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總結範文(通用14篇)

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總結範文(通用14篇)

  不經意間,工作已經告一段落,回顧這段時間的工作,理論知識和業務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讓我們好好總結下,並記錄在工作總結裡。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總結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篇1

  一、指導思想

  根據縣有關關愛留守兒童的檔案精神,結合我村留守兒童成長狀況及實際需求,更好地發揮村兩委等組織的功能,更好地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關注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深入推進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計劃。

  二、工作目標

  透過對留守兒童基本情況及普遍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建立健全留守兒童工作檔案,找到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為“留守兒童”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同時,要加強領導,形成合力,大力宣傳,建立目標責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評制度,不斷提高我校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1、建立留守兒童檔案,使留守兒童建檔率達100%;

  2、留守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均達100%;

  3、關愛留守兒童,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從學習、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幫助留守兒童,促進留守兒童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長,樂於學習。

  三、主要措施

  第一步、建立關愛檔案。透過三個月的走訪串戶,我對本村“留守兒童”情況進行摸底調查,詳細瞭解留守兒童學習成績、愛好、家庭情況、家長務工地點、聯絡電話、監護人等情況,建立留守兒童資訊庫。在爭取到了縣、鄉兩級政府的大力幫助下,制定具體幫扶方案,對“問題留守兒童”、“困難留守兒童”作為重點幫扶物件進行關愛。

  第二步、構建關愛網路。作為一名大學生積極發揮自身示範帶動作用,組織村兩委、黨員、以村民組為單位,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初步形成以鄉黨委政府為帶頭,大學生為主體,村幹部、黨員群眾主動參與的結對幫扶關愛網路。

  第三步、搭建關愛平臺。一是以村級網路為平臺,做一名“聯絡員”,開通“影片交流”,讓留守兒童與父母每週進行一次影片交流,接受親情關愛;二是以遠端教育終端站點為平臺,做一名“播放員”,每月組織一次留守兒童觀看勵志教育專題片,引導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三是以農家書屋為平臺,做一名“管理員”,全天候為留守兒童開放,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四是以留守兒童活動室為平臺,做一名“組織員”,利用節假日,組織各種有益留守兒童身心健康和成長的文體娛樂活動。

  第四步、開展關愛活動。透過縣、鄉黨委政府的大力資助,積極開展“代理家長”、“愛心媽媽”、“臨時爸爸”等關愛活動,由婦聯、共青團牽頭,為留守兒童購買書包、文具、衣服、食品等學習生活用品,盡力為留守兒童解決實際困難,讓留守兒童在幫扶和關愛下快樂健康成長。

  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篇2

  一、深入調研,準確掌握全鎮留守兒童狀況。

  4月份,我鎮對全鎮父母外出務工的留守兒童進行一次以村以校為單位的系統排摸,並分別予以登記造冊,做到了家底清、狀況明。,已為193名留守兒童建立了檔案,為切實開展留守兒童關愛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其中80%兒童留在家裡隔代看護,20%寄託老師和親戚看護,而隔代看護對兒童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如心理不平衡,常常感到自卑、孤獨、憂慮、失望;生活無規律,生活習慣相對較差;缺乏學習自覺性和刻苦鑽研精神,厭學情緒嚴重;任性、自私、無組織、無紀律,自控潛力差等。

  二、制定方案,構建留守兒童關愛網路。

  鎮婦聯聯合中心校、團委、關工委在全鎮開展了“共同托起留守的太陽”為主題的留守兒童關愛行動系列活動,並制定《湧泉鎮留守兒童關愛行動工作計劃》,明確了職責,分解落實了任務,動員各方面力量共同關注留守學生,構建層層推進、齊抓共管的留守學生關愛網路,努力為留守學生營造健康、快樂、和諧的成長環境。

  三、多措並舉,大力實施留守學生關愛行動。

  一是開展結對關護系列活動。用心動員志願者、教師等社會力量,廣泛開展與留守兒童“一對一”結對關護活動,為留守兒童尋找“代表媽媽”,使遠離父母的留守兒童“心有人愛、身有人護、學有人教、難有人幫”。目前,我鎮已為11們留守兒童找到了代理媽媽,透過與結對兒童應對面交談、與結對兒童家長交流、與結對兒童共同生活等方式,在生活、學習、心理上給予“留守兒童”足夠的幫忙。

  二是建立“留守兒童之家”。針對鎮中心校留守兒童相對集中這一狀況,我們在那裡建立了一個留守兒童之家,每星期2次為留守獐開放,並帶給課餘文化學習和組織課外活動。“留守兒童之家”常年有兩名教師現場指導。

  三是開展貧困留守兒童幫扶結對活動。在鎮婦聯及團委的牽頭下,今年共有4名貧困留守兒童受到結對資助,每年均有必須的資金確保學業正常。我鎮每半年還組織一次貧困留守兒童慰問活動。

  四是建立“留守兒童”家長教育聯絡制度。

  利用定期家長會、重大節假日家長回鄉之機對留守兒童家庭進行家訪,開展對監護人專門知識的培訓和教育,讓他們明確教育子女的職責,切實承擔起教養孩子的職責和義務。

  五是開展“留守兒童”興趣活動。

  根據兒童的興趣愛好,經常組織開展各類趣味活動,如“六一”期間組織留守兒童舉辦了一場文化演出;柑桔節期間組織一次百名兒童畫桔鄉活動。透過各種活動,引導留守兒童融入社會大家庭。

  六是切實保障留守兒童合法權益。

  充分利用鎮內39個維權站,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活動:一是受理留守兒童的諮詢和救助,為留守學生帶給心理健康指導、法律法規諮詢;二是大力開展未成年人維權行動月活動,在加強留守兒童法制教育、增強留守兒童自我保護潛力、淨化留守兒童成長環境等方面開展工作。

  七是強化宣傳。

  透過廣播、電視、報紙、網路、會議等多種形式,宣傳報道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進展狀況,抓好典型宣傳,讓全社會都瞭解關注留守兒童的生存現狀,動員引導全社會力量都來關心、關愛留守兒童,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輿論和關愛氛圍。

  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篇3

  一、制定“關愛農村留守兒童行動計劃”實施方案

  學校建立了關愛留守兒童長效機制,形成以年級主任、班主任、任課教師為主的幫扶網路體系,對留守兒童給予對口的幫助。各校按照計劃開展活動,學校積極打造愛心家園,教師力爭當好留守兒童行為的“監護員”、感情的“交流員”、生活的“管理員”、思想的“輔導員”和健康成長的“指導員”。各校師生關係融洽,形成了濃郁的育人環境。

  二、建立愛心檔案

  各校對本校留守兒童做了詳細的統計,建立健全了留守兒童檔案,主要內容有:

  (1)留守兒童基本情況統計表,含留守兒童的姓名、班級、年齡、道德品質、行為習慣、興趣愛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徵、學習動機和態度、學習能力和方法,與臨時監護人的融洽程度,與打工父母的溝通情況等;

  (2)留守兒童臨時監護人的基本情況統計表,含留守兒童姓名、監護人的姓名、年齡、文化程度、性格特徵,監護人如何對孩子進行管教(為重點內容)等;

  (3)留守兒童的父母基本情況統計表,含留守兒童姓名、父母的姓名、年齡、文化程度、工作單位及工種、經濟收入情況、對子女的希望要求、與子女聯絡溝通情況等;

