對講座式培訓的作用:講座式培訓是培訓者按照培訓計劃以定論的形式系統地向參培教師傳授新的教育教學理論知識的一種教師培訓方式。這種培訓方式是單向度的資訊傳輸,參培教師只需接受、理解培訓者所傳輸的資訊。但對資訊的接受、理解也有被動與主動之分:如果是被動地聽講座,那麼參培教師對培訓者所傳輸的資訊缺乏興趣,動機,不能積極地把所學知識融入到自己已有的知識系統和行為系統,他們僅僅是一個接受資訊的容器,許多參培教師聽完講座之後,往往感慨“聽起來蠻有道理,可就是不知道到底怎麼做”,可見這種培訓方式有著不可忽視的侷限性。如:
1、不利於調動參培教師的學習積極性。由於課堂中缺少參培教師的參與,他們的心理容易疲勞,因而學習積極性也就難以調動。而且長此以往,會導致他們對參加培訓產生反感。
2、忽視了參培教師的個性差異。參培教師有著千差萬別的經驗基礎和理論素養,也就是有各自不同的理論需求,如果我們僅僅要求他們被動地接受培訓者預先安排的同一內容,那麼對多數參培教師而言是不公平的。
3、對參培教師今後的課堂教學有直接影響。參培教師如果長久被動的聽講座,那麼他們對培訓內容容易忘記,而對教學形式則很容易直接模仿,即使我們在講座中不斷提醒他們要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但他們往往無所適從,而最終仍然直接搬用培訓者所用的教學形式。
然而主動地聽講座是參培教師對培訓者所傳輸的資訊進行理解、選擇、加工的過程。這一過程能使新的理論知識融合到他們自己的理論系統當中,聯絡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綜合思者,並適時地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因而主動地聽講座有著不可替代的優越性。.有利於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規定人數的培訓。講座式培訓能較好地發揮培訓者對培訓內容、教學節律的控制作用,有利於培訓者按時完成培訓任務。而且參加講座式培訓的人數無嚴格要求,可以以大班制,鋪開大面積培訓,加快培訓程序。.有利於參培教師快捷、準確、系統掌握理論知識。培訓者用最快捷的方式把最前沿的教學理論知識、教學改革動態準確地、系統地展現在參培教師面前,使他們開闊眼界,領略現代教育的氣息,為他們進行教學和科研提供有利的理論基礎,又可避免他們在教學研究和教學實踐過程中許多不必要的曲折和困難。
參與式培訓是培訓者創設情境或給予材料充分喚起參培教師已有經驗和理論,在平等、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索和共同分享並生成新的經驗和理論的一種教師培訓方式。這種培訓方式的資訊傳遞是雙向性、多通道,它的優越性相當明顯。
1、參培教師的共性與個性相得益彰。參與式培訓既可以共同研究一些必要的共性問題,也可以依據各人的經驗、要求解決的問題的不同而選擇個性問題,而且參培教師可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學習研究方式,用多樣化的學習研究方式取代原來單一的接受式。因而在內容選擇和學習研究方式上均使參培教師的共同與個性相互促進,協調發展。
2、促進參培教師在活動、表現和體驗中反思。教學實踐下,在合作交流中分享他人和自己的既得經驗,從而提升為自己的教學理論。在這個過程中參培教師不僅獲得了理論知識,而且他們的教學研究能力和與同行合作交流的能力都得到較大的提高,這對他們今後的教學與科研具有正規化作用。
3、有利於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可以這麼說。我們的參培教師也是應試教育的產物,長期受傳統教育文化的薰陶,他們不可能在短時期內真正接受大量新理論,也不會在短期內產生根本行為轉變,參與式培訓使培訓者與參培教師之間展開理論與實踐的對話,他們聯絡自己的實踐,共同觀察、分析案例或某個問題,最後達成共識,理論的構成反映在實際之中。只有當參培教師親身獲得這種體驗,他們才會自然地接受理論,才能真正自覺運用所學理論指導他們今後的教學實踐。
然而參與式培訓並非十全十美,它的侷限性具體表現在:參培教師所獲得的理論知識大多是專家們研究出來了,而我們讓參培教師再重複理論的探索與形成過程,這樣難以使培訓在短時期內大面積鋪開;參培教師所獲得的理論知識較零散,系統性不足,由於個人的認識程度不一樣。有些問題透過討論交流最後也難以達成共識。培訓內容的來源不同。培訓組織形成不同。師生角色不同。培訓理念不同。
參與式培訓與講座式培訓二者聯絡密切,相互促進。一方面講座式培訓是參與培訓的基礎,沒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參與式培訓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參與式培訓也是促進講座式培訓的重要條件。透過參與式培訓促進參培教師掌握和理解講座式培訓內容。
總之,在重視效益特別是關注速率的培訓中,我們應該將各種式培訓模式和參與式培訓緊密結合,不能單一地把其中一種作為唯一的培訓方式。其他培訓有它的優勢。特別是能調動參培教師主動接受的講座,它能在短時間內使參培教師大量接受教育理論的精華,提升他們的教育教學和科研能力。參與式培訓能使培訓課堂民主、活躍、個性化,讓參培教師成為培訓的“主人”,使他們適應並喜愛培訓課堂,欣然獲得和應用理論知識。我們結合運用,不妨在參與式培訓中增添小講座,在講座式培訓中增強參培教師的參與度,使得兩種培訓互相融合,取長補短,提高培訓效率
