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教育課堂教學工作總結範文(精選13篇)

創新教育課堂教學工作總結範文(精選13篇)

  歲月流逝,流出一縷清泉,流出一陣芳香,經過這段時間努力,我們也有了一定的收穫,來為這一年的工作做一份教學總結吧。但是要怎麼樣才能避免自嗨型教學總結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創新教育課堂教學工作總結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創新教育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1

  我校緊緊圍繞課堂教學,堅持以人為本,創新發展。經過全體教師的努力,課堂教學面貌一新,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良好局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改革課堂教學

  教師是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的主力軍。我校教師以課堂教學改革為己任,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的教學思路。表現在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的不斷提高上,表現在課堂教學中全新的教學模式的不斷湧現上,體現在人人都在深入研究教育科研教研上。學校已經形成了學習、研究、改革的濃厚氛圍。教師的理論前所未有的豐厚起來,教師的意識前所未有的“前衛”起來,教師的改革前所未有的大膽起來。學校湧現出一大批銳意改革、勇於進取的青年骨幹教師,推動著我校教學工作的全面深入發展。僅在20xx下半年,我校就有韓芳、侯相榮、陳愛民三位教師參加濟南市優質課評比,並全部榮獲一等獎,居全區先進水平。此外,盛淑娟、劉瀟、田燕、高林、魯傳紅等老師在區級優質課評比中均獲一等獎。我校創造教育小組成員韓芳、盛淑娟、徐萬生、商和舉、侯相榮、田燕六位教師已經成為學校教學改革的“先鋒”,劉興芹、孫茂華、王芳等教學新星脫穎而出。學校全體教師求同存異,個性化發展,課堂教學各具特色。教師們常常為一個教學環節的設計而爭論得面紅耳赤,也常常為每個教師的標新立異而擊節叫好。這種濃厚的學術氛圍,為學校的教學改革注入了長久的活力。

  2、課堂教學多維互動,知能合一

  教學改革最重要的變化體現在課堂上。只要進入洪樓三小的課堂,感受到的是一種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教師已成為學生的親密朋友,教室也轉變成為學生的學堂,學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無聞的“小綿羊”。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與培養:或質疑問難,或浮想聯翩,或組間交流,或挑戰權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組際互動,環境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鍛鍊和表現的機會。教室中再沒有陰暗冰冷的“死角”,課堂上充滿著流動的陽光,平等、和諧與交流共存,發現、挑戰與沉思同在。思維的活躍,頻動的閃光點,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師的授課既源於教材,又不唯教材。師生的情感與個性融在其中,現實的生活進入課堂,學生在互動中求知,在活動中探索,既輕鬆地掌握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培養了能力。學生的整體素質有了質的提高。在20xx下半年區質量抽考中,我校取得了全區總評第一的佳績。

  總之,我校的課堂教學自實施創新教育以來,探索是深入的,變化是巨大的,成效是顯著的。相信在上級領導和專家的大力支援和精心指導下,在全體老師不懈努力下,我校的課堂教學改革將會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

  創新教育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2

  我們在不斷實踐和反思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求真求實,最佳化亮點,直面問題,促進發展”的工作總結思路,實行“檢查督導和自評反思相融合”的引導式總結模式,提升了教師教學工作總結的實效性,發揮了總結驅動創新的功用。

  一、引領教師把傾聽學生需求、反思學生意見作為教學總結的基礎

  學校透過設計啟發性和針對性強的調研問題,開展有針對性的問卷調查,引導學生真實反映自己的學習訴求、學習期望以及學習中的困惑和障礙。透過設計開放性引領話題,組織開放式的學生座談會和訪談活動,廣泛徵求學生意見和建議,聽取學生對教學組織管理、教學措施落實、作業的實效性和教學效果的評價。並及時分類梳理來自於學生的意見,讓這些基於學生學習體驗的感悟、需求、困惑、意見,成為教師反思教學、創新思路的基礎。

  二、引領教師把教學檢測的質量分析和問題反思作為教學總結的依據

  在檢測題設計上,我們依據學科《課程標準》設定的目標要求,設計可達成檢測知識與能力目標的試題承載情境,為有效檢測提供優質的素材載體。在閱卷組織上,我們使用網上閱卷系統,實行流水閱卷,營造科學、公平的閱卷環境。在試卷分析和成績對比上,採用教師個體分析和學科組集體分析相結合的組織方式,引導教師從閱卷的過程中積累資訊,透過對每道試題的目標達成度、得分比率以及學生整體和個體目標達成狀況的資料分析,在教學現實資料與期望目標的對比中,反思學情把握的準確性、教學目標定位的科學性、“教”與“學”對接的現實性;引導教師在學科組“會診式”的分析和個體“自主診斷”的對比反思中,探求產生問題的原因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為探索實現教學“理想”與教學“現實”有效對接的實施奠定基礎。

  三、引領教師把最佳化經驗作為推動專業發展的新起點

  教師的教學智慧是在充滿活力的學習場域的影響下和學生髮展需求的驅動下被啟用的,教師對教育教學的理解是在實踐歷練中不斷更新和昇華的,教學方法和措施也是在“學”與“教”的碰撞中生成並不斷最佳化的。因此,我們把引領教師總結這些生成於實踐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經驗,作為推動教師專業發展的著力點,引導教師在全面反思教學過程、總結工作亮點、吸納學生意見和借鑑他人經驗的基礎上,從點滴積累著眼,從細小環節著手,梳理具有啟迪功能的教學案例或有探究價值的教學事例,深刻分析和思考產生這些案例、事例、措施和方法的背景原因與理論原因,提煉、最佳化並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和教學風格。

  四、引領教師把問題反思和教訓汲取作為創新方法的驅動力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惑或障礙,是影響學習興趣和學習質量的重要因素。從客觀上講,我們常常認為影響學生學習和發展的諸多因素產生於學生自身的學習基礎薄弱和方法的不適應,但從主觀上看,學生的學習基礎薄弱和方法的不適應正是教學要把握的學情要素,也是教師教學設計和教學組織過程中應著力解決的問題。教師只有準確把握學情基礎,精心創設學習情境,採取有效地教學措施,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彌補基礎缺陷,指導學生探索適合自己個性特點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解決學習上的疑難問題、突破方法上的障礙,達成有效學習的目標。因此,我們把汲取教訓作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驅動力,引導教師梳理教學中的各種問題及意見,分析學生的學科考核的成績,結合教學實踐反思,剖析影響教學效果的“教”的因素和“學”的問題,探究引領學生突破學習障礙、提高教學實效的措施與方法,探尋解決教學中存在的“聽不懂”“跟不上”“低效率”等問題的措施。實踐表明:重過程探究、突出亮點提煉與措施改進的教學總結過程,使教師的教學總結反思與學校的檢查督導達成了有效融合,既有效發揮了教學檢查的督導功能和引領作用,又激發了教師教學改革的創新熱情,是引領教師研修業務、積澱智慧、開發潛能的有效措施。

