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習慣養成教育工作總結(精選13篇)

八大習慣養成教育工作總結(精選13篇)

  時光如流水般匆匆流動,一段時間的工作已經結束了,相信大家這段時間以來的收穫肯定不少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工作總結吧!工作總結怎麼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八大習慣養成教育工作總結,歡迎閱讀與收藏。

  八大習慣養成教育工作總結 篇1

  一、指導思想

  根據上級縣教育局檔案"教字【20xx】10號《關於在全縣中小學生中開展"八大習慣"養成教育的通知》"為進一步加強各校學生養成教育工作,建設文明禮儀校園、書香校園、綠色校園、數字校園、平安校園,我校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積極地開展了各項活動,有目標、有過程、有總結的完成了實施任務,培養了學生的各項習慣與養成教育。

  二、"八大習慣"養成教育的目標

  教育學生樹立心中有祖國、心中有集體、心中有他人的意識,掌握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備文明生活的基本素養,學會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與他人、與自我的基本關係,使學生在學校做一個求上進、會自理的好學生,在家裡做一個有孝行、知感恩的好孩子,在社會做一個會共處、守公德的好公民。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與開端。

  三、工作內容

  1、在學校設立了"輕聲區"和"靜走區",懂得尊重他人,不影響他人的工作和休息。

  2、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隨時提醒學生的讀寫姿勢,學會學習的方法、專心聽講、認真作業。

  3、在學生中間開展了"記錄成長每一天"的活動,讓學生學會閱讀,學會寫作,每天寫一篇日記,養成從閱讀中思考,從思考中動筆的好習慣。

  4、堅持每天"陽光體育一小時"做好兩操,低年級的學生開展了跳繩練習與比賽的活動高年級的學生開展了乒乓球年級擂臺賽等活動。讓學生走好路、站好隊、做好操、跑好步,讓"陽光體育"深入人心。

  5、在教室、校園等宣傳位置進行標語,培養學生不隨地吐痰,不亂丟廢棄物,做到保持環境的整潔有序。

  6、利用班會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堅持每天做一件家務事,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7、教育學生學會節儉,不攀比、不浪費,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孝敬父母,懂得感恩。

  8、利用安全教育課培養學生良好的安全習慣,遵守交通規則,安全用水用電,不做危險遊戲,體育課上進行安全活動的指導,讓學生增強安全意識。

  9、結合學校的實際制定了明確的工作目標、與實施方案,各班主任制定了本班的實施細則,將"八大習慣"養成教育滲透到班會、隊會中。同時爭取家長的配合,密切了家校聯絡。

  10、定期進行了學生與教師以及"文明班級"的評比活動,進一步的將"八大習慣"養成教育規範化,細緻化,有效化進行。

  八大習慣養成教育工作總結 篇2

  充實的一學期工作即將畫上句點,我校這一學期的養成教育工作也進入了總結與反思階段。本學期我校以學生實際情況為出發點,以上學期取得的成績為基礎,揚長避短,逐步推廣養成教育,力求在生活和學習中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為其一生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現將本學期的養成教育工作總結如下:

  一、確定目標,堅持不懈

  我校本學期依然以《中小學養成教育管理細則》為養成教育培養內容,在全面推廣各種習慣的同時,確定重點內容,我校按照局重點工作把讀記習慣和書寫習慣作為重點培養目標的同時,把學生的聽課習慣和作業習慣也作為本學期的主要培養內容。

  開學初我校要求各位教師針對自已所教學科的特點制定計劃,在學期中並針對學生聽課的具體情況,圍繞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課習慣開展教師論壇活動。業務校長和教導處深入班級聽課,瞭解班級學生的上課情況,及時與教師進行資訊反饋。

  二、具體習慣的培養

  1、作業習慣的培養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我校在作業習慣的培養上加大力度,開學初制定作業要求,要求班主任按時留作業,作業內容要豐富,形式要多樣,學生的字跡要工整,本面要整潔,班主任批閱要及時,避免錯批。教導處和業務校長每月對各班作業進行不定期檢查,並把檢查情況及時和班主任交流,不斷整改,同時把檢查情況按等級評定,與教師期末考核掛鉤。本學期學生的作業效果情況有了明顯的變化。

  2、聽課習慣的培養

  學生良好的聽課習慣並不是一夕培養成的,為了培養學生的聽課習慣,業務校長深入班級聽課,觀察學生的聽課狀態,並和任課教師圍繞“如何培養學生的聽課習慣”展開論壇,針對學校教師的教學狀況,業務校長利用業務學習對教師進行教學培訓,不斷提高教師上課的教學能力,力求透過教師豐富的課堂內容、誠摯的關心和教師個人的人格魅力,多方面吸收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聽課能力。經過一學期的努力,我校大部分學生的聽課習慣有了明顯的改善。

  3、寫字習慣的培養

  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寫字能力,我校把每天下午1:00到1:15這段時間設為寫字時間,同時把科任教師分配到各個班當副班任,一同深入學生當中從坐姿、握筆姿勢、字的基本筆畫等細節處指導學生寫字。業務校長和教導處每天深入班級監督寫字教學的完成情況。同時在教師中間開展師生齊練活動,教師每天堅持練習粉筆字和鋼筆字,在不斷提高自身寫字能力的同時為學生起表率作用。透過這一學期的全面努力,我校師生的寫字水平都有了明顯的提高。

  4、讀記習慣的培養

  教育工作德育為先,為了更好地從小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我校本學期把《弟子規》引入學校,每名學生人手一本新版《弟子規》。每天早上7:30到7:45這段時間我校設為誦讀時間,班主任逐句講解後,要求學生誦讀《弟子規》,讓學生在中潛移默化中接受傳統文化的教育。我校把週五下午兩節課時間也定為閱讀時間,為了全面鼓勵學生走進書的樂園,學校為各個年級買了大量的課處圖書供學生閱讀,還為每一名學生訂製了一本閱讀筆記,要求學生在仔細閱讀的同時認真完成讀書筆記。

  5、計算習慣的培養

  為了提高學生的計算準確率,我校開學初統一幫學生購買了口算題卡,班主任每天利用早自習或上課前一分鐘,領學生進行速算練習,從基礎抓學生的計算能力。

  三、具體活動

  (一)三月份:

  1、林義鴻、李書平、姜彩霞等11人參加《弟子規》培訓。

  2、3月28日在我校邀請權淑芳、吳虹到校召開《弟子規》講座。我校部分家長和全體教師聆聽了講座,在精神上受到了一次深刻地洗禮。

  (二)四月份

  1、4月13日組織了三——五年級閱讀成果比賽。三年組劉筱宇、四年組吳狄,五年組王金海獲得一等獎,欒璐伶、開薪茹、隋明瑤等同學獲二等獎,姚明軒、楊琬琳、劉全雙等同學獲得三等獎。

  2、4月15日下午進行全校誦讀展示。全校50人參加了展示活動。一——五年級學生齊聚一堂,這個充實而又緊張的下午,讓學生受益頗多。

  (三)五月份

  1、5月20日我校寫字教師對全體班主任進行寫字培訓。我校專業寫字教師少,這種以點代面的方法全面推動了我校寫字教學的開展。

  2、5月24日組織全校演講比賽。三年級的欒璐伶、開薪茹等同學成績突出。

  3、在我校寫字競賽中,王金迪、林鷺、代雨杭、曹旭熒和王金海獲校級一等獎;李端文、紀麗、高德等獲二等獎;鍾志國、姚名軒、付凱軍等獲三等獎。

  4、在5月末我校評選養成習慣優秀少年:梁旭桐、鍾治國、柴鉅晨等被評為“小小書法家”;姜厚洋、王金迪、肖以旭等被評為“好習慣好少年”;丁銘禹、葉加寶、現梓陽等被評為“文明小公民”;王星晨、馬佳華、隋明瑤等被評為“樂學少年”;王超、崔美玲、何生恩等被評為“閱讀小能手”。

  5、5月31日我校學生參加了區組織的寫字競賽,在比賽中我校成績較理想。

  (四)六月份

  1、6月4號王金海參加市寫字競賽。

  四、具體落實

  1、加大監管力度。落實工作之後,教導處加大檢查力度,對每一項工作都及時檢查落實情況。

  2、把各項檢查工作與期末考評掛鉤,全面督促教育教學工作的落實。

  養成教育工作貴在堅持,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校還是本著“抓住一點,糾正一點;抓好一點,鞏固一點;鞏固一點,再抓一點”這一宗旨,長抓不懈,始終如一,力求在養成教育的推廣中取得新的突破。

