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級鄉村振興工作開展情況彙報範文(通用5篇)
村級鄉村振興工作開展情況彙報範文(通用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越來越多的人或聽或寫彙報,彙報必須有情況的概述和敘述,最重要的是結果,經驗總結也是必不可少的,如何寫一份正確的彙報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村級鄉村振興工作開展情況彙報範文(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村級鄉村振興工作開展情況彙報1
一、認真做好扶貧工作
1、春節前慰問貧困戶石安宿、陽甫奉周、歐中蘇、蘇祿金、張甫笨、石連選、吳甫進、姚敬德、石貴林、姚老領、姚老那等;走訪貧困戶宣傳政策及防火安全宣傳。
2、新冠肺炎病情爆發,該在還沒有休完春節假期的情況下,接到上級指示,積極響應,第一時間隨同其他駐村工作隊員趕回了xx村。一回村就投入到全村逐戶排查外來人員和對外來人員進行監測的工作中,參加村級防控點對進出村屯人員車輛進行登記和體溫測試。。
3、彙總因疫情原因外出務工人員補貼材料的收集和上報;收集xx村貧困戶產業獎補材料的申報工作;彙總完成上半年xx村貧困學生雨露計劃的申報工作;配合幫扶聯絡人、工作隊員,資訊員完成xx村貧困戶“明白人”資料的收集,同時開展xx村脫貧攻堅爭當明白人集中交流會;完成xx村十一有一低於材料的整改工作。。
4、針對xx村衛生情況,配合工作隊,村幹,組織xx村臨時工作崗位,分組定期進行xx整村清潔活動,使得xx村衛生情況大有改觀。
5、按縣裡要求,與工作隊員配合完成xx村所有幫扶聯絡手冊的批改工作。
6、配合包村鄉幹、村幹、工作隊員,完成xx村今年危房改造戶21戶的改造工作。
7、配合包村鄉幹、村幹、工作隊員,入戶動員危房改造戶、異安戶舊戶折舊復墾工作。
8、在xx村積極開展普通話推廣工作,同時認真收集xx村各類不會講普通話的人員情況。
9、與村幹配合,到烏衣屯與紅巖村協調xx村水源問題。
10、配合山東日照邊檢站到xx村培訓茶葉加工技能,動員貧困戶參加扶貧培訓。
11、寫了3篇通訊稿。
二、完成xx村扶貧專案工作
1、完成今年xx村第一書記扶貧經費10萬元專案的實施。xx村第一書記扶貧經費專案一個做了全村危險路段安全防護欄,一個做了良信屯塌方路段步道的維修。兩個專案都能按質按量的完成。
2、配合山東日照邊檢站支援xx村建設茶葉加工石專案的實施。積極與村幹鄉幹配合,做好場地選址的農戶工作,敲定選址位置,等待下一步的設計實施開展。
3、配合後盾單位,組織後盾單位職工對xx村進行消費扶貧,完成xx村田螺收購5000餘斤,促進xx村村民的收入增加。
4、完成後盾單位支援xx村建設資金13萬元與鄉政府的簽約,下一步將監督專案的建設。
三、其他工作
1、聯絡後盾單位春節前到xx村開展遊園活動,豐富xx村群眾日常生活。
2、聯絡後盾單位柳州市一職校赴xx小學頒發“一職校”獎學金。
這半年來,在和鄉幹村村幹其他工作隊員的共同努力下,xx村的脫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也有不足,今後,我將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為xx村早白實現全村脫貧摘帽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村級鄉村振興工作開展情況彙報2
自7月22日以來,駐鄉村振興服務隊第一時間集合隊伍,統一思想,樹立“入駐即開工”的工作理念,迅速轉變工作角色,紮實做好前期調研、對接聯絡等工作。
一、工作開展情況
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對我們來說是一項全新的課題,針對服務隊工作如何開局、如何開好局這一課題,我們認真思考和謀劃,確定了“謀定而後動”的思路,並迅速鋪開各項工作。
(一)學習先行,在交流思想中深化認識。鄉村振興服務隊入駐以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組織全員學習,認真學習領會省委、市委和區委相關會議精神,重點關注鄉村振興在產業發展、農村政策、資金扶持等方面的新知識、新動態,編印《鄉村振興名詞釋義》(第一期)、《鄉村振興先進經驗雜談》等學習材料,制定《服務隊學習制度》,並要求每名隊員建立學習檔案。集體學習後,每一名隊員談認識體會,在學習交流中加快工作轉軌、思想融合,也幫助隊員儘快掌握情況、熟悉工作、融入氛圍。同時,先後與鎮政府領導就鄉村振興有關工作進行溝通交流,增進共識、密切協作,為下步開展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二)明確分工,保障服務隊高效執行。為確保服務隊各項工作任務的有效運轉,統籌考慮幹部熟知領域和工作特點,對鄉村振興服務隊內部職責進行明確,成立了綜合組、組織組、專案推進組三個工作任務小組,工作任務組主要圍繞保障工作執行、完善組織機構、推進專案落地三個方面進行細化,進一步明確了責任分工,壓實了工作責任。