  三、開展愛心幫扶活動

  各校根據實際情況,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和幫扶活動,引領留守兒童健康成長,促進他們全面發展。

  【學校展示】

  中心小學:

  一、確定工作目標。透過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找到了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全面推廣“關愛工程”,為留守兒童營造了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同時還加強領導,形成合力,大力宣傳,建立目標責任制,完善考評制度。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機制,發揮學校陣地的作用。

  建立健全領導負責制度。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制訂具體計劃,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主陣地。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絡卡制度。對所有學生進行了認真的調查研究,摸清了守兒童數,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絡卡。實施教職工結對幫扶留守兒童的制度。全校確立了16個幫扶小組並配備幫扶教師。幫扶教師經常找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建立健全教師與留守兒童的談心制度。學校做到每月召開一次幫扶教師、留守兒童、監護人或委託監護人的座談會。建立了關愛留守兒童的應急機制。建立學校與家長(監護人)的聯絡方式和突發事件的應急機制。層層簽訂了安全責任書,明確責任,確保學生在安全的環境中快樂成長。注重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開設心理教育課,讓他們削除不良情感體驗,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建立健全檢查考核機制。加強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管理,定期對教師進行考評。

  (二)構建教育網路,形成關愛合力。加強與留守兒童父母或監護人的交流與溝通。加強委託監護人的培訓教育。加強同村組和家庭的合作,營造深厚良好育人氛圍。

  (三)明確職責,創造了良好的育人環境。加強對貧困留守的資助工作。整治校園周邊環境。建立關愛經驗交流制度。學校每期進行一次“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總結,定期召開研討會、座談會,不斷探索管理方法,提高對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水平

  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篇4

  一、認真關愛留守兒童

  學校從學習方面對留守兒童進行分類、分組,落實到每一位任課教師,對結對幫扶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建立進步檔案。生活上對留守兒童要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指導留守兒童學會生活自理,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

  二、開展形式多樣的關愛活動

  1、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對各班的留守兒童進行登記,含家庭環境,家長去向和代管家長的情況等,定期開展有益於孩子們健康成長的文娛活動。

  2、開展關愛留守兒童主題教育活動。學校開通親情電話,讓留守兒童在課間、休息時與家長聯絡、溝通,增進學生與家長的感情。

  3、各班教師每週與3—5名留守兒童談一次心,瞭解他們近期的學習、生活、情緒、交友、身體等方面的情況,交流感情,培養學生良好的心態和健康的心理。

  4、為留守兒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開啟留守兒童心靈之窗。

  5、開展贈生日賀卡、寫生日感言、送生日祝福活動,讓留守兒童參加書法,手抄報等比賽活動,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

  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篇5

  一、建立檔案,掌握情況

  透過認真調查研究,摸清本校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併為每個留守兒童建立了動態專門檔案。適時根據本校學生變動情況,及時補充或變更檔案的相關內容。透過這種方式,有效建立起與學生家長、老師之間方便的溝通渠道,形成了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聯絡網路。

  二、用心關愛,感受親情

  針對留守兒童最缺乏的就是親情關愛,在日常工作中,把留守兒童當成自己的孩子,創新思路,積極控索,注重從平時生活細節、親情體驗、心理教育等各個方面加強教育引導,力爭讓留守兒童找回親情、找回快樂,健康成長。

  (一)制定計劃,注重平時。經過反覆思考和積極探索,根據留守兒童不同情況,逐個進行分類、分組,制定幫扶計劃,將每個學生的學業情況、幫扶時間、內容和階段性效果逐一列成表格,按計劃實施。並在平時學習生活中,對留守兒童多看一眼,多問一聲,多幫一把,使學生開心。在留守兒童患病時,及時診治,悉心照料。比如:五、二班學生王某在上體育課時,腳不慎扭傷,辛文言老師聞訊後,及時將該學生帶至縣骨科醫院去看醫生,在他在床上靜養期間,每天堅持為他端飯送水,補習功課,讓他感覺到老師對他的關心、關愛。該學生傷愈出院後,學習更加用功,親切地稱她為“老師媽媽”。

  (二)區別對待,因材施教。作為留守兒童每個家庭環境、經濟狀況迥然不同,其情況千差萬別。我校在全面把握每個留守兒童基本情況的同時,針對少數學習嚴重滑坡、人格發展不健全、道德發展欠缺的留守兒童,區別對待,制定個別教育管理方案,著重進行矯治和幫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例如:六、一班留守兒童程某,其父母均在廣東打工,由其70多歲外公代為管理,平時喜歡穿著打扮,花錢大手大腳,成績時好時壞,其外公根本無法管理。我們在全面瞭解此生情況後,制定了針對此生教育引導方案:在週末帶他到建設工地去調查瞭解生活,讓他觀看紅色教育影片,讓他與父母透過電話瞭解打工的艱辛生活。透過循序漸進的教育,一次,我們發現他在自己的筆記本中寫到:“親愛的爸爸、媽媽,是老師讓我感受到了你們生活的艱辛,我一定會重新認識自我……”從此,該生改掉惡習,認真學習,成為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三)消除痼疾,促進健康。透過每週班隊活動時間定期開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獨立生活教育和體諒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兒童感到備受關愛,體驗到生命成長的快樂與幸福,消除不良痼疾,強化情感體驗,營造健康樂觀向上、朝氣蓬勃的學習生活氛圍。

  三、加強溝通,增進了解

  建立教師關愛留守兒童成長日記,培養更多“代理家長”。加強定期走訪與臨時監護人交流,及時反饋兒童的情況,幫助做好留守兒童的思想工作。例如:學生劉某,父母都在雲南打工,家裡只有兄妹二人,沒有人照顧。有一段時間他經常逃學,上課時經常睡覺。透過走訪瞭解,發現其由於精神空虛,缺乏關愛,結交了社會一些綴學少年。我們發現這一情況後,立即對其進行針對性的教育,讓其重新振作精神,免其走入歧途。

  總之,關愛留守兒童是我們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今後,各校更會積極探索有效的管理方法,走進留守兒童,關心他們的.生活,關心他們的學習,讓他們真正感受到學校的溫暖。

  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篇6

  xx年我區新建留守兒童之家13所。另外接收三官託管2所和已建3所,目前共有留守兒童之家18所,服務留守兒童203人。現將我區關愛留守兒童工程實施情景彙報如下:

  一、紮實穩健推進留守兒童之家建設

  新年伊始,我區根據《滁州市xx年農村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實施辦法》和相關工作要求,及時調整了琅琊區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和管理領導小組,制定印發了《琅琊區xx年農村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實施辦法》。對留守兒童之家專案學校提出明確要求:

  1、各農村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專案學校,要高度重視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和管理工作,制定建設方案,成立工作組織,指定專人負責,按序時進度推進專案建設。

  2、各農村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專案學校,在省級配套裝置未到之前,要主動工作,按照本《辦法》要求,準備好留守兒童之家活動用房,籌措資金,配齊相關設施,充實活動室資料,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做好專案建設的使用與管理等工作。

  3、建立資訊月報制度。各專案學校每月22日上報一次本校留守兒童之家建設、管理與活動開展情景以及月工程進度情景,每月供給不少於2條有價值的資訊。月報以紙質(須蓋章)和電子版兩種形式報區教育局電教儀器站。

