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關於春節的活動策劃方案(通用7篇)

學校關於春節的活動策劃方案(通用7篇)

  為確保活動高質量高水平開展,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活動方案,活動方案的內容和形式都要圍繞著活動的主題來展開,最終達到活動的目的或者意義。活動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校關於春節的活動策劃方案(通用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學校關於春節的活動策劃方案1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它凝聚著華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託,傳承著中國人的家庭倫理和社會倫理觀念。為了充分挖掘傳統節日的深厚文化內涵,深入利用傳統節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美德,引導我校學生樹立民族自豪感,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突出挖掘節日文化內涵,我校決定開展“春節節日小報”製作活動。

  一、成立“節日小報”活動小組

  組 長:

  組員:

  二、活動內容

  本次活動由全體學生參加,要求突出辭舊迎新、團圓平安、興旺和祝福的主題,突出“紅紅火火過大年”的節日氣氛,營造家庭和睦、安定團結、歡樂祥和的喜慶氛圍,充分挖掘節日文化內涵和教育意義,各年級可以結合學生認知規律、年段特點和實際需要,確定階段性的小報主題,組織學生進行“春節節日小報”創作。

  三、活動形式

  要發動學生收集活動的相關資料,可參照節日資料、參與活動情況、自我感受表達等板塊並注意結合學校特色和學生個性來組織小報內容。在活動中注重創新形式,可靈活採取個人、小組、班級等方式發動學生創造性採編各具特色的春節節日小報。

  四、活動要求

  1.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務求活動取得實效。開展春節“節日小報”主題活動,貫徹落實中央文明辦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2.注重結合主題,注重學生參與。各班要把開展春節“節日小報”主題活動與深入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各項教育緊密結合,發揮學校、社群和社會的功能,調動學生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使傳統節日成為一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現結合的內涵豐富的教育形式。七至九年級每班選出不少於5份節日小報交政教處。

  3.注重總結經驗,及時做好資料整理。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階段梳理,認真總結,提煉好的經驗和做法,學校推薦不少於25件優秀作品參加市級經驗交流彙報,形成有操作性和指導性的經驗總結。

  學校關於春節的活動策劃方案2

  一、活動目的

  豐富未成年人節日精神文化生活,培養和樹立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的思想觀念,增強對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二、活動內容

  圍繞春節辭舊迎新、團圓平安、孝老愛親的主題,遵循簡潔可行、就近就便,力所能及的原則,開展以下“十個一”工作:

  一至六年級:

  1.參加一次中華經典誦讀假期實踐活動。透過閱讀與春節有關的名篇、典故,觀看春節文藝節目,參加社群組織的各類春節遊藝活動,瞭解春節、元宵節文化內涵,增強對民族傳統節日的喜愛,加強對中華文化的理解。

  2.做一件有意義事。鼓勵下學生在家長的帶領下參與社群清潔衛生、環境保護和公益宣傳,為孤寡患病老人、殘疾人、農民工做好事、獻愛心,積極宣傳節日文明禮儀和低碳生活知識,營造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引導學生在新春期間,為家庭、為夥伴、為鄰居、為需要幫助的人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3.編寫一條祝福簡訊。設計一條祝福簡訊,傳送給自己的親人,老師,以簡訊的方式拜年。簡訊倡導自己動腦編寫,不強調語句的工整,注重簡訊內容所蘊含的祝福。

  4.許下一個新春願望。引導學生對新一年的學習、生活確定一個目標,併為實現這個目標做好整體設計。

  5.拍一張新春圖片。引導學生利用手機、照相機,在家人聚餐、外出活動時拍攝一張飽含團圓、喜慶氣氛的新春圖片,表達未成年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三至六年級:

  6.創編一份“節日小報”。透過學習節日文化、蒐集節日資料、參加民俗活動,深入瞭解春節的文化內涵,透過自編的“節日小報”,展示節日收穫和感悟。

  7.製作一張新春賀卡。引導學生動腦設計、動手製作一張新春賀卡,可參照市面流通的賀卡,新增新的元素,反映未成年人對新春的一種期盼,一種祝福。

  8.編一幅新春對聯。倡導學生了解春聯的來歷,自己創作春聯,動筆寫春聯,使春聯這個傳統的習俗傳承下來。

  9.講一個新春故事。引導學生收集春節來歷的故事,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寫出來,給小夥伴看。