(三)深入調研,推進工作穩步開局。在前期學習研討的基礎上,我們擬定了人口情況、產業經濟、黨組織建設、村級工程專案情況、歷史文化、前期幫扶情況、村級工程及專案推進情況、村內當期亟待解決問題、對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建議等8個方面的調研提綱。利用一週時間,組織全體隊員到聯絡的10個村居及所在片區進行詳細調研,進村入戶掌握第一手資料。
村級鄉村振興工作開展情況彙報3
一、工作推進情況
我們先後召開3次縣委常委會議、3次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鄉村振興工作,召開2次全縣領導幹部大會,安排部署相關工作,制發全縣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意見、實施方案和五年規劃,明確了鄉村振興戰略總體思路。
(一)產業振興方面
一是發展特色富民產業,促進群眾穩定增收。全縣雜糧種植面積達100萬畝,調減玉米種植面積4.57萬畝;新增設施農業440畝;新(改、擴)建畜禽養殖小區48個;新建標準化示範果園15個。
二是積極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引導農產品向精深加工轉移。鞏固和完善1個農產品加工園區、4個現代農業產業園、20個現代農業創業基地建設成果。目前園區內標房建設總面積達到10萬平方米,新增投資額達3.63億元。
三是壯大新型經營主體,激發農村發展活力。組建註冊並正常運營土地股份合作社248個,成員總數達11900戶,入股土地18萬畝。新建農業綜合服務超市3家。
四是積極向上爭取專案資金,助力鄉村振興。已爭取專案資金2.6億元。包括耕地輪作、農作物秸杆綜合利用等十幾個專案。
(二)人才振興方面
一是把“大學進園區進企業”工程緊緊抓在手上,突出抓好34個校企、院企專案對接與深度合作。已完成科技成果轉化8項;登記技術合同成交額1950萬元;引進高科技專案4項,新增註冊科技型中小企業5家,雙創基地入孵科技型小微企業4家,大學與企業新增簽約專案3個;正在開展老企業轉型升級和對外合資合作專案7個,已完成投資1.06億元。
二是緊盯已經開展合作的重點專案,積極推動高校與園區、企業實現深度融合。南京農業大學研究的“秸稈炭化與炭基肥生產”技術,已完成與xxx興沃生物制新材料有限公司實質性對接。省農科院8名博士正在進行土壤改良、玉米種耐旱機理研究、作物超高產群體建立等實驗。
三是加強農村本土人才的培育,最佳化農業從業人員結構。穩步開展設施農業、果樹、農機、畜牧等相關技能培訓,按計劃完成了階段性任務。
(三)文化振興方面
一是突出文化引領,豐富百姓生活。在全縣260個行政村建設“大喇叭”工程,實現縣域全覆蓋。建設和完善文化廣場280個、文化牆6萬延長米、農家書屋245個、文化活動室289個。
二是突出以德育人,培育文明民風。開設農村道德講堂,開展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級文明戶、學雷鋒先進個人、xxx好人等一系列評選活動,評選出道德模範70人,有1萬餘戶家庭被評為“文明家庭”和“十星級文明戶”。
(四)生態振興方面
圍繞“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鎮村組街(巷)戶”同步推進,新硬化村屯路面1200多公里,安裝路燈6200多盞,栽植樹木500萬株,栽植花草60萬平方米,建農村飲水工程1227處,建成特色示範村35個、推進村150個。
(五)組織振興方面
一是選優配強村級組織帶頭人。透過清理退出一批、調整退出一批、選拔進入一批,將8名受過刑事處罰的村幹部全部清理;對32名年齡在60週歲以上的村黨組織書記,調整21人;選拔26名選派幹部、致富能手擔任村書記職務。
二是發展黨組織引領鄉村產業。新發展村黨組織領辦創辦經濟實體26個,黨員領辦創辦經濟實體5個。
三是發揮選派幹部在鄉村一線作用。在向上爭取扶持、招商引資、發展“飛地經濟”、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促進鄉鎮財政增收、抓班子帶隊伍、壯大集體經濟、創新社會治理等工作上,今年省市縣選派幹部共幫助派駐鄉村協調專案294個,協調資金1.73億元。
二、存在問題
“一村一品”產業沒有亮點,產業附加值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主要是指合作社)執行不規範;農村人居環境較差;鄉村人才資源匱乏。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大力發展訂單農業,打造“一村一品”、“一鄉一業”新亮點。依託本地有實力的企業,大力發展特色產業訂單農業,發展商貿物流、雜糧種植加工、蔬菜種植銷售、生豬和肉驢養殖加工、生態觀光旅遊等產業。
(二)穩步構建農業共營制體系,著力促進農民增收。抓好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規範化建設,整合涉農資金向土地股份合作社傾斜,力爭到2019年底實現村級土地股份合作社全覆蓋,規範達標土地股份合作社150個。
