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雙語教育年度工作彙報範文2016
學前雙語教育年度工作彙報範文2016
歡迎來到CN人才網,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學前雙語教育年度工作彙報範文2016,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篇一:
我園現有教職工87人,民族(維、哈)教師10人(其中昌吉州雙語骨幹教師1人),佔教師總數的12%。專職雙語老師3人。本學年入園幼兒673名,少數民族幼兒132名,其中民考漢幼兒67名,佔幼兒總人數的10%。這部分幼兒採用混合編班的形式,分配在我園的小、中、大班。柳城子分園本學期共34名哈薩克幼兒,採用雙語教學的模式。我今天的彙報主要以柳城子分園為主。
重點工作
本學年,我園針對雙語教學所做的重點工作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縮短區域落差,體現教育公平
1、送裝置下鄉
(1)20xx年,我園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為柳城子分園添置了電子鋼琴一架,多功能錄音機一臺。為柳城子分園的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了保證。
(2)本學期我們將柳城子分園的三間教室合理使用,增加了幼兒的遊戲活動場地。34名幼兒與我們本園的幼兒一樣,有寢室,遊戲室,活動室。特別是活動室與遊戲室的分開,對於混齡班的幼兒來說,更能有助於教育教活動室學活動的開展。
2、送環境下鄉
開學初,我園派出單位骨幹教師前往柳城子分園協助該園的教師,結合柳城子分園的教育教學計劃為班級進行環境創設。在大家的積極協作下,將我園一些有特色的環境創設理念融入柳城子分園。(這是我們本園的比較有實效性的環境創設的版塊:主題網路、作品展示、家園共育)
3、送活動下鄉(是本學期重點也是亮點工作)
本學年,我園依舊委派責任心強,教學經驗豐富的兩位中年教師在柳城子分園任教。對於純民語混齡班的教學,經過這兩年實踐,我們藉助幼兒語言領域的教學規律,逐步找到了適合純民語混齡班的幼兒雙語教學的模式:以集體教育活動為主, 藉助區域活動、(關注個別幼兒的教育)遊戲活動、戶外活動,(在遊戲中鞏固所學的內容)為幼兒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在培養和提高幼兒多方面能力的同時激發幼兒“說”的願望,全面提升幼兒的漢語水平。
但考慮到柳城子的教師,長時間呆在分園,各方面的資訊相對來說比較閉塞,本學期,我們加大了送課活動的力度。每月由我園州級雙語骨幹教師佳麗在柳城子分園任教三天。按我園雙語教學計劃,每年5月和10月組織青年骨幹教師送課,這種送課活動為柳城子分園的教育教學活動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考慮到分園的幼兒漢語接收能力有限,首先我們帶一些幼兒參與性強的活動,如美工活動:《我設計的哈薩克服飾》、《石頭大變身》、《紙杯製作》,科學活動《風車轉轉轉》下鄉展示,在前期活動中幼兒感覺很新鮮,他們看到自己身邊常見的材料,能被自己製作的這麼好看,參與興趣濃。但面對新的老師,表現很膽怯,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想法,有很大的距離感。例如:在美術活動中可以模仿教師運用剪刀剪開紙杯製作花。在體育活動中,幼兒奔跑技能好,但思維不活躍,這些都與與語言表達有關,與幼兒平時接觸的人少有關。我園教師再次討論解決辦法,不但送活動,而且要關注幼兒半日活動的各個環節,與幼兒做朋友。與幼兒共同做遊戲。我們改送課為送半日活動。教會幼兒“老狼老狼幾點了”“老鷹捉小雞”“丟手絹”等我園挖掘出來的傳統遊戲。透過集體活動、戶外活動、遊戲等,幼兒很快掌握了一些交往的基本語言,提升了動手操作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在相互合作的氛圍中,接近了教師與孩子之間的距離,激了了孩子大膽與他人用漢語交流的願望。
4、城鄉幼兒手拉手
每年的六一,柳城子分園的園慶,我們本園的幼兒都會準備幾個精彩的節目,帶著小禮物,自己的作品來到柳城子分園,與這裡的幼兒共同歡慶。在六一的大舞臺上,也會有柳城子分園幼兒具有民族特色的表演迎來大家的一陣陣掌聲。這種手拉手活動擴充套件幼兒及家長的生活和活動的空間,激發了幼兒運用漢語交流的興趣。
