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訂裝修合同應該注意的事項

簽訂裝修合同應該注意的事項

  簽訂裝修合同需要注意什麼?為了簽訂一份可靠全面的裝修合同,瞭解裝修合同的注意事項很重要。小編提醒您簽訂裝修合同時應注意裝修工程書面檔案是否齊全;裝修材料要標記清楚;工期的約定;工程專案的增減等內容。

  簽訂裝修合同應該注意的事項1

  裝修工程書面檔案齊全

  在簽訂裝修合同前,首先要看一下該裝修公司的營業執照和資質證書。其次,除了裝修合同本身,裝修公司還應該提供工程預算表,完整的設計圖紙(房間的平面圖,必要的立面圖,必要的天花圖、水電圖,以及現場製作的傢俱圖),並由雙方確認並簽字。所有裝修檔案要妥善儲存,後期如果發現裝修公司沒有嚴格按照圖紙施工,可以根據這些檔案,要求返工。

  裝修材料要標註清楚

  對於裝修公司提供的材料,一定要在合同中清楚地標明材料的品牌、產品名稱、規格、型號等。要求裝修公司提供所有材料(包括主材和輔材)詳細列表作為裝修合同附件。所有材料進場必須由業主驗收並簽字。如發現假冒材料或不是合同中規定的材料,必須返工。由此產生的人工費,材料費,誤工費等均由裝修公司承擔。

  工期約定

  一般2居室100平米的房間,簡單裝修的話,工期在35天左右,裝飾公司為了保險,一般會把工期約定到45—50天。如果業主急於入住,可以在簽訂時和裝修方商榷此條款。裝修合同必須嚴格約定工期,而且應該明確約定如果施工方延誤工期,對業主的賠償責任,最好是每延誤一日,按照工程款的某比例賠付給業主。若再合同中只約定工期,卻無註明違約責任,工期的約定等於一條空文。

  工程專案增減

  在施工過程中難免會有專案的調整,即通常所說的增減專案。比如多做個櫃子,多改幾米水電路等等。對於增減項,有兩個注意點要落實到合同上:

  1、所有專案增減,必須由業主認可並簽字才有效,否則可以拒絕支付。

  2、裝修結束後,費用結算一般都會超出預算。對於超出預算的幅度要在合同中明確好。比如,除業主主動要求增加專案部分,實際費用總支出不得超過預算的10%。這個比例可以和裝修公司協商,這樣才能保證裝修整體費用支出的可控。

  付款時間

  裝修公司付款方式一般分三次付款:首付60%,木工驗收合格後交納35%,完工後交納5%。如果按照這樣的付款形式的話,在工期過了一半左右後,業主就已經向裝飾公司交了95%左右的費用,如果裝修的後期出了什麼問題的話,就很難在錢上面制約裝飾公司了。小編建議這樣的支付節奏:首付30%,水電驗收結束30%,油漆結束30%,全部驗收合格後10%。

  室內空氣質量要達標

  對於環保要求,一定要白紙黑字落實到合同裡面,這樣才能對裝修公司進行有效地約束。裝修完工後,要檢測室內空氣質量,如不合格,要求裝修公司進行綜合治理。因治理造成工程延期交付視同工程延誤。每延誤一日乙方支付甲方本合同工程造價金額2‰的違約金。

  明確保修期和保修範圍

  一般免費保修期為一年,終身負責維修;工程完工、驗收合格後,雙方要簽訂“工程結算單”、“工程保修單”。比如,出了問題,裝修公司是包工包料全全負責保修,還是隻包工,不負責材料,或是還是有其他制約條款,這些都一定要在合同中寫清楚。

  知識拓展:

  什麼時候簽訂裝修合同

  業主在選好認可的設計師後,會先交定金。設計師在完成設計稿以及工程預算後,會和業主確認,並做二次修改,直到業主滿意。在所有設計以及工程預算都談妥後,就可以和裝修公司籤合同了。

  裝修合同由哪些部分組成

  裝修合同,是裝修工程中最主要的法律檔案。目前,裝修管理較為成熟的城市的建委或者工商局都制定有標準合同。一般地,裝修合同主體內容大致包括:

  (1)工程主體:發包人和承包人資訊,施工地址等。

  (2)工程專案:包括序號、專案名稱、規格、計量單位、數量、單價、計價、合計、備註(主要用於註明一些特殊的工藝做法)等,這部分多數按附件形式寫程序預算(報價)表中。

  (3)工程工期:包括工期為多少天、延期的違約金等。

  (4)付款方式:對款項支付手法的規定。

  (5)工程責任:對於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各種質量和安全責任作出規定。

  (6)雙方簽章:包括雙方代表人簽名和日期;作為公司一方,還應有公司章。

  簽訂裝修合同需要注意的事項2

  1、關於合同檔案

  根據經驗,一個比較完整的家裝合同除了工程預算、設計圖紙以外,還應該包括關鍵施工專案的施工工藝、施工計劃以及甲乙雙方的材料採購單。施工工藝是一個約束施工方嚴格執行約定工藝做法、防止偷工減料的法寶。而在合同中要有一個施工計劃,主要是因為目前家庭裝修拖延工期的現象比比皆是,而消費者又很難在施工方開始拖延工期的'時候就發現問題,因此,一份比較嚴謹的施工計劃就是消費者保護自己的必要武器。

  2、簽訂裝修合同要仔細

  一些消費者在與裝修公司簽訂合同時比較隨意,不認真看合同條款,對合同條款不明確,含糊的用語不問清楚,以致於產生投訴時難以確定責任。對此,消費者一定要注意在簽訂合同時,將使用的材料具體品牌、型號、裝修完工日期等在合同中寫明,以防備裝修公司以次充好,拖延工期等情況發生。

