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柳宗元唐詩註釋翻譯賞析
《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柳宗元唐詩註釋翻譯賞析
作品簡介
《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為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詩作。此詩表現了作者對故鄉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時也表達了作者被貶謫的憤慨不平之意。前兩句以劍喻山峰,謂其割人愁腸,“割”字照應上句“劍鋩”的比喻,突出作者愁苦之深;後兩句由峭拔似劍鋩的群峰進一步產生出一個奇特的幻想,期望身化千億,散上諸峰以望故鄉。全詩因景生情,融情入景,想象奇特,比喻新穎,作者謫居的愁苦與望鄉的悲哀在短短二十八字裡表達得深摯感人,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作品原文
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劍鋩,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作品註釋
⑴與:同。浩初:作者的朋友,潭州(今湖南長沙)人,龍安海禪師的弟子。時從臨賀到柳州會見柳宗元。上人:對和尚的尊稱。山:指柳州附近山峰。京華:京城長安。親故:親戚、故人。
⑵海畔:畔,邊。柳州在南方,距海較近,故稱海畔。劍鋩(máng):劍鋒,劍的頂部尖銳部分。《玉篇》卷十八:“鋩,刃端。”
⑶秋:秋季。割:斷。愁腸:因思鄉而憂愁,有如肝腸寸斷。
⑷若:假若。化得身:柳宗元精通佛典,同行的浩初上人又是龍安海禪師的弟子,作者自然聯想到佛經中“化身”的說法,以表明自己的思鄉情切。千億:極言其多。《詩經·大雅·假樂》:“千祿百福,子孫千億。”
⑸散上:飄向。一作“散作”。峰頭:山峰的頂端。望:遙望。故鄉:這裡指長安,而作者的家鄉在河東。
作品譯文
海邊的尖山好像利劍鋒芒,到秋天處處割斷人的愁腸。
怎能讓此身化作千千萬萬,撒落到每個峰頂眺望故鄉!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柳州。柳宗元從永州司馬改任柳州刺史後,一直懷友望鄉,愁思鬱結。為了排遺愁思,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他與朋友浩初和尚一同登山望景,見四野群峰皆如劍鋒,更觸動愁懷,真是“登高欲自舒,彌使遠念來”(《湘口館》)。於是寫下了這首七言絕句,寄給京城長安親友,以表達對他們強烈的懷念之情。
作品鑑賞
柳宗元這首詩,透過奇異的想象,獨特的藝術構思,把埋藏在心底的鬱抑之情,不可遏止地儘量傾吐了出來;它的抒情方式,是屬於嚴羽《滄浪詩話》裡所說的“沈著痛快”一類。
詩題標明“寄京華親故”。“望故鄉”而“寄京華親故”,意在訴說自己慘苦的心情、迫切的歸思,希望在朝舊交能夠一為援手,使他得以孤死首丘,不至葬身瘴癘之地。
詩的第一句是寫登覽所見的景色,廣西獨特的風光之一是奇特突兀的山峰。蘇軾說:“僕自東武適文登,並行數日。道旁諸峰,真如劍鋩。誦子厚詩,知海山多奇峰也。”(《東坡題跋·書柳子厚詩》)可見“海畔尖山似劍芒”,首先是寫實,是貼切的形容。不僅僅是形容,同時又是引起下句奇特的聯想的巧妙的設喻。劍芒似的尖山,這一驚心動魄的`形象,對荒遠之地的逐客,真有刺人心腸的感覺。
自永貞革新失敗,“二王八司馬事件”接踵而來,革新運動的骨幹均被貶在邊遠之地。十年後,這批人有的已死貶所。除一人先行起用,餘下四人與柳宗元被例召回京,又被複出為邊遠地區刺史。殘酷的政治迫害,邊地環境的荒遠險惡,使他有“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別舍弟宗一》)的感喟。雖然回不到京國,不由他不想念它和那裡的親友。他曾寫過“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迴腸”(《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的詩句,這與此詩的“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都是觸景生情,因景託喻,有異曲同工之妙。