5、人人參與,機會平等
這一點不僅在柳城子分園,在我們本園也同樣。對於我們本園混合編班的幼兒,漢語學習並不是十分困難,老師們都能做到做好個別教育工作,多給民語幼兒提供表達、表現的機會,促使幼兒的漢語水平的發展。在我園一年一度的兒歌朗誦會,雙語口語大賽、迎新年彙報活動中,我們都能做到讓每一個民語幼兒有機會表達表現,提高幼兒對漢語學習的興趣及家長的關注程度。
二、開展多元評價,促進全面發展
在這近兩年的雙語教學實踐研究中,我們更加明確了雙語教育的目標。開展對少數民族雙語教育的目的不僅是學好用好漢語,更重要的是加強少數民族幼兒的全面發展,進而提高少數民族教育質量。因此我園在本年度除了做了民語幼兒漢語水平測試,還給每位幼兒建立了個人成長檔案。在這裡,記錄了幼兒在幼兒園學習的各個方面的資料。我們認為透過對幼兒檔案的記載和查閱,能夠讓教師更好地擬定基於幼兒具體發展狀況的教育計劃,實施相應指導與措施,從而更有效地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幼兒成長檔案的建立不僅對幼兒發展有利,也使教師、家長對幼兒的評價驅於多元化,為家園共育架起橋樑,也為做好雙事教學宣傳工作提供了事實依據。
三、加強教師培訓,提高綜合素養
對於我園的民語教師來說,漢語水平在近幾年的培養培訓中,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本學期我們對這部分教師的培訓注重教育觀念的轉變與更新,要求民語教師通讀《綱要》,深入領會《綱要》精神,並能將對《綱要》的認識運動到日常的保教工作中去。
1、開展 “園本教研”
利用生活教師培訓,班級教研、小組教研,開展對民語教師的保教觀念更新交流活動。
2、重視“園本培訓”
(1)參與上級培訓,汲取先進的教育理念。
(2)以活動為契機,提高民語教師的教學基本功。
(3)以研修小組為依託,加強雙語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
四、依託家長資源,合力發展雙語
只有家長正確看待雙語教學,才能使雙語教學這項工作得到強有力的支援和發展潛動力。比如部分家長有急於求成的心理,在孩子入園僅僅一個月時,就要求看到顯著成效,認為孩子的進展太慢,對我園的教育教學方法產生質疑,教師透過召開家長會讓家長明白語言的學習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同時瞭解到造成這一現象還有一個原因在於語言環境,因為部分家長自身的漢語水平有限,幼兒回到家裡與父母交流仍使用母語,這就要求家長積極配合幼兒園,為幼兒儘早的掌握漢語創設家園一致的語言環境。
我們抓住每一個家長工作的契機,開展好與家長交流溝通工作。
1、利用迎新年、園慶、親子聯歡會,在孩子的表演中,家長充分感受到了孩子入園一年來漢語水平的提高。
2、每學期一次,召開家長座談會,將雙語教學的觀念滲透到家長的心中,使家長能夠更好的配合孩子學習漢語。
(柳城子當地牧民對我們的教學點,從座談中可以聽出非常滿意,但是村委會對我們並不是很支援,認為辦幼兒園是我們自己的事情,我園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在今年的迎新年親子會上,園長和家長進行了更深層次的交流,希望發揮家長的作用,使村很會對我們的工作重視起來,使我們在工作中得到支援,使當地的幼兒都能儘早的接受學前雙語教育)
取得的成效
1、幼兒漢語水平的提高
2、少數民族幼兒入園率的提升
存在的問題
1、部分家長報著只接受學前一年的思想不送孩子入園,在這一年裡,我們的動員力度還不夠。
2、雙語教學研究,過程中有了進展,但沒有形成成果。
今後工作思路
1、多途徑向家長宣傳幼兒接受學前雙語教育的重要意義,讓家長看到更實際的學習效果。做好民語幼兒的摸底調查工作,切實提高少數民族幼兒的入園率。
2、將我園的幼兒漢語水平測查表與我市民語幼兒漢語水平等到級評定表結合起來,使學前幼兒漢語發展水平等級評定更加細化,更益於教師操作。併發揮我園州級示範園的引領作用,給全市幼兒園推廣。這一項工作的完成還需教研中心的指導。
在今後的雙語教學工作中, 我們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紮實開展工作的同時,要大膽開創雙語教學的新局面,發揮好示範引領作用。讓我們攜起手來,為培養“民漢兼通”快樂學習的兒童而共同努力!