下鄉工作計劃 篇2
為了實現我市教研工作重心下移,提高我市農村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促進我市教育均衡發展。根據《東方市感城中心學校關於教研員到農村學校蹲點開展教研活動的工作方案》的要求,特制定本人下鄉蹲點工作計劃。
一、工作目標
透過課堂教學研討,教學常規檢查等教研活動的開展,不斷強化學校內部的管理,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確保蹲點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得到全面提高。所以本次開展的教研活動一定要聯絡本地的實際情況來開展,爭取在活動期間取得一定的成效。
二、工作內容及措施
(一)瞭解學校的基本情況,確保蹲點工作的高效開展。
下鄉前,將與校長進行及時的聯絡與溝通,相互交換意見,瞭解學校的基本情況,以便結合學校實際,採取相應的工作措施,為蹲點工作的開展做好鋪墊。
1、瞭解各學科教師人數,學生人數與班級數,以便更好地開展工作。
2、透過檢視學校的各項管理制度,瞭解學校的內部管理情況,針對存在問題進行整改。
3、深入探究,跟蹤整改
針對已經確定的主題進行常識性的探究,並確定跟蹤的方向,努力整改,爭取越做越明。
(二)聚焦課堂,著力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1、深入課堂,開展“地毯式”聽課,進行教學診斷,找出存在問題,與老師們一道探討有效的教學路徑。
2、組織教師進行理論學習,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不斷豐富他們的理論知識,以便更好地以理論指導實踐。
3、開展磨課、觀課活動。透過集體備課、磨課等方式不斷打造有效教學,為教師提供專業引領,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4、活動小結,提煉成果
活動結束之時,與本校教師一起提煉共同研究出來的成果,認真聽取教師對本次活動的意見和建議,深刻反思,形成文字,將成果推廣。
(三)進行教學常規檢查,促進常規工作效益的提高。
1、瞭解學校的常規工作管理辦法,協助學校不斷完善學校的《常規管理制度》《常規管理實施細則》。
2、對教師的常規工作進行跟進檢查,查詢存在問題,提出整改建議進行整改。
3、督促學校建立“教師教學常規工作情況公示欄”,對教師的常規工作進行跟蹤管理,定期公示,確保常規工作的及時性與有效性。
(四)加強對後進生的輔導。
1、召開科任教師會議,進行調查摸底,找出後進生存在的問題及原因進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2、根據後進生的缺陷與不足,每個班、學科都要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後進生輔導計劃,確保輔導工作的按部就班。
3、學校每個工作日都要安排固定的輔導時間。科任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缺陷與不足進行輔導。每次輔導都要記錄在案,以備檢查。
4、輔導要以夯實基礎為目標,以訓練能力為重點,要進行階段性檢測,對檢測結果進行分析,以檢驗,更好地為下階段的輔導做出決策。
(五)檢查課程的開設情況,確保各門課程得到有效實施。
1、檢視學校是否按國家規定開齊課程,開足課時。
2、檢視各門功課的編排是否科學合理。
3、針對存在問題尋找有效辦法加以改進。
三、行事安排
十月份:
1、瞭解學校的基本情況,檢視各項管理制度,加強學校內部管理。
2、檢視課程的開設情況。
3、深入課堂,對每個年級、班進行聽課,找出教學存在問題進行反饋。
4、由學校組織召開科任教師會議,查詢教學質量低下的主要原因,針對後進生存在的問題及原因進行分析,針對存在問題制定輔導計劃加強輔導。
5、瞭解學校的常規教學情況,制定本次活動的行事方案,對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提出合理的整改建議。
十一月份:
1、組織教師進行理論學習,開展集體備課、磨課、觀課活動。
2、進行教學常規抽查,督促學校建立“教師教學常規工作情況公示欄”,公示教師的常規工作情況。
3、進行階段性檢測,檢驗,為後續輔導指明方向。
4、跟蹤整改情況,深入每個班級的課堂,摸索有效課堂教學的形式,與教師親密接觸,知根知底。
十二月份:
1、開展一人一節公開課活動,檢驗教師的教學效果。
2、抽查教學常規,對抽查結果進行公佈。
3、彙編課堂教學的有效方案,展示示範課,繼續探索有效課堂教學模式。與教師探索教材的使用和有效教學的關係。
二零一五年一月份:
1、由學校組織,對教師的常規工作進行全面檢查。
2、開展知識抽測活動,檢驗一學期來的工作效果。
3、總結蹲點教研活動情況,提煉有價值的教育教學成果,傾聽一線教師對本次教研活動的評價,及時改進工作態度和方法方式,為後續工作提供決策。
下鄉工作計劃 篇3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一號檔案精神,大力加強農村基層文化建設,提供優質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不斷豐富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進一步推進文化下鄉活動,特制訂台山市20xx年文化下鄉工作計劃。
