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校本課程實施方案範文(通用11篇)

最新校本課程實施方案範文(通用11篇)

  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指的是為某一次行動所制定的計劃類文書。你知道什麼樣的方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最新校本課程實施方案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最新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1

  為切實做好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工作,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使學生有一技之長,為學生終身發展打好基礎。根據我校經濟、文化等資源,考慮學生多樣化、全面化、持續性發展的需要,決定設定以乒乓球為中心的校本課程,體現學校的辦學特色。

  一、指導思想

  本課程是學校依據自己的辦學理念、辦學特色、資源狀況以及學生、家長、社會的需求自主開設的課程,由學校統一安排,學生自主參加,以學生自主參與為主,以體驗性學習實踐活動為主要特徵的新型課程。對培養學生的興趣特長,創新思維習慣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提高教師課程建設與開發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注重普及,在提高與普及的統一中推動乒乓球運動的發展,致力於營造濃厚的乒乓球文化氛圍,以球育德,以球益智,以球練志,以球養性,以球會友,以球興校。透過發展師生乒乓球運動,激發學校活力,“突破一點,帶動全域性”,抓好乒乓球特色,打造柳堡鎮柳堡學校品牌。

  二、調查分析

  校本課程開發充分注重主體性、合作性、選擇性、開放性、特色性和創造性,教師與家長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經多次與教師、家長總結生活與教學的經驗、智慧等,瞭解和掌握教師與部分家長的個性特長;經過調查、分析,瞭解學生的生活、經驗、需求、興趣、愛好、目前學習的基礎及今後的發展走向;調查學校附近的社群現狀等因素。結果顯示,絕大部分被調查物件認為以乒乓球為中心,輻射到田徑、書法、繪畫、儀表等校本課程開設,富有地方特色和鄉土氣息,能使學生的愛好、興趣得到發揮與培養;既體現了新基礎課程與校本課程的整合、延續、補充,又能培養學生多方面的品質和能力。

  三、背景分析

  1、良好的歷史論證。我校自1998年以來,一直參加縣舉行的乒乓球比賽,且每年都取得前幾名的成績,我校乒乓球運動有多年的歷史,乒乓球運動氛圍和訓練基礎全面形成,學生參與積極性較高。

  2、硬體基礎設施齊全。有專門的訓練室,室內乒乓球檯共4付,基本適應學校訓練。

  3、教練隊伍合理。建設低、中、高年級三階段訓練梯隊,建立專職和兼職教練機制,建設合理的陪練隊伍。

  4、社會支援。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加強了社會乒乓球力量的吸收。

  5、家長認可。學生家長充分認識到乒乓球運動的積極意義,認識到乒乓球訓練對孩子的發展的重要性,他們從經濟上、訓練上都給予足夠理解和支援。

  四、總體目標

  校本課程的開發,將更加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形成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培養學生收集、分析、整理資訊、解決問題及欣賞、創造、實踐和創新能力,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因此,“(為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奠定基礎,讓學生練好基本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審美、學會創造。)”這是我校乒乓球校本課程開發的總目標。

  五、校本課程開發的原則

  1.主體性原則。學校是校本課程開發的主體,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的作用,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讓學生樂於參與,多給學生創造空間,尊重學生的意願,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2.靈活開放性原則。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創造促使兒童發展的空間、因材施教,靈活選擇,調整教學內容、方法、程式,以生成性課程資源為主,在實施校本課程的實踐過程中,充分體現目標多元化、內容的寬泛性、廣域性和可變性。

  3.整體最佳化性原則。拓寬知識領域,將校本課程與各學科的縱向、橫向的各個部分進行最佳化整合,形成最佳課程結構,發揮校本課程的最大功能。

  4.活動、實踐、探究性原則。體現在教學形式上要以學生自主參與,積極活動、勇於實踐、探索為主,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圍繞問題大膽探究的意識和實驗摸索的精神,著眼於養成習慣,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

  5.整合性原則,校本課程的編制應致力於對學科知識的融會貫通與綜合運用,讓學生獲得完整的知識,透過實踐取得深刻的體會和豐富的經驗。

  6.特色性原則

  在校本課程的開發中,學校應揚長避短,針對學校具體情況,走向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材設計,充分發揮學校作為課程決策中心的作用,最大限度的切合每一位學生的性格特徵、生活經驗和文化背景,同時注意學校當地社群的特點,充分考慮本地區的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等。校本課程的開發使學校獲取課程自我更新的機會,從而辦出特色學校,彰顯學校特色。

  六、基本結構

  包括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訓練和技戰術訓練幾大部分。

  1.基本知識:乒乓球發展簡史,乒乓球基本常識。

  2.基本技能訓練:基礎動作訓練(攻球、推擋、搓球、拉球等)。

  3.技戰術訓練:推側撲,逢斜變直、逢直變斜,調左壓右、調右壓左等等。

  七、組織實施

  1.成立了校本課程研究領導工作小組。

  組長:邢恩鋒(校長),校本課程開發的主要決策人和負責人,負責校本課程的總體策劃,宏觀調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實施。

  副組長:劉玉東(副校長),負責起草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方案,指導乒乓球校本課程的研究和實施工作。

  成員:馬雲徵(副校長),主管校本課程的教師培訓工作和校本課題問題的具體研究。汪立長(少先隊大隊輔導員),負責調查、分析學生對校本課程的意見和建議,提出針對性的意見並組織實施。

  2.成立校本課程工作研究小組

  組長:(副校長)

  副組長:(教科室副校長,分管音、體、美教學)

  成員:(體育教師,負責校本課程編輯並主抓乒乓球校本課程的實施)(體育教師,負責校本課程編輯及教師培訓)

  3.實施層次

  學校在抓好乒乓球課堂教學主陣地的同時,把乒乓球教學向課處延伸,組建校級、班級乒乓球隊,定期開展活動。課程實施分三個層次:

  (1)面向全體學生。在各年級開展乒乓球教學,低年級每週開設一節乒乓球課,加強乒乓球課堂教學的研究。

  (2)建立班級乒乓球隊。各班開展乒乓球活動,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願報名參加,利用課餘時間深入學習乒乓球。每學期開展班級乒乓球比賽。

  (3)建立校級乒乓球隊。選拔優秀苗子,進一步訓練提高,利用課外活動進行訓練,提高技戰術水平,提高競技能力。

  4.師資培訓

  校本課程需要的教師立足於學校內部,對部分教師進行培訓,內容重點在兩個方面:一是對教師進行校本課程理論的培訓,讓教師初步掌握校本課程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確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常識、課程探究等基本原理,為課程開發提供理論依據;二是對教師進行專業知識培訓,不斷拓寬其知識面,構建教師的知識結構,為課程開發提供知識和智力上的支援。三是對教師進行乒乓球技能訓練,形成實施課程的基本能力。

  5.撰寫校本課程教案

  負責校本課程的教師首先寫出校本課程教案,交給校本課程工作研究小組初審。教案要有以下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課前準備、教學過程及活動安排、教學效果等。

  6、具體訓練措施

  (1)加強領導,健全組織機構。校長親自抓,各部門齊抓共管,體育教研組具體落實訓練計劃。同時,加強教練隊伍培訓,最佳化師資隊伍,聘請兼職教練、陪練,形成協調配置的教練隊伍,提高訓練的水平。

  (2)加大投入,加強硬體建設。積極爭取上級支援,建成較大規模的乒乓球訓練館,功能齊全,裝置優良,為打造品牌奠定硬體基礎。

  (3)加強課堂教學研究,抓好普及。學校開設乒乓球課,編寫乒乓球校本課程,把乒乓球課程作為特色課程來開發,發揮課堂基地作用,進行趣味性、科學性、系統性的訓練。

  (4)科學選苗,夯實基礎,建好乒乓球梯隊,成立校中心隊。隊員從一年級到九年級分成低、中、高三個梯隊。班級成立班級乒乓球隊,每年代表班級參加學校“乒乓球文化周”的比賽活動。

  (5)乒乓球文化建設,陶冶性情。創辦“我愛乒乓球”為主題的乒乓球報,激勵學生們關注、熱愛乒乓球。編練乒乓球操,把乒乓球基本動作、韻律操動作融為一體。編唱乒乓球歌,講述乒乓球名家故事,讀乒乓球世界冠軍故事,營造良好的乒乓球運動校園文化氛圍。