  4月28日在西澗小學召開了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和管理工作現場會。會議首先分析了我區農村留守兒童之家建設的情景,對3個專案學校的建設工作進行了總結。西澗小學校長樊天寶介紹了學校農村留守兒童之家建設的做法和經驗,同時查擺了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困難,並暢談了今後進一步做好工作的打算。區留守兒童之家專案負責人徐蘇明講解了琅琊區xx年農村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實施辦法,對於今後進一步做好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工作提出了具體提議。張俊林針對託管的三官中、小學和xx年13所新建專案學校的軟硬體建設做了業務輔導。教育局副局長武道俊做了重要講話,他指出這次會議是留守兒童之家建設的推進會,是新建專案學校的啟動會,同時又是相互學習交流的現場會。他要求各專案學校要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深刻領會做好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健全規章制度,加強學習,有針對性、創新性的開展工作,出色完成留守兒童之家建設這項政治任務。與會同志還參觀了西澗小學的留守兒童之家各活動室,檢視學習了西澗小學留守兒童之家的資料建設,就一些業務上的困惑進行了交流。留守兒童之家領導小組組長、教育局長張雁飛與各專案學校簽訂了目標職責書。

  目前新建的13所留守兒童之家都已經啟動。各新專案學校都成立了領導小組,制定了年度工作計劃和學期工作計劃,制定了各項工作制度和工作職責,按照《琅琊區校內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和管理考核辦法》等相關檔案要求,建立了檔案資料

  二、積極主動創造性的開展活動

  各專案學校緊密圍繞留守兒童之家這個主題,經過多種宣傳等形式,營造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進取爭取關工委、婦聯、團委、企事業單位的支援,廣泛發動、精心組織愛心媽媽、志願者,進取投入留守兒童關愛工作,擔任留守兒童的臨時父母、兼職教師和知心朋友。

  建立和留守兒童談心制度,隨時掌握孩子的思想動態,加強交流引導。經過互通訊息、相互交流,學校、家庭均能夠了解留守兒童在家或在校的思想動態、學習情景和生活狀況。

  學校經常開展一些品德教育、文體活動、聯歡活動、社會實踐活動,讓留守兒童得到更多的人的關愛,充分體驗“家”的溫暖。

  5月25日上午琅琊區婦聯主席聞梅、西澗街道辦事處婦聯主任許明祖與“愛心媽媽”趙穎梅、吳萍等一行,來到城郊中心小學向31名留守兒童奉獻愛心。婦聯首先向“留守兒童之家”捐贈圖書100冊,並向全體留守兒童捐獻了禮品(禮品包括書籍、食品、生活用品等)。教育局趙穎玖、吳萍等四位“愛心媽媽”和江志偉、桂貴四位留守兒童結了幫扶對子。雙方建立了“愛心聯絡卡”和“愛心活動登記表”,架起了親情的橋樑。“愛心媽媽”詳細詢問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情景,融融的親情感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留守兒童情不自禁從心底裡喊出了“媽媽”。

  4月24日東風小學少先隊組織16名留守兒童,到共建單位73091部隊參觀國防教育訓練基地和軍營內務,併為戰士們帶去精彩的慰問演出;6月3日午時,東風小學“歡度端午,關愛留守”實踐體驗活動在東風小學留守兒童活動室舉行。活動分為5個部分,分別是:瞭解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瞭解艾草,感受粽子的香甜和香袋的美,分工合作創作龍舟,組織學生上網瀏覽查閱有關屈原的故事和詩歌。經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引導學生進一步瞭解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增強愛國情感,提高科學認識,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5月18日清流社群醫院的醫生們來到工農小學留守兒童之家,他們給留守兒童上了一節特殊的教育課“小學生意外傷害的防範以及意外傷害的緊急救治方法;官山小學開展一場留守兒童家長交流會,幫忙留守兒童監護人跟新家教觀念,同時以“為孩子,共努力”為主題,開展“親子1+1”、“大手牽小手”等活動。

  5月28日上午,工農小學的留守兒童在教師的帶領下,來到琅琊區消防支隊。留守兒童在消防隊員的耐心講解下,近距離觀察消防車的構造、內部設施、各項功能等,還親身體驗了防火服、氧氣罩等。孩子們大開眼界,同時增強了防火意識,掌握了火災安全逃生的方法。

  6月1日上午,西澗小學、揚子官山小學、工農小學、揚子路小學為了讓留守兒童過一個歡樂的節日,各舉辦了一臺聯歡會,留守兒童在代理家長的陪同下一齊觀看了聯歡會,讓留守兒童們充分感受到了“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溫暖。聯歡會上,留守兒童用歌曲、詩歌等展現了他們樂觀向上,多才多藝的一面。

  三、督查指導進一步促進工作落實

  區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和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到學校檢查指導工作,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制定了琅琊區校內留守兒童之家包保職責制和職責追究制,局機關科室負責人包保到專案學校,明確職職責務,履行包保職責。

  制訂了《滁州市琅琊區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和管理工作自查評估表》,從軟硬體建設、活動開展、檔案建設等全方位進行自查,讓學校在自查中發現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措施、介紹學校的典型經驗、提出合理化提議。經過自查發現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揚子辦陳灣小學提出的問題具有典型性:

  1、學校缺少專門的留守兒童活動教室,必要的硬體設施達不到。

  2、師資力量不足。配備給留守兒童之家的教師,基本以兼職為主,管理孩子主要在“雙休日”,“節假日”。教師只能犧牲自已的休息日,開展活動管理孩子,平時教師還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正常教學當中。所以教師時間少,精力少,開展活動不能保證持續性和經常化。

  3、雙休日或節假日是留守學生自我支配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學生一方面在學習上缺少必要的指導而感到無助,另一方面,與祖輩間因認知代溝、心理代溝而缺少溝通,易受到社會不良風氣侵蝕,構成“家庭管不好,學校管不到”的“真空時段”。

  4、心理問題沒能有效解決。在家裡由於孩子與監護人之間的認知差距,代溝差距,心理問題不能得到解決。在學校,儘管留守兒童問題已經引起學校的關注,但因缺少專業心理教師,同樣得不到有效解決,心理問題已成為困擾孩子成長的主要因素。下階段要針對存在的問題研究對策,進行有效的整改。

  6月20日區民生辦和教育局聯合對專案學校進行了一次中期督查。督查組對揚子中心小學的檔案建設、東風小學的聘請心理醫生定期到校做心理輔導和建立留守兒童的成長記錄檔案盒等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時有指出了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和管理工作的不足:

  1、檔案建設需進一步規範,對照考核指標體系,每個得分點都要有對應的資料。

  2、活動還需進一步、多樣化地開展。

  3、學生成長記錄袋資料還需進一步充實。

  目前,除第一小學、東風小學因校舍加固暫時沒有活動室,其他學校活動室都準備就緒,等啟動資金(一次性投入和日常支出兩項預算經費510306。00元,正在申請)一到就能夠著手佈置。

  下半年工作計劃:

  1、對留守兒童之家中期督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總結,認真分析情景,提出整改意見。

  2、強化暑期安全教育,確保留守兒童平安健康。

  3、做好新學期留守兒童情景摸底,部署新學期留守兒童之家工作。

  4、各包保職責人到學校對留守兒童之家的整改情景進行督查,整改不到位的通報批評。

  5、做好省配套裝置的理解、安裝、驗收和使用工作。

  6、落實專項經費,進一步完善留守兒童之家的硬體建設。

  7、規範留守兒童之家的檔案建設。

  8、要求學校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做出自我的特色,推廣先進,以點帶面。

  9、重點檢查瞭解教師志願者幫扶情景、優秀學生幫扶留守兒童情景、親情電話使用情景以及兒童之家圖書、器材使用情景。做好迎接市教育局的督查的各項準備工作。並根據市教育局的督查的反饋,認真整改。