  創新教育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3

  開展教育教學創新活動以來,大屯鄉中心校根據清豐縣教育局的統一部署,認真組織開展各項教育教學創新活動。活動的開展,促進了我鄉教育的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創新發展,打造了一批教育教學創新型學校,湧現了一批教育教學創新型教師,取得了一批教育教學創新成果,全面提高了我鄉的教育教學質量。現把活動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創新管理模式,向管理要質量

  大屯鄉中心校不斷深化改革,創新管理,切實在提升辦學質量、打造學校品牌上下功夫,促進學校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堅持以管理求效益,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聲譽,始終將“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貫穿於工作始終。在學校管理中逐漸探索出“三二一”學校管理模式,三即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育人模式;二是打造一校兩園,最佳化育人環境;一是建立一流學校,向名校看齊。大屯鄉各中小學堅持教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穩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牢固樹立以質量求生存,以管理樹形象,以愛心育新人,以創新謀發展的思想。勵精圖治、不斷進取,用勤勞和智慧不斷打造著自己的教育品牌,使農村學校城市化,讓農村學生也能享受城裡學生的優質教育。

  二、開展讀書活動,讓閱讀成為師生的習慣

  從20xx年春季以來,大屯鄉中小學一直堅持在師生中開展讀書“三個一”活動,師生讀書“三個一”活動是指教師讀書要做到“三個一”即教師每週要讀一篇關於教育教研的文章,寫一篇讀書筆記,參加一次學校組織的讀書交流活動;學生讀書“三個一”活動指每天晨讀時,要誦讀或背誦經典優秀詩文及教材要求背誦的段落;每週寫一篇讀書日記;每週參加一節“課外閱讀課內補”的讀書指導課。(“課外閱讀課內補”指學生的課外閱讀要在讀書指導課上進行交流,透過良性評價,激發學生的讀書積極性。教師要在讀書指導課上教給學生讀書方法。)

  在今年“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為更深入推進師生讀書“三個一”活動的開展,擴大師生的閱讀視野,加強學校文化建設,努力構建“學習型校園”,大屯鄉中心校又開展了首屆師生閱讀節活動。這次活動從4月20日至5月20日持續時間整整一個月,活動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師生進行廣泛閱讀、積累背誦名篇佳作;第二階段校內選拔賽;第三階段進行鄉決賽。活動期間,各學校都舉行了相應的讀書活動,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有師生演講比賽,詩歌、美文背誦比賽和學生讀書徵文比賽等。

  讀書活動的開展,豐富了廣大師生的課餘生活,提高了師生的知識素養和人文素養。培養了師生對閱讀的興趣,養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培養了終身學習的優良品質,為促進學校的內涵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開展“全員賽課”活動,提高教師業務素質

  中心校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學活動,豐富了教研內容,提高了教師的教學素質。如在20xx年12月份舉行全鄉小學語文、數學教師“全員賽課”活動。初賽時,每位教師都要參加,做到人人講,校校評,透過教師的廣泛參與,每校評出語文、數學第一名各一人參加鄉預賽;在鄉預賽階段,採用劃方比賽的辦法。全鄉分東西兩個方,有鄉中心校教研室組織評委進行選拔,透過激烈的角逐,每個方獲得語文、數學第一名的教師被推薦參加鄉決賽;20xx年1月6日、7日,在大屯小學進行了“全員賽課”活動第三階段決賽,在決賽時,不僅有名師工作室的骨幹教師做評委,而且組織了全鄉小學語文、數學教師進行了現場觀摩研討,使本次活動的效益達到了最大化。“全員賽課”活動不僅激發了教師積極鑽研業務,提高課堂教學能力的精神,而且促進了教師之間的交流切磋,使我鄉教師的業務素養等到了整體提高。

  四、響應上級號召,積極開展“一師一課”活動

  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最佳化課堂教學手段,推動資訊科技在課堂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大屯鄉中心校積極響應上級部門有關安排,認真組織開展了“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

  大屯鄉中心校為做好這項工作,進行了周密安排,精心組織和廣泛宣傳,讓每位教師明白“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的目的和意義,並給每校培訓了管理員,對每一步的操作流程爛熟於心,為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人人講,校校評的基礎上,鄉中心校共評出了40節優課參加縣級優課評選,為把這些課打造成為精品課,鄉教研室人員進行了巡迴指導,並聘請專業攝像人員對這些課進行了錄製和後期製作,按照教育局規定的日期提前完成了“曬課”任務。

  “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的開展有效調動了該鄉教師“抓業務、提素質、優課堂”的積極性,“精品課”上傳資源庫後,促進了教師間的學習交流,形成了跨年級、跨學科、跨地區的大教研氛圍。

  五、創新評價方式,建立良性激勵機制

  為促進大屯教育內涵發展,創新學生評價方式,構建學生學業成績評價和綜合素質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模式,大屯鄉中心校制定了學生多元評價“喜報”發放方案。

  《國家基礎教育改革綱要》指出:要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瞭解學生髮展中的要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既關注學習的結果、又關注學習的過程。學生多元評價“喜報”的發放較好地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高尚的道德情操,高雅的文明氣質為目的。促進了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展了學生多方面的潛能,激發了其內在的發展動力,讓學生得到了全面發展,使他們成為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四有”新人。

  六、創新活動多姿多彩,特色專案遍地開花

  全鄉中小學的創新活動更是一校一特色,開展的如火如荼。例如;大屯小學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誦讀,讓學生在誦讀過程中受到了思想教育。南召市小學的武術操不僅鍛鍊了學生的身體,還是該村歷史悠久的梅花拳得以了發揚光大。劉莊小學的“鏡鑑式”聽評課,把教師的課用攝像機錄下來,然後再進行有針對性的回放,讓授課教師能夠親身體驗到自己課堂的優缺點。爐裡小學的廣場舞展演給單調的大課間增加了一抹絢麗的色彩。大屯鄉一中的晨誦、午讀不僅增長了師生的知識和素養,而且形成了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棗格小學的國旗下講話更是激勵了師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店上小學的全體教師隔週聽評課活動,體現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良好教研氛圍。

  七、創新成果豐碩,創新成績喜人

  三年來,經過教育教學創新活動的開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1、教育教學創新活動中,鄉中心校倡導的有效教學研究喚醒了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學生學會了學習,愛上了學習,使每個學生得到了全面發展,綜合素質得到了提高,有效地實施了素質教育,大面積提高了教學質量。

  2、棗格小學、南召市小學、劉莊小學、大屯小學、夏固小學被評為市標準化。

  總之,在教育教學創新活動中,鄉中心校認真總結了我鄉在教育教學中取得的成績和不足,對於好的做法,好的經驗,我們要形成長效機制堅持做下去,對不足之處我們要查詢原因,及時改正。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會繼續努力,把教育教學創新活動持續開展下去。