  (6)突破校本的訓練模式,拓寬訓練視野。一是請專家到我校指導訓練,二是派教師外出培訓,同時,選送基礎好的苗子隊員到專業訓練基地培訓,形成動態的訓練機制。

  (7)積極組織參加各種比賽,提高競技水平。參加每年的市校長杯乒乓球比賽,並積極參加縣組織的乒乓球比賽。

  八、評價方法

  1.對教師的評價

  透過聽課,查閱資料,調查訪問等形式,對教師進行考核,並記入教師業務檔案,主要是透過四看:看學生選擇訓練的人數;看學生訓練過程中的發展程度;看領導、教師、家長對訓練的反響;看學生問卷調查的結果。

  (1)教師做到“四有”: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有對學生的考勤評價記錄。

  (2)教師應該按學校《校本課程開發綱要》的要求,完成周期內規定的教學任務,達到校本課程規定的課時數與教學目標。

  (3)教師應有資料意識,整理學生學習檔案、妥善保管學生訓練成果資料袋。

  (4)任課教師要認真寫好教學反思,及時總結經驗。

  2.對學生的評價

  對學生的評價主要採取三看:看學生訓練的學時總量;看學生在訓練過程中的表現、態度等;看學生的訓練成果。

  (1)校本課程不採用書面考試或考查方法,但要做好考勤評價記錄。

  (2)教師根據學生參與學習、實踐、探究的態度及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成效進行評價,採用“優秀、良好、繼續努力”的正面評價形式。

  (3)學生成果可透過隊內交流、學校比賽等多種形式展示,成績優秀者可將其成果記入學生學籍檔案。

  九、保障措施

  1.學校將請本校有特長的老師及社會人士任專兼職教師,作為專業指導小組,並根據活動的需要聘請社會上有專長者作為校外輔導員。

  2.學校提供或幫助解決活動所需要的器材、資料、場地以及人員的聯絡。

  3.學生的校外活動要在指導教師參與的情況下展開,並爭取社會有關部門和學生家長的支援和參與,教育學生注意活動中的安全問題。

  十、乒乓球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取得的成果

  學校乒乓球隊自1998年建隊以來,共獲得縣中小學生乒乓球比賽的八項男女團體和單打冠軍,一次獲市校長杯第六名。目前,我校正對乒乓球校本課程的實施與建設進行認真總結與調整,以乒乓球運動為突破口,努力建設特色化校本課程,努力打造學校辦學品牌。

  最新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2

  校本課程是學校自主開發的一門課程,由學生自主參加,以學生活動為主,它與必修課程一起構成學校課程體系。但它與必修課程在內容、要求的深廣程度和活動形式的靈活程度等方面又不盡相同。校本課程更突出學生的自主性、自願性和靈活性。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要求,學校開發的校本課程將對培養學生的興趣特長、創新思維習慣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對發現和培養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一、培養目標

  1、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發展個性特長。

  2、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和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增進身心健康。

  4、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精神,學習和掌握科學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能力,使學生熱愛學校生活,適應社會。

  二、教學原則

  校本課程與其他課程一樣,都是由學生全員參加的學校教育活動,在遵循一般教學原則的同時,還要考慮到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在教學上還應注意以下原則:

  1、主體性原則: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處於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學生主動參與,充分張揚個性,展露才華,達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2、自願性原則:學生在“自選”科目時,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意願,報名後按各自選擇編組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

  3、開放性原則:體現在目標的多元化、內容的寬泛性、即時性,時間空間的廣域性、可變性,評價的主體性、差異性。

  4、實踐性原則:實踐是提高英語和特長髮展的主要活動。要勇於實踐、積極思考,要做到手腦口並用,邊思邊練,增強學習效果,鼓勵教師與學生邊學習、邊實踐、邊提高。

  5、個性化原則:要適應不同層次教師、學生的不同知識水平和心理特徵,對教師的培訓要因人而異;對學生要因材施教,藉助其在興趣、意志、品格等方面的心理優勢,鼓勵其不斷創造、不斷提高,促進其人格和諧發展。

  6、校內外結合的原則:校本課程的學習在學校、家庭和社群活動中都起重要的作用。必須走校內外相結合的道路,才能提高校本課程的學習效益。

  7、趣味性原則: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採取靈活多樣的訓練方式和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給學生創造展示自我特長的平臺,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學生選課方法學生選課分以下幾步走:

  1、向學生宣傳實施校本課程的意義,激發學生參與校本課程學習的積極性。

  2、學校向學生公佈校本課程開設科目、指導教師及課程說明等,讓學生自由、自主選擇課程。

  3、視學生選課情況及場地限制,按校本課程課時計劃表,有目的有計劃的實施校本課程。

  四、課程實施方法

  校本課程實施原則:學校統籌規劃,教師自主實施,學校監督檢查,教師總結反饋。

  1、學校透過問卷調查等形式,瞭解各門課程的選課人數等,以便於規劃實施校本課程。

  2、學校對已開發的校本課程統一制定課時計劃,對任課教師、教學場地等規劃設計。

  3、任課教師根椐課時計劃,自已組織學生,聯絡場地、器材等,實施課程。

  4、任課教師對學生參與學習情況進行總結評價;並對自已的教學反饋總結,以利於今後的校本課程教學。

  五、教學形式

  作為一門以學生實踐為主的課程,它的教育方式勢必要打破固有的教學模式,教師要儘可能給學生更大的自主活動餘地以及更多的相互交流的機會。在教學上應採用以下形式:

  1、課堂活動式:主要是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共同探討和學習。

  2、課外活動式:組織相應的課外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習等。

  3、體驗式:透過學生的製作、調查等方式進行等;

  六、課時安排:

  校本課程每週一課時,在課程表中體現。

  七、教學內容

  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學校目前安排如下教學內容:開設藝術、體育、文學、科技實踐等共12個門類,有手工製作、泥塑、硬筆書法、軟筆書法、兒童畫、國畫、球類訓練、詩詞選讀、美文賞析、動畫製作等共18個班。

  八、教學評價

  1、教師評價:

  (1)學生選擇的人數。教師要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有記載、有考勤評價記錄。

  (2)學生實際接受的效果。教師應妥善儲存學生作業、作品及在活動中、競賽中取得成績的資料。

  (3)領導與教師聽課後的評價。主要是四看:一看學生實際接受的效果,二看領導與教師聽課後的反映,三看學生問卷調查的結果,四看教師的教學案例、教案等。

  2、學生評價:

  (1)校本課程不採用書面的`考試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評價記錄。

  (2)教師根據每個學生參加學習的態度進行評價,可分為“優秀”、“良好”、“加油”作記錄,作為"優秀學生"評比條件。

  (3)學習的成果。學生成果透過實踐創作、作品鑑定、競賽、評比、彙報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績優異者給予獎勵。

  九、師資培訓

  隨著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的深化,校本裸程的內容和形式將越來越豐富多樣。在職教師能否適應與承擔新課程的教學任務,已成為提高校本課程教學質量的關鍵。根據學校在職教師的現狀,特制訂目前師資培訓的計劃與方法。

  1、走出去--參加市內外有關單位組織的培訓。

  2、請進來--聘請校外有關師資。

  3、老帶新--透過名師帶教;培養青年教師。

  4、自學--透過提供書籍、資料、器材,經過一段時間學習,掌握一門或幾門校本課程教學能力。

  十、教材建設

  滿足學生的需要,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校本課程的教材必不可少,在現有的校本教材的基礎上,需要任課教師進行大量創造性的勞動,以豐富的實踐為基礎,參考有關資料,自己動手編寫教材,學校進行教材的刊印,保證校本課程的可持續發展。

  十一、配套措施

  1、教導處、年級組、教研組要積極幫助教師制訂好教學計劃,負責協調安排和組織指導教學計劃的執行。

  2、學校聘請社會有關人員擔任部分課程的教學,邀請市、區教研中心領導到校指導工作。

  3、校本課程與必修課程一樣,計入教師工作量。

  4、學校保證課程開展必需的經費、器材等物質條件。

  十二、運作機制

  1、管理網路:校長(副校長)→教導主任、辦公室主任、總務主任、政教主任→年級組長、教研組長、班主任、校本課程教師。

  2、運作流程:制訂計劃→動員→“自選”→編組→完成學習→成果展示與評估→小結→組織教師制定教學進度→研究教學模式→進行備課活動教學→小結

  最新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3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精神,確立現代教育觀、課程觀、質量觀,利用課程分級管理的體制,最佳化學校課程結構,把“以學生髮展為本,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作為課程基本理念,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根據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精心組織,紮實有效地開展新課程改革實驗,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二、實施目標