  八大習慣養成教育工作總結 篇3

  我校素來重視學生的日常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積極開展行為規範活動,下面就我班同學在日常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方面的情況作一總結。

  一、具體教育措施:

  1、養成教育,始於細節。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關於德育教育根本任務的基本闡述。從教以來,我始終遵行陶先生這一樸素教育思想,立志讓每個學生,透過天天求知,日日求真,成為大寫的人、高尚的人、“四會”的人,成為真人。

  求真的核心是習慣養成,求真的起點是求細做小。面對多屬獨生子女,思想尚不成熟,志向遠大模糊,良好習慣尚未養成的現代小學生(我們的養成物件),班主任德育工作最原始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從小處著眼,從細節入手,實抓細節教育。讓每個學生,心如明鏡,勤掃小屋;不好高騖遠,不求大棄小;關注生活中的每一細節,做好身邊的任何一件能夠做好的小事;追求細心、細行和細德。

  2.教人求真,自己先做真人。

  “重細”是理念和態度,“善細”是教師的詩外工夫。善細的結果未必能事事如願,善細的過程一定真實而感人。

  陶行知說:“教人求真,先做真人”。真的班主任,敢於直面微薄的待遇,敢於正視“非優”的考驗,我行我素教人求真,兢兢業業常抓細節,這是怎樣的殉道者和幸福者。

  我雖不是一個優秀的班主任,但我願放棄沖天的志向,以恬淡心態和求實的作風,引導學生做好細節!

  3.養成教育,成於細節。

  小學階段是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時期。著名的教育學家葉聖陶曾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小學生來說能為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使人終身受益。我圍繞求真目標,實抓細節養成。現將彙報如下。

  二、具體做法:

  1.明確意義,激發動機。

  自我教育能力是學生在自我教育活動過程中形成的,因此,讓學生保持自我教育非常必要。我充分利用班隊課、晨檢時間引導學生觀察現實、體驗生活、不斷提高自我教育活動。同時,也使我認識到,抓教學質量,必須從抓學生的行為習慣入手。

  2.制定計劃,明確目標。

  根據學生年齡結構,心理特點,我班確定學生行為習慣養成目標和訓練的內容與重點主要訓練有三大方面的內容,分別是:衛生習慣養成目標,行為習慣養成目標和學習習慣養成目標。

  3.建章立制,規範言行。

  良好的行為規範養不是靠幾次教育,幾個活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老師和學生持之以恆來完成。

  我制定了值日製度:由本班小幹部負責每天的“五項”競賽檢查,主要是學生的行為表現,及時作好記錄,並且作好教育,一週作好總結工作,真正從細小處入手,把行為規範落到實處。

  (1)衛生方面

  衛生打掃及保持。值日學生能夠堅持早到校,徹底打掃乾淨室內外衛生。教室、衛生區不留任何衛生死角,不存任何垃圾物。門窗玻璃要全天保持清潔無任何塵土,室內外地面無廢紙、飲料盒、塑膠袋、衛生紙等垃圾物。經過努力,學生基本能做到五無:地面無紙屑、牆上無汙痕、桌面無刻畫、門窗無破損、衛生無死角。

  (2)行為習慣方面

  ①養成了良好的飲食習慣。杜絕零食、塑膠袋等白色垃圾物進校園。學生不在校外小攤上買飲料、麵包、鮮奶、糖塊、辣椒條、菜餅等不衛生食品,也不從家裡往學校帶零食。

  ②切實做好安全工作。全體同學認真遵守《班級制度》,做安全有益的遊戲,建立“平安校園”。嚴禁攀爬籃球架、杆子、柱子、樹枝、窗臺、樓欄杆等,嚴禁在樓梯、走廊、教室、操場、廁所等地追逐打鬧。努力做到五有:課堂有紀律、課間有秩序、集會有隊伍、語言有禮貌、舉止有禮節。

  (3)學習習慣

  課前預習、自學,課後認真複習,不懂就問;按時、獨立完成作業,書寫工整,卷面整潔;認真做廣播操、眼保健操;認真上好朝讀和自習,老師不在時自覺遵守紀律。

  (4)文明習慣

  尊敬老師,對老師有禮貌;體貼父母;禮貌待客;愛護課桌凳,不亂刻亂畫。以“四在”(“文明在我口中”——講文明用語,正確使用稱呼,不講髒話、粗話;“文明在我手中”——愛護公共衛生,愛護公共財物、節約水電;“文明在我腳下”——文明行走,文明乘車,文明遊園;“文明在我心中”——孝敬父母,善待他人,有一顆感恩的心。)為切入點,規範了學生的言行,真正使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教育。

  4.嚴格訓練,及時反饋。

  行為規範養成教育,必須“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強化訓練,主要採取以下做法:

  (1) 在活動中讓學生感受、體驗。

  (2) 及時反饋,矯正強化。良好行為養成,我班及時表揚、鼓勵,使其產生強化作用,對不良行為我班及時指出,要求及時整改、矯正。

  三、取得的成效與努力方向。

  在各個學生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每人都能根據訓練目標完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學生能夠在思想上形成共識,清楚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對學生今後的自身發展非常重要。

  雖然取得的成績也是可圈可點的,但並不表示沒有問題。今後,在這方面的工作更需要注意積累,不斷提高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不斷學習,吸收別人的經驗,把我班的養成教育做得更好。

  八大習慣養成教育工作總結 篇4

  自開展養成教育工作以來,我校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為先、注重實效”的育人觀念,以《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為依託,以文明班級、文明寢室、文明學生的評比為載體,強化學生良好習慣養成教育,著力推進校風校紀建設,努力構建更加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育人氛圍,在學生中開展良好習慣養成教育,取得一定成效。我們具體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完善的機制、措施的落實是增強實效性的關鍵。

  要想切實抓好養成教育,學校領導必須深入剖析學生思想行為現況,充分認識良好習慣養成教育在學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先導性、基礎性作用,切實把良好習慣養成教育擺在學生思想道德建設重要位置。因此建立了以校長為組長,以副校長為副組長、值周教師、班主任骨幹為成員的領導小組。以健全的組織、完善的德育網路、具體的措施、針對性強的工作方案,充分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及年齡思想特點,積極開展良好規範養成教育活動,切實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和文明修養,著力推進校風校紀建設,努力建立“文明規範”的育人環境。

  二、依託校園文化,潛移默化育人。

  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具有較強的情境性,能啟迪學生的思想,激發情感。我校建設了一系列校園環境文化。學校以建設校園文化為重點,充分利用走廊、教室顯著的位置上書寫、張貼讀書名言、兒童讀物簡介,開闢文化長廊,班級成立圖書角,努力為孩子創造一個最佳化的閱讀環境。每一處富有文化氣息的景點,都承載著學校營造書香校園的良好願望。每個班級門上的教師寄語給了孩子無盡的力量,老師的一句話語打開了孩子們求知的心門。走廊的文化與“書香校園”建立活動相結合,經典的文學著作簡介,勾起了每一個孩子的讀書慾望。讓每一面牆壁都會說話。讓每一顆小草都有語言。形成富有柳毛中心校特色的走廊文化、班級文化、牆壁文化,體現了“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每一個孩子的成功人生奠基”的辦學理念。

  三、制度規範,以激勵機制為保障,強化爭先創優意識。

  規範常規制度,強化學生遵紀守規意識,是養成教育的前提保障。

  學校制定了《養成教育評估細則》,每個月由考核小組成員深入各教學點對班級各個習慣逐一檢查,檢查後認真總結,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改進。此外,各教學點用完善的制度嚴格要求學生,力求讓學生時時、處處、事事遵章守紀。為加強制度的落實,學校成立了以值周教師及值周學生為主的檢查小組,對每班學生的好人好事,行為習慣進行監督和常規管理評分,對違反《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學生進行疏導和教育。學校堅持每日檢查評分公示制度,值周小組針對各班級評分考核情況進行公開通報,反饋好人好事,具體指出各班學生行為規範存在問題、扣分情況,讓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時有針對性,引起重視,加強正面引導,改正不良行為習慣。對“屢教不改”“情節較重”的學生,加強幫扶的力度,重點加強教育與疏導工作,使學生克服不良習慣、爭做文明表率。進行“每週流動紅旗”每學期“優秀班級”“好習慣小模範”的評比,以公平、公正、合理的評比手段,樹立先進典型,增強先進班級,文明學生的輻射導向的功能,以點帶面,見賢思齊,有效促進了良好校風、班風的形成。