  創新教育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4

  為推動我校課堂教學發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按學期初工作計劃安排,我校於12月14、15日開展了第三輪次課堂教學創新評優活活動,旨在倡導教師能採用多種方式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水平,提高教學效率,為大家提供一個相互啟發、相互學習的平臺。

  本屆課堂評優活動共有8名教師參賽,歷時兩天。在這次活動中,參賽的教師經過認真準備、精心設計,用活力與激情,知識與智慧在課堂上演繹出自已的風采,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但有的教師在駕馭課堂能力、教學技巧上與我校課堂教學要求還有還有一定差距。經過七位評委認真聽課、打分,評選,最後評出了一等獎2人,二等獎4人,三等獎2人。下面對本次活動作如下小結:

  一、取得成功之處

  在參賽教師精心準備下,課堂表現很多精彩之處,這裡選擇較為突出的幾點做以總結:

  1、引課

  眾所周知,良好開始是成功一半,引課是教學過程是較為重要的環節,它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情緒、學習效果,所以每節課的引課都應精心設計,無論是藉助一段精美的文字、一幅動人的圖畫、一個生動的故事還是一個活潑的遊戲,都是很好的引課手段,課堂引入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思維,而且要與所要學習的內容有密切關係,本次活動幾位授課教師在這一環節都精心設計,各有千秋。

  2、教學手段的多樣化

  在教學中對於知識的傳授、目標的落實教師應合實際,用多種教學手段來完成。在本次活動中授課的8名教師均能在教學中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做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而且結合本學科特點,採用了符合自己學科特點的教學手段。

  3、課堂結構嚴謹

  參賽教師的課堂結構合理嚴謹, 從引課到知識傳授、從目標落實到三點處理、從學生收穫到習題檢測,結構合理,環節緊湊,學生基本上是在學——練—練—學中度過,教學環節間過渡處理較好。

  4、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節課教師與學生思想碰撞的描繪,是教與學的軌跡,以任何一節課所不能缺少的,所以精心設計板書是每個教師每節課必須完成的工作,本次中參賽教師都能很好地進行了板書設計,讓學生能夠一目瞭然,知道本節課的學習軌跡,板書設計較為突出的同志有:崔大鵬、付少軍等。

  二、不足之處

  成績固然欣喜,但是我們也要正視存在的不足,在此次評優中表現出一些問題與不足,下面談一談這些在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談“突出重點、分散難點、解決疑點”。絕大部分教師能夠找準重難點,可是有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出現重點不突出,難點突破也存在問題。比如上課從複習引課開始、到建立知識結構、形成概念,學生應用,重點部分不夠清晰;形成概念後沒有進行強化理解,就急著應用,致使難點不能分散。

  2、部分教師問題設計還不到位。問題要有針對性,要針對本節重、難點進行設計,主要是培養學生學習技能與學習習慣的,所以課上問題的設計要具有層次性、多樣性,要有代表性,重點突出,不能隨意性過大,也不能隨意增加或降低難度,尤其是小組合作所要解決的問題,更要科學合理,精心設計,本次活動中個別教師只是較為隨意地設計習題,導致課堂教學中效果不佳。在檢測環節只是隨意找到練習冊中習題,沒有進行精心選擇。

  3、教學語言、板書設計不夠規範,合理。老師的教學語言應該是簡潔、準確的,老師的板書應該是規範的,老師的這些教學行為無疑對學生具有示範作用,學生在考試中書寫規範與否對他們的成績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學校要求老師們要有規範的學科語言、認真“板演”解題過程。如果老師板書亂成一團麻,字跡不清,怎麼要求學生作業清楚、試卷卷面整潔?希望老師們不要小看板書,努力使我們的板書規範化。因為我們都知道一個道理:“身教重於言教”。

  三、教學建議

  結合教學實際和本次活動中存在問題,特提出以下教學建議

  1、教師上課時要充滿激情,要講精、氣、神,給學生以活力感,語言清晰,簡潔,生動、富有親合力,語速合理,創造一個和諧課堂,給學生一個溫馨輕鬆的學習環境。

  2、教師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不能只關注幾個或一部分學生,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要給予解決,可以延伸到課下完成,對學生所做出的回答無論對錯,都要給予做出正確的引導與評價。

  3、問題的設定一定要有針對性和有效性。尤其是小組合作問題是設定一定要有價值。

  4、教師要加強基本功訓練,語言、板書、教態,都要進行有條理,有計劃,不要隨意進行;合理使用教具,小黑板可以增大教學容量,節省時間。

  5、教師要加強學生預習情況的檢查,正確做出學情分析,檢查有手段、有準備、有效果。

  創新教育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5

  為全面落實縣教育體育局《開展“教學創新行動”的實施意見》檔案精神,結合本校教學工作實際,我們迅速行動,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制定詳細的活動方案,現將我校所做的工作向各位領導彙報如下:

  1、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突出課堂教學重點,形成課堂教學特色。 新課程改革實施後,傳統的教育教學理論和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的形式和學校發展的要求。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必須走創新之路,我們學校把“教學創新行動”和“教有特色 學有方法”打造高效課堂活動有機結合,初步形成了自己有特色的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中要求教師特別關注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這也是我們“教有特色 學有方法”打造高效課堂活動中的重點一環,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個過程,我們要求教師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在抓好閱讀、書寫、作業、預習、複習等學習習慣的同時,要特別重視學生傾聽、交流、展示、質疑等課堂學習習慣的養成,幫助學生學會學習。

  2、創新課程管理,提高課程開設質量。

  學校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要求,實行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管理。開足開全課程,嚴格按課程表上課,成立課程開發領導小組,結合學校的傳統和優勢以及學生的興趣,組織教師開發適合本校的校本課程。

  3、創新教學過程管理

  傳統的教學過程管理主要是對教師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考試等教學基本環節的常規管理,其總體而言,雖然具有過程管理的特點,但實質上存在著 “重結果、輕過程”的傾向。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加強教學過程管理,應突出“過程性”。比如對備課的管理,就可借鑑“集體備課、資源共享”的備課制度,改變過去教師個人備課、書寫教案,學校檢查“備課本”的形式。

  4、完善教學評價制度。

  對學生的評價要體現學生身體素質、學習行為習慣、文明禮儀、藝術鑑賞和參與、創新實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學業水平等多個方面,學生的學業水平評價既要包括國家課程,也要包括在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方面的認知水平和能力。

  5、完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要求各任課教師以單元檢測為階段,搞好質量分析,認真查詢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補救。建立學困生檔案,加大對學困生的輔導,營造互幫互學的學習氛圍,力爭使每位學生都有不同層次的提高。