  以課改為載體,在校本課程開發中,做到以師生為主體,以人的發展為核心,以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目標,積極發展學生個性,全面落實素質教育,樹立學生自主學習的信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善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磨練學生的意志,使學生形成知難而進的品格,消除畏難心理;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因勢利導,促使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讓師生與課改同成長。

  三、校本課程組織機構

  1、課程開發領導小組(負責課程的初步審議)

  組長:xxx(校長)

  副組長:xxx(教導主任)xxx(政教主任)

  組員:班主任、學科組長

  2、課程開發研究小組(負責課程的具體開發)

  組長:xxx(教導主任)xxx(政教主任)

  副組長:學科組長

  音樂、美術、體育、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等相關教師

  3、課程實施督察小組(負責課程實施的督察)

  組長:xxx(校長)

  副組長:政教主任年級主任

  組員:班主任、學科組長

  四、課程內容

  從學生的興趣出發,以學校為基地,充分利用我校的教育資源優勢,努力發掘本地教育資源,開發出多樣性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擬設定符合學生興趣、需求、促進學生髮展的七大類課程:

  1、認知類:認識自身以及身邊的人、事及事物(尺寸、重量、年齡、生日等)

  2、欣賞製作類(攝影、剪紙、摺紙、麵食製作、繪畫、圖片——當地名勝風景)

  3、音樂類(民歌、小曲調、樂曲、舞蹈等)

  4、體育類(球類、跳繩、毽子等規則、技能)

  5、禮儀教育(道德規範、文明用語、語言藝術、常用交際用語、英語常用交際口語等。)

  6、地方人文(本縣歷史名人故事、縣名及村名的由來及變遷等。)

  7、資訊科技(計算機基本知識及技能)

  五、實施辦法

  1、據校本課程開發指南所確定的基本原則對教師及其提供的課程材料進行綜合評估,確定開設科目和開設時間。

  2、布初評透過的校本課程科目及教師名單,推出校本課開設科目選單供學生詢問和選擇。

  3、加強校本課程的計劃性。開學初始認真制訂教學計劃,確定教學內容的框架。日常的教學工作必須根據教學計劃展開,做到認真備課、上課、考核,充分發揮校本課程的育人功能。

  4、選擇有特長,有事業心、有創新精神的年輕教師,擔任校本課程的教學工作,定期組織他們學習“課程理論”,掌握校本課程的管理原則和實施方法,逐步提高他們的實踐水平。

  5、重教師和學生的參與過程,給教師和學生一個客觀評價,以激勵性評價為主。

  6、在開展課程研究的過程中請有關專家和上級領導及時指導、幫助,以使課題研究獲得成功。

  六、課程評價

  (一)對課程的評價

  每學期結束時,學校要召開任課教師會議,聽取任課教師對課程建設的意見,及時修正不足,完善方案;同時,要對實施的年級進行問卷調查或召開座談會,關注學生喜好的程度,也聽取學生乃至家長、社會人士的建議和意見。

  (二)對學生的評價

  在該課程中,對學生的評價主要是過程性評價。一是建立成長檔案袋,讓學生自己收集學習過程中反映自己成長的資料,如學習時收集到的故事、照片,辦的剪貼報,寫的採訪日記、調查報告,家長、教師、社會人士的評價等。二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設計相應的評價表,隨時進行評價。最後在一學期結束時,進行終結性的評價,評價的形式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體現多樣性。

  (三)對教師的評價

  一是教師自我反思性評價:每一個主題內容的教學完成後,認真進行反思總結

  二是教學督察評價:學校重點檢查備課、教師收集的資料及課堂教學。

  總之,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就是我們不斷學習、發展、成長的過程。我們願繼續努力,積極投身於課程改革的洪流中,去開拓、去創新,用智慧和汗水譜寫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新篇章。

  最新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4

  一、指導思想

  “以生為本、以學為本、以素質為本、讓每個學生成為最好的自己”是我校的辦學理念,我校以“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求,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為宗旨,以“我的課程我喜歡”為主題,以“讓多彩的課堂伴隨孩子的童年,讓美麗的校園成為孩子的舞臺”為目標,紮紮實實開展了校本課程的實踐與探索。在未來三年,我們努力構建邱皮溝小學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空間,透過課程讓每一個邱小學子在成為最好的自己的人生旅程中向前邁進一大步。

  二、總體目標

  1、開發具有學校特點的能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校本課程,形成必修課和選修課共存的校本課程體系。

  2、調動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儘可能滿足大多數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努力開設能全面促進學生和諧發展的多樣化校本課程,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成為最好的自己上向前邁出一大步。

  3、透過校本課程的開發,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自我完善的能力,培養學生合作交流意識,提高學生的競爭能力和創新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知識領域,陶冶情操,為美好人生奠基。

  4、從適應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求出發,以學生自主、快樂、健康、全面發展為目標,構建並有效實施一套旨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綜合實踐能力的開放型校本課程。

  三、課程原則

  1、主體性:課程開發的主體是教師,教師可以與學校領導共同研究探討編集適合學生髮展的校本教材。

  2、合作性:課程開發是一種集體配合的事業,學校課程更是如此,在整個開發過程中教師要與校長、主任、同事、學生、家長等通力合作,發揮群體智慧。

  3、民主性:學校校長、教師、學生、家長構成學校教育的“共同體”,成為學校課程開發的主體。要開發什麼課程、學生需要學什麼,喜歡學什麼,“共同體”裡教師、家長最清楚。因此,在開發過程中,應廣泛聽取他們的意見,形成一個民主氛圍。

  4、選擇性:課程開發要有利於學生全面而主動的發展,讓每一位學生的潛能都獲得充分和諧的發展和個性得到張揚。儘量為學生提供多樣化、可供選擇的課程,適應學生的需要、興趣和經驗。

  5、開放性:課程開發在資源方面,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包括學校、家庭、社群等多方面的資源;在開發主體方面,要充分調動教師、家長、主任、校長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參與課程開發的積極性,共同進行課程建設。

  6、靈活性:採用自編教材,立足本校實際,立足課堂實際,立足學生實際,量力而行,逐步完善。

  四、組織機構:

  校本課程開發工作組織機構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五、課程實施的主要階段和步驟:

  1、啟動階段:20xx年9月—20xx年3月

  (1)啟動、籌備。

  (2)評議、稽核。

  2、實施階段:20xx年3月—20xx年3月

  第一階段:20xx年3月—20xx年9月開題、選題,形成《校本課程建設方案》,初步實施《方案》。

  第二階段:20xx年9月—20xx年9月

  全面實施《方案》,深入展開“校本課程建設研究”課題實驗。

  第三階段:20xx年9月—20xx年9月

  繼續深入展開校本課程研究,及時總結研究成果,並以此轉化為教育常規,形成完整的校本課程體系;同時,認真查詢和梳理存在問題,提出改進建議。

  3、總結階段:20xx年3月—20xx年9月

  做好師生課題實驗成果、經驗總結工作;學校、師生各種資料歸檔。

  六、校本課程評價:

  1、評價設想

  加強對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的評價,是提高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質量的保證。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學習目標的達成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校本課程的目標和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教學設計,最佳化教學過程,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和課程建設的發展。

  發揮評價對教師教學的促進作用,嘗試建立一種全面評定教師教學業績的體系。堅持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把自我評價、同行評價、學生評價、領導評價結合起來;堅持評價方式的多樣化,把結果評價與過程評價、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結合起來;堅持評價內容的多維化。

  發揮評價對學生素質發展的激勵功能。評價的內容應側重態度與能力,減少量化,多進行分析性的評價。要在學生活動的情景中評價學生,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背景進行個性化評價。同時,要幫助學生學會自我評價。評價的形式以成長記錄為主,要體現過程。

