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課程實施方案範文

美育課程實施方案範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條不紊地開展,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方案是闡明具體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企劃案。那麼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美育課程實施方案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美育課程實施方案 篇1

  一、指導思想

  學校美育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它對促進學生健康活潑全面發展,陶冶學生高尚道德情操,推動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為了深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貫徹落實《淄博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和《沂源縣教體局關於加強中小學美育工作的意見》檔案精神,提升學校美育工作水平,推進素質教育深入實施,透過課程實施、科研支撐、文化引領、活動推動、環境薰陶,努力打造美育實施平臺,紮實開展美育工作,促進素質教育深入實施。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體育,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二、學校美育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宋西文

  副組長:左營田

  成員:卜凡才、馬在坤、各班主任

  三、工作目標

  透過科學構建美育工作機制,創新美育工作舉措,深入實施全員美育、全程美育、全面美育,使學生在發現美、欣賞美、表現美的同時,以美養德、以美啟智、以美健體,從而樹立美的思想、發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提高人生境界和生命質量,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四、具體內容

  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美學知識,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具有發現美、欣賞美、表現美的能力,培養高尚的審美情趣。小學美育要側重培養學生對美的觀察力、感受力和判斷力。引導學生感受和初步認識色彩、構圖、造型、聲音、節奏、旋律等美的構成元素,學會用審美的眼光觀察事物;初步瞭解社會美,分辨是非、善惡、美醜,培養良好的品行,懂得禮貌待人;接觸欣賞自然美,培養熱愛自然環境、熱愛祖國美好河山的情感;體驗運動美、形體美,感受運動與美的關係。

  五、主要措施

  (一)搭建實施美育五大平臺

  一要搭建學科課程實施平臺。學科課程是美育的主渠道,是確保學校美育整體化實施和麵向全體學生的根本途徑。要認真落實國家課程方案,制定序列化、操作性強的學科美育計劃,引導教師重視學科課程美育功能,積極挖掘學科課程美育素材,善於把握課堂教學過程與美育的契合點,善於表現學科內容的科學性、思想性與藝術性;要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增強教學藝術性,寓美於教,引導學生獲得生動的審美體驗,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要加強學科課堂教學美育滲透工作的研究,要求學科教學有明確的美育要求,優質課、教學能手等專案評選中重視美育滲透;藝術學科是美育的主陣地,要開齊開足音樂、美術和藝術欣賞等藝術類課程,系統普及美育知識,使學生學會發現美、欣賞美、表現美的方法,培養和發展藝術特長;要大力開發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課程,豐富美育課程資源,透過校本課程開發拓寬美育實施途徑。

  二要搭建藝術體驗實施平臺。充分發揮藝術學科教師和特長生的帶動作用,積極組織音樂、舞蹈、繪畫、書法、攝影、工藝製作等社團,紮實做好社團的指導,逐步將社團活動做大做強,將社團真正建成學生全面發展的舞臺和美育實施的平臺。廣泛開展校園文化藝術節、詩歌朗誦會、演唱演奏會、書畫比賽(展)等文藝類活動,在舉辦有關活動過程中,要做到“舞臺”與“講臺”相結合,“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突出時代特徵、校園特色和學生特點。同時,體現學生向真、向善、向美和向上的校園文化特質。努力做到全員參與、學有所長,為全體學生搭建體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平臺。

  三要搭建學校文化實施平臺。結合學校辦學理念、育人目標、人文資源,充分發揮學校高品位物質文化、獨特精神文化和先進課程文化、和諧師生文化的美育功能,創新美育載體,豐富美育內涵,打造各具特色的美育文化,使學生獲得審美愉悅,接受美的薰陶,形成正確的審美觀。要重視教師的美育“身教”作用,透過教師美的儀表、美的言行為學生樹立美的典範。

