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約《別範安成》原文譯文及賞析

沈約《別範安成》原文譯文及賞析

  漫長的學習生涯中,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觸過知識點吧!知識點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數學的知識點除了定義,同樣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為知識點。為了幫助大家更高效的學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沈約《別範安成》原文譯文及賞析知識點,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

  及爾同衰暮,非復別離時。

  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

  夢中不識路,何以慰相思?

  註釋

  ①易:看得輕易。前期:來日重見之期。這兩句是說,他和範岫年輕時離別,那時都把來日重逢看得很容易。

  ②衰暮:衰老之年。這兩句是說,我和你現在都已衰老,不應該再離別了。

  ③這兩句是說,你不要認為眼前這一樽離別之酒不算什麼,恐怕明日離別之後就難得再有持杯共飲的機會了。

  ④這是用戰國時張敏和高惠的故事。張敏和高惠是好朋友,當別後相思之時,張敏做夢去尋高惠,但行至中途迷失了道路。這兩句是說,我和你離別之後,即使也象古人那樣夢中尋訪,也將迷路,怎能安慰相思之情呢?

  參考譯文

  回想起來我們在少年時期,相聚的日子很多,把分別後的再相會看得很容易。誰能想到,今日相見俱已到了衰老之年,已不是昔日別離之時了。請不要說這一杯餞別之酒太微薄,太平淡,須知今日一別,恐怕今生今世難有把酒相逢的機會了。分別之後,即使在夢中也難以相見,那用什麼來聊慰你我一腔相思之情呢?

  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離別詩,當為沈約於蕭齊時期之作。送別物件是當時安成內史範岫。範安成,名範岫,字懋賓。他在蕭齊時曾為安成內史,故稱範安成。據史傳記載,沈約與範岫有相當深厚的交誼。他們兩人都是幼年喪父,身世相同,心性相通。劉宋時,他們共同受到安西將軍劉興宗的禮遇,沈約為參軍兼記室,範岫為主簿。入齊後,又都同遊於竟陵王蕭子良門下,同在文惠太子的東宮以文才見引。

  賞析

  《別範安成》是南朝文學家沈約創作的送別詩。此詩前四句寫少年離別之“易”,後四句寫老年離別之“難”,在離別的哀愁之中,還含有對人生進行反思的意味。

  此詩第一聯說“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可見他們少年時代就已相知相識了。那時候,他們青春年少,躊躇滿志,滿以為一次離別算不了什麼,天長日久,相聚的日子多得很。

  “前期”,即別後預定再會的日子;“易前期”,把分別後的再會看得很容易。這可真是“少年不識愁滋味”了,少年不識離別的滋味。想不到歲月蹉跎,世事蹭蹬,人生如過眼煙雲,倏忽就是幾十年。昔日風華正茂的青年好友,今天把酒相逢之時,已是垂垂老暮、鬚髯盡白了。“及爾同衰暮,非復別離時”,雖是尋常語,家常話,但蘊涵卻甚豐富、複雜。沈約歷仕宋、齊、梁三代,眼看朝代興衰,更替無常,無數親朋好友,紛紛謝世,鮮有善終——世事蒼茫,人生多蹇,今日把手相逢,已非昔日相離相別之時了,真有“而今識盡愁滋味”之慨!尋常詩句,包涵了多少人生的感喟啊!惟其如此,詩人才更加珍惜這次短暫的相逢。不久以後,他們又將分別了。少年之別,轉眼已屆耄耋之年;那麼,老年之別呢?詩人的心情更加沉重了:“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親愛的朋友,請不要以為這一杯餞別之酒太微薄,微不足道,須知今日離別之後,恐怕今生今世難有把酒相逢的機會了!據《韓非子》載,戰國時人張敏與高惠友善,張想念高,夢中往尋,中途迷路而返。最後二句即用此典,意謂分別以後,即使在夢中也難以相會,那麼用什麼來聊慰我的一腔相思之情呢?一言既出,依依惜別之情油然而生,令人不勝感慨之至。沈約曾提出作詩“三易”的原則,其中之一就是“用事易”。這詩最後一聯用典,巧妙貼切而不露斧鑿之痕,言若己出,確實體現了“用事易”的原則。

  此詩抒情線索上有著鮮明特徵。前四句寫少年離別之“易”,後四句寫老年離別之“難”,而絡繹奔流在詩的底蘊的,則是“難”的深沉慨嘆。詩人以“明日難重持”為感情樞紐,往前推移——念及少年意氣的“易前期”,不由充滿了追悔和遺恨;往後瞻望——遙想別後的相思,更增惆悵和哀傷之感。而且,惟有少年之“易”,才反襯、加重了老年之“難”的傷感;也惟有老年之“難”,才寫盡說透少年之“易”的輕率。在這“易”與“難”的紛紜交錯之中,一縷縷充滿人生感喟的情絲,脈脈吐出,全詩也因而具有了豐富的涵載容量。因此,此詩在離別的哀愁之中,還含有對人生進行反思的意味,它之所以超越一般的.離別之作、能夠千年來被傳誦不衰,其奧秘大概也正在於此吧。

  拓展

  《別範安成》鑑賞及賞析

  《別範安成》

  南北朝:沈約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

  及爾同衰暮,非復別離時。

  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

  夢中不識路,何以慰相思?

