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迴文秋閨怨》鑑賞及譯文註釋

《菩薩蠻·迴文秋閨怨》鑑賞及譯文註釋

  《菩薩蠻·迴文秋閨怨》

  宋代:蘇軾

  井桐雙照新妝冷,冷妝新照雙桐井。羞對井花愁,愁花井對羞。

  影孤憐夜永,永夜憐孤影。樓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樓。

  《菩薩蠻·迴文秋閨怨》譯文

  井欄邊兩裸梧桐樹,望著我的冷色的新妝。我穿淡淡的新妝,初次望著兩棵梧桐樹立在井欄旁。我低垂地望著井欄邊的花在凋落愁嘆,發愁的花在井欄邊望著我失色低頭。

  形影孤單,悲嘆我度失眠難熬的長夜。長長的秋夜,可憐我這孤單的身影。樓上不適應這肅殺的秋色,蕭瑟的秋色,我不應該上樓去眺望。

  《菩薩蠻·迴文秋閨怨》註釋

  菩薩蠻: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名。又名“菩薩篁”、“重疊金”、“花間意”、“梅花句”等。上下片各四句,均為兩仄韻,兩平韻。

  迴文:詩詞的一種形式,因迴環往復均能成誦而得名,相傳起於前秦竇滔妻蘇蕙的《璇璣圖》。閨怨:女子所抒愁怨。

  照:看,望。新妝:女子新穎別緻的打扮。

  冷:淡淡色。新:初次。

  對:望。羞:低垂。

  不宜:不適應,意謂樓上也有涼意了。

  《菩薩蠻·迴文秋閨怨》賞析

  上片,運用象徵、寄寓手法,寫了少婦見物動心的“愁”情。“井桐雙照新妝冷,冷妝新照雙桐井”,與“新妝本絕世,妙舞亦如仙”(南朝梁王訓《應令詠舞》)有異曲同工之妙。蘇軾本意是寫少婦的外表美,可蘇軾還是要將象徵蕭瑟的“梧桐”,與象徵美女的“新妝”,放在一起映襯著寫,且樹與人共鳴,為的是突出少婦感嘆時光易逝,青春不再而“愁”思滿懷。同樣,“羞對井花愁,愁花井對羞”,又進深一層從“梧桐”照秋,寫到“井花”愁秋。從“井花”愁秋又寫到少婦“對羞”。花與人對話,還是為了突出少婦傷感秋色衰敗,春心消融,“愁”思綿綿。

  下片,直寫閨閣少婦夜思郎君的`自嘲心態。“影孤憐夜永,永夜憐孤影”,首先從“影孤”進到“孤影”,從“夜永”進到“永夜”,反映了少婦夜思的漫長過程。一個“憐”字,傳神地貫穿始終,有“徘徊處漸移深窈,何人正弄,孤影編趾西窗悄”(宋代周邦彥《倒犯·新月》)的徘徨不安的情態。“樓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樓”,進一步襯托少婦秋夜思念郎君的深沉心態。“樓”與“秋”互不相容,樓已橫秋,人何須眺望,一語雙關,秋色值不得眺望,郎君也不能如此。

  全詞運用象徵、雙關的手法,在蘇軾筆下,愛情所具有的神秘而微妙的內蘊,少女羞澀而多愁的心態,被反覆描繪。從極為普通且能反映秋色衰臨的景物“桐”、“井”、“花”、“樓”,寄寓了少婦“永夜”孤影的夢幻感、寂寞感和愁苦感。

  《菩薩蠻·迴文秋閨怨》創作背景

  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十月。蘇軾被貶黃州,“杜門謝客”,冬至後又去天慶觀養煉。在無所收穫之後,作該詞以解脫。

  《菩薩蠻·迴文秋閨怨》作者介紹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