  3、關於設計圖紙

  根據小編的統計,很多家庭裝修的糾紛都反映在對工程專案的理解上。比如對一些專案造型的理解,由於沒有較為詳細的圖紙,可能設計師和消費者在理解上會有一些差距,有的專案由於圖紙不明確,在具體尺寸上也會存在差距。因此,建議您在籤合同的時候,儘量把各種圖紙準備齊全。

  4、對裝修價格心中有數

  很多消費者擔心價格會對裝修質量有影響,害怕裝修公司在施工過程中做手腳,對裝修報價不仔細核對。對此,消費者在裝修前一定要行結合自己的實際收入,對裝修的價位心中有數。同時對所使用的材料價格作一些瞭解,選擇比較多家公司的裝修報價。還應注意在裝修過程慎重對待裝修公司提出的追加投資的建議,不要輕易更改裝修專案、材料的約定等內容。

  5、選擇好裝修原材料

  在進行裝修時,一定要選擇符合國家標準、環保型的建材,儘量避免到路邊小店購買,對裝修公司購買的原材料要堅持驗貨查收,同時檢視購貨明細表,儲存好購貨憑證,便於出現問題時查詢。

  6、定期驗收施工質量

  施工質量差往往容易出現衛生間滲水、乳膠漆鼓包、管線掩埋不符合行業標準等。因此,消費者在選擇家裝公司時不僅要對裝修公司的技術水平、服務質量作詳細瞭解,還要對裝修公司的誠信程度進行了解,確認裝修公司是否具有合法的工商營業執照以及應具備的建築裝飾工程施工的資質證書。

  7、售後服務不能忽視

  最突出的問題是保修期內出現問題,裝修公司故意拖延時間或以種種藉口不給維修。因此,消費者在簽訂合同時就應在合同中註明保修期限,分期付款方式等內容,以防備裝修公司把風險全部留給消費者。

  對房屋進行裝修一般都是全部讓裝修公司負責,為防止裝修公司太高價格而採用低廉的材料,房主在簽訂裝修合同時就要對這些方面多加約定。這樣才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簽訂裝修合同經驗分享

  一、 選公司

  有些裝修公司屬掛靠、承包企業,“穿馬甲”掛靠名企。但在裝修合同當中故意漏寫“委託代理人”等條款,一旦出了問題就找不到人。

  經驗之談:在裝修時,要選擇有營業執照和建築裝飾企業資質證書的企業,簽訂合同時最好可以找律師諮詢,以備日後維權有依據。

  1、單項面積上做手腳

  一般的業主在裝修時很關注單項的價格,至於實際的面積一般是大致估計,實際上這一塊是容易做手腳的地方。

  經驗之談:單項價格談定了以後,一定要不怕辛苦,和裝修公司或工頭一起把單項的面積尺寸丈量一下,並記下來,落實到紙面上。

  2、工藝說明模糊不清

  裝修公司或工頭報價時由於業主更多地會關注單項的價格,而經常忽略工藝說明,尤其是用什麼材料、什麼規格、什麼等級以及應有的說明。

  經驗之談:一定要當面核實清楚材質、規格和等級,並落實到紙面上,作為合同的附件出現。

  3、最後報價單偷偷變了

  一般情況下,報價單修改三四回後,對方會給業主最後的樣本,這時一定要注意不能想當然和以前談的一樣,一些奸詐的裝修公司或工頭就會在工藝說明或面積上做些手腳,簡化一些工藝或者對某些材質進行偷換。

  經驗之談:在簽訂合同時,一定要親自逐項比較和核對相應的條款,是否跟裝修公司或工頭談妥的最後條件一致。

  4、廢品被裝修工人賣掉

  裝修的廢品如何處理?也許裝修工人賣掉的東西不是很值錢,但不經業主同意隨意賣就是原則性問題了。

  二、經驗之談:最好雙方提前說清楚

  1、材料陸續進場 先進好材料矇騙過關

  雖然在裝修合同上和報價單上寫得很清楚,產品的材質規格等級,但一些抱有僥倖心態的裝修公司或工頭總會鋌而走險。材料進場時,先進部分好的材料讓你驗收以求矇騙過關。

  經驗之談:材料進場時,最好自己親自到場,帶上合同和報價單,並請懂行的人或監理到場一起驗收。

  2、水電走線,明明可穿牆卻繞房一週

  不少業主吐槽自己裝修水電改造費用遠遠超出預算很多,而原因大致相同,都是按實結算惹的禍。

  經驗之談:首先是要跟裝修公司索要水電施工圖紙,認為沒有多餘的水電點位後,再考慮走線是否合理,要求施工單位按圖施工,務必在水電改造施工的過程中留守工地,一旦繞線及時制止。

  3、便宜貨被用在隱蔽工程

  不良施工隊一般會買便宜的管材用在隱蔽工程的位置,而隱蔽工程的管材已埋藏在地板下或牆體內,最終驗收時無法看到實物,查無實證。

  經驗之談:籤合同時一定要儘可能的詳細,開槽鋪管後在沒有封土前,雙方就用材數量問題進行一次丈量核實,同時無論工作有多忙,在水電改造時一定要有家人在現場監工。

  隨著天氣轉暖,又到了裝修的旺季,各位要裝修的業主是不是會擔心在裝修時遇到的各種問題,會不會和裝修公司發生一些糾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