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思李覯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
鄉思李覯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
《鄉思》是北宋詩人李覯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突出了詩人歸鄉無計的無奈和痛苦,表達了詩人對故鄉深摯濃厚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鄉思李覯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鄉思
宋代 李覯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雲遮。
譯文
人們說,那太陽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沒法看到我的家。
正在惱恨眼前的青山遮斷了我的視線,重重暮雲,又把青山密遮。
註釋
落日:太陽落山之地。
望極:望極:望盡,極目遠望。
碧山:這裡指青山。
賞析
獨自在外,自然充滿了對家人的懷念。古詩中表現鄉思,除了聽風聽雨外,最多的是透過登臨送目,寄託悲傷。如唐韋應物的《西樓》雲:“高閣一悵望,故園何日歸?”白居易《江南送北客因憑寄徐州兄弟書》雲:“故園望斷欲何如?楚水吳山萬里餘。”李覯這首絕句,也是透過遠望,抒發自己思歸的牢愁。
詩前兩句寫望,但從望的感受上落筆,不具體寫望見些什麼。詩人遠望時正當黃昏,夕陽西墜,他遙望故鄉,故鄉不見,遠在天涯。這時候,他看到了落日,又想到落日之處就是天涯,然而明明白白地看得見落日,卻仍然望不到故鄉。這兩句,把思家的愁苦表現得很深刻。詩先以落日處即天涯作襯,使後句望不見故鄉的失望更重更深,在表現時卻不直說,而是透過兩個“天涯”的反覆吟詠比較,讓人從中體會出來。以落日喻天涯,是從《世說新語·夙惠》中得到啟發。《世說新語》載:晉元帝曾問明帝:“長安與太陽誰遠。”明帝起先回答太陽遠,因為沒見過有人從太陽那兒來。後來又改口說太陽近,因為“舉目見日,不見長安”。後來人們常用這典故,以天涯太陽比喻遠。如唐岑參《憶長安曲》雲:“東望望長安,正值日初出。長安不可見,喜見長安日。”就是在所憶之處與太陽上做文章。
落日終於西沉了,暮色從天際酒來,把詩人的視野壓迫到近前碧山。三四句即從近處著墨,寫詩人凝視碧山的所見所感。“已恨”句轉折巧妙,既承接上句,補充說明“不見家”之由,又“暗度陳倉”,由前二句著眼於空間的距離轉到著眼於空間的阻隔。故鄉不可見,不僅因為距離遙遠,還因為路途阻隔,所以通出一個“恨”字來。第三句用“已恨”二字領起,無限感慨已在其中。第四句再遞進一層,故鄉為碧山阻隔,已令人恨恨不已,何況眼下碧山又被暮雲遮掩。詩用“還被”二字喚起,障礙重重,恨重重。再說,山本可用青、綠形容,用青更符合詩的平仄要求,可是詩人卻用碧字,大約是因為青、綠較為輕、明,碧較為重、暗,不僅更符合等色蒼茫中山的色彩,而且能喚起凝童情緒。而當蒼茫的暮色遮掩住碧山,凝重壓抑感也就更加強烈。詩至結尾,隨著時間的冉冉推移,詩人的視野由遠而近、由大而小的逐步收縮,色調的由明而暗的變化,結構上的層層遞進,那鄉思也就愈來愈濃郁,以致濃得化不開。
全詩四句,分四層意思,層層深入,不斷推進,把思想感情發揮到極致。中國古代詩詞作法,有透過一層、加一倍寫法。這種寫法,有用在一聯中的,如杜甫《夜聞觱篥》雲:“君知天地干戈滿,不見江湖行路難。”本意寫行路難,再加寫遍地戰爭,行路就更難了。又如李商隱《無題》:“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也是如此。更多的是用若干句透過一層,如宋徽宗《宴山亭·北行見杏花》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裡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寫思念故宮,故宮不見,轉而夢見,最後連夢中也見不到,把感情的波浪重重推向高漲。李覯的這首詩,也是採用了這一手法。
作者簡介
李覯(1009—1059),字泰伯,號盱江先生,北宋建昌軍南城(今江西撫州資溪縣高阜鎮)人,是中國北宋時期一位重要的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
