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範文(精選12篇)
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範文(精選12篇)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時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那麼方案應該怎麼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範文(精選12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1
校本課程是以學校為基礎開發出來的課程,實施校本課程是實現學校的辦學宗旨,體現辦學特色的有效途徑。為更好地滿足學生的興趣和需要、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有效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和課程開發水平,制定我校校本課程開發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理念,結合我校實際,開發符合我校校情的系列校本課程,以彌補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不足,培養學生廣泛的興趣愛好,發展個性特長。透過學習使學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個性,為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二、實施目標
1、透過學科素養類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感受中華經典的博大精深、數學思維的靈活創新、英語情境的生動有趣,陶冶情操、發展個性,保持最佳學習狀態,提高人文素養。
2、透過生活技能類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勞動技術和禮儀規範,養成良好道德行為習慣,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熱愛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3、透過藝體技能類課程的學習,使學生髮展特長,樹立自信,豐富精神生活,實現全面和諧發展。
三、基本結構
以校本課及活動小組為載體,確立以下三類內容,每學期視環境、師資等具體情況添減部分內容。
1、學科素養類——經典誦讀、英語口語、習作、數學思維
2、生活技能類——摺紙、生活勞技、生活禮儀、法伴我成長
3、藝體技能類——舞蹈、聲樂、器樂、兒童畫、裝飾畫、國畫、剪紙、書法、十字繡、橡皮泥、陶藝、圍棋、武術、乒乓球、田徑等
四、實施原則
1、現實性原則:充分考慮我校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及學生髮展狀況,兼顧學校其它方面因素確立校本課程開發目標時。
2、基礎性原則:以全面發展學生能力,促進學科知識的運用與綜合為目的,為學生打好基礎服務。
3、發展性原則:著眼於學生的未來發展,著眼於開發學生的潛力,以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為目標。
五、保障機制
(一)成立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領導小組
組長:戰元川,全面負責校本課程開發工作,負責教研管理和教材編寫指導。
副組長:梁娟、王成芹,確定校本課程開發內容,具體校本課程的設計與實施。
成員:呂壯君、劉洋、丁春鋒、畢聖傑、邵娜、曲春賢、於宏偉
(二)組織編寫校本課程綱要或教材
編委:王成芹、呂壯君、於愛芳、苗文靜、谷靜、高娃、高濤、欒魯華、曹正、鄭曉峰、紀水英、韓傑、曲春賢。
六、實施過程
(一)樹立正確的課程觀。
(1)採取自學和輔導、分散和集中、討論和測試、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辦法,組織教師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通識培訓》《課程實施標準》等課程改革的基本理論,形成正確的教育觀,並用大教育觀指導教育教學實踐。
(2)多方合力,共同協作。教導處負責制定整體方案,審議課程綱要、教材、學科評價體系,負責過程管理、分期工作計劃、檢查實施、培訓指導等工作;總務處負責課程開展所需的物質保障,協調資料的徵集和保養、場地的建設,場地活動的設施供應等;發揮家長委員會的紐帶作用,取得家長的幫助與支援,挖掘家長資源、社群資源,使校本課程融於生活、融於社會,促進孩子的全面和諧發展。
(二)認真落實課程目標
1、校本教師針對學校已有的校本課程資源,依據學生年齡特點、接受能力等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在課程實施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交流反思,不斷完善內容,豐富課程體系。
2、任課教師精心備課,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按時上好校本課,並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
3、每學期以年級組為單位,至少開展校本課程專題研討一次,活動要有目的、有準備、有記錄、有實效;每學期末組織面向全校師生的校本課程成果展示評比一次,全面參與,形式靈活。
4、學生需要外出調查、參觀時,由分管領導、班主任和任課教師一起組織,確保師生安全。
(三)完成課程實施水平評價
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張揚學生個性,形成學校特色,課程評價由任課教師擬定學科評價方案,教導處具體負責方案的指導稽核及校本課程教師實施情況的總體評價,評價注重多元化和個體化
1、對教師的評價注重過程性
從教學準備、教學方式、教學態度等方面對教師的課程方案(附件1)、課堂教學(附件2)進行評價。學校採用調查問卷(10%)、聽課記錄(20%)、檢查教師教學方案計劃及教案(20%)、部落格(每月)總結(20%)、教學效果(30%)等方法督促落實。
2、對學生學習情況評價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
(1)學生上課出勤率評價,佔學業總成績20%。
(2)課業完成情況評價,佔學業總成績的40%。包括平時上課聽講、學習態度、作業的完成情況。
(3)課程結業成績,佔學業總成績的40%。
學生校本課程學業總成績按A、B、C、D分四個等級
為促進學生特長的發展,關注學生對校本課程學習的興趣和態度,採取觀察、考查、現場彙報和作品展示等方法促進課程有效實施。強調以下兩點:
一是組織階段性作品展覽。開展多種形式的年級、校內學生作品展覽,如,學習筆記、手抄報、手工作品、照片、徵文等,加強宣傳和對學生進行及時鼓勵。
二是要有學習結果的評價,採用等級制記錄學生的學習情況。學期結束,教師根據校本教材的內容和學生實地參與的情況,採用開卷考查的方式檢測學生的學習成績,給與學生充分發揮才能的機會和合理的等級成績。(見附件4、5)
以上課程既面向全體,又兼顧個體,同時呈現合理的層次性和梯度性。全校必修校本課程《經典誦讀》《走進威海》《名曲名畫欣賞》等重視人文薰陶和實踐探究能力的培養,田小學子因此洋溢著書香高雅氣質、自強創新品質和模範小主人風采;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及年齡特點分年級選修的橡皮泥、陶藝、摺紙、剪紙等課程,遵循了由易到難,漸入內涵的規律,旨在發現和培養一批有興趣、有悟性的小藝術家;而在此基礎上,補充開設了二十多個興趣小組,引領孩子發展特長,在屬於自己的舞臺上盡情飛翔。
