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我們的節日·中秋節”主題活動方案

開展“我們的節日·中秋節”主題活動方案

  為了確保活動有序地進行,常常需要預先制定活動方案,活動方案是從活動的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並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你知道什麼樣的活動方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0開展“我們的節日·中秋節”主題活動方案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開展“我們的節日·中秋節”主題活動方案 篇1

  一、 活動目的:

  中秋節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中秋節的最大意義和主旨是“團圓”。 團圓與和諧緊密相連,團圓不僅是外在的形式,而且是內心的和諧與相通。為充分發掘傳統節日內涵,弘揚祖國的優秀文化,激發廣大師生的愛國主義情懷,並且在中秋來臨之際激發學生熟知經典、吟誦經典、熱愛經典、親近經典,大隊部在中秋節前後,組織開展“月圓國圓,傳承經典”主題活動。

  二、 活動主題:

  月圓國圓,傳承經典

  三、 活動時間:

  9月xx日——9月xx日

  四、 活動內容:

  (一) 中秋讀月

  1、(9月xx日)國旗下講話——“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給學生講述關於中秋節的來歷,並且倡議每位同學節日期間做到“家圓”——幫爸爸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人圓”——給在無法團聚的遠方的親人發一條節日祝福簡訊;“國圓”——為祖國的繁榮富強、早日統一立下壯志。

  2、(9月xx日——9月xx日)蒐集與中秋節有關的故事、詩歌、書籍,晨會課各班開展有關的活動。

  (二) 中秋憶月

  1、(9月xx日——9月xx日)各中隊組織學生蒐集有關中秋節的節日起源、傳統民俗、逸聞趣事、詩詞佳句的資料,展示在教室佈置及黑板報“特色板塊”中;

  2、(9月xx日——9月xx日)各中隊完善班內或黑板報“心願”牆,學生可以把對同學、親人、老師、長輩想說、想表達的節日祝福寫在“心”上。

  3、(9月xx日)各中隊舉行一次中秋詩會,主題為“傳承經典誦中秋”。蒐集、誦讀有關中秋的經典詩詞,在品月餅、誦古詩的過程中感悟團圓、和諧的幸福,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

  (三)中秋賞月:

  1、開展一次“弘揚美德圓中秋”親子互動活動,鼓勵學生為父母製作中秋賀卡,幫長輩做家務,與家人一起品月餅、賞明月,感悟舉家團圓的幸福。(一、二年級)

  2、開展“快樂體驗暖中秋”志願者活動,學生利用中秋節小長假給長輩送月餅,送溫暖,並寫下體驗日記。(三、四年級)

  3、“月兒圓圓畫中秋”:五年級節假日完成一份以“中秋”為主題節日小報;六年級節假日完成一份以“經典誦讀”為主題的節日小報。(每個中隊上交5份)。

  開展“我們的節日·中秋節”主題活動方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並瞭解中秋節的來歷。

  2、瞭解“月食”現象與影像知識,豐富科學知識。

  3、進一步瞭解中秋節的風俗,同時體驗競賽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和家長一起蒐集中秋節的小故事和知識。

  環境準備:佈置教室環境,凸顯中秋節日氛圍。

  材料準備:知識競賽題、搶答鈴鼓、記分牌、燈泡、皮球(大、小各一個);手電筒、白牆或者螢幕。

  活動過程

  1、中秋故事我知道。

  過程:先由一名教師給大家生動地講中秋故事,再請幼兒獨立講故事。

  要求:保持安靜狀態聽故事,並給講述者以掌聲鼓勵。

  2、學科學,懂知識——親子實驗。

  目標:開發幼兒的創造力與藝術想象力,培養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和動手能力、模仿能力;豐富幼兒的科學小知識;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