(三)不斷加強鄉村生態環境治理。積極推進農村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的綠色化、生態化。發展綠色產業,培育觀光休閒、農耕體驗、健康養生等“美麗經濟”。深入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和汙水治理、農村“廁所革命”和農村汙染治理,深入推進農藥化肥零增長行動,完善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制度。
(四)加大科技培訓和人才引進力度,持續提升農民農技水平。穩步開展設施農業、果樹、農機、畜牧等相關技能培訓,努力提高農民的職業技能,到2019年底完成職業經理人90名、新型職業農民450名培訓培養任務。
村級鄉村振興工作開展情況彙報4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市教育體育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加快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均衡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努力提高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一、城鄉義務教育總體情況
目前,我市共有義務教育段學校95處。其中初中21處,小學74處;城區31處,農村64處。全市共有初中在校生31979人,小學在校生61179人;義務教育階段共有教師6551人。2014年,我市通過了國家教育部組織的“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驗收。全市所有初中、小學均達山東省標準化學校的要求,所有學校已通過了“青島市現代化學校”的`驗收。目前,正在推動新一輪青島市高水平現代化學校的建立。
二、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加快城鄉中小學一體化建設步伐。
全域統籌,最佳化佈局,從2012年起,制定出臺了《中小學規劃佈局方案(2014-2020年)》、《膠州市推進公共服務教育均等化實施意見》等10多個檔案,強力推進薄弱校舍改造,將中小學校舍建設每年列為政府實事工程,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間,我市新建、改擴建了一批中小學校,使全市中小學接納能力日新月異,學生及家長的幸福指數逐年增高,獲得感與時俱進。為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擴大優質教育資源,進一步增加學位供給,2019年,研究制定了《膠州市中小學建設計劃(2019-2022年)》,明確今後一段時間學校建設時間表和路線圖。在2017底全部完成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任務的基礎上,2019年我市新建、改擴建城鎮義務教育學校7所、中小學食堂25所,包括啟動龍湖專案小學、空港小學、空港初中的新建和三屯小學的擴建,完成黃河路小學、經濟技術開發區初中主體建設,啟用瑞華實驗初中新校。
(二)推進城鄉中小學高水平現代化學校一體化建設。
積極推進新一輪高水平現代化學校的建立工作。根據青島市的部署,自2018-2020年,利用三年時間,使全市90%以上的中小學達到青島市中小學高水平現代化學校建設標準。為做好建立工作,我們制定下發了《膠州市關於建設青島市高水平現代化學校的實施方案》,就建立範圍與標準、評估原則與要求、驗收程式與實施等一攬子事項進行了具體佈置。我們實行了新的評價方式,將20%的城區優質學校(共19所,其中小學15所、初中4所)和20%的鄉鎮薄弱學校(共19所,其中小學15所、初中4所)結成聯盟學校,實行捆綁式評價。組織專門人員對19對共38所參加高水平現代化學校建立的單位進行了全面初檢。
更新學校教育管理理念,推進《青島市中小學校管理辦法》、學校章程落地生效,加強學校校務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學生委員會、家長委員會、教職工代表大會建設這五大委員會建設,並實現了五大委員會建設全覆蓋。
最佳化教師隊伍,每年拿出650萬元(2019年850萬)用於幹部教師培訓,透過分學段分學科對全市普通中小學幼兒園幹部教師進行培訓、城區學校教師赴農村支教、農村學校教師進城掛職鍛鍊等方式,進一步提升教師專業水平。目前,市教育體育局已印發《膠州市教師“百千萬”精準培訓工程實施意見》,全市普通中小學幼兒園幹部教師培訓28000人次;全面啟動教師支教及掛職鍛鍊工作,目前已安排200名城區教師到農村學校支教、360名農村教師到城區學校掛職學習,560名教師已在新崗位開展工作。推進國際交流改革發展。發揮膠州市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作用,推進與“一帶一路”沿岸國家、上合組織國家相關學校、學生國際教育交流工作,每年選派中小學5-10名幹部、教師赴國外研修,每年組織3-5個學生團體赴國外研學。