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2
一、校本課程開發的指導思想:
校本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組成部分,搞好校本課程的開發是落實新課程的需要,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給學校的發展、給教師專業的發展、給學生個性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舞臺。我校堅持以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本,以興趣性、拓展性為主,發展學生個性為目標,讓課程適應和促進學生髮展的原則。為了滿足學生髮展的需要,根據我校的辦學目標“打好基礎,和諧發展”,確定校本課程的主題為: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學會自我防護,擁有健康體質。透過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提高教師開發校本課程的能力,滿足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二、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
校本課程是根據自己學校特色開發的課程。完善課程體系,真正做到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合格人才是我校開發校本課程的最終目標。透過校本課程的不斷完善與實施,使學生打好“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健身,學會生存,學會合作”的基礎,以滿足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透過校本課程的開發,教師要學會學習、學會反思、學會創新,成為實踐的研究者,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三、校本課程開發的原則:
1、人本性原則
人本課程觀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個性為根本出發點,在課程選擇使用上以人為本,重視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尊重和滿足。我校開設的校本課程正是本著這一原則,中華美德故事、古文學鑑賞課中我們蒐集了許多經典的故事及名著片斷,讓學生賞析、品味人物性格的特點,不斷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接受民族文化的薰陶,吸收民族精神的營養,使之成為學生成長成才的精神支柱。
2、整體性原則
校本課程的開發要從整體上把握課程的目標與結構,校本課程的開發,學科課程應得到充分重視,開發潛在的課程資源,重視隱藏在課內外和校園文化中潛在的課程。在校本課程的設定中,低年級重視學生的禮儀養成教育,中年級我們將重點放在學生的動腦、動手、動口、理解能力的培養。高年級主要學習以後在社會上生存的知識、方法。總之,讓學生透過各種活動,在知識、品質、能力、個性等各方面得到比較和諧、全面的發展。
3、發展性原則
校本課程開發的發展性原則是針對校本課程的價值而出臺的,課程最大價值在於促進學生成材、教師成長、學校發展、社會發展。我校利用自身資源,構築具有本校特色的適合學生髮展的校本課程。我們在各年級段,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需求,設定了不同的課程內容,滿足了不同學段的發展要求。
五、方法措施:
1、充分調動教師參加課程開發的積極性,體現參與性。
2、充分利用校內外的教育資源,堅持校本化。
3、仔細研究《國家基礎教育改革指導綱要》,保證校本課程開發的方向性與探究性。
4、構建校本課程開發的和諧團隊,結合校本研修的管理模式,實施課程開發的研究和實踐。
5、學校安排專職教師,做到有課程方案、教學計劃、教學進度、階段總結、跟蹤紀實等材料。
六、校本課程開發框架:
(一)領導小組:
組長:a
成員:b
(二)工作小組:
組長:c
成員:d
(三)編委分工情況:
(四)校本課程開發要求:
1、每學期按15課時開發,有總體目標。
2、每課有課題、教學目標(必須有情感目標),最好設有習題。
3、按每學期訂一冊,有課本封皮、目錄。
4、單元題目為小一號字,課題為小三號字,其他為四號字。
5、根據課程需要,可有插圖。
七、課程的實施:
1、教師每學期按要求撰寫校本課程教案、計劃。
2、任課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意願,採用學生喜愛的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校本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創造寬鬆的活動環境,允許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方式表述,教師要重視學生的過程體驗,不能只重活動的結果。
4、課程的開發過程中,教師必須樹立檔案意識,對校本課程開發中的所有資料蒐集整理好,以利總結、改進和推廣,並作好展示彙報工作。
八、校本課程的評價:
1、教導處具體負責課程的階段檢查。
2、教師組成校本課程開發團隊,積極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3、對校本課程的評價,應重視過程性評價,旨在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4、各任課教師每學期需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採用國家要求方式評價,評價學生對該學科學習的興趣需求、學習效果等。
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3
一、指導思想:
1、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跳繩”校本課程以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為目標,構建技能、認知、情感、行為等領域並行推進的課程結構,真正關注學生的健康意識、鍛鍊習慣的養成。
2、以學生髮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跳繩”校本課程關注的核心是滿足學生的需要和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從課程設計到評價,始終把學生主動、全面的發展放在中心地位,特別強調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
3、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
“跳繩”校本課程充分注意到學生在身體條件、興趣愛好和運動技能等方面的個體差異,根據這種差異性確定學習目標和評價方法,從而保證絕大多數學生能完成學習目標,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以滿足自我發展的需要。
教材提示:
1、鍛鍊價值很大,可以鍛鍊耐力和體力,尤其能改善雙腳移動能力,強化腳關節。