  在課堂教學改革中,作為課堂教學的具體實施者,我們將進一步更新思想、轉變觀念,爭取在“教學創新行動”中取得優異成績。

  創新教育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6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亡發達的不竭動力。我國正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努力實現由人力資源大國向人才資源強國國轉變,作為教書育人的我們,肩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不可能人人是專家,不可能人人成為大國工匠,但要培養創新型人才,我們自己要挑戰自我注重創新。

  首先要改變角色定位。讓自己從課堂的中心轉移出來,轉變成課程資源的建構者,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學生對話的交流者,課堂教學的研究者。這需要自己由“主演”變“導演”,變成學生學習的協作者,學生學習情境的創設者。這還需要恢復學生的“主角”地位,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充分體驗知識的探索過程,張揚個性,發現自我。

  其次要改變思維模式,有了新思維才會有新行動。由原來的重視“雙基”教學轉變成重視三維目標的落實,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讓學生經歷知識的產生、發展、形成的過程。改變對教材的理解,重視對教材的二次開發,挖掘蘊含在教材中教育素材,創造性地利用教材,不斷地開發新的教材資源,讓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與時代的發展合拍。改變對學生的評價方式與評價內容,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和各種素養的養成。

  最後要轉變備課方式。“一堂課備一輩子,一輩子備一堂課。”從單純的備教材轉變為備學生,備資源,尤其備自己,備思路。備出挑戰傳統、適應自己學生的課,備出理科思路,解決文科的課,為學生的成效引路,為學生的發展奠基,同時也為教師自己的幸福教學積累資本。

  創新教育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7

  一、抓管理,科技創新教育機制健全

  我校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起著手建立創新教育教學體系,投資數十萬元組建“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示範基地”,藉以探索素質教育新途徑,進入二十一世紀後,我們更加重視對科技創新教育的探索,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創新教育的內涵,“與時俱進,以人為本,不懈追求,開拓創新”成為我校創新教育的行動指南。20xx年,學校成立了由校長牽頭,書記監督,主管教學工作副校長專抓,教務副主任具體管理的科技創新領導小組,設立青少年科技創新辦公室,由各科、室骨幹教師擔任科技輔導員,組成了一支堅強有力、涵蓋面廣的科技輔導員隊伍。

  在這支隊伍的帶領下,我校每期都制訂了科技教育教學計劃,對於開展的各項科技活動,做到有計劃、有輔導方案、有總結報告。其次,科技創新領導小組,還深入課堂,深入教研組,瞭解課堂教學中科技教育的滲透情況,並出臺評價機制,把教師參加科技教育工作情況作為職稱評聘的條件之一,作為優質課的評價指標之一,鼓勵教師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科技創新大賽、電腦作品設計製作、學科競賽等科技活動。正因為學校領導對創新教育有著清晰充分的認識,各學科教師積極參與其中,在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中加大創新教育的力度,從而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創新興趣,營造出上下齊心、師生互動、生動活潑的創新氛圍。

  二、抓載體,科技創新教育內容豐富

  1、組建興趣小組。為了擴大科技教育面積,我校成立了五個課題小組:

  ①研究性學習小組;

  ②校本課程的設計與開發小組;

  ③小論文、小製作、小發明輔導小組;

  ④學科競賽輔導小組;

  ⑤資訊學競技輔導小組。由這五個小組牽頭,開展多種形式的全校性科技教育活動,激發了學生的科技創新意識,培養了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精神和用科學方法解決生活、學習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2、培養創新苗子。

  學校在各年級、各班有意識地選拔“創新”苗子,以班為單位組織科技創新課題小組,定期集訓,並在學生中徵集科技創新“金點子”,每個學期,都有學生向學校創新辦交送上百份“創新專案意向”稿,創新領導小組透過認真檢索篩選後決定對有價值的專案進行重點輔導,以保障專案的科學性、先進性和實用性,防止創新專案的重複與盲目,這種做法,收到較理想的效果。

  3、發掘創新資源。

  建校百年以來,我校校友湧現出大批在科技戰線上建功立業的專家學者,如已故知識分子楷模、全國勞模羅健夫,現任中國科學院院士的陳星旦,現任中國工程院院士的曾蘇民,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我們長期保持與老校友中的專家學者們的聯絡,不定期請他們回校進行專題講座。近幾年來,我們多次邀請陳星旦、曾蘇民院士及湖南大學、中南工業大學、湖南師大等高等院校知名教授來校舉辦不同題材的專業知識講座,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與能力。我們還組織有關學生去省市博物館、科技館參觀學習,瞭解科技發展的動態,讓學生充分認識科學技術在社會上的地位和作用,努力使自己成為懂科學、有技術、會創造的新型人才。

  三、抓成效,科技創新教育喜獲豐收

  1、積極開展科技主題教育活動

  從20xx年起,我校每年都要開展科技主題教育活動。如2005年,我校抓住“建立湖南省綠色學校”這一契機,在全體學生中開展了以“呼喚綠色”為主題的教育活動,在科技輔導員的組織下,抓了三個環節。第一、認識綠色。我校組織了以“共同愛護我們的家園”為主題的科學報告,利用黑板板、手抄報、知識長廊等進行環保知識宣傳。第二、走近綠色。組織同學去參觀高科技無公害農業種植園,走訪調查附近的工業園,並要求學生寫出環保作文或調查報告。如高三鍾浩同學,利用假日對湘鄉市的環境情況作了大量的調查,撰寫出了有份量的調查報告,該報告受到了環保總局局長解振華的批示,湘潭電視臺、湘潭日報等媒體對他的事蹟作了宣傳報道。第三、營造綠色。我們要求各班學生進行班級綠色角建設活動,同學們人人動手,有的利用廢舊材料種植植物;有的用植物克隆培養一組盆景;有的創造了環保作品。如我市有許多私人煉油膏廠,這些廠都採用在高溫下提煉油膏,因而產生大量有毒煙霧氣體,不僅造成嚴重的空氣汙染,也對工人身體產生嚴重影響,李毅鑫同學透過調查瞭解後,決定改變瀝青油膏的生產工藝,在常溫常壓下生產出瀝青油膏來。他決定把聚苯乙烯發泡塑膠廢品放其中,來免煉瀝油膏,經過多次實驗,他終於取得了成功。他的作品《利用泡沫塑膠塑膠廢品製備免煉瀝青油膏的研究》參加了2005年全省科技創新比賽,一舉奪魁,獲得了省一等獎。

  2、舉辦科技藝術節,展示科技活動成果

  舉辦科學藝術節,對學生進行科學教育、人文教育、素質教育,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人文素質、創新思維,讓學生在參與創新中尋求自我的突破和共同發展,為學生提供自我發現、展示才華的舞臺。

