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顏之儀傳》原文及翻譯

《周書顏之儀傳》原文及翻譯

  周書 原文

  顏之儀,字子升,琅邪臨沂人也,晉侍中含九世孫。祖見遠,齊御史治書。正色立朝,有當官之稱。及梁武帝執政,遂以疾辭。尋而齊和帝暴崩,見遠慟哭而絕。梁武帝深恨之,謂朝臣曰:“我自應天從人,何預天下人事,而顏見遠乃至於此。”當時嘉其忠烈,鹹稱歎之。

  之儀幼穎悟,三歲能讀《孝經》。及長,博涉群書,好為詞賦。嘗獻《神州頌》,辭致雅贍。梁元帝手敕報曰:“枚乘二葉,俱得遊梁;應貞兩世,並稱文學。我求才子,鯁慰良深。”

  江陵平,之儀隨例遷長安。世宗以為麟趾學士,稍遷司書上士。高祖初建儲宮,盛選師傅,以之儀為侍讀。太子後徵吐谷渾,栽軍有過行,鄭譯等並以不能匡弼坐譴,唯之儀以累諫獲賞。即拜小宮尹,封平陽縣男,邑二百戶。宣帝即位,遷上儀同大將軍、御正中大夫,進爵為公,增邑一千戶。帝后刑政乖僻,昏縱日甚,之儀犯顏驟諫,雖不見納,終亦不止。深為帝所忌。然以恩舊,每優容之。及帝殺王軌,之儀固諫,帝怒,欲並致之於法,後以其諒直無私,乃舍之。

  宣帝崩,劉昉、鄭譯等矯遺詔,以隋文帝為丞相,輔少主。之儀知非帝旨,拒而弗從。昉等草詔署訖,逼之儀連署。之儀厲聲謂昉等曰:“主上升遐,嗣子衝幼,阿衡之任,宜在宗英。方今賢戚之內趙王最長以親以德合膺重寄公等備受朝恩當思盡忠報國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之儀有死而已,不能誣罔先帝。”於是昉等知不可屈,乃代之儀署而行之。隋文帝后索符璽,之儀又正色曰:“此天子之物,自有主者,宰相何故索之?”於是隋文帝大怒,命引出,將戮之,然以其民之望也,乃止。出為西疆郡守。隋文帝踐極,詔徵還京師,進爵新野郡公。開皇五年,拜集州刺史。在州清靜,夷夏悅之。

  十年正月,之儀隨例入朝。隋文帝望而識之,命引至御坐,謂之曰:“見危授命,臨大節而不可奪,古人所難,何以加卿。”乃賜錢十萬、米一百石。十一年冬,卒,年六十九。有文集十卷行於世。(《周書》列傳第三十二)

  譯文

  顏之儀字子升,是琅邪臨沂人,晉侍中顏含第九代孫。祖父顏見遠,任齊御史治書。在朝中神情莊重態度嚴肅,居官稱職,為人稱揚。到梁武帝執政時,以疾病為由辭官。不久齊和帝突然死了,見遠大哭而致氣絕。梁武帝深感遺憾,對朝臣說:“我自從順應天命和順從人心臨政以來,參與干涉天下人事,而顏見遠竟至於如此。”當時稱讚他忠烈,都為他感嘆。

  顏之儀幼年穎悟,三歲時能讀《孝經》。長大後,博覽群書,喜好寫詞賦。曾經進獻《神州頌》,文辭典雅富麗。梁元帝親手回書說:“枚乘父子都能與梁王遊學,應貞兩代,都被稱讚為有文學才能。我尋求才子,心中的鬱塞得到很大寬解。”

  江陵平定後,顏之儀按照規定遷到長安。世宗任其為麟趾學士,不久遷升為司書上士。高祖剛設立太子,認真替他選擇師傅,選之儀為侍讀。太子後來征討吐谷渾,在軍中有不軌行為,鄭譯等人都因不能糾正輔助而受到責罰,只有顏之儀因為屢次勸諫而獲賞。因而授任小宮尹,封平陽縣男,食邑二百戶。宣帝即位,晉位上儀同大將軍、御正中大夫,進爵為公,增加食邑一千戶。宣帝其後刑法政治乖僻,越來越昏縱,顏之儀屢次冒犯主上的尊嚴進諫,雖然未被採納,始終未停止上諫言。宣帝十分忌恨他。但由於有舊恩,也一直加以優容。當宣帝要殺王軌時,顏之儀堅持進諫。宣帝大怒,想將他也處死。後來因他誠實正直而無私心,沒有執行。

  宣帝去世,劉昉、鄭譯等偽造遺詔,以隋文帝為丞相,輔助少主。顏之儀知道不是宣帝的旨意,拒絕相從。劉昉等人草詔而署名之後,逼迫之儀接著署名。顏之儀厲聲對劉昉等人說:“主上去世,繼嗣之子年幼,朝廷大權應該由才能傑出的.宗族掌握。現在皇親之中,趙王年齡最大,以親以德來說,都應該寄以重任。你們備受朝恩,應一心盡忠報國,怎麼能一下子就將朝庭大權交給別人!之儀只是一死罷了,不能欺騙先帝。”因此劉昉等人知道他不可屈服,於是代替之儀署名而公佈。隋文帝后來又索要符璽,顏之儀又正色說:“這是天子的信物,自有主人,做宰相的為什麼索要它呢?”隋文帝因此大怒,下令帶出去,想殺掉他,但是因為他在民眾中聲望很高,才放了他。出朝做西疆郡守。

  隋文帝做了皇帝,下詔將他徵回京師,進爵為新野郡公。開皇五年,被任命為集州刺史。在任期間州內清平安寧,各民族百姓都很喜歡。開皇十年正月,之儀按例上朝廷去進見。隋文帝見到後就認出了他,命人帶他到御座前,對他說:“危難時刻勇於獻出自己的生命,面臨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而不改變節操,古人也難做到,用什麼來嘉獎你。”於是賜給他錢十萬、米一百石。十一年冬,去世,終年六十九歲。有文集十卷行於世。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