  10、對專案點學校進行檢查評估。發現問題,及時採取措施,確保任務完成。

  11、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做好迎接省、市、區民生辦年終考核檢查各項準備工作。

  12、認真反思,找出不足,做好總結。

  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篇7

  為貫徹落實xx市教育局《關於開展xx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千名教師大家訪”活動的通知》(梅市教基[xx]41號)精神,對照縣教育局下發的《平遠縣開展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千名教師大家訪”活動方案》,結合壩頭學校的實際,對此項工作,學校領導精心組織,認真部署,做好留守兒童家訪工作,解決好新時期出現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讓留守兒童在學校的正確引導下健康成長。現將我校留守兒童家訪工作總結如下:

  一、建立領導機構

  為使留守兒童家訪工作落到實處,不走過場,抓出成效,學校成立了關愛工程領導小組,由校長負總責,日常工作由團少部負責組織實施,具體計劃及“留守兒童”家訪工作方案由團少部負責人餘生龍教師制訂。

  二、宣傳發動家訪

  10月19日上午,學校組織召開了一場行政擴大會議,會上校長傳達了上級通知精神及指示,要求各位領導組織召開各類會議,逐級向下傳達上級通知精神及指示,思想上要高度重視,行動上要周密安排。

  三、摸底確立目標

  為使家訪物件明確,清楚掌握家訪物件詳細情景,10月22日,團少部下發留守兒童統計表及資訊表至各位班主任,要求各班主任上報留守兒童名單及家庭詳細情景,以便下一步家訪工作安排。

  四、安排家訪工作

  根據各班主任統計的留守兒童名單,於10月23日至25日,團少部組織落實家訪大行動,要求家訪教師利用中午及傍晚兩個有效時段(根據農村實際,留守兒童臨時監護人在這時候應當在家),以班主任為主、落級領導為督、科任教師為輔,家訪留守學生,向臨時監護人彙報該生的在校表現,認真聽取臨時監護人的意見,詳細瞭解實際情景,並做好留守學生家訪登記表。

  五、梳理家訪問題

  10月26日上午,團少部組織相關人員收集學生家訪登記表,並對登記表中反映的問題進行了逐一梳理,發現留守學生存在有如下問題:

  1、缺少關愛;

  2、性情孤僻;

  3、家庭教育不協調;

  4、家庭生活較艱辛。

  六、出臺教育對策

  團少部梳理問題上報學校後,10月26日午時,學校再次組織召開行政擴大會議,校長通報家訪情景後,針對留守學生的問題,大家認真討論,研究對策,最終初步構成留守兒童教育措施:

  1、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絡卡制度。加強學校與學生家長及其監護人的聯絡,構成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路,建立每個留守兒童的檔案和聯絡卡。

  2、實施教師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制度。每班推薦1—2名留守學生與教師結對,每位教師結對1—2名學生,幫扶教師要經常找留守兒童談心,隨時把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定期家訪、關心生活、指導學習,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建立教師關愛留守兒童的成長日記,讓留守兒童在團體中成長,以對他們缺乏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鬱。

  3、開展文體活動。為了“留守兒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樣健康成長,豐富他們的課餘生活,學校要求在週一至週五的午間和午時課後,由結對教師在學生活動室或操場組織安排文體活動。如:拔河比賽、球類活動、遊戲活動等。3、發動社會力量,共同關心留守兒童。關愛留守兒童僅僅依靠學校是不夠的,能夠發動村幹部、相關政府人員、村委會成員以及退休教師一齊加入到“關愛行動”中來,擔當“代理家長”的主角,與孩子們一道,邁向新的明天。

  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篇8

  我校本著對社會負責的態度,充分認識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實施“留守兒童關愛工程”,加強了對留守兒童的管理教育工作,使留守兒童把學校當成了自己的家。現將工作彙報如下:

  一、摸清現狀,分析實情。

  三十里鋪中心學校轄1所初級中學,6所小學,3所教學點,1所公辦幼兒園。每所學校按照上級部署都建成了留守兒童之家活動室,安裝了親情電話,配備了電視,有三所學校裝備了專用電腦。全鎮共有在校學生3420人,其中留守兒童995人,佔學校學生總數的29%。其中小學留守兒童492人(男生258人、女生234人),中學留守兒童503人(男生279人,女生224人)。

  留守兒童大致分為四類:一類祖輩監護型,即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撫養的形式,屬於此類的約佔32%;二是父母單方監護型,就是由父親或者母親一方監護,約佔60%;三是親朋監護型,既由親戚朋友代為監護,約佔5。3%;四是單親或孤兒的約佔2。79%。“家庭教育的缺位”、“父愛母愛的缺失”、“溝通交流的缺少”、“有效監護的缺乏”,使得“留守兒童”的情感、心理、生活、學習乃至人格都出現諸多問題,影響了他們的健康成長,影響了教育均衡公平。關注、關心、關愛“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不僅是對他們個人成長的關愛,而且是對國家

  社會負責的體現;不僅是對不斷髮展勞務經濟的支援,也是對社會穩定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有力支撐,更是學校“育人至上、和諧發展”辦學理念的內在要求。

  二、高度重視,加強領導。

  中心學校十分重視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成立了以高原校長為組長、四位副校長為副組長,中層幹部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小組定期召開會議,研究和討論我校留守兒童的思想道德現狀,制定相關的措施,安排相應的管理人員,確保留守兒童留得下、學得好、健康快樂地成長。

  三、健全制度,落實責任。

  1、建立留守兒童個人檔案與成長記錄袋制度。

  中心校要求轄區各校透過調查研究,摸清留守兒童的具體人數和基本情況,建立留守兒童個人檔案和聯絡卡,對留守兒童個人檔案和聯絡卡實行動態管理,及時補充、變更相關內容,每學年末做好留守兒童管理的交接工作。成長記錄袋收集學生學習、活動、日常行為表現、情感表現等材料,記錄學生髮展過程中的有關評價,班主任及時將有關情況報告給家長。

  2、建立“代管家長”隊伍,推行“代管家長”制度。

  各中小學、幼兒園都建立了由班主任、科任教師組成的代管家長隊伍,負責對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包括生理、心理教育的管理和引導。中心學校透過工會,發動全體教師,積極參加到代管家長隊伍中去,承擔留守學生的監護職責,做留守學生生活的知情人,學習的引路人,成長的保護人。代管家長做到“四管”(管思想、管學習、管生活、管身體)和“四掌握”(掌握家庭情況、掌握思想表現、掌握學業成績、掌握日常行為),當好“五員”(思想品德輔導員、情感交流溝通員、日常行為監護員、生活起居管理員、健康成長指導員),讓留守學生感受到親人般的關愛。主要工作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掌握留守學生的基本情況,做到“三個一”,每個月進行一次家訪,每個月與家長通一次話,每學期給家長寫一封信;

  2、關懷學生的精神成長,把學生的喜怒哀樂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學生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審美情趣的教育,與學生溝通情感,彌補“留守學生”親情的缺失;

