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臺》原文及翻譯賞析

《高陽臺》原文及翻譯賞析

《高陽臺》原文及翻譯賞析1

  高陽臺·橋影流虹

  江葉元禮,少日過流虹橋,有女子在樓上,見而慕之,竟至病死。氣方絕,適元禮復過其門,女之母以女臨終之言告葉,葉入哭,女目始瞑。友人為作傳,餘記以詞。

  橋影流虹,湖光映雪,翠簾不卷春深。一寸橫波,斷腸人在樓陰。遊絲不繫羊車住,倩何人、傳語青禽7?最難禁。倚遍雕闌,夢遍羅衾。

  重來已是朝雲散,悵明珠佩冷,紫玉煙沉。前度桃花,依然開滿江潯。鍾情怕到相思路,盼長堤、草盡紅心。動愁吟。碧落黃泉,兩處難尋。

  翻譯

  橋的倒影像彩虹在水中流動,湖光山色映襯著雪一般的波浪,翠綠的窗簾不曾掛起,使人感到春天更深將歸他方。她那一寸秋波似的眼睛忽然看到,那牽新她柔腸的人出現在樓陰裡。無奈遊動的情絲系不住他的羊車,又能請誰作青鳥為她傳語?最使她難以禁受的是,倚遍雕花欄杆再也看不見他,夢遍綾羅被褥也無法和他相遇。

  他再次來到這裡,已見她如巫山神女化作胡云散去,他帳怨她如佩戴的明珠已經變冷,又如紫玉像輕煙一縷沉入地底。前次來時看到的桃花,如今依然開滿江邊之地,他也是無限鍾情的人,最怕再看到引人相思的路,只盼長提上長滿紅心草,為他答謝她的深情蜜意。啊,他感動得發出了愁苦的低吟,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難覓。

  註釋

  葉元禮:葉舒崇,字元禮,江蘇吳江人,康熙丙辰(1676年)進士,官中書舍人。

  流虹橋:《蘇州府志》:“流虹橋在吳江縣城外同裡鎮。”

  雪:這裡指明亮的水波。

  橫波:比喻眼神流動如水波。

  斷腸人:指詞中的女主人公,“遊絲”

  二句:意為既無法留住情人,又無由傳遞訊息,遊絲,空中飄動的蛛絲。

  羊車:羊拉的小車,多用於宮廷或供兒童乘坐。

  倩:請求。

  青禽:即青鳥,相傳為西王母的信使。

  難禁:受不了。

  朝雲散:用巫山神女化作一片朝雲散去,比喻少女之死。

  明珠佩冷:身上佩戴的明珠隨少女死而冷卻。

  前度桃花:暗指桃花雖盛開,而美如桃花的人面卻一去杳然。

  江潯:江邊,

  草盡紅心:唯有盼望長堤上的芳草,每年都長出像丹心一樣的紅心,藉以答謝少女的深情。“碧落黃泉”:天上地下。

  賞析

  上片寫少女懷春。詞的開頭三句“橋影流虹,湖光映雪,翠簾不卷春深”,寫故事發生地,點和季節,生動地描繪了太湖之濱的江南景色。接著詞人以“一寸橫波,斷腸人在樓陰”兩句展示她一見鍾情,而又無從訴說的心態,她獨處樓陰,心事無人理解,而又羞於表露,不免黯然傷神,低迴腸斷。然而這裡揭示的,還只是這位少女初步的心態,下文兩句乃作深層的展露。“遊絲不繫羊車住,倩何人、傳語青禽”,“羊車”,詞人用這兩個典故,表明這位少女陷身於不能自拔的眷戀。遊絲既系不住那人所乘的車子,也無法請人用青禽為她傳情表意。她的悵惘之情,只有埋藏在深沉的苦悶之中,內心世界無由吐露,“最難禁,倚遍雕闌,夢遍羅衾”她最難忍受的是葉元禮離去之後,便是望穿雙眼,日思夜夢,都見不到那人的影子,日復一日,長期的單戀,終至一病不起,魂歸離恨之天。