一、下鄉服務專案:
歌舞、戲曲、圖書、電影、文物、書畫、攝影等。
二、下鄉服務隊伍:
市粵劇團、市青年粵劇團、市業餘歌舞團、市廣東音樂團,臺城市區新鳳鳴、百花、金春鳴、藝苑等四支業餘曲藝隊,市圖書館、市文化館、市博物館、市電影發行放映管理中心、市書畫院等十三支隊伍。
三、下鄉服務時間安排:
1、市粵劇團及市青年粵劇團除各安排200場粵劇在XX一帶演出外,八、九月份各安排5—10場粵劇在我市農村演出。
2、市業餘歌舞團自三月份開始每月安排1場歌舞節目下鄉演出。
3、市廣東音樂團擬安排3場廣東音樂演奏會分別在6月、8月、10月下鄉演出。
4、新風名曲藝隊、百花曲藝隊、金春鳴曲藝隊、藝苑曲藝隊等四支曲藝隊每月各1場曲藝節目下農村基層演出。
5、市電影發行放映管理中心開展“百部電影進農村”放映活動,擬組織三支放映隊赴農村放映,每月10場。
6、市圖書館計劃籌集1萬冊圖書、雜誌分別送到鎮文化站圖書室、農村社群文化室。
7、市文化館、市博物館、市書畫院擬組織“XX華僑史展覽”、“黨旗飄飄”圖片展覽。“XX市建設成就”書畫、攝影展覽等分10場送往農村基層展出。
四、下鄉服務總場次:
1、粵劇下鄉演出12場次。
2、歌舞下鄉演出9場次。
3、廣東音樂團下鄉演出3場次。
4、曲藝下鄉演出36場次。
5、電影下鄉放映120場次。
6、送書下鄉1萬冊。
7、送展覽下鄉展出10場次。
五、經費預算:155000元
下鄉工作計劃 篇4
一、 制定對口支援年度計劃和組織管理
(1)醫院管理方面:開展醫療、護理、院感、醫 療安全管理培訓及指導。
(2)技術援助:由外科、內科、肛腸科安排對口支援 中心衛生院進行醫療技術、手術、查房指導,門診住院診療工作等援助。
(3) 人員培訓:各科接收區鄉中心衛生院人員進修免費。
(4)裝置物品支援:提供 部份基藥及一次性醫療用品。
二、 工作開展情況:
醫務科按照醫院對口支援計劃,制定了醫療幫扶工作計 劃,指定 1—2 個科室對口支援各鄉衛生院,按時派駐人員到鄉衛生院上班 給予技術援助,全年共下派醫技人員到區鄉衛生院共 4 名,開展診療病人 1000 餘 人次,進行技術培訓和指導 112 人次,提高了受援醫院的醫療服 務水平和服務質量。
三、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措施:
1、我院面臨人員少,工作壓力大、業務繁忙, 人員難以落實,存在顧此失彼的現象,需要周密安排合理調配。
2、少數人員下鄉工作責任差,不認真開展現場和學術講座,實施效果差。
3、對工作實施管理方面還存在薄弱環節,需要進一步加強管理。
下鄉工作計劃 篇5
一、從實際出發,精心制定工作計劃。
深入開展“衛生下鄉對口幫扶”“萬名醫師下基層”活動,並紮實有效地開展了這項活動,院黨政領導給予高度重視,經過認真研究討論,精心制定了衛生下鄉工作計劃。要求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二、積極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衛生下鄉活動。
為了切實把衛生下鄉工作辦實辦好,院領導做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在全院各科室的大力配合下,我們克服了醫院資金短缺,醫務人員缺少的困難,組織了巡迴醫療工作組進行對口幫扶,每季度選派我院優秀中層管理幹部到新城鄉衛生院、阿嘎如泰衛生院,幫助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完善技術規範,並組織新城鄉衛生院、阿嘎如泰衛生院中層幹部來我院參觀學習3次。
從而加強了鄉衛生院的內涵建設。同時,我院從鄉鎮衛生院事業發展角度出發,將我院一部分醫療器械於3月間分別捐贈於新城鄉衛生院、阿嘎如泰衛生院,器械裝置共38臺,價值約30,8028餘元。我院每週選派醫療內、外、婦、兒、中醫專業專家下鄉巡迴醫療,近一年派出醫務專家60人次,其中常住醫生人數24人,進行專題講座、教學查房、手術帶教、病例討論等方面的業務幫帶,解決一些疑難雜症,共診治患者1800人次,並協助彩b超、放射、檢驗等輻助科室開展常規的診療專案及規範操作流程。
開展各類手術54臺。舉辦了培訓班3次,培訓基層醫務人員30人次,負責接納進修人員10名,為對口支援單位創收7萬多元。透過幫助管理,培訓人才,診療病人,送醫送藥等活動,把“送”和“教”結合起來,從而提高了各級衛生院的管理、技術、服務水平;同時,我院還在當地積極組織開展義診活動,參加義診的專家共48人次。為當地農民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滿足廣大農民患者的健康需求,得到了廣大農牧民的歡迎和讚揚。
三、我院黨政領導班子高度重視對口支援工作,專門成立領導機構。
由石繼海副院長主抓此項工作,由醫務科負責具體工作安排,外派人員按計劃交接工作,每日補貼20元,報銷交通費20元,工資、津貼、待遇不變,獎金以行政獎兌現,經費由專項經費支出,不足部分由醫院財政支出。
為提高我市農村基層醫療衛生保健水平,切實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療衛生水平,中山市衛生局統一部署,開展“xx市20xx年百名醫師下鄉幫扶分隊”活動。我院領導班子高度重視,4月8日召開了全院職工大會,傳達了開展百名醫生下鄉幫扶活動的檔案精神;指派社群衛生服務中心辦公室負責具體協調工作,召集各站負責人做好各項協助和準備工作。我們又將此項活動向鎮政府主管領導彙報,得到大力支援,透過鎮電視臺播報資訊、懸掛宣傳橫幅等形式進行了全鎮宣傳,為此項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下鄉工作計劃 篇6
