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雲《送別》閱讀答案附賞析

範雲《送別》閱讀答案附賞析

  送 別

  範 雲

  東風柳線長,送郎上河梁。

  未盡樽前酒,妾淚已千行。

  不愁書難寄,但恐鬢將霜。

  空懷白首約,江上早歸航。

  【注】範雲:字彥龍,南朝齊梁間詩人。

  (1)“東風柳線長”一句開篇寫景,這對後面寫離情有什麼作用?

  (2)這首詩表現了“妾”送“郎”時怎樣的情感?

  答案:

  (1)①東風嫋嫋,柳絲飄拂,以暖意融融的春景來襯托下文的離別之情,使離愁更濃。(2分)②“柳”,留也。“柳線長”,比喻兼雙關。表現出對男子離去的“留”戀不捨之情。即景抒情,富有韻味。(2分)(4分。意思對即可)

  (2)先以酒未盡、淚千行等細節表達離別的愁苦之深、留戀情濃;再以“但恐鬢將霜”傳達出時光蹉跎、紅顏易老的`慨嘆和別易見難的擔憂;末句則表達了對愛人早日歸來的殷切期盼之情。(4分。寫出兩點可得4分。意思對即可)

  二:

  (1)詩歌第一句“東風柳線長”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什麼作用?(3分)

  (2)“未盡樽前酒,妾淚已千行”體現了女主人公怎樣的形象特徵?(3分)

  參考答案

  (1)運用了起興的手法。(1分)作用:①抓住“東風”“柳線長”等物候特點,點明時間。(1分)②為人物的出場營造出傷感的氛圍。(1分)(柳絲長垂,渲染了離別的氣氛,映襯出主人公離別的不堪,自然就烘托出餞別之際的悽苦心情。)(意思對即可)

  (2)“未盡”句說的是餞別還未結束,女主人公就已淚千行,悲不堪言。(1分)運用誇張手法刻畫了一個悲悲切切、難捨難離的感情豐富的妻子形象。(2分)(“未”“已”兩個時間副詞表現了動作起訖之快,有力刻畫出女主人公悽然相向的離情之苦。)(意思對即可)

  三:

  1、“東風柳線長”一句開篇寫景,試分析這句在全詩中的作用。

  2、這首詩的中間四句是如何表現了“妾”送“郎”時的情感的?

  作者

  範雲(451~503年),字彥龍,南鄉舞陰(今河南泌陽縣西北)人,南朝文學家。範縝從弟,子範孝才。

  範雲六歲時隨其姑父袁叔明讀《詩》,“日誦九紙”。八歲時遇到宋豫州刺史殷琰,殷琰同他攀談,範雲從容對答,即席作詩,揮筆而成。早年在南齊竟陵王蕭子良幕中,為“竟陵八友”之一。齊武帝永明十年(492年),和蕭琛出使北魏,受到魏孝文帝的稱賞。從北魏還朝,遷零陵內史,又為始興內史、廣州刺史,皆有政績。蕭衍代齊建梁,任為侍中,遷散騎常侍、吏部尚書,再遷尚書右僕射,霄城縣侯。居官能直言勸諫,天監二年病故,享年五十三歲。範雲病故後,梁武帝聞訊痛哭流涕,即日御駕臨殯。死後追贈侍中、衛將軍,賜諡曰文。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