(三)城鄉優質教育資源一體化發展情況。
加大跨區域合作辦學力度。共有20處城區學校與農村中小學結對幫扶,實現了捆綁式發展;實施集團化辦學,成立了一校三區的“振華教育集團”;與山東師大基礎教育集團合作,2017年新啟用了“山東師範大學瑞華實驗小學”;實施名校辦分校辦學模式改革,每年選派5名城區副校長到農村村級小學擔任校長,城鄉學校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開展以教研協作為主體的小學大學區制建設。將全市劃為東西南北四大學區,成員學校實現了全覆蓋,由部分城區名校和鎮處結為協作體,由名校長牽頭、學科帶頭人引領組織區片研討活動,做到城鄉教學同頻共振、資源共享、同步發展。實行以學術研討為主體的初中聯盟建設。將全市25處初中(含民辦)分成3個學術研討共同體,每個共同體有1所學校為主導,其他學校共同參與,每月固定時間由承辦學校具體組織研討活動。實行集中研討、分散實踐、一期一主題、每期建檔案的管理模式。
做好教育資訊化工作,先後投入1.3億元,實現了“寬頻網路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為5萬多名學生、7000多名教師開通了網路學習空間。為全市中小學建設同步課堂各一間,實現了全覆蓋。2019年,在30所中小學建設了人工智慧實驗室,並開展人工智慧教育課程教學。此外,我市已有10所學校建立了機器人創新實驗室,開展機器人教育;有32所學校、100多個教學班,正在探索電子書包的常態化應用;全市已建成數字化綜合圖書閱覽區50個;有101所學校透過青島市教育局智慧校園評估驗收。
(四)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一體化投入情況。
建立健全了城鄉統一、重在農村的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每年足額撥付義務教育生均教育經費,初中1100元,小學900元。對學生規模不足300人的學校,按300人核定公用經費。加強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資金管理,所有資金全部用於中小學建設。2017年,完成改造“薄弱學校”6所,全面完成改薄任務。繼續實施家庭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政策,補助範圍統一擴大到30%,初中寄宿生生活補助每生每年1250元。
設立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資金專案,用於義務教育學校維修改造、抗震加固、改擴建校舍及其附屬設施建設,進一步提升部分學校硬體條件。目前,撥付資金796萬元,已完成實驗小學等12所學校設施加固或維修工作,少海小學、九龍小學等學校設施加固或維修工作正在進行中。
(五)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三項“機制”情況。
1.健全了鄉村教師待遇保障機制。制定《膠州市教育體育局等四部門關於貫徹落實鄉村教師支援計劃(2015-2020年)加強鄉村老師隊伍建設的通知》(膠教體通[2016]24號),全部為農村教師配備了班車;落實了農村教師崗位補貼,每月人均約400元;班主任補貼每人每月800元;加大工作力度,完善經費保障機制,落實舉措,不斷提高鄉村教師待遇;建立免費體檢制度,以學校為單位每年為教職工免費查體一次;在評優選先、職稱評定、專業培訓等方面向農村傾斜。
2.改革隨遷子女就學機制。我市一直堅持“兩為主”方針,堅持以居住地公辦學校為主安排隨遷子女就學,在隨遷子女入學方面與當地市民子女享受同等待遇。
3.加強控輟保學和鄉村兒童關愛保護機制。
(1)對經過民政、教育等部門確認的33名留守兒童實行關愛保護機制,在全市8所中小學設定了留守兒童關愛室,配備桌椅、圖書、電話等相關設施,建立了相關工作機制,完善留守兒童檔案,健全了學習幫扶、心理健康關愛等措施。教師與留守少年兒童結對子,一學期多次對其家訪,瞭解家中情況,對有困難者,學校給予幫助。學習上,班級組織班幹部與之交朋友,互相討論交流學習,促使留守兒童成績穩定且不斷提高。
(2)實施關愛農村學生民生工程。一是加強校車規範管理,實現了農村標準校車全覆蓋。按照青島市和膠州市兩級財政1:1的比例足額及時發放補貼資金,每年需市財政補貼4000餘萬元,惠及2萬餘名學生。二是繼續實施學生飲用奶計劃,實現了農村學生免費飲用奶全覆蓋。三是多方爭取資金,實現了農村學校標準保安全覆蓋。加強農村學校安全設施配備,2018年底實現一鍵報警系統、監控系統全配備。四是啟動農村中小學營養午餐改善計劃,實現了農村中小學營養午餐全覆蓋。制定了《膠州市農村中小學營養午餐實施方案》,聯絡青島市教育局,邀請營養專家制訂帶量食譜。從2019年3月4日起,在全市推廣營養午餐計劃,膠州市的3.1萬名農村學生,吃上了由市劃撥專項財政資金推廣的營養午餐:小學生、初中生的營養午餐標準分別達到8.5元和10.5元,家長只需承擔1元錢。市教育體育局將農村營養午餐的實施情況列入學校年終考核。目前該項工作運轉良好,學生、家長滿意度高。五是實施城區中小學生校內託管,實現城區學生託管全覆蓋。制定《膠州市小學生課後校內託管工作實施方案》(膠教體字[2019]30號),自2019年3月4日起,在我市9處局屬學校和原5個辦事處(阜安、中雲、云溪、南關、北關)的14處學校實施課後校內託管。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五學習日(寒暑假及法定節假日除外)下午放學後約兩小時。目前,我市參與小學生人數達到33962人,佔全市小學生總數的54.4%,參與率高居青島各區市第一名。