  四要搭建校外實踐活動實施平臺。引導學生家長主動承擔美育責任,充分發揮當地專業團體、五老志願者中藝術專業人員的作用,在家庭生活、社會交往、生活方式等方面,營造有利於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環境氛圍。透過遊覽名勝古蹟,參加郊遊、遠足、戶外勞動等,欣賞自然之美,培養愛護地球家園、保護生態環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念。

  五要搭建多媒體技術實施平臺。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網路環境情景交融、色彩豐富和直觀互動的優勢,為學生提供具有現代氣息和美感的美育資源和美育載體,有效支援各學科教學與美育的融合,積極構建美的數字化生存空間。要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和參與網路虛擬空間活動,崇尚網路文明,拒絕網上不良行為,培養健康的網路審美情趣。

  (二)構建實施美育五大機制

  一是構建全員美育機制。透過校幹培訓、教師繼續教育、課題研究、經驗交流、基本功比賽等途徑,對全體教職工進行美育知識培訓,鼓勵教師重修藝術,提高美育素養,增強美育責任,為全員美育奠定堅實基礎。廣大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著眼學生全面發展和長遠發展,切實把美育貫穿育人全過程。藝術學科教師要做到一專多能,勝任專業教學和組織各種藝術體驗活動,成為雙師型美育教師。

  二是構建美育教研機制。縣教體局將組織美育教科研力量,將學校美育作為系統的科研課題開展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制定科研方案,確定子課題,落實實驗單位,圍繞學科教學三維目標,確定學科美育教學計劃,整合課程方案,指導學校實施美育。要透過教科研提高師資水平,充分發揮學科骨幹教師作用,開發美育學校課程,營造濃厚的美育教科研氛圍,不斷提升美育效果。

  三是構建美育評價機制。美育考核評價要從美育條件、美育過程、美育效果三個方面進行,儘快研究制定美育評價標準,使美育工作健康發展。要將美育考核納入目標管理考核評估,將美育考核評價指標納入教師考核體系,對學生的考核要與美育參與度、課程選修、美育表現等相結合。

  四是構建美育專案推進機制。根據目前我校美育工作的突出問題、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重點推進的工作有:啟動“美麗學校”建設活動,加強美育課題網格化建設,積極開展美育課題申報研究工作,強化美育精品課程建設,加強美育課程建設,適時舉辦美育專題研討會,鼓勵和支援優秀教師舉辦美育示範課,針對美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開展專題研究,積極探索美育教學管理新辦法、新措施;加強美育校外基地建設,結合我校的文化優勢和資源優勢,確定校級校外美育基地,努力開發網路美育資源,豐富數字化學習、生活空間,贏得網路教育主動。

  五是構建美育保障機制。要加大資金投入,切實保障學校美育實施經費,要按照辦學條件標準配齊、配足音體美專用教學器材,滿足美育活動和藝術教學的需要,保障必要的藝術活動正常開展。要大力引進有一技之長的美育高水平人才,加大對美育教師培訓與培養的力度,在外出培訓、進修等方面給予傾斜,為美育實施提供必要的智力保障。

  美育課程實施方案 篇2

  根據省、市《關於加強和改進中小學美育的指導意見》檔案精神,為更好提升我校美育工作水平,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特制定如下美育工作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落實上級檔案中的美育工作目標,適應素質教育的新要求,全面落實教育方針,開足、開齊、開好所有課程。立足學校規劃要緊扣美,工作安排要突現美,教育過程要體現美,教活動要圍繞美,檢查評估要總結美,使學生處在立體美”的“大美育”之中,去感受美、創造美、欣賞美,達到師生生活、學習、素質更完美。切實抓好學生美育工作,深入實施素質教育,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

  二、領導小組

  為更好保證美育工作的順利實施,特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指導美育工作的開展。

  組長:石慶

  副組長:王紅豔 梁佔俠 劉愛欣

  組員:教育處成員

  三、明確中小學美育的目標、內容及要求

  中小學美育以構建中小學“大美育格局為目標:

  1、科學構建工作機制。在美學理論、教育理論指導下,健全完善與德育、智育、體育協調實施的美育工作體制,構建“課程實施、科研支撐、文化引領、活動推動、環境薰陶”美育工作機制,實行全員美育、全程美育、全面美育。

  2、努力實現美育的“四個結合”。要將美育與德育相結合,與各學科教學和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與落實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藝術2+1專案”達標活動相結合,與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相結合,逐步形成美育工作整體推進的新局面

  3、充分發揮美育育人功能。透過開展美育,使中小學生在發現美、欣賞美、表現美的同時,以美養德。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的人格,提人生境界和生命質量,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四、工作措施

  (一)要寓美育於各學科教學

  1、學科之間是相互貫穿,是學校教育的完整體現。學科教學是學校工作的中心環節,也是最基本工作。從不同學科、不同角度,多方位、多層次,有效地實施美育。因此,我校把美育教育向各科教學滲透和各科教學向審美特質方向轉化的教學模式是素質教育培養目標的重要手段,制定每學年每位教師都寫一份學科教學滲透美育教育的詳細教學設計。

  2、透過多種方式進行培訓,強化提高教師的審美素養。首先,進行美育特色教育理論培訓。加大教師的培訓力度,加強骨幹教師的培養,強化骨幹教師的作用,鼓勵廣大教師重修藝術,提高美育素養,增強美育責任,為全員美育奠定堅實基礎。深入明確什麼是美育,美育教育包涵哪些內容,如何在教學中體現美育教育。全體教師要真正懂得美育的涵義,努力以自己美好的形象、優美的語言打造美妙的課堂要用知識的嚴密美、結構美、深邃美來感染和陶冶學生,從而達到對美育教育充滿信心。

  第一,開展課外美育活動。

  有組織地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美育活動,符合青少年學生活潑、求異心理,會受到學生的熱烈歡迎,學生能夠積極、主動投入到這種美育活動之中,因而能夠收到較好的美育效果。活動之後,進行總結,並佈置相應的“作業”,使美育活動落到實處,收到實效。

  第二、建立課餘興趣活動小組。

  依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專長,建立課餘美育興趣活動小組,培養、發展學生的特長,深化、延伸課內學習,“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在課餘活動小組的天地裡,學生從興趣、愛好出發,會投入極大的熱情自覺地、努力地感受美、認識美、表現美、創造美,愛好、專長得到培養、提高和發展,在某一方面獲得更深層次的美感

  (二)在藝術課中體驗美

  藝術學科是美育的主陣地,開齊開足音樂、美術和藝術欣賞等藝術類課程,系統普及美育知識,將音樂、美術學科作為美育教育的龍頭科目,充分應用一切可開發的資源,透過講解造型、色彩、畫法的設計與應用,提高學生的繪畫技巧、審美意識。透過講解樂理知識,說明不同的曲調、節拍、音符的特點,掌握藝術的不同表現手法

  (三)在校園建設中實施美育

  校園環境對學生的成長有著移默化的影響。可以說,和諧美好的校園環境是一種無聲的浸入學生心靈的美育。我們應當深刻認識校園環境對學生的影響、薰陶,建設美化校園環境,充分發揮其潛在的美育功能

  (1)在原有的基礎上合理佈局校園設施,透過綠化、淨化、美化校園環境,努力烘托一種清新、優雅、文化氛圍及其濃厚的`氣氛。要讓每一面牆會說話,真正讓學校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生活的家園。

  (2)開展室內文化建設評比活動,佈置好教室的牆壁、黑板。

  (3)建設好資訊科技硬體、軟體,督促教師充分運用好網路教書育人。

  (4)充分利用社會美育,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審美

  五、強化評價,規範管理

  (1)加強藝術課程教師的評價。進一步完善藝術課程教師個人的考核評價體系,透過學生參與情、成果展示、問卷調查等方面進行評價,每月進行總結,對任務落實中有困難的教師給予幫助。

