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行業技術創新工作簡報

建築行業技術創新工作簡報

  建築行業技術創新工作簡報一

  作為內蒙古精通建築結構設計的專家和技術創新學術帶頭人,呼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地鐵專案總設計師韓佳彤在內蒙古建築行業和呼和浩特地鐵專案一線攻堅克難,追求極致,設計了一個又一個城市地標傑作,完成了一次次精準施工審圖,為國家節約了大量建設資金,贏得了多項國內榮譽,他用行動詮釋了彌足珍貴的“工匠精神”和勞模精神。

  作為呼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韓佳彤目前也是呼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地鐵專案總設計師。2015年,他獲得 “內蒙古五一勞動獎章”,並被自治區政府授予“自治區突出貢獻青年專家”榮譽稱號,同時獲得呼和浩特市勞模稱號,2017年2月被市委推薦為參加黨的十九大黨代表候選人。

  2009年,韓佳彤從國防科技大學博士研究生畢業後,以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的身份被市政府引進。憑著一股韌勁和在基層一線多年的摸爬滾打,韓佳彤將理論與實踐結合,透過刻苦鑽研,成長為首府建築行業技術創新的“領頭雁”。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從一線技術員到呼市城建系統唯一在任的正高階工程師,韓佳彤付出的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和汗水。“韓佳彤同志愛崗敬業敢擔當,務實創新敢為先,自覺維護班子團結,高標準,嚴要求,紮紮實實做工作,清正廉潔,為人正派,切實發揚勞模精神,凝聚和諧幹事的地鐵建設者,搞好傳幫帶,積極營造學習創新的良好氛圍,是地鐵一線一名優秀的領導幹部。”談到韓佳彤,呼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副局長、呼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黨支部書記陳軍如此評價。

  多年來,韓佳彤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案、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專案、國家建設部科技專案多項,有豐富的科研經驗,先後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及在學術會議上交流科研論文30餘篇,出版建設設計和結構工程等專著3部,獲國家科技進步獎3項。同時被聘為國家建築結構工程專業三級教授級高階工程師,被中國建築學會、中國工程諮詢協會、國家環保部評估中心、自治區住建廳、內蒙古工業大學、市城建委等單位聘為建築設計、施工圖審查、重點工程評審等多個技術專家委員會的委員、副主任、主任委員。

  作為市政設計院地鐵專案總設計師,2016年9月,韓佳彤利用10天時間主持完成地鐵2號線管線遷改及交通疏解施工圖階段設計任務,按正常工時需一年時間完成。10天中他始終在一線指揮設計工作,期間,連續兩、三天就眯一會兒,醒來繼續工作,經常是24小時不下“火線”。為加快設計進度,每天就吃個盒飯充飢,平均每天親自審查施工設計圖70餘張,10天中共計審查施工設計圖764張,創造了國內市政工程勘察設計領域內的奇蹟。

  2016年10月,韓佳彤任呼市快速路建設專案專家組組長,並主持審定呼市快速路智慧限高監控系統方案,該技術方案獲得了國家智慧交通中心研究員孫曉亮博士等專家組成的評審組一致好評並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2016年11月,韓佳彤的母親突發心臟病住院治療,因為工作繁忙,他始終沒有離開地鐵一線工作崗位,也沒有到醫院陪護老人,全靠自己的愛人照料,每每和他人談起這件事,韓佳彤眼圈裡全是淚水……

  2016年12月,韓佳彤主持地鐵1號線市政府站和鴻德學院站工程設計,該工程是內蒙地區尚未有建設業績的大型地下建築,技術難度較大,對呼市市政設計院是前所未有的挑戰。他在工作中認真汲取國內外同類工程設計的先進經驗,對設計引數最佳化的影響等問題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工作期間,他20余天奮戰在第一線,帶領設計團隊攻克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圓滿完成設計任務,得到了蘇交科軌道交通設計院評審專家的認可,為呼市市政設計院贏得口碑,為內蒙古人長了臉,也同時爭得了與蘇交科軌道交通設計院合作設計的機會。