2、手臂參與旋轉運動,可以鍛鍊肩關節和腕關節。從消耗熱量看,是長跑的90%。
3、易學,不需要特殊技巧。一邊,一邊可以聽音樂哼哼歌曲,輕鬆好心情。俗話說:搖繩練臂力,練腿力,快搖練速度,多跳練耐力;跳長繩不靈敏的上去,跳短繩子不靈敏的摔倒在地。同時也是其它體育運動很好的練習方法。
二、實施建議:
一、學習方式、方法或組織形式、步驟:
1、初學,可以先將繩圍繞身體搖一週跳躍(即加一次墊跳)。
2、反搖雙腳跳時,搖繩要注意使繩子觸地,防止繩搖得過高,兜腳失敗。
3、時上下肢協調配合,運動要自然放鬆,上體要保持平衡。落地時用前腳掌著地。
4、單搖熟練後進行:正反搖高抬腿跳;反正搖前踢腿跳;正反搖交X腳跳;打腳跳等。
5、雙搖跳時,可先做徒手模仿雙搖跳的動作。跳起兩手做雙搖(連續快搖兩次)的動作。
6、定時跳。以1分鐘一組,要求快速跳並計數,每次練習3—4組,也可分組比賽。
7、迎面接力。距離30—40米,也可繞杆跑,每杆8—10米,結合各類遊戲。
8、帶人跳包括:一人帶一人跳;一人帶多人齊跳;一人輪流帶兩人跳等。
9、集體“8”跳長繩、交X跳長繩、長繩中跳短繩、行進間跳長繩、旋轉跳長繩。
10、跳雙長繩。當跳入者近端的繩將要著地(或當跳入者遠端的繩剛離地)的時候,學生由正面或斜面跑至繩的著地點附近,用單腳交換跳或雙腳跳和方式進行跳躍。
三、學習重點及要求:
跳雙長繩難度較大,重要是搖繩和跳入上,解決了這一問題,再強調以相同的速度搖繩。跳雙長繩的頻率比跳單繩的頻率快一倍,因此,開始練習時慢一些,待較熟練後再逐漸加快。可以先挑選個別同學試跳,注意強調跳入時機,以及三人配合協調一致。評價:單人要看:上體正直,不過分前傾,兩手體測搖繩,前臂手腕配合與跳起同步。
雙人要看:帶人者搖繩子速度要均勻,被帶者上繩時機掌握得好,兩人協同配合。
跳長繩要看:搖繩人搖繩速度是否均勻,幅度是否穩定,兩人默契協作好;人進繩、出繩的電動機掌握,的熟練程度,以及和同伴之間的配合。
可以定時(如一分鐘,計算次數);也可定次(中途子不失敗)跳多少次。
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4
自自治區書法教育學校在我校掛牌後,我校進行了不懈地努力,並深入開展了系列活動;本學期,經學校研究將書法教育作為校本課程的內容進行進一步地深入和落實,實施方案具體概括為:三落實一展示。
一、學校書法課程的落實。
學校將各班的閱讀課改為書法教育課。一二年級為每週兩節,三至六年級為每週一節,以及每天下午到校後的10分鐘。
二、教師教授的落實。
1、教師要根據所帶班級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怎麼教,教什麼,做到胸中有數。
2、每位書法教師要透過不斷地學習、培訓來提升自身的書寫水平,老師們雖然也是剛剛起步,但在學習後去指導學生是沒什麼問題的。
3、書法教師可以透過網路等渠道,去獲取書法的書寫方法,做好上好每節課的準備。
4、老師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體,進行課件書法演示或教師書寫方法的示範,以此來引導學生。
5、課堂上要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練習充分結合起來,不可以只練不教,盲目練習。
三、學生學習的落實。
1、要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從具體筆畫的練習到字的練習逐步推進。
2、學生要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練習,做到持之以恆。
3、動員和鼓勵學生在課後進行鞏固練習,不斷提高書寫水平。
四、展示
每學期,要組織一次學生書法展示活動,全校師生共同參與,同時也將此作為對教師考核的一項內容。我想只要我們共同去努力,書法教育將成為我校校本課程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五、開展時間:
從本學期3月8日開始進行。
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5
一、課程指導思想
以教書育人為宗旨,認真貫徹“健康第一”思想,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科學健身的能力,增強學生身心健康,提高學生體育文化素養,為實現學校教育的整體目標,培養全面發展的創新人才而發揮體育教學的特殊功能。
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推進,為了能夠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也為了學生終身體育能力的培養,我校在體育課中進行了跳繩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嘗試,以體現新課程主動、創新、實踐、合作的教學特點,培養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掌握跳繩運動的技能技巧,養成團結合作,敢於拼搏,不畏困難的品質,並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的思想。
二、跳繩校本課程的目標:
跳繩校本課程開發的目的就是為了充分尊重和滿足學生的差異性特點和多樣化需求,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課程選擇權利,使學生的個性得到更充分和全面的發展。同時體現健身性特點和終身體育理念,在體育課中實施“快樂跳繩”,讓學生在課堂中更快樂地參與體育鍛煉,激發學生參與跳繩學習的熱情,啟發學生掌握跳繩鍛鍊的方法,提高學生自主鍛鍊的能力,培養學生經常鍛鍊的習慣,使體育鍛煉成為他們的自覺行為和生活方式,使體育鍛煉伴隨他們的一生。
跳繩校本課程讓學生掌握跳繩運動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並能在日常鍛鍊中加以運用;提高學生的體能與環境的適應能力,促進其身心全面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作風、頑強的意志品質、強烈的競爭意識、高尚的團隊精神。
三、跳繩校本課程原則:
學校在確定跳繩校本課程內容及進行實踐時,堅持了以下基本原則:一是全面性原則。學校體育課程包含多方面的內容,進行課程內容調適時,充分考慮各個領域所佔的比重,以達到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目的。另外,開發跳繩課程內容面向全體學生,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夠掌握。二是遷移性原則。學生在參與跳繩運動的學習中所掌握的體育常識,獲得的基本運動技能,身體和心理發生的變化等都有助於其更好地掌握體育學科其他相關技能,靈活遷移到其他體育教學內容及活動內容中。三是實用性原則。跳繩運動既符合學生的經濟條件也適合我校的場地環境和時間空間的限制等,內容簡單易學,適合於全體學生學習與掌握。
四、跳繩校本課程實施和組織的方法:
1、課堂上面向全體學生
水平一學段以“情境激趣式”為主。重點是激發興趣、指導學法、培養習慣。《課程標準》的一個基本理念是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因而趣味性是選擇教學內容時應首先予以考慮的因素。用繩子玩各種新穎有趣的遊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把短繩放在地上當作小河,讓學生雙腳向前跳過去,也可以把短繩當作小陷阱,讓學生繞過陷阱的遊戲等。
