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的經典詩歌帶譯文
重陽節的經典詩歌帶譯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詩歌了吧,詩歌是表現詩人思想感情的一種文學樣式。詩歌的型別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重陽節的經典詩歌帶譯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詞句註釋:⑴九月九日:即重陽節。古以九為陽數,故曰重陽。憶:想念。山東:王維遷居於蒲縣(今山西永濟縣),在函谷關與華山以東,所以稱山東。⑵異鄉:他鄉、外鄉。為異客:作他鄉的客人。⑶佳節:美好的節日。⑷登高:古有重陽節登高的風俗。⑸茱萸(zhūyú):一種香草,即草決明。古時人們認為重陽節插戴茱萸可以避災克邪。
白話譯文:獨自離家在外地為他鄉客人,每逢佳節來臨格外思念親人。遙想兄弟們今日登高望遠時,頭上插菜萸可惜至少我一人。
到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詞句註釋
⑴九日:舊曆九月九日重陽節,舊浴登高飲菊花酒。齊安:今湖北省麻城一帶。
⑵翠微:這裡代指山。
⑶酩酊(mǐngdǐng):醉得稀裡糊塗。這句暗用晉朝陶淵明典故。《藝文類聚·卷四引·續晉陽秋》:“陶潛嘗九月九日無酒,宅邊菊叢中摘菊盈把,坐其側,久望,見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後歸。”
⑷登臨:登山臨水或登高臨下,泛指遊覽山水。
⑸牛山:山名。在今山東省淄博市。春秋時齊景公泣牛山,即其地。
白話譯文: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剛剛南飛,約朋友攜酒壺共登峰巒翠微。
塵世煩擾平生難逢開口一笑,菊花盛開之時要插滿頭而歸。
只應縱情痛飲酬答重陽佳節,不必懷憂登臨嘆恨落日餘暉。
人生短暫古往今來終歸如此,何必像齊景公對著牛山流淚。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詩詞註釋
即事:以眼前事物為題材之詩,稱即事。
登高:古時重陽節有登高的習俗。
更:再。舉觴(shāng):舉杯。觴,古代喝酒用的器具。
遭此兩重陽:古時重陽節有采菊宴賞的習俗。重陽後一日宴賞為小重陽。菊花兩遇飲宴,兩遭採摘,故有遭此兩重陽之言。[2]
詩句譯文:
昨天剛登上龍山宴飲,今天又在這裡舉起了酒杯。
菊花為何這樣受苦,遭到兩個重陽的採折之罪?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譯文:
九月九日登高眺望山川,歸心思歸煙霧積聚不散。
在異鄉共同喝著花酒,看見鴻雁天上南來,離家萬里之客一同悲傷。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字詞註釋
九月九日:指重陽節。
望鄉臺:古代出徵或流落在外鄉的人,往往登高或登土臺,眺望家鄉,這種臺稱為望鄉臺。
他席:別人的酒席。這裡指為友人送行的酒席。
他鄉:異鄉。
南中:南方,這裡指四川一帶。
那:為何。
北地:北方。
白話譯文:
蜀中九日在重陽節這天登高回望故鄉,身處他鄉,設席送朋友離開,舉杯之際,分外愁。
心中已經厭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種愁苦,我想北歸不得,鴻雁為何還要從北方來。
醉花蔭
(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詞句註釋
⑴醉花陰:詞牌名,又名“九日”,雙調小令,仄韻格,五十二字,上下闋各五句三仄韻。
⑵雲:一作“雰”,一作“陰”。愁永晝:愁難排遣覺得白天太長。永晝,漫長的白天。
⑶瑞腦:一種薰香名。又稱龍腦,即冰片。消金獸:香爐裡香料逐漸燃盡。消,一作“銷”,一作“噴”。金獸,獸形的銅香爐。
⑷重陽:農曆九月九日為重陽節。《周易》以“九”為陽數,日月皆值陽數,並且相重,故名。這是個古老的節日。南朝梁庾肩吾《九日侍宴樂遊苑應令詩》:“朔氣繞相風,獻壽重陽節。”
⑸紗廚:即防蚊蠅的紗帳。宋周邦彥《浣溪沙》:“薄薄紗廚望似空,簟紋如水浸芙蓉。”廚,一作“窗”。
⑹涼:一作“秋”。
⑺東籬:泛指採菊之地。東晉陶淵明《飲酒》:“採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為古今豔稱之名句,故“東籬”亦成為詩人慣用之詠菊典故。
⑻暗香:這裡指菊花的幽香。盈袖:滿袖。《古詩十九首·庭中有奇樹》:“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這裡用其意。
⑼銷魂:形容極度憂愁、悲傷。南朝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消,一作“消”。
⑽簾卷西風:秋風吹動簾子。西風,秋風。
⑾比:一作“似”。黃花:指菊花。《禮記·月令》:“鞠有黃華”。鞠,本用菊。唐王績《九月九日》:“忽見黃花吐,方知素節回。”
白話譯文
薄霧瀰漫,雲層濃密,日子過得愁煩,龍腦香在金獸香爐中繚嫋。
又到了重陽佳節,臥在玉枕紗帳中,半夜的'涼氣剛將全身浸透。
在東籬邊飲酒直到黃昏以後,淡淡的黃菊清香溢滿雙袖。
莫要說清秋不讓人傷神,西風捲起珠簾,簾內的人兒比那黃花更加消瘦。
重陽席上賦白菊
【唐】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詞句註釋
⑴鬱金黃:花名,即金桂,這裡形容金黃色的菊花似鬱金黃。
⑵孤叢:孤獨的一叢。
⑶白頭翁:詩人自謂。
白話譯文
一院子的菊花金黃金黃,中間有一叢白似霜的花兒是這麼孤獨。
就像今天的酒席,老人家進了少年去的地方。
九日龍山飲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
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
譯文
又是九九重陽節,我來到龍山飲酒,連黃菊花都譏笑我這個放逐之人。
笑,讓它笑,我歌我舞,風吹帽落,月亮都捨不得我離開,喜歡我的歌舞!
註釋
①龍山:在當塗縣南十里,蜿蜒如龍,蟠溪而臥,故名。見《太平府志》。
②黃花:菊花有多種顏色,古人以黃菊為正色,故常以黃花代稱。逐臣:被貶斥、被驅逐的臣子。
③風落帽:東晉大司馬桓溫曾在重陽節登龍山,其部下參軍孟嘉被風吹落帽,孟嘉仍渾然不覺,桓溫命人作文嘲之,孟嘉作答,揮筆而就,一時傳為佳話。