  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呼和浩特地鐵專案部總工程師邵瑩對記者說,韓佳彤教授練就過硬本領,樂於助人,是難得的技術創新人才。他事事以身作則,作表率,善於溝通,謀大局,識大體,是新時期優秀共產黨員,也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2016年12月底,由於長期奮戰在地鐵專案一線,韓佳彤病倒了。由於病情需要,他選擇前往北京治療,手術治療期間,他還心繫地鐵專案,時刻以勞模的標準要求自己,繼續為首府地鐵建設做著貢獻。

  目前,韓佳彤主持的《呼和浩特快速路智慧限高與監控系統整合技術應用研究》科研專案已被列入2017年自治區和我市重大科技專案支援計劃,該科研專案預期成果可實現軟體著作權1項,專利權3項,科技核心論文3篇,該科研專案位列全國前五位,自治區首位,該專案的成功也為呼市地區近年來城市建設的騰飛做出了表率和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為內蒙古經濟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為快速路高架橋應用智慧交通監控系統開創了一條新的途徑,有著積極的示範意義。

  而由韓佳彤主持的施工圖審查並提出變更建築結構設計的內蒙古老幹部保健所新大樓工程、內蒙古數字傳媒中心工程、內蒙古美術館新建工程3個專案,以研發新工藝、新材料為突破口,為國家節約建設資金3億多元。

  “韓佳彤教授在市政工程設計方面擁有多項專利,思路開闊,引領著內蒙古城建設計潮流。” 上海市政設計研究總院內蒙古分院院長陳劍峰如此評價說。

  20年來,韓佳彤先後主持國內100多項重點工程,在城市智慧交通監測,工程安全風險管理體系建設與資訊系統開發,地下工程監測、諮詢、評估、設計,橋樑與隧道工程安全性評價、檢測、加固,城市多元整合綜合管廊建設管理技術研究開發,節能減排,低碳經濟等多個方面取得了創新性突破。

  近幾年,韓佳彤教授還透過 “韓教授創新工作室”,發揮引領和示範作用,做好傳幫帶工作,培養新型複合專業技術人才300餘名,同時為農民工義務授課30餘次,培訓農民工900餘名,為呼和浩特地區城市建設和發展提供了強大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援。

  “中國夢,勞動美,各種建築工程設計交織成了我的夢。我只是在本職崗位上發揮了自己的專長,我也相信每一個熱愛建築行業的員工都會如我一般,紮根首府,奉獻內蒙古,透過自身的努力來不斷推進現代化和諧首府的發展和進步。”韓佳彤採訪結束時說。

  建築行業技術創新工作簡報二

  綠色建築在國內的發展不盡人意,雖然有相關政策的支援,但由於國內設計人員對綠色建築的認知有限,儘管明白綠色建築的含義,但在實際應用仍是力不從心。現階段國內大多數綠色建築專案是由綠色建築諮詢顧問依據《綠色建築評價標準》指導設計人員進行綠色建築設計的。那麼如何保證綠色建築的設計品質,如何在傳統設計上最佳化創新,成為了當前設計師的主要研究工作。

  在綠色建築設計實踐中,發達國家已經形成了相對成熟的綠色建築設計模式,而隨著綠色建築觀念和技術的不斷進步,這些綠色設計模式也在不斷得到驗證和更新。其中,整體設計方法是目前發達國家進行可持續設計時公認的設計理念。這種設計方法將設計的著眼點從各自環節的`最佳化提高到建築的整體系統和專案計劃、設計、建造過程的全面最佳化,各方面參與人員在專案最早期就進行了充分的合作,從而達到了預定的效能目標,同時也沒有增加成本。整體設計方法理唸的大範圍應用是歐美國家可持續建築得以快速發展的原因之一。

  傳統建築設計流程的缺失

  我國傳統的設計模式主要是由建築、結構、水、暖、電氣專業共同完成設計工作,其中建築專業為主導,其他專業輔助完成。在目前這種綠色建築設計流程中,尚存在一些問題,阻礙了綠色建築技術與建築的自然融合。