  (2)細化學生評價。透過對藝術課程教師的走訪調查,在原有的學生評價考核表上嶒添美育活動考核內容,考核主要從收集的資料、過程的表現、展示的作品等方面進行評價,用客觀、公正的評價激發師生參與藝術課程的熱情。

  (3)其他學科教師的考核。其他學科教師在突出學科教學特點的基礎上,在課堂教學評價中突出美育教育的權重,量化打分

  (4)將學生板報及手抄報、校園廣播班級美化綠化納入班主任工作考核之中美育,肩負著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塑造完美人格的重任。各位教師要切實轉變教育觀念,在全校範圍內莒造一種濃厚的美育工作氛圍,全面落實國家課程標準,構建健全完善的美育工作體系和科學高效的美育工作機制,把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合力,努力使美育產生良好的效果,從而把兒童培養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合格人オ。

  美育課程實施方案 篇3

  一、課程指導思想:

  以教書育人為宗旨,認真貫徹“健康第一”思想,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 意識和科學健身的能力,增強學生身心健康,提高學生體育文化素養,為實現學校教育的整體目標, 培養全面發展的創新人才而發揮體育教學的特殊功能。

  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推進,為了能夠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也為了學生終身體育能力的培養, 我校在體育課中進行了跳繩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嘗試,以體現新課程主動、創新、實踐、合作的教學特 點,培養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掌握跳繩運動的技能技巧,養成團結合作,敢於拼搏,不畏困難 的品質,並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的思想。

  二、跳繩校本課程的目標:

  跳繩校本課程開發的目的就是為了充分尊重和滿足學生的差異性特點和多樣化需求,為學生提供 更多的課程選擇權利,使學生的個性得到更充分和全面的發展。同時體現健身性特點和終身體育理 念,在體育課中實施“快樂跳繩”,讓學生在課堂中更快樂地參與體育鍛煉,激發學生參與跳繩學習 的熱情,啟發學生掌握跳繩鍛鍊的方法,提高學生自主鍛鍊的能力,培養學生經常鍛鍊的習慣,使體 育鍛鍊成為他們的自覺行為和生活方式,使體育鍛煉伴隨他們的一生。

  跳繩校本課程讓學生掌握跳繩運動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並能在日常鍛鍊中加以運用; 提高學生的體能與環境的'適應能力,促進其身心全面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作風、頑強的意志品 質、強烈的競爭意識、高尚的團隊精神。

  三、跳繩校本課程原則:

  學校在確定跳繩校本課程內容及進行實踐時,堅持了以下基本原則:一是全面性原則。學校體育 課程包含多方面的內容,進行課程內容調適時,充分考慮各個領域所佔的比重,以達到促進學生身心 全面發展的目的。另外,開發跳繩課程內容面向全體學生,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夠掌握。二是遷移性原 則。學生在參與跳繩運動的學習中所掌握的體育常識,獲得的基本運動技能,身體和心理發生的變化 等都有助於其更好地掌握體育學科其他相關技能,靈活遷移到其他體育教學內容及活動內容中。三是 實用性原則。跳繩運動既符合學生的經濟條件也適合我校的場地環境和時間空間的限制等,內容簡單 易學,適合於全體學生學習與掌握。

  四、跳繩校本課程實施和組織的方法:

  1、課堂上面向全體學生。

  水平一學段以“情境激趣式”為主。重點是激發興趣、指導學法、培養習慣。《課程標準》的一 個基本理念是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因而趣味性是選擇教學內容時應首先予以考慮的因素。用繩子玩各 種新穎有趣的遊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把短繩放在地上當作小河,讓學生雙腳向前跳過去, 也可以把短繩當作小陷阱,讓學生繞過陷阱的遊戲等。