在各級政府的關心厚愛,民政及時救助,學校教師關愛到位,我市義務教育鞏固率達100%。
(六)城鄉義務教育治理體系改革情況
截止目前,我市所有中小學皆為山東省標準化學校。在學校治理結構改革方面,實施了校長負責制,實行了按章程自主辦學,校校設立了校務委員會,健全了教職工代表大會、家長委員會、學生委員會(少先隊)和學術委員會。繼續落實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全面實施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改革,制定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教師交流推進縣管校聘工作實施意見》(膠教體字[2018]67號),加快推進“縣管校聘”工作,全面激發膠州教育改革發展活力。建立區域內中小學教職工編制“總量控制,動態調整”機制,力促進城鄉優質教育資源的良性互動。
(七)切實解決城鎮中小學大班額問題
1.抓好規劃建設,健全防控機制,解決城鎮中小學“大班額”。制定《膠州市中小學建設計劃》,積極推動新老城區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實現滾動建設、持續發展。充分發揮解決大班額問題工作專班作用,制發《關於建立控制大班額長效機制工作方案》,建立解決大班額問題長效機制,確保不出現反彈。
2.加大師資保障力度。進一步加大國家免費師範生、部屬師大畢業生、全國骨幹教師的招聘力度。發揮課時量公示督查工作專班作用,開展全市課時量督查工作,進一步挖掘潛力,合理增加教師工作量,確保開齊課程開足課時。加快“縣管校聘”推進力度,嚴格按照按師生比、班師比核定學校人數,統籌調配促使教師合理流動。增加農村教師進城掛職學習名額,在新考錄教師分配政策上向城區傾斜,進一步緩解城區學校師資緊張問題。
3.加強招生入學管理。繼續實施起始年級招生審批制,完善“義務教育招生資訊採集系統”,根據學校招生計劃,按照學位批次先後順序接收入學。繼續設立中小學招生緩衝區,由家長和學生自願選擇分流到學位充足學校。利用青島市政務資訊共享平臺,由基教科組織相關人員稽核熱點學校的入學材料,將權力上收,為基層減壓,杜絕範圍外學生透過非正常手段入學。對學位緊張的學校,統籌安排,原則上小學對不能接收的學生就近分流,由其他有學位的學校接收;初中採取分流到周邊農村初中的方法,保障城區熱點學校的班額控制在省定標準以內。對學位充足的學校,空餘學位由市教育體育局統籌安排。
4.完善監督考核機制。嚴格控制校際間學生流動。各中小學班額已滿的情況下原則上不再接收轉入學生,開學後新來的滿足戶口和住房條件的學生,由當地教育辦或市教育體育局就近安排到其他學校就讀,等學段結束時再按其戶口、住房情況安排。如確需轉入(如高層次人才子女),須經局黨委研究決定。根據青島市教育局的要求,普通高中不再招收借讀學生。充分發揮解決大班額問題工作專班作用,進行不定期、不定時、不通知督查,督查結果納入年終考核。
三、城鄉義務教育面臨的問題
(一)因解決大班額,帶來學校功能室嚴重不足。超班額學校都在現有資源的情況下實行了擴班達到標準班額,部分學校特別是城區中小學的功能室、實驗室等佔用較為嚴重,對我市加強實驗教學工作、建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縣、青島市高水平現代化學校,以及各校開展社團活動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
(二)農村生源遞減現象明顯,教育質量存在差距。隨著城鎮化發展程序的加快,農村人口逐年減少,相應的農村學校就讀生源逐年遞減,農村教育面臨生源質量、師資流動等問題,給農村教育的發展帶來了制約。加之農村環境因素,教育理念、辦學模式、教學方式等與先進學校存在差距,相應帶來了農村學校教育質量上的差距。
(三)學校管理城鄉存在差距。雖然經過近幾年的高層次培訓,廣大農村幹部教師的素質有了長足的進步,但不可否認的是全市村級小學校長隊伍、教師隊伍建設有待加強,一方面要著力督促幹部教師緊跟現代代學校建設步伐,完善學校現代治理結構和治理體系,另一方面要更新教育理念,強化提升素質,用現代學校制度武裝頭腦、付諸實踐。