  20xx年11月,我校舉辦了第一屆科學藝術節,共有263人次的作品參加了展出,作品內容有科技小製作、小發明、小創意、小論文、工藝模型、天文氣象觀測、科技調查、植物栽培、環境檢測、電腦製作、電腦程式設計等。在眾多作品中,最突出的要數譚瑋琛的《1―5熱水滅火槍》這種新型的消防器材,我校選送它參加了省第二十五屆青少年科技大賽,得到了許多學者專家的好評,入圍一等獎,但該生在手工測試中失利,降為二等獎。賽後,他不氣餒,利用課餘時間向工人師傅學習技術。同年8月,他攜帶作品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第三屆亞太經合組織青年科學節大會,他的作品榮獲國際二等獎、紀念獎、小發明演示獎。

  3、找準切入點,勇攀創新高峰

  “能源危機”已向我們敲起了警鐘,如何節約能源,是一項全新的課題。地球變溫層能源的利用在我國尚處於起步階段,是一項有待開發的世界性的能源利用技術。利用農村深井恆溫水與地表空氣交換產生的變溫氣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質量,是我校近年來關注“三農”、關注“能源”的一項新課題。

  我校學生肖弋淞、胡雨葉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在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他們的作品《負壓引流罩自然力降(升)溫器的研究與實踐》,參加省第26屆科技創新大賽,力挫群雄,奪得一等獎。該發明的主要貢獻是利用逆流原理,持續交換,充分利用和保護了地下水資源,同時又與當前提倡節約型社會相適應。

  近四年來,經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學校在科技創新教育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共獲國家一等獎1個,省一等獎8個,省二等獎26個,省三等獎42個;學生的創造發明、科學小論文在省級大賽中有3人獲省一等獎,3人獲省二等獎,在縣市科技大賽中,有25人獲湘鄉市一等獎,8人獲湘潭市一等獎。

  現在,科技創新教育在我校已蔚然成風,湧現出了一大批科技創新迷,展出了眾多的科技創新作品,散發出了誘人的芳香。我們堅信,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科技創新教育定將會成為我校繼奧林匹克競賽之後又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創新教育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8

  集團本部各部門、下屬各單位申報參與xx集團“改革創新獎”評獎專案,須提交專案實施總結報告。總結報告內容應清晰表明申請評獎專案是否具備自主性、首創性、先進性;是否屬於創新觀念、創新思路、創新方法、創新機制、創新載體;是否符合集團實際和集團的發展規劃;對於實施創新專案所取得的成果,包括經濟效益或者管理績效顯著提高等情況須詳細寫明。總結報告內容包括但不限於以下:

  1.專案實施背景;

  2.專案實施目的、預期達到的目標成果(經濟預期指標或解決的企業管理問題等);

  3.專案實施方案(含實施計劃、人員安排等);

  4.專案實施過程(實施經過、團隊組織及團隊各成員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實施中遇到的困難以及解決的辦法或措施等);

  5.專案實施效果(取得經濟、社會效益或企業管理效能的提升等);

  6.專案改革創新的亮點,實施意義,影響範圍,作用大小;

  7.專案實施取得的經驗、教訓、做法總結;

  8.對本次專案實施的自我評價。

  創新教育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9

  近年來,我區教育工作在區委、區政府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區域性中心城市核心區和“兩區兩中心”戰略目標,搶抓全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機遇,堅持在科學發展的基礎上改革創新,以實施“四大工程”、落實“兩大機制”為抓手,舉全區之力,加大教育投入;走聯校合作之路,整合教育優勢資源;採取“引培”並重,最佳化教師資源配置,全力推進教育均衡發展。經過兩年的不懈努力,實現了學校基礎設施標準化,師資配備均衡化,教學質量一體化的一步到位目標,均衡、優質、快速發展成為茅箭教育特色,成為全市教育系統改革發展新模式、新亮點。

  一、 教育改革創新主要做法

  (一)實施“四大工程”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按照“全面啟動、突出重點,先急後緩、整體改造,分步實施、分批推進”的工作思路,認真組織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義務教育教學質量提高工程、義務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工程、義務教育關愛“四大工程”,嚴格按照“五個堅持,五個一樣”做法,全面推進全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在2013年11月份的全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中,茅箭區以98分全市第一、全省並列第一名的優異成績,順利通過了湖北省“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示範區”評估驗收。

  一是堅持高位主導,確保城鄉學校一樣建設。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掛帥,四大家領導參與,部門和鄉鎮各負其責,形成了黨政主導、部門聯動、分級負責、社會參與、齊抓共管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良好環境。實行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投入、統一建設、統一格調、統一落實,統籌全區所有學校均衡發展。

  二是堅持實施標準化建設工程,確保城鄉學校一樣優質。聘請專業建築設計機構對全區永久性保留及新建的中小學進行了統一規劃設計。在經費投入上向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傾斜。在工程建設上堅持大員上陣,特事特辦,抓質量趕進度,兩年時間內完成12所學校19棟教學及輔助用房,維修加固7棟學校校舍,建成8個塑膠運動場,建設教師週轉房48套。建設班班通教室223個,班班通覆蓋率達100%。按照“十有八配套”的要求,全區寄宿制學校食堂、寢室等硬體配套設施整體提升,城鄉學校塑膠運動場、計算機教室、班班通教室、圖書室、功能室、標準化課桌椅、直飲水機等實現了“八個統一,八個全覆蓋”,確保了區域內所有學校標準化建設一體提升。

  三是堅持實施教師隊伍建設工程,確保城鄉教師一樣最佳化。建立教師補充機制,解決學科教師不足的矛盾。完善教師評價和交流機制。對教師工作業績與平時表現進行量化考核。與鄖陽師專合作發展,聯合開展教育科研、教師培訓、學生頂崗實習。組織聯校協作發展,8所城區學校與8所農村學校結成幫扶對子,實現共同發展。廣泛開展教師培訓活動,師資隊伍整體水平得到提升。全面提高教師工資待遇,確保城鄉教師與市直教師同城同酬,設立了月人均200元的農村教師津貼,並積極籌措資金建設教師週轉房,激勵教師愛崗敬業,安心樂教。 四是堅持實施教學質量提高工程,確保教育質量一樣提升。打造高效課堂,總結推廣了“三一三五”課堂教學模式,開展了“金燭杯”教學大比武活動。實施義務教育“聯校協作發展”計劃,促進片區內優質學校向薄弱學校輸出優質的教育管理及教學經驗,推動片區內教育質量的均衡發展。深化“生本教育”課堂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建立質量均衡考核評價機制,形成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四位一體及過程與結果相結合的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強化教學常規過程性視導,完善了區級、學校、教師三級監控體系,形成有效溝通、有機結合、有序執行的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網路,教育教學工作評估一直位居全市前列。