  四、開展書香校園建立活動。

  為了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習得基本的讀書方法,形成一定的閱讀能力,在校園內營造一種“書聲琅琅,書香滿校園”的良好氛圍,使閱讀真正成為學生的自覺行動和生活需要。學校規定晨誦、午讀、雙休日大閱讀,提倡並鼓勵學生每天在家自覺讀書不少於半小時。同時引導家庭文化,利用一切機會將書香氣息帶給家庭。透過致家長一封信、召開家長會等形式,利用一切與家長接觸的機會,將學校營造書香校園的資訊帶給家庭,讓家長感受學校的書香文化,倡導“讓父母與孩子一起成長”,舉行了學校首屆讀書節活動,評選了“讀書明星”、優秀讀書教師、書香家庭等,為廣大師生的讀書習慣的養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五、充分發揮班會和少先隊主陣地作用,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習慣養成教育活動。

  在一年多的時間裡,我校先後舉行了誦讀中華作品競賽,陽光女孩秀、少先隊入隊儀式、少先隊大隊幹部競選、寫字比賽、數學邏輯思維競賽、閱讀成果展等系列活動,學生在活動中得到了鍛鍊,得到了展示,此外,還以班級為單位,評選計算小能手、漂亮字獎、閱讀大王等活動。使學生在寓教於樂的氛圍下,增強道德認識與情感體驗,透過具體的的實踐活動,充分認識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自覺遵守行為規範,真正做到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學習。

  六、充分利用課堂及課外閱讀等加強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

  上學期我校把培養學生的作業寫字習慣作為養成教育工作重點,利用每週一節寫字課、每週二、週四中午30分鐘,重點訓練學生正確的書寫姿勢,使學生養成正確的書寫習慣;學校為了構建書香校園,培養學生良好的讀記習慣,舉行了學校首屆讀書節活動,在活動期間開展了系列活動,使學生在圖書漂流、閱讀成果展示、書籤製作競賽及“我讀書、我快樂、我成長”讀書徵文活動中習得基本的讀書方法,形成一定的閱讀能力,充分感受讀書的快樂,並且透過“晨誦午讀”在校園內營造一種“書聲琅琅,書香滿校園”的良好氛圍,使閱讀真正成為了學生的自覺行動和生活需要,為了檢驗活動的開展情況,我校在期末組織了晨誦測試及七色考級活動,對晨誦午讀活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此外,學校開設了紅領巾廣播站,成立稻花香文學社,舉行了讀書演講比賽、“好習慣伴我行”手抄報評選、數學口算競賽,第三屆體育運動會、作業評選等競賽活動,使學生在寓教於樂的氛圍下,增強道德認識與情感體驗,透過具體的的實踐活動,充分認識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自覺遵守行為規範,真正做到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學習。

  我校自開展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至今,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漸漸少了,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已經逐步形成。

  八大習慣養成教育工作總結 篇5

  我校領導在抓好教研教改、注重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十分重視中學生的德育工作。中學生處在青春發育時期,思想行為的可塑性大,學校領導抓住他們這一生理和心理特點,高度注重對學生的養成教育。現將我校養成教育工作的幾點作法總結如下:

  一、成立專班,強化領導

  為了使我校德育工作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在教育教學中處於主導地位,學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學校設政教處負責學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領導成員分工合作,職責明確。校長負責學校德育的全面工作,加強學校德育工作的督導和管理。政教主任負責德育工作計劃和制度的制定和落實等工作。

  二、切實抓好學生的養成教育

  養成教育,是指學生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養成和教育。養成教育是指人所應具備的最基礎的心理素質、思想素質,包括思維方式、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和生存能力,以及健康體魄的培養和教育,從教育改革發展的趨勢來看,養成教育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基於這些認識,作為初中教育這一育人的基礎工程,首要的任務是提高中學生的基本素質,也就是全方位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只有具備良好行為習慣的人,才有發展的潛力和前景。透過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的嚴格訓練,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和健康心理等方面的素質,培養學生完美的人格,提高情商,提高自治自理能力,讓學生充分發揮其自身的潛能,為學生的終生髮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1、突出重點,養成教育與落實《綱要》、《日常行為規範》緊密結合。

  養成教育的實質是開展"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質的教育"。我校把養成教育同各年級開展的思想教育活動儘可能緊密結合起來。學習落實新修訂的《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號召學生在家庭做孝順父母、關心親人、勤儉節約、熱愛勞動的"小幫手";在社會做熱愛祖國、文明禮貌、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的"小標兵";在學校做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尊重他人、善於合作的"小夥伴";在公共場所做愛護公物、講究衛生、保護環境、遵守秩序的"小衛士";在獨處時做胸懷開闊、心理健康、勤奮自勵、勇於創新的"小主人"。今年開學以來,學校透過各種活動來促進學生的養成教育,如透過文明寢室評比,培養學生集體榮譽感;透過就餐紀律的整頓,培養學生的節約意識;透過專項整治亂丟亂扔活動,養成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透過跑操訓練,提高學生鍛鍊身體的積極性;透過心理健康講座,促使學生正確對待青春發育期的生理現象,自覺預防各種疾病;透過德育教育活動,使學生自覺遠離網咖,養成同一切不良誘惑作鬥爭的習慣;糾正學生不良言行,倡導學生文明用語和文明行為。

  2、深化校園文化建設,以美育德。

  為了深化校園文化建設,力求使優美的校園文化充分發揮育人、培養人、養成自覺維護行為的效果,拓寬了養成教育與環境教育的內涵。學校設立了常年廣播站,每天廣播表彰好人好事,學校德育先進班級和文學作品欣賞,用來表彰先進,陶冶情操;學校設立校務日誌,內容有學生活動展覽,文明班級、文明寢室公佈,各班教室和清潔區檢查結果公佈等等,學校黑板報表彰優秀學生,宣傳德育知識。

  3、抓教師師德形象,牢記教書育人。

  俗話說,身教重於言教。實踐證明:教育無小事,事事在育人;教師無小節,處處做楷模。如果教師有良好的師德師風,教師群體有良好的行為規範,那麼開展學生養成教育、落實《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就會事半功倍。為此,我們在全校開展師德標兵與師德楷模的評選,組織了師德交流與演講活動。學校在倡導德育、智育、體育,德育居首;身教、言教、物教,身教為先,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良好的師德師風對養成教育是有力的推動和促進。師生同步,注重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可以收到相得益彰、共同提高的效果。

  4、內外一致,養成教育和家庭教育緊密結合。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是教育之鼎的一個得力支點。養成教育要求學生校內校外一個樣,必須與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各班把養成教育的方法透過家長學校傳授給家長,提高家長的育兒素質。透過開家長會、電話聯絡,請學生家長到學校面談教育學生事宜,到學生家中走訪,向學生家長進行關於行為習慣養成的知識宣傳,向家長詳細宣講學校養成教育工作計劃和對各個年級學生的具體要求,鼓勵家長以身作則,為子女樹立一個好的榜樣,使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在學校和在家裡一個樣,實現養成教育家校一體化。

  總結我校實施德育教育工作,初步可以歸納為五個方面,即:加強常規管理,強化行為規範訓練,是搞好養成教育的重要基礎;遵循規律,講求行為規範教育的科學性,是搞好養成教育的前提條件;注重道德實踐,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搞好養成教育的根本目的;最佳化育人環境,建立行為規範教育網路,是搞好養成教育的可靠保障;建立激勵機制,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輻射效應,是搞好養成教育的不竭動力。

  八大習慣養成教育工作總結 篇6

  一、領導率先垂範,師德師能穩步提高。

  1、學校領導經常深入各年級組,同時加強自身建設,積極努力學習,真正成為學校德育工作帶頭人。以自己的能力、人格、高尚的品德,帶好班主任隊伍和加強學校骨幹隊伍建設。形成“全員參與、全程實施、提升觀念、注重實效”的德育工作作風。

  2、師德是教師素質的靈魂,我校確立人人是德育工作者,事事、處處都育人的管理理念。教師是學生的榜樣,要求學生做到的,我們自己首先要做到。本學期我們號召全校教師做“好習慣的先行者”,以教師的好習慣養成帶動學生的好習慣養成,充分發揮了教師的示範力量。全校教師能夠率先垂範帶頭說好“10字文明用語”;升旗儀式或出操時班主任站在學生隊伍前面,科任教師站在後面呼應,升旗時與學生一起高唱國歌,儀表規範。以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半年來,我校教師從課堂到課間,從學校到社會,總能給學生以良好的行為示範。

