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洵《六國論》的原文賞析
蘇洵《六國論》的原文賞析
六國論
朝代:宋代
作者:蘇洵
原文: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慾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併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嚥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參考賞析
寫作特點
1.借古諷今,針砭時弊
戰國時代,七雄爭霸。為了獨佔天下,各國之間不斷進行戰爭。最後六國被秦國逐個擊破而滅亡了。六國滅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國經過商秧變法的徹底改革,確立了先進的生產關係,經濟得到較快的發展,軍事實力超過了六國。同時,秦滅六國,順應了當時歷史發展走向統一的大勢,有其歷史的必然性。本文屬於史論,但並不是進行史學的分析,也不是就歷史談歷史,而是借史立論,以古鑑今,選擇一個角度,抓住一個問題,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地確立自己的論點,進行深入論證,以闡明自己對現實政治的主張。因此我們分析這篇文章,不是看它是否準確、全面地評價了歷史事實,而應著眼於其強烈的現實針對性。本文從歷史與現實結合的角度,依據史實,抓住六國破滅“弊在賂秦”這一點來立論,針砭時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達而深湛的政治見解。文末巧妙地聯絡北宋現實,點出全文的主旨,語意深切,發人深省。
2.論點鮮明,論證嚴密
本文為論說文,其結構完美地體現了論證的一般方法和規則,堪稱古代論說文的'典範。文章開篇即提出六國破滅“弊在賂秦”的論點;然後以史實為據,分別就“賂秦”與“未嘗賂秦”兩類國家從正面加以論證;又以假設進一步申說,如果不賂秦則六國不至於滅亡,從反面加以論證;從而得出“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的論斷;最後借古論今,諷諫北宋統治者切勿“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文章圍繞中心論點展開論證,既深入又充分,邏輯嚴密,無懈可擊。全文綱目分明,脈胳清晰,結構嚴整。不僅句與句、段與段之間有緊密的邏輯聯絡,而且首尾照應,古今相映。文中運用例證、引證、假設,特別是對比的論證方法。如“賂者”與“不賂者”對比;秦與諸侯雙方土地得失對比,既以秦受賂所得與戰勝所得對比,又以諸侯行賂所亡與戰敗所亡對比;賂秦之頻與“一夕安寢”對比;以六國與北宋對比。透過對比增強了“弊在賂秦”這一論點的鮮明性、深刻性。
3.語言生動,氣勢充沛
在語言方面,本文除了具有一般論說文用詞準確、言簡意賅的特點之外,還有語言生動形象的特點。在論證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古人之言來形象地說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嚥”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文章的字裡行間飽含著作者的感情。不僅有“嗚呼”“悲夫”等感情強烈的嗟嘆,就是在夾敘夾議的文字中,也流溢著作者的情感,如對以地事秦的憎惡,對“義不賂秦”的讚賞,對“用武而不終”的惋惜,對為國者“為積威之所劫”痛惜、激憤,都溢於言表,有著強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再加上對偶、對比、比喻、引用、設問等修辭方式的運用,使文章“博辨以昭”(歐陽修語),不僅章法嚴謹,而且富於變化,承轉靈活,縱橫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勁,具有雄辯的力量和充沛的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