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學校教師節主題活動的方案範文

最新學校教師節主題活動的方案範文

  為了確保活動有序有效開展,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活動方案,活動方案的內容和形式都要圍繞著活動的主題來展開,最終達到活動的目的或者意義。活動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新學校教師節主題活動的方案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新學校教師節主題活動的方案1

  活動背景

  教師被人們成為“園丁”,“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受到全社會尊重的一種職業,是備受社會尊敬的人員。從1984年起,每年的9月10日被定為我國的教師節,以表達對教師的尊敬。從幼兒園到現在成為大學生,我們無時無刻不受到老師的教育和培養,濃濃教師恩,陪伴我身邊,今天讓我們用自己的親手來感謝師恩。

  指導思想

  進一步推進師德建設,在全校營造尊師重教的氛圍,弘揚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激勵廣大教師熱愛教育事業,積極進取,開拓創新,推動學校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慶祝活動要本著“隆重、熱烈、務實、簡樸“的原則,開展系列活動;變單純的慶祝活動為一段時間的主題活動,使活動內容更為豐富;力求活動形式創新,更好的突出活動主題和內容,增強活動的感染力和影響力。

  活動安排

  會場佈置:臺上四周佈滿氣球,空中縱橫交錯掛著同學們親手製作的紙鶴,還有代表六個年級的六隻大的`氫氣球吊著六隻大的紙鶴懸掛在體操臺前。會標使用大的氫氣球懸掛體操臺兩側(到禮儀公司租,因為設計經費,需再定)。

  學生每人根據不同年級準備一個空的汽水瓶,裝上豆子,作為會上使用的彩色搖搖瓶(一二年級綠色雪碧,三四年級黃色芬達,五六年級藍色的醒目)。

  會中

  (一)開場

  主持人宣佈大會開始,臺前數名學生和場下數百名學生手持各種樂器(電子琴、手風琴、二胡、小提琴、小號、長笛等,其他中高年級每人一把口琴,一二年級打擊樂器)齊奏《生日快樂歌》第一段齊奏,第二段齊唱,音樂老師伴奏,在一塊圓形蛋糕上插上二十支蠟,請敬愛的校長親手點燃,全校同學一起高呼:“老師,節日快樂!

  (二)朗誦

  然後由頭戴花環的學生上場,在音樂的配合下一起朗誦“我向老師說句心裡話”為主題的詩歌,朗誦結束時,音樂聲拉大,所有朗誦的學生慢慢走下臺,把自己的花環戴在所有老師的頭上,附在和老師說一句祝福的話,並和老師深情地擁抱。

  (三)交流

  在開學初每個教師都自己設計了一個具有個人個性的袋子,袋子的形狀各異,上面貼著老師自己的照片,從9月8日開始把袋子貼在操場的教師節專欄牆上,全校的同學可以向向老師訴衷腸,把平時不敢或不好意思說的話表達出來,可以留下名字,也可以保密。每天放學每個教師要取下知心話語袋,總結學生的留言,適當給與答覆和反饋。在大會上,把師生的對話以小品的形式進行展示,從而營造濃濃的師生情。

  (四)表演

  教師與學生同臺表演。表演唱《同一首歌》老師和同學有唱又有表演,臺上臺下相呼應。

  (五)尾聲

  在音樂聲中全校師生共同演唱最後一段歌詞,最後主持人:“同學們讓我們在一次祝老師們——學生們手搖彩瓶全體高呼:‘節日快樂’!在音樂聲中學生們可以有秩序的把自己diy的禮物送給老師們(此時禮花齊放,氣球滿天,大會結束)。

  最新學校教師節主題活動的方案2

  一、活動主題:

  濃濃尊師意,款款愛生情。

  二、活動目的:

  在第xx個教師節來臨之際,在校園中營造節日氣氛,讓每個學生從自己的角度瞭解教師尊重教師,並透過實際行動表達對老師的敬意,體驗到尊敬老師的愉悅感受。號召全體教師在第xx個教師節明確愛心與責任,在感受到學生的敬愛之情的同時,思考教師的愛心與責任。

  三、活動過程:

  1、校長國旗下講話,號召全校同學,以各種形式向全體教師祝賀教師節。

  2、每位學生製作一張感恩卡贈送給老師。

  3。大隊部在教師節當天安排8位禮儀大使迎接老師上班。

  4、各班以“慶祝教師節”為主題出一期黑板報。

  5、開展一次以“濃濃尊師意款款愛生情”為主題的主題隊會。各中隊在活動後上交活動方案到大隊部。

  6、開展“我心中的好老師”為主題的徵文,要求三年級各班組織好每一位隊員寫寫“心中最難忘的好老師”,選擇典型的事例,突出中心,作文題目自定。字數:中年級不少於300字。高年級不少於500字。上送時限:請在9月10日之前上交大隊部。上送份數:各班選送兩篇徵文,學校將擇優在網站上刊登。

  7、老師們明確我們在歡度節日的同時,更應自省自勵,奮發進取。用愛心澆灌花朵,用雙手播種希望,用智慧創造未來。相信每個學生的巨大潛能,相信每個學生都具備積極向上的強烈願望和力量,相信每孩子在我們手中都能成才,真誠的關心愛護每個學生,真誠的嚴格要求每個學生,為每個學生的健康成才創造條件。用愛心教會同學責任,讓他們的責任喚起我們的愛心,用我們的愛心責任心托起明天的太陽用智慧創造出我們和學生共同的美好明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