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桑子·花前失卻遊春侶原文、翻譯及賞析

採桑子·花前失卻遊春侶原文、翻譯及賞析

採桑子·花前失卻遊春侶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花前失卻遊春侶,獨自尋芳。滿目悲涼。縱有笙歌亦斷腸。

  林間戲蝶簾間燕,各自雙雙。忍更思量,綠樹青苔半夕陽。

  譯文

  遊覽花間卻失去了遊春的伴侶,只有獨自探尋芬芳。入目的盡是滿滿悲涼,即使有美麗的笙歌亦使我愁斷了腸。林間蝴蝶相戲,簾間燕子紛飛,各自都是成雙成對。想止住思念卻忍不住反覆思量,抬眼望去,青苔漫漫,綠樹森森,半落的`夕陽引得我更加悲傷。

  註釋

  ①採桑子:詞牌名。②忍:那堪,怎忍。

  採桑子·花前失卻遊春侶簡析

  此詞上片寫失去情侶以後的心情。正當春花怒放,攜手觀賞時,失卻了“遊春侶”,獨自尋芳的心情,縱有笙歌,也不免愁腸欲斷。下片寫失卻伴侶而形單影隻,眼前蝶戲林間,燕穿簾櫳,更使人不堪思量。詞中用“各自雙雙”反襯人物的孤寂。“綠樹青苔半夕陽”韻味無限,耐人尋思。全詞情景相滲,構思新穎,風流蘊藉,雅淡自然,體現了馮詞的特色。

採桑子·花前失卻遊春侶原文、翻譯及賞析2

  採桑子·花前失卻遊春侶

  花前失卻遊春侶,獨自尋芳。滿目悲涼。縱有笙歌亦斷腸。

  林間戲蝶簾間燕,各自雙雙。忍②更思量,綠樹青苔半夕陽。

  古詩簡介

  《採桑子·花前失卻遊春侶》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詞人馮延巳的詞作。此詞上片寫在遊樂之地失去情侶以後,縱然娛樂也悲傷;下片先以蝶燕雙雙,興起孤獨之感,最後以景結情。詞中運用反襯、比興的手法,以樂寫哀,用春花怒放之景反襯失卻伴侶之悲,用笙歌反襯愁腸欲斷之傷,用蝶燕雙雙反襯孤寂之感,具有民歌格調。全詞情景相滲,構思新穎,風流蘊藉,雅淡自然,體現了馮詞的特色。

  翻譯/譯文

  花前沒有了她的陪伴,獨自在花間徘徊,看繁花似錦,芳草天涯,一株株、一簇簇,都有他尋找的往昔舊夢,觸目悲涼。雖是春光美景,卻是歡樂難再,既使笙歌入耳,婉轉悠揚,也只能喚起他對愛侶的追憶,從而更添感傷惆悵。

  轉眼望去,林間彩蝶對對,簾間飛燕雙雙,皆在快樂嘻逐,恩愛相偕。不思量、難思量,抬頭望天邊,還是夕陽西沉、殘陽如血。血色勾勒了天邊的綠樹,塗抹了林中的青苔,也籠罩了他的心,明麗而慘烈。

  註釋

  ⑴採桑子:詞牌名,又名“醜奴兒”“羅敷媚”等。雙調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韻。

  ⑵獨自:一作“極目”。

  ⑶滿目:一作“滿眼”。

  ⑷縱有:縱使有,縱然有。笙歌:即指各種樂器演奏聲和歌聲。笙,古代簧管樂器,此處泛指各種樂器。

  ⑸雙雙:成雙成對。

  ⑹忍:此處作“怎忍”解。

  創作背景

  馮延巳在南唐中主朝出任宰相,其時南唐外有後周侵犯,內部朝政日非。這首詞雖然寫的是傷春怨別之題材,但有人認為是對當時南唐朝政有所寄慨。而其具體創作時間難以確證。

  賞析/鑑賞

  鑑賞

  上片寫“失卻遊春侶”、 “獨自尋芳”之悲。

  “花前失卻遊春侶,獨自尋芳。滿目悲涼。”“花前月下”,原為遊春男女的聚會之地;而偏偏在這遊樂之處,失卻了遊春之侶;花前誠然可樂,但獨自一人,徘徊覓侶,則觸景生情,適足添愁,甚而至於舉目四顧,一片淒涼,大好春光,亦黯然失色。

  “縱有笙亦斷腸。”笙歌在遊樂時最受歡迎,但無人相伴,則笙歌之聲,適足令人生悲。“縱有”兩字,從反面襯托失去之痛:笙歌散盡,固然使人因孤寂而斷腸,但他卻感到即使笙歌滿耳,也仍然是愁腸欲斷。

  下片寫因見蝶燕雙雙,興起孤獨之感。

  “林間戲蝶簾間燕,各自雙雙。”自己失卻遊春之侶而影單形只,但閒步四望,只見彩蝶雙雙,飛舞林間;蒸兒對對,出入簾幕。

  “忍更思量,綠樹青苔半夕陽。”彩蝶、燕兒都成雙做對,使他怎能再耐得住自己的孤獨之感!“綠樹青苔半夕陽”一句,以景結情,夕陽斜照在綠樹青苔之上的靜景,正與上片的“滿目悲涼”之句相拍合。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