水平二學段以“競爭合作式”為主。重點是分層次教學與分類指導,培養學生主體參與競爭合作的能力。跳繩教學內容以雙人前後跳繩、雙人並排跳繩等雙人合作練習內容使學生透過合作鍛鍊,掌握各種跳繩動作,達到鍛鍊身體,愉悅身心的作用。並透過遊戲、競賽等各種教學手段,既有競爭又有合作,使學生主動參與競爭,激勵了學生的進取心,營造合作氛圍,增強集體的凝聚力。
水平三學段以“自主合作探究式”為主。重點是進一步的分層教學、分類指導保證學生主體參與的學習效果。跳繩運動不但可以個跳,還可以多人跳、集體跳,而多人跳繩就必須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體會在練習各種花樣跳繩中只有運用合作學習,才能夠獲得成功與快樂。
2、特色課間操及課間活動。課間操是增強學生體質、完成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目標的主要途徑。由於學校學生人數較多、操場面積有限,所以我校用學生平時上課用的短繩編排了一套“靜力繩操”,把平時的廣播體操換成“靜力繩操”。這種形式的課間操活動充分激發了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運動的積極性,促進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也形成了具有學校特色的課間操模式。
3、體育節系列競賽活動。學校本著“我參與、我快樂、我運動、我健康”的體育精神,對傳統的體育競技專案及運動會形式進行了全面改造,每年都在學校體育節中舉行各種形式的跳繩比賽。同時,增加了“花樣跳繩”和“集體跳長繩”的表演賽等形式新穎的遊戲專案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真正實現了“快樂跳繩”的體育運動精神。
4、體育興趣活動小組。學校根據學生的興趣需要,成立了跳繩興趣活動小組。興趣小組的活動既滿足了學生特長髮展的需要,又能為各級體育競賽做好準備。跳繩興趣小組,已成為學校的特色體育活動小組。
透過跳繩課堂教學、“靜力繩操”、跳繩興趣活動小組、體育節跳繩比賽等系列活動課程,營造良好的跳繩運動氛圍,使我校跳繩校本課程更好地開發和利用。跳繩運動對鍛鍊學生的平衡協調能力、發展下肢力量、磨鍊意志品質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五、跳繩校本課程評價體系:
1、評價的原則
在實施校本課程自我評價時,一定要注重教學過程評價,使之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我們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關注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是興高采烈還是冷漠呆滯?是其樂融融還是愁眉苦臉?伴隨著學科知識的獲得,學生對學科知識學習態度是越來越積極還是越來越消積?這些能充分了解學生對學科學習的興趣和學習能力,使學生在關懷中學到知識,受到教育,使學生在愉快中得到成長。
2、評價的策略
(1)適時的教師評價。基本教學的開始階段,教師應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體驗跳繩練習的興趣。教師從學生的學習中,觀察、分析掌握存在的問題,在教學的後半段進行適當評價,過早的評價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受到壓抑。
(2)學習評價方式的程式操作。根據先學後教的理念,單元初期的評價主要是由老師承擔,而教師的評價更大程度上是正確引導學習,此時教師評價相對多一些,而學生的學習評價相對少些,單元學習後期,逐漸讓學生進行一定的自我評價和同學間的相互評價,教師還放手讓學生們進行“自我評價、生生評價、組內評價、組間評價等等”。
(3)評價方式和發展性內容。評價的方式包括教師自已口頭評價、學生的口頭相互評價、學習小組和相互評價、教師教學後記的評價、學生的學習成長記錄評價等方面。評價的發展性內容還根據教材發展有所變化。單元學習的開始,學生的知識技能還未成熟,是從學習到熟練的定型時期,教師多指導,不要讓學生在泛化期中過多接受評價,評價的重點應側重在學習的態度、行為上,應以激勵和表揚語言來肯定學生學習的優點,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情趣。
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6
一、校本課題立項工作的背景及思路
為了更好地促進全體教師參與到課題研究之中,本學期我們組建了學校中心課題組,並出臺了《學校中心課題組校本科研工作實施方案》,將我校承擔的晉中市課題《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組織小組學習的研究》、《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以及區級課題《關於課堂學習小組的`建設和小組學習策略的研究》等3項課題分解為若干項與老師們關係密切且比較容易入手的小課題,在校內開展子課題立項工作。
所謂“校內子課題”是針對我校提出的《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實驗研究》校級總課題而言的。我校決定從今年起,將校內子課題立項工作常規化、規範化。同時將市級課題、區級課題和校內子課題一併納入學校常規課題管理體系,實施統一的管理程式,重視過程管理,並於每個學期定期召開課題研討會。
二、學校課題管理小組暨科研骨幹團隊
為更好地促進學校課題管理的規範化和提升學校課題研究的真實性,在學校中心課題組的基礎上成立課題管理小組暨科研骨幹團隊。負責各教研組常規課題的指導、督查和校內優秀論文成果的評選工作。課題專家委員會成員由各教研組推薦產生,要求能夠積極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管理思想,積極參與課程改革,有較強的科研能力,並有一定的課題指導能力。
三、學校校本課題系統:
學校總課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實驗研究》
總課題負責人:
子課題:
市級課題:《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組織小組學習的研究》
課題負責人:安xx(副校長)申報時間:xx.10
市級課題:《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
課題負責人:鄒xx(數學骨幹教師)申報時間:xx.10
區級課題:《關於課堂學習小組的建設和小組學習策略的研究》
課題負責人:安xx(副校長)申報時間:xx.1
校級主要子課題設定及其負責人:
課題總負責人:楊xx(副校長)
《英語小組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張xx
《科學課如何指導學生小組學習》王x
《社會課小組學習的有效策略》趙xx
《美術小組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王xx
《音樂課如何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張x 姚x
《體育課如何指導學生小組學習》楊xx 李x
四、子課題選題建議
上述課題研究方向是從宏觀的角度依據課堂教學改革和三步導學教學模式設計,旨在幫助老師們確定思考的方向;子課題是從中觀角度結合我校課程改革實際進行設計,旨在幫助老師們確定研究的大體方向。
校內子課題研究一般要求選題要小,從某一個細微的角度為切入點,確定研究的目標、內容與方法。所以,建議老師們在選題時儘可能從微觀的角度入手,選擇某一個點作為切口,開展實在的、細緻的、具體的、深入的研究。
五、子課題申報及相關要求
1.選題與申報時間