篇二: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對自治區開展學前“雙語”教育工作進行調研,是常委會20xx年工作要點中安排的重點調研專案。自治區人大常委會組成了以常委會副主任杜秦瑞為組長,常委會委員、教科文衛工委主任阿不拉江?依明、常委會委員常風為成員的調研組。3月6日聽取了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學前“雙語”教育工作彙報,初步瞭解了自治區開展學前“雙語”教學工作的現狀。3月9日至3月21日,調研組一行在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工委和自治區教育廳領導和有關同志的陪同下,赴和田、喀什、吐魯番、塔城四個地區的九個縣(市)實地調研。調研中調研組聽取了所到地區政府(行署)的工作彙報,並多次召開了由農牧民代表、教師代表、地縣(鄉)村幹部代表參加的學前“雙語”教育座談會,實地察看了32所“雙語”中小學、小學附設“雙語”學前班、“雙語”幼兒園,深入課堂,宿舍、食堂,瞭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透過調研,比較全面地瞭解了自治區開展學前“雙語”教育工作的情況,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請予審議。
一、學前“雙語”教育的基本情況
(一)領導重視,高位推進。自治區各級政府認真貫徹自治區黨委關於加強少數民族學前“雙語”教育工作的決定,把學前“雙語”教育工作作為全面提高少數民族基礎教育質量的突破口,作為發展區域經濟,維護社會穩定,促進各民族共同發展的基礎性工程,擺到了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主要領導親自抓,高度重視,高位推動,營造全社會重視、關心、支援學前“雙語”教育的良好氛圍,學前“雙語”教育有了好的發展勢頭。如喀什地區在近兩年的工作中,逢會必談“雙語”,逢工作必查“雙語”,逢政策必傾斜“雙語”,從組織層面上明確了加快發展學前“雙語”教育的思路。
(二)加大投入,改善條件。由於自治區從財力、政策等方面的強力推動,各地也本著“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思想,積極想方設法改善辦學條件,貧困地區教育條件落後的狀況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為開展學前”雙語”教育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一是在財政非常團難的情況下,2006—20xx年自治區財政總投入2.055億元,其中安排學前“雙語”教師專項資金5726.5萬元,為七地州安排學前“雙語”學生午餐補助10178.99萬元,同時積極爭取國家、自治區教育扶貧專項,爭取省內外對口支援教育專案等辦法,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了對學前“雙語”教育的投入力度。如中國網通公司擬投資給莎車縣援建60所鄉村學前“雙語”幼兒園,現已建成30多所。南航捐資270萬元為墨玉縣改擴建學前“雙語”幼兒園。極大的緩解了當地學前“雙語”教育發展面臨的校舍資源不足的問題。二是學校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辦學條件得到極大的改善,尤其是喀什、和田地區農村學前“雙語”教育機構在近年來得到新建和改擴建。三是“雙語”教學的快速發展成為提高少數民族教育質量的突破口,為民族地區教育工作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三)群眾擁護,積極踴躍參加。廣大少數民族群眾,特別是邊遠地區的農牧民表現出對學前“雙語”教育的極大的熱情。自治區對貧困地區學前“雙語”教育的強力支援以及採取的減免政策,調動了少數民族群眾送子女接受學前“雙語”教育的積極性,學前適齡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均大幅度上升,“雙語”幼兒園、學前“雙語”班各地均超計劃發展,全區在班生現已達18.1萬,已遠遠超過現有教育資源所能承受的規模。