(四)教育科研城鄉存在差距。近年來,膠州市農村學校教育科研水平與城區學校相比,有了很大提高但仍有差距,在歷屆的青島市、膠州市級立項課題中,農村學校佔比僅%。究其原因:一是農村學校較城區學校對教育科研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對學校長遠發展的科學規劃,沒有充分認識到教育科研在學校發展中的引領作用;個別學校過分重視教學成績的快速提升,認為教育科研提升教學成績較慢,對於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方法仍然比較依賴,而不敢借鑑和使用先進的理念和做法。這些認識造成學校沒有把教育科研工作擺在學校工作重要位置上來抓,必然影響教育科研工作的有效開展。二是教育科研激勵機制需完善。部分農村學校的教育科研獎勵制度缺失或不足,譬如,論文的發表,課題的研究等,認為這是教師個人的事,學校沒有必要獎勵,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參與教育科研的積極性。三是教育科研方式方法比較單一。從某些農村學校的教科研活動記錄中看出,學校開展教育科研主要以學習為主,而且學習內容以學校安排為主,忽視了教師的需求,缺乏現場觀摩、案例研討等形式,活動方式單一、缺乏靈活性,教師從中收益不是很大,所以教育科研活動實效性不強,教師參與度不高。四是部分農村教師缺乏專業追求。農村學校的一部分老教師知識儲備、教學觀念等比較落後,對教育科研缺乏認識,不能把握教育科研與教學、與教師自身成長與學校發展的關係;有的教師存在錯誤觀點,認為,教育科研是科技人員搞得事,與教師無關;部分農村教師認為,教師的工作就是教學,只要教好學就行了,教出好成績的教師就是好教師。教育科研是教學之外的負擔。觀念認識的落後,導致教師對自身專業發展之路不明確,視野寬度不夠,缺乏對自身專業化持續發展、提高的追求,參加教育科研的動力不足。
(五)農村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短板。目前我市農村家庭教育的環境不理想,家庭教育的效果不太令人滿意。一是家長素質較低者偏多,家庭缺乏教育氛圍。由於城鎮化的發展,大量農村人口湧向城市,而留駐農村的居民普遍學歷較低,家長所受的教育少,文化底蘊差,因而無法對子女進行有效的教育和指導。“現在讀書真難,孩子的作業拿回家,我根本看不懂。”家長們如是說。農村中健康的文化娛樂活動少,家長在農閒時沉湎於搓麻將、打撲克。農村家庭中很少看得見書籍,父母親平時不看書讀報的佔絕大多數。農民的住房及經濟條件提高較快,但有書房或書桌的學生並不算很多。據統計,我市農村學生有自己獨立書房或書桌的學生僅佔32%。
還有的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顧,他們的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在農村很少接觸新事物,價值觀念跟不上時代的節奏,再加上“隔輩親”也容易造成對孩子的溺愛和遷就,使孩子產生“自我中心”意識,遏制了孩子的獨立能力和自信心的發展,影響孩子個性和優秀品質的形成。以膠州市遠家阿洛村為例,該校留守學生和單親家庭的學生總數超過該校學生總數的50%。
二是家長大多缺乏與孩子的交流,缺少對孩子正確的思想教育。有相當一部分家長不能配合教師對孩子進行教育,許多家長認為,他們的任務就是給孩子提供吃穿,學習教育是學校和老師的事情。有一大半的家長不檢查孩子的作業,更不要說輔導孩子功課,問孩子學校裡的事了。
據瞭解,有一小部分的家庭,當家長主動閒聊時,孩子能認真回答問題;大多數情況是,如果家長不問,孩子也不會主動述說;極小部分的家庭的孩子看到家長無事,則會主動述說自己的所見所聞;還有相當部分的孩子則是躲避家長,怕挨訓斥和責罵。這種情況在初中表現的尤為明顯。
三是重智育,輕德育;重知識的學習,輕素質的培養。大多數的家長,自己文化層次低,自己覺得社會地位低,所以把自己的希望寄託在孩子的身上,他們認為,讀書、考試是唯一的出路。他們覺得,在學校裡就應該學習語文、數學、外語、理化等考試要考的學科。對於音樂、體育、美術、勞動技能、綜合實踐等則不是太重視。對孩子的品行,特別是安全知識等方面的教育存在很大的缺失。
四、下步工作思路和措施
(一)落實建設計劃,加快城區學校新建、改擴建步伐。
隨著二孩政策、戶籍政策改革及城鎮化程序加快,特別是2019年底青島膠東機場轉場運營,以五大新動能戰略發展平臺為支撐的“一區兩帶”加速融合發展,重大專案、新建小區將帶動城市人口進一步加速聚集,伴隨著城市人口學位需求的不斷擴大,城市與農村教育教學資源倒掛現象必將更加突出,城區及李哥莊鎮等重點鎮中小學校的學位壓力也將更加凸顯。再加上解決大班額帶來的部分學校特別是城區學校功能室不足等問題的疊加,使得學校建設越來越緊迫,需儘快使落實《膠州市中小學建設計劃(2019-2022年)》,解決城區學校學位不足的問題。
(二)加強城鄉科研聯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重點破解教師專業水平、教研水平不均衡等困境,充分發揮服務協調功能,多措並舉,促進教育均衡發展。一是實施全市大集備活動。為讓全市老師具備審視課堂的宏闊視野、擁有組織課堂的高超策略,教研室利用2018和2019年寒暑假組織了初中、小學所有文化課學科的骨幹名師進行了全市大集備,內容包含每課時的課件、教案、學案、習題訓練等教學資源。透過名師引領,打造城鄉集備一體化模式。大集備活動,整合了全市教學優質資源,建立了資源共享機制,形成了“教學共同體”,改善了教研生態,確保了新課程的教學優質高效,真正成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義務教育均衡的一條有效途徑。該經驗在2019年青島市小學課程與教學工作會上進行了交流。