  10.日行一善。結合誦讀《弟子規》,參照“日行一善從家做起”評價表,自覺養成敬老愛親的好習慣。

  三、活動要求

  1.各班要把組織未成年人參加“我們的節日·春節”主題活動作為加強傳統文化學習教育的重要契機,作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活動和寒假社會實踐的重要內容,納入班級工作總體安排,制定方案,抓好落實。

  2.“我的新春願望”書面材料、新春圖片、新春賀卡、“做一件有意義事”活動圖片和“節日小報”,有關班級下學期初各上交兩份

  學校關於春節的活動策劃方案3

  一、活動背景

  為了深入充分挖掘民族節日的深厚文化內涵,引導廣大青少年進一步瞭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喜歡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並在傳統節日中瞭解偉大祖國的悠久歷史,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傳承中華美德,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和社會責任感。讓學生體驗、感受、熟悉民族的傳統節日,進而尊重我們的民間風俗習慣,熱愛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透過這次的元宵節活動,來樹民俗文化之根,讓學生親身體驗到中華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

  二、活動目的:

  1、透過活動,讓學生體驗、感受、熟悉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2、透過活動,讓學生了解我們中華民族的風俗習慣,進而尊重和熱愛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3、透過本次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到中華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

  4、培養學生上網蒐集資訊、整理資料,調查訪問等綜合能力。

  5、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探究意識,協作精神,讓學生獲得情感的體驗。

  三、活動內容

  (一)找一找、做一做:1月xx日——2月xx日(寒假期間)

  1、學生透過各種形式的調查研究,從“元宵節的由來、元宵節的習俗、元宵節的詩歌”3個方面瞭解元宵節的來歷、演變過程以及相關習俗(如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踩高蹺、舞獅子等),收集相關的文字、圖片資料,新學期開學時製作手抄報。

  2、用在學校《風俗紙文化》自主拓展課程中學到的紙藝技能技巧,與父母、長輩一起動手製作元宵燈。

  (二)誦一誦、說一說:2月xx日

  1、召開主題班會,各班級組織主題班會讓學生交流元宵節的來歷,講講關於元宵節的故事,朗誦一些關於元宵節的詩詞。評選出最能代表班級水平的學生參加學校“我們的節日——元宵節”誦讀大賽。

  2、學生相互欣賞各自的花燈,教師引導學生用連貫的語言介紹自己花燈的形狀、顏色、名稱、製作方法及特別之處等;評選出最能代表班級水平的花燈參加學校元宵花燈“紙藝小能手”評選。

  (三)猜一猜、玩一玩:2月20日

  下午第1節課學校組織開展“賞花燈、猜燈謎”活動。(每個年級選出30個花燈和燈謎參加活動,上午佈置在操場上。)

  (四)嘗一嘗、寫一寫:

  1、2月xx日(周x,元宵節)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一起做元宵、品嚐湯圓,觀賞電視元宵慶祝晚會,讓學生感受一下漸漸淡去的年味,體驗元宵節的快樂,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更好地融入到民俗文化中來。

  2、2月xx、xx日(雙休日)以“我的元宵節”為主題,寫一段話或一篇文章來記錄難忘的元宵節,抒發自己的感受。

  (四)誦讀我們的元宵節:2月xx日

  下午第一節課每班出一個節目舉行”我們節日——元宵節”詩歌誦讀大賽,從中評選出一、二、三等獎。

  四、活動評價

  1、學生評價

  學生參加本次活動後,教師就指導學生實事求是地填寫《成長記錄冊》,認真進行自評和他評,同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對自己活動的成果進行反思(可在日記中體現)。

  2、教師評價

  教師評價應以激勵為主,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勵廣大學生積極進取、勇於創新的氛圍。

  3、學校評價

  活動結束時,結合學校社會實踐活動課程進行評獎和表彰。

  學校關於春節的活動策劃方案4

  一、目的及意義

  1、鼓勵學生自己動手組織活動,參與到整個活動中來,體現“學生是學習和活動的主體”這個理念。培養他們組織和參與活動的能力,包括合作能力、參與能力、蒐集整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2、讓學體會到自己才是學習活動的主人,獲得成就感,激發他們積極、主動求知的願望。

  3、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使他們感到學校和學習都是生機盎然的,充滿趣味的。

  二、基本情況

  時間:x月x日晚上6:00——8:00

  地點:操場

  人員:全體師生及自願參加的家長。

  要求:每個學生至少帶一個燈籠,(最好有自制的)查閱資料,或自制燈謎若干,寫在紙條上。要符合一年級學生認知水平,並自備獎品,準備獎勵給猜出自己製作的燈謎的同學。可以請求家長協助(比如寫燈謎),但不能完全代替。