4月15日上午,彭文標副院長參加了衛生局舉行的動員會和啟動儀式,隨後由中山市人民醫院10名醫師(其中有5名博士,外科、內科、心理諮詢、超聲等專家)和5名護士長組成的幫扶小分隊一行15人來到我鎮,開始了為期3天的“百名醫師下鄉幫扶農村衛生活動”。4月15日至4月17日,小分隊分別到古鎮醫院及11個社群衛生服務站開展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現將情況總結
一、活動開展情況
1、開展學術講座
15日下午,由小分隊成員在院會議室為我院臨床及社群醫務人員開設了《急診急救基本知識》、《下肢靜脈血栓》、《心臟介入治療》等三個專題的學術講座,有65人次的醫務人員參加。
2、實施診療工作
在16、17兩天的工作中,專家們到古二、曹步等服務站診室為廣大群眾進行診療和諮詢活動,共為85人次的群眾實施診療工作。
3、為群眾義診
小分隊專家們主動到古二,古三的敬老院開展義診和健康宣教工作,共為群眾義診126人次,深受群眾的歡迎和好評。
4、小分隊專家們分5小組到我院各社群衛生服務站
積極與醫務人員進行交流、指導等,幫助完善服務站的各項工作制度,對醫生的醫療行為進行診療規範的指導,為提高他們的診療技術作出努力。
二、指出存在的問題
透過三天的幫扶活動,小分隊專家指出部分社群衛生服務存在的'問題
1、雙向轉診制度不夠完善,一些病人送往古鎮醫院診療後,並沒有轉回社群衛生服務站進行康復治療;一些應上送醫院診治的病人仍留在衛生站中治療。
2、個別社群醫生在診療過程中診療行為不規範,用藥不規範,很少應用輔助檢查幫助診斷疾病,存在醫療安全隱患。
三、提出建議
1、希望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使醫務人員自覺執行雙向轉診制度,做到“小病在社群,大病到醫院,康復回社群”。
2、加強對社群醫生業務培訓,規範其診療行為,並制定嚴格的獎懲制度,努力杜絕醫療隱患。
3、進一步完善社群衛生服務站的各項功能,積極開展康復保健、健康教育等工作。
“xx市xxxx年百名醫師下鄉幫扶分隊”活動的開展,對幫助我鎮社群衛生服務站健全業務規範和制度、提高診療業務技術水平、糾正不良診療行為(如藥物濫用等)、指導和協助開展健康教育工作等方面,起到了幫助提高、促進規範的作用,為我鎮社群衛生服務站和市級醫療機構建起了溝通的渠道,將對今後促進和提高農村醫療衛生工作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下鄉工作計劃 篇7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一號精神,大力加強農村基層化建設,提供優質的農村公共化服務,不斷豐富農民的精神化生活,進一步推進化下鄉活動,特制訂臺市20xx年化下鄉工作計劃。
一、下鄉服務專案:
歌舞、戲曲、圖書、電影、物、書畫、攝影等。
二、下鄉服務隊伍:
市粵劇團、市青年粵劇團、市業餘歌舞團、市廣東音樂團,臺城市區新鳳鳴、百花、金春鳴、藝苑等四支業餘曲藝隊,市圖書館、市化館、市博物館、市電影發行放映管理中心、市書畫院等十三支隊伍。
三、下鄉服務時間安排:
1、市粵劇團及市青年粵劇團除各安排200場粵劇在XX一帶演出外,八、九月份各安排-10場粵劇在我市農村演出。
2、市業餘歌舞團自三月份開始每月安排1場歌舞節目下鄉演出。
3、市廣東音樂團擬安排場廣東音樂演奏會分別在6月、8月、10月下鄉演出。
4、新風名曲藝隊、百花曲藝隊、金春鳴曲藝隊、藝苑曲藝隊等四支曲藝隊每月各1場曲藝節目下農村基層演出。市電影發行放映管理中心開展“百部電影進農村”放映活動,擬組織三支放映隊赴農村放映,每月10場。
5、市圖書館計劃籌集1萬冊圖書、雜誌分別送到鎮化站圖書室、農村社群化室。
6、市化館、市博物館、市書畫院擬組織“XX華僑史展覽”、“黨旗飄飄”圖片展覽。“XX市建設成就”書畫、攝影展覽等分10場送往農村基層展出。
四、下鄉服務總場次:
1、粵劇下鄉演出12場次。
2、歌舞下鄉演出9場次。
3、廣東音樂團下鄉演出場次。
4、曲藝下鄉演出6場次。
5、電影下鄉放映120場次。
6、送書下鄉1萬冊。
7、送展覽下鄉展出10場次。
五、經費預算:1000元
六、指定收集、整理和報送服務情況的聯絡人員及聯絡電話:
聯絡人:XXX、XXX。聯絡電話:XXXXXXX
下鄉工作計劃 篇8
根據《中共達縣縣委辦公室、達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開展達縣第十六屆科普活動月暨科技文化衛生法律“四下鄉”活動的通知》要求,結合我縣衛生系統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有關檔案精神,大力普及衛生常識,倡導健康生活方式,著力提高城鄉居民身體素質,促進達縣衛生事業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
二、活動主題
“堅持科學發展,建設健康達縣”。
三、活動內容