(四)強化培訓,提高素質。一是針對學前“雙語”師資“一缺二低”(教師數量缺,漢語水平低,教學水平低)的狀況, 各地結合實際積極採取有力措施,嚴格按照自治區關於《少數民族學前“雙語”教育教師聘用管理辦法》的要求,透過面試、筆試、試教等程式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學前“雙語”教師,嚴把入口關。二是認真做好少數民族學前“雙語”教師的培訓工作,積極選派骨幹教師赴自治區等地參加“雙語”教師培訓,有條件的縣市還利用寒暑假組織少數民族教師參加本地區的漢語水平強化培訓。三是制定一系列考核評價標準,不斷加強學前“雙語”教育督導檢查,對學前“雙語”教師在政治思想、漢語水平、“雙語”教學技能等方面進行定期考核。如額敏縣針對少數民族“雙語”教師先後出臺了《額敏縣關於“雙語”教師課堂教學漢語能力考核評價》、《“雙語”教師考核評價標準》等一系列制度,提高了少數民族“雙語”教師素質。隨著各地加強了教師培訓工作,全區學前“雙語”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有所提高。
(五)多種形式,加快發展。各級政府按照《自治區關於加強少數民族學前“雙語”教育的意見》的通知精神,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爭取了對學前“雙語”教育的支援,透過公辦、民辦、民辦公助、聯辦等多種形式,加強幼兒園所建設,加快發展學前“雙語”教育,極大地提高了少數民族學前“雙語”教育的覆蓋面。
二、存在的問題
(一)“雙語”師資尤其是學前“雙語”師資“一缺二低”的問題比較突出。一方面隨著近年來“雙語”教育的迅猛發展,學前“雙語”教師緊缺。另一方面是現有的學前“雙語”教師普遍存在著漢語水平偏低、教學能力偏低的問題,教學上“小學化”傾向比較嚴重。
(二)資金投入不足,條件亟待改善。目前快速發展的學前“雙語”教育與當地經濟貧困的矛盾比較突出。一方面南疆貧困地區教育主要是依賴國家和自治區的投入,加上學前“雙語”教學推進速度較快,學前“雙語”教育機構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不能滿足需求,有的幾十個孩子擠一個大通鋪,不符合公共衛生要求;有的場地擁擠、玩具不足、音像裝置短缺。另一方面農村“雙語”幼兒園日常運轉經費嚴重不足。自治區在解決幼兒園所需校舍、生活用品、保教設施等方面雖投入了大量財力,但各地鄉、村仍無力承擔幼兒園日常運轉所需經費,幼兒園基本上是靠自治區下撥的幼兒生活補助維持運轉,大部分幼兒園保育員、廚師的工資沒有得到妥善解決。
(三)學前“雙語”教育發展過快,小學“雙語”教育準備不足。近年來,少數民族群眾送子女上學前“雙語”班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學前“雙語”教育的發展速度很快,為學前“雙語”教育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由於“雙語”師資短缺的問題普遍存在,“雙語”教學銜接斷檔,學前“雙語”班學生升入小學後“雙語”課難以延續的問題已顯現出來。隨著學前“雙語”教育的發展這種銜接矛盾會日益突出。如果“雙語”教學不能很好銜接,出現斷檔,勢必嚴重挫傷群眾送子女上學前“雙語”班的積極性,從而影響學前“雙語”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這應當引起自治區人民政府高度重視。
三、對學前“雙語”教育發展的建議