  下片寫葉元禮還情,換頭“重來正是朝雲散,悵明珠佩冷,紫玉煙沉”,寫葉元禮復見少女之時,少女已玉體冰涼,香魂風散。這裡的“朝雲”、“明珠”、“紫玉”,均為極富傳奇色彩的形象,用來比喻殉情的少女,十分貼切,同時也為葉元禮抒寫了對少女深切的悼念之情。下一韻“前度桃花,依然開滿江潯”,桃花兩度,崔護喜結良緣;而葉元禮,“復過其門”,見到的卻是死不瞑目的少女,箇中的巨大苦痛,實在震撼人心。“鍾情怕到相思路,盼長堤草盡紅心”,一“怕”一“盼”,用筆極盡曲致之妙,寫盡葉元禮對少女的一片深情。葉元禮希望長堤附近凡觸目處都是紅心草,以寄託他對少女難已的哀思,這“草盡紅心”的願望能否變為現實不得而知,故爾只能愁苦地吟唱“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白居易這刻畫明皇貴妃生死戀情的名句被朱彝尊化為“碧落黃泉,兩處誰尋”。而且詞句與白詩原句的情思也完全一致。

  這首詞用典圓熟,其中許多典故被融在詞句之中,非明指不見痕跡。

  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以記敘之筆寫哀豔之情的作品。詞的小序概述了這個愛情故事。吳江葉元禮,少年時有一天經過流虹橋。有少女在樓上,一見鍾情,日夜思慕,竟至悒鬱成疾,絕望而死。氣方絕,適葉元禮復過其門女母以女臨終之言告葉,葉入大哭,女目始瞑。作者有感而寫下了這首詞。

《高陽臺》原文及翻譯賞析2

  高陽臺·除夜

  頻聽銀籤,重燃絳蠟,年華袞袞驚心。餞舊迎新,能消幾刻光陰。老來可慣通宵飲,待不眠、還怕寒侵。掩清尊。多謝梅花,伴我微吟。

  鄰娃已試春妝了,更蜂腰簇翠,燕股橫金。勾引東風,也知芳思難禁。朱顏那有年年好,逞豔遊、贏取如今。恣登臨。殘雪樓臺,遲日園林。

  翻譯

  我頻頻地傾聽更漏之聲,又重新點起紅燭,滿屋光明。年華滾滾宛如流水,令我黯然心驚。餞別舊歲,迎接新春,還能用得著幾刻光陰,新的一年翩翩來臨。年老體衰,怎麼能習慣通宵暢飲?想要守夜不睡,又怕寒氣襲人衣襟。我輕輕地放下酒樽,感謝那初開的梅花,陪伴著我獨自低吟。

  鄰家的姑娘已試著穿上春衣,美麗的鬢髮上首飾簇新。蜂腰形的翡翠晶瑩潤澤,燕股形的寶釵嵌有黃金。溫和的春風引起人們的春情,也令人芳情難禁。朱顏哪能年年都好,應該盡情地遊樂,趁著現在的大好光陰,恣意地去眺望登臨,觀賞那殘雪未消的玉色樓臺,遊覽那斜陽輝映的美麗園林。

  註釋

  銀籤:指的是古時一種計時的器具,即更漏中的標籤。

  絳蠟:指紅蠟燭。

  袞袞:連續不斷地流動,引申為急速流逝。此指時光匆匆。

  餞舊迎新:辭舊迎新。餞,送別,送行。

  清尊:酒器。亦借指清酒。尊,同“樽”。

  微吟:小聲吟詠。

  蜂腰:與下句“燕股”都為“鄰娃”的節日裝飾,剪裁為蜂為燕以飾鬢。

  翠:翠鈿、即翡翠做的花,是婦女的裝飾物。

  芳思:猶言春情。

  朱顏:紅潤美好的容顏。恣(zì):隨意,無拘束。

  登臨:登山臨水。也指遊覽。

  遲日:春日。《詩經·豳風·七月》:“春日遲遲。”後以“遲日”指春日。

  創作背景

  此詞當作於作者晚年時期的`一個除夕。除夕之夜,守歲不眠,是一年中諸多慶賀活動中的一件重要內容,但一旦上了年紀,難免悲歡交集,萬感俱生。這首詞寫的就是作者在除夕之夜的這種複雜心境。

  賞析

  《高陽臺》一調,音節整齊諧悅。此詞開頭“頻聽銀籤,重燃絳蠟”就是四字對句的定式。古代計時的器具,每過一刻時光,則有銀籤鏗然自落。“頻聽銀籤”,一“頻”字,可見守歲已久,聽那銀籤自落聲已經多次,說明夜已深矣。“重燃絳蠟”一句,說那除夜燈火通明,紅燭燒殘,一枝趕緊接著點上,使除夕夜的吉慶歡樂氣氛,形象地勾勒了出來。一個“重”字,將時光的流逝,作者心中的慨嘆,精當地表現了出來,讓人感到歲月流逝的不停息。韶華易逝,人又何堪?

