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亭(水流心不競)原文及賞析

江亭(水流心不競)原文及賞析

  江亭(水流心不競)

  作者:杜甫

  朝代:唐朝

  坦腹江亭暖,長吟野望時。

  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

  寂寂春將晚,欣欣物自私。

  江東猶苦戰,回首一顰眉。

  註釋

  ⑴坦腹:舒身仰臥,坦露胸腹。《晉書·王羲之傳》:“時太尉郗鑑使門生求女婿於(王)導,導令就東廂遍觀子弟。門生歸,謂鑑曰:‘王氏諸少並佳,然聞信至,鹹自矜持。惟一人在東床坦腹食,獨若不聞。’鑑曰:‘此正佳婿也!’訪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⑵野望:指作者於上元二年(761)寫的一首七言律詩。

  ⑶寂寂:猶悄悄,謂春將悄然歸去。

  ⑷欣欣:繁盛貌。

  ⑸“江東”二句:一作“故林歸未得,排悶強裁詩”。

  譯文

  舒服仰臥在暖暖的江亭裡,吟誦著《野望》這首詩。江水緩緩流動,和我的心一樣不去與世間競爭。雲在天上飄動,和我的意識一樣悠閒自在。寂靜孤單的春天將進入晚春,然而我卻悲傷憂愁,萬物興盛,顯出萬物的自私。江東依舊在進行艱苦的戰爭,我每一次回首都因為對國家的憂愁而皺眉。

  賞析:

  這首詩寫於上元二年(761),那時杜甫居於成都草堂,生活暫時比較安定,有時也到郊外走走。表面看上去,「坦腹江亭暖,長吟野望時」,和那些山林隱士的感情沒有很大的不同;然而一讀三、四兩句,區別卻是明顯的。

  從表面看,「水流心不競」,是說江水如此滔滔,好象為了什麼事情,爭著向前奔跑;而我此時卻心情平靜,無意與流水相爭。「雲在意俱遲」,是說白雲在天上移動,那種舒緩悠閒,與我此時的閒適心情全沒兩樣。仇兆鰲說它「有淡然物外、優遊觀化意」(《杜詩詳註》)是從這方面理解的,可惜只是一種表面的看法。

  不妨拿王維的「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歸嵩山作》)來對比一下。王維是自己本來心中寧靜,從靜中看出了流水、暮禽都有如向自己表示歡迎、依戀之意;而杜甫這一聯則從靜中得出相反的感想。「水流心不競」,本來心裡是「競」的,看了流水之後,才忽然覺得平日如此棲棲遑遑,畢竟無謂,心中陡然冒出「何須去競」的一種念頭來。「雲在意俱遲」也一樣,本來滿腔抱負,要有所作為,而客觀情勢卻處處和自己為難。在平時,本是極不願意「遲遲」的,如今看見白雲悠悠,於是也突然覺得一向的做法未免是自討苦吃,應該同白雲「俱遲」才對了。

  王詩「流水如有意」,「有意」顯出詩人的「無意」;杜詩「水流心不競」,「不競」洩露了詩人平日的「競」。真是「正言若反」,在作者卻是不自覺的。

  下面第三聯,更是進一步揭出詩人杜甫的本色。「寂寂春將晚」,帶出心頭的寂寞;「欣欣物自私」,透露了眾榮獨瘁的悲涼。這是一種融景入情的手法。晚春本來並不寂寞,詩人此時處境閒寂,移情入景,自然覺得景色也是寂寞無聊的了;眼前百草千花爭奇鬥豔,欣欣向榮,然而都與己無關,引不起自己心情的'欣悅,所以就嗔怪春物的「自私」了。當然,這當中也不盡是個人遭逢上的感慨,但正好說明詩人此時心境並非是那樣悠閒自在的。讀到這裡,回顧上聯的「水流」「雲在」,寫的是一種什麼樣的思想感情,豈不是更加明白了嗎!

  杜甫寫此詩時,安史之亂未平。李光弼於是年春間大敗於邙山,河陽、懷州皆陷。作者雖然避亂在四川,暫時得以「坦腹江亭」,到底還是忘不了國家安危的,因此詩的最後,就不能不歸結到「江東猶苦戰,回首一顰眉」,又陷入滿腹憂國憂民的愁緒中去了。杜甫這首詩表面上悠閒恬適,骨子裡仍是一片焦灼苦悶。這正是杜甫不同於一般山水詩人的地方。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