  一些甲方對綠色建築理念缺乏深入瞭解,等到了施工圖階段才會考慮聘請綠色建築諮詢工程師,制定綠色建築技術方案,對設計方案的修改也只能是以打補丁的形式出現,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技術與建築的衝突,並且也會增加不必要的成本。同時,綠色建築設計不僅僅是對建築本體設計有要求,建築與周邊環境的關係也同樣是綠色建築設計的關注內容,部分關注點在專案前期策劃階段就需考慮,但因為在專案前期無綠色建築設計指導人員的介入,此部分因素無法進行合理最佳化。

  很多綠色建築技術屬於綜合性技術,需要多專業及相關的技術廠家配合設計,但在傳統的建築設計建造流程中,景觀專業及裝置廠家介入的時候往往已經是施工圖的設計後期。這對於綠色建築技術的合理設計造成了一定影響。此外,在很多綠色建築專案中,設計人員對綠色建築設計理念理解有限,且並未意識到自己在綠色建築設計中的職責,而是僅僅將綠色建築諮詢顧問的要求放入設計圖紙中,缺乏主動設計意識。

  最佳化流程符合設計特點

  針對綠色建築設計流程中存在的問題,現從綠色建築顧問的角度,以《綠色建築評價標準》為基礎,對現有的建築設計流程進行最佳化,使其符合綠色建築設計特點。

  綠色建築設計團隊人員更加複雜。在原有人員的基礎上,又增加了綠色建築諮詢顧問、綠色建築專項技術廠家等。在不同的設計階段有不同的人員參與到設計團隊中,在充分理解綠色建築目標的基礎上協調一致,確保專案目標的完整實現。

  專案設計流程包括前期策劃階段、方案設計階段、擴初設計階段、施工圖設計階段。設計團隊的成員應在各自相應的時間點上參加到設計團隊中,綠色建築諮詢顧問應當在最初向甲方介紹綠色建築設計理念時,也將綠色建築設計的工作流程向其進行介紹,協助專案負責人及時組建團隊開展相應的設計工作。同時,要依據綠色建築的設計理念和要求,建立綠色建築設計流程,並給出各個階段的主要參與者及各階段形成的綠色建築設計成果。

  相互融合保證品質

  當然,綠色建築設計流程是對現有的設計流程進行的最佳化,其將綠色建築諮詢顧問的工作流程與傳統的建築設計流程進行了融合。在前期策劃階段,綠色建築諮詢顧問就必須要參與到專案策劃中,並向專案甲方宣傳綠色建築理念和設計流程,協助甲方在前期組建設計團隊,並召開綠色建築啟動會,向設計團隊成員宣傳綠色建築設計理念及綠色建築的設計流程,介紹團隊設計人員各自的職責及其介入設計的階段,鼓勵設計人員積極參與到綠色建築方案的討論中,增強建築設計師對被動技術的利用意識。定期的會議討論制度保障了設計團隊成員的有效溝通,協作專案負責人應制定嚴格的例會制度,定期召開設計溝通會及專家研討會,協調各專業的及時溝通。每個階段,綠色建築諮詢顧問都要藉助模擬軟體輔助最佳化設計。

  綠色建築有較高的科技含量,使用的創新技術較多,但是隻有各項技術與建築本身的有機融合,才能實現建築的綜合性能效益最大化。綠色建築設計團隊的人員構成也較為複雜,與普通建築相比,增加了各類諮詢公司和相關綠色建築技術廠家。還要依據專案情況,邀請相關學科的專家學者提供技術支援。多數綠色建築技術均涉及多個學科,因此,設計團隊中跨學科的協作和交流是各項技術與建築有機結合的重要保障。作為專案的主要負責人,必須對團隊工作進行有效管理,始終以《綠色建築評價標準》為基礎,堅持整體設計理念,帶領團隊所有成員共同推動設計過程迴圈向前發展。高效的綠色建築設計模式,可減少技術補丁和設計變更,降低經濟成本,保證綠色建築的設計品質。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