  水平二學段以“競爭合作式”為主。重點是分層次教學與分類指導,培養學生主體參與競爭合作 的能力。跳繩教學內容以雙人前後跳繩、雙人並排跳繩等雙人合作練習內容使學生透過合作鍛鍊,掌 握各種跳繩動作,達到鍛鍊身體,愉悅身心的作用。並透過遊戲、競賽等各種教學手段,既有競爭又 有合作,使學生主動參與競爭,激勵了學生的進取心,營造合作氛圍,增強集體的凝聚力。

  水平三學段以“自主合作探究式”為主。重點是進一步的分層教學、分類指導保證學生主體參與 的學習效果。跳繩運動不但可以個跳,還可以多人跳、集體跳,而多人跳繩就必須讓學生在合作中學 習,體會在練習各種花樣跳繩中只有運用合作學習,才能夠獲得成功與快樂。

  2、特色課間操及課間活動。

  課間操是增強學生體質、完成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目標的主要途徑。 由於學校學生人數較多、操場面積有限,所以我校用學生平時上課用的短繩編排了一套“靜力繩 操”,把平時的廣播體操換成“靜力繩操”。這種形式的課間操活動充分激發了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 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運動的積極性,促進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也形成了具有學校特色的 課間操模式。

  3、體育節系列競賽活動。

  學校本著“我參與、我快樂、我運動、我健康”的體育精神,對傳統的 體育競技專案及運動會形式進行了全面改造,每年都在學校體育節中舉行各種形式的跳繩比賽。同時,增加了“花樣跳繩”和“集體跳長繩”的表演賽等形式新穎的遊戲專案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參與 積極性,真正實現了“快樂跳繩”的體育運動精神。

  4、體育興趣活動小組。

  學校根據學生的興趣需要,成立了跳繩興趣活動小組。興趣小組的活動既 滿足了學生特長髮展的需要,又能為各級體育競賽做好準備。跳繩興趣小組,已成為學校的特色體育 活動小組。

  透過跳繩課堂教學、“靜力繩操”、跳繩興趣活動小組、體育節跳繩比賽等系列活動課程,營造 良好的跳繩運動氛圍,使我校跳繩校本課程更好地開發和利用。跳繩運動對鍛鍊學生的平衡協調能 力、發展下肢力量、磨鍊意志品質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五、跳繩校本課程評價體系:

  1、評價的原則

  在實施校本課程自我評價時,一定要注重教學過程評價,使之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 極的情感體驗,我們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關注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是興高采烈還是冷漠呆滯?是其樂 融融還是愁眉苦臉?伴隨著學科知識的獲得,學生對學科知識學習態度是越來越積極還是越來越消積。這些能充分了解學生對學科學習的興趣和學習能力,使學生在關懷中學到知識,受到教育,使學 生在愉快中得到成長。

  2、評價的策略

  (1)適時的教師評價。基本教學的開始階段,教師應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體驗跳繩練習的興 趣。教師從學生的學習中,觀察、分析掌握存在的問題,在教學的後半段進行適當評價,過早的評價 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受到壓抑。

  (2)學習評價方式的程式操作。根據先學後教的理念,單元初期的評價主要是由老師承擔,而教 師的評價更大程度上是正確引導學習,此時教師評價相對多一些,而學生的學習評價相對少些,單元學習後期,逐漸讓學生進行一定的自我評價和同學間的相互評價,教師還放手讓學生們進行“自我評 價、生生評價、組內評價、組間評價等等”。

  (3)評價方式和發展性內容。評價的方式包括教師自已口頭評價、學生的口頭相互評價、學習小 組和相互評價、教師教學後記的評價、學生的學習成長記錄評價等方面。評價的發展性內容還根據教 材發展有所變化。單元學習的開始,學生的知識技能還未成熟,是從學習到熟練的定型時期,教師多 指導,不要讓學生在泛化期中過多接受評價,評價的重點應側重在學習的態度、行為上,應以激勵和 表揚語言來肯定學生學習的優點,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情趣。

