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定公·定公元年》原文及翻譯

《左傳·定公·定公元年》原文及翻譯

  在平日的學習中,說到知識點,大家是不是都習慣性的重視?知識點就是掌握某個問題/知識的學習要點。哪些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知識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左傳·定公·定公元年》的相關知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原文:

  【經】元年春王三月。晉人執宋仲幾於京師。夏六月癸亥,公之喪至自乾侯。戊辰,公即位。秋七月癸巳,葬我君昭公。九月,大雩。立煬宮。冬十月,隕霜殺菽。

  【傳】元年春,王正月辛巳,晉魏舒合諸侯之大夫於狄泉,將以城成周。魏子蒞政。衛彪傒曰:「將建天子,而易位以令,非義也。大事奸義,必有大咎。晉不失諸侯,魏子其不免乎!」是行也,魏獻子屬役於韓簡子及原壽過,而田於大陸,焚焉,還,卒於寧。範獻子去其柏槨,以其未覆命而田也。

  孟懿子會城成周,庚寅,栽。宋仲幾不受功,曰:「滕、薛、郳,吾役也。」薛宰曰:「宋為無道,絕我小國於周,以我適楚,故我常從宋。晉文公為踐土之盟,曰:『凡我同盟,各復舊職。』若從踐土,若從宋,亦唯命。」仲幾曰:「踐土固然。」薛宰曰:「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為夏車正。奚仲遷於邳,仲虺居薛,以為湯左相。若復舊職,將承王官,何故以役諸侯?」仲幾曰:「三代各異物,薛焉得有舊?為宋役,亦其職也。」士彌牟曰:「晉之從政者新,子姑受功。歸,吾視諸故府。」仲幾曰:「縱子忘之,山川鬼神其忘諸乎?」士伯怒,謂韓簡子曰:「薛徵於人,宋徵於鬼,宋罪大矣。且己無辭而抑我以神,誣我也。啟寵納侮,其此之謂矣。必以仲幾為戮。」乃執仲幾以歸。三月,歸諸京師。

  城三旬而畢,乃歸諸侯之戌。

  齊高張後,不從諸侯。晉女叔寬曰:「周萇弘、齊高張皆將不免。萇叔違天,高子違人。天之所壞,不可支也。眾之所為,不可奸也。」

  夏,叔孫成子逆公之喪於乾侯。季孫曰:「子家子亟言於我,未嘗不中吾志也。吾欲與之從政,子必止之,且聽命焉。」子家子不見叔孫,易幾而哭。叔孫請見子家子,子家子辭,曰:「羈未得見,而從君以出。君不命而薨,羈不敢見。」叔孫使告之曰:「公衍、公為實使群臣不得事君。若公子宋主社稷,則群臣之願也。凡從君出而可以入者,將唯子是聽。子家氏未有後,季孫願與子從政,此皆季孫之願也,使不敢以告。」對曰:「若立君,則有卿士、大夫與守龜在,羈弗敢知。若從君者,則貌而出者,入可也;寇而出者,行可也。若羈也,則君知其出也,而未知其入也,羈將逃也。」

  喪及壞隤,公子宋先入,從公者皆自壞隤反。

  六月癸亥,公之喪至自乾侯。戊辰,公即位。季孫使役如闞公氏,將溝焉。榮駕鵝曰:「生不能事,死又離之,以自旌也。縱子忍之,後必或恥之。」乃止。季孫問於榮駕鵝曰:「吾欲為君諡,使子孫知之。」對曰:「生弗能事,死又惡之,以自信也。將焉用之?」乃止。

  秋七月癸巳,葬昭公於墓道南。孔子之為司寇也,溝而合諸墓。

  昭公出,故季平子禱於煬公。九月,立煬宮。

  周鞏簡公棄其子弟,而好用遠人。

  翻譯

  元年春季,周王朝曆法的正月初七日,晉國的魏舒與諸侯的大夫在狄泉會合,準備增築成周城牆。魏舒主持這件事,衛國的彪傒說:“準備為天子築城,而超越自己的地位來命令諸侯,這是不合於道義的。重大的事情違背道義,必然有大災禍,晉國要不失去諸侯,魏子恐怕不能免於災禍吧!”這一趟,魏舒把事情交給韓簡子和原壽過,自己跑到大陸澤去打獵,放火燒荒,回來,死在寧地,範獻子撤除了安裝魏舒屍體的柏木外棺,這是由於魏舒還沒有覆命就去打獵的緣故。

  孟懿子參加增築成周城牆的工程,十六日,開始夯土,宋國的仲幾不接受工程任務,說:“滕國、薛國、郳國,是為我們服役的。”薛國的宰臣說:“宋國無道,讓我們小國和周朝斷絕關係,帶領我國事奉楚國,所以我國常常服從宋國。晉文公主持了踐土結盟,說:‘凡是我國的同盟,各自恢復原來的職位。’或者服從踐土的盟約,或者服從宋國,都唯命是聽。”仲幾說:“踐土的盟約本來就是讓你們為宋國服役的。”薛國的宰臣說:“薛國的始祖奚仲住在薛地,做了夏朝的車正,奚仲遷居到邳地,仲虺住在薛地,做了湯的左相。如果恢復原來的職位,將會接受天子的官位,為什麼要為諸侯服役?”仲幾說:“三代的情事各不相同,薛國哪裡能按舊章程辦事?為宋國服役,也是你們的職責。”士彌牟說:“晉國的執政者是新人,您姑且接受工程任務,我去檢視一下舊檔案。”仲幾說:“即使您忘了,山川的鬼神難道會忘記嗎?”士彌牟發怒,對韓簡子說:“薛國用人作證明,宋國用鬼神作證明,宋國的罪過大了,而且他自己無話可說,而用鬼神來向我們施加壓力,這是欺騙我們。‘給予寵信反而招來侮辱’,這就是說的這種情況了,一定要懲罰仲幾。”於是就抓了仲幾回國。三月,把他送到京師。

