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初中資訊科技教學工作計劃3篇

【精品】初中資訊科技教學工作計劃3篇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的工作同時也在不斷更新迭代中,一定有不少可以計劃的東西吧。工作計劃的開頭要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資訊科技教學工作計劃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資訊科技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學生基本情況本計劃針對七年級全體學生,透過上年的學習,學生對電腦已有一定了解,但是由於每一學期資訊科技課時比較少,每週只有一節課,而且以往學校的電腦不是很多隻有18臺左右能用,電腦之間也不連網,所以給教學工作帶來了不少困難,在任教時並沒有按課本完成教學任務,但對電腦的基本操作多多少少已懂得了一些,由於上面的各種原因導致學生的遺忘性很大,大多數學生學後沒有注意鞏固,學生掌握的情況不是很理想,參差不齊。有條件的學生家中有電腦或父母單位有電腦,上機時間相對多一些,操作較熟練,有大部分學生純粹是上課時間聽課,課後就沒有練習鞏固的機會,所以,這一部分學生對所學知識遺忘較大,操作生疏;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積極性還是比較高,因為資訊科技課並不像語文、數學那麼枯燥、單調,也不像歷史、政治需要死記硬背。相對來說學生覺得比較新鮮。但是這又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學生感興趣的並不是學習,而是打遊戲、上網聊天。所以,學生對計算機的認識還有待提高。要進一步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

  二、 教材分析本學期教材是使用的海南出版社和三環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級資訊科技下冊》。內容包括:建立圖文並茂的電子板報――文字處理與排版和製作一目瞭然的表格――電子表格與資料處理,這兩個部分的內容都是這學期學習的重點,又是難點。

  三、指導思想:根據學校工作計劃和中學資訊科技《課程指導意見》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明確中學資訊科技課程的任務:培養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或掌握資訊科技基本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資訊、傳輸資訊、處理資訊和應用資訊科技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資訊科技素養,為他們適應資訊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四、教學目標:

  1、瞭解資訊科技的應用環境和硬體的基本組成,學會安裝和解除安裝軟體。

  2、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瞭解資訊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3、初步學會使用計算機獲取和處理文字、圖象、聲音、影片的技能。能熟練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

  4、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

  5、透過學習,使學生了解並掌握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進行某些創新設計。

  6、做一個多媒體作品出來

  五、教學措施

  本期主要採取課堂教師授課方式、學生自學方式和動手操作三種方式進行學習,適當進行一些小競賽及課堂評價的方式進行教學。其中學生自學和動手是最主要的。

  六、教學進度具體安排如下表

  略

初中資訊科技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學生情況分析

  資訊科技課程是一門特殊比較的學科,操作性較強,大部分學生對此相當感興趣,學習較積極,比較熱情,討論和學習的氣氛比較不錯,這是我們教學的優勢。但是由於每一學期資訊科技課時比較少,學生的遺忘性大,大多數學生學後沒有注意鞏固,學生掌握的情況不是很理想,參差不齊。

  有條件的學生家中有電腦或父母單位有電腦,上機時間相對多一些,操作較熟練,有大部分學生純粹是上課時間練習,課後就沒有鞏固的機會,所以,這一部分學生對所學知識遺忘較大,操作易生疏。

  而且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學生感興趣的並不是學習,而是侷限於遊戲娛樂和上網聊天方面,缺乏全面性。對教材要的一系列操作知識不感興趣,只對娛樂功能感興趣。所以,學生對本課程的認識還有待提高,要進一步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

  二、教材分析

  我們學校的教材採用的是海南省的資訊科技教材,本學期學習1資訊與資訊科技2資訊的獲取與管理3資訊的整理與加工這三個單元的內容。第一單元中涉及的知識點有:資訊科技基礎知識、網路基礎知識。第二單元中涉及的知識點有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搜尋引擎的使用、常用下載工具的使用、常用壓縮工具的使用、windwos軟體的基本使用以及資源管理器的使用。第三單元中主要是文字處理軟體word的使用。

  三、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增強學生的資訊意識,瞭解資訊科技的發展變化及其對工作和社會的影響。

  2、初步瞭解計算機基本工作原理,學會使用與學習和實際生活直接相關的工具和軟體。

  3、學會應用多媒體工具、相關裝置和技術資源來支援其他課程的學習,能夠與他人協作或獨立解決與課程相關的問題,完成各種任務。

  4、在他人幫助下學會評價和識別電子資訊來源的真實性、準確性和相關性。樹立正確的智慧財產權意識,能夠遵照法律和道德行為負責任地使用資訊科技。

  四、本學期教學的目標

  1、培養學生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和道德標準,增強技術利用中的責任感,能夠合理的引用他人的觀點或使用他人的成果,養成尊重他人著作權的習慣。