  2、學生評價:學生學習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主要是對學生實施鼓勵性評價,評價的出發點是找出學生的優點。評價的方式是鼓勵和表揚,以學生個體為主要評價標準,強調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發展。小組評價主要是採取捆綁式評價:最有實力的小組、進步最大的小組、幫扶最好的小組等。

  3、教師評價:對授課教師的授課,透過聽課、導學案,體會、反思、查閱各種資料、調查訪問等形式對教師進行考核,並記入業務檔案。還要看學生實際接受的效果,學生的進步和發展,學生素質和能力的提高。評價採取教師評價與學生自評、互評相結合,書面材料評價與學生口頭評價、活動展示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等方法。

  七、校本課程管理

  1、學校領導高度重視,親歷躬行。成立以範文華校長為領導的校本課程管理領導小組、開發研究小組、校本課程開發與管理等領導機構,確保校本課程實施的良性執行。校領導帶頭進行校本課程的開發、實施,做好示範。

  2、規範學校課程管理秩序。在學校課程實施過程中,由校長負責學校課程之間的整體協調,同時做好監控工作;教導處根據各類課程計劃制定教學(活動)計劃、進度和實施方案,組織實施;教師認真進行教學,撰寫課程實施的教學(活動)案例,及時總結反思;教務處及時整理,儲存教學(活動)的相關資料及取得的成績證明。學校每學期召開學校課程研討會、教學觀摩會,交流教師的成功經驗,解決存在的問題,總結學校課程的實施情況。“學校課程開發工作組”參與課程實施的全過程,瞭解具體情況,召開分析會,總結經驗。“學校課程評估工作組”隨機參與教學(活動),瞭解活動程序,每學期結束對學校課程的實施情況進行評價。

  3、進一步拓寬學校教育資源,加強圖書館、實驗室、功能教室等設施的建設,合理配製各種教學裝置,對現有對現有教育資源整理充實,妥善安排,統一調配。

  4、時間上的保證。在開足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基礎上,把每週五下午第一節課定為校本課程活動時間。

  八、學校課程保障措施

  (1)獎勵制度。根據教師的課程開發的態度、能力以及實施效果對教師進行團體獎勵或個人獎勵。

  (2)教研製度。每週安排固定的時間進行分學科的教研活動,研討學校課程的實施情況,針對課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3)質量監測制度。教導處根據教學流程管理的要求對課程實施情況進行定期檢查,提出意見或建議,確保學校課程的有效實施。

  (4)隊伍保障。組織教師認真學習理論,深刻領會課程精神內涵。開展教師培訓促進教師教育觀念轉變的同時,鼓勵、支援教師研究課程實施的規律,提高開發與實施課程的能力,進行課題研究。

  (5)經費保障。實行經費傾斜政策。籌措資金優先用於課程開發,裝置添置,印刷、或出版成熟的開發校本課程教學最新資料。

  最新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5

  一、指導思想

  為了更好利用我校國家級課題《學校文明禮儀普及教育與提高學生素質》的研究成果,全面推行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生守則(修訂)》、《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修訂)》,真正突出德育教育的首要地位,切實改變目前師生存在的一些言行不文明、儀表不端正的不良行為習慣,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提高中學生文明禮儀素質,提升華傑雙語學校師生的文明形象,建設和諧團結向上的人文環境,現制定我校文明禮儀教育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二、活動意義

  禮儀是人類為維繫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範,它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中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的,並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文明禮儀教育以滿足學校需要為切入點,以服務學生主體健康發展為目標,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教育作用,遵從德育教育從認知、自覺規範到行為自律的教育過陳,積極開展德育實踐,對於學校文明習慣的養成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活動內容

  在我校進行文明禮儀養成教育,就是教會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相處”,教學生學會與現代社會相適應的具有現代文明內涵的社會生活規範,培養學生具有高雅、得體、大方、文明的涵養,它包括文明行為、文明習慣、文明語言、文明衣著,禮貌修養,乃至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等.我們將學習禮儀、實踐禮儀、展示禮儀和宣傳禮儀貫穿於整個主題宣傳教育實踐活動的全過程.

  (一)學習禮儀

  讓學生了解和掌握與自己日常生活和學習密切相關的校園禮儀、家庭禮儀和社會禮儀等方面的知識,透過自學我校的《文明禮儀行為規範》校本課程,提高學生自身素質.

  (二)實踐禮儀

  讓每個學生都廣泛參與到主題宣傳教育活動中來,在參與和體驗中成為文明禮儀的宣傳者、實踐者、示範者.各班級開展系列活動,促進禮儀學習,評選文明禮儀標兵.

  (三)展示禮儀

  透過開展校園禮儀知識競賽、演講比賽,講身邊發生的禮儀故事,評選班級各項“禮儀之星”活動,展現學校在教育實踐活動中的階段性成果.

  (四)宣傳禮儀

  透過校本課程培訓文明禮儀宣傳員,面向家庭、社會進行社會禮儀知識的宣傳,營造手拉手、共創文明校園的良好氛圍.

  四、活動安排:

  以校園禮儀為重要內容,以校本課程為線索,以禮儀、禮貌、禮節教育和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為重點,使學生逐步養成尊敬師長;主動問好;把紙屑扔進垃圾桶;不說髒話;不隨地吐痰等方面的禮儀行為.我校要依託學校文化建設的平臺,策劃、養成、固化學校文明禮儀,使學生逐步養成富有學校特色的文明禮儀規範.

  第一階段(10月份):學習禮儀知識,向不文明行為告別

  1、各班組織開展“學禮儀、講美德,做文明學生”主題班團會,進行大討論,有計劃開好校本課程.

  2、開展“讀百家箴言,摘禮儀佳句”的讀書活動.組織學生網上或書報雜誌等收集相關資料,各班整理並編寫出校本課程學習體會.

  3、年級組織進行文明禮儀知識競賽和表彰.

  4、舉行“校園不文明行為圖片展”

  5、舉行“中華傳統美德”專題講座,對學生進行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的教育,從文明的意識上對學生進行根本性的滲透.

  6、全校各班舉行“文明承諾一句話”活動,全校師生針對文明行為的某個方面,做出自己的承諾,寫下來在全班公佈,師生、同學之間相互學習、監督.

  第二階段(11月份):體驗禮儀內涵

  1、舉行一次校園禮儀知識競賽活動.

  2、進行一次“文明禮儀手抄報”大匯展.引導學生進一步領會禮儀內涵,實現自我教育的目的.

  3.開展“文明禮儀伴我行”踐行活動.

  ①、從最簡單的坐立行、語言、體態語言等方面入手開展“文明舉止伴我行”活動;

  ②、從孝敬父母、尊敬老師、關愛夥伴入手開展“尊長互敬伴我行”活動;

  ③、從學文明用語、說文明話入手開展“文明用語伴我行”活動;

  ④、從引導青少年文明上網、上健康網入手開展“文明上網伴我行”活動;

  ⑤、從日常生活中各種習慣的養成入手開展“文明習慣伴我行”活動.

  引導學生從學校、家庭踐行禮儀開始,然後擴大到社交禮儀,在此過程中做到躬行、內省,全面提高文明禮儀素養.

  第三階段(12月份):收穫禮儀習慣

  1、組織各年級分主題討論校本課程學習體會.七、八、九年級討論主題分別為家庭禮儀、學校禮儀和社交禮儀.

  2、開展“禮儀之星”評選活動.我校將評選出學期和學年度的“禮儀之星”,並在學校宣傳欄展示“禮儀之星”的先進事蹟,以榜樣力量來感化、激勵學生.

  3、開展“禮儀之星”表彰、聯歡會.表彰在本次活動中獲獎的班級及個人,並收集學生創作的作品進行篩選編排成節目,組織全校師生觀看演出.

  五、保障措施

  1、學校成立文明禮儀教育活動領導小組,加強對活動的組織與實施.

  組長:柏萍

  副組長:楊國詩

  成員:單進清、楊泗亮、杜軍方、趙峰、劉洪、謝佃春、劉保、張家成、李躍文、楊緒兵

  2、充分發揮校文明督導崗的監督作用,各班堅持文明禮儀日查日報制度,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3、組織力量,開發校本資源,編撰出《華傑雙語學校文明禮儀教育讀本》(初稿),並在總結禮儀實踐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充實和完善,以指導師生的文明禮儀行為.

