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學校管理實施方案範文

2021年學校管理實施方案範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紮實開展,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後所制定的書面計劃。那麼優秀的方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1年學校管理實施方案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校管理實施方案1

  一、課程管理的含義:

  課程管理是在一定社會條件下,有領導、有組織地協調人、物與課程的關係,指揮課程建設與課程實施,使之達到預定目標的過程。廣義而言,課程管理是包括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在內的整體上對課程編制、實施、評價等工作的組織與控制。狹義而言,課程管理指對課程採取的經營管理措施,是學校內全體教師對學校內課程系統進行調節控制的過程。

  二、課程管理的內容:

  課程管理是教育行政部門以及學校對課程編制、實施和評價的管理,它是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與學校領導的重要管理活動和職責。

  從課程行政管理角度來說,課程管理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關於課程計劃:主要包括課程設定、課程結構與課時的規定等的管理。

  (2)關於課程標準:主要包括對於國家課程標準、地方標準、學校評價標準、教科書擬定標準、教科書標準等的理解與探討。

  (3)關於課程編制:主要包括對於學校教育目標的制定、年度教學計劃的擬訂、教學日數與課時的確定、課時表的製作等。課程編制是課程管理的核心部分。

  (4)關於課程實施:主要包括教材研究、教學目的的確定、教材教具的檢點、教案的編寫、班級管理的指導等。

  (5)關於課程實施的條件:主要包括教材教具的整頓、設施裝置的整頓、教科書和參考資料的選擇等。

  (6)關於課程評價:主要包括學習指導、測驗管理、課程的改進等。

  三、課程管理政策:

  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發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為保障和促進課程適應不同地區、學校、學生的要求,實行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和學生的適應性。”三級課程管理是一個管理層面的概念,從課程管理的角度出發,把基礎教育課管理的主體由單一的國家管理擴大為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共同管理,地方和學校也參與到課程管理中來,地方和學校從原來對課程的機械接受、被動執行,轉變為分別從自身的角色定位出發,根據三級課程管理體制下所享有的課程管理許可權,承擔相應的管理責任和義務,與中央一起共同對基礎教育課程進行創造性的管理。

  四、學校課程管理目標:

  (1)嚴格執行國家的課程檔案,開齊開足課程,確保課程計劃與課程標準的嚴肅性。

  (2)在正確處理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學校課程間的關係,保證國家課程質量的前提下,逐步最佳化學校課程的結構,獨立或合作開發有特色的課程,穩步推進課程校本化的程序,以體現學校的辦學特色。

  (3)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改革教與學的方式,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現代教育技術,爭取更高更優的教學質量。

  (4)提高教師的課程意識,組織教師廣泛地利用本校和社群的課程資源,合理地組織教學內容。

  (5)根據本校的培養目標和課程資源狀況,瞭解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要,設定可供學生選擇的、靈活安排的課程。

  (6)確保學生享有必要的課程管理的權利,創造機會使得學生能夠在一定的範圍與程度內參與課程決策與教學活動。

  (7)滿足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提供適當的培訓,給予教師參與開發課程的機會。

  五、學校課程管理原則:

  1、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充分考慮學生的需要、興趣與經驗,科學設計課程與教學方案,合理組織教學內容,積極推進學習方式的改革,實施發展性評價,為學生全面而主動的發展在課程上給予保證。

  2、尊重學生選擇課程的權利,培養學生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發展、自我選擇課程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3、校長應明確在學校課程管理中的相應角色,履行所承擔的課程職責,確保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有效實施,合理地進行校本課程開發。

  4、立足學校現有條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內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課程資源。

  六、實施過程:

  新一輪課程改革推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辦法。給新時期學校課程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課題。根據《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國發[2001]21號)、教育部關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教基[2001]17號)及《義務教育課程設定實驗方案》(教基[2001]28號)等檔案精神,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制定本方案。

  (一)加強對國家課程的管理。

  1、根據學生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要求均衡設定課程。各門課程比例適當,總課時數和課時比例均在國家規定的範圍之內,以保證學生和諧、全面發展;依據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科知識的內在邏輯,整體設定義務教育課程;根據不同年齡段兒童成長的需要和認知規律,根據時代和社會發展對新型

  人才的要求,課程門類由低年級到高年級逐步增加。

  2、注重學生的直接經驗,加強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各門課程都應重視學科知識、社會生活和學生經驗的整合,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象。

  設定綜合課程。一至二年級設品德與生活課,三至六年級設品德與社會課,旨在根據兒童生活範圍不斷擴大的實際,把課程內容逐步從家庭擴充套件到學校、社會,使之生活經驗不斷豐富,社會性逐步發展。