  (1)奇妙的手影。教師引導幼兒用小手做各種各樣的動作,激發幼兒對手影遊戲的興趣。

  (2)“嫦娥奔月”。用“小孔成像”法,展示嫦娥奔月。

  前期教師與幼兒共同摳畫出嫦娥奔月形態的紙板,用紙板遮擋在螢幕與投影儀之間,螢幕上就會形成物的倒像,我們把這樣的現象叫小孔成像。在螢幕左上角貼上上月亮的圖片。前後移動中間的板,像的大小方位也會隨之發生變化。此方法既讓幼兒生動地看到了嫦娥奔月的情形,也讓幼兒瞭解了小孔成像的科學知識。

  (3)神奇的月亮。

  展出各種形狀的月亮圖片

  模擬月食全過程:使用燈泡代替太陽,一個幼兒舉起大皮球代替地球,另一個幼兒舉起小皮球代替月亮。開啟燈泡,大皮球圍繞燈泡轉,小皮球圍繞大球轉,觀察大皮球、小皮球各自被對方的黑影遮擋的情況。

  3、“中秋知多少”競賽。

  (1)中秋節與哪些節日是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

  (2)月餅又被人們稱為什麼?

  (3)中秋賞月的活動始於哪個時期?

  (4)中秋節又被人們稱為什麼?

  (5)小朋友在中秋節玩的一種泥塑玩具是什麼?

  (6)古代神話故事中誰飛到月亮上?

  (7)古代神話故事中誰射了太陽?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個團圓節,雖然現在大家都更喜歡在春節團圓,但是,中秋節仍然是我國所有人都會過的一個古老的節日。

  開展“我們的節日·中秋節”主題活動方案 篇3

  活動目的

  1、瞭解中秋節的由來、習俗,學習有關中秋節的詩

  2、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社會調查能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與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3、透過各種實踐活動獲得豐富的經驗和積極的情感體驗,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透過本次活動更激發學生熱愛生活,感恩關心自己的親人、長輩。

  二、活動準備:

  1、學生準備:課前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夥伴自由組成4個小組,每個學習小組從中秋節的來歷、習俗、詩詞以及月餅中選擇其中一個方面透過上網等途徑蒐集相關的資料,並製作資料卡片。

  2、教師準備:蒐集素材,製作多媒體教學課件。

  3、準備月餅30盒。

  三、活動程式:

  (一)情境匯入

  1、音樂《花好月圓》,營造一種中秋的氛圍。展示圓月的畫面,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根據我國曆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節”,也稱八月節、八月半;因這天的主要活動是圍繞“月”進行的,有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又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我們中國的習俗在“團圓節”這天,和家團聚,共度佳節。孩子們,你們的父母為給你們更好的生活,終年忙於在外,佳節之際,他們一定也很想念你們,卻無法和你們一起過團圓節。今天我們希望小學的領導、老師就像孩子們,你們的父母一樣,關心你們成長的點點滴滴,組織了這個“中秋話明月千里共嬋娟”茶話會,孩子們,請用熱烈的掌聲感謝學校領導、老師。

  2、領導講話:今天的活動得到我們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援,百忙中,我們學校領導也抽出時間來到我們活動的現場,我們請張校長給我們講話。

  (二)中秋節的傳說與民間故事

  1、對於中秋節的傳說也是各種各樣,你們想了解嗎?有誰能來講講有關中秋節的傳說,中秋節的起源及一些民間故事?

  中秋傳說之三——嫦娥奔月

  (三)瞭解中秋節的習俗:來中秋節是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那尋常老百姓又是怎樣過中秋呢?