  3、提供必要的幫助,關心孩子的飲食起居,處理突發情況等;

  4、開展“結對子”幫扶,安排班隊幹部、優秀學生以及“留守學生”鄰居與其“結對子”,在生活、學習上給予幫助;

  5、矯正不良行為習慣,轉化“問題孩子”。

  6、建立“家校”聯絡制度。

  為及時瞭解掌握各方面情況,有針對性的對留守學生進行教育和管理,建立“家校”定期聯絡制度,代管家長每月進行一次家訪,每月與家長通一次電話,每學期給家長寫一封信,還鼓勵教師多走訪“留守學生”家庭,經常深入學生家庭,進行學習輔導,指導家長或親屬如何關心孩子。對“留守學生”家庭做到“五必訪”,即情緒不好必訪,身體不佳必訪,成績下降必訪,遲到早退必訪,與同學爭吵必訪,透過家訪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用知識引導孩子,用愛心溫暖孩子。

  四、開展各項活動,豐富學生生活

  1、開展結對幫扶活動。採取“一幫一”或“多幫一”的形式,為留守學生選配了在職教師與他們結成對子,在生活上給予幫助,進行心理輔導,讓留守學生傾訴心中的苦悶,幫助他們排解煩惱,恢復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態,實行全程跟蹤教育。同時選配優秀學生和班隊幹部與留守學生開展生活學習互幫互助活動,讓他們成為知心朋友,在學習生活上互相幫助,在品德行為上互相促進,在心靈思想上互相交流,許多學生邀請留守學生到家裡做客或共度週末,感受家庭的溫馨。

  2、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學校以重大節日為契機,並側重於“留守學生”開展一些切實有效的活動:舉辦“關愛留守學生見真情”主題班會,舉行“我是家裡的小主人”演講比賽等。每學期中心校要求轄區各校召集留守學生開展一至兩次安全與法制教育講座,增強他們安全意識與法制觀念。節假日期間,組織留守學生開展集體活動,在學校設親情電話,定期讓留守學生與家長通話交流感情;中心學校在“留守學生之家”開設了心理諮詢熱線,設立了心理健康教育諮詢室,搭建師生心靈溝通的平臺,專門配備了心理健康指導教師,對留守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讓留守學生健康成長。確保不因家庭貧困而讓一個留守學生失學。

  五、加強社會教育與學校、家庭構建教育網路體系。

  我們認為,教育工作絕對不僅是教育主管部門及學校的工作,它需要全社會的關心支援,協調配合。為了最佳化“留守學生”教育環境,中心校堅持以社群教育活動為支撐點,學校、家庭、社會三者聯成一網路,形成教育合力,從而實現教育的最最佳化,中心校首先做好家長的教育幫扶工作,經常利用家長會幫助家長轉變教育觀念,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學知識和技巧,真正有效地履行家長的監護義務。其次盡力淨化校園周邊環境,近年來,中心學校與三十里鋪鎮派出所建立了“警、校聯動機制”、對外強化學校周邊環境的治理,對內經常邀請相關人員到校進行法制教育、安全教育。這些工作的開展,使學校的教風建設再上新臺階,學生學習風氣日漸濃厚,學生違規違紀現象得到了根本抑制,“留守學生”更是受益匪淺,學科競賽、體育比賽、升學考試捷報頻傳,收到實效。

  六、建設“留守兒童之家”活動室。

  政府投入大量資金建設留守兒童之家活動室,配備了電視、電腦、親情電話、活動器材、圖書等設施裝置。張貼了留守學生之家的各項管理制度和“家”的基本情況,使活動室充滿活力,為留守學生提供了交流活動的場所,使學生感到了“家”的溫馨與和諧。

  總之,關於“留守學生”的教育,我們中心校雖然做了大量工作,獲得了一些經驗,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變化,我們也感到舉步維艱,單靠學校的努力,缺少大環境的支援,“留守學生”的教育問題將愈來愈難,現就我們感受較深的幾個問題提出請領導關注:

  1、由於“留守學生”人數越來越多,學校和教師對他們的教育幫助、關愛顯得力不從心,學校和教師無法替代也替代不了家長和社會去履行本應由家長和社會承擔的教育責任。

  2、家庭教育觀念錯誤,有的甚至與學校教育相悖,家長素質亟待提高,有的家長對子女要麼溺愛,要麼高壓,要麼放任,要麼簡單粗暴,給學校教育造成了很大的阻礙作用。

  3、社會不良環境對他們的影響使學校教育大打折扣,賭博風氣的漫延,單親家庭的增多,拜金主義的盛行,校園周邊環境的混亂,暴力遊戲、色情網咖等給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帶來了極壞的影響,使學校教育顯得蒼白無力。

  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篇9

  20XX年以來,關嶺自治縣婦聯爭取全社會的力量,共同開展了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關愛留守兒童活動,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為他們身心健康,自由成長撐起一片愛的天空。現將我會全年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總結如下:

  近年來,隨著我縣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城鄉一體化程序不斷加快,大批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造成留守兒童和留守婦女增多。由於親情缺失和監護缺位。存在生活失助、學業失教、安全失保、心理失衡等現象。我會以全縣中小學校和幼兒園為依託,積極探索關愛留守兒童新舉措和新方法。

  一、發動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參與,構建留守兒童關愛網路

  為了將關愛留守兒童的愛心傳遞下去,近年來,我會從分發揮家庭與社會的紐帶作用,加強與家長學校的溝通,動員各方面力量共同關注留守學生,構建層層推進、齊抓共管的留守學生關愛網路,努力為留守學生營造健康、快樂、和諧的成長環境。充分發揮家長學校、“留守兒童之家”、“惠明親情的聊天室”作用,加強對留守兒童的幫扶、引導和教育工作。在參與五好文明家庭評選工作中,著重家庭教育宣傳,幫助家長樹立正確教子觀念,科學合理照顧好孩子,為留守兒童提供健康成長的家庭環境。

  二、多措並舉,大力開展關愛留守兒童行動

  一是20XX年12月,按照省市婦聯要求,關嶺縣婦聯制定並下發檔案,在全縣中小學開展了留守兒童摸底統計工作,據統計,全縣中小學共有6到16歲留守兒童6577名。

  二是加強對留守兒童“惠明親情的聊天室”的管理,確保留守兒童能透過網路定期與父母聊天。xx年,我縣惠明聊天室執行情況良好,定時向留守兒童開放,聊天室管理人員按照相關要求做好聊天日程、名冊、聊天記錄等,並定時向關嶺縣婦聯作工作總結,工作認真負責,管理到位。同時,婦聯領導班子每學期都到聊天室檢視,瞭解聊天室執行情況並提出改進意見等,使留守兒童在聊天室真正得到了父母、社會、學校的關愛。

  三是開展“六一”兒童節關愛留守兒童活動。今年六一節期間,關嶺縣婦聯與x市“六一”慰問團一起到關嶺縣苗苗幼兒園開展慰問活動。苗苗幼兒園是我會在關嶺縣建立的第一個“留守兒童之家”,該園238名幼兒中,留守兒童近120人,佔總人數的51%,慰問團為那裡的留守貧困兒童送去了書包、文具、籃球、羽毛球、慰問金等,讓他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兒童節,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心和溫暖。