  我校還倡導廣大教師繼續學習優秀教師110個好習慣,並充分與師訓相結合,使教師的師能素質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開展了“比教學能力、比教育質量、比職業奉獻”主題教育活動。其中為提高教師的書寫技能,學校為教師統一購買訓練字帖,採取自我練習和集中培訓相結合的方式,每週五由專業教師對老師集中培訓,並書寫帶有規範章法的書法作品,教師們予以參照進行了大量的練習,書寫能力有了很大的進步。教師的書寫技能貫穿於每月訓練之中,其他技能的訓練貫穿於日常教學之中,做到每月都有所側重,全面提升教師師德師能。

  二、養成教育工作重點

  (一)健康習慣

  為了使每一名學生都能擁有健康的體魄,掌握一項體育運動,本學期我校在四、五年級體育課推行“排球進課堂”教學,使四、五年級的學生掌握排球的技能技巧。同時,在每週三下午繼續進行體育特長班的訓練(排球、乒乓球)。並積極開展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學生在優美的音樂旋律下,進行佇列、隊形、古詩韻律操、廣播體操的練習。除大課間活動外,每節課課間,全校各學年段,根據學生的年齡,身心發展及運動能力等特點,選擇適宜的運動專案,每天堅持活動1小時。六月份我校開展了“我運動我快樂”校園趣味運動會,磨鍊了同學們的意志品質,真正為學生“健康快樂一輩子”奠基。

  根據學期初制訂的“健康助我快樂成長”實施方案,還相繼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

  1、透過在日常的教學規範學生的看書、寫字、坐、立、行姿勢。學生的讀寫和坐立行姿勢有了很大改變。

  2、加強每天兩次的眼操檢查,開展眼操比賽等活動,使學生的近視發病率得到控制。

  3、在生命教育課教學中,加強對學生良好健康習慣的引導,使學生明確良好的健康習慣的養成,對今後的成長非常重要。透過安全教育課,使學生學會了簡單的自救自護方法, 在遇到危險和受到傷害時,能獨立自救。

  4、心理諮詢室的開放,使同學們能敞開心扉,向心理老師傾訴自己的煩惱和困惑,能健康快樂地投入學習。

  (二)

  1、聽課習慣方面:

  這學期教師透過養成教育評價單,促使大部分學生養成自覺遵守紀律、專心聽講的習慣了,透過教導處的不定期檢查,發現學生上課時舉手姿勢端正了,發言聲音洪亮、表述清晰,能仔細聽課了;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為了培養學生專心聽講的習慣,在教學中採用學生喜聞樂見、生動形象的教學方法,吸引他們仔細聽課;還能在教學中運用教具、實物等引起學生的注意,又運用遊戲等手段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透過聽課發現很多教師還注意提出具有啟發性的問題,促使學生專心聽課,激發學生質疑問難的興趣。教師除了對敢於質疑問難的學生進行鼓勵外,還激發全體學生質疑問難的興趣。

  有的教師是透過例項引導學生了解質疑問難的主要方法。有的教師是教會學生逐步學會質疑問難的一般方法,透過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質疑問難,釋疑解難,學生的聽課逐步養成習慣。

  2、寫日記習慣方面:

  這學期教導處在檢查作業時,重點檢視各班學生的寫的日記,發現教師在指導學生寫日記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大部分學生掌握了寫日記的方法。每篇日記都有一個明確的中心,對一天發生的事要加以選擇地寫。特別是一年四班學生的日記,別看他們剛剛開始寫日記,但已經寫得很好了。教師在讓學生寫日記的過程中,始終遵循一個原則,那就是循序漸進,自始自終體現一個漸進的、有序的過程。如一、二年級鼓勵學生學寫日記。學生可以寫拼音日記或繪畫日記,從寫話過渡到寫段訓練。三至五年級學生日記體裁可以多樣化。開始要求低,到期末時,無論從字數上,還是立意上,語句上標準都提高了,也就是要求一篇日記就是一篇作文。有時,還限時間寫日記,要求在盡短的時間內完成一篇日記,使寫的日記由數量的變化發展到質的飛躍。學生嚐到了成功的喜悅,現在學生寫日記的勁頭更大了。

  透過檢查發現教師在日記的批閱上,採用揚長式的批閱方法,即以鼓勵為主激發興趣為主。只要有一點進步的地方就要加以表揚。在批閱學生日記時,實行“寬容政策”,儘量發掘學生日記中的積極因素,特別注意發現潛能生日記中的積極因素,哪怕一個詞用的好、一句話寫得好,也予以肯定、表揚。在學生日記本子上常能看到“你又進步了!”“相信你能行!”“你還會進步的!”等等激勵性的評語,學生寫日記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現在學生再也不把寫日記當成一種負擔了。

  (三)文明習慣

  禮儀教育和行為規範是相輔相成,互為一體的.。禮儀教育是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基礎,而良好的行為習慣又能使文明禮儀這一傳統美德得以傳承,能將禮儀教育不斷推向深入。因此,我們堅持一手抓禮儀建設,一手抓常規管理。繼續以文明禮儀教育作為主要突破口,進一步促進學生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

  1、開學初各中隊應利用晨會、班會等認真組織學習《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中小學生守則》以及校規校紀,並將之作為養成教育文明習慣的基本內容,讓學生明白做文明學生的準則,使學生更好的學習文明禮儀內容,使文明習慣得到很好的擴充套件和延伸,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2、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關鍵在於落實。我們採取分級管理與逐層負責制的管理模式,學校成立了領導小組,各個年級組建了實施責任組,從組織舉措上為規範的落實提供保證。具體做法:

  (1)領導教師率先垂範。在校園內外,領導和教師帶頭行使文明禮節、文明用語,用榜樣式的言行感染、影響學生。

  (2)營造文化校園環境,濃烈禮儀教育氛圍。在美化校園的同時,透過校園宣傳欄、校園廣播、主題班隊會、黑板報等宣傳陣地,讓每一塊牆壁、每一塊草地說話,讓學生在文明環境中受到薰陶。提高學生對文明禮儀的認識,增強學生行使文明禮儀的自覺性。

  (3)嚴格檢查考評。為強化學生文明習慣養成教育,真正將工作做好做實,學校將文明禮儀教育與學校的值周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加強監督檢查力度,值周檢查和文明監督崗檢查相結合,點檢查學生禮儀習慣和行為習慣,及時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起到激勵和監督作用,用制度建設促使學生逐步養成文明禮儀習慣。嚴格執行“紅旗班級”、“紅花班級”制度,採取了“日檢查、周評比”制度,形成“教育—管理—反饋—再教育—再管理”的工作模式。期末作為文明班級考核評比的重要依據,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好習慣少年評比掛鉤。

  (4)充分利用校大隊部這一有效陣地,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

  ①在“三八”國際婦女節來臨之際,我校大隊部倡議全校各班開展了以“知感恩懂禮孝”為主題的感恩教育周活動。各班召開了“感恩母親,回報母愛”主題班會。學校還引導學生透過一週的時間,去走近、瞭解父母,在感恩的基礎上用照片的形式記錄下自己感謝父母的場面。評選出21名“最佳孝敬星”,將他們的事蹟統一在校園宣傳欄展出,並將每個雙休日定為“孝敬日”,倡議各班進行“四心”傳遞孝敬活動,將孝敬父母、感恩父母進行到底。

  ③為了更好的開展我校的禮儀教育,促進學生文明習慣的養成,學校大隊部於六月初開展德育展示會暨少先隊主題中隊會觀摩活動。四年三中隊示範了一節“與好習慣牽手,爭做文雅學生”的主題中隊會。透過這次活動,不但提高了輔導員的素質,還大大的提高了全校學生的禮貌意識,積極的促進了學生文明禮貌習慣的養成。

  ④學校還開展了“告別‘三亂’陋習,樹立文明新風”系列活動。透過校園廣播、黑板報、國旗下講話、班隊會、承諾宣誓、倡議書等形式,教育學生向“三亂”告別,積極做文明學生。學校還組織環保小衛士、文明監督員有針對性地在校園內外開展 “三治理”行動,並對學生和家長印發了活動倡議書,倡導廣大學生和家長積極投入到此項活動中來,將活動理念傳播到家庭、社群。

  ⑤為培養學生從小“明是非、辨美醜、懲惡揚善、弘揚正氣”的優良品德,我校開展“敬廉崇潔從小做起,廉潔自律從我做起”主題書信活動和“一生正直、敬廉崇潔、誠信守法”為主題的誠信、節儉專題教育活動,從而促進學生養成勤儉節約、不攀比吃穿、不鋪張浪費、不積惡習的良好行為習慣。