他生當北宋中期“積貧積弱”之世,雖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勵、奮發向學、勤於著述,以求安國濟民。他俊辯能文,舉茂才異等不中,講學自給,來學者常數十百人。李覯博學通識,尤長於禮。他不拘泥於漢、唐諸儒的舊說,敢於抒發己見,推理經義,成為 “一時儒宗”。今存《直講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後。
為紀念李覯,資溪縣建有泰伯公園,塑有李覯雕像,李覯紀念館正在建設之中。
生平
天潢世胄的家世
李覯本姓相傳姓潘,李姓是因他先祖南唐烈祖李昪為了統治的目的亂認祖宗造成的。說起他先祖李昪那可是一位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在那戰亂紛飛的時代,李昪是一個孤兒,出身低微,因聰明伶俐又作戰勇敢而被當時一位叫徐溫的大將收養為乾兒子,於是他將本姓名潘知浩改姓徐知浩。徐知浩有勇有謀,在近二十年的精心經營中擊敗諸多對手,逐步建立自己強大勢力,並從楊氏吳國篡得帝位。初期改國號齊,後改為國號唐(又稱南唐),並亂認唐玄宗為他的先祖,又改姓李名昪。從此他將徐知浩又改姓名為李昪。這位被後人稱為南唐烈祖的'李昪把南唐經營得很是有聲有色,他採取輕徭役、勸農桑、興科舉、建書院等策略,促使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當時的南唐比起中原各國可以說是“世外桃源”。李昪有一位庶出的兒子叫李景芳的人。李景芳時封金吾衛國上將軍,生有三子,老大官封五中丞、老二封為六府君,老三封七大夫,這三位兒子都居住在撫臨上慕鎮(今天的金溪秀谷鎮)。這三位據李氏宗譜記載,他們自認為“吾固南唐之裔,皆為帝王之後,竟無尺土之封”,心中憤憤不平,並同當時三齊王有隙。於是,他們與外甥彭氏一同密謀發動兵變,臨兵變時彭姓外甥臨陣倒戈,引兵反攻,於是這場內訌胎死腹中。七大夫臨行刑前發誓說:“吾子孫與彭氏婚者,吾不佑也”。六府君名昉“初無戰志”,又看見形勢不妙,就攜妻帶子匆匆忙忙連夜從上慕鎮逃至當時南城縣六十三都長山隱居。這就是李覯先祖家世歷史的大略。所以北宋李覯文壇好友歐陽修稱他為“天潢世胄”,應該不錯。
自幼聰穎
李覯自幼聰明好學六七歲始“習字書”,十二歲就能寫文章。十四歲父親去世,母親“墾閱農事,夜治女功”(《先夫人墓誌》),得免凍餒之苦。服喪三年,十七歲始出外遊學。二十歲以後,文章漸享盛名。
科舉受挫
李覯也象其他讀書人一樣,想透過科舉,登上仕途,幹一番事業。但是,他在科舉仕進的道路上卻一再受挫,未能如願,自嘆“生處僻遐,不自進孰進哉!”景佑年間,他步行到京城汴梁(今河南開封),尋求仕進之途,毫無結果而歸。次年,參加鄉舉,又名落孫山。慶曆元年(1041),應茂才異等科,有旨召試。李覯入京,又未中選,在京城“憂愁經歲”,抑鬱不鄉。遭受這幾次打擊之後,遂無意仕進,隱居著述。南城立學,被聘為郡學之師。創立盱江書院,教授自資。
建立書院
李覯屢試科舉不第,以教學為生,建立"盱江書院",從學者常有數百人。後經范仲淹推薦,任太學助教、直講,卒年五十歲。北宋時期的江西學風重經世致用,這一學風,由歐陽修倡之於前,王安石得君行道於後,而李覯則是處於其間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思想代表。
重經世致用
他的許多思想給予范仲淹"慶曆新政"理論上的支援,又是後來王安石"變法"的思想淵源。由於重經世實用,在經學卜李覯頗重《禮》學,《周禮致太子論》五卜-篇是其"通經致用"的理淪代表作,王安石後來作《周禮新義》不無影響。由於重實用,所以李覯反對孟子,著有《常語》以駁孟子思想,反對所謂的"重義輕利",認為"焉仁義而不利者乎?"(《李覯集·原文》)成為宋學中"非孟"思潮的驅者。學術上以儒學為宗,反對佛、道二教,是慶曆之際排佛、道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李覯著作有《盱江文集》,今有校勘標點本《李覯集》,其中《禮論》、《周禮致太平論》和《慶曆民言》等是其思想和學術的代表作。
不拘舊禮
李覯博學通識,尤長於禮。他不拘泥於漢、唐諸儒的舊說,敢於抒發己見,推理經義,成為“一時儒宗”,四方學子前來就學者常數十百人,曾鞏、鄧潤甫等都是他的學生。後得范仲淹、餘靖等推薦,皇祐二年(1050),旨授將仕郎,試太學助教。嘉祐二年(1057),用國子監奏,召為太學說書如故。嘉祐四年,令其權同管勾太學。因遷葬祖母,請假還鄉。八月卒於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