  “袞袞”二字,繼以“驚心”,筆力警勁動人,與晏殊的詞句“可奈年光似水聲,迢迢去不停!”(《破陣子·湖上西風斜日》)有異曲同工之妙。通宵守歲已覺勉強,是睡,是坐,是飲,是止,詞人心存猶豫。幾番無奈,詞人最後的主意是:灑是罷了,睡卻不可,決心與梅花作伴,共作吟哦度歲的清苦詩侶。本是詞人有意,去伴梅花,偏說梅花多情,來相伴我。如此可見用語精妙,而守歲者孤獨寂寞之情,總在言外。

  下片筆勢一宕,忽然轉向鄰娃寫去。鄰家少女,當此節日良宵,不但徹夜不眠,而且為迎新歲,已然換上了新裝,為明日春遊作好準備。看她們不但衣裳濟楚,而且,裝扮首飾,一派新鮮華麗氣象。寫除夕守歲迎新,先寫女兒妝扮,正如辛棄疾寫立春先寫“看美人頭上,嫋嫋春旛”(《漢宮春·立春日》),是同一機杼。

  寫除夜至此,已入勝境,不料詞筆跌宕,又推開一層,作者想象東風也被少女新妝之美而勾起滿懷興致,故而釀花蘊柳,暗地安排豔陽光景了。“勾引”二句為奇思妙想,意趣無窮。這樣,詞人這才歸結一篇主旨。他以自己的經驗感慨,現身說法,似乎是同意鄰娃,又似乎是喃喃自語,說:青春美景豈能長駐,亟須趁此良辰,“把握現在”,從此“明日”新年起,即去盡情遊賞春光,從殘雪未消的樓臺院落一直游到春日遲遲的園林勝境!

  通覽全詞,上片幾令人擔心只是傷感衰颯之常品,而一入下片,則以鄰娃為引,物境心懷,歸於重拾青春,一片生機活力,才知寄希望於前程,理情腸於共勉,傳為名篇,自非無故。

《高陽臺》原文及翻譯賞析3

  原文

  照野旌旗,朝天車馬,平沙萬里天低。寶帶金章,尊前茸帽風欹。秦關汴水經行地,想登臨、都付新詩。縱英遊,疊鼓清笳,駿馬名姬。

  酒酣應對燕山雪,正冰河月凍,曉隴雲飛。投老殘年,江南誰念方回。東風漸綠西湖柳,雁已還、人未南歸。最關情,折盡梅花,難寄相思。

  翻譯/譯文

  原野中移動的旌旗耀眼飛揚,朝覲天子的車馬浩浩蕩蕩,平沙萬里,雲天低曠,在餞別的宴席上,你腰繫著寶帶身佩著金章,風吹茸帽傾斜而神采飛揚,故鄉的秦關汴水,都是你此行要經過的地方。我猜想當你登臨它們時,一定會激動得吟詠新的詩章。你將在北國盡情遊歷,聽疊鼓胡笳高亢雄壯的樂聲。你騎著駿馬威風凜凜,還有著名的美姬陪伴在身旁。

  當你酒酣耳熱時,面對著燕山白茫茫的一片冰雪,如凝凍了一般的明月照在結滿層冰的河面上,拂曉時隴頭處有幾朵白雲在飛翔。如今我已是韶華遠逝,像當年的賀方回一樣,身在江南無法返家而無限感傷。又人誰來惦念思量?春風漸漸染綠西湖。大雁已經回到這裡,但你卻依舊未能返鄉,最令人動情的是,即便折飛了梅花,也無法寄託我對你的思量。

  註釋

  高陽臺:詞牌名,又名“慶春澤”。雙調一百字,平韻格。

  陳君衡:名允平,號西麓,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德祐時,授沿海制置司參議官。宋亡後,曾應召至元大者,不仕而歸。有詞集《日湖漁唱》。詞風和婉平正,少數作品表現了故國之思。

  旌旗:旗幟的總稱。

  朝天:指朝見天子。

  寶帶金章:官服有寶玉飾帶,金章即金印。

  尊前:在酒樽之前。指酒筵上。

  茸帽風攲(yǐ):《《北史·周書·獨孤信傳》:“信在秦州,嘗因獵,日暮,馳馬入城,其帽微側。詰旦,而吏民有戴帽者,鹹慕信而側帽焉。”陳師道《南鄉子》詞:“側帽獨行斜照裡,颼颼。”茸帽,皮帽;欹,側。“風欹”,原本作“風欺”,據別本改。

  英遊:英俊之輩;才智傑出的人物。

  曉隴雲飛:柳永《曲玉管》詞:“隴首雲飛,江邊日晚。”