  ⑥開展中華魂“頌歌獻給黨”讀書學習活動。進一步使學生了解我黨90年得光輝歷程,更加熱愛偉大的黨,樹立遠大理想。

  一學期來,禮儀常規教育和習慣養成訓練並舉的活動模式給校園和師生帶來了較大的變化:課間活動的聲浪變小了,花圃裡亂踩的腳印沒了,地面上的果皮紙減少了,放學時的門口擁堵現象好轉了;見面主動招呼的多了,敬老愛幼助殘的多了。

  八大習慣養成教育工作總結 篇7

  當代教育家葉聖陶說:“什麼是教育?就簡單的說,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我校自20xx年創辦以來,一直致力於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以“特別有禮貌、特別守紀律、特別講衛生、特別愛學習”為指導思想,對學生進行各項行為習慣的培養。一個階段以來,活動開展正常,勢頭良好,校容校貌和學生的整體風貌有了明顯的改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正在逐步養成。

  一、全校全體師生都高度重視並認真學習是基礎。

  我們把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作為教學常規工作的主要任務來抓,並且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制訂了《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方案》,並按方案進行了紮實的、卓有成效的教育活動;二是利用學生集會的時間,組織全體學生認真學習《習慣養成具體要求》,使每一個學生對養成教育71條有一個清楚的瞭解,提高學生對活動開展的意義和作用的認識,並且每班影印一份張貼在教室,班主任利用班會課組織進一步學習,做到了將內容熟記於心;三是成立了督導組,對學生的日常行為進行督促檢查,規範學生的言行。

  二、內外一致,養成教育和家庭教育緊密結合是要點。

  我們透過分發《中星小學習慣養成教育致家長信》、《家校交流卡》、家訪、家校簡訊平臺,使每一位家長都明白學校的工作思路和設想,願和學校一起把握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透過學校和家長的相互配合,齊抓共管,共同對孩子的習慣進行培養,使孩子早日養成良好習慣。

  三、開展不同形式的活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是重點。

  1、以班為單位開展主題班會活動。如:六年級的《習慣在於養成》、五年級的《我要爭當示範生》、四年級的《養成好習慣》、三年級的《我願做個好孩子》等活動。

  2、加強學生文明禮儀崗的監督和檢查作用。利用紅領巾監督崗對學生的每一個行為,每一句話都進行監督,並按類對各項進行記分。

  3、對學生實施星級評價,對被評為四、五星級學生進行攝影並張貼於學校的宣傳窗內,樹立榜樣教育。這一評價實施,效果很好。特別是自評和互評這一環節,讓學生對自己和他人有了一個充分的認識。

  4、重視宣傳的教育。利用廣播對學生進行表揚或批評。利用展板展示學生的風采。如:學校開展了書法、繪畫、手抄報比賽以後,將學生的優秀作品進行展覽。每一次作品展出後,都會有很多的學生觀看。這樣一來,學生就會認為:他們的字寫得那麼好,他們的畫畫得那麼好,以後我也要認真練習。

  5、重視社會勞動實踐。如:清除白色汙染、為小樹穿冬衣、栽種花草等。

  6、積極開展大隊、班隊活動。在班隊活動上透過歌曲、小品、遊戲等使學生在輕鬆活潑的情境中認識到養成教育的重要性,並且能牢記該怎樣做,不該怎樣做,活動往往能使學生將要求熟記於心。

  透過活動的開展,學校各方面情況大有好展。但我們深知,養成良好習慣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長期堅持,落實養成教育也不是一人之事,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我校雖在養成教育工作上做了一些嘗試,但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還有許多未知領域等待我們去共同探討。我們願與大家共同努力,在養成教育的園地裡澆灌出一枝絢麗的花朵。

  八大習慣養成教育工作總結 篇8

  本學期,我按照學校政教處和少先隊總部的工作要求,結合班級的實際情況,認真開展感恩教育,以《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小學生守則》為管理、教育主線,狠抓養成教育工作,使班級學生之間團結友愛,每個學生都能做到積極向上。

  一、常規工作常抓不懈,促進班風學風建設

  本學期,結合學校的每週工作安排,我利用班會時間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增強道德意識,從而使學生懂得了愛護學校、教室的一切設施,並想方設法為班級爭做好人好事。同時結合學校政教處佈置的學習並貫徹《小學生守則》,開展針對《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每一條對照自己,找出不足,及時糾正。這項活動讓每個學生明確了他們的行為準則,教育了他們在學習上做到互幫互助,人人爭先;在生活中做到相親相愛,情如手足;在活動中做到團結一致,發揮集體的力量,為班為校爭榮譽。另外,利用班級輿論的力量,對一些行為不合規範的同學進行教育,讓他們明白做人的道理,促使他們在校成為真正的好學生。如在"拒絕零時進校園"這一活動中,我號召學生相互監督,對仍然購買"三無"食品的同學集體進行一句話勸說,效果良好。除此之外,我更重視正面的引導,如對樂於助人及主動服務班級的學生在評比臺上給予記錄、獎勵,作為優秀學生評優評先的標準等。這樣一來大大促進了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為良好班風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二、班級管理形式多樣,全面提高學習成績

  本學期,我首先透過多種形式向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讓學生知道學習知識的重要性,從而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我班的孩子們大都能夠做到上課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大膽踴躍發言,課後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作業。其次,我認真備課,注重分層最佳化,努力搞好培優補差的工作。如班上總有一些同學不按時完成雙休日的作業,面對這一現實,後半學期採取了"一幫一"、"組與組競爭"等有效措施,使他們有所改變。在課堂上,我對這些學生尤其關注,不僅多提問,而且進行個別輔導,並和家長經常取得聯絡,給予了更多的關心照顧。短短的一一個多月,這些同學有了很大的進步。此外,我還在辦理出專題黑板報,手抄報等形式進行展示。

  三、制定評價,運用激勵,落實養成教育,深化養成教育。

  在對學生進行了常規宣傳之後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形成的,必須反覆抓。尤其是對那些行為習慣比較差的學生。學生畢竟還是孩子,教師的一丁點兒表揚肯定,對他們來講都是一種榮譽,一份驕傲的資本。在對學生進行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教育時,教師應適當地採用多種形式的激勵方式。以表揚為主,要注意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多感受成功之感。用成功的喜悅強化學生的行為,培養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制定了四(2)班周評價表。根據每天班幹部的作業、衛生、紀律、兩操等內容檢查情況和"自我評——班級評——教師評"的評價制度,每週進行綜合評價,評出一週的優者,良者,進步者。再根據學校的五星少年評價表,加強學校與家庭的聯絡,使學生的養成教育進一步得到落實。期末透過半學期的綜合情況再評出班十佳學生。當然如果誰違犯了班級常規,或者某項任務沒有及時保質保量完成。也會在周評價表上顯示出來。促使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有些同學的學習成績相繼提高,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集體榮譽感強的良好班集體。

  總之,回首過去的日子,有喜有憂,取得了一些成績,孩子們的茁壯成長令我欣喜,而這是一名教師應該做的。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繼續努力,使下個學期的工作能上一個新的臺階

  八大習慣養成教育工作總結 篇9

  抓好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是奠基工程,更是一年級新生德育工作的重點。一年級是學生良好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關係到學生今後的成長,關係到學生在做人、求知的過程中,由他律向自律的過渡,更關係到我們今後為社會輸送的勞動者的基本素質。

  一、注重細節,確保實效

  兒童從幼兒園升入小學成為小學生,以遊戲為主的生活方式變為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的學習活動,這是培養和開始形成學生良好學習和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期。細節決定成敗。因此,我制訂了詳細的培養方案,確保培養實效。本學期,繼續上一學期的培養計劃,進一步完善培養目標:

  1、上課鈴聲響,立即有序地進教室坐好。上、下課時,起立向老師致敬問好。站立正直、聲音自然響亮、整齊。每天按時上課,不遲到、不早退,有事向老師請假。及時、獨立認真完成作業,作業有錯誤要及時改正。讀書、寫字時姿勢要端正。寫字做到“三個一”。愛惜課本、文具。課間活動不追趕打鬧,不大聲喧譁,不做危險、劇烈的活動。在學校或校外見到老師要主動、熱情地向老師問好。

  2、結合每週一的升旗儀式對學生進行“我愛國旗”的教育,讓學生懂得國旗是祖國的象徵,升旗時態度要認真嚴肅、列隊要整齊、少先隊員行隊禮,姿勢要正確、唱國歌時聲音要響亮、整齊。