二是強化區片教研。為實現城鄉教研一體化,推進教育均衡,不斷提升全市教育教學質量,初中在全市初中學校實施以實驗初中、第二實驗初中、六中、七中為龍頭的“四大區片”教研。各初中學校在龍頭學校的組織下,針對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活動的方向,制定出紮實、詳實的區片教研方案,開展了同課異構、提升學科素養研討、優秀教學管理經驗交流等務實、高效的教研活動。小學將全市74所小學按照強弱搭配、整體均衡原則,劃分為11個聯動教研片區。每個片區由一所城區教研強校牽頭,攜手鄉鎮6、7所學校構成一個校際教研共同體,形成了區域之間、校際之間以強帶弱、以強促弱的教研互動局面。11所龍頭校充分發揮引領帶動作用,給農村教師提供了學習、交流的平臺。如第四實驗小學充分發揮龍頭學校的教育資源優勢,組織了“複習研究專題”、“習作研究專題”、“說明文研究專題”、“童話故事研究專題”等專題研討,真正起到中心輻射作用;香港路小學透過組織片區內學校參觀互訪、共同教研、精品試題資源共享等合作活動,引領片區的教師隊伍向專業化、優質化、均衡化發展;北京路小學透過“一來”聯片校走進北京路小學,一起進行“精品教案”主題研討會,“二去”到聯片校送課、聽課、評課,“三研討”,組建區片微信群,隔空研討,實現教研方式的延伸突破。
三是組織名師送教。為放大優秀教師的輻射作用,加快城鄉教研一體化程序,本學年中小學組織“名師聯家鄉”“名師開放”、“城鄉交流”等活動達50餘次。
四是進行同步課堂線上教研。透過“線上同步課堂”平臺,將處於不同地理位置的實體教室連為一體,進行實時互動教學,採取“一校帶多點、一校帶多校”的教研組織模式,逐步使“優質學校帶薄弱學校、優秀教師帶普通教師”模式制度化和常態化,將優質的教育資源覆蓋薄弱的鄉鎮學校和教學點,較大程度上解決了農村教學點缺師少教的問題,助力薄弱學校教師隊伍教學能力發展,提高薄弱學校教學質量,逐步縮小鄉鎮差距和校際差距,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本學年,中小學各學科舉行同步課堂20餘次。
五是實行教研員聯絡學校制度。每位教研員選取2所本學科薄弱學校,定期到學校隨堂聽課、評課,參加集備,為學校提供診斷服務並針對發現的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
(三)對標深圳,創新模式,探索集團化辦學新路徑。一是做好“頂層設計”,搞好試點。兼顧學校共同意願,將一所名校和若干所學校組成學校共同體(名校集團),以名校為龍頭,在教育理念、學校管理、教育科研、資訊科技、教育評價、校產管理等方面統一管理,實現管理、師資、裝置等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透過“名校+新校”、“名校+弱校”、“名校+名校”等多種形式,輸出名校品牌、理念、管理、文化、師資等,實現名校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教育投資多元化,推動優質教育資源的快速擴充,促進優質教育的均衡化、平民化、普及化。二是深化城鄉學校互助共同體建設,創新區域內名校集團化辦學路徑。名校集團化戰略框架下,根據共建共享的原則,指導所屬優質中小學、幼兒園根據現有條件和發展目標,梳理並重新締結新的城鄉學校互助共同體,鞏固相對穩定的成員單位,完善互助共同體協議延續機制、組織架構。進一步明確城鄉學校互助共同體建設的執行機制、工作目標和工作任務,對跨區域互助共同體實施教育督導,深化互助共同體內部“課題引領、接納培訓、網路線上、主題研討、特色共享”,切實提升農村義務教育段學校、幼兒園辦學質量和水平。三是結合市情,因地制宜創新名校集團化辦學模式,出臺具有區域特徵的鼓勵支援政策,實現區域內優質基礎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擴大名校集團化辦學的參與面,推廣緊密型教育共同體、新教育共同體、“學校發展群”、教育聯盟等區域內名校集團化辦學新模式。深化新名校集團化辦學內涵,最佳化集團“捆綁考核”等績效評價機制,強化核心學校的輻射引領功能,提升區域內教育發展整體水平。
(四)重視家庭教育,搭建平臺,引導家長積極參與。辦好家長大課堂,構建家長學校案例教學課堂模式,組織開展家庭教育月主題活動。建立網際網路時代學校與家庭溝通的資訊化橋樑,實現家庭教育課程資源共建共享。組建家庭教育專家隊伍、研究隊伍和志願者隊伍。落實鄉村學校家校共育種子老師萬人培育工程。
村級鄉村振興工作開展情況彙報5
根據會議安排,現就永和鄉脫貧攻堅開展情況報告如下,如有不妥,敬請各位領導批評指正。
一、工作開展情況脫貧攻堅工作