  投老:到老,臨老。

  方回:北宋詞人賀鑄字,有《青玉案》一詞最負盛名。黃庭堅曾賦詩讚雲:“解道江南腸斷句,只今唯有賀方回。”此處作者自指。

  東風:王安石《泊船瓜洲》詩:“春風又綠江南岸”,此處借用其意。

  最關情:用陸凱、范曄故事,見舒亶《虞美人》注。

  賞析/鑑賞

  作者一向熱愛宋朝,宋亡以後堅隱不仕,因此這首詞較一般的送別詩詞而言,在感情上自有一番特色。開頭三句寫陳君衡被召,臨行時車馬旌旗繁多。“寶帶”二句則隱含對陳氏屈仕元朝的不滿之辭。“秦關”三句寫路途迢迢。“縱英遊”三句推想陳氏此去定豪縱攜妓。下闋開頭三句仍就送別意替對方設想那邊景象,表現出關切之情。“投老殘年”以下轉寫自己暮年的寂寞。結尾三句寫對君衡的懷念。此詞對君衡“被召”的態度肯昧隱晦,既有關切,又有婉諷,表現了前朝文人的複雜心態。語言樸實無華,詞意比較蒼涼。

  上闋以寫送別的場景為主,與一般的送別詩詞似並無二致。起首三句“照野旌旗,朝天車馬,平沙萬里天低。”作者用豪放筆法勾畫出一幅威武鮮明的郊野送行的場面。只見旌旗飄飄,光照原野,車馬轆轆,浩浩蕩蕩。這樣威武雄壯的畫面,襯以廣闊的原野作背景,活脫脫一幅令人振奮的圖畫,給人以充分的遐想。

  接下去這首詞的主角陳君衡,出現在這幅畫卷中。作者只用“寶帶金章,尊前茸帽風欹”兩句人物便栩栩如生,躍然紙上。“寶帶金章”,表明了人物的身份,同時暗示此行的緣由:“尊前”,酒尊之前。唐詩人馬戴《贈友人邊游回》有“尊前語盡北風起,秋色蕭條胡雁來”句。“茸帽風欹”,頭上戴的皮帽被郊野的風吹得略略傾斜,一個“欹”字,極為傳神地勾畫出人物的神氣。欹即側帽,典出《北史·獨孤信傳》:“信在秦州,嘗因獵,日暮,馳馬入城,其帽微側,詰旦而吏人有戴帽者鹹慕信而側帽焉。”詞用此典,極為貼切,而有微意。君衡之應蒙元之召,與慕信而側帽的胡風,正相一致。這一用典,實不同於一般泛用。作者由此想到友人北上要經過的路途和友人走後的作為。“秦關汴水經行地,想登臨、都付新詩。縱英遊,疊鼓清笳,駿馬名姬。”一路之上,登秦關臨汴水,吟詩作賦。秦關,應泛指沿途之山,中國習又稱秦。汴水,流經北宋都城東京(今開封)的一條河鼓聲陣陣,胡笳清脆;乘駿馬,攜名姬,縱情遊樂。

  上闋對送別場景的鋪陳及對別後情景的想象,看似與一般的送別詩詞類似,但提及北宋舊地“秦關汴水”作者委婉地透露出對故國的念和山河依舊、人事已非的感嘆,而用筆極為含蓄。

  下闋主要抒發了作者對友人遠去的傷感和對友人出仕新朝的擔心與不滿等複雜的心情。頭一句“酒酣應對燕山雪,正冰河月凍,曉隴雲飛”,進一步設想友人遠去北國的情景。“酒酣”,指朝廷召宴,作者想象友人彼時彼地應是燕山雪飄的冰天雪地的影象,連月亮都彷彿凍住了似的,發出令人不寒而慄的光輝。“冰河月凍”,造語甚新,意境頗佳。這陰冷影象與上闋熱烈歡快的情調形成鮮明的對照,為下面的感嘆鋪墊了氣氛。接著,作者將筆鋒一轉:“投老殘年,江南誰念方回。”意為:我已是風燭殘年,不願為新朝用而隱居江南,又有誰能常常記起我呢?方回,賀鑄的字,他的《青玉案》有“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句,十分有名。黃庭堅曾說:“解道江南斷腸句,世間唯有賀方回。”作者身在江南,又有一腔愁怨,故以賀鑄自比。這兩句詞不僅包含年老力衰的傷感,友人離去的傷情,還有國家淪亡的傷痛。“東風漸綠西湖岸,雁已還,人未南歸”,北方冰雪尚未消融的時候,春風已經吹綠了江南,大雁已經飛回了,可是友人還沒有回來。王安石有“春風又綠江南岸”句,此處周密化用之想到此處,不禁嘆息道:“最關情,折盡梅花,難寄相思。”盛弘之《荊州記》載:陸凱曾從江南將梅花寄到長安送給他的好友范曄,並曾詩說:“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周密這兩句亦用此意,意思是說:我的相思之情即使折盡梅花也難以表達。