  五是堅持實施關愛工程,確保弱勢群體一樣關愛。開通了南部山區學生“週末班車”,在公路沿線學校設定交通“護學崗”,率先落實學生營養計劃,為寄宿制學生提供免費的營養餐。在茅塔鄉中心小學和大川學校建立了“留守兒童服務站”。指定5所學校為進城務工子女定點就讀學校,外來務工人員同等享受免試、免費和生活補助等政策,轄區所有進城務工子女都能進得來、留得住、上得起、學得好;嚴格落實“三免一補”等各項資助政策,對困難家庭學生做到“應助盡助”,廣泛動員企事業單位和社會愛心人士開展捐資助學活動。三年來,共募集資金400多萬元,救助貧困生1.5萬人次,為300餘名貧困寄宿生髮放生活費補助近30萬元,做到了不讓一名學生因家庭貧困而輟學。

  (二)落實“兩大機制”保障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茅箭教育實現均衡發展首要解決好城鄉辦學條件一體化、教師配置一體化。圍繞兩大重點目標,區委、區政府一手抓經費投入解決“磚頭”問題,一手抓教師隊伍補充解決“人頭”問題,認真落實“兩大機制”,保障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一是全面落實教育經費投入機制。區委、區政府始終堅持把教育投入作為第一投入,健全義務教育公共財政經費保障機制,加大財政教育投入,依法落實教育經費“三個增長”,將義務教育經費納入公共財政保障範圍並及時足額撥付,優先保證了全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需要。建立中小學公用經費保障機制,確保我區中小學生均公用經費標準與市直持平。暢通教育經費籌措的渠道和途徑,採取開發商墊一點,政府擠一點,社會捐助一點的辦法解決標準化建設資金嚴重不足的問題。充分發揮發改、財政等部門的作用,爭取國家和省專案資金支援。建立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投入機制,區政府在財政預算中安排一部分專項經費用於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並確保資金專款專用。僅2013年,全區就投入教育資金達2.3億元,完成了中小學改擴建任務,按照國家標準配齊了所有學校的教學設施裝置,學校辦學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區大手筆辦大教育的做法得到省評估組高度讚揚,成為評估驗收工作的亮點。

  二是全面落實教師補充機制。區政府出臺了《茅箭區教師正常補充機制實施辦法》,建立了教師補充長效機制。按照“退一進一”的辦法,每年向社會公開招錄一批教師,近三年共招錄教師114名,全部安排到農村學校任教。採用多元化的教師准入制度。採取區內公開招考和直接到本科院校現場招聘相結合的方式引入教師,透過省人社廳和教育廳統一招農村義務教師、鄖陽師專學生頂崗實習、接收大專院校置換生等方式補充教師,有效地解決了師資不足,學科不配套的矛盾。創新教師管理體制,建立了城鄉、校際發展協作體、對口幫扶協作區,積極開展送教下鄉、兼職走教、對口幫扶等活動,擴大了優質教育資源輻射面,縮小了城鄉、校際間差距。

  (三)突出“特色創新”促進義務教育優質發展。

  一是建立特色學校。按照一校一品、一校一特,結合學校特點,彙集專家、校長、教師智慧,政府統一招標、統一出資,聘請專業團隊為各校量身定做文化校園、特色學校,提升學校品味和文化內涵的做法。國學教育、陽光體育、藝術教育、科普教育、書香校園、綠色校園、安全教育等特色教育在各校全面鋪開,並取得實效。

  二是實施學校精細化管理,將學校精細管理形成常態化、制度化、規範化、一體化、特色化,充分彰顯學校立德樹人、和諧發展的特點。

  三是全面開展“大家唱、大家跳”,“陽光體育”,“中華

  創新教育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10

  我院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以“完善制度、提高質量、科教結合、支撐創新、適應需求、引領未來”為基本思路,根據社會經濟發展對高層次人才多樣化需求和學校學科特色,在學科設定、研究生招生與培養、導師制度等方面進行機制創新與改革,提升學院研究生教育的質量和水平。

  研究生教育改革目標是確立全面的質量觀和多元化培養目標,完善學術型和專業型研究生分類培養機制,實現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並重發展;完善研究生招生計劃確定和分配方法,最佳化高層次人才培養的學科結構;創新教育理念,改革課程設定,建立適應不同型別學生的培養和考核辦法,建立科學完善的質量保障體系,形成符合人才成長規律、富有活力與效率的研究生培養機制。

  一、我院開展研究生教育改革創新工作的具體措施及其特色

  (一)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

  1、研究生招生資格動態審查確定:我院從任職崗位和年齡、承擔科研專案和科研經費、近年來科研成果、指導研究生業績等方面提出各學科研究生導師招生資格基本要求,每年根據學校制定的導師基本要求以及招生計劃稽核本單位教師的招生資格。

  2、深化研究生招生選拔機制改革:實行更加靈活、更有利於綜合考察學生素質的研究生招生選拔辦法,進一步完善優秀本科生推免生攻讀碩士學位、導師自主選拔等方法加強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的選拔;不斷加大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加強導師在研究生招生選拔複試和錄取中的作用。

  (二)深化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

  1、實施研究生的分類培養。確立多元化培養模式,分別制定學術型和專業型學位研究生的學位標準、培養目標、評價體系,建立適應不同型別研究生的選拔、培養和考核辦法;完善學術型和專業型研究生分類培養機制。學術型研究生培養加強與國內名校的合作,專業型研究生培養加強校企導師團隊和研究生培養基地的建設。

  2、強化以科學研究為主的導師負責制和導師專案資助制。在錄取、培養、淘汰等方面給予導師更多的自主權;強調導師透過高水平的科研培養研究生而不是將研究生作為低層次的勞動力;加大導師科研專案經費對研究生的資助強度,實行按導師招生人數的分級資助辦法。

  3、以一級學科為基礎,全面修訂和制定研究生培養方案;大力改革研究生課程體系,壓縮課程數量,加強主幹課程、核心課程建設;學術型研究生透過加強學術討論和交流以加強創新能力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結合行業、企業需求強化實踐創新能力訓練。

  4、加強研究生交流能力培養,英語課程學習強調交流表達能力培養,加強對優勢特色學科課程體系與教材的國際化建設,加強研究生參加學術交流活動,開闊研究生的視野,培養研究生把握國際學術前沿的能力。

  二、我院研究生教育改革工作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我院研究生教育工作處於起步階段,目前在以下方面還存在差距和不足:

  1、還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創新,認真研究當前國際國內形勢對研究生教育的新要求、新挑戰,瞄準國際一流大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標準進一步科學規劃,進一步完善制度措施,努力提高研究生教育教學質量。

  2、研究生教育改革創新工作還需要予以政策保障並加大經費投入,需要對公共學位課、專業學位課以及專業能力實踐課進行系統建設,碩士研究生實習實踐基地建設需要大量經費投入。

  創新教育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11

  參加教育工作13年來,我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深知班主任工作的艱辛與苦澀,也品嚐到班主任工作的成功與喜悅。現將班主任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用愛心培養良好的班風

