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作業管理實施方案

學生作業管理實施方案

  為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方面進行安排的書面計劃。方案應該怎麼制定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生作業管理實施方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生作業管理實施方案 篇1

  一、明確要求,更新理念。

  作業是中小學有效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具有檢測學生學習成效,訓練學生思維等多種功能,重視並改進作業,實施有效訓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加強作業管理是減輕學生過重負擔之必需;是落實有效教學之必需;是全面提升教學質量之必需;是促進學生素質和諧發展之必需。

  1、最佳化作業各環節,做到教師“五有五必”與學生“四有四必”。

  (1)全體教師要做到“五有五必”:有練必選、有發必收、有收必改、有練必評、有錯必糾。

  (2)學生要做到“四有四必”:有發必做、有做必真、有評必省、有思必得。

  2、教師在“五有五必”中必須把握“五個原則”。

  (1)目的性原則。作業訓練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其內容需符合教學要求,呈現出啟發性、典型性、拓展性的特點,要充分挖掘作業的各種功能:鞏固、檢查、深化、提高、體驗和發展功能,以此服務教與學。

  (2)科學性原則。作業訓練要充分體現重點、難點,要結合學生和教學實際需求,內容和形式上要注重精、巧、活,質和量上都要有嚴格要求。

  (3)分層性原則。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因果而始,在基礎要求上謀求統一,在發展要求上務求分層,注重梯度和循序漸進。

  (4)計劃性原則。作業訓練要有前瞻性,各個階段作業圍繞的重點要在備課中體現,在備課組教研活動中要研討;作業要有全域性觀念,要加強作業訓練的整體佈局,注重學科之間的聯絡。

  (5)發展性原則。作業要充分蘊含對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要求,要挖掘作業的德育功能,激勵學生能透過作業的完成來完善學習的品質和思維的能力。

  3、教師在“五有五必”中必須遵循“五條策略”。

  (1)減量提質。要減少學生作業的總量,提高作業的質量。要按照省教育廳要求作為最低控制要求。要減少學生作業的科目,有的科目在特定時期不得佈置作業;要減少學生作業的日期,我校將每週一設立“無作業日”,並在學校網站上予以公示。

  (2)減難增基。要杜絕盲目追求難度來“考學生”“選拔學生”,更不得透過佈置難度大的作業來“為難”“刁難”學生,作業佈置難度適當,以學生的實際發展水平為依據。作業要考慮難易結合,梯度配置,要注重層次性和多樣性的統一。以訓練學生的“雙基”,突出基礎性,落實基礎要求。教師要充分研究、掌握作業“化難為易”的策略。對困難學生要佈置簡單、可以獨立解決的作業,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

  (3)減舊倡新。減舊,首先教師要減少自己陳舊“作業觀”,要貫徹作業的“生本”理念;減舊,要徹底減少現成作業的使用,減少“拿來主義”,杜絕採用現成的訓練卷、教輔資料的現象。倡新,首先認識要新,對作業的功能、要求有新的認識;其次作業佈置形式上求新,口頭作業、書面作業、實踐作業等多種並,舉每門課都要有適量的課堂作業時間;再者作業的批改、反饋手段求新,採用互批、面批、小組批等多種做法,實施作業的二次批改;還要在作業評價上求新,讓學生感受做作業不是一項負擔,增加作業的主動性。

  (4)減面增點。要克服認為講過練過學生再錯責任不在老師而在學生的“卸責”意識導致的“題海訓練”。作業要注重重點性和差異性的統一、注重針對性和基礎性的統一,作業佈置不求面面俱到,力求抓住重點、基本點;作業講評不求題題都講,要突出核心,對症下藥;作業反饋不能就題論題,要舉一反三,加強拓展和延伸,突出作業中難點的處理,疑點的解惑、關鍵點的拓展。

  (5)減粗增細。要減少作業各個環節的簡單粗放、隨意而為,而要講究精耕細作、步步為營。作業處理中要提高作業的'反饋質量,不僅僅停留於簡單分析,而要積極發揮作業矯正作用要加強作業的及時跟進,透過學生對作業的自我糾錯、自我感悟來提高作業的實效性。

  二、統一思想、加強領導。

  充分認識規範學生作業訓練管理在學校教學管理和促進教學質量提升中的關鍵作用,我校加強領導,成立管理小組和督查小組。

  1、管理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各學科教研組長

  2、 督查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各班主任

  三、建章立制,形成合力。

  1、設立“無作業日”

  學校設立“每週無作業日”:每週的週五為“無作業日”,並在校園網公示。結合蘇州市“會休息、會自學、會健體”的三會精神,教師要指導學生合理安排時間,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透過“無作業日”的設定,目的於加強教師有效訓練的意識,真正更新自己有效教學的理念。