  三、活動基本思路。

  1、動員,集思廣益。

  在開學報到完後,召開班會,激發學生的興趣,鼓勵學生討論如何辦好這次活動。歸納總結活動方法,鼓勵大家積極籌備,簡單分工。(比如哪些同學重點蒐集跟“羊”有關係的詞語,哪些同學重點蒐集喜慶的詞語,或是跟元宵節有關的知識等。)指導學生透過四五天時間蒐集資料,製作燈謎、燈籠。

  2、教師,做好領路人。

  重點指導學生準備活動,在籌備過程中,鍛鍊能力。為了落實活動中的知識能力目標,教師一方面做好引導,一方面也要參與到活動中去、可以設計製作一些燈謎。

  3、家長,好幫手。

  充分調動家長這支好幫手隊伍。請幾個比較有組織能力的家長來協助管理,以便更有秩序的搞好活動,同時也讓家長從中體會新課程的理念。

  學校關於春節的活動策劃方案5

  一、活動目的

  為豐富廣大師生節日精神文化生活,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和樹立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的思想觀念,增強對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二、活動內容

  圍繞春節、元宵節辭舊迎新、團圓平安、孝老愛親為主題,遵循簡潔可行、就近就便,力所能及的原則,開展如下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1.“我們的春節、元宵節”主題徵文大賽

  (1)徵文主題:以“我們的春節(或元宵節)”為主題,圍繞除夕、春節、元宵節三大傳統節日,寫感受、抒感情、頌傳統,如敘寫趣味經歷、介紹民俗文化、抒寫親情友情等。題目自擬,體裁不限,字數在1500字左右。

  (2)徵文報送:於3月5日前將作品電子稿傳送至政教處xx.com郵箱。所有稿件均請標明教室、年級、作者姓名、指導老師。

  (3)評選獎勵:學校將對徵集的作品進行評選,評選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若干名予以表彰獎勵。

  2.開展假期“親子共讀”活動(熟讀中華經典詩文)

  3.“我們的節日·春節、元宵節”手抄報比賽

  (1)參賽物件:七、八年級

  (2)作品主題:豐富地展示中華傳統節日——春節、元宵節特有風俗和活動。

  (3)評選辦法:各班評選出優秀作品若干參加學校評比。學校將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若干名進行表彰。

  4.主動參與各類社會實踐和公益志願者服務活動

  主動參與社群清潔衛生、環境保護和公益宣傳,為孤寡患病老人、殘疾人和軍烈屬做善事、獻愛心,宣傳節日文明禮儀和低碳生活知識等志願者服務活動,營造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

  報送形式:參與每項活動以圖片的形式報送,標明參與者姓名,參與時間及活動感想民,不少於100字,圖片傳送致政教處xxcom郵箱,學校將根據參與情況出據假期社會實踐活動證明,作為綜合素質測評實證材料。

  5.開展“我們的節日·春節、元宵節”攝影比賽

  攝影主題:反映豐富多彩的春節、元宵節活動,體現民俗風情以及親情友情等。作品必須是攝影原創作品,不能使用計算機拼接合成等製作方法改變原始影象。

  報送形式:照片傳送致政教處xx.com郵箱,標明名稱、攝影時間、地點和作者姓名。

  三、活動要求

  (一)提高認識,領導重視

  要充分認識在春節、元宵節期間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教育活動的重要意義。春節、元宵節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它蘊含著中華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結晶,凝聚著華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託。充分利用春節、元宵節期間組織青少年參加“我們的節日”主題教育活動,對於豐富青少年節日精神文化生活,營造團結互助、和諧融洽的節日氣氛,進一步增強青少年對民族傳統的認同感和自豪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載體。

  (二)精心組織、注重實效

  要把組織未成年人參加“我們的節日”主題教育活動作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的重要契機,作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活動和寒假社會實踐的重要內容,納入活動總體安排,創新形式,豐富內容,周密部署,制定具體方案,抓好工作落實。

  學校關於春節的活動策劃方案6

  一、指導思想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繼續加強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推動落實各項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進一步找準工作切入點和著力點,充分發揮工會組織在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切實加大對困難職工、農民工,尤其是改制破產企業中的特困職工的幫扶力度,構建救助、維權、服務三位一體工作格局,著力維護職工隊伍穩定和社會穩定。

