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學常規精細化管理實施方案

小學教學常規精細化管理實施方案

  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方案,方案的內容和形式都要圍繞著主題來展開,最終達到預期的效果和意義。我們應該怎麼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教學常規精細化管理實施方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教學常規精細化管理實施方案1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國家教育方針政策,秉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以“整全教育理論”為指導,依據學生髮展規律,立足學校發展現狀,向下紮根,向上生長,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切實加強對教學常規的管理和研究,推進教學常規管理精細化程序,實現教學常規管理的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根據教育局要求,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二、實施辦法

  (一)備課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是整個教學活動的首要環節。

  1.制訂學期教學工作計劃,學期教學工作計劃是整個學期進行教學的依據,是全面完成教學任務的綱領,每學期開學一週內,各年級各學科的任課教師都要制訂好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2.採用電子集體備課和備課本手寫備課兩種方式。專職教師主教學科寫詳案(不少於2個頁面),兼任學科可酌情寫略案。

  3.擬採用個性化備課的老師,可以向教務處申請(一學期一申請),申請時提供詳細方案和樣稿,得到批准後方可執行。過程檢查中發現違背“申請設計”或者連“規範化”都達不到的,立即恢復手寫備課。

  4.一課時一案,案後設反思環節,課後反思的語數英學科次數不少於總備課數的1/3,其它學科不少於1/2。反思可著眼課堂也可著眼當堂作業反饋,形式不拘,應多於30字。

  5.測試卷、導學案、練習卷、示範畫可以是備課的主要部分,但不能單獨充作備課。

  6.學校定期檢查教師備課數量和質量,重在質量,做好檢查書面記錄,學期末將結果如實記入教師業務檔案。

  7.強化集體備課。積極主動參加集體備課活動是專任教師的本分,集體備課由備課組長組織實施並主持記錄,每次活動設主備、主講,主備、主講人可以根據需要提前佈置發言教師做好相關準備,每位教師每學期不少於一次擔當主備或主講。備課活動,專職主教學科教師每週1次,兼教學科的每兩週1次。

  8.提倡超前備課,必須有兩至三個課時的超前量。不得以“老指令碼”充當新教案,也不得以書本批註代替教案,更不得無教案上講臺。對各種參考資料可以借鑑,但不可照搬照抄。

  (二)上課

  上課是整個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上好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教師要在教學計劃規定的學時內按課表上課,上足課時,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保質保量地完成教學任務。

  1.嚴格按課表上課。按時上、下課,不遲到,不拖堂;擅自停課,私自調課、代課、挪用課等,記為教學事故,因之造成學生傷害的,個人負全責;曠課按相關政策處置。

  2.努力做到功在課前,力在課上,篤求教學有效高效,追求上出孩子們喜歡的課,做受學生歡迎的老師。課前應做好做足準備,用好教學器具,合理使用教學媒體;中途不離開教室,手機不帶入課堂,課堂上不處理與教學無關的事;有專用教室和場地的課程,應在相應的場所進行教學,注意不影響教學區室內的課堂教學。

  3.提倡教學民主,師生平等。教師要關愛、善待學生,處理好嚴格要求與寬厚包容的度,處理問題能讓學生信服,能獲取家長信任,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4.因校內校外活動或病事假影響正常上課的,要積極穩妥地協調安排好課務,報請批准後方可離開,杜絕無人上課事故發生。因公影響課時課次的,憑相關“通知函件”至少提前一天報教務處批准,調課的報知教務主任,需要安排代課的由教務處處置;因事請假,要提前填寫請假單,因病請假的,假前或假後憑“假條”辦理請假手續,事假或病假半天,報請教務主任處置,一天及一天以上報請校長室處置。因不遵守規定造成“空堂”的,記入個人業務檔案,學校不再對其安排外出活動;造成惡劣影響或導致學生髮生重大意外的,作教學事故處理,個人承擔全部責任,年終考核為不合格。

  5.教師要積極主動上公開課,錘鍊教學技藝,提高教學技能,發揮示範作用。每學期不少於1節公開課。

  6.學校建立巡課制度,定期開展視導活動,對薄弱學科、薄弱班級的相關老師進行跟蹤聽課,直到改進為止。

  7.對於教學分工,安排的調課、代課等,教師有責任服從,並積極配合、承擔,確保正常的教學秩序。無故不服從或不到位,造成重大影響的,作教學事故處理,年終考核為不合格。

  (三)課堂與課後作業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續,是鞏固和檢查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是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要十分重視作業的階段性、目的性、計劃生和針對性。