  2、強化作業制度管理

  (1)作業年級統一制度。由備課組長負責,每週一次備課組活動,在備課組集體討論的基礎上由組長安排本週作業佈置。作業內容貫徹“五項原則”和“五條策略”的要求。未經備課組長同意,不得隨意佈置作業。

  (2)常規檢查管理制度。繼續加強每月六認真檢查,檢查結果與績效工資掛鉤。備課的檢查中要強調作業選擇、佈置、批改、評講、反思等;重點檢查班級後進生作業;特別關注作業在質與量上的創新;特別督查“五有五必”和“四有四必”的情況。

  (3)各層面督查制度。建立由教務處、班主任、學生、家長等幾個層面的作業督查制度,力求從多角度管理監督,強化有效訓練行為。督查內容為學生作業的設計與佈置、批改與反饋、作業完成的檢查和指導。

  (4)研討制度。學校要加強教師對作業訓練的培訓工作,鼓勵教師開展作業訓練對提高教學有效性的促進作用的研究和實踐;積極推動以教研組、備課組為單位的多種形式的研討活動,集聚群體的智慧和力量,研究策略。教師要對學生的作業進行過程性評價,形成學生作業評價機制,學校對教師的作業訓練設計、佈置、批改與反饋、講評與輔導進行評價,形成過程性評價機制,並與教師的評先評獎及工作績效等進行掛鉤。

  學生作業管理實施方案 篇2

  一、指導思想

  一年一度的寒假即將來到,根據上級教育部門要求,結合我校實際制定了寒假作業佈置方案。要透過假期作業的合理佈置,讓學生在充分休息、愉樂的同時,科學安排假期生活,進一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養成提高,為新學期更好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實施原則

  1、作業設定要體現實踐性、綜合性、探究性和開放性,注重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社會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創新人格、創新能力的訓練,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的整合,努力提高假期作業的目的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2、作業佈置要有層次,要注意承前啟後,並能充分體現假期特點,突出趣味性和實效性。

  3、寒假作業量要適量。說清楚每天的作業量,這樣家長會有重點地把握孩子寫作業的進度。

  4、寒假作業題要精。不管是語文、數學、還是外英語佈置的習題一定要精選,拿數學來說,精選不代表是難題、怪題,恰恰相反,因為是對基礎知識的鞏固,把書上的練習題挑選出一部分重點題目讓學生寫一寫比較合適。

  5、寒假作業要開放。基礎題目肯定是要寫的,但是也不能忽視學生的實踐能力、探索能力的培養。開放式的作業,既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又能鍛鍊孩子的實踐能力。

  三、作業佈置要求

  各教師積極進行假期作業形式的改革。可以佈置本學期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和重點內容,也可適當佈置下學期新課本的預習學習。還要從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出發,適當佈置一些符合小學生身心特點,體現趣味化、實踐性、活動式特點的寒假作業。從書面作業到口頭作業,從閱讀作業到動手作業進行適當穿插,以豐富的作業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年級寒假作業佈置以《寒假生活指導》為主要載體,結合讀書、電視節目、體育鍛煉、預習、實踐活動等內容。

  2、學科作業要求教師先做,對於《寒假生活指導》中不適宜的題目要刪除,並向學生明確標明。

  3、小學生每天的寒假作業時間總量不超過1小時。

  4、以年級為單位結合實際佈置拓展性作業,包括實踐、探究、調查、社群服務等,拓展類作業要有預案。

  5、各年級作業要列好清單,業務校長、教務主任、任課教師均要簽名。清單提供學生名單、家長電話、地址、作業樣本。統一存放教務處。

  五、措施保障

  1. 各科任教師把寒假作業清單上交學校,經學校審查批准後方可執行。

  2. 加強學生作業過程地監管。採取以下措施:

  (1)各班主任以村為單位成立本班作業檢查學習小組,選派責任心強的學生為組長,定期檢查。

  (2)建立好家校聯絡方式,在作業清單上註明教師聯絡方式,加強家長對學生假期作業的監管與督促。

  (3)教師開學後認真批改學生的假期作業,寫好批改記錄。

  六、作業評價

  1、各科任教師開學第一週內對學生寒假作業進行批閱,寫出批閱報告。

  2、各科任教師根據學生作業書寫、正確率進行評價,分為ABCD四個等次。

  3、各班主任根據學生作業每日登記表對學生寒假作業情況進行綜合瞭解,分為ABCD四個等次進行評價。

  4、各班主任根據學科評價和實際情況瞭解進行綜合評價,每班按 25%的人數比例評選出優秀作業,並對優秀學生進行表彰。

  總之,每位教師在高度重視學生寒假作業的前提下,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讓學生在寒假中志有所向,事有所為,閒有所好,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假期。

  純化鎮窩劉完小暑假作業材料目錄

  五年級一、二班 負責人:李海霞

  1、 學生寒假作業通知單

  2、 學生作業完成記錄表

  3、 學生聯絡方式

  4、 作業樣本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