  六、活動要求

  1、加大宣傳力度,創造濃厚的輿論氛圍.透過倡議書、廣播站、宣傳欄、班團隊會、國旗下講話等多種形式將主題宣傳教育實踐活動宣傳到每一位教師,每一個學生,並爭取家長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2、文明禮儀教育要長抓不懈,寓禮儀教育於各項主題教育活動之中,寓禮儀教育於課堂教學之中,抓好養成.各年級、各班一定要強化學生禮儀訓練,落實校本課程的開設,讓文明禮儀成為學生的習慣.

  3、加強師德建設,教師要學會“四個一”,即一張笑臉相迎、一句好話回應、一雙眼神鼓勵、一顆愛心相待.以身作則,做好學生的表率,起到帶頭和示範作用.

  4、各年級、各班要根據學校實施方案,結合班情,擬定出自己班級實施的具體方案,因需而搞,形式多樣,凸現特色.要作好記錄,每階段有一份主題活動設計及活動後的感想.要設立“文明禮儀監督崗”,加強日常文明禮儀行為的監督.

  最新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6

  一、指導思想

  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課程標準為指導,結合“著眼素質、紮實基礎、全面發展、辦出特色”的學校辦學宗旨和育人理念,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透過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指導學生等手段和途徑,讓每一位學生的個性都得到用心有效地發展,並以此為契機,爭創學校特色,努力提升教學質量,最終促使學校、教師、學生共同成長。

  二、開發目標

  1、堅持自願自主、靈活開放的原則,給學生想象、創造空間,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發展個性特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自我完善的潛力。

  2、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實現目標多元資料寬泛,用心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

  3、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和審美潛力,陶冶情操、增進身心健康,使學生熱愛生活,適應社會。

  4、透過校本課程的開發,進一步培養具有科研潛力和較高綜合素質的教師團隊。

  三、校本課程開發的主要資料

  1、基礎性課程:

  《‘五個一’養成教育》、《古詩詞鑑賞》、《智力數學》等。

  2、豐富性課程:

  《語文實踐》、《數字與生活》、《數字日記》、《好詞佳句》、《法在身邊》、《化學與健康》、《探索自然》等。

  3、發展性課程:

  根據本校實際狀況,用心開展興趣小組活動:計算機基礎應用、英語角、舞蹈、繪畫、書法、版報、廣播、寫作等。

  四、校本課程教材編寫要求

  為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潛力,我們將根據教師的個性特長,以教師豐富的實踐為基礎,選取參考有關資料,誘導教師透過超多的創造性勞動,自編或選編校本課程教材。學校主要是稽核、並適當資助教材的刊印整理,保證校本課程教材的科學、合理、有效。

  五、校本課程的開發步驟

  ㈠建立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㈡進行前期論證

  1、結合現有資源,透過問卷調查等形式徵集教師的意見,確定校本課程開發實施的具體科目及資料。

  2、就即將開發實施的校本課程徵求學生及家長的意見,考察所開發的課程是否貼合學生及家長的意願與需要,如貼合需要的,學校負責可行性論證;如不貼合的,則取消該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計劃。

  ㈢師資培訓

  隨著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的深化,校本課程的資料和形式將越來越豐富多樣。在職教師能否適應與承擔新課程的教學任務,已成為提高校本課程教學質量的關鍵。根據學校在職教師的現狀,特制訂目前師資培訓的計劃與方法。

  方式與途徑:

  1、培訓,參加各級培訓、觀摩和講座。

  2、實踐,開設示範課、開展專業研討。

  3、學習,學校帶給相應書籍資料和網路平臺,讓老師經過一段時光的學習,掌握一門或幾門校本課程教學潛力。

  資料:

  1、校本課程開發實施的理論指導。

  2、教師專業知識培訓。根據教師的個性特長,對擔任校本課程的教師進行相關專業知識培訓與輔導。

  ㈣撰寫校本課程綱要

  課程綱要闡明以下幾方面資料:

  1、課程目標,應全面、恰當、清晰地闡述課程涉及的目標與學習水平。

  2、課程資料或活動安排,根據教師開發的主題或科目作相應安排。

  3、課程實施,包括方法、組織形式、課時安排、場地、裝置、班組規模等。

  4、課程評價,主要對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定,涉及評定方式、記分方式、成績來源等。

  ㈤健全管理制度

  為確保校本課程開發質量,學校將進一步擬定相應的校本課程管理制度:

  1、校本課程開發審議制度;

  2、校本課程評價制度;

  3、校本課程管理崗位職責制等。

  ㈥配套措施

  1、教務處、教研組要用心幫忙教師制訂好教學計劃,負責協調安排和組織指導教學計劃的執行。

  2、學校將聘請社會有關人員擔任部分課程的教學,邀請教研部門領導到校指導工作。

  3、校本課程與必修課程一樣,計入教師工作量,工作實績載入業務檔案。

  4、學校儘可能保證課程開展必需的經費、器材等物質條件。

  5、完善管理網路和運作流程,確保我校校本課程從無到有,從有到精,儘快構成特色。

  六、校本課程的評價

  1、教師評價

  ⑴教師執教務必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有考勤評價記錄。

  ⑵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到達規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⑶教師應儲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料。

  ⑷任課教師要認真寫好教學案例,及時總結反思等。

  ⑸學校及時做好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監控和測評工作,參與聽、評課的指導,隨時調控校本課程的開發實施狀況。

  ⑹學校透過聽課、查閱資料、調查訪問等形式,每學期對教師考核,並記入業務檔案。

  2、學生評價

  校本課程對學生評價主要是發展性評價:

  一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如情感態度價值觀、用心性、參與狀況等,可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一般”等形式記錄在案,作為“優秀學生”評比條件。

  二看學生學習的成果展現,學生成果可透過實踐操作、作品、競賽、彙報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績優秀者予以表彰並收入成長記錄袋,記入學生成長報告冊及其它相關檔案內。

  最新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7

  一、指導思想

  為全面貫徹全教會精神,落實新的國家課程計劃,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強化學校特色,我校在切實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同時,根據校本課程的目標和要求,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我校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二、校本課程開發的目的和依據

  (一)目的:

  1、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

  由於長期的“應試教育”的影響,造成學生被動學習,不會學習,教學效率低,這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而且還影響了學生個性的發展,新課程的改革更是把“人的發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小學生正處在可塑性大、易於理解外來事物的刺激,便於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習慣的最佳時期。

  為了能使孩子們更好地成長,對他們加強藝術素養的培養,應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校於20xx年成立民族打擊樂團隊伍不斷壯大,堅持每週活動。目前已經初步構成以打擊樂為核心的民樂藝術特色。孩子們不僅僅有了一技之長,而且綜合素養得到顯著提高。

  2、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

  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使教師不僅僅是課程的實施者,而且成為課程的設計者、課程標準的制定者、教材的編制者,這些都要求教師不斷地去努力,認識課程、探索課程。研究學生,不僅僅要有紮實的基本功,專業的學科知識,精湛的教學藝術,還要有融會貫通的綜合潛力。校本課程的研發權給予了一線的教師,那就為教師帶給了無限的表現與創造的舞臺,令人欣慰同時也感到機遇與挑戰是並有的。正如我們的老師所想的那樣:這是一種壓力、一種挑戰、一種職責、一種渴望、一種成功。我們將和它一齊成長。

  3、學校與社會發展的需要。

  望欣園小學建校以來,一向努力構建“全面+特色”辦學模式,作為望京科技創業區“辦一所有特色的學校”,這是全體師生共同追求,也是社會各界對學校的殷切期盼。近幾年來,望京作為經濟發達地區,社會發展迅猛,人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社會對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期望透過學校的藝術教育來提高子女的藝術素養、審美潛力,民族自豪感,從而豐富內心世界,這就對學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夠說我校藝術校本課程,正是在這種形式下開設的,是時代發展的產物。

  (二)依據:

  1、貫徹落實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北京市人民政府貫徹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決定的意見》和《朝陽區小學校本課程開發與管理指導意見》的精神。