每學期開學為課題選題與審報時間,根據平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困惑,結合區教研室關於“構築學生課堂,改善學習生活”實驗研究及我校小組學習課堂教學改革實踐等確定研究課題,填寫立項表,向學校中心課題組審報。由學校課題管理小組暨專家委員會確定是否立項。
2.課題研究內容要求
課題研究要求從所教學的學科、班級、學生實際出發,研究物件具體、研究案例真實(必須是自身教學中鮮活的故事)、研究成果有效(給自已教學起到促進作用)。
3.課題規模及週期
子課題研究可以一人單獨完成,也可以多人合作完成;子課題研究時間一般為半年或一年。如果是市級、區級課題可以成立課題組,研究週期為一個學年或以上。
4.過程管理
每學期由學校課題管理小組暨科研骨幹團隊組織召開課題研究研討會,由課題負責人彙報研究工作的進展情況,並上交課題研究階段報告。
5.結題要求
每學期末或學年末為課題初步結題時間,課題結題要有結題成果(初稿)。結題成果一般分為論文和研究成果報告(教學成果)兩種。課題初步結題後,要在每學年度下學期對課題成果進行實踐驗證,然後對成果進行修訂完善,形成終稿。
6.課題成果評選
每年5月底由學校課題管理小組暨科研骨幹團隊組織本學期優秀論文成果評選,然後根據區教研室所核定的指標數目進行擇優上報。市級、區級課題結題成果按照優秀成果進行申報,校內子課題結題成果按照優秀論文進行申報。
六、本學年校內子課題立項的具體要求
自本方案發布之日起,本期課題立項即正式啟動,下學期開學一週內將立項表以自己姓名命名傳送至學校教導處。然後由學校課題管理小組對所有申報立項的課題進行審批,確定是否立項。
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7
第一部分前言
校本課程是指學校在理解國家統一課程綱要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教育哲學思想和資源特點且實施的課程。校本課程的開發是以試圖彌補國家課程開發的侷限性。以學校為實施課程資源開發的主體。它是作為國家課程的一種重要補充。
(一)校本課程的性質:
1、以課程權力的下放為前程。
2、校本課程的開發主體是學校的校長和教師。
3、開發的場所是具體學校能擁有自主權。
(二)校本課程開發的基本理念
1、校本課程開發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從學校的發展上來說,也很有必要,只有不斷開發,才會體現學校特色。
3、從學生的發展角度來說,也很有必要,有利於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
4、校本課程開發的優勢:
(1)能夠與時俱進地反映時代社會變化和學生需要。
(2)校本課程開發更貼近實際,具有更多的適應性。
(3)校本課程開發更能反映課程多元化的趨勢。
(4)校本課程開發是一個連續的動態過程。
(三)校本課程開發的標準
1、校本課程開發如何關注教師,學校和學生的發展
(1)關注教師的發展,因為教師是課程開發的主體。教師專業化發展是校本課程開發的前提,校本課程的開發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
(2)關注學校科特色,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科特點,我們緊緊抓住了我校足球、閱讀的學科優勢,作為校本課程開發的龍頭。
(3)關注學生的發展,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應該最終成為校本課程開發的中心理念。學生需求什麼,我們就開發什麼。
第二部分校本課程的目標
根據我校校本課程是以足球、閱讀為主要內容,根據我們的初步設想,目標確定為:
1、總體目標
以課程為載體,在校本課程開發實施中,做到以師生為主體,以人的發展為核心,以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目標,積極發展學生個性,全面落實素質教育,讓師生與課改共同成長。
2、具體目標
(1)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發展個性特長。
(2)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和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增進身心健康。
(3)樹立健康第一,終生健身的意識,培養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
第三部分
一、校本課程的評價辦法
按照我校課程開發實施方案中提出的評價設想:
1、學生評價。
(1)校本課程不採用書面的考試或考查方式。
(2)教師根據每個學生參加學習的態度進行評價,可分為“優秀”、“良好”、“一般”、“較差”記錄,並作為“十佳學生”評比條件。
(3)學生成果可透過實踐操作、作品鑑定、競賽、評比、彙報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績優秀者可將其成果記入學生學籍檔案內。
2、教師評價。
(1)教師從教必須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有考勤評價記錄。
(2)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3)教師應儲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料
(4)教務處透過聽課、查閱資料、調查訪問等形式,每學期對教師考核,並記入業務檔案。
二、實施建議
(一)總體思路:
1、編寫教材或講義
2、制定計劃(課時)
3、落實教師
4、分段實施
5、考試考核。
(二)校本課程的課時
閱讀每週1課時足球每週1課時
三、組織機構
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組長:盧鋒
副組長:盧麗丹
組員:徐宏順莊潔許麗萍甘中華陶麗芳朱家宜
全體語文教師、體育教師
四、組織管理
1、學科根據不同年級開設不同課程。學生可根據不同愛好參加不同課程學習。
2、學科根據不同年級講授不同的內容。可以單獨開班授課,也可以上大課。
3、每個學生參加1門以上課程的學習。
4、學分的記錄以任課教師和班主任共同負責。
5、教研組負責編寫教材和彙集資料。教務處負責安排教師授課及負責檢查和管理,教研組長負責管理記錄授課情況。
第四部分
一、師資建設
隨著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的深化,校本課程的內容和形式將越來越豐富多樣。根據我校在職教師的現狀,將採取以下措施,提高教史的水平。
1、走出去——參加市內外有關單位組織的培訓。
2、請進來——聘請校外有關師資。
3、老帶新——透過名師帶教;培養青年。
4、自學——透過提供書籍、資料、器材,經過一段時間學習,掌握一門或幾門校本課程教學能力。
二、教材建設
滿足學生的需要,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任課教師進行大量創造性的勞動,以豐富的實踐為基礎,參考有關資料,自己動手編寫教材,學校資助教材的刊印,保證校本課程的可持續發展。
1、《足球》體育組
2、《閱讀》語文組
三、相應措施
1、教科室、教導處、年級組、教研組要積極幫助教師制訂好教學計劃,負責協調安排和組織指導教學計劃的執行。
2、學校聘請社會有關人員擔任部分課程的,邀請領導、專家、到校指導工作。
3、校本課程與國家課程(必修課程)一樣,計入教師工作量,工作實績載入業務檔案。
4、學校保證課程開展必需的經費、器材等物質條件。
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8
一、 指導思想:
校本課程給學校的發展、給教師專業的發展、給學生個性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舞臺。學校堅持以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本,以興趣性、拓展性為主,發展學生個性為目標,讓課程適應和促進學生的發展,根據學校的辦學目標,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教學特色以及豐富的資源優勢,認真做好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帶動學校師資隊伍建設與課程開發、管理、評價、教學資源開發等方面的和諧發展。
二、 校本課程實施的目標:
1、總目標:
發揮團隊合力,結合課改推進校本課程的開發和拓展課程建設,以課程建設拓展學生樂學的空間,突顯學科特色。
2、學生髮展目標:
在知識、品質、能力、個性等方面得到比較和諧、全面、可持續的發展,使學生的發展有更廣闊的空間。
3、教師發展目標:
學會學習、學會反思、學會創新,成為實踐的研究者,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4、重點突破:
以學校特色專案為基點,在和諧團隊氛圍下的開發校本課程,並逐步向各學科延伸,完善校本課程,即《三字歌》、《剪紙》、《弟子規》。
三、組織與實施:
1、成立校本課程實施領導工作小組。
組 長:李進彪
副組長:尚敬華
成 員:各班主任
領導小組主要職責:
①構思並制訂校本課程開發工作的總體規劃,做好指導、研究、實施、評估等工作。
②制訂校本課程實施有關規章制度並組織實施和考核。
③組織教師進行校本課程的理論學習,規範教學行為,提高教育教學能力。
④積累課改資料,及時提供教改資訊。
⑤經常深入校本課程實施課堂,指導開課、聽課、評課工作,和實施教師一起研究情況,幫助他們及時總結。
⑥做好校本課程實施的經驗或成果的推廣和應用。
四、方法措施:
1、充分調動教師參加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的積極性,體現參與性。
2、充分利用校內外的教育資源,堅持校本化。
3、仔細研究,保證校本課程開發的方向性與探究性。
五、 校本課程實施計劃:
1、發揮特色建立過程中的優勢,形成校本課程的生長點。
2、各學科在確定的年級實施,與日常教學相結合。
3、將課程內容與學生的實踐活動相結合,成為學校開展各項教育的重要載體。
4、以學生和諧發展為出發點,明確校本課程實施的目標定位,完善課程體系,落實實施的途徑和方法。
六、校本課程實施保障:
1、學校對參加校本課程實施的教師在外出學習、教學研究、校本教材編寫等方面提供物質支援。
3、學校對教師進行必要的理論培訓。
4、保證實施教師的研究時間,研究空間。
6、在教師考評上充分肯定教師校本課程開發、實施及研究的成果。
7、學校對實施教師應做好各類設施的提供,如校園網等,為校本課程的順利開設準備物質條件。
8、對教師開發的校本課程,學校應組織評選,優秀的校本課程,鉛印成冊,並予以獎勵。教師開發出的校本課程的成果記錄在教師業務檔案。
9、根據師資培訓工作的要求,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創造條件,讓教師認真參與培訓,做到有計劃、有目標、有考核、有成效,並建立科學合理的獎勵制度。
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9
校本課程是由學校自主開發的課程,與必修課程一起構成學校課程體系。校本課程對培養學生的興趣特長、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團結協作的能力、社會活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校將依據國家基礎教育方針、國家課程實施計劃、根據學校“一切為了學生髮展、為了一切學生髮展、為了發展一切學生”的育人目標,充分利用學校及教師的資源,認真做好校本課程開發的研究與實驗。
一、課程目標
透過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以使學生關注自然、關注科學、體驗生活、走向社會,促進學生愛科學、愛自然、愛生活、愛家鄉,進而愛社會、愛祖國等方面積極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透過實施校本課程,發展學生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為核心的思維能力,轉變學習方式,促進教師教育觀、課程觀的更新,改善我校的課程結構,結合本地資源,完善和豐富校本課程。
1、學生層面
初步學會如何收集、分析和處理資訊,知道怎樣提出問題、設計方案、並組織實施;會對自然、生活、社會及自我問題進行深度探究;嘗試進行生產勞動,體驗勞動和技術實踐過程;會自主地與活動相關的社會部門與個人聯絡,進行表達與交流,並學會自我管理,初步轉變學習方式,體現“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自主發展”的學生形象和
“培養人、發展人、完善人”辦學理念,促進學生的多元(差異)發展。
2、教師層面
透過對活動的參與、組織、指導和管理,轉變教育觀、課程觀和教學方式,使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合作者和指導者。改善教師知識結構,培養一支“一專多能”型的教師隊伍,促進教師的自身專業化成長。
3、學校層面
探索一條符合初中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的校本課程開發的路子,建立並完善一套較為合理的具可操作性的校本課程的設定模式,提升學校的辦學理念、特色品位以及完善課程文化和學校文化。
二、教學原則
1.綜合性原則。在活動中,既要對以往所學的各學科知識加以綜合,體現科學、藝術、道德的內在綜合;也要關注多種方法的綜合運用,以提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實踐性原則。強調在體驗中獲取知識,在調查、考察、實驗、探究、設計、操作、製作、服務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3.自主性原則。強調學生自主選擇活動目標、活動內容、活動方式及指導教師,自己制定活動方案、開展實踐和表達結果。教師的指導應有利於學生自主活動的開展和深化。
4.開放性原則。強調面向學生的整個生活世界,在時間安排、主題確定、方法運用、活動操作和成果表達等方面有相當大的靈活性,為學生髮揮個性特長和才能提供廣闊的空間。
5.過程性原則。關注學生在過程中獲得的學習體驗和個性化表現,關注不斷生成的新的目標和主題,關注實踐活動的方法、態度、體驗、誠信等。
三、主要措施
1、組織全體教師學習,動員全體教師參與校本課程開發。
2、制定校本課程開發和管理制度,以規範學校校本課程的開發和管理工作,使校本課程開發納入教師業務考核中。
3、以教研組為單位確定本科組校本課程開發的方向。
4、評估學生對校本課程的需求,確定課程開發的重點。
5、動員全體教師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開設校本課程。
6、充分發揮校本研訓的作用,整合各科組教師的特長和優勢共同開發校本課程。
四、課程結構
按課程開設的培養目標分為人文素養類、科學素養類、生活技能類、身心素養類、藝術修養類、資訊科技類、學科競賽類七大類。
人文素養類:透過人文文化的學習,提升學生人文文化品質,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培養學生與人合作和進行交流的能力。
科學素養類:透過各種科技自然活動,培養學生科學思考的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勇於探索、敢於創新的科學精神。