開展衛生科普知識宣傳,重點是春季衛生防疫及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政策,把重點傳染病防控知識送到群眾手中,把新醫改政策和溫暖送到農民心中;做好送醫、送藥、送技術、送裝置到農村,開展義診義檢和技術培訓指導活動,把科普活動月暨衛生下鄉活動辦成真正為農民、為基層辦實事、辦好事的品牌載體。
(一)積極參與城鄉互動示範活動
縣衛生局、縣醫學會、縣農村衛生協會組建醫療衛生科普宣傳隊,參加縣委縣政府在渡市鎮開展的大型城鄉互動示範活動。縣級醫療衛生單位要積極配合,提供人員、藥械、車輛、宣傳資料等支援,確保活動圓滿成功。同時,深入部分鄉鎮場鎮集中開展衛生科普宣傳和義診、義檢及衛生諮詢服務活動(具體安排附後)。
(二)認真抓好巡迴醫療
各級醫療衛生單位要組織醫務人員成立巡迴醫療小分隊,走村入戶開展義診義檢,為農民群眾送醫送藥,開展衛生科普知識宣傳,傳送衛生宣傳資料,進行健康指導諮詢服務,增強農民防病意識,提高全民健康素質。
(三)切實做好對口支援工作
縣衛生局、縣醫學會、縣農村衛生協會以安雲鄉佛巖村為科普聯絡村,依託村衛生站辦好衛生宣傳欄,開展衛生技術幫扶工作,組織醫學專家進村開展義診、義檢、健康教育等活動。縣級醫療衛生單位對口支援分工:縣醫院對口支援景市中心衛生院,縣中醫院對口支援堡子中心衛生院,縣疾控中心對口支援大堰鄉衛生院,縣婦幼保健院對口支援大灘鄉衛生院,縣衛生執法監督大隊對口支援道讓鄉衛生院,縣新合辦對口支援碑高鄉衛生院。承擔對口支援的單位一是要開展醫療技術援助,根據受援單位需要選派技術骨幹到受援單位進行業務技術指導、帶教和舉辦學術講座每季度至少一次,以幫助提高其醫院管理水平和業務技術能力。二是要提供裝置援助,將閒置的醫療、辦公裝置無償提供給受援單位,解決基層衛生院裝置缺少的問題。三是要免費接收醫務人員進修和預防、保健、衛生執法、新農合相關人員的業務培訓,承擔對口支援的單位每年免費接收1至2名受援單位的工作人員進修培訓,進修培訓內容和時間由雙方協商確定。
(四)繼續實施大手拉小手工程
縣醫院、縣中醫院要繼續抓好“愛心媽媽(爸爸)”活動。各中心衛生院要與轄區一所中、小學校聯絡,一是無償幫助學校做好健康教育課程安排,派員對學生講授健康知識;二是加強學校健康教育宣傳,在學校定期開辦健康教育專欄或開展全校性健康教育大課;三是至少援助一名該校貧困學生,要求援助物品價值不得低於100元。
四、工作要求
為加強組織領導,我局調整了科普活動月暨衛生下鄉活動領導小組,組長:梅育太,副組長:吳婷婷,成員:鄧河川、周俊、王渠江、吳武、趙璇、馬文華、邱清泉、何汝明、陽運偉。此項工作納入年度目標管理考核內容。各級醫療衛生單位要統一思想,強化認識,把科普活動月暨衛生下鄉活動作為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農村衛生事業發展的重要載體來抓緊抓實,要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實施,做到人員、經費、器材、物資、內容“五落實”,確保活動收到實效。各單位請於4月10前將活動總結報我局業務股。
下鄉工作計劃 篇9
一、指導思想
以市、區有關“送優質教學資源下鄉工程”會議精神為指標,全面落實相關工作要求,切實推進課程改革,進一步創新教學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積極探索教學規律,不斷最佳化課堂教學,引導教師不斷提高教學水平,促進全校各年級各學科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二、工作要求和任務:
(一)加強學習,提高認識
省“優質教學資源下鄉工程”,是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縮小城鄉教育差距的重要舉措。我校將透過活動宣傳促使全體教師明白送優質教學資源下鄉工程”的意義。實施這項工程,能讓我校學生也能接受到優秀教師的課堂教學,促進學生的發展,讓我校教師與優秀教師同上一節課,能有效促進我們學校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從而促進學校的發展。
(二)加強培訓,強化指導
1、加強課標學習,進一步更新觀念:
只有對課標的深刻理解,才能正確地解讀教材,創造性地運用教材,才能領悟優質教學資源中的課的設計意圖,從而實現機師(螢幕中的教師)與現場教師、學生三者間的有效互動,提高教學資源的實效。
2、做好操作指導
第一:成立操作培訓指導小組,幫助教師正確使用電教手段,提高資源使用效度。
第二:加強課堂教學的指導,實現課堂教學的最最佳化。首先,以骨幹教師、教研組長、熟練掌握多媒體技術的教師為突破口,進行教學試點,上試驗課、觀摩課,帶動本學科的教學。
3、請進來,走出去,請市區教研室的專家、名校優秀教師進行現場指導,組織教師去先進學校參觀學習。
(三)健全制度,促進落實
1、加強備課組制度:
嘗試“解讀教材——看優質教學資源——分析學生——備課——課堂教學——反思”環節,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能力。同時積極開展同課異構活動,透過“優質教學資源”和“本我化”的教學對比,取他人之長,促進課堂教學效益的提高,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2、加強教學反思制度:
從師生雙邊的活動到機師(螢幕中的教師)與現場教師、學生三邊的活動,課堂組織、結構,獲取資訊的途徑都發生了發生,對課堂的教學密度、容量的控制,對現場教師的要求更高了。因此,教學反思尤為重要了。反思要深刻,杜絕形式主義,要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的指導下,結合教學實踐進行反思。
