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簡報
2016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簡報
簡報一:
昨日下午,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暨“合力監護、相伴成長”專項行動視訊會議召開。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截至2016年6月30日,浙江省共有農村留守兒童約11.68萬人,約佔全省兒童總數的1.5%,其中男6萬餘人,女5.68萬人。近76.8%的農村留守兒童集中在義務教育階段,77%的農村留守兒童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監護和撫養,有63%的農村留守兒童家庭經濟收入主要來自於父母外出務工,父母一方外出務工、另一方無監護能力的有8693人。(時報記者曾歷時2個多月,深入溫州、台州、麗水、衢州等地,探查浙江當地留守兒童情況,完成了近2萬字的農村留守兒童報告,詳見2016年5月16日A4-A10版)
面對這樣的情況,浙江省採取一系列措施,著力推進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今年5月,省政府下發了《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加快形成“家庭盡責、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群團協同、社會參與”的留守兒童關愛保護體系,健全服務網路。
今年3月中旬,浙江省在全省範圍內,部署開展農村留守兒童排查及資訊錄入工作。目前,留守兒童已全部排查完畢並錄入資訊庫,建立了一人一檔,明確了每一名留守兒童的社會及學校(幼兒園)結對幫扶人。
為了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資訊資料的分析運用,5月底省民政廳下發了《關於建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基本資訊動態管理機制的通知》,其中提到各地要根據調查摸底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關愛保護工作。例如針對部分農村留守兒童未上戶口的問題,各地要與公安部門加強溝通協調,研究解決無戶口農村留守兒童落戶問題;針對無監護人的農村留守兒童,各地要督促其父母儘早落實委託監護人代為監護等。
浙江市場經濟發達,社會力量活躍,互相幫扶的氛圍十分濃厚。據統計,全省平均每萬人擁有社會組織8個,每年募集慈善資金約45億元。浙江省統籌各方資源,充分發揮政府、市場、社會的作用,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志願者參與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藉助時報和“青年之聲”等平臺,釋出農村留守兒童資訊,對接社會資源,每年服務留守兒童10多萬人次。
今年六一前夕,由省慈善總會發起的“為了明天——關愛兒童之家”專案啟動。該專案以村(社群)為依託,綜合利用現有場所,於年內建立首批30所“關愛兒童之家”,並確定了農村留守兒童較為集中的衢州市作為專案試點地區,計劃3年內在全省設立100所。7月4日,由團省委主辦,浙青傳媒、浙江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承辦的“圓夢浙江農村留守兒童”大型公益活動啟動,動員各方面力量,滿足留守兒童微心願。類似這種構建留守兒童情感呵護工程的.活動還有很多。
簡報二:
“愛心澆灌夢想·閱讀點亮希望”。11月10日,“蒲公英夢想屋”重慶市文化共享工程鄉村留守兒童關愛行動走進江北。活動為五寶鎮實驗學校留守兒童送去精神食糧的同時,還現場為留守兒童“圓夢”。
活動由重慶市圖書館、江北區文化委、江北區教委主辦,由江北區圖書館、五寶鎮實驗學校承辦。活動中,五寶鎮實驗學校的孩子們為來賓帶來了朗誦《蒲公英的夢想》。重慶市圖書館授予該校“蒲公英夢想書屋”牌匾並贈送了2臺電腦、2000冊圖書及70TB的數字資源使用權;渝中區、大渡口區、南岸區等36個區縣公共圖書館共同為該校贈送了3000冊嶄新的少兒圖書;我區向五寶鎮實驗學校贈送了圖書2000冊及價值10000元的學生用品。
“我想有一個遙控飛機”“我想要拉桿書包”“我想要一個學習機”……留守兒童的夢想,分別由各區縣公共圖書館“領取”並現場實現,孩子們接過自己的心願禮品,臉上洋溢著滿滿的幸福。
與此同時,“相伴成長巡迴講堂”開講。中國心理學會會員、共青團重慶市12355青少年服務檯專家團心理諮詢師鄭勇利為學校四年級的學生帶來一場關於“生命認知和自我保護”的知識講座,鄭老師循循善誘的引導,讓孩子們知道自己生命從何而來,在青春期應該怎樣認知自己身體的變化,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孩子非常活躍,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積極互動,課堂裡氣氛熱鬧活潑。
在影片親情聊天活動中,留守兒童也透過網路與遠方的父母通話,場面溫馨感人。
“蒲公英夢想書屋”是致力於解決留守兒童紙質讀本、電子圖書缺乏而創立的公益活動,從2013年6月啟動以來,一直秉承將優秀資源送到最急需、最困難的地方的原則。活動主要包含“一夢一室一臺一堂”4個部分,即“線上領取夢想公益活動”“流動親情聊天室”“E路共享數字閱讀平臺”“相伴成長巡迴講堂”等特色活動。此次活動走進五寶鎮實驗學校,也是市圖書館“蒲公英夢想書屋”專案的第34站,走進的第26個區縣。
五寶鎮實驗學校相關負責人介紹,由於本地居民外出務工家庭較多,學校學生中留守兒童佔比較大,有接近88.2%的孩子來自留守兒童家庭。新建立的夢想書屋,從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孩子們課外知識讀本匱乏的局面。
江北區區領導李保海出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