生活技能類:透過生活知識的學習,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提高學生生活的質量。
身心素質類:透過體育專案和心理健康輔導,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提高。
藝術修養類:透過藝術活動,陶冶學生情操,增強藝術修養,培養學生髮現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審美能力。
資訊科技類:透過學習電腦操作知識,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綜合學習、研究性學習的能力。
學科競賽類:以學科競賽來培養學生進取創新精神,科學探索精神。
五、選課方法
學生選課分以下幾步走:
1、向學生宣傳實施校本課程的意義,激發學生參與校本課程學習的積極性。
2、學校向學生公佈校本課程開設科目、指導教師及課程說明等,讓學生自由、自主選擇課程。
3、先按正常教學班統計學生選課情況,再根據學生第一、第二志願,學校調整各校本課程科目學習人數,原則上組班不超過50人,低於20人不開班。
4、視學生選課情況及場地限制,按校本課程課時計劃表,有目的有計劃的實施校本課程。
六、教學評價
對校本課程的評價,學校遵循重過程、重應用、重親身體驗、重全員參與原則。
一要體現評價的過程性。將評價貫穿於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全過程,重點評價教師參與課程開發與實施的積極性,評價學生的參與與體會。
二要注意評價內容的豐富性。根據學生在校本課程中參與程度、學習態度、實踐體驗、方法和技能的掌握進行全面評價。
三要注重評價的激勵性。結合學生的活動過程及研究結果進行評價,鼓勵學生髮揮特長,施展才能,創設有利於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學習組織與學習環境。
四要強調評價手段的多樣性。評價採取教師評價與學生自評、互評相結合,書面材料評價與學生口頭評價、活動展示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等方法。
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10
一、校本課程開發的指導思想
校本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組成部分,搞好校本課程的開發是落實新課程的需要,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給學校的發展、給教師專業的發展、給學生個性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舞臺。學校堅持以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本,以興趣性、拓展性為主,發展學生個性為目標,讓課程適應和促進學生的發展,根據學校的辦學目標,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教學特色以及班莊豐富的資源優勢,認真做好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帶動學校師資隊伍建設與課程開發、管理、評價、教學資源開發等方面的和諧發展。
二、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
1、總目標:
發揮團隊合力,結合課改推進校本課程的開發和拓展課程建設,以課程建設拓展學生樂學的空間,突顯學科特色。
2、學生髮展目標:
在知識、品質、能力、個性等方面得到比較和諧、全面、可持續的發展,使學生的發展有更廣闊的空間。
3、教師發展目標:
學會學習、學會反思、學會創新,成為實踐的研究者,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4、重點突破:
以學校特色專案為基點,在和諧團隊氛圍下的開發校本課程,向各學科延伸。
三、組織與實施
1、成立校本課程開發研究領導工作小組。
組 長:xxx
校本課程開發的主要決策人和負責人,負責校本課程的總體策劃,宏觀調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實施。
副組長:xxx
組織實施校長決策及負責校本培訓、檢查校本課程實施、協調各部門的工作、組織教師編寫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師上課,實施課程計劃、對校本課程的研究和實
施進行指導、評估、調查、分析學生對校本課程的需求情況及對校本課程檔案整理工作等工作。
成 員:xxx xxx xxx xxx
領導小組主要職責:
①構思並制訂校本課程開發工作的總體規劃,做好指導、研究、實施、評估等工作。
②制訂校本課程管理的有關規章制度並組織實施和考核。
③組織教師進行校本課程的理論學習,規範教學行為,提高教育教學能力。 ④積累課改資料,及時提供教改資訊。
⑤經常深入校本課程實施課堂,指導開課、聽課、評課工作,和實施教師一起研究情況,幫助他們及時總結。
⑥做好校本課程實施的經驗或成果的推廣和應用。
四、校本課程開發的原則
1、人本性原則
校本課程觀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個性為根本出發點,把促進學生各項基本素質全面發展作為課程設計的中心,以整體、最佳化的課程結構觀為核心內容,在課程選擇使用上以人為本,重視學生的學習需求,尤其重視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尊重和滿足。
2、整體性原則
校本課程的開發要從整體上把握課程的目標與結構,校本課程的開發,學科課程應得到充分重視,活動課程應成為校本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開發潛在的課程資源,重視隱藏在課內外和校園文化中潛在的課程因素及對學生髮展的作用,使學生有較廣泛的興趣愛好及特長。
3、發展性原則
校本課程的最大價值在於促進學生成材、教師成長、學校發展、社會發展。學校利用自身資源,構建有本地特色的適合學生髮展的特色課程。
4、科學性原則
深入系統地學習與課程改革相關的理論,借鑑外來的有益經驗,結合本校實際,實事求是,以科學的精神和嚴謹的態度,解決實驗遇到的實際問題和困難,檢查調查研究,科學決策,邊實驗邊總結,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五、方法措施
1、充分調動教師參加課程開發的積極性,體現參與性。
2、充分利用校內外的教育資源,堅持校本化。
3、仔細研究《國家基礎教育改革指導綱要》,保證校本課程開發的方向性與探究性。
4、結合校本教研的管理模式,實施課程開發的研究和實踐。
六、校本課程開發計劃
1、發掘本地特色專案資源,發揮特色建立過程中的優勢,形成校本課程的生長點。
2、在1~6的年級實施,與日常教學相結合。
3、將課程內容與學生的實踐活動相結合,成為學校開展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
4、以學生和諧發展為出發點,明確校本課程的目標定位,完善課程體系,落實實施的途徑和方法。
5、逐步將校本課程納入學校課程管理體系,引導各年級實施拓展型課程的開發。
七、課程的實施
1、教師每學期應撰寫校本課程教案,並建立校本課程教師檔案袋。