  二、慰問時間及慰問方式

  (一)慰問時間:20xx年春節前進行。

  (二)慰問方式:

  縣領導慰問:即由縣領導帶隊到困難職工家中進行慰問。

  縣總工會領導慰問:即由縣總工會領導到困難職工家中進行慰問。

  各基層工會慰問:一是由基層工會上報到縣總工會後,經稽核符合幫扶救助的困難職工,由基層工會到縣總工會統一辦理慰問金,再向轄區的困難職工發放慰問救助金。慰問困難職工名單由縣總工會負責提供。

  二是未納入縣工會慰問的困難職工和困難農民工名單,由各基層工會自行籌備資金,開展本轄區內的.困難職工和困難農民工慰問活動。

  三、慰問物件

  20xx年“送溫暖”活動物件包括四類群體:一是生產經營困難企業、重組改制的困難職工;二是全國、省、市級勞動模範;三是在本縣內就業的困難農民工;四是因大病、子女上學、遭受意外災害等原因導致生活特別困難的職工。困難農民和困難城鎮居民不屬於工會系統慰問物件,原則上20xx年已經慰問過的困難職工和困難農民工也不納入本次慰問範圍。

  四、慰問資金安排:

  根據《貴州省勞動模範管理辦法》,按標準對全國、省、市勞模進行慰問和發放相關津貼。困難職工、農民工慰問500元/人。20xx年元旦、春節期間預算慰問資金34萬元(其中勞模慰問金9萬元)。

  五、主要內容

  1.深入開展調查研究,進一步摸清底數。各基層工會要結合“踐行群眾路線、服務職工在基層”活動的要求,以送溫暖活動為契機,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全面掌握基層職工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密切與職工群眾的聯絡。一是深入到改制企業、生產經營遇到困難的中小企業和困難職工較多的企業,透過召開座談會、走訪等形式,瞭解企業的困難狀況和原因,與企業共商發展之策;二是深入到困難職工家庭中,詳細瞭解困難職工的致困原因、利益訴求和思想動態,掌握最新的困難職工底數,完善困難職工檔案,為開展好送溫暖活動和幫扶救助提供重要依據;三是深入到基層和困難企業,全面瞭解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的貫徹落實情況、民生工程的進展情況、職工群眾的反映和企盼情況。各基層工會要根據走訪情況制定送溫暖方案,採取有效措施,有針對性地開展好送溫暖活動,解決好各種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問題。

  2.切實做好兩節期間權益維護工作。各基層工會要積極配合政府有關部門,加大對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督查力度,特別是加大對惡意欠薪企業的工資追討和查處力度,幫助農民工足額按時拿到工資平安返鄉過年;根據年終歲首勞動爭議高發的特點,各基層工會要加大勞動爭議調解和參與仲裁工作力度,推動已經立案的勞動爭議案件儘快處理,切實維護好廣大職工群眾的勞動權益。

  3.做好人文關懷,加強精神幫扶。各基層工會在“送溫暖”活動中既要做好物質幫扶也要做好精神幫扶工作。要重點做好三類人群的精神幫扶工作。一是先進模範人物。要透過崗位慰問、家庭走訪、宣傳報道、座談交流等方式積極營造關心勞模、尊重勞模、學習勞模、弘揚勞模精神的社會氛圍,讓先進模範人物在精神上感受到黨委政府,以及工會組織的關懷與溫暖;二是新生代職工、農民工群體。各基層工會可採取開設心理諮詢電話熱線、心理健康宣傳欄,派出心理疏導小分隊深入企業等方式,對廣大新生代職工、農民工進行心理疏導、緩解心理壓力、提高耐挫能力、專家答疑解惑等人文關懷,同時要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況、精神需求及訴求願望,鼓勵他們全面發展,增強他們的歸屬感;三是節日期間仍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的職工、農民工。採取送慰問到崗位、送文化到企業、送關懷到家庭,送年夜飯到(車間)工地等形式,把各級黨委、政府,以及工會組織的溫暖送到他們心坎上,讓他們安心工作、快樂工作。

  4.多措並舉,提高幫扶實效。各基層工會要根據困難職工不同的致困原因,積極探索各類困難專項救助措施,幫助困難職工解決生活、醫療、教育、就業、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提高幫扶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透過認真調查,對政府救助政策暫時覆蓋不到的低保邊緣戶職工、已經覆蓋但仍然十分困難的低保戶職工以及因遭受各類災害、重大意外事故造成生活困難的職工家庭等三類困難職工家庭進行專項生活救助;對職工本人或家庭成員患大病的,進行專項醫療救助;對困難職工子女,進行專項教育救助;對於就業困難職工家庭和困難職工家庭高校畢業生開展專項就業援助。

