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種傷害孩子心靈的話語
十種傷害孩子心靈的話語
我堅信,唇槍舌劍的責罵比鞭打對孩子的傷害更大,責罵往往不僅僅對孩子造成身體上的傷害,更易造成心理上的傷害。在父母的責罵聲中,孩子往往無所適從,變得膽怯,長大後出現逆反傾向。
但一些家長仍然信奉“棍棒政策”,認為如果他們不用棒子就會寵壞孩子。他們硬化了他們應該承擔的精神責任,認為用棍棒才能讓他們的孩子明白真正的道義。海倫·亨特·傑克遜在她的一本書中就講述了一個長老會的牧師鞭打他 3歲孩子的事。書中那個可憐的孩子被活活打死,原因僅僅是因為他不願意背誦父親口授的冗長的祈禱文。我想如果那個男孩活到成年,恐怕也不會熱愛上帝,因為嚴酷的早期訓練會讓他覺得上帝這個萬能的父親是殘酷的。我至今還沒有見到過哪個孩子是被父母的棍棒打成才的。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和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家庭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父母體罰孩子的現象(尤其在城市)也在大大減少。但還是經常會聽到一些父母對“不爭氣”的子女出言訓斥與嘲諷,所謂的“心罰”。
父母用尖刻的語言奚落、諷刺、挖苦孩子,表面上看比體罰“文明”,但它帶給孩子的傷害絕不會比體罰小。從某種程度上講,可能還有過之而無不及。體罰傷害的是孩子的身體,而“心罰”則是在傷害孩子的心靈。
有些父母認為孩子年齡小,沒有自尊心、羞恥感,這大錯特錯。其實兩三歲的孩子已有了自尊心,只不過孩子的自尊心表現的形式不一樣。作為父母,不應低估或忽視孩子的自尊心。
這裡我想告訴父母容易造成孩子心靈傷害的10種話語,這 10種話語父母一定要慎用。
1.惡言,如“蠢傢伙”“傻瓜”。
2.輕蔑的語言,如“沒用的傢伙”“你簡直是廢物”。
3.過分責備的語言,如“你又做錯事,真是壞透了”“你怎麼什麼都做不好呢”。
4.壓制的語言,如“閉嘴”“你怎麼這麼不聽話呢”。
5.強迫的'語言,如“你必須。.”“我說不行,就不行”。
6.威脅的語言,如 “你要。.我就。.”“我再也不管你了,隨你去吧”。
7.哀求的語言,如 “求求你別這麼做好嗎”“乖”。
8.抱怨的語言,如 “你做這種事,真令我傷心”“你怎麼又。.”。
9.賄賂的語言,如 “你若考5個A,我就給你買那個漂亮的洋娃娃”。
10.諷刺的語言,如 “你可真行啊!竟敢做出這種事來”。
生活中我們要多給孩子些鼓勵性的話語,見到孩子的長處要多給他鼓勵和表揚。即使孩子犯了錯誤,也不要責罵他,要給他指出錯在哪裡,並講清道理。我想這些孩子會懂的。
我的鄰居拉金斯太太有個淘氣的兒子盧克,大家都認為他很淘氣,不聽話,我卻不這麼認為。當盧克跟小朋友們玩時和普通的孩子沒什麼兩樣,而一旦拉金斯太太出現,他就表現得不一樣了。如孩子們在沙地上正玩得高興的時候,只聽見拉金斯太太在很遠處喊道:“盧克,你要是再把衣服弄髒,就別想吃晚飯了!”可憐的盧克看了一眼已經髒兮兮的衣服,就繼續挖沙子玩。過一會兒,拉金斯太太又喊道:“盧克,回家吃飯了!你要不回來我再也不管你了,你這個不聽話的壞孩子!”她這種叫喊經常沒有任何結果,每次都會以小盧克被她強行拎著耳朵拽回家收場。她的做法,別說是一個孩子,就是一個成年人也會無所適從,怎麼可能不產生逆反心理?
家教成功的父母是深悟“良言”妙用的。他們善於觀察和揣摩孩子的心理,然後選擇時機有針對性地用“良言”撫摸他、溫暖他、激勵他。當孩子沮喪時,適時說幾句熱情的話予以鼓勵;當孩子疑惑時,及時用柔和的語言給他提個醒;當孩子自卑時,不忘記用他的 “閃光點”燃起他的自信心;當孩子痛苦時,儘量設身處地說些安慰的話……這樣,孩子枯萎的理想之花就會漸漸開放,垂落的人生之帆就會慢慢揚起。
父母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在世界上最值得信賴的人,熱愛孩子是父母的天職。但怎樣去愛,如何去教育卻大有講究。任何情況下,父母都不應該用諷刺挖苦的語言和方式傷害孩子,不應該心罰或變相心罰孩子。如果那樣做,則是父母的失職,是家庭教育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