  《別範安成》譯文

  追憶人生少年離別日,後會有期看得很容易。

  世事滄桑你我同衰老,再也不像當初握別時。

  不要推辭小小一杯酒,分手後恐怕更難重持。

  夢中尋你不知在何方,如何安慰我這相思意。

  《別範安成》註釋

  範安成:範岫(440一514),字懋賓。曾為齊安成內史,故稱範安成。

  生平:平生。

  易:以之為易。前期:後會的日期。

  及爾:與你。

  非復:不再像。

  持:執。

  夢中不識路:《韓非子》:六國時,張敏與高惠二人為友。每相思不能得見。敏便於夢中往尋。但行至半道,即迷,不知路,遂回。如此者三。

  《別範安成》創作背景

  範岫比沈約大一歲,是沈約的好友。範岫的詩文不如沈約寫得好,但學問非常廣博,沈約十分佩服。範岫被任為安成內史(相當於郡守)是在永明後期。安成郡即今江西安福,離京城建康較遠。當時沈約仍在京任職,作此詩予以送別。

  《別範安成》賞析

  這是一首寫好友老年時離別傷情的詩,是一首別具一格的送別詩。

  寫送別,既不寫送別的時間和地點,又不透過寫景抒情達意,而是從年輕時的分別寫起,用一“易”字,說年輕時不把離別當成一回事,總覺得再會是很容易的。這裡既是對從前分別的追憶,又是對過去把離別不當成一回事的追悔。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起句自然,平平敘來,而眼前依依不捨的感情隱含其間。“黯然傷魂者,唯別而已矣。”離別,畢竟是人生中傷痛的事情。“及爾同衰暮,非復別離時。”年輕時不在乎,因為來日方長,而年老時就不一樣了,因為所剩日子無多,不能再輕易離別了。作者把老年時對待別離的感情和態度與年輕時相比,不但使詩意深入一層,而且把一別之後難得再見的痛苦而沉重的心情,充分表達出來。

  “勿言”二句起承轉作用,是從離別寫到別時的酒宴。說明此次餞別,不同以往,眼前的一杯薄酒,不要再以為不算什麼,因為到明日分別以後,恐怕再難於一起把杯共飲了。“一樽酒",形容其少。“難重持”,很難再一同共飲,而且是“明日”,就在眼前。這是多麼令人心酸而又遺憾的事情。小小一杯酒,寄託了依依難捨之情以及極可珍惜的知己的無限情意,語調低沉,傷感不已。

  最後,作者則馳騁豐富的想象,想到古人夢中尋友的動人事蹟,他想模仿古人,在與範安成分別後,夢裡去尋他以慰相思之苦。但是,夢中要迷失道路,好友是尋不見的,因而相思之苦仍消除不了。作者用了“何以慰相思”進行反問,把真摯的友情,“相見時難別亦難’’的酸楚的心理狀態,精細地刻劃了出來。這兩句詩,把深厚的友情表達無餘,把不忍離別之情推向高潮,是感情的昇華,是痛苦的傾訴,含蓄蘊藉,有畫龍點睛之妙。

  這首詩在沈約的詩作中很有特色,不但句句言別,句句言友情、別情,氣脈貫注,波瀾起伏,而且通篇率爾直言,語言通暢流利,說話的語氣,情感的表達均突出了老年人分別時的心理狀態,依依留戀的深情厚意以及悽愴酸楚的痛苦心情。而感情的抒發,來自內心深處,毫無造作之感。另外,詩的風格樸素,氣骨道勁,不事雕鑿,不用對仗句子,有平易親切之感。

  《別範安成》作者介紹

  沈約(441~513年),字休文,漢族,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學家、文學家。出身於門閥士族家庭,歷史上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家族社會地位顯赫。祖父沈林子,宋徵虜將軍。父親沈璞,宋淮南太守,於元嘉末年被誅。沈約孤貧流離,篤志好學,博通群籍,擅長詩文。歷仕宋、齊、梁三朝。在宋仕記室參軍、尚書度支郎。著有《晉書》、《宋書》、《齊紀》、《高祖紀》、《邇言》、《諡例》、《宋文章志》,並撰《四聲譜》。作品除《宋書》外,多已亡佚。

  別範安成答柳惲閱讀訓練及答案

  別範安成

  (南朝·宋)沈約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

  及爾同衰暮,非復別離時。

  勿吉一樽酒,明日難重持。

  夢中不識路,何以慰相思?

  答柳惲

  (南朝·宋)吳均

  清晨發隴西,日暮飛狐谷。

  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

  霧露夜侵衣,關山曉催軸。

  君去欲何之?參差間原陸。

  一見終無緣,懷悲空滿目。

  1.兩首詩所抒發的感情有何異同?請簡要分析。(5分)

  2.兩首詩共同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同:兩首詩都寫了離別時的悲傷。(1分)異:沈詩是當面送別,寫暮年時的離別。(1分句中,兩人都老了,已經不是年輕時離別的樣子了。(1分)吳詩是寄詩送別,(1分)表達的是沒有當面送別的遺憾和相見不易的感傷。終究無緣見一面,只能空白傷懷。(1分)

  2.虛實結合(1分)沈詩“及爾同衰暮,非復別離時”是實寫,而追懷少年時的離別和和設想夢中尋友是虛寫。(2分)吳詩寫“清晨發隴西”是實寫,晚上到達飛狐谷和沿途所見為虛寫。(2分)運用虛實結合的手法,使詩歌內容層次更豐富,更充分地表達了對友人的牽掛,不捨。(1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