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原文及翻譯賞析
《山居秋暝》原文及翻譯賞析
《山居秋暝》原文及翻譯賞析1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註解
1、螟:夜色。
2、浣女:洗衣服的女子。
3、春芳:春草。
4、歇:乾枯。
譯文
一場新雨過後,青山特別清朗,
秋天的傍晚,天氣格外的涼爽。
明月透過鬆林撒落斑駁的靜影,
清泉輕輕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
竹林傳出歸家洗衣女的談笑聲,
蓮蓬移動了,漁舟正下水撒網。
任憑春天的芳菲隨時令消逝吧,
遊子在秋色中,自可留連徜徉。
賞析
這是一首寫山水的名詩,於詩情畫意中寄託詩人的高潔情懷和對理想的追求。
首聯寫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霽,幽靜閒適,清新宜人。頷聯寫皓月當空,青松如蓋,山泉清冽,流於石上,清幽明淨的自然美景。頸聯寫聽到竹林喧聲,看到蓮葉分披,發現了浣女、漁舟。末聯寫此景美好,是潔身自好的所在。
全詩透過對山水的描繪寄慨言志,含蘊豐富,耐人尋味。“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實乃千古佳句。
《山居秋暝》原文及翻譯賞析2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賞析
這首詩為山水名篇。描繪了秋雨初晴後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尚,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並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以自然美來表現人格美和社會美。全詩將空山雨後的秋涼,松間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聲音以及浣女歸來竹林中的喧笑聲,漁船穿過荷花的動態,和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一種豐富新鮮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水畫,又像一支恬靜優美的抒情樂曲,體現了王維詩中有畫的創作特點。
首聯是寫雨後山中秋景,由於這裡人跡罕至,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來了。“空山”兩字點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霽,萬物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氣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見。
頷聯天色已暝,卻有皓月當空;群芳已謝,卻有青松如蓋。山泉清冽,淙淙流瀉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條潔白無瑕的素練,在月光下閃閃發光,多麼幽清明淨的自然美啊!王維的《濟上四賢詠》曾經讚歎兩位賢士的高尚情操,謂其"息陰無惡木,飲水必清源”。詩人自己也是這種心志高潔的人。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嗎?這兩句寫景如畫,隨意灑脫,毫不著力。
頸聯中詩人先寫“竹喧”再寫“蓮動”,因為浣女隱在竹林之中,漁舟被蓮葉遮蔽,起初未見,等到聽到竹林喧聲,看到蓮葉紛披,才發現浣女、蓮舟。這樣寫更富有真情實感,更富有詩意。寫到竹林裡傳來了一陣陣的歌聲笑語,那是一些天真無邪的姑娘們洗罷衣服笑逐著歸來了;亭亭玉立的荷葉紛紛向兩旁披分,掀翻了無數珍珠般晶瑩的水珠,那是順流而下的漁舟劃破了荷塘月色的寧靜。在這青松明月之下,在這翠竹青蓮之中,生活著這樣一群無憂無慮、勤勞善良的人們。這和諧美好的生活圖景,反映了詩人希望過閒適無憂無慮呃生活的嚮往,同時也從反面襯托出他對黑暗官場的厭惡。這兩句寫的很有技巧,而用筆不露痕跡,使人不覺其巧。
尾聯則是詩人有感而發。雖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願意留下來。其喜歸自然,寄情山水,崇尚恬靜、淡泊的田園生活,不願同流合汙的感受。厭惡宦海之情溢於言表。
詩的中間兩聯同是寫景,而各有側重。頷聯側重寫物,以物芳而明志潔;頸聯側重寫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時,二者又互為補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蓮,可以說都是詩人高尚情操的寫照,都是詩人理想境界的環境烘托。
這首詩是以自然美來表現詩人的人格美和一種理想中的.社會之美。表面看來,這首詩只是用“賦”的方法模山範水,對景物作細緻感人的刻畫,實際上通篇都是比興。詩人透過對山水的描繪寄慨言志,含蘊豐富,耐人尋味。
譯文及註釋
譯文
新雨過後山谷裡空曠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氣特別涼爽。
明月映照著幽靜的松林間,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歸來,蓮葉輕搖是上游蕩下輕舟。
春天的美景雖然已經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流連。
註釋
暝(míng):日落時分,天色將晚。
空山:空曠,空寂的山野。
新:剛剛。
清泉石上流:寫的正是雨後的景色。
竹喧:竹林中笑語喧譁。
喧:喧譁,這裡指竹葉發出沙沙聲響。
浣(huàn)女:洗衣服的女子。
浣:洗滌衣物。
隨意:任憑。
春芳:春天的花草。
歇:消散,消失。
王孫:原指貴族子弟,此處指詩人自己。
留:居。
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初秋時節作者在所居地所見雨後黃昏的景色,應該是王維隱居終南山下輞川別業時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