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思草色青青柳色黃》翻譯附賞析
《春思草色青青柳色黃》翻譯附賞析
《春思·草色青青柳色黃》是唐代賈至的一首詩,透過描寫春草、柳樹、桃花、李花等景色,借用東風、春日表達作者心中的愁緒和苦悶之情。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春思草色青青柳色黃》翻譯附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思·草色青青柳色黃》作者為唐朝文學家賈至。其古詩全文如下: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
東風不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長。
【前言】
《春思二首》是唐代詩人賈至的組詩作品。組詩就春立意,表達縱然在美好的春光中仍然排遣不去的、與日俱長的愁恨。其中第一首歷來頗受重視,此詩首句點染出春草叢生、柳絲飄拂的生機盎然的畫面,次句以寫氣圖貌之筆傳出了花枝披離、花氣氤氳的濃春景象,前兩句寫足了春景,後兩句轉而寫詩人的愁恨,以前兩句反襯後兩句,所要表達的愁恨顯得加倍強烈。
【翻譯】
春天青草叢生,綠柳抽芽,桃花掛在枝頭叢叢點綴,李子花的香味飄得遠遠都是。
春風依然不能為我吹散煩惱憂愁,我的愁思怨恨偏偏在這春天一直滋長。
【鑑賞】
賈至在唐肅宗朝曾因事貶為嶽州司馬。唐汝詢在《唐詩解》中認為賈至所寫的一些絕句“皆謫居楚中而作”。這首詩大概也是他在貶謫期間所寫。詩中表達的愁恨,看來不是一般的閒愁閒恨,而是由他當時的身份和處境產生的流人之愁、逐客之恨。可與這首詩參證的有他的另一首《西亭春望》詩:“日長風暖柳青青,北雁歸飛入窅冥。岳陽樓上聞吹笛,能使春心滿洞庭。”
這裡,除明寫詩人身在嶽州外,“柳青青”的景色與“草色青青柳色黃”既很象,而“日長風暖”的景象也近似“偏能惹恨長”的“春日”與“不為吹愁去”的“東風”。至於“滿洞庭”的“春心”,與這首詩題所稱的“春思”也大致同義。“春心”是因春來雁去而觸發的旅情歸心:“春思”是縱然在美好的春光中仍然排遣不去的、與日俱長的愁恨。
這首詩題作《春思》,詩中也句句就春立意。在藝術手法的.運用上,詩人是以前兩句反襯後兩句,使所要表達的愁恨顯得加倍強烈。首句“草色青青柳色黃”,已經用嫩綠、鵝黃兩色把這幅春草叢生、柳絲飄拂的生機盎然的畫面點染得十分明媚;次句“桃花歷亂李花香”,更用暗筆為這幅畫添上嫣紅、潔白兩色,並以寫氣圖貌之筆傳出了花枝披離、花氣氤氳的濃春景象,使畫面上的春光更加豔冶,春意更加喧鬧。詩人在這兩句裡寫足了春景,其目的在從反面襯托出與這良辰美景形成強烈對照的無法消除的深愁苦恨。
後兩句詩就轉而寫詩人的愁恨。這種愁恨深深植根於內心之中,是不可能因外界春光的美好而消除的。南唐馮延已《鵲踏枝》詞中“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兩句,就是直接寫出了這一事實。而賈至不這樣直寫,卻別出奇思,以出人意表的構思,使詩意的表現更有深度,更為曲折。
詩的第三句“東風不為吹愁去”,不說自己愁重難遣,而怨東風冷漠無情,不為遣愁。這在詩思上深一層、曲一層,使詩句有避平見奇之妙。第四句“春日偏能惹恨長”,不說因愁悶而百無聊奈,產生度日如年之感,卻反過來說成是春日惹恨,把恨引長,其立意就更新奇,遣詞就更巧妙了。
人們在心煩意亂、無可奈何的時候,往往會遷怒他人或遷怒於物。可是,詩人把愁恨責怪到與其毫不相干的東風、春日頭上,既怪東風不解把愁吹去,又怪春日反而把恨引長,這似乎太沒有道理了。但從詩歌是抒情而不是說理的語言來看,從詩人獨特的感受和豐富的聯想來說,又自有其理在。因為:詩人的愁,固然無形無跡,不是東風所能吹去,但東風之來,既能驅去嚴寒,使草木復甦,詩人就也希望它能把他心中的愁吹去,因未能吹去而失望、而抱怨,這又是合乎人情,可以理解的。詩人的恨,固然不是春日所能延長或縮短,但春季來臨後,白晝一天比一天長,在詩人的感覺上,會感到日子更難打發。張華《情詩》“居歡惜夜促,在戚怨宵長”,李益《同崔邠登鸛雀樓》詩“事去千年猶恨速,愁來一日即知長”,所寫的都是同一心理狀態,表達了詩人主觀上的時間感。從這樣的心理狀態出發,詩人抱怨春日把恨引長,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詩的語言有時不妨突破常理,但又必須可以為讀者所理解。也就是說,一首詩可以容納聯想、奇想、幻想、痴想,卻不是荒誕不經的胡思亂想;詩人可以自由地飛翔他的想象之翼,卻在感情的表達上要有可以引起讀者共感之處。這首《春思》詩,正是如此。