  2、我校的辦學理念:創辦高質量的、有特色的新型學校。為培養德智雙全、身心共健、才藝俱佳、健康快樂的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3、本校資源條件:設施完善,專用教室齊備,多媒體裝置先進。教師工作熱情高,且用心肯幹;多數教師有可開發的特長。學生質樸、樂學,興趣廣泛。絕大多數家長綜合素質較高,且能很好地配合學校工作。社群參與學校辦學的願望較高,且與學校建立了較好的協作關係,學校有必須的號召力。

  4、社群資源、學校資源和教師資源以及對學生、家長、社群、教師關於校本課程設定的調查問卷結果。

  三、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

  1、透過民族藝術教育,培養學生審美潛力,從而提高學生綜合素養和潛力,積累藝術文化深厚的底蘊,激發學生對民族藝術的熱愛之情。

  2、透過民族藝術教育,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

  3、透過民族藝術教育,塑造學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培養他們良好的心理品質,從而豐富孩子們的人生,使他們健康快樂地生活。

  4、透過校本課程的開發,培養一批覆合型、科研型的教師。

  四、校本課程的具體目標

  1、課程開發小組成員具有較高的開發校本課程的熱情和潛力,能夠較好地完成課程開發工作。

  2、充分利用本校和社群擁有所需要的課程資源。

  五、開發原則

  1、互補性原則:開發校本課程,做到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予以補充和拓展。

  2、可行性原則:學校在確立校本課程開發目標時,充分思考本校教師隊伍的整體實力、科研水平,根據現有條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內外課程資源,努力使校本課程實用、可行。

  3、主體性原則:教師是校本課程開發的主體,在課程的開發和實施中要重視調動教師的主動性。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要還重視學生的參與,尊重學生的興趣和選取。

  4、全面性原則:儘可能利用校內教師的資源,開發校本課程,人盡其能,物盡其用。

  5、靈活性原則:教學資料、方法應以學生實際狀況而定,教師應從學生的潛力、效果等差異出發,因材施教,資料形式上可靈活調整,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

  六、設定課程的合理結構

  我校本著校本課程及教材建設規劃既要思考校本課程在整個學校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又要思考我校自身發展目標的定位,既要取國家課程為主之長,又要補國家課程不足之短,既要思考學生的合理負擔,又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因此對校本課程的框架做了如下設定:

  a)根據對學生、家長、教師和社群的問卷調查,擬開設民族工藝、民族器樂、民族服飾、民族建築等課程。

  b)根據學生年齡的不一樣,設定不一樣的課程。

  c)每班每學期校本課程課時數為16。

  課程領域課程名稱涉及年級課時開發時光選修必修

  民族藝術民族工藝三年級16/學期20xx。11必修

  民族器樂四年級16/學期20xx。11必修

  民族服飾五年級16/學期20xx。11必修

  民族建築六年級16/學期20xx。11必修

  七、課程實施與評價

  校本課程的實施

  1、加強校本課程與各學科的有機整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課時安排:校本課程每週1課時。

  3、校本課程修改組的人員參與聽、評課的指導,做好校本課程的監控、測評,調控校本課程實施狀況,總結經驗,解決問題。

  校本課程的評價:

  1、授課教師的評價。學校透過聽課、查閱資料、調查訪問等形式,對相關教師進行考核,並記入業務檔案。主要是四看:一看學生學習興趣,二看學生實際理解的效果,三看領導與教師聽課後的反映,四看學生問卷調查的結果。

  2、學生的評價。評價時,我們個性注重學生個性和特長的發展,關注學生對校本課程的學習過程,強調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對師生關係的實際感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獲得成功的體驗等成為評價學生的主體資料。評價的方法除了觀察、調查、考查學習知識、成果展示等外,我們還建立了學生興趣特長髮展的“成長記錄袋”,允許孩子們把自我認為優秀的作品(一張畫、一副書法作品、一盒錄音帶、一個小製作……)放到記錄袋中,能夠想象幾年之後,當孩子們再去看哪些作品時,會發現自我又長大了,或許這作品陪伴他們以後的人生道路。

  八、保障措施——課程管理:

  ㈠建立領導機構:校本課程開發小組。

  組長:(校長),副組長:

  成員:

  ㈡前期論證:

  1、利用現有資源,徵集教師意見,確定校本課程的具體資料。

  2、透過對學生、家長、社群、教師的調查問卷確定校本課程所設定的資料。

  3、將開發的課程綱要拿到學生及家長中徵求意見,看所開課程能否滿足學生、家長的意願。

  ㈢培訓師資:

  1、校本課程理論。資料:《校本課程學習資料》——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校本課程研究等資料。培訓方式:集中學習、交流研討。

  2、教師專業知識培訓。學校對擔任校本課程的教師進行相關專業知識培訓。

  ㈣撰寫課程綱要:

  課程綱要闡明以下幾方面資料:

  1、主講教師姓名、課程型別、授課物件、授課時光(周課時、總課時)

  2、課程簡介

  3、確定課程目標:(全面、適當、清晰;涉及目標的三大領域)

  4、課程的資料:擬定課程的綱和目

  5、設計學習方法:體現課程的特點、貼合活動主題的要求、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徵。

  6、提出課程實施的推薦:含方法、組織形式、課時安排、場地、裝置、班級規模。

  7、課程評價:主要是對學生學業成就的評定,涉及評定方式、記分方式等

  ㈤學校正式開題,修改教師自主選取。

  學校向修改組成員介紹所開課程的主要資料、目的、授課方式等,讓教師自主選取進行修改。

  九、校本課程的教學管理

  1、任課教師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按步實施。學校隨機聽課,隨時測評。

  2、教師務必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

  3、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到達規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4、教師應儲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料。

  5、任課教師要認真寫好教學反思,及時總結經驗。

  6、每學期召開一次校本課程研討會,展示優秀教師的成功經驗,解決存在的問題,及時總結校本課程的實施狀況。

  十、課程的開發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一)成立學校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二)問卷調查

  1、設計三份調查問卷(學生、家長、教師)瞭解大家的需求。

  2、對問卷進行分析,找到需要解決的問題。

  (三)初步理清開發思路,擬訂開發綱要,確定開發專案。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一)根據擬定專案、選定組長、明確人員分工、制定開發方案。

  (二)各專案開發小組修改專案開發方案,分工協作,完成專案開發綱要的編制工作,並在全體教師會上討論。

  (三)修改綱要,開始撰寫課程計劃、文字,設計學生活動材料等。

  (四)課程文字、計劃和自查表報學校校本課程審議委員會審議。透過後,由學校報區課程審議委員會審議。

  (五)區課程審議委員會審議透過後即開始在校內實施。

  第三階段:拓展階段

  對教材資料的調整

  在使用校本課程文字的時候,將根據教材使用的實際狀況,從學習資料的選取、誦讀資料的數量上不斷對文字進行調整,以滿足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最新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8

  一、指導思想:

  以新一輪課程改革“一切為了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教育理念為指導,從學校的實際狀況和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構建學校辦學特色,打造“個性化”學校形象,發展學生特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以適應社會進步,科教發展,教育改革的客觀要求。

  二、實施目標:

  1、校本課程要體現基礎性:

  基礎教育要重視基礎,校本課程將立足於打好學生文化基礎、品德基礎、身心基礎為目標。全面發展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對學科知識的綜合和運用。

  2、校本課程要體現發展性:

  根據學校實際狀況,兼顧到每個學生的發展需要,樹立著眼於學生髮展的教育價值觀,把為學生的發展服務當作校本課程的基本價值取向。

  3、校本課程要體現現實性:

  校本課程是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而開設了課程,在開發過程中主要依靠學校的自身力量來完成,所以要充分考慮本校老師隊伍的整體實力,科研水平及學生的發展情況,還有學校的裝置資金等因素,目標不能遠離實際。

  4、校本課程要體現主體性:

  校本課程的主體性體現在課程的開發和實施需要,教師的充分參與,在課程的開發和實施中要重視教師的主動精神,要發揚團結協作的精神,使校本課程得到更大的開發。同時,還要充分了解和反映學生的實際,重視學生參與,注意學生的反饋資訊,不斷根據學生的需要完善最佳化校本課程。

  三、實施內容:

  (一)、建立健全校本課程開發體系

  校本開發不是一兩個人能完成的,是由校長、課程專家、教師、學生家長等共同參與的。學校要形成開發校本課程的組織網路,形成領導小組——教研組——教師——學生的開發網路,通力合作,共同建立“學習化校園”。