(一)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當前,開展學前“雙語”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逐步被各級政府和各族群眾所認識。實踐也充分證明,自治區黨委關於“雙語”教育從學前抓起,從娃娃抓起的決定是非常正確的,深得民心,得到了廣大少數民族群眾的擁護,但這畢竟是一項新工作,要使各級政府領導對學前“雙語”教育工作的認識真正統一到自治區黨委《決定》要求的高度,使各族群眾充分認識到這是一項提高少數民族教育質量和整體素質的基礎工程,還需要透過廣泛深入的宣傳,營造全社會重視、關心、支援少數民族學前“雙語”教育的良好氛圍。
(二)繼續加大投入,積極改善條件。學前“雙語”教育對少數民族地區來說是一次思想變革,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國家和自治區要繼續加大對學前“雙語”教育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儘可能減少甚至免除地方財政配套資金,給貧困地區創造一個較為寬鬆的教育可持續發展的環境。自治區應將“雙語”教學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來抓,著力解決好學前“雙語”教育同義務教育階段“雙語”教育的銜接問題。當前應對學前“雙語”班5、6歲兒童進行摸底調查,制定規劃,對秋季入學的學前“雙語”兒童進行登記,做出安排計劃,使他們順利進入小學“雙語”教學。同時,將學前“雙語”教育同義務教育階段“雙語”教育銜接問題做為專題上報國家,把新疆學前“雙語”教育列入國家扶持民族地區教育發展計劃,單列教育專項,保障投入,促其協調發展。
(三)加大教師培養培訓力度,確保學前“雙語”教育持續發展。一是要統籌規劃,加大“雙語”師資培養培訓力度,為“雙語”教育準備充足的高水平師資。二是要充分發揮現有師範院校的作用,多層次、多渠道加快“雙語”教師的培養。如:新疆幼兒師範學校、塔城地區師範學校都有較好的學前“雙語”教師培訓條件,要充分利用好這類學校的教育資源。三是建立和完善自治區、地、縣三級培訓體制,加快對現有學前“雙語”教師的培訓力度,切實提高“雙語”水平和教學水平。四是制定優惠政策,積極鼓勵區內“雙語”型大中專畢業生到基層從事“雙語”教學工作。五是積極向國家爭取更多的資金用於對我區“雙語”教師的特培計劃,從而保障七地州尤其是南疆三地州貧困地區的師源。為保證師源培養質量,可以考慮從內地招錄漢語普通話較好地區(如東北、河北)且志願投身於少數民族地區“雙語”教育的高中畢業生,經過本專科“雙語”專業學習,採取定點定向培養、確定服務年限的方式,源源不斷地充實我區“雙語”師資隊伍,保證我區“雙語”教育不因為教師短缺的問題而出現斷檔。
(四)抓好“雙語”教學,提高教育質量。要遵循學前幼兒成長規律,注重語言交流方面的教學,防止“小學化”傾向。充分發揮遠端教育和影視配音等現代教學手段,透過採取圖文並茂的教學形式,側重培養提高學前“雙語”學生的漢語語言表達能力和會話能力。
(五)切實改善“雙語”師資待遇偏低,沒有編制,教師隊伍不穩定,學前班學生伙食補助標準偏低的問題。目前,學前“雙語”教師均為聘用制,沒有正式編制,工資待遇低。特別是大多數學前“雙語”幼兒園都無資金聘請廚師、保育員和勤雜工,只能由教師實施包班教學,還兼任保育、勤雜等工作,教師負擔很重,從而不能全身心投入教學,也導致教師流失嚴重。此外受物價上漲、學前“雙語”班人數急增等因素影響,學前“雙語”班平均伙食南疆1.5元/人/天、北疆1元/人/天的補助標準已遠遠不能滿足日常生活的需要,自治區人民政府要認真研究“雙語”教師的編制、“雙語”幼兒園廚師、保育員聘用、適當提高學前“雙語”班學生伙食補助標準等問題,同時對全區低於最低生活標準的城鄉居民子女入學給予生活補助。
(六)國家採取的對貧困地區對口支援政策,不僅在政治、經濟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對於教育發展也是一個極大的支援和促進。自治區要進一步加大對七地州尤其是南疆貧困地區學前“雙語”教育的對口支援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