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昉字明遠深州饒陽人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李昉字明遠深州饒陽人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李昉,字明遠,深州饒陽人。漢乾祐舉進士,為秘書郎。宰相馮道引之,與呂端同直弘文館,改右拾遺、集賢殿修撰。
宋初,加中書舍人。開寶三年,知貢舉。五年,復知貢舉。昉之知貢舉也,其鄉人武濟川預選,既而奏對失次,昉坐左遷太常少卿,俄判國子監。明年五月,復拜中書舍人、翰林學士。時趙普為盧多遜所構,數以其短聞於上。上詢於昉,對曰:“臣職司書詔,普之所為,非臣所知。”普尋出鎮,多遜遂參知政事。
太宗即位,加昉戶部侍郎,太平興國中,改文明殿學士。時趙普、宋琪居相位久,求其能繼之者,宿舊無逾於昉,遂命參知政事。十一月,普出鎮,昉與琪俱拜平章事。未幾,加監修國史,復時政記先進御而後付有司,自昉議始也。
昉和厚多恕,不念舊惡。在位小心循謹,無赫赫稱。好接賓客,江南平,士大夫歸朝者多從之遊。雅厚張洎而薄張佖,及昉罷相,洎草制深攻詆之,而佖朔望必詣昉。或謂佖曰:“李公待君素不厚,何數詣之?佖曰:“我為廷尉日,李公方秉政,未嘗一有請求,此吾所以重之也。”昉素與盧多遜善,待之不疑,多遜屢譖昉於上,或以告昉,不之信。及入相,太宗言及多遜事,昉頗為解釋。帝曰:“多遜居常毀卿一錢不直。”昉始信之。上由此益重昉。
昉居中書日,有求進用者,雖知其材可取,必正色拒絕之,已而擢用;或不足用,必和顏溫語待之。子弟問其故,曰:“用賢,人主之事;若受其請,是市私恩也,故峻絕之,使恩歸於上。若不用者,既失所望,又無善辭,取怨之道也。”ブ戀藍年,昉陪祀南郊,禮畢入賀,因拜舞仆地,臺吏掖之以出,臥疾數日薨,年七十二。贈司徒,諡文正。
選自《宋史·列傳第二十四·李昉傳》,有刪改)
13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普尋出鎮
尋:不久
B.而佖朔望必詣昉
朔:陰曆每月初一
C.是市私恩也
市:買賣,交易
D.臺吏掖之以出
掖:鞭打
14 .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昉“和厚多恕”的一組是()(3分)
①臣職司書詔,普之所為,非臣所知
②雅厚張洎而薄張佖
③昉素與盧多遜善,待之不疑
④太宗言及多遜事,昉頗為解釋
⑤有求進用者,雖知其材可取,必正色拒絕之
⑥或不足用,必和顏溫語待之ァ
A.①③⑤
B.③④⑥
C.①②⑤
D.②④⑥
15.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李昉本來是後漢朝官員,後來由於宰相馮道的推薦,得以和呂端一同在弘文館當值,做一些修撰的工作。
B.李昉在主持貢生考試時,同鄉武濟川對答失常,李昉因此被貶官為太常少卿,後來又恢復到中書舍人一職。
C.李昉在擔任中書時,對那些前來求官的.人一律都嚴詞拒絕,自己絕不會提拔任用官員,而是讓皇上定奪。
D.李昉為官小心謹慎,不肯輕易說人壞話,也不願自作主張,因而沒有什麼顯赫的政績,後因摔倒而去世。
16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l0分)
(1)時趙普為盧多遜所構,數以其短聞於上。(5分)
(2)昉素與盧多遜善,待之不疑,多遜屢譖昉於上,或以告昉,不之信。(5分)
參考答案
13.選D。(掖:攙扶)
14. B(②表現李昉為性情中人,也有個人的好惡;⑤表現他不貪功,把任用賢能的功勞讓給皇上,其它四句均符合題幹要求。)
15. C(並非所有的都不予提拔,要看是否“其材可取”。可取的,嚴詞相加,但不久即得以拔擢;材不可取的,就和顏悅色對待來人,免致其心生怨憤。)
16. (1)當時趙普被盧多遜誣陷,(盧多遜)多次把他的短處上報皇上。
(5分,“短”“聞”字各1分,“為……所”被動結構1分,句意通順2分。)
(2)李昉一直和盧多遜友好,對他毫不懷疑,盧多遜多次向皇上誣陷李昉,有人把這些事告訴李昉,李昉不相信這些。
(5分,“素”“善”字各1分,“不之信”倒裝結構1分,句意通順2分)
參考譯文
李昉,字明遠,深州饒陽人。後漢乾祜年間考取進士,擔任秘書郎一職。宰相馮道推薦他,與呂端共同在弘文館當值,後改任右拾遺、集賢殿修撰。
宋朝初年,李昉加官為中書舍人。開寶三年,主持貢生考試。開寶五年,再次主持貢生考試。李昉主持貢生考試時,他的同鄉武濟川參加考試,後來上奏應對失常,李昉受連累被降職為太常少卿,隨即改飪國子監。第二年五月,再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當時趙普被盧多遜誣陷,多次把他的短處上報皇上。皇上向李昉詢問,回答說:“我的職務是掌管文書詔令,趙普的所作所為,不是我所知道的。”趙普不久出朝擔任節度使,而盧多遜只擔任參知政事。 太宗即位,加封李昉為戶部侍郎,太平興國年間,改為文明殿學士。當時趙普、宋琪居於相位已久,尋求能夠接替他們的人,老臣中沒有人能超過李昉的,就任命為參知政事。十一月,趙普出朝為節度使,李昉、宋琪都為平章事。不久,加官監修國史,恢復時政記錄先進呈皇帝然後交付有關部門,是從李昉的提議開始的。
李昉溫和寬厚,不記舊惡,在相位小心謹慎沿襲舊制,沒有顯赫的政績。喜好結交賓客,江南平定,歸附朝廷計程車大夫多與他往來。李昉非常看重張洎而輕視張佖,等得李昉罷相時,張洎撰寫制書大力詆譭他,但是張佖初一十五日必定拜訪李防。有人對張佖說:“李公待你素來不厚,為什麼多次看望他?”張佖說:“我當廷尉時,李公正執掌政權,從未有過一次請求,這就是我看重他的原因。”李昉一直和盧多遜友好,對他毫不懷疑,盧多遜多次向皇上誣陷李昉,有人把這些事告訴李昉,李昉不相信。到他入朝為相時,太宗談到盧多遜的事,李昉多次為他解釋。皇帝說:“盧多遜平常詆譭你一 錢不值。”李昉才相信此事。皇上因此更加看重李昉。
李昉在中書任職時,有個人請求 想提升任用。李昉即使知道這個人可用,必定很嚴肅地拒絕,然後提拔任用;如果不值得任用,必定和顏悅色地接待他。子弟問這樣做的原因,說道:“任用賢能,是國家君 12 主的事;如果接受他們的請求,是用私情做交易,因此嚴厲地拒絕他們,使恩德歸於皇上。若是不能任用的人,既已讓他失望,又沒有好言語,是帶來怨恨的做法。” 至道二年,李昉陪同皇帝到南郊祭祀,儀式結束入朝祝賀,在跪拜舞蹈時摔倒在地,臺吏攙扶他出去,臥病數日去世,享年七十二歲,贈官司徒,諡號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