3、建立評估制度:
教導處定期對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學習水平進行定期評估。透過上課、教學案例評比等形式,檢驗教師的教學水平;透過對學生進行綜合測試,檢測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能力等,促進師生的發展。
(四)加強研究,促進提高
1、發揮教師個人、教師群體各自的優勢,突出行動研究、合作研究創新研究。組織不同形式的研討會、教學沙龍,將教師在使用“優質教學資源”教學中的領悟及具體操作中所遇到的困惑或問題形成教學研究課題,開展真正意義上的實踐反思。
2、組織課堂教學觀摩,圍繞教學設計思路和策略,課堂教學的達成度進行群體的評課,切實解決教師在使用“優質教學資源”教學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3、開展課堂教學、優秀案例、優秀論文評比,鼓勵教師在此活動中要勤於學習,善於洞察,敢於探索,樂於奉獻,做一個有思想的教師,享受自己有思想、有思考的樂趣。
4、積極參與市、區教研部門組織的各類活動、競賽,在活動、競賽中不斷積累經驗,提高實施能力。
下鄉工作計劃 篇10
執行黨和國家關於農業、農村、農民的工作方針,我站將繼續按照中央、省和市縣有關做好衛生下鄉工作的檔案精神,從加強領導,制定具體措施等方面切實抓好衛生下鄉工作。現根據我站的實際情況,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黨的精神,以服務農村地區,不斷滿足廣大農民群眾對身體健康需求為切入點,堅持立足實際,開拓進取,積極穩妥紮實開展好衛生下鄉工作。
二、活動內容
1、開展疾病普查活動
利用縣婦幼保健所的醫療資源,發揮上級醫療技術的優勢,結合我站臨床醫師隊伍,配合開展育齡期婦女“兩癌”普查活動,提高農村婦女健康水平。
2、開展衛生知識普及工作
我站要組織一定得人力物力,有經驗的臨床醫生,深入農村利用村衛生室開展健康教育為契機,在農村居民中開展衛生知識培訓工作。
三、組織落實
(一)切實加強對衛生下鄉工作的領導。成立由站長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有關單位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衛生下鄉領導小組,切實加強對活動的組織實施、指導、協調和監督,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辦的工作格局。
(二)充分發動,廣泛宣傳。要充分認識開展衛生下鄉的重要意義,安排專人負責衛生下鄉工作。要組織專門人員深入調查研究,結合當地實際需要,做好各項組織工作。
(三)作好總結表彰。認真進行經驗總結,對在衛生下鄉活動中湧現出的先進集體、先進個人進行表彰獎勵。
下鄉工作計劃 篇11
衛生下鄉工作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縮小城鄉衛生差距、促進農村衛生事業的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自石家莊市衛生局開展“千名醫師下鄉村”活動開展以來,我院於2010年接承了XX衛生院的對口支援工作。開展支援工作一年以來,我們良好的完成了支援任務,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經過這一年的工作還是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人員的調配等等。為進一步規範我院衛生下鄉工作,加快其正規化、系統化建設,更好的完成市衛生局的任務,根據我院實際情況,現特制定了衛生下鄉工作制度。請各科室認真學習檔案精神,在實際工作中切實貫徹執行相關工作制度,推動衛生下鄉工作邁上一個新臺階,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一、支援目標
透過實施城鄉醫院對口支援工作,幫助受援醫院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改善和加強管理。透過三年的建設發展和對口支援,使受援醫院的管理水平、學科建設、服務能力顯著提升,並持續改進和提高。
二、支援內容
(一)根據上級檔案要求,我們每次需要向受援衛生院派遣3名支援人員,原則上以中級職稱為主,根據當地衛生院特色,駐守受援醫院開展臨床診療、教學培訓、重點學科建設等技術援助活動。
(二)根據受援地區需求,支援醫院不定期派出專家到受援醫院進行專題講座、教學查房、手術示教、危重病例搶救等。
(三)與受援醫院建立疑難重症會診、轉診綠色通道,免費接收受援醫院醫務人員到支援醫院接受住院醫師、專科醫師培訓或進修學習。
(四)按照醫療技術分類分級管理的規定,幫助受援醫院開展適宜技術和新技術、新業務,結合實際拓展服務範圍。
三、具體實施措施
(一)在確保支援工作的持續性和穩定性的前提下,醫務人員3個月輪換一次,中途不可換人。輪換人員於各季度首個週一為交接日。為合理搭配資源,醫院將各個科室下鄉進行了排序,希望各科室嚴格按照順序派遣人員完成下鄉任務。