  3、注意個人衛生,上學穿戴要整潔;不在校外小攤上買飲料、食品,也不要從家裡往學校帶零食。愛護公物,不破壞花草樹木。

  一年級小學生要養成的習慣涉及到方方面面,小學生自我控制能力又差,為此,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特點,對他們進行經常性的、耐心的教育和培養。

  二、家校合作,齊抓共管。

  人們常說,學生身上有著老師和家長的影子,這是因為小學生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教師的形象及言談舉止都直接影響到學生,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自己首先要做到。所以,我們強調教師要以身示範,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對學生進行教育。因為只有從最細微、最切近的事入手,才能用行為指導學生,才能對學生良好習慣形成感染力和示範性,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感到愛護環境的重要。有時老師一個眼神,學生就會馬上意識到錯誤並很快改正。 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單靠學校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家庭和社會也是小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對小學生健康成長起著重要作用。畢竟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還很差,沒有父母的督責,培養良好習慣就是一句空話。因此,我們還要主動與家庭密切配合,以促進學

  1 / 2 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我們要透過家訪、書信、電話、家長會等手段與家長取得聯絡,指導家庭教育,改進家庭教育的一些消極做法。為進一步加強學校與家庭的聯絡,增進相互的瞭解,形成家校育人合力。

  三、多維評價,共同促進

  評價是促使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手段。及時對小學生的行為習慣進行評價,是我們做好養成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徑,它能促進學生產生強烈的榮譽感,從而促進學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強,提高學生的自覺性和意志力,做到知行統一。我們在評價中注重樹立典型,以獎勵為主,平時經常在生活中細心觀察學生的表現,對出現的好人好事及時進行表揚,並要求全體同學向這位同學學習,使學生學有榜樣,起到了帶動整體的作用。還每週一次評選“行為小標兵”,讓他們起到榜樣的作用。同時,對那些有不良行為的同學及時進行教育。

  1、教師要對以上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情況進行經常性檢查、監督,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及時改進,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2、納入學生量化。在對學生進行了常規宣傳教育之後,我們制定了“自評—生評—師評—家長評”的評價制度,利用此評價制度每月對學生進行常規檢查,評出當月遵守常規做得好的學生,在德育里加一分。每月進行綜合評價,評出當月的“學習之星”、“衛生之星”、“禮儀之星”等,在小組評價展示表中貼一朵小紅花。

  總之,我們的目的是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良好的校風、班風,班與班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開展學習競賽活動,力爭使我們的教育教學質量再上一個新臺階。

  八大習慣養成教育工作總結 篇10

  工讀教育是接收九種嚴重不良行為學生的專門學校,它的教育物件是那些有嚴重不良行為,或有嚴重違紀、屢教不改、不宜在原校就讀的學生。現在工讀學校學生的型別有長期未到校的、網路成癮的情況比較嚴重,特別是學習成績差,厭學情緒嚴重。根據實際情況,學校提出了“變共性教育為個性教育”的德育工作思路,採取“三注重三同時”的模式,即:注重抓好共性教育,同時實施個性化教育;注重解決每個學生的每個具體問題,同時關注個體之間的差異;注重講求個性化教育效果,同時關注教育過程。透過加強德育常規管理、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和特色課程引領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引領、教育和轉化。

  一、規範德育常規管理,提升學生遵規守紀意識

  首先每班配備兩名班主任,學生在校進行24小時無縫管理教育,用老師的無私奉獻精神和愛心,讓學生在學校的生活處處充滿家的概念,學生與教師成為一家人。兩名班主任相互配合協作,與學生同吃、同住、同學習、同活動,班主任與學生不僅是老師,不僅是家長,更像是同學和朋友,班主任放棄接送孩子,放棄回家團聚的時間,來陪伴更需要關懷的學生,用自己的奉獻感化學生,用自己的包容與耐心,來影響和幫扶學生,從而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讓老師成為比親人跟親的人,從而潛移默化的來教育和轉化學生。

  其次,全校制定統一的適合我校學生的日常行為規範標準,透過培養和落實,提升學生良好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學校主要對班級佇列、衛生、三餐、禮儀、課堂紀律“五項評比”制度為抓手,每天由值班幹部和學生會幹部按照“五項評比”制度要求進行檢查,情況及時反饋給班主任,每週一全校進行總結表彰,優秀班集體發放流動紅旗。透過學生的自我管理和評比表彰,激發學生集體榮譽感,培養自覺遵守紀律,按照規矩辦事的意識。透過注重德育常規管理,從而呈現出上操佇列整齊聽從指揮、教室宿舍衛生整潔、三餐排隊打飯排隊分類處理剩飯、見到老師主動問好、課上跟著老師互動的有序景象。

  最後,注重活動育人,提升育人效果。學校認真設計組織多彩德育活動,提供更多的平臺,讓學生在活動中發現自己,在活動中提升自己,在活動中發展自己,從而揚起學生自信生活的風帆。例如每學期的體育節、每學年的文化藝術節、中美國際交流、教委相關主題教育、學校班級文化展示、班級管理特色展示、學生課間操展示等等。

  二、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提升育人效果

  為全面準確地瞭解每一名學生,對每名新生入學時組織心理、法制、文化測試,心理中心負責對學生進行心理談話與心理調適,進行心理測試,建立個性化的心理檔案。

  1.面向全體學生,制定個性化的心理輔導方案

  學校面向全校學生及重點家長開展了“個性化的心理諮詢”,主要流程為:心理測試――心理評估――結果反饋――諮詢方案――心理諮詢――家庭治療――團體心理輔導,從而使我們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科學有效,這項工作的開展深受學生、家長的歡迎,一些孩子及家長還積極主動要求多次諮詢,他們也很感恩學校給他們提供瞭如此優質的教育資源。

  2各班建立班主任、心理輔導員、任課教師、學校心理和法制中心教師、學生家長組成的班級管理委員會,對心理問題比較嚴重的學生重點關注,進行跟蹤,定期對重點關愛生進行心理調適與輔導,並積極與班主任溝通,形成合力,共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3.依託“心靈驛站”,開展個性化的團體心理輔導

  根據學生實際,學校成立了學生心理社團――“心靈驛站”,定期開展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活動主要採用了團體沙盤遊戲、繪畫療法、意象對話、音樂放鬆療法、OH潛意識卡牌遊戲、角色扮演、優點轟炸、自畫像、家庭樹等團體輔導的形式。

  4、藉助社工助力專案和志願者服務開展活動

  學校藉助社工助力專案,開展的成長陪伴、家庭營會、深度輔導、小組工作、家庭探訪、社群服務等活動,關注、聚焦特殊學生的行為轉化教育問題,保證了服務學生的身心健康,維護了學校的安全穩定,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三、校內開展特色課程,激發學生投入學習

  根據學生特點,學校規範課堂秩序,拓展讓學生產生興趣和真實獲得的特色課程,從而讓學生重新認識自己,重新規劃自己的人生來引領學生髮展。

  1.開設紫砂、茶藝、法制等特色課程,讓學生的課餘生活豐富多彩。這些課程不需要學科知識的豐富,只需要學生積極參與,積極實踐,而且效果顯而易見,更容易提升學生的獲得感,從而以更大的興趣參與活動學習,形成良性迴圈,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同時,提升學生自身素養,更增加學校的吸引力。

  2.開設橄欖球、籃球、乒乓球、羽毛球、古箏、舞蹈等藝術社團,培養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每年我校的學生運動會和校園文化藝術節是學生最開心最嚮往的時刻,因為舞臺的主角是每一個學生。體育活動、體育競賽的開展,提升學生精神風貌的同時,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健康體魄。文化節以“悅動青春魅力校園”為主題的文化節則是學生才藝展示和班集體展示的最佳時機。這些特色課程的成果展示,更加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和成果意識。

  3.開設家校共育課程,家校聯動促就學生進步

  教育是多側面的、立體的、有生命的。儘管學校是教育的主陣地,但遠不能解決教育的所有問題。家長、家庭及社會對孩子的成長、性格的形成,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和作用。在無記名方式徵求家長對學校滿意度測評中,92%的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轉入工讀學校後品行發生了顯著變化,97%的家長認為自己孩子的突出毛病得到了明顯糾正。截止到20xx年,95%以上的初三畢業學生留在我校職高就讀,職高畢業學生100%的順利走向工作崗位。