  四是合理利用春蕾計劃助學金,幫助留守貧困女童解決學習和生活困難。xx年,關嶺縣婦聯共得到x省少年兒童基金會6萬元春雷計劃助學金,用於資助50名家庭貧困的高中女童,這些女童中部分屬於留守學生,由於家庭貧困,她們的父母許多外出務工。為了解決她們的生活困難,每人每學期發放助學金600元,以幫助她們完成學業。

  五是我會領導幹部深入基層調研留守兒童現狀,在我縣建立更多的縣級“留守兒童家長學校”、“留守兒童之家”。xx年,我會透過實地調研,又建立了關嶺縣華梁中英文學校“留守兒童之家”。今後我們將繼續關注和加大宣傳,號召更多的社會愛心人士奉獻愛心,為廣大留守兒童、貧困母親共享藍天而努力。

  六是積極申報“市級留守兒童之家”、“市級留守兒童示範性家長學校”,以點帶面,充分發揮各級中小學、幼兒園家長學校在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幫助廣大留守兒童家長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和方法,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促進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全面推進留守兒童工作,營造關愛關心留守兒童的良好社會氛圍。

  三、加強部門合作,切實保障留守兒童合法權益。

  積極聯絡縣司法局,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活動:一是受理留守兒童的諮詢和救助,為留守學生提供心理健康指導、法律法規諮詢;二是大力開展未成年人維權活動,在加強留守兒童法制教育、增強留守兒童自我保護能力、淨化留守兒童成長環境等方面開展工作。三是婦兒工委做好兒童發展規劃中期評估和監測,規劃好我縣廣大兒童發展藍圖。

  四、強化宣傳,營造全社會關愛留守兒童氛圍。

  透過廣播、電視、報紙、網路、會議等多種形式,宣傳報道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進展情況,抓好典型宣傳,讓全社會都瞭解關注留守兒童的生存現狀,動員引導全社會力量都來關心、關愛留守兒童,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輿論和關愛氛圍。

  我會將在以後工作中,繼續深入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重點抓好留守兒童之家建立工作,使“留守兒童之家”設施更齊全、管理更完備、活動更豐富;

  二是繼續推進留守兒童扶貧濟困行動。爭取各方支援,整合社會資源,深入開展關愛貧困留守兒童扶貧濟困行動,解決其實際困難;

  三是抓好志願幫扶結對工作。

  壯大關愛隊伍,切實為當地留守兒童提供學習、生活、情感上的幫助;進一步完善關愛留守兒童的工作制度和激勵機制。

  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篇10

  近年來,隨著我縣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城鄉一體化程序不斷加快,大批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造成留守兒童和留守婦女增多。到目前為止,我縣共有留守兒童x名。由於親情缺失和監護缺位,存在生活失助、學業失教、安全失保、心理失衡等現象。我們以留守兒童之家、留守兒童家庭指導中心和留守兒童寄宿學校為依託,爭取全社會的力量,號召巾幗志願者,共同開展了許多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關愛留守兒童

  活動,為他們身心健康,自由成長撐起一片愛的天空。

  一、開展系列關愛留守兒童活動

  一是利用節日開展活動。每年的六一節和新學年開學前,全縣各級婦聯組織都會深入學校和留守兒童家中,看望慰問留守兒童,為他們送去黨和政府的關心和溫暖。今年“三八”期間,縣婦聯積極籌措資金開展走訪慰問、幫扶貧困婦女兒童活動,救助貧困婦女兒童x名,救助資金x餘元。xx鎮、xx鎮等鄉鎮婦聯也開展了系列關愛留守兒童慶六一文藝演出和慰問活動。二是籌措物資走訪慰問。近三年,全縣各級婦聯組織走訪慰問貧困留守兒童x餘人次,慰問金額累計達到x萬元。三是發動社會共同參與。x月x日,xx公司x助理,xx分局xx派出所民警,原市糧食局退休幹部x先生一行到我縣看望xx等x位女童。x先生表示今後要加大對女童的幫扶力度,擴大扶持面。x月x日,市公安局、縣婦聯在x縣x鎮聯合開展“牽手助成長、愛心構和諧”市公安局愛心媽媽與留守結對儀式,其目的是為了營造一種強大的社會氛圍,動員全社會力量來關注、關愛留守少年兒童,改善他們的生活和學習環境,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二、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關愛網路

  每學期開學初,在留守兒童寄宿學校——xx等中心小學對留守兒童情況摸底登記,學校設立了“關愛四室”即:活動室、閱覽室、親情室、心理諮詢室四個關愛場所。活動室的鋼琴、象棋、羽毛球等活動器材豐富了留守兒童的課餘生活;閱覽室提供課外書籍使留守兒童徜徉在知識的海洋;親情室的親情電話,連結著留守兒童與遠方父母;心理諮詢室輔導老師解答著留守兒童的困惑。學校還以宿舍為單位,組建了“快樂小家庭”,這些家庭成員在生活上互相關心,在學習上互相幫助,如兄弟姊妹般和諧、親密。學校還採取多種形式為每一位留守兒童慶祝生日,攝影留念,讓每一位留守兒童切身感受父母的關愛和姊妹的親情。在學校和社會開展“代理家長”幫扶結對活動,教師們都踴躍參加幫扶活動,每位教師分別與x名留守兒童組隊幫扶,教師們不但關心留守兒童的學習,更關心他們的生活。

  縣婦聯利用x個市級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和x個村級留守兒童之家定期對留守兒童監護人進行家教培訓,指導家長或親屬進行正確的家庭教育。我縣在x個鄉鎮共建立x個家庭教育服務陣地,其中建立“留守兒童之家”x個,家長學校x所。透過開展“我給爸媽一封信”活動,鼓勵留守兒童經常向父母寫信,及時彙報自己的學習、思想、行為等情況,與父母多溝通。學校每學期都會召開家長會,邀請家長或委託監護人到學校,反饋孩子在校情況,和掌握孩子在家裡的表現。

  全縣各級婦聯組織積極為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幫扶留守兒童搭建平臺,透過開展“愛心媽媽”結對幫扶留守兒童活動,x年來,共有x餘名愛心人士和數家愛心企業與近千名留守兒童結下了幫扶對子,讓留守兒童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和人情的溫暖。

  三、重視對留守兒童養成教育和文明行為的塑造

  針對留守兒童容易出現心理、性格、能力上的偏差,我們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養成教育活動,著力塑造學生的文明行為,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一是舉行了感恩歌詠比賽、作文比賽,對留守兒童進行感恩教育,使他們懂得回報家長、回報社會;

  二是開展了小公民道德建設活動,組織“文明小主人”評選,以愛學習、守紀律、講衛生、懂禮貌、重誠信、勤勞動等六項指標進行評比表彰;

  三是開展淘米、洗衣、疊被等生活技能競賽,提高留守兒童的生活自理能力。透過養成教育,留守兒童行為得到了規範,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近年來,我們在關愛留守兒童上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還存在一定的困難和問題。經費緊張、志願者少、活動開展頻率不高、留守兒童心裡問題等等都是急需解決的難題。農村留守兒童教育是一個牽涉到學校、家庭、社會的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我們將動員全社會積極行動起來,共同努力,以留守兒童之家、留守兒童家庭指導中心和留守兒童寄宿學校為載體,開展更加豐富的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系列活動,為更多的留守兒童撐起一片愛的天空。

  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篇11

  隨著農民外出務工的增多,“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隨之越來越多。為更好地關愛留守兒童,給他們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學習生活環境,從我校實際出發,做了一些探索,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調查瞭解情況