(一)落實責任不打折扣當前,我鄉結合“兩聯一進”和“大走訪、大排查”、“兩不愁,三保障”回頭看大排查活動,走訪群眾,加強各項惠民政策宣傳以及繼續開展問題整改“回頭看一是嚴格落實脫貧攻堅主體責任和幫扶責任,做到脫貧摘帽後,政策不摘、責任不摘、幫扶不摘、監管不摘;二是按照“工作到村、扶貧到戶、幫扶到人”的扶貧要求,進一步壓實壓緊幫扶、駐村幹部責任,要求幫扶責任人及時更新戶檔資料;三是加強駐村工作隊管理力度,持續深化駐村工作隊責任,嚴格落實駐村工作隊要求。四是紮實開展“1+n”幫扶力量暨“兩聯一進”群眾工作全覆蓋工作,每月召開聯席會,落實聯席會責任要求,及時解決脫貧攻堅中存在的問題。(二)駐村幫扶持續推進一是結合“兩聯一進”、“大走訪”活動,全覆蓋入戶走訪貧困戶評定脫貧質量,對脫貧質量不高的已脫貧戶做好“回頭看”“回頭幫”工作。二是全面落實縣委政府關於“黨政一把手”走遍貧困村、貧困戶的方案方針,我鄉8個幫扶單位主要負責人對各自負責村的貧困戶進行全覆蓋走訪,鄉黨委書記對我鄉149戶貧困戶中的120戶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走訪,剩餘的28戶進行電話交流走訪,其中聯合村的高小林目前聯絡不上,已安排幫扶責任人與村書記、主任負責聯絡並調查瞭解基本情況。(三)就業幫扶促農增收為切實提高永和鄉脫貧戶、群眾增收,使他們收入能夠穩定、不返貧,永和鄉積極動員各村組織群眾和脫貧戶積極參與縣委、縣政府主辦的招聘會,同時將現場招聘會引進永和鄉。我鄉組織50人次到黃埔大酒店參加現場招聘會。(四)專案建設方面目前,我鄉東西部扶貧協作幫扶資金專案有2個。其中,永和鄉草坡村黨參加工廠專案240萬,現目前已全面開工建設,完成了12.8%。城溝村基礎設施和產業發展專案370萬,按照縣級領導的要求需要對專案規劃內容進行從新編制。草坡村壯大集體經濟100萬專案,即札撻藏家農家樂打造,編制方案已完成並上報縣上,由縣上上報州上稽核。涉農整合專案已全面開工,並在7月底前完成。鄉村振興工作:我鄉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總體部署,按照鄉村振興戰略總體部署要求,開展全域旅遊環境整治村莊潔美行動,對全鄉7個村村寨內外環境衛生,河道、道路沿線垃圾進行了大清理,同時將衛生保潔工作責任壓實給村兩委;按照村容村貌整治,對有礙觀瞻,喪失功能的建築物進行拆除,目前草坡村、斜坡村、聯合村已全面按照土地增減掛鉤專案要求,對房屋進行撤除,並對村內空地進行綠化。
二、存在的問題
(一)工作落實力度有所弱化。部分幫扶單位和幫扶責任人到村開展工作的次數少,一些工作流於形式,未將“大走訪”、“大調研”及“兩聯一進”做實,落實力度較弱。(二)個別人員內生動力還需加強。我鄉群眾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對政策的接受能力參差不齊。個別貧困戶還存在,要錢要物,對扶貧工作產生了依賴性,還存在一定的“等靠要”思想。(三)老齡戶中收入問題亟待解決。永和鄉貧困戶中因年齡超過65歲而不能擔任生態護林員的,在此次清理過程中共有21戶38人其中五保戶4戶4人。這些戶生態護林員崗位取消後收入驟減,從而影響脫貧質量,給我鄉的脫貧攻堅造成了一定的壓力,也增加了社會矛盾。(四)專案建設進度緩慢。目前草坡村黨參加工廠專案240萬,已全面開工建設,完成了12.8%,但是資金未撥付無法支付前期費用和專案進度款。城溝村基礎設施和產業發展專案370萬,從新編制方案時間緊、難度大,對專案按期完成的進度將有所推遲。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脫貧攻堅方面一是落實政策強宣傳,結合“兩聯一進”群眾工作全覆蓋,加強與聯絡戶的溝通,瞭解聯絡戶的所求所需和家庭生產生活狀況,做好脫貧攻堅政策的解釋,加強脫貧攻堅典型的宣傳和推介,強化就業政策的宣傳,積極引導脫貧戶透過外出務工增加收入,確保收入穩定。二是透過“兩不愁,三保障”回頭看大排查活動核實貧困村“一低五有”,貧困戶“一超六有”指標達標情況,對照2020年最新指標情況逐戶核實,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對於不達標的情況及時梳理、因戶施策、對標補短,防止出現返貧。三是定期研究脫貧攻堅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細化措施,並結合實際抓好落實,確保脫貧攻堅各項任務得到落實。四是對標省、州、縣相關檔案,繼續做好檔案資料規範整理,檔案資料及時更新。(二)鄉村振興方面一是結合我鄉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和示範村建設詳規,廣泛動員群眾參與專案實施,全力發展優勢產業(花椒種植)、打造我鄉的特色產業。二是結合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方案,統籌有序推進村容村貌整治。堅持科學謀劃,分類指導,制定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具體行動計劃,全面配套添置汙水處理站、水源地保護、垃圾填埋場、垃圾池、垃圾清運車等收集設施,真正建立起戶集、村收、鄉運的辦法,實現增點擴面。三是以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為抓手,積極繼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民宿示範打造等建設工作,不斷提升基礎設施服務水平;推動各村突出優勢發展鄉村特殊產業,鼓勵引導群眾、特別是貧困戶積極投身到鄉村發展創業中,拓寬可持續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