  1.控制課堂練習的量,當堂訓練時間不少於10分鐘,確保學生有足夠獨立自主的思考時間,杜絕滿堂灌、滿堂問、滿堂寫。

  2.課堂作業要隨堂安排,結合學科特點,一課時一作業,並保證“面”上的學生能在課內完成,不拖拉至課後,杜絕若干節課之後才寫作業,集中作業,整節課作業。

  4.除使用補充習題、填圖冊、教科書作業外,結合學科特點,要注意有一定量的使用作業本獨立書寫的作業。

  5.要精心選擇習題,嚴把講義、練習印刷關,反對亂做題、濫做題,凡做必批,不能及時批改的不允許佈置。講義印刷,屬學科組統一行為,由組長認定,在文印室登記後方可進行,杜絕個人、個班印製。

  6.同年級、同學科作業形式要相對統一。

  7.對於作業中暴露的問題,要及時分層指導、個別指導,透過面批面改,狠抓當堂鞏固率。

  8.課外作業要控制總量,其中一、二年級原則上不留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不超過1小時。

  9.對於稟賦弱的學生,要增加針對指導、個別指導的時間、次數,在理解上下功夫。對於這部分學生,可視情況減少作業量,達到他們所能達到的程度即可,不能因指導而增加作業量。

  10.教師對佈置的作業必須做到及時、規範批改,及時講評。學校要定期檢查教師作業批改情況,將檢查結果記入教師業務檔案,並與評優晉職掛鉤。

  (四)輔導

  輔導是課堂教學必要的補充,是貫徹因材施教原野的重要途徑,是實行分層次教學、提優補差不可少的一環。

  1.老師要根據班級學生實際,制定提優補差輔導計劃,明確輔導任務,抓實輔導過程,確保輔導效果,切身提高班級推進率。

  2.輔導可採用集體輔導、個別輔導、同學間互相幫助、組織學習小組等多種形式進行,輔導必須做到有計劃、有目的、有準備、有記載。

  3.堅決杜絕有償輔導或有償家教。

  (五)檢測

  考試是對學生知識、能力的綜合檢查,是教學評價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學控制系統的一個重要環節。

  1.遵照“五嚴”規定,文化科目每學期組織一次書面考試,在此前提下,任課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靈活安排隨堂性質的調研檢測評估,及時準確地瞭解學情,分析教學得失,改進教學行為。

  2.考試、檢測後要及時做書面分析,用好資料,不搞排名,不允許公開學生成績。分析資料僅供教師掌握,嚴禁向學生、家長乃至社會公開及渲染。

  3.學校按學期計算班級教學推進係數,記入教師業務檔案,納入年度績效考核。

  4.對檢測中發現的.薄弱學科、薄弱班級,要及時剖析原因。是任教老師自身因素造成的薄弱,要進行誡勉談話,限期整改,整改無效的調整工作崗位。

  (六)聽課

  1.教研組長、備課組長要經常聽本年級組老師的課,及時與執教老師溝通,向學校領導反饋。

  2.教學視導是教學管理的常態工作形式,教務處要組織好視導活動,視導情況要及時與老師交流,要形成文字分析報校領導。

  3.每學期的聽課,教師不少於15節,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及區教學骨幹層次以上的教師不少於20節,教學校長、教導主任等中層領導不少於30節(含班會課2節),其中,一把手校長不少於40節(含班會課5節)。

  4.學科教師要撰寫聽課、評課感想或反思,每學期不少於4篇(每篇不少於300字)。學校定期開展交流、評比,結果記入業務檔案。

  (七)教研

  1.語數學科至少每週一次活動,其它學科至少每兩週一次活動。

  2.專任教師要全員參與學科教研活動,備課組長進行跟蹤考核,建立臺賬,學校依此考核組長。

  3.區教學骨幹以上教師要積極承擔各類教研活動任務,與青年教師結對幫扶,執行學校“青藍工程”規定。

  5.教師要積極撰寫教研論文或經驗總結,每學期不少於一篇(所教學科所教內容,且不少於2000字),學校進行評比,納入績效考核,記入業務檔案。

  6.學校制定校本研修方案,做到有計劃,有過程,有記錄,有效果。

  三、補充說明:

  1.關於教學事故,由學校組織認定,屬實的,記入教師本人業務檔案,年度考核不得推薦為優秀,不得參與各級表彰推薦,不得參加推薦職稱晉升,年度績效考核按規定處理,產生賠償的由個人承擔;教學事故性質惡劣,影響重大的,個人年終考核為不合格。

  2.關於對“有償家教、投訴舉報、學生傷害事故”等事件的處理,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3.未盡事宜由教務處負責解釋。

  小學教學常規精細化管理實施方案2

  20xx年是“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為進一步落實區教育局確定的“省內領先,國內有名,國際有影響”發展總目標的各項措施,提升全區中小學辦學質量,推動全區學校均衡可持續發展,決定在全區中小學教學常規工作中實施精細化管理,特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重要意義