2、課程的組織形式必須以學生為本,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意願,採用學生喜愛的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校本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創造寬鬆的活動環境,允許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方式表述,教師要重視學生的過程體驗,不能只重活動的結果。
4、教師必須在每次校本課程後,作好記錄,寫好教學反思。
5、課程的開發過程中,教師必須樹立檔案意識,對校本課程開發中的所有資料蒐集整理好,期末上交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以利總結、改進和推廣,並作好展示彙報工作。
八、校本課程的評價
1、成立校本課程評價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課題的檢查評價。
2、完善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申報制度。
3、教師組成校本課程開發團隊,積極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4、對校本課程的評價,應重視過程性評價,旨在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5、各任課教師每學期需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採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評價,評價學生對該學科學習的興趣需求、學習效果等。
6、對於參加校本課程開發的教師學校將給予適當的獎勵。
九、校本課程實施保障
1、學校對參加校本課程研究的教師在外出學習、教學研究校本教材編寫等方面提供物質支援。
2、設立校本課程實施的研究及獎勵經費。
3、學校對教師進行必要的課程理論培訓。
4、保證實施教師的研究時間,研究空間。
5、鼓勵教師撰寫心得體會,包括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
6、在教師考評上充分肯定教師校本課程實施的成果。
7、學校對實施教師應做好各類設施的提供,如校園網等,為校本課程的順利開設準備物質條件。
8、對教師開發的校本課程,學校應組織評選,優秀的校本課程,鉛印成冊,並予以獎勵。教師開發出的校本課程的成果記錄在教師業務檔案。
9、根據師資培訓工作的要求,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創造條件,讓教師認真參與培訓,做到有計劃、有目標、有考核、有成效,並建立科學合理的獎勵制度。
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11
自自治區書法教育學校在我校掛牌後,我校進行了不懈地努力,並深入開展了系列活動;本學期,經學校研究將書法教育作為校本課程的內容進行進一步地深入和落實,實施方案具體概括為:三落實一展示。
一、學校書法課程的落實。
學校將各班的閱讀課改為書法教育課。一二年級為每週兩節,三至六年級為每週一節,以及每天下午到校後的10分鐘。
二、教師教授的落實。
1、教師要根據所帶班級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怎麼教,教什麼,做到胸中有數。
2、每位書法教師要透過不斷地學習、培訓來提升自身的書寫水平,老師們雖然也是剛剛起步,但在學習後去指導學生是沒什麼問題的。
3、書法教師可以透過網路等渠道,去獲取書法的書寫方法,做好上好每節課的準備。
4、老師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體,進行課件書法演示或教師書寫方法的示範,以此來引導學生。
5、課堂上要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練習充分結合起來,不可以只練不教,盲目練習。
三、學生學習的落實。
1、要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從具體筆畫的練習到字的練習逐步推進。
2、學生要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練習,做到持之以恆。
3、動員和鼓勵學生在課後進行鞏固練習,不斷提高書寫水平。
四、展示
每學期,要組織一次學生書法展示活動,全校師生共同參與,同時也將此作為對教師考核的一項內容。我想只要我們共同去努力,書法教育將成為我校校本課程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五、開展時間:
從本學期3月8日開始進行。
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12
一、指導思想
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加深對傳統優秀文化的理解,增進學識修養,提高寫字技能為目標,培養學生正確、規範、美觀地書寫祖國文字,並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二、教學目標
1、進一步形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1)首先,要想寫好字就一定要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
坐著寫字的時候,身子要正而直,兩肩齊平,胸部挺起,頭部要端正,稍微向前,不要歪斜;兩臀要自然撐開,右手執筆,雙腳要自然放平,踏穩,不要交叉或踮腳尖。
(2)正確的書寫姿勢,不但跟寫字有密切關係,而且對身體健康也很有好處,所以一定要格外重視,並注意養成良好的習慣。
2、掌握漢字基本筆畫和一些常見的偏旁部首。
3、瞭解古代書法家的故事,激發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
4、對學生的書寫提出嚴格的要求:“規範端正、整潔美觀”
5、學習簡單的章法佈局,嘗試完整作品的書寫。
三、教學內容及時間安排
1、七年級教學內容安排
四、書法校本課程中書寫訓練的要求
任課教師以校本教材為教學內容,除了落實備課、講課的環節外,還要重視書寫中的訓練事項,教學每週一課時,每週完成作業兩頁紙,平時作業可以參照語文同步訓練酌情佈置,要落實好每天一練。
五、教學措施
為了體現學生一個事情的書法學習程度和訓練結果,在校內外可開展一些形式多樣的書法比賽,書法服務活動,如現場書法比賽、書法作品展覽,開闢班級寫字園地、校園書法宣傳欄等等。再就是讓他們抄寫專欄、辦手抄報等,這樣可以給學生提供鍛鍊的機會,是一些書法素質好、水平高的學生一展才華,以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和優良品質。
六、書法課題研究與教研活動安排
20xx年9月:
1、安排課程表,確定分擔班級,明確教學要求
2、制定教學總體計劃(學年)和各班的具體計劃(學期)
3、公開講授研究課(王景、汪建斌)
4、組織天河中學第五屆硬筆書法比賽
5、制定毛筆書法興趣小組教學活動方案
6、迎接市級課題的開題評估
20xx年10月:
開展書法課題研究中“教育觀察方法”專題研討活動
20xx年11月:
開展天河中學第二輪書法教育專題教學活動
書法專業課:王景、餘國鴻、汪建斌、段詩文
書法文化課:胡俊玲、佔才勇、彭正軍
書法活動課:張勇、葉大俊、王新春
20xx年12月:
1、組織書法作品參觀活動
2、組織古代書法作品印刷品欣賞教學活動
3、公開講授研究課(段詩文、王景、餘國鴻)
20xx年1月:
1、開展書法課題研究中“成果表達”專題研討活動
2、七、八年級書法教學總結研討
3、課題研究第二階段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