  學校採用家校聯動、攜手共育的形式營造校園文化。家長、教師、班主任就教育等問題進行座談,每一位家長對家庭教育中的方法進行反思和交流,然後組織家長和學生一起拓展活動,為學生和家長創造溝通的機會。邀請家長與學校德育的全過程:學校注重開展家校合作教育聯誼活動已有八次,每學期一次,每次一個主題,每個教育教學開放日和每次重大活動都向家長、普校、社群進行彙報和展示,為每個孩子創造更多的展示機會。

  學校認真總結、提煉學校的德育工作特點,從工讀的陪伴教育向職業教育過度,學校打破固有的初高中模組化教育模式辯證施教,將每個學生作成長中的生命教育,積極推行工讀職業教育六年一貫制,在實施、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同時,加強職業素養的培養,全員育人使每個工讀學生完成職業教育階段,順利走向工作崗位。這是以前職業高中成功的做法,但根據教委對我校職業高中的調整,我校職高與電氣工程學校合併。但我們不會停止摸索義務教育階段的特殊養成、教育方式,繼續提煉我校的德育特色。

  八大習慣養成教育工作總結 篇11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播種行為,就收穫習慣;播種習慣,就收穫性格;播種性格,就收穫命運。”這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養行為習慣的重要性。葉聖陶先生十分重視少年兒童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他認為,“我們在學校裡受教育,目的在養成習慣,增強能力。我們離開了學校,仍然要從多方面受教育,並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還是在養成習慣,增強能力。”;“習慣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強越好”。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促進一個人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礎。

  那麼作為教育者應該怎樣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呢?本學期,我是這樣做的:

  一、正確面對學生存在的不良習慣

  先賢哲人孔子曾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充分說明人在自然狀態下,不假思索,不必費什麼心思,更不用意志去控制而形成的某種行為,就是一種習慣。所謂習慣也可以理解成人的一種自動化的行為,壞習慣也是一種自動化行為。

  作為教育者要認識到每個學生都追求上進,都希望獲得別人(尤其是老師)的肯定和讚揚,他們不想犯錯更不想故意與老師作對,他們之所以犯錯是因為他們已有這樣或那樣的壞習慣。這樣,我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就會減少一些情緒化的語言和手段,多一些理智的思考。這樣既有利於對學生的教育,又有利於自己的心理健康。

  二、習慣訓練無小事

  “學校無小事,件件需認真。”對於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更是沒有小事可言。習慣的養成正是一件件小事中情緒體驗的積累。正因為如此,我十分注重學校規章制度的執行,學校的規定對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具有促進的作用,我們要堅持不懈去做。

  譬如,下課時關電燈,可以使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放學排隊,可以使學生養成按時離校,遵守紀律的好習慣。如,我組織班幹部每天早上對學生進行零用錢登記,原則上不準學生帶錢到學校來,即使帶來了也要向老師說明用處,這樣就杜絕了學生買零食現象的發生,使學生養成節約、珍惜勞動成果等好習慣。

  三、協調學生的“知”與“行”

  學生知道了要做什麼,也知道了為什麼要這樣做,但做起來時往往會因為主觀的或者客觀的原因而不能順利地進行,這時就很有必要對“知”與“行”進行協調,注意調查、瞭解情況,及時給予指導,或與學生一道尋求方法解決問題。

  如有些學生總是忘記戴紅領巾,瞭解情況後得知,學生多數是因為換衣服時不注意取紅領巾下來,或者取下來隨地一扔,第二天上學匆忙就把此事忘了,針對情況,一些同學建議放學回家後就把紅領巾放書包裡,這樣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

  常言道,三歲定八十。大教育家孔子云:“少年居性,習慣之為常。”而培根在《論人生》中便明確指出:“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年就應透過教育,去建立一種良好的習慣。”可見,幼年養成習慣的好壞對人的一生有直接影響。

  是的,多一個好習慣,心中就多一份自信;多一個好習慣,人生中就多一份成功的機會和機遇;多一個好習慣,我們生命裡就多了一份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作為老師,我們就要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學生乘著良好習慣這艘帆船,乘風破浪,順利地到達成功的彼岸!

  八大習慣養成教育工作總結 篇12

  學期即將結束,回顧本學期中一班孩子、老師的變化,我們感到欣慰與自豪,因為我們看到了老師在不斷的進步、天真可愛的孩子們在天天快樂、幸福的成長。

  回顧這學期的工作,我們在園領導的正確指導、支援幫助下,在我們中一班的兩位教師的齊心配合下,依據《規程》圍繞園裡各項教育教學的工作要點,結合本班實際情況,採取各種教育形式、方法、手段,以實際發展水平開展了各項工作,使幼兒的各個方面在原有的基礎上取得了較大的進步,現將總結如下:

  一、提高幼兒的自理能力,使幼兒身心健康成長

  跨入中班孩子們明顯的長大了,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首先我們對幼兒在瞭解的基礎上,進行個別的關注和幫助:

  (一)進餐方面:對進餐慢、挑食的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多和他們講一些有關各種蔬菜對人身體的好處,身體的成長離不開這種食物等,進餐過程中多注意,從不愛吃到少吃,最後到愛吃,使幼兒身體健康得到了良好的發展;

  (二)盥洗方面:幼兒便後洗手總是要教師提醒才能做到,後來我們採用只要有幼兒入廁出來後,就請他伸出小手來,讓值日生聞一聞,誰的小手最香?透過這個活動也使幼兒能較自覺的養成便後洗手的良好習慣;

  (三)整理衣著方面:本學期著重對幼兒的衣著整理進行了重點培養,因為這學期要面臨冬天的來臨,而幼兒有許多人不會也不願意主動整理好自己的褲子,總是隨意一提,小肚皮總是露在外面,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在十月份就開始對幼兒進行這個方面的培養,首先我們從樹立小榜樣開始,把幾個衣著整齊的小朋友請上來,請幼兒觀看他們的小上衣和小褲子都是整整齊齊的,併為這幾個小朋友帶上小紅花,使其他幼兒從羨慕到模仿,其次教師在幼兒大小便後或隨機檢查、提醒幼兒的小肚皮是不是露出來了,時時刻刻讓

  幼兒記住衣服要整齊利索,經過這三個月的不斷培養,有一大部分幼兒不用教師的提醒而做到,並且我們在進行這個方面的培養的同時也得到了家長的大力配合和支援,使幼兒得到不斷的進步。

  透過這幾個方面的培養和鍛鍊,使幼兒的自理能力得到了良好的發展,並且更加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

  二、不斷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增強幼兒的素質教育

  本學期我們兩位老師以園的指導方針“全面加特色”的教育工作目標,結合本班幼兒發展情況,透過一日活動各個環節來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開展了多種方式來引導幼兒認識、體驗並理解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學會了自律,樹立了規則意識;並結合了日常生活,開展安全教育,提高了幼兒的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幫助幼兒學習正確的閱讀方法,培養幼兒閱讀的興趣;引導幼兒在人際交往中,懂得尊重他人,對人有禮貌,誠實、守信;培養了幼兒積極主動參加各項體育活動;在建立了棋類特色班中,培養了幼兒喜歡下棋的興趣,使每位幼兒都學會了三至六種以上的棋類遊戲。使每位幼兒在原有的層次上得到全面的發展。

  (一)培養幼兒的傾聽能力,加強師幼的交流

  本學期我們針對幼兒的發展,著重培養了幼兒的傾聽能力,以往我們以是注重幼兒學會傾聽,讓幼兒傾聽教師的言語指令,卻忽視了自己去傾聽孩子的表達。為了讓幼兒能較快的學會傾聽的本領,首先我們兩位老師從自身做起,做幼兒的主要傾聽者,因為在幼兒園,老師是孩子們的主要傾聽者,孩子有什麼事都喜歡和教師說,可因為我們教師的疏忽,而造成了不良的影響,並且以身作則的行為,也是幼兒天性可模仿的,從而使我們班上的小朋友在傾聽方面有了很大的發展,而且教師在傾聽幼兒的表達,傾聽其所言,傾聽其所想,也加強老師與孩子的交流,使師幼之間的感情又增進了一步。

  (二)提高幼兒的合作意識,增強了幼兒之間的友誼

  進入中班我們發現幼兒在與同伴之間的合作方面有一定的欠缺,並且缺乏合作的能力,在遊戲和區角活動中遇到問題不會協商、不會分工和交流,發生矛盾時常以告狀或攻擊性行為來解決,因此我們兩位教師意識到幼兒合作的重要意義,並針對這個問題我們也及時有效的進行了培養幼兒合作意識。