  1、成立課程開發領導小組(負責課程的初步審議)

  組長:蔣志敏

  副組長:喬磊、趙春麗

  組員:班主任、自然、社會、綜合實踐課程等相關教師

  2、成立課程開發研究小組(負責課程的具體開發)

  組長:蔣志敏

  副組長:喬磊趙春麗

  組員:班主任、自然、社會、綜合實踐課程等相關教師

  (二)、加強校本課程開發的師資培訓和課題研討

  1、在校本培訓中設立校本課程開發專題,進行講座輔導和自學研討,深入領會校本課程開發的意義和作用,提高認識,明確目標。

  2、以學科教研組為單位,根據學科特點、學生實際、學校狀況、及目標導向等因素,研究開發校本教材,將此作為教研組教研活動和集體備課活動的一個重要內容。

  3、強化科研意識,以“校本教材開發”為課題展開研討,使校本教材的開發步入科研、教研的科學軌道。

  4、創造條件,開展校本課程開發的技能培訓。

  (三)、校本課程開發的實施程式:

  1、成立組織。

  2、透過學生座談等了解學生各種需求。

  3、全面評估分析確定校本課程總體目標,制定校本課程的大致結構。

  4、制定校本課程開發指南。

  5、培訓教師—教師申報課程—對教師申報課程進行審議—編訂《學生選修課程目錄及課程介紹》。

  6、向學生公佈《學生選修課程目錄及課程介紹》。

  7、組織學生選擇課程。

  8、確定校本課程。

  9、形成完整的《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10、任課教師擬訂具體的《課程綱要》。

  (四)、校本課程的結構:

  根據學校實際,完全靠自己開發的校本教材

  藝術課程:美術、書法

  技能課程:生物、物理實驗、各興趣小組

  專題課程:心理輔導等

  (五)、校本課程的評價

  1、學生學習評價:問卷調查

  2、學習效果評價:資訊反饋

  3、課程評價體系

  (六)幾點要求

  1、加強校際間的校本課程交流借鑑

  2、注重特長生的培養

  3、體現特色課程設計

  最新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9

  一,指導思想:

  1,認真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精神,確立現代教育觀,課程觀,質量觀,利用課程分級管理的體制,最佳化學校課程結構,充分發揮學校及社群教育資源的功能,促進學生的發展,努力建立學校的教育特色。

  2,校本課程的開發旨在透過對本校學生的需要進行科學地評估,以學校為基地,並與外部力量合作,充分利用學校內外的課程資源,開發出多樣性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校本課程集中體現"以學校為本"的理念,主要強調課程的開放性,民主性,參與性,強調交流與合作。

  3,校本課程通常是由校長,教師,學生及家長代表來決策,採用實踐—評估—開發的課程開發模式,實施"問題解決"即"自下而上"的政策,以滿足各種社群,學校,學生之間客觀存在的差異性,因而具有一定的適應性和參與性。

  二,校本課程開發遵循的原則:

  1,主體性:學校課程開發的主體是教師,教師可以與專家合作,但不是由專家編教材,教師教教材。

  2,合作性:課程開發是一種集體配合的事業,學校課程更是如此,在整個開發過程中教師要與專家,校長,其他同事,學生,家長,社會人員等通力合作,發揮群體智慧。

  3,民主性:學校校長,教師,學生,家長構成學校教育的"共同體",成為學校課程開發的主體。要開發什麼課程,學生需要學什麼,喜歡學什麼,"共同體"裡教師,家長最清楚。因此,在開發過程中,應廣泛聽取他們的意見,形成一個民主氛圍。

  4,選擇性:學校課程開發要有利於學生全面而主動的發展,讓每一位學生的潛能都獲得充分和諧的發展和個性得到張揚。因此,學校課程開發要儘量為學生提供多樣化,可供選擇的課程,適應學生的需要,興趣和經驗。

  5,開放性:學校課程開發在資源方面,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包括學校,家庭,社會等多方面的資源;在開發主體方面,要充分調動校長,教師,家長,教研員,專家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參與課程開發的積極性,共同進行課程建設。

  6,靈活性:學校課程開發是一項新的工作,同時各校課程資源不一,因此在學校課程開發上,不要求全求大求新,應立足本校實際,量力而行,逐步完善。

  三,實施目標:

  (1)確定學校校本課程的名稱,內容,並進行合理的安排。探索校本課程教學方式,為全面開設校本課程積累經驗。

  (2)在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學生學會交往,在合作中學習;培養自信心,建立"自我概念",養成自我認同感和堅毅的品質。

  (3)提高學校管理者,教師開發,設計,實施校本課程的能力,特別是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爭取發表高質量的論文,撰寫有特色的案例。

  (4)針對目前普遍存在的過分看重學科成績的傾向,以學生全面及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理念來激發學生的內在需求,以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創造一種更適合學生需要的育人環境。

  四,實施內容:

  (1)確定校本課程結構。我們根據以下幾方面來確立學校本課程。

  ①學生髮展的需求,尊重學生意願,有利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②學生的年齡特點,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認知規律。

  ③學校的實際情況,包括學校辦學特色目標,師資和設施條件等。

  具體安排如下:

  校本課程研發題目一覽表一至二年級

  題目

  負責人

  開發情況

  1,小學生安全常識歌

  江明興

  教材已編寫完

  2,小學生安全知識常識

  陳成森

  教材已編寫完

  3,學生宿舍防火規定

  遊表元

  教材已編寫完

  4,學生呼吸道傳染病預防常識

  江明婢

  教材已編寫完

  5,腸道傳染病怎樣預防

  方聲茂

  教材已編寫完

  6,防溺水安全及常識

  張立榮

  教材已編寫完

  校本課程研發題目一覽表一至二年級

  題目

  負責人

  開發情況

  竹的傳說

  江明興

  教材已編寫完

  竹竿舞

  張水珍

  教材已編寫完

  舞蹈

  童玉蘭

  已制定計劃

  鼓號隊

  練發成

  已制定計劃

  有關竹的故事

  江明興

  教材已編寫完

  竹的分類

  江明婢

  教材已編寫完

  竹的用途

  江明婢

  教材已編寫完

  竹筍的營養價值與食用方法

  陳成森

  教材已編寫完

  春筍的醫學價值

  陳成森

  教材已編寫完

  苦筍的醫學價值

  江明華

  教材已編寫完

  方筍的種植技術

  方聲茂

  教材已編寫完

  毛竹的種植技術

  方聲茂

  教材已編寫完

  (1)加強校本課程的計劃性

  為避免盲目性,與其他學科一樣,開學初始認真制訂教學計劃,確定教學內容的框架。日常的教學工作必須根據教學計劃展開,做到認真備課,認真上課,認真考核,充分發揮校本課程的育人功能。

  (2)重視教師配備和培訓

  儘可能選擇有特長,有事業心,有創新精神的年輕教師,擔任校本課程的教學工作,有時侯也可以兩個教師上同一節課,定期組織他們學習"課程理論",掌握校本課程的管理原則和實施方法,逐步提高他們的實踐水平。

  (3)重視校本課程的評價

  校本課程的評價將以激勵性評價為主,重教師和學生的參與過程,給教師和學生一個客觀評價。

  (4)在展開課程研究的過程中請有關專家和上級領導及時指導,幫助,以使課題研究獲得成功。

  五,方案預定過程(具體措施):

  1,定向階段:各班教師調查學生們喜歡研究的課題(內容)。

  2,準備階段:收集有關研究專案材料;進行整理分類。

  3,觀念階段:用觀念來進行各種各樣選擇,把各個部分結合在一起。

  4,總結階段:把研究過程中的結論加以推敲,再驗證,然後形成報告。

  六,評價方案:

  評價起著對學生在情感,能力,知識諸方面發展變化的評估作用。而校本課程與其他學科課程有著很大的差別,因此在評價活動中教師更要優先思考的是評價是否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是否與課程實施的全過程並行,是否進行多元化的評價。它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關注每一學習個體的處境和需要,尊重和體現個體的差異。激發個體的主體精神,以促使每一個體最大可能地實現其自身價值。<BR