  2、讓學生了解計算機的組成及使用原理等,會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養成良好的計算機操作習慣。

  3、熟悉資訊處理的一般過程,能夠利用文字處理軟體設計、製作作品,並對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從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欣賞水平。

  五、本學期採取的具體措施

  本期主要採取課堂教師授課方式、學生自學方式和動手操作三種方式進入學習,適當進行一些小競賽及課堂評價的方式進行教學。其中學生自學和動手是最主要的。

  六、教學過程的具體安排

  略

初中資訊科技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工作計劃和中學資訊科技《課程指導意見》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明確中學資訊科技課程的任務:培養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或掌握資訊科技基本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資訊、傳輸資訊、處理資訊和應用資訊科技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資訊科技素養,為他們適應資訊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初中資訊科技教學計劃。

  二、學情分析

  本學期本人繼續擔任中學部五個班的資訊科技教學工作,七年級透過一學期的學習,學生對電腦的硬體有一定認識和了解,簡單的熟悉了鍵盤,初掌握了滑鼠的操作,對一些簡單的程式也有了一定的使用基礎。八年級在前面的學習過程中基本掌握了電腦的基本操作,會簡單的利用WORD處理文字工作,每週只有兩節課, 加之學生家庭條件較差,家裡幾乎沒有電腦,學生的遺忘性大,大多數學生學後沒有注意鞏固,學生掌握的情況不是很理想,參差不齊。可喜的是由於資訊科技課並不像語文、數學那麼枯燥、單調,也不像歷史、政治需要死記硬背。相對來說學生覺得比較新鮮,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積極性還是比較高。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仍使用華中師範大學科學研究所編著的教材,本學期七年級要學習的內容主要包括:資訊收集整理、加工文字資訊、加工資料資訊等。其中加工文字資訊部分是本學期的重點。八年級學習內容主要包括:瞭解資訊科技的應用環境和硬體的基本組成,學會安裝和解除安裝軟體。能簡單的製作修改美化電子表格並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等。九年級重點從興趣出發,藉助範例,讓學生在動手過程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基本技能,能用好計算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四、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瞭解資訊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2、瞭解資訊科技的網路知識,並能利用網路搜尋資訊、加工、處理資訊。

  3、透過學習,使學生了解並掌握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

  4、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機使用態度,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五、教學措施

  本期主要採取課堂教師授課方式、學生分組討論自學方式和動手操作等方式進行學習,適當進行一些小競賽及課堂評價的方式進行教學。針對班級學生多電腦少這一特殊情況,充分利用多媒體展示,每節課合理安排,充分利用有限資源,爭取讓每一位同學都有上機動手操作的機會。

  1、教學要切合初中學生實際,充分考慮中學生年齡、興趣、知識 、認知結構等特點,語言要通俗易懂,培養學生學電腦、用電腦的興趣,調動學生主動參與,讓學生敢用、想用、會用、善用電腦。

  2、加強機房管理確保教學順利進行,適時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讓學生從小養成愛護公物的習慣。

  3、充分發揮掌握的好的學生的作用,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本學期,我擔任七八年級兩個班資訊科技教學。我將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教學工作。由於教學經驗尚淺。因此,我對教學工作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工作計劃《初中資訊科技教學計劃》。以下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情況規劃。

  一、思想認識。

  在這一個學期裡,思想上嚴於律己,熱愛黨的教育事業。思想認識進步提高。

  二、教學工作。

  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絡,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被教的主體。因此,瞭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地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最初接觸教學的.時候,我還不懂得了解學生對教學的重要性,只是專心研究書本,教材,想方設法令課堂生動,學生易接受。

  作為一名新的初中資訊科技的老師,明白自己對教材的生疏,故在課前做要認真備課,多方面去搜集相關資料。為提高每節課的進行效果,教學質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礎、重點難點外,還採用多媒體多樣形式教學。透過培養學生學習資訊科技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按時完成教學任務。認真制定計劃,認真備課和

  教學,積極參加科組活動和備課組活動,上好彙報課,並能經常聽各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的業務水平。每節課都以最佳的精神狀態站在教壇,以熱情、輕鬆、認真的形象去面對學生。讓學生掌握好科學知識。還注意以德為本,結合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層層善誘,多方面、多角度去培養現實良好的網路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全面運用資訊教學設施,實現教育教學資訊化

