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元史·姜彧傳》“姜彧,字文卿”原文及翻譯
關於《元史·姜彧傳》“姜彧,字文卿”原文及翻譯
《元史·姜彧傳》“姜彧,字文卿”原文及翻譯
姜彧,字文卿,萊州萊陽人也。姜彧,字文卿,是萊州萊陽人。
父椿,避亂往依濟南張榮,因家焉。父親姜椿,因躲避戰亂前往依靠濟南張榮,於是在那裡安了家。
彧幼穎悟好學,榮守濟南,闢為掾,升左右司知事,尋遷郎中,進參議官。姜或小時候就聰穎好學,張榮任濟南守官,任命他為掾吏,升任左右司知事,不久升遷為郎中,晉職參議官。
中統二年,彧與榮孫宏入朝,因言益都李璮反狀已露,宜先其未發制之,未報。中統二年,姜彧與張榮的孫子張宏進入朝廷,就上書說益都的李璮謀反的跡象已經顯露出來,應當在他還沒有發動的時候先制止他,奏書上呈後沒有得到答覆。
明年春,璮果反。第二年春天,李璮果然造反。
時諸郡不為兵備,璮即襲據濟南。當時各郡沒有做軍事準備,李璮就襲擊佔領了濟南。
彧棄家從榮,招集散亡。姜彧拋棄了家小跟隨張榮,招集流散逃亡計程車兵。
迎諸王哈必赤進兵討之。迎接諸王哈必赤進兵討伐李璮。
秋七月,捕得生口,言城中糧盡勢蹙,彧乃昏夜請見王秋季七月,捕獲到俘虜,俘虜說城中的`糧食已經用盡,形勢緊張,於是姜彧在傍晚請求見王,
曰:“聞王陛辭時,面受詔曰:‘發兵誅璮耳,毋及無辜。’說:“我聽說大王在朝廷辭別皇帝時,當面受到詔命說:‘出兵是為了誅殺李璮,不要牽連無辜之人。’
今旦夕城且破,王宜早諭諸將分守城門,勿令縱兵,不然城中無噍類矣。”如今城池很快就將被攻破,大王應該早點告訴諸位將領分別把守好城門,不要讓士兵放任,如果不這樣,城中(恐怕)就沒有活人了。”
王曰:“汝言城破,解陰陽耶?”大王說:“你說城就要攻破,難道你會陰陽占卜嗎?”
彧曰:“以人事知之,若待城破言於王,晚矣。”王悟。姜彧說:“我是從人事上來推測這件事的,假若我等城破了再向你說這些話,那就晚了。”王明白了。
明日賊眾開門出降王下令諸軍敢入城者論以軍法璮就擒城中按堵如故。第二天叛軍開啟城門出來投降,王向諸軍下令,有敢擅自進入城中的以軍法論處,李璮被擒獲了,而城中仍然像原來一樣秩序井然。
彧以功授大都督府參議,改知濱州。姜彧因功授任大都督府參議,改知任濱州。
時行營軍士多佔民田為牧地,縱牛馬壞民禾稼桑棗,時行營軍士中很多人奪佔民田,改為牧地,放縱牛馬弄壞百姓莊稼和桑田棗林
彧言於中書,遣官分畫疆畔,捕其強猾不法者置之法。姜彧將這種情況上報給中書省,然後派遣官員劃分界限,逮捕了那些強悍狡猾不守法的人,將他們依法處置了。
乃課民種桑,歲餘,新桑遍野,人名為太守桑。於是就鼓勵百姓種桑,一年多的時間,那裡就新桑遍野,人們稱之為太守桑。
及遷東平府判官,民遮請留,馬為之不行。等到(姜彧)升任東平府判官,老百姓擋住道路請求他繼續留任,馬因此無法前行。
至元五年,召拜治書侍御史,出為河北河南道提刑按察使,賜金虎符,改信州路總管。至元五年,朝廷將他召回京師任命為治書侍御史,又出任為河北河南道提刑按察使,賜予金虎符,改任信州路總管。
後累遷陝西漢中、河東山西道提刑按察使,拜行臺御史中丞。後幾經升遷為陝西漢中、河東山西道提刑按察使,又被任命為行臺御史中丞。
後以老病歸濟南,尋擢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使。後來他因為年老多病回到濟南,不久提升為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使。
三十年二月,以疾卒,年七十六。子迪吉。至元三十年二月,因病疾去世,享年七十六歲。他的兒子叫姜迪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