  1、引出——吃月餅、送月餅

  月餅的外形——圓,象徵團圓,表達閤家團圓。餅中有餡,表面有花紋,花紋主要有月亮、桂樹、玉兔等在圓中表達美好的願望。現代的花紋設計更是各異,別緻。(欣賞月餅圖片若干張)

  師:展示月餅事物,並簡單介紹圓形設計的骨式。(對稱、均衡)

  生:動動手,畫一個別致、精美的月餅圖案。(背景播放輕快的音樂)

  學生作品欣賞。由學生自己講解自己的設計意圖。

  (背後可寫上祝福父母的話語,孩子們可以把這個月餅透過郵寄的方式寄給父母。)

  2、中秋燈謎

  師:在許多地方八月十五這天會有燈會,其中一項就是猜燈謎。

  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語(正大光明)

  得月樓前先得月。猜一字(棚)

  重逢。猜一字(觀)

  (給猜對的學生髮一樣小獎品,如中秋賀卡。)

  3、佳作欣賞:八月十五是團圓節,每逢佳節倍思親,詩人就會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在這天把這份思念用詩詞來表達對家鄉、親人的思念。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期,會讓我們想起很多思鄉、思念家人的詩句。

  (1)、出示圖片1

  師問:我們來看這幅畫,同學們腦中有沒有最佳的詩句來配這幅畫中的情景。

  ——(李白的《靜夜思》)

  請兩位學生對李白的詩進行再現,體會一下李白中秋之夜時的心情。(兩位學生表演、展示,然後請學生自己背背有關的詩句。)

  (2)、介紹作詞者蘇軾:

  在中秋佳節,偉大詞人蘇軾也特別思念與他相別已有六年的弟弟而寫的詞《水調歌頭》,這首詞上片寫的是對人生的執著(即使他在為官中有坎坷),下片寫的是他是怎樣看待對弟弟的思念,人有悲歡離合,同月有陰晴圓缺一樣,兩者都是自然常理,無需太過傷感,但可以從共同賞月中相互慰籍。這守詞教育我們要熱愛生活,對生活情懷豁達。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

  (四)憶中秋品月餅

  1、讓我們欣賞周敏和xx給大家帶來的《但願人長久》。

  2、讓我們代著對家人的思念,一起來品月餅吧。

  我們在吃之前,要先來明白一個道理,我們這個班級是一個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裡面,有好東西吃,你是先自己吃呢還是先給別人吃呢?你想給誰吃?(生:我想送給我的好朋友。/我想送給老師……)

  師:我們不光要送出月餅,還要送出我們的祝福,送出我們的親情,在贈月餅時,要對對方說一句祝福的話並做一個令人感到親熱的動作。

  開展“我們的節日·中秋節”主題活動方案 篇4

  一、活動主題

  我們的節日中秋節

  二、活動目的

  1、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節日文化生活,建立文明校園。

  2、增進師生感情,增強愛校榮校觀念,促進入學教育工作。

  三、活動時間

  20xx年9月3日-9月8日

  四、主辦單位

  共青團xx大學委員會

  五、承辦單位

  共青團xx大學文學院委員會

  六、活動物件

  20xx級全體新生

  七、活動內容

  1.活動階段:

  第一階段為網上投稿;第二階段為評委評審;第三階段為作品展示。

  2.稿件要求:

  (1)參賽文體:小說、散文、詩歌皆可,體裁不限,小說篇幅不超過1萬字。

  (2)文章主題鮮明,積極向上;語言健康通順;真實原創,嚴禁抄襲。

  (3)格式要求:word格式,標題為3號黑體,正文為4號宋體,行距26磅。

  (4)投稿截止日期:9月7日前將作品發文學院學生會郵箱(xx)。

  3.獎項設定:

  設特等獎3項,一、二、三等獎各10項。

  4.評分標準:

  (1)滿分100分,具體要求如下:

  主題和思想(20分):主題鮮明,思想健康;

  形式和內涵(20分):形式多樣,內涵豐富;

  語言和結構(20分):語言精煉,結構完整;

  意境和節奏(20分):意境悠遠,節奏明快;

  原創和獨創(20分):原創首發,見解獨到。

  (2)扣分因素:

  文章無主題,無思想,酌情扣10分;文章體裁,邏輯混亂,酌情扣10分;文章內容大量出現錯別字等酌情扣4分;摘錄超過三分之一,酌情扣10分;抄襲者取消比賽資格。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