  每學期開學初,學校以班主任為主,聯絡村委幹部到村裡瞭解留守兒童的情況,研究分析做好記錄。如:學習、生活上有無人監護管理,身體狀況如何等。為切實解決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讓他們更好地融入學校大家庭,做好切實的準備,我們成立了關愛留守兒童之家,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工程。

  二、成立領導小組、制定了相關制度和管理方案

  為加強對留守兒童工作的統一領導、管理及跟蹤工作,成立了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形成了以校長親自掛帥,副校長負責對留守兒童的安全法制教育,總輔導員負責對留守兒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負責對留守兒童的學習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確保關愛留守兒童活動順利開展,這樣有利於提高留守兒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護和自我調節的能力,同時制定了一系列相關制度如:留守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實施方案、教育管理意見安全工作應急預案等等。

  三、營造氛圍,開展活動

  1、營造關愛氛圍,感受溫暖

  學校將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作為師德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在校園內、在家訪中,在班級內對“留守兒童”充分關注,對他們的學習、生活給予關心,全校師生營造了關愛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尊重“留守兒童”的人格,滋潤了他們渴望愛的心靈,達到讓留守兒童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真正讓他們感受到學校、班級集體這個大家庭的溫暖。

  2、開展為貧困留守兒童捐助活動

  我們學校開展了“關愛留守流動兒童,手拉手,一起走”主題活動。同時我校也收到各界愛心人士以及各級領導的大力資助,縣委書記陳朝先同志、組織部長溫興成、等領導分分到校看望留守學生,捐錢捐物,學習用品和現金價值共計5000餘元。使留守兒童真正感受到了學校這個大家庭的溫暖。

  3、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絡卡

  我校對所有學生進行了認真的調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了每個留守兒童的檔案和聯絡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聯絡電話;清楚代理監護人的姓名、聯絡方式,便於老師與家長、代理監護人聯絡溝通,配合教育。聯絡卡制度的建立,加強了學校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絡,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兒童為中心的關愛網路。

  4、建立健全家校聯絡

  要求班主任老師期初、期中、期末到留守兒童家裡,瞭解留守兒童的在家情況。每月指導留守兒童給父母寫信或通話一次,增強他們與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與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溝通一次,知曉他們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狀況。透過家長學校、家長會等形式的活動,定期或不定期地對留守兒童的監護人進行科學育兒、科學監護孩子的教育,提高他們教育孩子的水平。

  5、開展關愛活動,快樂成長

  學校制定了留守兒童工作實施方案,開展關愛活動,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特殊關心和監護,全方位關注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在校園裡做到對“留守兒童”三個優先:“學習上優先輔導,生活上優先照顧,活動上優先參加。”為留守兒童創設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另外,學校定期和不定期舉行主題班會、班隊活動,舉辦書畫展、演講比賽、文藝演出等各種活動,組織留守學生積極參與,使他們生活在歡樂、和睦的氛圍中,找到回家的感覺,增強學習、生活的信心,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

  以上是我校在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中的一些摸索,還有待進一步創新。留守學生是當前的一個社會問題,全社會都要關愛,學校應該站在對學生負責的高度,對他們要嚴慈相濟,用愛去滋潤,用心去呵護,用情去溫暖,就能讓“留守兒童”走出心靈的荒漠,走進親情的綠洲。以後我們將更務實工作,不懈努力做好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讓每一個留守兒童都能健康、快樂成長。

  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篇12

  古往今來,家長對孩子最殷切的期許莫過於“望子成龍”,然而,對於怎樣去培養和教育孩子,每個做家長的往往感到困惑,不知道該從何入手。孩子的培養與教育關乎其未來的人生旅程,也關乎做家長的責任。

  由於受當地經濟條件的限制,很多家長在外經商、務工,但是大多的父母無法將孩子接到自己身邊一起生活,只能留在家裡由老人或親戚照看,造成了事實上的“單親教育”、“隔代教育”、“寄養教育”的現象屢見不鮮,使很多學生成為留守兒童。為了更好解決留守兒童問題,讓留守兒童能夠安心學習,留守兒童的家長在外安心工作。

  這些留守兒童與父母整年,甚至幾年不能見上一面,在長期缺乏父愛、母愛的環境中畸形成長現象令人矚目。以致於這些留守兒童的“生活上缺照顧、行為上缺管教、學習上缺輔導、思想道德上缺約束、安全上缺保障”等五大問題對學校、家庭、社會影響頗深。在工作中,我們不斷的反思著自己,努力使自己不會愧對於代理家長這個神聖的職責。現將我校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情況小結如下:

  1、認真摸底,分析實際。開學初,我對自己所負責的留守兒童進行了解,再透過家訪進行核實。瞭解學生的父母務工情況,瞭解學生的性格特徵、興趣愛好,家庭成員,監護人基本情況,造冊登記,做到摸底準確。

  2、密切關注兒童、增強情感投資。學校是留守兒童的第二個家,老師就是他們全權負責的“父母”。學校和教師密切關注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和思想變化情況。

  3、對留守兒童開展學習輔導、思想教育、生活服務等服務。

  4、學習上對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懷,更重要的是始終注重他們的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這樣默默地對學生進行情感投資,讓他們充分感受到“師愛”勝過“母愛”。這樣就使留守兒童能安心生活和學習,讓留守兒童在遠離父母的日子裡也能健康快樂的成長,大大增強教育實效性。

  5、保持融洽感情、填補深邃溝壑。留守兒童的父母長期在外務工,雖然時時惦記著家裡的孩子,但是由於工作的繁忙,意識上的疏忽,不能隨時與孩子保持聯絡,造成孩子情感和心靈的創傷極為嚴重。留守兒童中品質低下、心態不良、性格倔強等兩極分化也不在話下,我們老師總不能看著這些留守兒童的悲劇一幕幕地重演下去,就想方設法把情況反饋給家長,要求家長透過電話、書信隨時與孩子保持聯絡,同時要求家長定期與子女溝通;讓他們瞭解子女的在校情況。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久而久之,融洽了感情,填補了父子母子之間的深邃溝壑,有力地促進了孩子們的身心沿著正確的軌跡發展。

  對留守兒童的教育不是一就而蹴,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是一項長期而又艱鉅的工程。

  關心關愛留守學生,不單是學校的事,應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總之,為留守兒童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是學校、家庭、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應提高認識,協調一致,為此做出積極努力,使留守兒童和所有孩子一樣享有同一片藍天,受到同樣的關愛,把素質教育落實到每一個孩子身上。

  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篇13

  “留守兒童”是新形勢下,農村教育物件中特殊的教育群體,做好這一特殊教育群體的教育管理,是社會賦予我們的責任,為幫助“留守兒童”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我校開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建立留守兒童檔案

  學校以班為單位,對“留守兒童”開展細緻的調查,對他們的學習、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狀況進行調查登記,全面瞭解“留守兒童”的生存狀況和成長需求,建立“留守兒童”檔案。

  二、營造關愛“留守兒童”氛圍

  我校教師將關愛“留守兒童”問題作為師德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在班級內、少先隊中對“留守兒童”充分關注,對他們的學習、生活給予關心,全校師生在看似簡單的“問一問”、“拉一拉”中營造了愛的氛圍,尊重“留守兒童”的人格,滋潤了他們渴望愛的心靈,實現了“讓留守兒童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真正讓留守學生感受到集體這個大家庭的溫暖。