  教學常規工作精細化管理,主要是透過建章立制、責任到人、明確標準、抓實過程,從而實現管理的全方位、全視角、全覆蓋。實施精細化管理,能夠有效整合現有管理資源,最大限度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管理水準,最大限度激發廣大教職工積極性和自覺性,增強管理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全面提升學校管理水平和辦學質量。實施精細化管理也是遵循教育發展規律,踐行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近年來,我區學校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但是,學校管理中仍存在著管理粗放、方式滯後、效率低下等問題,導致校際間發展不平衡,甚至少數學校落後趨勢日益加大,嚴重製約著全區教育質量的整體提升。鑑於此,在全區中小學教學工作的主要環節中實施精細化管理迫在眉睫。

  二、實施目的

  教學工作的精細化管理旨在督促學校進一步規範辦學行為,在教學常態工作的主要環節上做精、做細、做實;引導教師愛崗敬業,用心育人,潛心教學;推動全區學校教學工作均衡發展,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確保江寧教育質量尤其中考、高考質量適應全區經濟社會等各項事業的發展,使江寧教育真正成為江寧發展的一張名片。

  三、具體要求

  (一)備課

  1.教師備課重點要放在熟悉課標、研讀教材、選擇教法、分析學情、指導學法等方面,並在備課材料以及課堂教學中得到體現。

  2.採用備課本備課的,教師必須將其中所有環節填寫完整,備課內容應充分體現教與學的主要過程。

  3.青年教師(35週歲以下)及新教科目的備課必須手寫詳案。對具備一定工作經驗(至少帶過一次年段迴圈教學)且教學態度認真的教師備課,在書寫內容上可適當放寬要求,寫出精準、實用的簡案。

  4.實行電子備課的教案,必須結構完整、欄目清晰且根據學生實際不斷修訂、充實。有明顯的自備或深度備課痕跡。

  5.使用集體備課的教案,應註明復備和上課時間,復備內容原則上不少於全案的1/4且用不同顏色標明。教案應與上課內容一致。

  6.導學案是引導學生學習的輔助材料,可作為教師備課的重要部分,但不得以導學案(若其中環節與備課環節基本一致的導學案可酌情對待)代替教師備課教案。

  7.不同的課型都得有備課教案。規定一課時一案。不管採取何種形式備課,必須留有課後反思(即後記)。課後反思的次數應不少於總備課數的1/2,反思的書寫形式可根據不同的備課方式確定,可在相應欄目中反映,可另外附註,字數不少於30字。

  8.學校要根據不同學科不同年段規定的課時,定期檢查教師備課數量和質量,重在質量,做好檢查等第的書面記錄,並將其結果記入教師業務檔案。

  9.學校行政領導要蹲點備課組,參與集體備課活動,狠抓學科集體備課質量。要有計劃,有過程,有記錄,有成效。語數外學科每週2次集體備課。其它學科每週一次。

  (二)上課

  1.教師要嚴格按課表上課,不得擅自停課、私自調課、代課等,一經發現作為教學事故處理。

  2.教師上課前做好一切準備。預備鈴響後人應進課堂。不得遲到,不得中途離開教室。手機不準帶進教室。在課堂上不得做與教學無關的事。不得拖堂。

  3.教師要認真組織教學,嚴肅課堂紀律。上課要精神飽滿,自覺踐行新課改理念,教師要大膽嘗試新教學方法的運用。提倡教學民主,師生平等。不得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4.中青年教師(40週歲以下)在課堂教學中要努力掌握現代化教學技術,熟練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

  5.學校要建立領導巡課制度。各校要將每班課程表按統一式樣製作置於教室門外牆壁上,便於巡課檢查,並留有書面記錄。

  6.學校要定期開展校內視導活動,深入課堂聽課,做到有計劃,有過程,有反饋,有總結。學校要對薄弱學科的相關教師進行跟蹤聽課,直至改進為止。

  7.學校要依據各學科主要課型基本教學要求,狠抓常態課教學,堅決杜絕不合格課,確保每堂課教學效果。

  8.學校領導要以身作則,上好每一節課,自覺接受教師監督,每學期至少有一位行政領導在全校範圍內開設一節示範課,敢於做全校教師的典範。

  9.教師無故不服從學校分工或工作不到位,造成重大影響,可作為教學事故處理,年終考核為不合格。

  (三)課堂訓練

  1.學校要規定並監控課堂練習的量,確保學生充分自主的學習時間。所有文化學科:小學當堂訓練時間不少於10分鐘、初中不少於15分鐘、高中不少於20分鐘。(初高中畢業年級可酌情處理)