(二)如科室有人員進修、休假或者其他因素導致不能下鄉的情況,可提前向醫務部申請後延。由醫務部核實情況後決定該科室是自動後延還是調至最後一批。在所有科室輪轉完成前每個科室只可申請後延一次。
(三)如有個別醫務人員涉及到晉升職稱需要下鄉的,可向醫務部提出申請,由醫務部和申請人及下批下鄉科室溝通後優先安排需要晉升人員下鄉。
(四)凡是由意外事件導致下鄉順序或人員改變的,由醫務部在本月的質控動態上進行公佈,請各科室留意質控動態以便及時安排本科下鄉工作。
(五)支援人員派駐期間由受援醫院統一管理,並參與受援醫院的相關業務和管理工作,參與當地義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等工作。
(六)所有下鄉人員在下鄉期間不擔負本科任何工作,科室不得以任何理由將其從下鄉單位調回,如有特殊原因,由科室主任或個人向醫務部提出申請,醫務部上報領導審批後再行決定。一旦發現科室擅自將下鄉人員調回科室工作,或個人無故回科工作的將給予下鄉個人及科室每工作日40元的處罰。
(七)下鄉人員需要請假並低於3天的,先向受援醫院負責人請假,待批准後電話通知醫務部備案;需請假3天以上的待受援醫院負責人批准後,書面向醫務部主任說明原因。
四、下鄉考核及獎懲措施
(一)所有派遣人員在下鄉期間除日常工作外,必須完成其教學、查房、考勤等考核任務。(具體內容見附表)
(二)教學任務每兩週一次,授課時間嚴格按照兩週一次進行,下鄉結束時授課低於四次者,或每次授課時間間隔低於一週者均視為不合格;查房任務每週一次,下鄉結束時查房低於8次者視為不合格;所有派遣人員在下鄉期間必須每天填寫考勤表,簡單記錄當日工作情況,考勤率低於80%視為不合格。
(三)以上三項考核一項未完成扣除一個月的下鄉補助;兩項任務未完成的扣除兩月下鄉補助,並通知受援醫院不予給其填寫《醫生到農村醫療衛生機構服務鑑定表》,三項任務均未完成的,扣除兩月下鄉補助,不予填寫《醫生到農村醫療衛生機構服務鑑定表》,安排其重新下鄉進行考核並對其所在科室進行500元的處罰。
(四)在下鄉期間,下鄉人員的每月考勤將由醫務部上報,拿院平均獎。下鄉結束後(或下鄉結束前一週)將任務考核表及下鄉總結交至醫務部,由醫務部稽核完成後給予下鄉補助,並通知當地衛生院填寫《醫生到農村醫療衛生機構服務鑑定表》。
(五)前往XX下鄉的個人補助按照每月22天,每天20元,共三個月進行發放。
(六)凡是派遣人員下鄉的科室醫院將給予每科每人1000元的科室獎勵,並與年終績效掛鉤。無特殊原因拒不派遣下鄉人員的科室將給予每科2000元的處罰。
衛生下鄉對我院來說是一項艱鉅的政治任務,各級領導機關十分重視。我們一定要克服各種困難,最好的完成下鄉任務,把我們醫院的精神,我們的醫術、我們的影響帶到基層。在給基層人民帶來健康的同時,讓基層人民瞭解我們的醫院。所以希望各科室嚴格按照本檔案執行更好的配合醫院完成下鄉任務。
下鄉工作計劃 篇12
根據《關於轉發州群工辦〈關於做好20xx年今冬明春群眾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和《州衛生局關於持續深入開展義診巡診活動的通知》檔案要求,為抓住生產冬季農閒、群眾返鄉休整有得時機深化群眾工作,確保20xx年春節、3月敏感期重要節點我縣大局穩定,為了更好的做好群眾工作,確保工作取得實效,現將活動工作安排如下:
一、活動目的
普及與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醫療衛生、疾病預防知識,促進廣大農牧民健康行為形成,確保村民身體素質進一步得到提高。加大衛生宣傳力度,全面提高廣大農牧民朋友享受到方便、快捷、就近、優質的健康服務;加強對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的業務指導,培養當地衛生人才,著力滿足農牧民基本醫療服務;把握社情民意、收集熱(難)問題、解決實際困難、化解矛盾、改善幹群關係。
二、活動時間和地點
活動時間:20xx年今冬明春送衛生計生下鄉活動從20xx年1月21日至1月29日。
活動地點:毛爾蓋片區、熱務片區、鎮江片區、川主寺片區、小河片區和城關片區,以有寺院的鄉鎮為重心。
三、活動內容
(一)開展醫療診治活動
1.隨訪20xx年慢性病、婦女病普查篩出的病人,為其提供健康知識指導,對需進一步住院治療的,指導其住院治療。
2.為轄區內的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進行隨訪體檢,並指導合理用藥和合理膳食。
3.運用西、中、藏醫等多種手段對患常見病、多發病患者進行免費診治,免費對症發放西藥、中成藥、藏藥等。(藥品由縣人民醫院提供西藥和中成藥,縣中藏醫院提供藏藥)
4.運用b超、心電圖、血糖儀等便攜裝置,為廣大群眾和寺廟僧侶進行健康體檢活動。
(二)開展健康教育活動
對兒童預防接種、孕產婦住院分娩和補服葉酸、慢性病預防和治療等健康知識進行講解和宣傳。
(三)開展衛生計生惠民政策宣傳
1.開展20xx年新農合實施方案等政策宣傳。
2.開展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及基本藥物制度政策宣傳。
3.開展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政策宣傳。
4.開展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政策宣傳。
5.婚前醫學檢查政策宣傳。
6.開展“1小時醫療服務圈”建設宣傳。
7.當地衛生院派相關人員參與基本公衛知識宣傳。
8.開展分級診療宣傳活動。