  3、設定綜合與分科相結合的課程,根據本地的實際和學生的不同需求,選擇分科課程或綜合課程;同時,為地方課程與學校課程留有一定課時,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學生的適應性,辦出有課程特色的學校。

  (二)加強對地方課程的管理。

  1、全面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精神,整合課程資源,構建和完善我省地方課程體系和管理、開發機制,提高我校基礎教育質量。

  2、加強課程與社會生活的聯絡,充分反映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和學生髮展的需要,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形成課程的地方特色,最佳化義務教育課程結構,全面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要求。

  3、加強校研究、開發基礎教育課程的隊伍建設,提高我省管理與開發地方課程的能力。

  4、地方課程的實施。

  地方課程是必修課程,將地方課程與國家課程的實施、學校課程的建設有機地結合起來。增強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對社會的適應能力。

  加強地方課程教師的培養和培訓,發展和提高教師參與地方課程實施、研究和開發的能力。

  5、地方課程的評價

  學校落實地方課程計劃,切實開好地方課程;將地方課程的教學應納入教師的工作量,並納入教師考核、評聘和晉級的內容。

  地方課程的評價。建立以管理者、教師、學生、家長共同積極參與的機制。採取考試、考查、演示、競賽、成果展示、論文、檔案袋等多種評價方式,評價方法要多樣化;重視對地方課程實施中的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評價,積極探索便於教師普遍使用和有利於引導學生進行積極自評和互評的評價方法,提高教育評價的有效性。

  (三)合理開發和管理校本課程。

  校本課程的開發和管理是本次國家課程改革中的.一大創舉,它賦予了學校在培養學生成長上極大的責任和一定的自主權。我校根據現有條件和資源進行了富有成效的實踐。

  1、完善組織。

  建立完善組織是有效開展活動的基本保證。為了確保校本課程開發工作紮實有效開展,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負責統籌規劃和領導工作,制定管理辦法,並由教導處落實具體計劃和管理工作。

  2、制定方案。

  我們根據校本課程所具有的服務學校、依靠學校、植根學校的特徵,把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作為出發點,研究制定了《學校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方案》,對校本課程的開發、實施、科研等作了周密而又長遠的部署。

  3、編寫教材。

  學校管理實施方案2

  為了加強的教職工隊伍的建設和管理,規範教職工工作秩序,確保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任務的完成,加快學校發展步伐,現依據上級部門有關檔案精神作如下要求:

  一、作息時間制度:

  1、教職員工7:40上班,中午11:40下班;中午12:55上班,下午4:15下班。

  2、實施晨間管理制度,班主任7:20進入班級管理,並安排好晨掃事宜。

  3、總護導7:00上崗,護導老師7:10上崗,指導學生課間安全活動。

  4、二分鐘預備鈴響,任課老師即進教室,帶好所需用品,組織管理眼保健操、室內操,課內不隨意離開教室,無特殊原因不得擅自讓學生離開教學課堂。

  5、每月的第一週為大升旗儀式,全體教師7:35到達指定地點。

  二、考勤制度:

  1、建立考勤登記表,各部門設立考勤負責人,將每位教職員工的出勤情況用表格的形式記載下來,作為考評的依據。

  2、實施考勤的基本單位由各部、處、室自行確定。

  3、考勤表由考勤單位儲存一年,以備查詢統計。

  4、教師每月遲到累計5次以上(含5次),免於當月全勤獎獎勵,情節嚴重者另下浮結構工資5%——20%。

  5、教師未經部門請假無故離校者視為曠工處理(按教育局相關規定執行),免於當月全勤獎獎勵,並視情節輕重及態度好壞給予進一步的處理(如與考核、崗位聘任掛鉤)。

  6、升旗儀式、政治學習、業務學習(外出聽課、培訓)擅自缺席者視礦工處理。

  三、幾種休假制度及待遇:

  (一)病假:

  1、工作時間因生病出外就診需要先向所在年級部登記請假,離校就診半天以上或每月離校就診時間累計超過24小時則按照病假處理)

  2、教職員工請病假必須有醫院出具的病假單,經部門領導批准(特殊情況應及時電話告知所在部門領導),方為有效。

  3、病假的批准許可權及手續:

  (1)、兩天以內(含2天),持病休證明,由所在部門的負責人批准,並登記備案,同時報校長室備案。

  (2)、3天以上,報校長辦公室,經主管校長批准,並登記備案。

  (3)教師病假相關資料,部門應每月上報校辦存檔。

  4、病假待遇:

  (1)、教師休病假應按有關規章扣除相應課時工資,免發當月全勤獎獎勵。

  (2)、教師持有病假單,如能按學校安排的課表上完當天的課,在完成工作量的情況下,經部門主管同意回家休息則不扣課時工資。

  (3)、長病假按上級部門統一規定辦。

  (二)、事假:

  1、教職工因事請假,必須事先向有關部、處、室提出申請,說明原因,得到批准者在不影響工作的前提下請假。

  2、有事需離校2小時以內者經年級部批准,在不影響工作的前提下方可離校。

  3、事假的批准許可權及手續:

  (1)、事假在2天以內(含2天),由所在部門的負責人批准登記備案,並上報校長辦公室。

  (2)、事假在3天以上,由所屬部、處、室主任簽署意見,並報主管校長批准。

  (3)、部、處、室負責人請假,需經校長批准。

  (4)中層幹部、教研組長外出開會,需把會議通知交校辦備案。

  4、事假待遇:

  (1)、事假一天以上扣課時工資,免於當月全勤獎獎勵,月累計3天,按規定扣除相應國發工資。

  (2)、事假累計超過5天者,扣除當月部分結構工資外,還要扣除當年部分的年終考核獎,並按規定扣除部分國撥工資。

  四、加班獎勵制度:

  1、教師加班,在學校認定的情況下,帶學生外出活動(如參加各類比賽、演出,進行社群服務等)校內加班1天30元,校外加班一天40元。

  2、職員加班,在學校認定的情況下來校完成工作者,加班費20元。

  此制度從20xx年1月開始實行。

  學校管理實施方案3

  學校嚴格執行國家和省頒佈的課程計劃,根據《溫州市教育局關於義務教育階段課程設定及課時安排的指導意見》,制訂本方案:

  一、課程設定

  學校認真按照國家課程標準開足開齊開好各門課程,制訂了課程管理的相關制度每學期初由學校根據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檔案精神擬定課程計劃執行方案、制定總課程表、班級課表和教師課程表,為學期開學工作做好充分準備。建立和完善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目標的課程體系,認真執行課程計劃和課程標準,最佳化教學過程,著力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在課堂教學中貫徹“促進有效教學”課堂變革的教學指導思想。積極開展教改教研活動,積極組織觀摩課、示範課、研究課。努力上好學科課程、活動課程,為學生素質的形成與發展提供有效的內容和空間。

  本學期,我校開設了語文、數學、英語、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科學、學校課程、綜合實踐活動、音樂、體育、美術、資訊科技。其中學校課程主要以寫字教學為主;綜合實踐活動包括勞動技術、環保教育、課外閱讀以及數學與科學的課外拓展等。所有課程、課時,嚴格按照義務教育課程要求設定,無隨意增減課程和課時現象。重視開展好一年一度的體育節、藝術節、科技節和讀書節的教育教學工作。

  二、課時分配

  每週按五天安排教學,每課時40分鐘。

  一、二年級每週:語文(9課時)、數學(5課時)、品德與生活(2課時)、體育(4課時)、音樂(2課時)、美術(2課時)、地方和校本課程(2課時),共26課時。

  三、四年級每週:語文(7課時)、數學(4課時)、品德與社會(2課時)、英語(3課時)、體育(3課時)、音樂(2課時)、美術(2課時)、科學(2課時)、資訊科技(1課時)、綜合實踐和學校課程(4課時),共30課時。

  五、六年級每週:語文(6課時)、數學(4課時)、品德與社會(2課時)、

  英語(3課時)、體育(3課時)、音樂(2課時)、美術(2課時)、科學(3課時)、資訊科技(1課時),綜合實踐和學校課程(4課時),共30課時。

  三、學校課程管理措施

  (一)加強學習,提高認識

  課程是指為了實現學校教育的培養目標而規定的教育內容及其結構、程度和程序,是把教育目標和教學實踐結合起來的橋樑,是培養目標的載體和實現培養目標的手段,是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依據。因此,課程設定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問題。新課程設定方案的制訂與實施,對於進一步深化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教學改革,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動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將產生積極的作用。認真研究課程設定方案,進一步提高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認識,並以課程改革這契機,深化素質教育的實施,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二)加強管理,科學設定各類課程

  嚴格執行新課程設定方案,對於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中指令性內容按要求開齊課程,開足課時。在課程管理上轉變管理思想,研究管理方法,充分調動教師積極性,充分發揮學校在課程改革實驗中的主體作用,保證足夠的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和開發地方課程與學校課程的時間表和空間。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課程改革小組,成員包括教研組長和部分骨幹教師。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