  六、具體要求

  1.各基層工會要加強對送溫暖活動的領導,精心策劃,周密實施,多方籌集資金,整合社會資源,擴大社會宣傳,注重工作實效。

  2.各基層工會要嚴格按照《中央財政專項幫扶資金管理辦法》的要求使用送溫暖資金,並認真進行監管。資金只能用於對困難職工(農民工)群體開展幫扶救助,並必須堅持“依檔幫扶”的原則和“先建檔、後幫扶、實名制”的工作程式,不得隨意擴大資金使用範圍。

  3.各基層工會在送溫暖活動中,要大力宣傳國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項政策措施,要及時發現送溫暖活動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例,注意總結經驗並宣傳推廣,促使全社會形成尊重、關心和幫助困難職工群體的良好氛圍。

  學校關於春節的活動策劃方案7

  一、活動主題

  以春節、元宵節辭舊迎新、平安團圓、孝老愛親、感恩祈福、健康文明為主題,突出“紅紅火火過大年,傳統文化再繼承”,遵循簡潔可行、就近就便、力所能及的的原則,深入挖掘春節、元宵節的文化內涵,以活動為載體,吸引全體學生廣泛參與,培養和樹立學生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的思想觀念,增強學生對中華優秀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著力營造歡樂、祥和、平安、健康、文明的節日氛圍。

  二、活動目標

  1.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為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貢獻力量。

  2.讓學生在品味春節、元宵節的民風民俗中感受祖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培育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3.開展包餃子、做湯圓等實踐活動,感受團圓、祥和的親情,促進家庭和諧關係。

  4.在“拜年”中引導學生學會感恩祈福,培養孝敬、知恩圖報的文明習慣,樹立“百善孝為先”的道德觀念。

  三、活動時間

  四、活動內容

  1.瞭解“年”的知識:學生透過網上學或民間收集,深入瞭解我國民間的“年”的來歷、風俗等知識。要求學生完成收集作業(可以是小報、文章、照片圖片、影像等形式)——《我知道的“小年”、“大年”、“元宵”》。各班在開學後一週內向政教處報送優秀作業(不少於2份)。

  2.晉江市或國內各地的“過年”習俗:廣泛收集家鄉過年的風俗習慣,並注意收集相關的文字、影像、圖片資料。學生可以先在“文明小部落格”真實姓名註冊之後,再將自己優秀的作品上傳到自已或各自教室的文明小部落格中.

  3.春節實踐活動:

  (1)文明理財實踐活動——“我的壓歲錢·我節約收支”。

  (2)我送文化下鄉來——為村裡(小區)人寫春聯(書法小能手應主動參加這樣的活動,並注意為活動留下照片);學生可以結合語言文字活動,開展“美妙春聯我收集”實踐活動。

  (3)美在家庭,美在社群——與父母一道進行過年前的衛生大掃除,使自己的家以靚麗的環境迎接新年。同班同學還可以組織志願者服務小分隊,開展為空巢老人、烈軍屬等義務勞動活動,並及時清理煙花爆竹殘屑和廢棄物,搞好公共環境衛生。

  4.我的春節剪影:用自家的相機記錄下自己和家人過年的瞬間或開展活動的場景,開學後與老師同學分享,還可以上傳到學校網站或文明小部落格,讓更多的人瞭解我們的“年”味。

  5.拜大年活動:向師長、親朋好友傳送電子賀卡或簡訊拜年,表達感恩之情,倡導用無紙低碳方法互致新春祝福。

  6.參加一次有意義的假期實踐活動。透過閱讀與春節、元宵節有關的名篇、典故;觀看文藝節目;參加社群組織的各類遊藝活動,瞭解春節、元宵節的文化內涵,增強對民族傳統節日的喜愛,加對中化文化的理解。(注意收集相關的文字、影像、圖片資料)

  五、活動要求:

  1.各班要利用本週時間進行細緻的安排部署,盡最大努力保證活動的實效性。

  2.開學後,各班要深入瞭解活動開展情況,收集學生活動中的文字、圖片和影像資料,並及時上報政教處,政教處將把各班活動開展情況作為教室開展活動的評價專案之一。

  3. 政教處主動總結活動開展情況,發現活動中的閃光點,形成學校假期活動特色,為學校今後的活動開展提供參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