  蘇霍姆斯基說:“沒有感情,道德就會變成枯燥無味的空話,只能培養偽君子。”要做好班主任,首先要有愛心。對有感情創傷和的同學

  ,我給予他們細膩的愛,開導鼓勵他們走出生活中的陰影;對感情易於衝動的同學,則給他們以溫柔的愛,並告誡他們要謙和,要冷靜;對品學兼優的同學,則給他們以嚴格的愛,並不斷提醒他們學無止境……這樣,真正思學生所思,想學生所想,才能觸動孩子的心靈,從而培養出有個性、有發展、創新的學生。其次,要為班級樹立奮鬥目標。這個共同的目標,會讓每個同學都為之努力,形成一種無形的凝聚力。在這樣的班級中,學生心情愉快,學習主動,沒有壓抑,並勇於為它服務,為它爭光。

  二、讓小幹部成為班級的主人

  做一名小學班主任是很辛勞的。因此,要充分發揮小幹部的作用,讓他們成為班主任的好幫手,成為班級工作的組織者、治理者。我的做法是:在民主選拔、全面瞭解的基礎上,把品德高尚、作風正派、善於治理、勇於負責的同學作為主要班幹部,組建班委會。基於學生的特長、能力不同,組建本屆班委要兼顧下屆班委,最佳化組合,合理配置。班委分工要具體,責任要明確,使人人都有事幹,事事有人幹。任期一學期為限,既有益於學生素質的提高,又不會影響其他同學的鍛鍊。

  三、從細微入手做好後進生的轉化

  我對學生的治理原則之一是“多表揚,少批評”。對優生這樣,對差生也是這樣。誰都知道在差的學生,也有許多閃光的地方。平日,我對學生從不吝讚美之詞。哪怕是學生一次優秀的作業,一句文明語言,一種禮貌行為,只要及時予以當眾表揚,學生便會在表揚聲中體驗到一種被看重的欣慰和成功的歡樂,從而強化這種行為,爭取更大的成功。另外,多給後進生鍛鍊的機會,讓他們在活動中顯示自己各方面的才能,使他們體驗到自身的價值,從而激發他們的集體感和上進心。

  四、以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增長學生才幹

  我本著“知”、“趣”、“新”的原則,組織了故事會、演講會、籃球賽、歌詠比賽、習作競賽、智力搶答賽、參加訪問、社會調查等多項活動。學生在課外活動中得到的決不僅是歡樂愉快,更重要的是加深了相互友誼,和諧了人際關係,並在其中豐富了知識,增長了才幹。

  我教過的學生已有十幾人在全國、省、市報刊上發表過習作;十幾人在市、區文藝、體育、手抄報、作文比賽中獲獎。我自己也先後被評為“全區愛國主義電影教育先進工作者”,“20xx年度全區優秀少先隊輔導員”、“東昌府區優秀教師”等光榮稱號;由我參與編寫的《六年制小學習作同步指導-習作》由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我的多篇論文在全國、市、區論文評選中獲獎。

  面對榮譽,我深深地知道作為一個班主任教師,你無須去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只要你在孩子們失意時,能願意傾聽孩子們的.訴說;在孩子們感到無助時,伸出你熱情的雙手;在孩子感到無望時,蹲下身去,用漂亮、動人的話語去撫慰他們早已傷痕累累的心就足夠了。

  創新教育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12

  一年來,在縣教育局領導的親切關懷下,在學校領導的支援下,工作室全體成員以創新教育開發為方向,以縣教育局相關檔案為指標,以培植學生創新思維、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為目標,繼續圍繞“創新教育入課堂”為研究主題,透過推廣經驗、公開教學、組織研討、現場指導、專題研究、公開課講評、觀摩考察等形式,努力提高骨幹教師培養物件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教學研究素質,發揮了示範、指導、輻射作用。工作室全體成員勤奮學習,刻苦鑽研,銳意進取,克難奮進,個人專業成長邁出堅實步伐。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公開授課交流思想

  一年來,工作室策劃、組織多次公開課,給工作室成員提供了示範和相互學習的機會。

  多次講座引領全縣

  20xx-20xx年度是工作室辛勤奮鬥的一年,也是收穫滿滿的一年:1.開展常規研討活動;2.組織五個縣級開放活動;3.策劃、組織縣級研究性成果比賽;4.帶隊參加各級創新大賽。

  深入開展課題研究

  工作室開展了《農村小學科學實施情趣教學法的實驗研究》、《基於DV技術下農村小學科學實驗在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農村小學高年級機器人有效性課堂教學的探究性研究》、《農村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教學模式及推廣研究》等課題研究。

  深入開展教材研究

  XX等進行了教材編寫和研究,不僅提升了自身的專業素養,也為全縣進行了創新教育奠定了理論基礎。

  開展活動是推廣創新教育的有效手段。

  我們工作室這一學年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具體如下:

  小有成果但任重道遠

  在工作室成員的努力下,各項創新大賽、專利申請都收穫滿滿。雖然碩果累累,但是,全體成員意識到成績來之不易,不能停止前進的腳步,希望學校、社會都參與進來,將創新教育走進每個孩子的心靈深處。

  創新教育課堂教學工作總結 篇13

  1、學校要有理念支撐和規劃設計

  青島19中校長講,一所學校要有自己的核心理念來支撐,沒有理念,就沒有思想,就沒有發展方向,學校發展就沒有了主線,就會失去活力。在此,就要思考我們是什麼樣的辦學理念?我們秉承“做好人、求真知、做奉獻”的校訓,引領師生在20xx年內朝著辦“學生滿意、家長放心、社會認可”的品牌學校這樣一個共同的願景,把教師的專業發展和精神需要放在首位,把我們的學生培養成為“未來社會有用的人,有益於人民的人”。一個好校長首先是思想上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領導。校長的思想哪裡來?學習中來,實踐中來,反思中來。因此我們要做“書香型”、“務實型”“研究型”領導,不能做“酒香型”“浮誇型”“做官型”“甩手型”領導。

  2、學校領導要把教師專業成長和精神需要放在第一位

  領導要引領教師樹立正確的核心價值觀——關注專業發展和精神需要(青島四位校長都能做到)。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告訴我們,在人們基本物質需要得到滿足後,精神需要、自我發展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價值實現的需要就成為教師最關注的事情了。比如一位老師得到同事和領導贊楊的話,心情會高興好長時間,學生、家長對教師的評價非常高的時候,比請老師吃頓大餐都興奮。因此我們領導,不要動輒就拿獎金來激勵,在日常工作中,要淡化教師的物質關注,否則教師的工作一切都會與獎金獎品掛鉤,不利於提升教師的職業境界。那些職業境界低的教師,每項工作都會帶有功利性,