  美育課程實施方案 篇4

  一、校本課題立項工作的背景及思路

  為了更好地促進全體教師參與到課題研究之中,本學期我們組建了學校中心課題組,並出臺了 《學校中心課題組校本科研工作實施方案》,將我校承擔的晉中市課題《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組織小 組學習的研究》、《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以及區級課題《關於課堂學習小組的建設 和小組學習策略的研究》等3項課題分解為若干項與老師們關係密切且比較容易入手的小課題,在校內 開展子課題立項工作。   所謂“校內子課題”是針對我校提出的《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實驗研究》校級總課題而 言的。我校決定從今年起,將校內子課題立項工作常規化、規範化。同時將市級課題、區級課題和校 內子課題一併納入學校常規課題管理體系,實施統一的管理程式,重視過程管理,並於每個學期定期 召開課題研討會。

  二、學校課題管理小組暨科研骨幹團隊

  為更好地促進學校課題管理的規範化和提升學校課題研究的真實性,在學校中心課題組的基礎上 成立課題管理小組暨科研骨幹團隊。負責各教研組常規課題的指導、督查和校內優秀論文成果的評選 工作。課題專家委員會成員由各教研組推薦產生,要求能夠積極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管理思想,積極參 與課程改革,有較強的科研能力,並有一定的課題指導能力。

  三、學校校本課題系統:

  學校總課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實驗研究》

  四、子課題選題建議

  上述課題研究方向是從宏觀的角度依據課堂教學改革和三步導學教學模式設計,旨在幫助老師們 確定思考的方向;子課題是從中觀角度結合我校課程改革實際進行設計,旨在幫助老師們確定研究的 大體方向。

  校內子課題研究一般要求選題要小,從某一個細微的角度為切入點,確定研究的目標、內容與方 法。所以,建議老師們在選題時儘可能從微觀的角度入手,選擇某一個點作為切口,開展實在的、細緻的、具體的、深入的研究。

  五、子課題申報及相關要求

  1、選題與申報時間

  每學期開學為課題選題與審報時間,根據平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困惑,結合區教研室關於“構 築學生課堂,改善學習生活”實驗研究及我校小組學習課堂教學改革實踐等確定研究課題,填寫立項 表,向學校中心課題組審報。由學校課題管理小組暨專家委員會確定是否立項。

  2、課題研究內容要求  

  課題研究要求從所教學的學科、班級、學生實際出發,研究物件具體、研究案例真實(必須是自 身教學中鮮活的故事)、研究成果有效(給自已教學起到促進作用)。

  3、課題規模及週期

  子課題研究可以一人單獨完成,也可以多人合作完成;子課題研究時間一般為半年或一年。如果 是市級、區級課題可以成立課題組,研究週期為一個學年或以上。

  4、過程管理

  每學期由學校課題管理小組暨科研骨幹團隊組織召開課題研究研討會,由課題負責人彙報研究工 作的進展情況,並上交課題研究階段報告。

  5、結題要求

  每學期末或學年末為課題初步結題時間,課題結題要有結題成果(初稿)。結題成果一般分為論 文和研究成果報告(教學成果)兩種。課題初步結題後,要在每學年度下學期對課題成果進行實踐驗 證,然後對成果進行修訂完善,形成終稿。

  6、課題成果評選

  每年5月底由學校課題管理小組暨科研骨幹團隊組織本學期優秀論文成果評選,然後根據區教研室 所核定的指標數目進行擇優上報。市級、區級課題結題成果按照優秀成果進行申報,校內子課題結題 成果按照優秀論文進行申報。

  六、本學年校內子課題立項的具體要求

  自本方案發布之日起,本期課題立項即正式啟動,下學期開學一週內將立項表以自己姓名命名發 送至學校教導處。然後由學校課題管理小組對所有申報立項的課題進行審批,確定是否立項。

  美育課程實施方案 篇5

  一、校本課程開發的指導思想:

  校本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組成部分,搞好校本課程的開發是落實新課程的需要,校本課程 的開發與實施,給學校的發展、給教師專業的發展、給學生個性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舞臺。我校堅持以 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本,以興趣性、拓展性為主,發展學生個性為目標,讓課程適應和促進學生髮 展的原則。為了滿足學生髮展的需要,根據我校的辦學目標“打好基礎,和諧發展”,確定校本課程 的主題為: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學會自我防護,擁有健康體質。透過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 究,提高教師開發校本課程的能力,滿足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二、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

  校本課程是根據自己學校特色開發的課程。完善課程體系,真正做到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培養具 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合格人才是我校開發校本課程的最終目標。透過校本課程的不斷完善與實 施,使學生打好“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健身,學會生存,學會合作”的基礎,以滿足學生可持 續發展的需要。透過校本課程的開發,教師要學會學習、學會反思、學會創新,成為實踐的研究者, 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三、校本課程開發的原則:

  1、人本性原則

  人本課程觀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個性為根本出發點,在課程選擇使用上以人為本,重視學生 的學習需求,使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尊重和滿足。我校開設的校本課程正是本著這一原則,中華美德 故事、古文學鑑賞課中我們蒐集了許多經典的故事及名著片斷,讓學生賞析、品味人物性格的特點, 不斷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接受民族文化的薰陶,吸收民族精神的營養,使之成為學生成長成才的精神 支柱。

  2、整體性原則

  校本課程的開發要從整體上把握課程的目標與結構,校本課程的開發,學科課程應得到充分重 視,開發潛在的課程資源,重視隱藏在課內外和校園文化中潛在的課程。在校本課程的設定中,低年 級重視學生的禮儀養成教育,中年級我們將重點放在學生的動腦、動手、動口、理解能力的培養。高 年級主要學習以後在社會上生存的知識、方法。總之,讓學生透過各種活動,在知識、品質、能力、 個性等各方面得到比較和諧、全面的發展。

  3、發展性原則

  校本課程開發的發展性原則是針對校本課程的價值而出臺的,課程最大價值在於促進學生成材、 教師成長、學校發展、社會發展。我校利用自身資源,構築具有本校特色的適合學生髮展的校本課 程。我們在各年級段,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需求,設定了不同的課程內容,滿足了不同學段的發展 要求。

  四、方法措施:

  1、充分調動教師參加課程開發的積極性,體現參與性。

  2、充分利用校內外的教育資源,堅持校本化。

  3、仔細研究《國家基礎教育改革指導綱要》,保證校本課程開發的方向性與探究性。

  4、構建校本課程開發的和諧團隊,結合校本研修的管理模式,實施課程開發的研究和實踐。

  5、學校安排專職教師,做到有課程方案、教學計劃、教學進度、階段總結、跟蹤紀實等材料。

  五、校本課程開發框架:

  (一)領導小組:   組長:   成員:

  (二)工作小組:   組長:   成員:

  (三)校本課程開發要求:

  1、每學期按15課時開發,有總體目標。

  2、每課有課題、教學目標(必須有情感目標),最好設有習題。

  3、按每學期訂一冊,有課本封皮、目錄。

  4、單元題目為小一號字,課題為小三號字,其他為四號字。

  5、根據課程需要,可有插圖。

  六、課程的實施:

  1、教師每學期按要求撰寫校本課程教案、計劃。

  2、任課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意願,採用學生喜愛的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 積極性。

  3、校本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創造寬鬆的活動環境,允許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方式表 述,教師要重視學生的過程體驗,不能只重活動的結果。

  4、課程的開發過程中,教師必須樹立檔案意識,對校本課程開發中的所有資料蒐集整理好,以利 總結、改進和推廣,並作好展示彙報工作。

  七、校本課程的評價:

  1、教導處具體負責課程的階段檢查。

  2、教師組成校本課程開發團隊,積極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3、對校本課程的評價,應重視過程性評價,旨在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4、各任課教師每學期需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採用國家要求方式評價,評價學生對該學科學習的興趣 需求、學習效果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