  1、微機教學全面到位。本學期初,微機室40臺學生機全部得到合理應用,讓更多的學生在更好的環境裡學習資訊科技。

  2、多媒體教學工作有序開展

  本學期,我校繼續白板教學的運用,利用網路給教育帶來的便利,讓教師接受更好的教育教學方法,使學生同步學到內地的新知與學習方法,使我校各科教學工作實現資訊化教學更上一步臺階,即豐富了課堂內容又提高了學生學習積極性,開拓了學生求知範圍。

  三、今後的努力方向:

  1、繼續加強資訊化教育教學,不斷提高教師自身修養,緊跟時代發展步伐,與時俱進的進行多媒體教學工作。

  2、增加計算機課外活動,對差生多些關心,多點愛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們在對計算機的認識上有更大進步。

  3、繼續使各學科教師在多媒體課件製作上參加培訓,提高教師在多媒體教學原有的基礎上有更大的進步。

  4、利用各種方法,訓練學生提高、集中注意力,將學生對計算機的興趣儘量向學習上轉移。

  5、在下一學期爭取在現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多組織一些計算機教學和培訓活動,使教師和學生們在工作、學習上發展他們的特長,繼續把資訊科技有效利用。

  教育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學生的特點和問題也在發生著不斷的變化。作為有責任感的教育基層,必須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覺性,及時發現、研究和解決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掌握其特點、發現其規律,盡職盡責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校肩負的神聖歷史使命。

  一、指導思想與任務目標

  人類跨入21世紀,資訊社會已經來臨,資訊的獲取、傳輸、處理和應用能力將作為人們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標誌。現代資訊科技已在社會各個領域廣泛應用,在中小學開設資訊科技課非常重要而且必要。學習資訊科技課程,使學生初步具備獲取資訊、傳輸資訊、處理資訊和應用資訊的能力,能初步認識和理解與資訊科技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文明規範地使用資訊科技,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為把資訊科技作為支援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適應資訊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初中階段要達到以下目標:

  (一)、增強學生的資訊意識,瞭解資訊科技的發展變化及其對工作和社會的影響。

  (二)、初步瞭解計算機基本工作原理,學會使用與學習和實際生活直接相關的工具和軟體。

  (三)、學會應用多媒體工具、相關裝置和技術資源來支援其他課程的學習,能夠與他人協作或獨立解決與課程相關的問題,完成各種任務。

  (四)、在他人幫助下學會評價和識別電子資訊來源的真實性、準確性和相關性。

  (五)、樹立正確的智慧財產權意識,能夠遵照法律和道德行為負責任地使用資訊科技。

  二、教學內容及課時安排

  1、七年級:第一單元 資訊科技初體驗; 第二單元 秀出我的電子報刊; 第三單元 我的生活我做主;2、八年級:第一單元 雲的形成; 第二單元 竹林風

  三、學生情況

  1、七年級共有2個班,每班學生84人左右,八年級共有2個班,每班學生63人左右。

  2、透過以前的學習與反饋,學生對資訊科技的基本知識有了一定的瞭解,具備了基礎操作的能力,由於新建教學樓原因,資訊課一直未正常進行,所以在上課中有一定的難度。

  四、教學策略

  1、突出上機操作,精講多練;

  2、把資訊科技課與其它學科的學習結合起來,與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結合起來,與課改實驗結合起來;

  3、充分灌輸21世紀學習的核心理念:合作與交流,不但要給學生進行大量的資訊輸入,還讓他們把加工好資訊以各種形式輸出過來。論壇交流是本期特別強調的一個方式;

  五、教學安排

  1、繼續實行每週上機、上課的模式; 2、堅持考勤,做好學習情況、作業情況的記錄。

  六、工作要點及措施:

  (一)、新一輪課程改革把資訊科技課納入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結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和我校實際,確定在初中開設資訊科技課,在七年至八年開設,每週一課時,按要求開設,並保證開設效果。

  (二)、做好教學常規工作,加強教學全過程的管理。備課: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儘量使該門課程使用電子教案,在無紙化、無軟盤、辦公自動化方面成為領先學科,開闢出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子;上課:授課地點均在微機教室或大螢幕投影教室進行,以學生上機練習為主,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獲取處理資訊的能力、創新思維能力方面有所滲透和加強,注重學生探究性學習能力的引導,形成具有學科特點的課堂新模式;作業:鼓勵學生利用計算機制作電腦小報、繪畫、動畫等,強化技能。教師要對學生加大監控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檢查落實情況。

  (三)、多渠道嘗試教學方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