“割愁腸”一語,是根據“似劍芒”的比喻而來,由山形產生的聯想。三、四句則由“尖山”進一步生出一個離奇的想象。前面已談到,廣西的山水別具風格,多山峰;山峰又多拔地而起,不相聯屬。韓愈詩云“山如碧玉簪”即由山形設喻。登高遠望時,無數山峰就像無數巨大的石人,佇立凝望遠方。由於主觀感情的強烈作用,在詩人眼中,這每一個山峰都是他自己的化身(“散向”一作“散作”亦通)。又使他感到自己只有一雙眼睛眺望京國與故鄉,是不能表達內心渴望於萬一,而這成千的山峰,山山都可遠望故鄉,於是他突生奇想,希望得到一個分身法,將一身化作萬萬千千身,每個峰頭站上一個,庶幾可以表達出強烈的心願。這個想象非常奇妙,它不但準確傳達了詩人的眷念故鄉親友的真摯感情,而且不落窠臼。它雖然離奇,卻又是從實感中產生,有真實生活基礎,不是憑空構想,所以讀來感人。
此詩與《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一樣,都是寄懷之作,透過登臨所見,觸景傷情,抒發懷念友人和故鄉之情,只是在表現形式和手法上有所不同。《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是七律,詩中託景抒懷,曲折傳情,意在言外。這首詩是七絕,詩中熔情入景,用淺顯的語言來描寫內心中隱情,表現得鮮明突出。二詩異曲同工,各臻其妙。
這首詩中詩人跳動飛濺的情感波瀾無法抑制,恰如“山洪陡發,瀑布奔流”,奔迸而出,因而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作品點評
蘇軾《東坡題跋》卷二:“韓退之詩云:‘水作青羅帶,山為碧玉簪。’柳子厚詩云:‘海上尖山若劍鋩,秋來處處割愁腸。’陸道士雲:‘二公當時不相計,會好做成一屬對。’東坡為之對雲:‘系懣豈無羅帶水,割愁還有劍鋩山。’此可編入詩話也。”
蔡啟《蔡寬夫詩話》:“子厚之貶,其憂悲憔悴之嘆,發於詩者,特為酸楚。”
周紫芝《竹坡詩話》:“柳子厚《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雲:‘海畔尖山似劍鋩,秋來處處割愁腸。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議者謂子厚南遷,不得為無罪,蓋未死而身已在刀山上。”
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顧璘曰:悲語。周珽曰:留滯他山,愁腸如割,到處無可慰之也。因同上人,欲假釋家化身神通,少舒鄉國之想。固遷客無聊之思,發為無聊之語耳。
瞿佑《歸田詩話》捲上:“柳子厚詩:‘海畔尖山似劍鋩,秋來處處割愁腸。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或謂子厚南遷,不得為無罪,蓋雖未死而身已在刀山矣。此語雖過,然造作險諢,讀之令人慘然不樂,未若李文饒雲:‘獨上高樓望帝京,鳥飛猶是半年程。碧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繞郡城。’雖怨而不迫,且有戀闕之意。”
鄺露《赤雅》卷中:“陽朔諸峰,如筍出地,各不相倚。三峰九嶷,折城天柱者數十里,如樓通天,如闕刺霄,如修竿,如高旗,如人怒;如馬齧,如陳將合,如戰將潰,灕江荔水,捆織其下,蛇龜猿鶴,焯耀萬態,退之‘水作青羅帶,山為碧玉簪’;子厚‘海畔尖山似劍鋩,秋來處處割愁腸’;子瞻‘系懣豈無羅帶水,割愁還有劍鋩山’;魯直‘桂嶺環城如雁宕,蒼山平地忽蟻封’。皆實錄也。”
楊庶堪《論詩絕句》:“劍鋩愁腸海上峰,始知愁苦易為工。柳州山水堪供老,萬里投荒別淚紅。”
卞孝萱《柳州山水與柳宗元詩》:“柳宗元寫柳州的江流、榕樹、山峰等,皆絕妙。堪稱柳州的山水與柳宗元的‘愁腸’之結晶。”
羊春秋《唐詩精華評譯》:“這首構思奇特的抒情小詩,把埋藏在心底的抑鬱不平之氣,沉著痛快地傾吐出來,撞擊著人們的心扉,產生了巨大的藝術感染力。詩的第一二句,以劍的鋒鋩喻海畔的尖山,又聯想到自己的‘愁腸’正是它割斷的。這是詩人遙望京華而無法歸去的愁苦感情。詩的第三四句,進一步想入非非,竟欲化身千億,共望故鄉,其情之深,其望之切,透過這樣的形象得到了很好的表現。”
作者簡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祖籍河東(今山西省芮城、運城一帶),柳出身於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為考進士,文以辭采華麗為工。唐宋八大家之一,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並稱“韓柳”。劉禹錫與之並稱“劉柳”。王維、孟浩然、韋應物與之並稱“王孟韋柳”。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詩文作品,其哲學思想中具有樸素的唯物論成分,政治思想主要表現為重“勢”的社會歷史觀和儒家的民本思想,文學作品語言樸素自然、風格淡雅而意味深長,代表作有《黔之驢》、《捕蛇者說》、《永州八記》及絕句《江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