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課實施方案範文
小學教育課實施方案範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開展,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那麼大家知道方案怎麼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教育課實施方案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教育課實施方案1
為了深入領會新課程改革精神,踐行小學語文新課程理念,構建小學語文自主教學課堂,提高教學效率,特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標
1.教案(或導學案)格式規範,內容充實,過程清晰,目的明確,滲透課程理念和學法指導。
2.學生自我約束,自主學習,積極學習,學習興趣良好持久。
3.小組團結合作,互幫互學,主動交流,共同提高。
4.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正確的坐姿站姿,正確的朗讀、默讀、書寫習慣,正確的回答問題、評價與質疑問題態度。
5.積累豐富的語文知識,強化規範化的語言訓練,發展學生語文能力,養成健康心理品質。
6.減少學困生,發展中等生,提高優秀生,均衡提高全班語文教學質量。
二、主要措施
1.認真領會新課程改革精神,認真學習《湖北教育·鄖西自主教育改革專輯》,準確把握主教育理念,把教育理論學習與教學實踐相結合,提高語文教學專業素養。
2.編制科學有效的教案(導學案)。學習課標,深研教材,分析學情,探討教法,精心編制科學有效的教案或導學案。每份教案包括:設計意圖,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突出重點、解決難點的方式方法,教具或資源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教後反思。
3.建立團結合作的班集體。根據72名學生性別、特長、學習成績、性格等,合理搭配,均衡組建12個學習小組,推薦、選拔或指派組長、副組長、小老師各一名,負責小組紀律、合作交流、輔導幫助等。
4.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自己制定班級、小組學習紀律,學會自我約束。培養小組長、小老師,樹立他們在小組中的威信,學會自己帶頭,學會約束自己、管理別人、幫助他人的基本方法。
5.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根據學生年齡特徵,設計有趣的課堂匯入,激發學生學習慾望;設計簡單樸實、目標明確的教學過程,保持學生良好的學習狀態;多元化、個性化、激勵性評價,促進學生學習興趣持久發展。
6.認真學習《語文課程標準》,把握小學第一、第二、第三學段中識字與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的教學內容和目標,根據各個領域內容與特點,結合自主教育“三大內涵”與“三環六步”課堂教學流程,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改進教學方法。課堂教學突出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反饋落實、總結鞏固。
如閱讀教學第一課時教學流程:
(1)激情匯入,構建閱讀興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體現。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保持學生學習的`永續性,就要精心設計每一節課的匯入)。
(2)初讀課文,自主識字。自讀課文,讀準字音;再讀課文,標出段落序號,並畫出生字,藉助拼音(或工具書)把生字多讀幾遍。同桌交流(互讀互認,評價糾正);你讀我聽,我讀你聽,評價交流識字方法。出示生字新詞,檢查、反饋初讀課文與識字情況;檢查、反饋、交流、指導識字(重點落實我會認的字和學生在初讀中把握不準的字)。
(3)再讀課文,整體感知。通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初讀課文,目標檢查、反饋、交流;相機示範、引導、強化朗讀訓練。
(4)緊扣重點,指導書寫(當堂落實)。出示“我會寫”的字;檢查、交流字生字讀音、組詞說話;觀察結構,交流識記方法;重點指導難寫的字,示範、模仿、展示、評價、激勵。
在熟練掌握閱讀教學第一課時各環節的基礎上再不斷探索學習第二課時的教學教法,力爭上每一篇課文都能讓學生感受完整、完美。
小學教育課實施方案2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地方對基礎教育課程管理與開發指南》的各項要求,促進我校對基礎教育課程的管理與開發,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
二、目標要求
1、全面貫徹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要求,提高課程實施水平和教學質量,形成基礎教育課程的地方特色,推動課程研究、管理和開發隊伍的建設,提高地方管理與開發課程的能力。
2、以國家課程管理政策、課程計劃、課程標準為依據,同時要充分反映我縣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和學生髮展的需要。
3、加強課程改革和建設的整體規劃與部署,嚴格管理和規範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充分利用多種社會力量參與課程的管理與開發。
三、開發內容
地方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地方課程要直接反映當地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需求,有效增強課程對地方的適應性,形成課程的地方特色,為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服務。內容要以地方的歷史、文化經濟、社會、自然、環境等的研究為主,形成地方課程或地方課程系列,並具有較強的超前性。
根據實際,我校地方課程現階段開發的主要內容是《文明禮儀教育》、《法制教育》。
四、課時安排
地方課程課時,1—2年級每週1節,為《文明禮儀教育》;3—6年級每週2節,為《法制教育》、《文明禮儀教育》;根據需要,地方課程、校本課程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可以打通使用。
以上課時是根據教育部課程設定要求和我省實際安排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地方課程、校本課程,既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但每學期的總課時不得低於國家規定的標準。
五、開發與實施要求
1、要將國家課程的實施與地方課程的建設有機結合起來,通盤考慮,統一規劃。
2、要根據課程的不同類別,建立以書籍、實物、影像、軟體、網路等為載體的地方課程資源體系。
3、在地方課程的實施中,要更多地組織學生開展不同形式的實踐活動,促進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同時要始終滲透安全教育。
4、要充分發揮社群、校教研組的作用,鼓勵有關人員加強學習,拓寬視野,深入生產生活實際,研究問題,總結經驗,創造性地為地方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服務。
5、要處理好地方課程與國家課程、學校課程的關係、課程內容與地方資源的關係、課程學習活動方式中接受與探究的關係以及學生與社會生活的關係等,最佳化課程結構,切實發揮地方課程的育人功能。
六、管理評價
1、地方課程的評價形式要多樣化,可以對學生進行必要的考試和考查,但要以考查為主。評價要實行等級制。
2、地方課程的評價不僅要評價學生的結果,更要評價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特別是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