  1、首先為幼兒樹立合作的榜樣

  老師在幼兒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教師的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幼兒。因此我們班上教師之間、是否能分工合作、互相配合,會對幼兒產生直接的影響。如,一教師組織幼兒進行操作活動時,另一教師主動幫著擺放、分發材料;一教師在教幼兒唱歌,而另一位教師就彈琴配合,這在無形中都為幼兒提供了積極的行為榜樣。另外,同伴也是幼兒觀察學習的榜樣,我們對有合作行為的幼兒的積極評價和鼓勵,如:在區角活動中兩至三位幼兒一起合作搭建積木、二位幼兒一起合作製作手工作品等,教師發現後都是積極的評價和鼓勵,從而激發其他幼兒向他們學習的動機;同時,在表演遊戲和角色遊戲中如果沒有同伴之間的合作是無法進行的,使幼兒也進一步理解同伴之間的合作是無比重要的。

  2、其次教給幼兒合作的方法

  教師教給幼兒合作的方法,指導幼兒怎樣進行合作。比如,搭積木或玩商店遊戲前,應大家一起商量,分工合作;遇到矛盾時,要協商解決問題;當玩具或遊戲材料不夠用時,可相互謙讓、輪流或共同使用;當同伴遇到困難時,要主動用動作、語言去幫助他;當自己遇到困難、一人無法解決時,可以主動找小朋反協助等等。透過這些具體的合作情景,幫助幼兒逐漸習得合作的方法策略,在合作中學會了合作。

  (三)在區角活動中投放適宜的材料,發展幼兒的探索精神和學習棋類遊戲的興趣

  我們根據園的指導方針“全面加特色”及結合課程主題目標,在區角中投放適宜的材料供幼兒操作,讓幼兒在活動中邊學習發展邊探索。

  首先我們在科學區結合主題活動投放探索鏡子的奧秘、探索磨擦起電的由來、瞭解油水分離的道理以及沙漏的變化等等,讓幼兒透過操作了解了鏡子的特徵、

  種類、以及用途等;在透過投放不同的材料:綢布、塑膠棒、紙屑、沙、鐵、梳子等讓幼兒在做實驗的過程中發現那一種材料是可以磨擦帶電的,那一種不是,在玩水的過程中理解了油水是分離的道理;其次我們在益智區也是透過主題投放了分類盒讓幼兒邊操作邊學習物體分類,學習圖形之間的分類,認讀和書寫數字等活動材料讓幼兒在玩中學會知識;並結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投放了各種花生米、豆類、玻璃球等讓幼兒練習用筷子,使幼兒的小手肌肉動作得到了鍛鍊;最後我們還在益智區裡投放大量的各種棋類遊戲,有民間棋類:飛行棋、跑馬棋、鬥獸棋、跳棋等;有我們兩位老師在園長的指導下結合主題目標創造設計的棋類:螞蟻搬豆棋、喂娃娃棋(這兩種是讓幼兒練習點數的能力);找影子棋、找昆蟲棋、圖形棋(這三種棋是練習幼兒對圖形特徵的認識);找秋天棋、找冬天棋(是透過棋類讓幼兒對秋冬兩季的特徵和人們的生活、衣著、天氣變化等有進一步的瞭解);有禮貌棋、好寶寶棋(是讓幼兒透過下棋瞭解那些行為是有禮貌的,那些是良好的行為習慣的);識字棋是讓幼兒透過下棋複習學過的漢字並學習組詞;幼兒在從不瞭解棋、不會下棋到知道下棋的好處,到學會下棋,在這幾步的過程中使幼兒的下棋興趣、思維能力、守規則意識、分析能力、智力發展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培養。

  (四)圍繞主題目標,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

  本學期我們根據《綱要》結合園本課程,開展了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開展的主題活動有:我升班了、歡慶節日(教師節和中秋節)我愛祖國(家鄉)金色的秋天、探索的樂趣、寒冷的冬天(慶聖誕節和元旦)等活動;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幼兒從各各方面得到了不同的發展。

  活動中,我們首先讓幼兒蒐集家鄉的不同的資料,如家鄉的風景、家鄉的特產、家鄉的名牌、家鄉的變化等方面來了解我們的家鄉,在蒐集材料的同時也使幼兒學會自己主動查詢資料、和同伴的交流資訊的能力,同時我們還開展了別開生面的秋遊活動,這次秋遊活動我們首先和幼兒一起商討秋遊計劃,到那裡去,去幹什麼?注意什麼事項等都是教師和幼兒一起協商的結果,其次我們把協商的結果公佈於家長,請家長再進一步確定,並且我們把家長吸納進來和我們一起共同參與,為方便家長的參與我們把時間定於週末,以便家長和我們共同活動。

  八大習慣養成教育工作總結 篇13

  學校形成了“以德立校、全面育人”的辦學思想和“規範管理、開放教育”的管理模式,在辦學實踐中秉承這一思想,重視德育工作,重視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努力把學生培養成“志向高遠、道德高尚、體魄健美、心理健康、熱愛勞動、熱愛生活、基礎紮實、特長突出”的優秀中學生。在常抓不懈的德育實踐中,育人為核心,以養成教育為主線,以校園生活課程為載體,以貫徹《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和校規校紀為抓手,抓基礎,抓常規,對學生的養成教育堅持從理論上進行指導、從思想上進行啟迪、從情感上進行交流、從行為上進行訓練,使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健康的生活習慣和文明的行為習慣,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完善制度建設,強化育人意識

  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講,只須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一個人有了好的習慣,必然會產生好的結果。學校是培養人的地方,養成教育是育人的基礎工程,也是素質教育的基本內容。對學生的養成教育,不是某個人或是某些人的工作,而是一個系統的、長期的,需要學校全體教職員工參與的工程。為此,確立了“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育人理念,要求全體教職員工都要以嚴謹的行為和良好的表率成為養成教育的實施者,教師要做到教書育人,職員要做到管理育人,工人要做到服務育人,讓學生在每天的學習生活中時時刻刻都能受到教育,為此,學校在管理制度方面,制定了一套較為完善的制度體系,以“勤政、奉獻、開拓、高效”為宗旨制定了學校領導崗位職責;以“立志、尚學、求實、創新”為宗旨制定了學生行為規範;以“愛校、愛生、愛事業、講奉獻”為宗旨制定了教師崗位職責。學校還制定了《教師十要十不要》、《教師文明用語與文明忌語》、《禁菸規定》、《職能部門崗位職責》、《教職工工作考評制度》等一系列的規章制度,並透過全校大會,以及其他各種教育形式,貫徹到幹部教師的工作中,使全體幹部、師生的行為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這些規章制度也督促教職員工嚴格約束自己的行為,為學生做好表率,形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和諧有序的工作學習氛圍,保證了養成教育的健康發展。

  二、構建德育網路,狠抓隊伍建設

  為了有效地挖掘和整合學校德育工作力量,形成全員育人的“大德育”體系,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德育工作領導小組,組員包括副校長、各職能部門主任、團委書記、年級主任,並明確領導小組成員分工,將學校德育工作細化為每個人的職責,形成“校長―政教處―年級―班主任”的管理網路和學校、家庭、社會三方參與實施德育的格局。在注重德育領導機構力量配備的同時,學校十分重視德育隊伍的建設。重點加強了“二支隊伍”建設:即教師隊伍和班主任隊伍。

  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曾說:“教師本人是學校裡最重要的師表,是直觀的最有教益的模範,是學生最活生生的榜樣。”塑造良好的師德形象,是學校加強學生養成教育的必要前提,也是關鍵,正所謂“正人先正己,教人先自教”。教師的行為表率是對學生進行經常性的養成教育的有效方式。教師的模範行為是推進學生進行道德實踐和行為仿效的榜樣。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和興趣愛好,他們必然在教師中尋找自己的榜樣。各學科教師的群體形象及教師平時的一言一行,本身就是養成教育豐富的資源和最形象、最生動、最富有感召力的教育。因此,學校在狠抓學生道德行為習慣養成的同時,重點強調了師德建設,大力提倡“愛學生、愛學校、愛事業”的三愛教育,力求以優良的師德師風去感染、教育學生。在師德教育中,做到治本為先,抓起點、抓風氣,對教師高要求、嚴要求,大力倡導“學校無小事,教師無小節”的育人觀念,從教師的自我養成,自我完善著手。特別是在儀容儀表、言談舉止、遵紀守法、愛護學生等方面,教師要做到彬彬有禮,溫文爾雅,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行為習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