  三、組織豐富多彩的關愛活動

  對於每個人來說,家是溫暖的,對於“留守兒童”來說學校就是他們溫暖的第二家,老師就是對他們全權負責的“父母”,除了在生活方面進行捐助,各班還在日常活動中格外照顧“留守兒童”,班隊會上給“留守兒童”更多傾訴的機會,課外輔導時讓“留守兒童”位於最前面,組織“六·一”演出也讓“留守兒童”在遠離父母的日子裡也能健康的成長。與此同時學校還與民政、婦聯等部門開展“手拉手”、“親情電話”、“愛心媽媽”等活動,讓留守學生感受到社會對他們的關愛,促使留守學生做到自尊、自立、自信、自強。

  四、形成關愛“留守兒童”的工作合力

  學校在原來的家訪制度基礎上,依據現有情況,實行定期不定期的家訪,與“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進行深入的交流與溝通,增進了解,尋求互助,並對農村的老年監護人(如學生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給予一定的家教指導,幫助他們正確地管教“留守兒童”。教師充分利用節假日、開學這些時間段,爭取與“留守兒童”的父母進行直接對話,互通訊息,或利用電話訪問的形式及時通報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情況,及時解決了學生生活上的困難,有利於學生在校安心學習,達到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增強“留守”學生的教育合力。

  總之,留守學生是當前的一個社會問題,全社會都要關心、關愛留守學生,關注留守學生問題,學校應該站在對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政治高度,紮實解決好留守學生問題,為社會培養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學生健康發展,對他們要嚴慈相濟,使留守學生享受到同其他學生一樣的教育和關愛,利用“留守”這一資源,教育留守學生學會自理、自立、自強、自律,鍛鍊他們的意志,培養堅韌、獨立的個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們健康的茁壯成長。

  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總結 篇14

  一、深入調查研究,建立留守檔案

  瞭解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是搞好留守兒童教育工作的基礎。由於留守學生的年齡和所處的生活環境等情況的差異,每個班主任所要面對的留守學生都不一樣。因此,要做好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首先得了解他們的基本情況。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才能有的放矢地因人施教。

  怎樣瞭解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呢?我的經驗是:深入基層,進村入戶,找村民、老鄉瞭解他們的生活環境,對班級留守兒童逐一進行調查。建好以下留守檔案。

  1、留守兒童的個人情況:包括姓名、性別、年齡、住址、性格、特長愛好、身體狀況、同伴關係、心理需求、學習成績等;

  2、留守兒童的父母情況:包括父母姓名、外出務工的地址、聯絡方式、對孩子的關心程度等;

  3、留守兒童代理監護人情況:包括與留守兒童的關係、住址、文化程度、聯絡方式等。在此基礎上,予於整理建檔,一旦登記資料發生變化,及時給予更新。

  二、抓住留守共性,實施群體教育

  留守兒童多是以“自理式”、“隔代式”、“寄居式”三種方式生活。他們之間存在一些相同的特徵。在工作中,我們可以抓住這些共性,實施群體教育。

  1、留守兒童的三個共性

  一是學習缺乏有力的監督。“自理式”的孩子學習無人監督不用說,“隔代式”或“寄居式”代理監護的,由於代理監護人的文化不足和忙於生計等原因,一般只保證孩子“吃上、穿上、少生病”,對孩子的學習管理力不從心。

  二是生活缺乏周全的照顧。“自理式”的孩子生病得不到科學的照顧,亂吃藥、吃錯藥的情況時有發生。而“隔代式”或“寄居式”的,由於監護人與孩子的“代溝”問題,不會管、不好管、不好說、不好問等原因,導致留守兒童的需求無處訴說,生活存在許多安全隱患。

  三是情感缺乏正確的疏導。需要親情呵護是孩子的本能,由於遠離父母,“受到委屈無處訴”是他們面臨的共同問題。留守兒童如果總處於孤獨之中,很容易產生悲觀、自卑等消極情緒。久之會養成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行為孤僻或叛逆等不良性格。

  2、集體教育的三點措施

  一是開展學習互助,進行常規檢查。為解決留守學生學習監督不力問題,班主任可把學生組織起來,相互結對開展互助學習。讓一些品學兼優、認真負責的同學擔任每一個學習小組的小組長,每天檢查學習和作業情況,班主任負責全盤監督,定期進行常規檢查。我班學習互助活動的開展不僅讓留守兒童感受到同學之間的友愛、老師的關懷,而且和諧的學習氛圍減輕了留守學生的學習壓力,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增強了學習信心、體會到了與全班同學一起共同學習的幸福!

  二是舉辦主題班會,開展全面教育。為解決留守學生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隱患,班主任要根據班級和留守學生情況,採取召開主題班會等方式,進行全面教育。

  三是搭建交流平臺,消除兒童困惑。為解決留守學生的心理和情感存在的問題,我除開展班級活動、邀請專家講課等方式引導外,還設立了班級“知音信箱”,讓他們把平時不願直接向別人訴說的話投入信箱,每週三由班長負責開箱,收集各種意見、建議和心裡話。屬於個別現象和個人隱私問題的就單獨疏導或以書面形式答覆,對於普遍性問題則給予公開回答。自“知音信箱”設定以來,我共收到學生來信273封,其中留守生來信就有182封,書面形式回覆217封,公示56封,面談學生196次。解決了不少留守生的問題,留守生晴晴說:“知音信箱為我們傾訴心裡話提供了很好的場所,幫助我們解決了許多心理難題,讓我們在一個寬鬆、關愛的環境中快樂成長。”

  三、根據個體差異,開展針對幫扶

  由於留守學生的個體差異,集體教育解決不了的問題,則需要班主任單個開展針對性幫扶。針對性幫扶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對症下藥

  2、真心關愛

  3、注意方法

  四、做好家校溝通,搭建愛心橋樑

  讓每個留守學生健康成長,離不開家庭教育的支援。因此做好家校溝通,搭建愛心橋樑,是我們班主任的一項重要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我通常採取以下三種手段進行溝通:

  1、進行家訪

  2、電話QQ

  3、利用書信

  五、尋求多方支援,形成教育合力

  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作為班主任,我們應抓住這一有利條件,尋求多方支援,形成教育合力。工作中,我主要透過以下兩種途徑尋求支援。

  1、尋求學校支援

  班主任要經常與學校領導溝通,把自己對留守學生教育的一些思考、準備組織的一些活動方案等向學校領導彙報,爭取獲得他們對留守學生工作上的精神支援、經費支援和教師資源支援;同時積極爭取任課老師參與到留守學生的教育工作中來,讓他們認識到留守孩子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加重他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讓“留守兒童”學業有教、生活有幫、困難有助。

  2、尋求社會支援

  班主任在校內做好留守學生工作的同時,應積極爭取社會對留守兒童給與多方面支援。比如:為班級留守特困兒童爭取鄉鎮政府的物資資助;聯絡企事業單位幫扶品學兼優的困難留守生;聯合綜治、司法、公安、交警等部門開展法制宣傳進校園活動等等,儘量呼籲社會各界、各單位發揮自身的優勢,從不同側面關注留守兒童這個群體,開展形式多樣的關愛行動,為留守兒童解決成長中的困難和問題,使他們能夠在祖國大家庭中感受溫暖,健康快樂幸福成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