9.計劃生育相關政策宣傳。
充分利用掛橫幅、發放宣傳手冊和政策解讀等方式進行分級診療制度的廣泛宣傳,向廣大群眾宣傳分級診療的好處與做法,使廣大群眾自覺參與分級診療制度的實施。
四、隊伍組成
20xx年今冬明春送衛生計生下鄉工作,由縣衛生計生局組織政治素質高,業務水平強的醫務人員參加,其中縣人民醫院2名醫務人員、中藏醫院1名醫務人員、婦幼保健院1名工作人員和疾控中心1名工作人員。開展包括內、外、婦、兒、藏醫科和b超、心電、檢驗等義診科目,由2名專職駕駛員和2臺車輛參加。
五、活動要求
(一)組織領導
此項工作由衛生計生局醫政股牽頭,縣級送衛生計生下鄉醫療隊每到一個鄉鎮,由當地衛生院負責通知、協調以及向當地政府彙報。縣級送衛生計生下鄉醫療隊提前主動與鄉鎮衛生院聯絡, 各單位成立由主要負責人為組長,具體工作人員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確保工作落到實處,取得成效。
(二)資訊報送
送衛生計生下鄉醫療隊要配備照相器材,全程記錄活動開展情況,本次活動要隨時上報動態資訊,活動完成後上報資訊簡報(附照片資料)、送衛生計生下鄉統計報表和活動總結。
下鄉工作計劃 篇13
為全面落實省委書記6月6日給全縣領導幹部的公開信精神,進一步推動我局幹部下鄉住村活動的深入開展,有效促進貧困村農民增收,根據縣《關於推進幹部下鄉住村開展領導幹部包村增收活動的實施方案》要求,結合我局工作實際,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結合創先爭優活動的開展,以“組織創先進、黨員爭優秀、幹部變作風、群眾得實惠”為目標,立足包扶村實際,著眼農民增收需要,結合產業特點,發揮部門優勢,重點幫助包扶村配套完善基礎設施,開發優勢產業資源,發展特色農業和設施農業,促進農村社會化服務和市場體系建設。透過多種方式幫助包扶村開拓生產增收門路,夯實產業發展基礎,提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能力,為“十二五”末實現包扶村農民人均收入翻番提供堅實保障。
二、範圍物件
包村範圍:局領導班子成員、各部門負責人;包村物件:南鄭村三、組織領導
為切實加強幹部下鄉住村工作領導,經研究決定,成立陽曲縣工商局下鄉住村工作領導組:
組長:副組長:成員:
領導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局辦公室,主任由兼任。
三、基本要求
1、住村幹部住村時間不少於7天;要堅持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堅決防止和克服形式主義。
2、要在每年走訪不同型別的服務物件10家以上。要堅持深入基層特別是發展問題較多的企業、個體戶,幫扶村的老黨員、軍烈屬、貧困戶家中,與群眾零距離接觸、面對面交流。
3、下鄉住村時要採取召開座談會、走訪瞭解、實地察看、個別訪談等多種形式,虛心徵求群眾意見和建議,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瞭解和掌握實際情況,共商致富大計。
4、嚴格執行下鄉住村工作月報制度,每月以簡報和月報表的形式將工作開展情況報道縣扶貧局,發現的重要情況和重要問題,要及時彙報,並妥善解決。
5、要在全域性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利用幫扶村建立工作聯絡點,與農村困難戶結成幫扶對子,真心實意與他們交朋友,熱忱幫助他們解決合理訴求和實際困難。
四、方法步驟
1、制定工作方案。結合本局工作實際,制定下鄉住村活動方案,成立工作組,明確下鄉任務、職責。
2、首先對結對幫扶村進行初步摸底調查,掌握幫扶村的基本情況和存在問題,切實做到帶著問題下去、帶著思路上來,提高下鄉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防止隨意性。
3、把握下鄉調研程式。要堅持做到“一看二聽三問四理五析”。一看:上門入戶,深入廠房車間、田間地頭實地察看,掌握實際情況;二聽:積極召開座談會、民情溝通會、民主懇談會,傾聽民聲、掌握民情、瞭解民意;三問:選擇不同層面不同物件進行調查、徵求意見,掌握重點情況;四理:梳理彙總意見建議;五析:組織召開民情分析會,專題分析研究收集到的社情民意。
4、推進工作成果轉化。對在下鄉過程中發現的透過自身努力能夠解決的問題,要堅持即知即改,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下鄉住村帶來的實際成效,同時積極解決一些群眾關注的實際問題,幫助所住村辦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好事。
5、記好“民情日記”,做好下鄉住村總結。要做好下鄉記錄、“民情日記”。下鄉住村結束後要認真總結髮現的問題和民情民意,形成調研報告材料。
五、考核督查
1、加強組織領導。單位負責人為下鄉住村第一責任人,要把深入開展此項活動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則入議事日程,精心組織,狠抓落實,確保取得實際成效。
2、強化考核監督。此項活動納入局領導幹部年度目標考核範圍,列為領導幹部述職和崗位責任制考評內容。嚴肅工作紀律,由監察室負責對幹部下鄉住村工作進行督促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