  都是為了不扣分而育人,教學效果和育人效果就不好,教育是心與心的交流,靈魂與靈魂的碰撞,人都是理性的,功利性的育人效果不會觸及人的內心深處,不會觸及人的靈魂。

  萊西校長認識到,教師興,學校興,學校發展要靠教師的發展。她所在的小學在農村,教師整體素質都不高,但要想打造一流學校,就只好讓教師走近名師,向名師學習;走出學校,向名校學習;給教師請進專家,讓教師聆聽專家的教誨,向專家學習;領導帶教師出去磨課,直到教師的課上得高效為止,向兄弟學校的同仁學習;每學期全體老師共讀一本書,進行讀書交流會,他們向書本學習;每個教師人人都承擔一個教學或管理上的小課題,向科研要質量;他們每隔一段時間對自己的教學和管理進行反思,寫一篇反思性論文,他們在反思中成長,狠抓教師的三字一畫,普通話、課件製作等基本功,教師在基本功訓練中,綜合素質不斷提升。就這樣,他們的教師專業得到了充分發展,精神上得到了很大的滿足,他們都認為,學習、研究、磨課是對自己最大的福利。老師們都很自信,只有自信的老師,才能培養出自信的學生。

  每項工作中脫穎而出的教師(課堂大賽、論文反思、讀書交流、課題研究、育人能手等獲獎的教師),大頭照片上牆,照片下面是老師們的教育格言和人生格言。用這種方式進行精神激勵,對教師和學生的影響遠遠比獎品和獎金的影響持久。

  為此,我們領導平時要關注教師的專業發展和精神需要,淡化物質激勵。

  3、學校領導是校園裡行走的文化符號

  領導要實行道德領導,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以道德的方式對待教師,提升教師的道德修養;領導要實行文化領導,引導教師閱讀,進行文化思考,豐富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提升教師的文化修養;領導要實行學術領導,以豐厚的學術造詣,引領教師進行學生管理研究,高效課堂研究,提升教師的學術修養;領導要實行智慧領導,以大智慧,創設生動、豐富的情境,激發教師的創造潛能,提升教師的教育智慧和教育水平。總之,領導不是以權力形成權威,而是以人格魅力、學術魅力、文化魅力贏得師生的尊重和愛戴。為此,我們領導要加強自身素質提升,加強學習和研究,讓自己的管理充滿智慧。

  4、繼續引領教師搞好分組座位合作學習

  青島28中的“和諧互動”兩人一小組,四人一大組的教學方式,師傅與徒弟捆綁式考核,已經使他們的成績大幅度、大面積提升,學生不僅成績好,而且合作意識非常強,使教學與德育達到了最佳結合。我們學校四人一小組,八人一大組教學和管理模式,再繼續深入地搞下去,也會取得很好的收穫。28中的教學改革是自下而上的教學改革。起初,時紅霞老師由於自己的胳膊疼,手不能寫字,每堂課讓全班學生一幫一結對子,兩人互學互助,教師只做適當的幫助和點撥引導,結果全年級成績時老師所帶的兩個班第一第二,由此,數學組長讓時紅霞老師介紹經驗,然後號召全數學組老師實施兩人結對子和諧互助學習,結果整個年級數學成績高於其他學校很多,後來其它各學科都學習這種結對子方法,又加上專家引領,各學科都創設了自己學科的5步10環節教學模式,形成了青島28中的教學特色。全國各地學校紛紛向28中學習。

  結合我校目前高一的分組座位,我們將繼續研究課堂教學,發現像時紅霞老師那樣的執著於教改的教師,繼續鼓勵教師打造適合我們自己學情和學科的教學模式,我們也會走成功的。

  5、讓每個師生都感到自己重要

  青島28中校長李志剛和萊西的劉校長非常有智慧,他們的管理智慧在於他能讓每個教師都感到自己很重要。即使哪個老師能力和教學水平很差,他也能讓那些老師感到透過努力“我能行”。他們不厭其煩地鼓勵教師學習和磨課,每個教師家庭有了困難,校長就像對待自己家人一樣對待老師,萊西學校有個老師患病住院,校長安排學校教師每天輪班在醫院值班伺候這一位老師,讓老師感到學校就是他們的大家庭,讓教師從思想上有歸屬感和安全感。校長以人為本、愛師如家人的做法,讓每個教職工都感到自己是這個大家庭的一成員,都非常重要,因此工作起來都能以忘我的精神出現,青島的四位校長口頭語“我們家的老師,我們家的學生”。如果我們平時,對待能力差、職業境界低的教師有偏見,或教師家裡有了困難置之不理,教師就不會有安全感、歸屬感,就會感到他在這個單位並不重要,會感到心涼。工作起來就可能患得患失,應付了事。

  6、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

  各種文體活動,演講賽、演唱賽、鼓號隊演奏展覽、書法比賽、繪畫比賽、社會實踐活動、元旦晚會等,豐富了師生的校園生活,讓師生都感到校園是他們工作的精神家園、生活的樂園。青島28中的感恩教育活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初三畢業典禮,校長策劃了一個感恩教育的場面,在操場上,每個學生和他們的家長相對而坐,有三個環節:第一是聽著《父親》和《母親》這兩首歌曲,學校統一號令:請同學們給家長鞠躬,沒有統一的號令讓學生站起來,學生不允許站起來,就一直的鞠躬狀,這時候,有些家長向前攙扶孩子,孩子也不動,這樣的場面非常感人,家長心裡都熱乎乎的;第二個環節:讓孩子與家長擁抱,擁抱的時候,每個孩子至少給家長說10句感謝的話,說不完不鬆開;第三個環節:給家長讀預先寫的《致父母的一封信》。這三個環節下來,很多學生和家長都激動地流下了眼淚。李志剛校長還講,他讓每個在28中就讀的學生,在入校時哭一次,在離校時哭一次,這一“哭”,卻樹立了學校良好的形象,提升了家長和社會的認可度、滿意度,提升了學校的口碑,我聽後,對28中這種做法非常贊成。我們學校的演講比賽,感恩活動以及紅歌比賽,古詩詞吟誦會,也大大豐富了校園生活,起到了很好的育人作用,但我們的活動,家長參與的太少。

  7、重視校園文化建設

  四所學校的每座樓、每塊綠地、每條路、每項活動都賦予了深厚的文化內涵,三風一訓辦學理念的形成,讓每個教職工都成了股民,辦學理念的股份制,增強了教職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學校的願景成了每個教職工共同努力的方向。藝術滿天星、各種標兵、各種進步之星、教壇新秀鑲嵌在宣傳欄裡,時時激勵著每個師生向上,向善。

  我們學校每天早晨的古詩詞背誦也構成了校園的行為文化,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我校的走廊文化、班級文化和宣傳欄文化,激勵著我校師生奮發向上。文化有外顯的,有內涵的,有行為文化,有精神文化,物質文化、環境文化、制度文化等,我們學校在精神文化建設方面還要加強,一個靠精神文化站立起來的學校會永葆青春和活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