  1,對教師的評價:對教師的評價重過程,建立發展性的教師評價體系。除對專任教師核定每週二課時的工作量外,學校採取期中,期末工作考核的辦法對教師實施單項考核,考核指標等同於其他學科考核。根據教師工作量化指標算出積分,評為優,良,中,差四個等級。評價方式採用自我評價,學校領導評價,學生及家長評價三部分合成。

  2,對學生的評價:對學生採用形成性激勵評價方式,注重學生主體參與實踐的過程及在這一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積極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創新意識。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關注學生的個體發展,尊重和體現學生個體發展。以促進實現自身價值為最終目標。在實踐中,我們主要採用自我評價,檔案袋評價,分階段評價三種評價方式,根據學生的參與程度,課堂發言,作業,問卷調查及活動記錄本程序中的表現給予相應的學分評價,一共分為四個等級:優(10分),良(8分以上)及格(6分以上),不及格(6分以下)。

  3,對課程的評價由學校行政,教師和學生三部分形成。對課程實施定期進行評價,並提出改進的建議。

  七,組織領導:

  小學部校本課程開發工作組織機構

  組長:葉榮灼

  副組長:嚴孟訓方聲茂

  組員:江明興江明婢陳成森張水珍

  最新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10

  一、指導思想

  校本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組成部分,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等檔案,把“以學生髮展為本,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作為課程基本理念,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根據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精心組織,紮實有效地開展新課程改革實驗,促使學生全面發展。搞好校本課程的開發是落實新課程的需要,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給學校的發展、給教師專業的發展、給學生個性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舞臺。所以,我校依據教育方針、國家課程實施計劃,根據學校的辦學目標,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教學資源優勢,認真做好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

  二、實施目標

  以課改為載體,在校本課程開發中,做到以師生為主體,以人的發展為核心,以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目標,積極發展學生個性,全面落實素質教育,讓師生與課改同成長。

  三、實施內容

  在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中,我們進行了努力發掘學校、家長兩方面的資源開發,設定了符合學生興趣、需求、促進學生髮展的課程。

  首先是學校資源,也就是根據教師的不同能力和學生的年齡特點開發出相應的課程:一年級統一開展歌謠識字活動、二年級開展看圖說話活動,三到六年級開展美術類的巧手勾織、兒童畫創作、紙版畫、噴繪、樹葉貼畫、……手工類的十字繡、串珠、巧手編織、水晶花、瓶藝等、文學類的詩情畫意、美文賞析、精品讀屋、剪報製作……口語表達類的英語課本劇、小記者、校園新聞……曲藝類的:合唱、鼓號隊、管絃樂隊……書法累……科技類的科技小製作、科學初探、資訊科技類的電腦維護、網上衝浪等。

  其次針對豐富的家長資源,我校開發了家長的潛力,讓家長走進校園,來到課堂為孩子上校本課。家長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豐富了學校特色,滿足了學生髮展的多元需求。與此同時,也拉近學校和家長之間的距離,讓家長充分了解課程、瞭解教育。

  四、實施方法

  1.根據校本課程開發指南所確定的基本原則對教師及其提供的課程材料進行綜合評估,確定開設科目和開設時間。

  2.公佈初評透過的校本課程科目及教師名單,推出校本課開設科目選單供學生詢問和選擇。

  3、每門課程開班人數原則上控制在10~45人,教導處有權根據學生意向和學校教學條件,在充分尊重學生志願的前提下,進行合理調劑。

  五、校本課程的日常考核與評估

  1.校本課程的日常考核與評估由教導處負責。

  2.任課教師根據學生上課的出勤和表現對學生進行評分,每學期期末由教導處統一登記並存檔管理。

  3.教導處對學生的上課情況進行不定期抽查。

  六、課程評價

  1.學校要加強對教師實施校本課程的評價,重視教師的教育行為和工作態度,透過評價,最佳化教學過程,激發教師的創造性,防止過於注重結果,特別是獲獎、成果發表等顯性效果的傾向。

  2.對學生研修的學校課程情況的評價,要更多地採用作業或成果(作品)評價、過程評價等方式,關注學生學習研究的過程和方法,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關注學生的成長過程、個體差異和自我反思。要在學習活動的情景中評價學生,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背景進行個性化評價。要透過發展性評價,促進學生素質的不斷提高。

  當然,在這期間,我們也有許多困惑和迷茫。比如:我們教師現有的能力是否能達到課改要求的標準?我們自己編寫的教材其科學性、系統性到底如何?校本課程的評價如何能突出學校特色、學生個性?等等,這一切都有待於在今後實踐中不斷探索。

  總之,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就是我們不斷學習、發展、成長的過程。我們願繼續努力,積極投身於課程改革的洪流中,去開拓、去創新,用智慧和汗水譜寫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新篇章。

  最新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篇11

  為了進一步推進學校素質教育,以德育創新發展為主線,重視學生基礎道德教育。在原有的基礎上,使德育工作的實效性、整體性、充分體現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以德育為核心的思想,體現學校“讓我們的學生自信而快樂地成長”的辦學理念,塑造求真人的形象和風格。透過學生的自我體驗、自我提高提高學生髮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良好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鼓勵學生爭做“優秀求真人,合格社會人”。

  一、教材內容:

  一、電話禮儀

  二、網路禮儀

  三、交往禮儀(學校篇)

  四、交往禮儀(家庭篇)

  五、交往禮儀(社會篇)

  六、安全禮儀(學校篇)

  七、安全禮儀(家庭篇)

  八、安全禮儀(交通安全篇)

  九、安全禮儀(生活安全篇)

  十、車小學校學生禮儀規範

  十一、課堂禮儀

  十二、著裝禮儀

  二、校本教材的實施:

  1、 強化意識:

  學校透過課程設計的地方教材、升旗儀式的主題發言,校會課的專題廣播、班會課、手抄報等以及每個學期一次的主題班會進行宣傳,不定期地舉行知識競賽,強化學生的認同感。比如,本學期十二月份,學校德育工作的主題是“愛集體”,重點:進行集體主義教育,懂得我在集體中成長。每個班級出一期專題黑板報,利用校會課進行“我們班的溫馨故事”交流活動,分年級召開主題班會,讓學生感受、回顧在集體成長中的點點滴滴,增強集體意識,強化只有“集體的事情一起幹”,我們的集體才會變得更美好、更溫馨。

  2、具體指導

  在我們的校本教材中,每個好習慣都有具體指導要求.比如:“微笑待人”

  (1) 教育目的:教育學生微笑面對他人,微笑面對一切困難與挫折,培養學生自信心。

  (2)行為表現:微笑面對一切碰到困難和挫折,遇到不順心的事,碰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和挫折,能以平常心對待它們,迎著困難上不退縮、不懼怕,努力克服困難,取得成功。

  (3)親身體驗:

  ⑴ 微笑是一種好習慣,需要我們共同努力,請你談一談自己的體驗。

  當你得到微笑時,你有何感受?當你送給他人微笑時,有什麼體會?

  請在你的學習小組中與同學交流,把你的想法告訴同學和老師。

  ⑵ 在日常生活中自己怎麼做到互幫互諒,微笑待人?怎麼實踐。

  ⑶ 教師應遵循以下原則:多表揚少批評;放手與指導原則,培養學生獨立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與實踐的原則,豐富知識,實踐中重新學習。

  ⑷ 家長必須做到孩子做的事不論大小,只要有益都要大力支援、幫助、鼓勵,不搞物質刺激,批評要把握度,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這樣,從學生、教師、家長不同的方面可以加以指導。

  3、檢查評比、評價相結合

  只要求沒檢查,就跟沒要求一樣。因此檢查評比工作必須堅持下去。學校透過值周班、文明崗檢查,行政值勤檢查,做到“天天檢查、週週點評、月月總結、學期總評”。工作雖然瑣碎但對形成學生良好行為習慣起到了督促作用。但是檢查評比終究是外力,養成好行為習慣必須靠內因,為此,我們把檢查評比與自我評價結合起來。進行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學生把道德規範與本人的有關行為進行聯絡,對照評價,對學生道德行為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導向作用。特別是自我評價,它是學生進步的力量源泉,只有自己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正確與否,才會產生美化自我行為的強大動力。同時,班主任老師還利用《學生行為規範養成手冊》,堅持與家長的聯絡,讓家長知道孩子在校表現,從而形成教育合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