  增築城牆的工程三十天完工,就讓諸侯的戍卒回國了。齊國的高張遲到,沒有趕上諸侯,晉國的女叔寬說:“周朝萇弘、齊國的高張都將要不免於禍患。萇弘違背上天,高子違揹人意,上天要毀壞誰,誰也不能保護他。大眾所要做的事,誰也不能違背。”

  夏季,叔孫成子到乾侯迎接昭公的靈柩。季孫說:“子家子屢次與我談話,未嘗不合我的心意。我想讓他參與政事,您一定要留下他,並且聽取他的意見。”子家子不肯會見叔孫,改變了原定的哭喪時間,叔孫請求進見子家子,子家子辭謝說:“羈沒有見到您,就跟著國君出國了。國君沒有命令就死了,羈不敢見到您。”叔孫派人告訴他說:“公衍、公為實在讓臣不能事奉國君,如果公子宋主持國家,那是臣下們的願望,凡是跟隨國君出國的誰可以回國,都將由您的命令決定。子家氏沒有繼承人,季孫願意讓您參與政事,這都是季孫的願望,派不敢前來奉告。”子家子說:“如果立國君,那麼有卿士、大夫和守龜在那裡,羈不敢參與。如果跟隨國君的人,那麼表面上跟著出國的,可以回去;和季氏結了仇而出國的,可以走開。至於羈,那麼是國君知道我出國卻不知道我回去的,羈準備逃走。”昭公靈柩到達壞隤,公子宋先進入國內,跟隨昭公的人都從壞隤回來了。

  六月二十一日,昭公的靈柩從乾侯到達。二十六日,定公即位。季孫派遣勞役到闞公那裡,準備在那裡挖溝,榮駕鵝說:“國君活著不能事奉,死了又把他的墳墓和祖塋隔離,用這個來表明自己的過失嗎?即使您狠心這樣幹,後來必然有人以此為羞恥。”於是就停止了。季孫問榮駕鵝說:“我要為國君制定諡號,讓子子孫孫都知道。”榮駕鵝說:“活著不能事奉,死了又給予惡諡,用這個來自我表白嗎?哪裡用得著這個?”於是就停止了。

  秋季,七月二十二日,在墓道南面安葬昭公。孔子做司寇的時候,在昭公墳墓外挖溝擴大墓地,使它和先公的墳墓同在一個範圍內。

  由於昭公出國的緣故,季平子向煬公祈禱。九月,建立煬公廟。

  周朝的鞏簡公丟棄他的子弟,而喜歡任用疏遠的異族客卿。

  《左傳》評價:

  《左傳》代表了先秦史學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歷史和春秋時期歷史的.重要文獻,對後世的史學產生了很大影響,特別是對確立編年體史書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而且由於它具有強烈的儒家思想傾向,強調等級秩序與宗法,重視長幼尊卑之別,同時也表現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歷史資料。

  《左傳》主要記錄了周王室的衰微,諸侯爭霸的歷史,對各類禮儀規範、典章制度、社會風俗、民族關係、道德觀念、天文地理、曆法時令、古代文獻、神話傳說、歌謠言語均有記述和評論。晉範寧評《春秋》三傳的特色說:“《左氏》豔而富,其失也巫(指多敘鬼神之事)。《穀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辯而裁,其失也俗。”

  《左傳》不僅是歷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文學著作。它表現在:長於記述戰爭,故有人稱之為“相砍書”;又善於刻畫人物,重視記錄辭令。

  《左傳》受到學界重視是在魏晉時期,先後有鄭玄、杜預為其作註解,以後成為研究《春秋》的重要典籍。賀循將其評價為“左氏之傳,史之極也,文采若雲月,高深若山海”

  《左傳》在史學中的地位被評論為繼《尚書》與《春秋》之後,開《史記》、《漢書》之先河的重要作品。

  作者簡介:

  左丘明,生卒年不詳,一說複姓左丘,名明;一說單姓左,名丘明。長期以來由於先秦及漢代文獻對左傳作者左丘明的記載非常有限,歷代學者對左丘明的姓名、時代、籍貫、官職及著作一直有各種不同的說法,尚無定論。

  春秋末期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散文家。曾任魯國史官,為解析《春秋》而作《左傳》(又稱《左氏春秋》),又作《國語》,作《國語》時已雙目失明,兩書記錄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儲存了具有很高價值的原始資料。由於史料詳實,文筆生動,引起了古今中外學者的愛好和研討。被譽為“文宗史聖”、“經臣史祖”,孔子、司馬遷均尊左丘明為“君子”。歷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經師;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明封先儒和先賢。歷來學者對他的時代、籍貫、官職及著作都有各種不同的說法,尚無定論。

  左丘明是中國傳統史學的創始人。史學界推左丘明為中國史學的開山鼻祖。被譽為“百家文字之宗、萬世古文之祖”。[4]左丘明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當時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