作者簡介
賈至(公元718-772)唐代文學家,字幼鄰(鄰,一作麟)。洛陽人。明經出身。天寶初任校書郎、單父尉等職。天寶末為中書舍人。安史亂起,隨玄宗奔四川。乾元元年(758)春,出為汝州刺史,與李白相遇,有詩酬唱。復為中書舍人,公元758(乾元元年)出為汝州刺使。次年貶為嶽州司馬。公元762(寶應元年)復為中書舍人。次年為尚書左丞。大曆初封信都縣伯,遷京兆尹,官終散騎常侍。
賈至(718—772),字幼麟,唐代文學家。天寶初,以校書郎、單父縣尉,與高適、獨孤及等交遊。安史亂起,隨玄宗奔四川。乾元元年(758年)春,出為汝州刺史,後貶嶽州司馬,與李白相遇,有詩酬唱。代宗寶應元年(762),為中書舍人,官終散騎常侍。
賈至以文著稱當時,甚受中唐古文作家獨孤及、梁肅等推崇。其父賈曾和他都曾為朝廷掌執文筆。玄宗受命冊文為賈曾所撰,而傳位冊文則是賈至手筆。玄宗讚歎“兩朝盛典出卿家父子手,可謂繼美”(《新唐書·賈至傳》)。他所撰冊文,當時譽為“歷歷如西漢時文”(李舟《獨孤常州集序》)。韓愈弟子唐皇甫湜說:“賈常侍之文,如高冠華簪,曳裾鳴玉,立於廊廟,非法不言,可以望為羽儀,資以道義。”(《諭業》)指出了賈文典雅華瞻的風格特點。
賈至與當時著名詩人、作家有廣泛交遊,也有詩名。其詩風格如其文。《自蜀奉冊命往朔方途中呈韋左相》陳述途中感慨,“直敘時事,煌煌大文”(沈德潛《唐詩別裁》),而與王維、杜甫、岑參一起唱和的《早朝大明宮呈兩省僚友》則高華工整,得意歌頌。但在貶嶽州後,詩風變化。《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詞句清麗,意境悠遠。《寓言二首》更以芳草美人寄喻遭際不遇,古雅而有風骨。所以杜甫曾稱其詩“雄筆映千古”(《別唐十五誡因寄禮部賈侍郎》)。
軼事典故清人徐松《登科記考》(《下稱《記考》)即將賈季鄰誤為賈至。《記考》卷八雲:“開元二十三年……進士二十七人:賈至,狀元。”注曰:“李華《三賢論》:‘長樂賈至幼鄰,名重當時。’”緊接著賈至的是李頎,下注曰:“《唐才子傳》:‘李頎,東川人,開元二十三年賈幼鄰榜進士及第,調新鄉縣尉。’”《史話》、滬《錄》、沈《錄》皆沿誤。 查《校注》及周本淳《唐才子傳校正》(下稱《校正》)、傅璇琮《唐才子傳校箋》(下稱《校箋》),3本書的卷二《李頎》條正文皆為:李頎,東川人,開元二十三年賈季鄰榜進士及第…… 《校箋》、《校注》還都作了辨析,指出開元二十三年狀元為賈季鄰,而非賈至,《記考》乃誤引原文。傅先生在《唐代詩人叢考》第175頁亦有如下辯證:
《唐才子傳 卷二李頎小傳》:“開元二十三年,賈季鄰榜進士及第。”徐松《登科記考》卷八即據此定賈至為開元二十三年狀元。但《唐才子傳》所載為“賈季鄰”,徐松卻改為“賈幼鄰”,而又以幼鄰為賈至。據前引《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賈氏,所載有賈季鄰,長安主簿,其兄季良,奉天尉。其父名玄暐 ,其時代也在玄宗時。徐松未查《新表》,而遽以賈季鄰為賈幼鄰,於是定賈至為開元二十三年狀元,並在卷九天寶十載明經科賈至名下說:“按,賈至已於開元二十三年進士及第,此以進士又應明經也。”可謂失考之甚。
其實,據新、舊《唐書》及其它有關記載,賈至並非進士出身,而是明經出身。唐人重進士而輕明經,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出《唐摭言》)之說,賈至怎麼會在考上了進士16年後再去參加明經考試呢? 據《新表》,賈季鄰為賈誼之裔,乃德宗朝宰相賈耽的曾祖輩,世居浮陽,曾官長安主簿。有二子:苕、嶷。
《新唐書·藝文志》著錄《賈至集》20卷,《別集》15卷,已佚。《全唐詩》存詩1卷,《全唐文》存文3卷。事蹟見新、舊《唐書》本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