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開物》二則譯文的內容

《天工開物》二則譯文的內容

  水稻的品種最多。不粘的稻叫粇(粳稻),米叫粳米。粘的稻叫稌稻,米叫糯米。(南方沒有粘黃米,酒都是用糯米造的。)本來屬於粳稻但晚熟而帶粘性的米俗名為“婺源光”一類的,不能用來造酒,而只可以煮粥,這又是一種稻。稻穀在外形來看,有長芒、短芒(江南將長芒稻稱為“瀏陽早”,短芒的叫“吉安早”)和長粒、尖粒以及圓頂、扁粒的不同。其中稻米的顏色還有雪白、牙黃、大紅、半紫和雜黑等等。

  浸稻種的日期,最早在春分以前,稱為“社種”(這時遇到天寒,有凍死不生的.),最晚是在清明以後。播種時,先用稻、麥稈包住種子在水裡浸幾天,待生芽後撒播在田裡,長到一寸左右高,稱做秧。稻秧長到三十天後就要拔起分栽。若稻田遇到乾旱或積水過多,都不能插秧。育秧期已過而仍不插秧,秧就要老而長節,即使栽到田裡也不過長几粒谷,只能算是長出谷實而已。一畝秧田所育出的秧,可供移栽二十五畝。

  稻秧分栽後,早熟的在七十天後即可收穫(粳稻有“救公飢”“喉下急”,糯稻有“金包銀”等品種。各地名稱很多,不可盡述)。最晚熟的要經整夏直到冬天共二百多天後才能收穫。有在冬季播種,到仲夏就能收穫的,這就是廣東的稻,因為此地沒有霜雪。稻田十天無水,便有乾旱之虞。夏種冬收的稻,必須種在有山間水源不斷的田裡,這種稻生長期長,地溫又低,不能催苗速長。靠湖邊的地要待夏天洪水過後,六月才能插秧。育這種秧的稻種要在立夏時撒播在地勢高的土裡,以待農時。

  南方平原地區,多是一年兩栽、兩獲。第二次插的秧俗名叫晚糯稻,不是粳稻之類。六月割早稻,翻耕稻茬田,再插晚稻秧。晚稻秧在清明時已和早稻秧同時播種。早稻秧一天無水即死,晚稻秧經四、五兩月,任從烈日暴曬也不怕,這是個奇特的稻種。種晚稻遇到秋季晴天多的時候,則始終都要灌水。農家不惜勤苦,以滿足用稻米造春酒的需要。稻要是十天離水就要死,於是育出一種旱稻,屬於粳稻但不帶粘性,即使在高山地區也可插秧,這又是一個奇特的稻。還有一種香稻,只取其香味以供貴人。但結實甚少,滋養全無,不值得崇尚。

  (選自潘吉星《〈天工開物〉譯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略有改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