  從字面看來,表現了作者對友人極為真摯懇切的懷念之情。但如果深入體味,就不難悟出,這裡還有著更深刻的寓意,那就是作者擔心友人到了北方,有了高官厚祿,忘懷自己,忘懷故國。這就不僅表達了身為遺民的慘淡心情,而且含蓄地透露出對友人仕元的不滿。這首詞在送別詩詞中是頗具特色的。寫送別而通篇貫穿著深切感人的故國之思,作者既寫眼前實景,也寫想象中的虛景,虛實相合,深沉宛轉地表達了作者複雜難言的思想感情。其中既有送別友人的不捨和傷感,又有對其屈身仕元的不滿,還有對南宋滅亡的悵恨。正是這種複雜的心理,使得這首詞沒有像一般送別詞那樣只刻畫離愁別緒當然也沒有對友人的明顯指摘,而只有借描寫送別情景、抒寫相思離愁,含蓄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高陽臺》原文及翻譯賞析4

  高陽臺·除夜

  朝代:宋朝

  作者:韓疁

  頻聽銀籤,重燃絳蠟,年華袞袞驚心。餞舊迎新,能消幾刻光陰。老來可慣通宵飲,待不眠、還怕寒侵。掩清尊。多謝梅花,伴我微吟。

  鄰娃已試春妝了,更蜂腰簇翠,燕股橫金。勾引東風,也知芳思難禁。朱顏那有年年好,逞豔遊、贏取如今。恣登臨。殘雪樓臺,遲日園林。

  譯文及註釋:

  譯文

  我難以入睡,頻頻傾聽銀籤之聲,又重新點起紅燭,讓屋室一片光明,突然想到年華飛逝,如東去流水,令我不覺心驚。告別舊歲,迎接新春,無需多久,新的一年又會來臨。而今我年老體衰,怎能象往日那樣通宵暢飲?想要等候新年不睡,又怕寒氣難擋。我輕輕放下酒樽,致謝那梅花,陪伴著我私語低吟。鄰家的姑娘已試穿春衣,美麗的發上戴著好看的頭飾。蜂腰形的翡翠透明靈氣,燕股形的寶釵嵌金光閃閃。春風引起人們的春情,也令人芳情難以幽禁。人地青春哪能年年美好,不妨盡情地遊樂吧,趁著現在大好的光陰。好好地去享受生活,遊覽那些斜陽輝映的美麗景象吧。

  註釋

  ①高陽臺:高唐之陽臺,相傳為楚懷王見神女處。

  ②銀籤:指更漏。

  ③絳蠟:指紅蠟燭。

  ④袞袞:連續,此指時光匆匆。

  ⑤蜂腰:與下句“燕股”都為“鄰娃”的節日裝飾,剪裁為蜂為燕以飾鬢。

  ⑥翠:翠鈿、即翡翠做的花,是婦女的裝飾物。

  ⑦恣(zì):隨意,無拘束。

  賞析:

  本詞抒寫除夕守歲時的感慨。除夕之夜,守歲不眠,是一年中諸多慶賀活動中的一件重要內容,但一旦上了年紀,難免悲歡交集,萬感俱生。本篇所寫,正是這種心境。上片施展首連用一“頻”一“重”,寫足坐久更深情狀,引出“年華袞袞”十分有力。當此餞舊迎新深究際,宵飲則不慣,不眠則畏寒,幸有梅花作伴,可於吟哦之中度此長夜。下片寫老人心情與鄰娃不同,芳思難禁,卻朱顏不再,自沉當趁精力未曾全衰,作樓臺園林之遊,莫負大好春光。此詞語淺情深,卻有一定的生活哲理。掩清尊,多謝梅花,伴我微吟。“多謝”二句徉間頓轉,翻出“梅花伴我”的柳暗花明之境,望著寒梅冰蕊吐豔,我對寒梅微吟新詩抒懷,堪稱除夕寒夜有知音啦!每當辭舊迎新之際,老年人容易產生“一年不如一年”的衰颯感,本詞作者能擺脫這種情緒,而要趁著腿腳靈便之時去盡情享受生活之美好,這是難能可貴的。語淺情深,卻有一定的生活哲理。況周頤說:“此等詞語淺情深,妙在字句之表,便覺刻意求工,是無端多費氣力”(《蕙風詞話》)。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