  2.教師要精心選擇習題,舉一反三。嚴把講義印刷關,堅決反對亂做題、濫做題現象。

  3.每節新授課必須有適量時間訓練,消化、鞏固所學知識,強化雙基訓練。

  4.教師必須當堂對學生的訓練進行選擇性講評,做到有練必評,對發現的共性、個性問題及時講解。

  5.學校要及時監控學科訓練的質,透過校內檢查、學生評教、評比等方式進行監督、考核。要有過程,有落實,有記錄,有實效。

  (四)課後作業

  1.課外作業量要控制,所有文化學科總量:小學不得超過1小時,初中不得超過2小時,高中不得超過3小時。(初高中畢業年級可酌情處理)

  2.教師要精心設計作業,體現趣味性;作業形式要多樣化,作業難度要適中。語文學科作業每學期不少於40次,其中作文與週記每學期各不少於10次,數學作業每學期不少於80次,英語學科每學期不少於50次,物理、化學學科作業每學期不少於40次,其它文化學科作業每學期不少於20次。

  3.教師對佈置的作業必須做到及時、規範(給出具體分數)批改,及時講評。學校要定期檢查教師作業批改情況,將檢查結果記入教師業務檔案,並與評優晉職掛鉤。

  (五)輔導

  學校要根據各班級學生實際,制定提優補差輔導計劃,明確輔導任務,抓實輔導過程,確保輔導效果,並對輔導工作定期考核檢查。要有過程,有舉措(如可讓相關學生簽名等),有記錄,有實效。

  (六)檢測

  1.學校要在堅持規範辦學的前提下,組織學科質量檢測,每單元結束後及時進行調研,形式可多樣靈活,用好用活相關資料,分析教學得失。做到有計劃,有過程,有舉措,有記錄。

  2.學校要建立科學合理的校內教學質量評價機制,設定教學質量預警與獎懲機制。做到有計劃,有過程,有舉措,有記錄。

  (七)聽課

  1.年級組長、教研組長、備課組長要經常聽本年級組老師的課。要有過程,有記錄。

  2.學科教師間要相互認真聽課並詳細記錄聽課過程,要及時把所思所感寫成課後評價。聽課後及時坦誠評課,評課要評教學理念,評教材處理,評教法運用,評學法指導,評教學過程,評教學效果。突出重點,不要面面俱到。評課活動要有過程,有記錄。

  3.學校規定各類人員每學期聽課節數。教師每學期聽課不少於15節,區教學骨幹層次以上的教師不少於20節,教學校長、教導主任等中層領導聽課不少於30節(含班會課3節),其中,一把手校長每學期聽課不少於50節(含班會課5節)。(不含校外聽課)

  4.學科教師每學期要寫出不少於8篇的聽課、評課感想或反思(每篇不少於300字)。學校要定期開展交流、評比等活動,並結整合冊。

  (八)教研

  1.學校要強化行政領導蹲點教研組制度,隨時督促和定期參加校內教研活動,與學科組教師一道聽課、評課、交流、研討。要有計劃,有過程,有記錄。

  2.區教學骨幹以上教師要積極承擔各類教研活動任務,與青年教師結對幫扶。要有計劃,有過程,有記錄,有效果。

  3.學校要制定教研獎懲機制。行政領導要帶頭撰寫教學反思與論文。每位教師每學期必須撰寫至少一篇教研論文或經驗總結(必須為本學期所教內容,且不少於2000字)。

  4.學校要重視校本教研,做到有計劃,有過程,有記錄,有效果。並提供具體的校本教研材料。

  四、組織落實

  (一)加大宣傳力度

  各學校要加大宣傳力度,強調“教學精細化管理”對提升學校辦學質量的重要性,積極營造“向精細化管理要質量”的濃厚氛圍。學校要及時組織教職工認真學習實施意見,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目標,並與自身工作結合起來,自覺內化為行動。

  (二)認真組織實施

  全區各學校要把握“十二五”開局之年這一契機,全力推進學校教學精細化管理工作,以精緻管理促學校品質提升。要成立領導小組,分工明確,責任到人,要對照本實施意見,結合學校工作實際,認真制定實施方案和推進教學精細化管理的有效舉措,確保不走過場,不流於形式。

  (三)定期督查評估

  教育局將定期組織相關人員,深入全區各校進行督查,並評出相應等第。重點檢視相關臺帳、過程性材料、實施效果等。評估結果將與學校考核、評先晉優、辦學績效等掛鉤。教育局將適時組織教學精細化管理現場會等形式,推廣經驗,樹立典型。

  (四)及時總結完善

  各校在教學工作精細化管理中要創新思維,創新方法,科學實踐,不斷總結,努力提升,推動全區教學管理上水平。屆時,教育局將組織教學精細化管理的評比,評比出若干先進學校和先進個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